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亚洲杯小组赛最后一场,国足再次面临“打平就出线”的历史循环,结果没有荡气回肠,而是干脆利落0比3惨败,目送对手晋级。本场比赛国足坐拥“黄金阵容”,三条线分别是:后卫孙祥、杜威、张耀坤、张帅,中场孙继海、邵佳一、周海滨、毛剑卿,前锋韩鹏、董方卓。对比现在的国足,那会堪称天王巨星。然而,还是败了。
浅析败因,发现有很多非战之罪,对现今的国足仍有参考意义。
一是准备期不足。问题出在体能上,打到最后顶不住了。球队的准备太随意。球员曾提出把集训地安排在与东道主东南亚气候相当的广州,结果最后还是定在香河。教练组建议每个队员配备专门的体能教练,足协最后也没有执行。老朱白天组织训练,晚上还得陪南勇开会到凌晨。
准备不足的问题在李铁李霄鹏时期又犯了一次。这不关球员技术差的事,就是有关部门组织能力的问题,完全可以改正的。
二是人员、战术混乱。2005年-2007年,入选的国脚多达106人,被当时媒体戏称球员超市,甚至有球员不愿进入国足的传闻。亚洲杯之前,居然有国奥队抢班代替国足参加亚洲杯的消息。造成人心浮动。这个也不关球员的技术差的事。
当其时,04年希腊和06年的意大利依靠防守反击夺得冠军,深圳也同样靠实用足球拿下中超冠军,因此朱广沪坚持防守反击策略。但球队战术经历了532,541,442,451等转变,国足内部也传出战术意见不一致的情况。米卢说过,国足最可怕的不是有这样那样的人硬塞球员进来,而是居然有人指导主教练要踢这样那样的战术。
三是球员执行力不强。朱广沪希望球队能赢球、去进球,更衣室和场边大吼,但当时不少球员有保平的心理。球员和教练的意志不统一,执行力不强。所以才有后来不少外国足坛名宿说“中国球员不懂怎么去比赛”的说法,一个球员无法彻底贯彻教练的战术(不是说他技术无法执行,而是他主观意志上对教练的战术产生质疑,导致消极执行),这个球队何来战斗力?
2007亚洲杯小组赛最后一场,国足再次面临“打平就出线”的历史循环,结果没有荡气回肠,而是干脆利落0比3惨败,目送对手晋级。本场比赛国足坐拥“黄金阵容”,三条线分别是:后卫孙祥、杜威、张耀坤、张帅,中场孙继海、邵佳一、周海滨、毛剑卿,前锋韩鹏、董方卓。对比现在的国足,那会堪称天王巨星。然而,还是败了。
浅析败因,发现有很多非战之罪,对现今的国足仍有参考意义。
一是准备期不足。问题出在体能上,打到最后顶不住了。球队的准备太随意。球员曾提出把集训地安排在与东道主东南亚气候相当的广州,结果最后还是定在香河。教练组建议每个队员配备专门的体能教练,足协最后也没有执行。老朱白天组织训练,晚上还得陪南勇开会到凌晨。
准备不足的问题在李铁李霄鹏时期又犯了一次。这不关球员技术差的事,就是有关部门组织能力的问题,完全可以改正的。
二是人员、战术混乱。2005年-2007年,入选的国脚多达106人,被当时媒体戏称球员超市,甚至有球员不愿进入国足的传闻。亚洲杯之前,居然有国奥队抢班代替国足参加亚洲杯的消息。造成人心浮动。这个也不关球员的技术差的事。
当其时,04年希腊和06年的意大利依靠防守反击夺得冠军,深圳也同样靠实用足球拿下中超冠军,因此朱广沪坚持防守反击策略。但球队战术经历了532,541,442,451等转变,国足内部也传出战术意见不一致的情况。米卢说过,国足最可怕的不是有这样那样的人硬塞球员进来,而是居然有人指导主教练要踢这样那样的战术。
三是球员执行力不强。朱广沪希望球队能赢球、去进球,更衣室和场边大吼,但当时不少球员有保平的心理。球员和教练的意志不统一,执行力不强。所以才有后来不少外国足坛名宿说“中国球员不懂怎么去比赛”的说法,一个球员无法彻底贯彻教练的战术(不是说他技术无法执行,而是他主观意志上对教练的战术产生质疑,导致消极执行),这个球队何来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