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媒体为啥炒作新冠后遗症? 959回复/ 50493090 浏览

全部回帖

收起
引用 @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肺炎是症状,本质是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工作反应。炎症是自身免疫系统开始工作的症状,严重的话就会变成细胞因子风暴。所以肺炎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特有的疾病。五次肺炎有可能五次都不是同一种病毒。治疗是通过压制症状避免还没有把病原体干死免疫系统就把肺搞坏了。

肺炎是症状,本质是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工作反应。炎症是自身免疫系统开始工作的症状,严重的话就会变成细胞因子风暴。所以肺炎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特有的疾病。五次肺炎有可能五次都不是同一种病毒。治疗是通过压制症状避免还没有把病原体干死免疫系统就把肺搞坏了。

亮了(9)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而且这种情况可能是本身免疫系统就容易遇到感冒病毒就刮因子风暴导致肺部炎症

而且这种情况可能是本身免疫系统就容易遇到感冒病毒就刮因子风暴导致肺部炎症

亮了(5)
回复
引用 @山鬼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现在年轻,这种都要年纪大了再看的。我父亲55岁以前身体老好了,白酒一斤半一点事没有,能吃能喝,有的是力气,开车经常就自己一个人1000公里+。现在快70了,已经滴酒不沾了,胃不好,肺现在也不太好了。

你现在年轻,这种都要年纪大了再看的。我父亲55岁以前身体老好了,白酒一斤半一点事没有,能吃能喝,有的是力气,开车经常就自己一个人1000公里+。现在快70了,已经滴酒不沾了,胃不好,肺现在也不太好了。

那是因为人的身体机能那个时候本来就下降了,不调整自然会出问题

那是因为人的身体机能那个时候本来就下降了,不调整自然会出问题

亮了(1)
回复
引用 @博斐明哥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以前得过流感,转变成肺炎,肺部的病灶就永远留着了,也有了哮喘…我想这就是流感的后遗症吧,已经三年了……能不生病就尽量健健康康的

以前得过流感,转变成肺炎,肺部的病灶就永远留着了,也有了哮喘…我想这就是流感的后遗症吧,已经三年了……
能不生病就尽量健健康康的

兄弟我和你一样

兄弟我和你一样

亮了(0)
回复
引用 @杏铺妞俾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还以为啥的,原来是知乎上的公知从国外门户网站上爬来的数据,哦对了,甚至不是他自己爬的,不是兄弟,你哪怕拿个权威点的paper出来也行啊,你这也太经典了,这公知全程在输出观点,论据甚至没有一个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然而还有这么多人捧,只能说……

我还以为啥的,原来是知乎上的公知从国外门户网站上爬来的数据,哦对了,甚至不是他自己爬的,不是兄弟,你哪怕拿个权威点的paper出来也行啊,你这也太经典了,这公知全程在输出观点,论据甚至没有一个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然而还有这么多人捧,只能说……

英国国家统计局就有统计的long covid数字 每月都更新 你不知道就是没有

英国国家统计局就有统计的long covid数字 每月都更新 你不知道就是没有

亮了(0)
回复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为啥被封心里没数吗

为啥被封心里没数吗

亮了(0)
回复
引用 @有一说一有丶小大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啥叫炒作,上了推特还是谷歌的trending?香港说的long covid也是指covid-19的,omicron有啥后遗症?

啥叫炒作,上了推特还是谷歌的trending?香港说的long covid也是指covid-19的,omicron有啥后遗症?

英国国家统计局有数字 每月更新 自己去看

英国国家统计局有数字 每月更新 自己去看

亮了(0)
回复

亮了(3)
回复
引用 @gabriel641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希望你到时候别有后遗症

希望你到时候别有后遗症

怕啥来啥

怕啥来啥[奸笑]

亮了(0)
回复

Note

Note

亮了(0)
回复
引用 @虎扑JR0161926430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人类合成也不太行,传播效率和致死率本来就是矛盾的。除非这个病毒的繁殖可以不依靠寄生。

人类合成也不太行,传播效率和致死率本来就是矛盾的。除非这个病毒的繁殖可以不依靠寄生。

人类就是地球身上的病毒,现在传播的过程比较难,等能传播出去了,地球也差不多了。

人类就是地球身上的病毒,现在传播的过程比较难,等能传播出去了,地球也差不多了。

亮了(0)
回复
引用 @伯纳乌侍卫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先给你一篇,一面你说我诈你: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2001-z这个样本够大了吧?权威性也够了吧?abstract明明白白写了"increased risk",无视掉可不太好了吧?这只是一篇,还要多的,像我说的,咱可以私下联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查看更多

先给你一篇,一面你说我诈你: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2001-z
这个样本够大了吧?权威性也够了吧?abstract明明白白写了"increased risk",无视掉可不太好了吧?
这只是一篇,还要多的,像我说的,咱可以私下联系。

好,你这篇看上去头头是道,还是今年9月才发布的,值得研究拜读。那我们就看看细节。

原文:This study has several limitations. ...skip.... Because we aimed to examine outcomes at 12 months, our cohorts were enrolled before 15 January 2021 (before SARS-CoV-2 vaccines were widely available in the US)

中文翻译:这项研究有几个局限。。略过。。因为我们旨在检查12个月时的结果,所以我们的样本队列是在 2021 年 1 月 15 日之前(SARS-CoV-2 疫苗在美国广泛使用之前)登记的。

换句话说,这个论文研究的样本和对照控制组,都是2021年1月15日之前采集登记的。还不明白么?我提示一下,Omicron是2021年11月才在南非出现,全球流行要到2022年1月之后了。

结论:这个研究就不是针对Omicron毒株。

伙计,还有其他原文链接么?无需你找什么付费文献库,文献库里垃圾论文多了,只需找柳叶刀,nature等等那几个权威期刊的公开发表论文,我就认这些。我也不可能自己一个个去找,你造谣一张嘴,我辟谣跑断腿,谁主张请谁举证。

那个危言耸听的原文我再贴一下,驳的就是他(是不是就是您)。“奥密克戎的问题早和肺炎没关系了,而是全身性的攻击包括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肾脏等,并且转阴后依然很长时间存在在体内……这是为什么国外的说法叫long- covid而没有直接说是covid19的后遗症……它最大的潜在风险诱发或加重基础病……就有可能得病的人当时看起来没事但是一二三个月甚至半年后突然有以前没有征兆的心血管疾病或者死于脑梗心脏病肾病之类的……很奇怪柳叶刀nature上都有发”。我认为上述就是胡编造谣。

再多说一句,奥密克戎今年2022年才大流行起来,严谨的研究包含数据采集,整理,提纯,分析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调整算法参数勘误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明年再看看有没有权威论证吧。

好,你这篇看上去头头是道,还是今年9月才发布的,值得研究拜读。那我们就看看细节。

原文:This study has several limitations. ...skip.... Because we aimed to examine outcomes at 12 months, our cohorts were enrolled before 15 January 2021 (before SARS-CoV-2 vaccines were widely available in the US)

中文翻译:这项研究有几个局限。。略过。。因为我们旨在检查12个月时的结果,所以我们的样本队列是在 2021 年 1 月 15 日之前(SARS-CoV-2 疫苗在美国广泛使用之前)登记的。

换句话说,这个论文研究的样本和对照控制组,都是2021年1月15日之前采集登记的。还不明白么?我提示一下,Omicron是2021年11月才在南非出现,全球流行要到2022年1月之后了。

结论:这个研究就不是针对Omicron毒株。

伙计,还有其他原文链接么?无需你找什么付费文献库,文献库里垃圾论文多了,只需找柳叶刀,nature等等那几个权威期刊的公开发表论文,我就认这些。我也不可能自己一个个去找,你造谣一张嘴,我辟谣跑断腿,谁主张请谁举证。

那个危言耸听的原文我再贴一下,驳的就是他(是不是就是您)。“奥密克戎的问题早和肺炎没关系了,而是全身性的攻击包括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肾脏等,并且转阴后依然很长时间存在在体内……这是为什么国外的说法叫long- covid而没有直接说是covid19的后遗症……它最大的潜在风险诱发或加重基础病……就有可能得病的人当时看起来没事但是一二三个月甚至半年后突然有以前没有征兆的心血管疾病或者死于脑梗心脏病肾病之类的……很奇怪柳叶刀nature上都有发”。我认为上述就是胡编造谣。

再多说一句,奥密克戎今年2022年才大流行起来,严谨的研究包含数据采集,整理,提纯,分析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调整算法参数勘误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明年再看看有没有权威论证吧。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skywk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好,你这篇看上去头头是道,还是今年9月才发布的,值得研究拜读。那我们就看看细节。

原文:This study has several limitations. ...skip.... Because we aimed to examine outcomes at 12 months, our cohorts were enrolled before 15 January 2021 (before SARS-CoV-2 vaccines were widely available in the US)

中文翻译:这项研究有几个局限。。略过。。因为我们旨在检查12个月时的结果,所以我们的样本队列是在 2021 年 1 月 15 日之前(SARS-CoV-2 疫苗在美国广泛使用之前)登记的。

换句话说,这个论文研究的样本和对照控制组,都是2021年1月15日之前采集登记的。还不明白么?我提示一下,Omicron是2021年11月才在南非出现,全球流行要到2022年1月之后了。

结论:这个研究就不是针对Omicron毒株。

伙计,还有其他原文链接么?无需你找什么付费文献库,文献库里垃圾论文多了,只需找柳叶刀,nature等等那几个权威期刊的公开发表论文,我就认这些。我也不可能自己一个个去找,你造谣一张嘴,我辟谣跑断腿,谁主张请谁举证。

那个危言耸听的原文我再贴一下,驳的就是他(是不是就是您)。“奥密克戎的问题早和肺炎没关系了,而是全身性的攻击包括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肾脏等,并且转阴后依然很长时间存在在体内……这是为什么国外的说法叫long- covid而没有直接说是covid19的后遗症……它最大的潜在风险诱发或加重基础病……就有可能得病的人当时看起来没事但是一二三个月甚至半年后突然有以前没有征兆的心血管疾病或者死于脑梗心脏病肾病之类的……很奇怪柳叶刀nature上都有发”。我认为上述就是胡编造谣。

再多说一句,奥密克戎今年2022年才大流行起来,严谨的研究包含数据采集,整理,提纯,分析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调整算法参数勘误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明年再看看有没有权威论证吧。

好,你这篇看上去头头是道,还是今年9月才发布的,值得研究拜读。那我们就看看细节。

原文:This study has several limitations. ...skip.... Because we aimed to examine outcomes at 12 months, our cohorts were enrolled before 15 January 2021 (before SARS-CoV-2 vaccines were widely available in the US)

中文翻译:这项研究有几个局限。。略过。。因为我们旨在检查12个月时的结果,所以我们的样本队列是在 2021 年 1 月 15 日之前(SARS-CoV-2 疫苗在美国广泛使用之前)登记的。

换句话说,这个论文研究的样本和对照控制组,都是2021年1月15日之前采集登记的。还不明白么?我提示一下,Omicron是2021年11月才在南非出现,全球流行要到2022年1月之后了。

结论:这个研究就不是针对Omicron毒株。

伙计,还有其他原文链接么?无需你找什么付费文献库,文献库里垃圾论文多了,只需找柳叶刀,nature等等那几个权威期刊的公开发表论文,我就认这些。我也不可能自己一个个去找,你造谣一张嘴,我辟谣跑断腿,谁主张请谁举证。

那个危言耸听的原文我再贴一下,驳的就是他(是不是就是您)。“奥密克戎的问题早和肺炎没关系了,而是全身性的攻击包括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肾脏等,并且转阴后依然很长时间存在在体内……这是为什么国外的说法叫long- covid而没有直接说是covid19的后遗症……它最大的潜在风险诱发或加重基础病……就有可能得病的人当时看起来没事但是一二三个月甚至半年后突然有以前没有征兆的心血管疾病或者死于脑梗心脏病肾病之类的……很奇怪柳叶刀nature上都有发”。我认为上述就是胡编造谣。

再多说一句,奥密克戎今年2022年才大流行起来,严谨的研究包含数据采集,整理,提纯,分析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调整算法参数勘误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明年再看看有没有权威论证吧。

哈哈哈哈哈,看论文只看几种,就敢跑出来“辟谣”,我真被你逗笑了。按你说法cdc的统计都特么不算“权威”了(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hcp/clinical-care/post-covid-conditions.html 里面统计今年光5、6月感染人群有18%左右人群会有长新冠)。你可以说是对科研完全没有任何一点概念,和你反驳的那人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都只是对科研文章断章取义来解决屁股问题而已。
当然咯,你有一点说的没问题,现在确实没啥文章来总结新冠omicron后遗症。原因一是现在都叫“long covid”长新冠了,已经单独列为一个系统综合症了;二是一线数据基本都是医院在收集,第一时间发report而不是文章是基本操作,比如上文的cdc,文献整理基本是滞后的。https://jkms.org/DOIx.php?id=10.3346/jkms.2022.37.e213 比如这个就是韩国整理的一千多人的long covid调查结果,结论是omicron和之前的毒株没什么区别,毕竟都是针对ace2的病毒,全身性的反应是很合理的hypothesis(当然啦,你可能啥是ace2都不懂,赶快百度)。
你们这种人就是拿鸡毛当令箭的典型代表,像是你反驳的那个一样,他是断章取义来危言耸听博眼球,你是断章取义来标新立异博眼球,都一个样。没经过系统scientific training的人是这样的,和民科没啥区别。想出来在科研问题上辟谣,起码有个phd吧?

哈哈哈哈哈,看论文只看几种,就敢跑出来“辟谣”,我真被你逗笑了。按你说法cdc的统计都特么不算“权威”了(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hcp/clinical-care/post-covid-conditions.html 里面统计今年光5、6月感染人群有18%左右人群会有长新冠)。你可以说是对科研完全没有任何一点概念,和你反驳的那人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都只是对科研文章断章取义来解决屁股问题而已。
当然咯,你有一点说的没问题,现在确实没啥文章来总结新冠omicron后遗症。原因一是现在都叫“long covid”长新冠了,已经单独列为一个系统综合症了;二是一线数据基本都是医院在收集,第一时间发report而不是文章是基本操作,比如上文的cdc,文献整理基本是滞后的。https://jkms.org/DOIx.php?id=10.3346/jkms.2022.37.e213 比如这个就是韩国整理的一千多人的long covid调查结果,结论是omicron和之前的毒株没什么区别,毕竟都是针对ace2的病毒,全身性的反应是很合理的hypothesis(当然啦,你可能啥是ace2都不懂,赶快百度)。
你们这种人就是拿鸡毛当令箭的典型代表,像是你反驳的那个一样,他是断章取义来危言耸听博眼球,你是断章取义来标新立异博眼球,都一个样。没经过系统scientific training的人是这样的,和民科没啥区别。想出来在科研问题上辟谣,起码有个phd吧?

亮了(2)
回复

卖药。。。紫薯布丁

卖药。。。紫薯布丁

亮了(0)
回复
引用 @淮南一人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世界上没有一种传染力无敌,致死率也无敌的病毒。

世界上没有一种传染力无敌,致死率也无敌的病毒。

你忘了加潜伏期

你忘了加潜伏期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纪念LBJ加冕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忘了加潜伏期

你忘了加潜伏期

😂我只需要你告诉我感染了有多可怕。多少人感染过了你怕啥

😂我只需要你告诉我感染了有多可怕。多少人感染过了你怕啥

亮了(0)
回复
Re:外国媒体为啥炒作新冠后遗症?
虎扑游戏中心
步行街主干道最热帖
妹妹想当老师,但是不想去陕西师范大学。
上下级关系 这样聊天正常???
兄弟们,我好害怕怎么办
纽约地铁真的这么离谱吗?
某工厂热火朝天的工作画面,请问一下,这是在制造什么呢? ​​​
真是这样么?
输入sb,希望你是个有素质的人
本人是火车乘务员,有想问的可以直接,我分享。
黄一鸣跟王思聪要奶粉钱|聊天记录
看视频猜城市...
步行街主干道最新帖
日本驻华大使馆为英雄胡女士降半旗
挺纠结的
1980-1999年最强粤语金曲Top50,首首都是传唱大街小巷的炸街神曲,我敢保证这绝对是一份值得收藏的榜单!
这10000韩元的自助猪杂餐,真的好吃吗
视觉误区图片有哪些?
93杭州相亲
妈妈只希望你不要再做炒股了,找个正经工作踏踏实实,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权衡利弊的我真的是渣男吗?!
帮老弟看看这是啥车
徐真真这样的格式发微博,回想起被那个男人支配的恐惧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