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真的没希望了吗?
中国篮球在未来十年真的暗无天日吗?
我个人认为,仅仅是我个人认为,并不会没希望,并不会暗无天日。
为什么?哪来的自信?
说实话,这次看到惨败菲律宾,连奥运落选赛的资格都没有了,我并没有像十年前败给台湾获得亚洲第五那么意外、难受、绝望(是的,我最难受的是十年前的亚洲第五,四年前都没有2013年那么难受),这次甚至有点心如止水,或许是因为早已料到结局?或许是习惯了?但我觉得是因为自己这几年看到中国基层篮球实实在在的进步,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基层篮球架构体系从无到有,看到了基层篮球已经真正形成了体系化、规模化、市场化,金字塔根基已经彻底构筑完毕。
1、小篮球经过6.7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在赛事承办、比赛组织等方面都已经规模化,球员年龄结构已经完善,同时由中国篮协官方牵头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的《小篮球规则》《小篮球运动图解》《小篮球教练员指导手册》《小篮球教师指导手册》《中国青少年篮球教学训练指导手册》等一系列指导书籍,让小篮球体系更加标准化,无论是孩子对小篮球规则的理解和学习,还是老师对孩子的指导都可以成体系化,让孩子在阶梯化进步的过程中有理论体系的支撑。
2、随着2022年8月“中国小学生篮球联赛”的正式推出,中国篮球金字塔的最后一块砖已经砌好,现在中国篮球青训已然形成了“三条腿”走路的局面,即传统青训体系、教育体系、留洋体系,未来这“三条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篮球提供源源不断的篮球人才,小球员们也会因此享受更多的比赛和专业指导。就像两个月前的U19世界杯,中国队中既有杨瀚森、王浩然这样的青训球员代表,也有赵伟伦、王俊杰这样的留洋代表,还有淡厚然这样的校园球员代表,U19国青队虽然只获得了第十名,但是小伙子们表现出来的拼劲和求胜欲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四强队伍里我们交手了三个,都能僵持三节,小组赛只输给加拿大和西班牙9分,在16进8和美国队比赛的第三节甚至一度反超了比分,虽然第四节没能咬住比分,但球员们展现出来的精气神和不服输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3、2022年全国6-17岁的青少年群体有2.73亿人,参与篮球运动的人口比例约占比14%即3800多万人,根据“我奥篮球”APP的统计,2022年光是他们单一平台入驻的青少年联赛就有87908场,参赛球员274649人,而“我奥篮球”平台数据占总数据的47.4%,由此可以推断全国参与正规注册青少年篮球比赛的人数约58.5万人,这一人数可以看作目前中国篮球的注册人数,之前有人说我国家的篮球注册人数只有几千人,而现在这一现象彻底改变了。
4、从2019年第一届“蔡崇信篮球基金”过去已经4年,这中间受疫情影响2020年和2021年没有招生,2022年第二批招生5人,2023年第三批招生6人,而此时第一批招生的4人已经全部高中毕业,其中有王芙蕖、李信仪两人拿到了美国NCAA一级的offer,张益炅1人拿到了NCAA二级的offer,整体成材率不可谓不高。同时UHSAA(全球高中体育联盟)篮球奖学金从2022年也开始了第一年招生,2022年招生5人,2023年招生6人,虽然UHSAA奖学金招生的整体天赋与蔡崇信奖学金还有差距,但是万事开头难,让球员走出去看世界总是好的。截止到2023年秋季,通过各种媒体报道,有迹可循的留洋人数已有42人。其中NCAA一级有4男2女,NCAA二级有4男1女。我相信随着国家的开放,球员思想的变化,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球员选择留洋这条道路,只有不断走出去“师夷长技以制夷”,才能认知潮流、学习潮流、赶超潮流。
说了这么多,不是说现在中国篮球体系没有短板,没有缺点,更不是盲目自信,我们现在的青训体系虽已完备,但也只是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下一步就是要解决从有到精的问题,把现在体系变的更加完善,让比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让基层篮球教练员的水平不断更高,让小球员从10岁、8岁甚至更小的6岁就能学好基本功才是重中之重。
同时CBA如何能让球员保持不断进步也是一大重点,青年队球员进入CBA后,可能在22岁之前会持续缓慢的进步,一旦球员在22岁以后处于不上不下的水平,就会变的安逸和不思进取,技术定型、心气不足,球员的整体发展轨迹也趋于平缓,不再有质的改变,而CBA又缺乏竞争力和淘汰属性,“篮球公务员”也就此诞生,相反NBA因为巨大的竞争力,会让一个球员在25岁巅峰期之前都能保持不断的进步,你不进步就会被淘汰,所以就形成了球员自我驱动的努力属性。
如何让CBA保持竞争力,如何让联赛给球员创造争强好胜的氛围才是接下来中国篮球改革的重点!
中国篮球真的没希望了吗?
中国篮球在未来十年真的暗无天日吗?
我个人认为,仅仅是我个人认为,并不会没希望,并不会暗无天日。
为什么?哪来的自信?
说实话,这次看到惨败菲律宾,连奥运落选赛的资格都没有了,我并没有像十年前败给台湾获得亚洲第五那么意外、难受、绝望(是的,我最难受的是十年前的亚洲第五,四年前都没有2013年那么难受),这次甚至有点心如止水,或许是因为早已料到结局?或许是习惯了?但我觉得是因为自己这几年看到中国基层篮球实实在在的进步,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基层篮球架构体系从无到有,看到了基层篮球已经真正形成了体系化、规模化、市场化,金字塔根基已经彻底构筑完毕。
1、小篮球经过6.7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在赛事承办、比赛组织等方面都已经规模化,球员年龄结构已经完善,同时由中国篮协官方牵头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的《小篮球规则》《小篮球运动图解》《小篮球教练员指导手册》《小篮球教师指导手册》《中国青少年篮球教学训练指导手册》等一系列指导书籍,让小篮球体系更加标准化,无论是孩子对小篮球规则的理解和学习,还是老师对孩子的指导都可以成体系化,让孩子在阶梯化进步的过程中有理论体系的支撑。
2、随着2022年8月“中国小学生篮球联赛”的正式推出,中国篮球金字塔的最后一块砖已经砌好,现在中国篮球青训已然形成了“三条腿”走路的局面,即传统青训体系、教育体系、留洋体系,未来这“三条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篮球提供源源不断的篮球人才,小球员们也会因此享受更多的比赛和专业指导。就像两个月前的U19世界杯,中国队中既有杨瀚森、王浩然这样的青训球员代表,也有赵伟伦、王俊杰这样的留洋代表,还有淡厚然这样的校园球员代表,U19国青队虽然只获得了第十名,但是小伙子们表现出来的拼劲和求胜欲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四强队伍里我们交手了三个,都能僵持三节,小组赛只输给加拿大和西班牙9分,在16进8和美国队比赛的第三节甚至一度反超了比分,虽然第四节没能咬住比分,但球员们展现出来的精气神和不服输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3、2022年全国6-17岁的青少年群体有2.73亿人,参与篮球运动的人口比例约占比14%即3800多万人,根据“我奥篮球”APP的统计,2022年光是他们单一平台入驻的青少年联赛就有87908场,参赛球员274649人,而“我奥篮球”平台数据占总数据的47.4%,由此可以推断全国参与正规注册青少年篮球比赛的人数约58.5万人,这一人数可以看作目前中国篮球的注册人数,之前有人说我国家的篮球注册人数只有几千人,而现在这一现象彻底改变了。
4、从2019年第一届“蔡崇信篮球基金”过去已经4年,这中间受疫情影响2020年和2021年没有招生,2022年第二批招生5人,2023年第三批招生6人,而此时第一批招生的4人已经全部高中毕业,其中有王芙蕖、李信仪两人拿到了美国NCAA一级的offer,张益炅1人拿到了NCAA二级的offer,整体成材率不可谓不高。同时UHSAA(全球高中体育联盟)篮球奖学金从2022年也开始了第一年招生,2022年招生5人,2023年招生6人,虽然UHSAA奖学金招生的整体天赋与蔡崇信奖学金还有差距,但是万事开头难,让球员走出去看世界总是好的。截止到2023年秋季,通过各种媒体报道,有迹可循的留洋人数已有42人。其中NCAA一级有4男2女,NCAA二级有4男1女。我相信随着国家的开放,球员思想的变化,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球员选择留洋这条道路,只有不断走出去“师夷长技以制夷”,才能认知潮流、学习潮流、赶超潮流。
说了这么多,不是说现在中国篮球体系没有短板,没有缺点,更不是盲目自信,我们现在的青训体系虽已完备,但也只是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下一步就是要解决从有到精的问题,把现在体系变的更加完善,让比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让基层篮球教练员的水平不断更高,让小球员从10岁、8岁甚至更小的6岁就能学好基本功才是重中之重。
同时CBA如何能让球员保持不断进步也是一大重点,青年队球员进入CBA后,可能在22岁之前会持续缓慢的进步,一旦球员在22岁以后处于不上不下的水平,就会变的安逸和不思进取,技术定型、心气不足,球员的整体发展轨迹也趋于平缓,不再有质的改变,而CBA又缺乏竞争力和淘汰属性,“篮球公务员”也就此诞生,相反NBA因为巨大的竞争力,会让一个球员在25岁巅峰期之前都能保持不断的进步,你不进步就会被淘汰,所以就形成了球员自我驱动的努力属性。
如何让CBA保持竞争力,如何让联赛给球员创造争强好胜的氛围才是接下来中国篮球改革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