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年中,众多国产实战鞋里大众口碑不错的有很多。 像wow10这样的顶级旗舰无需多言,但其中有一双中端电商款,凭借轻量化的设计,不错的颜值,出色的实战性能突出重围,成为很多人去年最喜欢的球鞋之一,那便是超轻2022。 对于我来说,超轻2022是我去年最喜欢的球鞋之一,也是上脚实战最多的鞋之一。
时间来到今年,相隔近一年,不少人期望的超轻2022的低帮版终于发售。低帮化的同时,部分配置也进行了升级。那么相比去年口碑爆棚的超轻2022,作为后继者的超轻V2是否在延续其实战体验的同时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那就要上脚打球后一探究竟了。
惯例写在前头,首先感谢虎扑众测选择我参与这次众测,利益相关:这双超轻V2是众测免费得来,但是我不会拿人家的手短的,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过千人千脚,评测多少会带有主观性,个人实战体验不代表他人。有不同看法欢迎jrs一起和谐讨论。
我是3月17号收到的这双超轻v2,到开始写帖为止,总共进行了4场平均3小时左右的实战。场地分别是室外有灰的塑胶地和室外有灰的刷漆地。个人基本情况,体重137斤的后卫,SG有时候会打PG,大学混过三年院队队长,一般爱好者水平。打法突投结合五五开,喜欢变相,急停,撤步还有后仰,打法比较费鞋。
首先说尺码选择。我是正常足弓,正常脚型不宽不窄。一般来说,我鞋子都是正常码的41码(us8),李宁的鞋子部分老的1728鞋楦的鞋,我穿40/US7.5(驭帅13䨻,14䨻,反伍2,利刃2),部分41(CJ1,14䨻low)。1933鞋楦的鞋,我都是正常码41/US8(闪击8,808 2ultra,wow9,全城10/11,超轻2022,wow10等新鞋),钩子41/US8,部分42/US8.5,杠子40.5/US7.5,部分41/US8。超轻v2依然是1933的鞋楦,所以我和超轻2022一样选择了41码。上脚感觉和前代一样,正好合适。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鞋面材料变化的原因,感觉前掌的相对没有那么前代那样一上脚就明显的很紧致。但别误会,这依然是一双只适合瘦脚和正常脚型的球鞋,宽脚的兄弟依然劝退。瘦脚正常脚的选择正常码即可。
其次名为超轻v2,重点依然是主打超轻的重量。鞋子刚到手的时候,开箱一拿,就能感受到这绝对是我喜欢的轻量化球鞋。上手就能感受到它的轻巧感。
量完重量后,我反而有点困惑。
不知道是因为尺码的原因还是配色用料差异的原因,相比官方同42码下的对比来说(超轻2022 358g,超轻V2 335g),我这高低帮41码的重量的减少不是非常大。但单只不到330g的重量对于这个复杂的用料和结构依然算的上轻质了。上脚穿着的时候更有体会,非常的轻盈无感。被我推荐购买这双超轻V2的朋友,被我问及时,也给我反馈了相同的看法。
接下来聊聊缓震和重心高度。
超轻V2的缓震沿袭了前代的配置,但又有升级。全掌的light foam泡棉框架升级成了进化版的light foam plus,内嵌前掌䨻,加上足弓处镂空形受力形变组成整体缓震框架。不知道是因为lf+的原因还是调整了前掌䨻的厚度或者密度的原因,这次的前掌䨻上脚就很容易的踩出比较明显的回弹。相对于上一代的韧,V2给我的直观脚感更好了一些。lf+和lf的差异倒是没有那么明显,属于保持前代水准上小提升吧。反正在塑胶地和刷漆地长时间实战后,都没有因为缓震导致任何不舒服。这两代的缓震对于我这种小体重后卫都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重心方面,在同时换着穿着超轻V2和超轻2022分别感受下,我觉得这两代上脚感受差异不大,但是放在一起比较可以看到V2会稍微低一些。总之依然保持了系列贴地飞行的脚感,利好于突破启动,同时降低重心高引起的受伤风险。
然后是包裹和支撑。
包裹方面我都不想过多的赘述,依然如同前代一般的优秀。没有因为鞋面材料的改变而降低。前掌䨻丝加中段外侧的碳纤维布,加后段的编织材料还有内靴,一起组成了优秀的包裹体验。如果对比前代来说,我觉得V2的包裹在一样优秀的前提下,得益于用料的提升和低帮化,变得更加舒适一些且穿脱更加方便。前代的包裹我体验还好,但是看部分反馈有感觉太紧,尤其是初始中段内外侧碳纤维布那里夹脚。
而V2只保留了外侧的碳纤维布并且缩小了一些面积。上脚后不会存在1代中段最开始太紧夹脚的感觉,第一次穿着就十分的舒适。
支撑方面,鞋面支撑没有因为改变了用料而降低,鞋面强度,相反由于前段䨻丝鞋面的加入,前掌鞋面强度比起前代的mono纱更进一步。配合中段外侧的碳纤维布,后跟处内置的港宝以及先后掌外侧上翻的中底材料。侧向蹬地时对我这体重表现优秀。
足弓支撑上,和前代相同的镂空拱形结构的尼龙十二支撑片,依然延续了系列良好的足弓支撑性。弯折点在脚掌自然弯折处,正常足弓的我没有任何穿着后的不适感。
接着聊聊抗扭和防侧翻。这俩没什么说的,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中段尼龙十二材质的支撑片,加上镂空设计,给其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抗扭转能力。
加上降低的重心,出色且更优于前代的鞋面支撑,可靠的抗扭性,以及加宽的前掌和防侧翻角设计,整体防侧翻我目前没有体验到什么问题,可以让我十分放心的做各种动作。
下面是抓地。
采用和前代完全一致的人字纹大底以及橡胶材质,所以抓地也保持了前代优秀的水准。具体就是目前没有体验到翻车的场地,在有灰的场地依然能保持优异的抓地表现,吱吱作响,随意启停不拖沓。
最后说说透气和耐用性。
透气方面,由于最近又开始降温,所以没有太大感受。不过从鞋身材料的还有设计来看,V2的透气性应该是超过前代的水平。毕竟超轻2022为了兼顾鞋面强度,鞋面mono纱上采用了大量的热熔压胶加强。到了V2就没有这种顾虑,更多编织材料的使用也使得鞋面更加的透气。
耐用性方面,毕竟时间还短,目前体验下也都是ok的。前代相同的外底如果材质没有差异,那么耐磨也应该保持了前代不错的水平。超轻2022我从到手后开始打了各种塑胶和刷漆地,在塑胶地为主的情况下,耐磨表现真的非常的不错。
就目前V2这几场下来的磨损情况,应该和前代保持相同水准还是没有问题的。
只要不是太粗糙的场地频繁穿着,耐磨还是很有保障的。
至于鞋面的耐用方面,䨻丝鞋面的耐久如何就得时间验证了。
OK,那么这篇关于超轻V2的实战体验就和大家分享完毕了。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看见,相对于前代,V2不是单纯的砍掉鞋帮做个低帮那么简单粗暴的处理。从用料配置的提升,针对前代部分细节的改进上,都能看出,这双无愧为超轻V2而不是超轻2022 LOW。如果你喜欢前代超轻2022的实战感受,并且被前代因为高帮且包裹太好而穿脱不便所困扰过。那我觉得这次V2就是对于前代一次完美的提升(至少对我是这样哈哈)。另外同样推荐给突破流后卫,追求场地感和启动的球员们,尤其是只穿低帮却又喜欢超轻系列的你们,这不,V2来了。如果去年超轻2022让我看见李宁对未来产品的思路规划,那超轻V2就让我看见了其对用户声音反馈的吸纳、思考和改进。希望未来能见证这个系列保持创新,一代一代保持水准甚至更进一步的产品。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力是永恒的硬道理。
去年一年中,众多国产实战鞋里大众口碑不错的有很多。 像wow10这样的顶级旗舰无需多言,但其中有一双中端电商款,凭借轻量化的设计,不错的颜值,出色的实战性能突出重围,成为很多人去年最喜欢的球鞋之一,那便是超轻2022。 对于我来说,超轻2022是我去年最喜欢的球鞋之一,也是上脚实战最多的鞋之一。
时间来到今年,相隔近一年,不少人期望的超轻2022的低帮版终于发售。低帮化的同时,部分配置也进行了升级。那么相比去年口碑爆棚的超轻2022,作为后继者的超轻V2是否在延续其实战体验的同时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那就要上脚打球后一探究竟了。
惯例写在前头,首先感谢虎扑众测选择我参与这次众测,利益相关:这双超轻V2是众测免费得来,但是我不会拿人家的手短的,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过千人千脚,评测多少会带有主观性,个人实战体验不代表他人。有不同看法欢迎jrs一起和谐讨论。
我是3月17号收到的这双超轻v2,到开始写帖为止,总共进行了4场平均3小时左右的实战。场地分别是室外有灰的塑胶地和室外有灰的刷漆地。个人基本情况,体重137斤的后卫,SG有时候会打PG,大学混过三年院队队长,一般爱好者水平。打法突投结合五五开,喜欢变相,急停,撤步还有后仰,打法比较费鞋。
首先说尺码选择。我是正常足弓,正常脚型不宽不窄。一般来说,我鞋子都是正常码的41码(us8),李宁的鞋子部分老的1728鞋楦的鞋,我穿40/US7.5(驭帅13䨻,14䨻,反伍2,利刃2),部分41(CJ1,14䨻low)。1933鞋楦的鞋,我都是正常码41/US8(闪击8,808 2ultra,wow9,全城10/11,超轻2022,wow10等新鞋),钩子41/US8,部分42/US8.5,杠子40.5/US7.5,部分41/US8。超轻v2依然是1933的鞋楦,所以我和超轻2022一样选择了41码。上脚感觉和前代一样,正好合适。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鞋面材料变化的原因,感觉前掌的相对没有那么前代那样一上脚就明显的很紧致。但别误会,这依然是一双只适合瘦脚和正常脚型的球鞋,宽脚的兄弟依然劝退。瘦脚正常脚的选择正常码即可。
其次名为超轻v2,重点依然是主打超轻的重量。鞋子刚到手的时候,开箱一拿,就能感受到这绝对是我喜欢的轻量化球鞋。上手就能感受到它的轻巧感。
量完重量后,我反而有点困惑。
不知道是因为尺码的原因还是配色用料差异的原因,相比官方同42码下的对比来说(超轻2022 358g,超轻V2 335g),我这高低帮41码的重量的减少不是非常大。但单只不到330g的重量对于这个复杂的用料和结构依然算的上轻质了。上脚穿着的时候更有体会,非常的轻盈无感。被我推荐购买这双超轻V2的朋友,被我问及时,也给我反馈了相同的看法。
接下来聊聊缓震和重心高度。
超轻V2的缓震沿袭了前代的配置,但又有升级。全掌的light foam泡棉框架升级成了进化版的light foam plus,内嵌前掌䨻,加上足弓处镂空形受力形变组成整体缓震框架。不知道是因为lf+的原因还是调整了前掌䨻的厚度或者密度的原因,这次的前掌䨻上脚就很容易的踩出比较明显的回弹。相对于上一代的韧,V2给我的直观脚感更好了一些。lf+和lf的差异倒是没有那么明显,属于保持前代水准上小提升吧。反正在塑胶地和刷漆地长时间实战后,都没有因为缓震导致任何不舒服。这两代的缓震对于我这种小体重后卫都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重心方面,在同时换着穿着超轻V2和超轻2022分别感受下,我觉得这两代上脚感受差异不大,但是放在一起比较可以看到V2会稍微低一些。总之依然保持了系列贴地飞行的脚感,利好于突破启动,同时降低重心高引起的受伤风险。
然后是包裹和支撑。
包裹方面我都不想过多的赘述,依然如同前代一般的优秀。没有因为鞋面材料的改变而降低。前掌䨻丝加中段外侧的碳纤维布,加后段的编织材料还有内靴,一起组成了优秀的包裹体验。如果对比前代来说,我觉得V2的包裹在一样优秀的前提下,得益于用料的提升和低帮化,变得更加舒适一些且穿脱更加方便。前代的包裹我体验还好,但是看部分反馈有感觉太紧,尤其是初始中段内外侧碳纤维布那里夹脚。
而V2只保留了外侧的碳纤维布并且缩小了一些面积。上脚后不会存在1代中段最开始太紧夹脚的感觉,第一次穿着就十分的舒适。
支撑方面,鞋面支撑没有因为改变了用料而降低,鞋面强度,相反由于前段䨻丝鞋面的加入,前掌鞋面强度比起前代的mono纱更进一步。配合中段外侧的碳纤维布,后跟处内置的港宝以及先后掌外侧上翻的中底材料。侧向蹬地时对我这体重表现优秀。
足弓支撑上,和前代相同的镂空拱形结构的尼龙十二支撑片,依然延续了系列良好的足弓支撑性。弯折点在脚掌自然弯折处,正常足弓的我没有任何穿着后的不适感。
接着聊聊抗扭和防侧翻。这俩没什么说的,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中段尼龙十二材质的支撑片,加上镂空设计,给其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抗扭转能力。
加上降低的重心,出色且更优于前代的鞋面支撑,可靠的抗扭性,以及加宽的前掌和防侧翻角设计,整体防侧翻我目前没有体验到什么问题,可以让我十分放心的做各种动作。
下面是抓地。
采用和前代完全一致的人字纹大底以及橡胶材质,所以抓地也保持了前代优秀的水准。具体就是目前没有体验到翻车的场地,在有灰的场地依然能保持优异的抓地表现,吱吱作响,随意启停不拖沓。
最后说说透气和耐用性。
透气方面,由于最近又开始降温,所以没有太大感受。不过从鞋身材料的还有设计来看,V2的透气性应该是超过前代的水平。毕竟超轻2022为了兼顾鞋面强度,鞋面mono纱上采用了大量的热熔压胶加强。到了V2就没有这种顾虑,更多编织材料的使用也使得鞋面更加的透气。
耐用性方面,毕竟时间还短,目前体验下也都是ok的。前代相同的外底如果材质没有差异,那么耐磨也应该保持了前代不错的水平。超轻2022我从到手后开始打了各种塑胶和刷漆地,在塑胶地为主的情况下,耐磨表现真的非常的不错。
就目前V2这几场下来的磨损情况,应该和前代保持相同水准还是没有问题的。
只要不是太粗糙的场地频繁穿着,耐磨还是很有保障的。
至于鞋面的耐用方面,䨻丝鞋面的耐久如何就得时间验证了。
OK,那么这篇关于超轻V2的实战体验就和大家分享完毕了。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看见,相对于前代,V2不是单纯的砍掉鞋帮做个低帮那么简单粗暴的处理。从用料配置的提升,针对前代部分细节的改进上,都能看出,这双无愧为超轻V2而不是超轻2022 LOW。如果你喜欢前代超轻2022的实战感受,并且被前代因为高帮且包裹太好而穿脱不便所困扰过。那我觉得这次V2就是对于前代一次完美的提升(至少对我是这样哈哈)。另外同样推荐给突破流后卫,追求场地感和启动的球员们,尤其是只穿低帮却又喜欢超轻系列的你们,这不,V2来了。如果去年超轻2022让我看见李宁对未来产品的思路规划,那超轻V2就让我看见了其对用户声音反馈的吸纳、思考和改进。希望未来能见证这个系列保持创新,一代一代保持水准甚至更进一步的产品。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力是永恒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