全部回帖
吴语区的小朋友真的都不会本地话了,外来人口多,又不像粤语通过歌曲和影视把自己形成一个强势的方言。
可以小时候先学吴语,到学校再慢慢学普通话
可以小时候先学吴语,到学校再慢慢学普通话
吴语最大的问题是口音歧视,互相不愿意交流,导致出了一亩三分地没有通用场景。全国化的全球化以后势必凋零。你问问楼里的上海人,这么爱方言,愿意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认认真真听对方的“乡下”吴语吗?
吴语最大的问题是口音歧视,互相不愿意交流,导致出了一亩三分地没有通用场景。全国化的全球化以后势必凋零。你问问楼里的上海人,这么爱方言,愿意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认认真真听对方的“乡下”吴语吗?
我经常在上海话的短视频下面见到诸如 洋泾浜、不标准、有口音等等回复,甚连310后面三位数都会有人斤斤计较……
我经常在上海话的短视频下面见到诸如 洋泾浜、不标准、有口音等等回复,甚连310后面三位数都会有人斤斤计较……
不出十年,这些地方全部都是普通话了,我女儿现在上海话就会几句,即使全班同学包括老师都是上海人,大环境要求他们讲普通话,没办法。
讲了又说洋泾浜,不讲又说打压方言,真是矛盾。。。
讲了又说洋泾浜,不讲又说打压方言,真是矛盾。。。
工作交流用普通话,确实是尊重别人,我孩子就已经不会了,即使我一直用上海话跟她说,她回我的基本都是普通话。因为讲故事,听故事,上课,你不会听到上海话的。
工作交流用普通话,确实是尊重别人,我孩子就已经不会了,即使我一直用上海话跟她说,她回我的基本都是普通话。因为讲故事,听故事,上课,你不会听到上海话的。
说是这么说,我外地的去上海30几个同事,开会领导刚开始还会尊重说普通话,讲两句后面全部上海话了,真的头疼,自己硬撑好久才慢慢听懂,前期真的头疼
说是这么说,我外地的去上海30几个同事,开会领导刚开始还会尊重说普通话,讲两句后面全部上海话了,真的头疼,自己硬撑好久才慢慢听懂,前期真的头疼
吴语区都快沦陷了
吴语区都快沦陷了
吴语区,本地人口就那么点,海量的赣皖鄂湘豫人口涌入,在外面用普通话交流是相互尊重,回家说方言是对地方文化对自我传承对出身的尊重。
作为浙江小镇80后,小时候就最看不起同龄里那种家里用普通话和小孩交流的本地父母,那种人数量不少,绝对是最容易忘本的群体。
吴语区,本地人口就那么点,海量的赣皖鄂湘豫人口涌入,在外面用普通话交流是相互尊重,回家说方言是对地方文化对自我传承对出身的尊重。
作为浙江小镇80后,小时候就最看不起同龄里那种家里用普通话和小孩交流的本地父母,那种人数量不少,绝对是最容易忘本的群体。
工作交流用普通话,确实是尊重别人,我孩子就已经不会了,即使我一直用上海话跟她说,她回我的基本都是普通话。因为讲故事,听故事,上课,你不会听到上海话的。
工作交流用普通话,确实是尊重别人,我孩子就已经不会了,即使我一直用上海话跟她说,她回我的基本都是普通话。因为讲故事,听故事,上课,你不会听到上海话的。
看大环境,随着外来人口涌入过快,来不及消化学习当地方言,很多方言都快没了。我回老家去小超市买东西,看本地小孩去买东西的基本都是普通话。
看大环境,随着外来人口涌入过快,来不及消化学习当地方言,很多方言都快没了。我回老家去小超市买东西,看本地小孩去买东西的基本都是普通话。
吴语区,本地人口就那么点,海量的赣皖鄂湘豫人口涌入,在外面用普通话交流是相互尊重,回家说方言是对地方文化对自我传承对出身的尊重。作为浙江小镇80后,小时候就最看不起同龄里那种家里用普通话和小孩交流的本地父母,那种人数量不少,绝对是最容易忘本的群体。
[图片]
吴语区,本地人口就那么点,海量的赣皖鄂湘豫人口涌入,在外面用普通话交流是相互尊重,回家说方言是对地方文化对自我传承对出身的尊重。
作为浙江小镇80后,小时候就最看不起同龄里那种家里用普通话和小孩交流的本地父母,那种人数量不少,绝对是最容易忘本的群体。
其实整个吴语区人口有差不多小一亿,还是自身文化捏合不够
其实整个吴语区人口有差不多小一亿,还是自身文化捏合不够
上海匡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B2-20211235 沪ICP备2021021198号-6 Copyright ©2021 KUANGHUI All Rights Reserved. 匡慧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