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徭役跟赋税对普通人的压力有多大,现代废除农业税以后,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64回复/ 25157861 浏览
小黑屋住户(9级)楼主2021-11-28 12:44:46发布于江西
作者去小黑屋休息了,请准守论坛版规小黑屋住户 发表在历史区 https://bbs.hupu.com/history

这些回帖亮了

收起
引用 @艺术就是爆炸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徭役,其实也不是太徭,一般就是一年之中,让你自备粮食免费为官家干3天左右的活。 问题在于本来说好一年才干3天的活,到了後期工程太多,一人一年3天,kpi完成不了,就加工作量。而且有些工程是路途遥远,这个要自带饭餐的义务教育就令大家压力山大了。你说是去三天工作,但可能要行上大半个月。一来一回,农活就可能被误了。 赋税问题,汉朝一直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但薄赋的优惠并没有落到农民的手上,而且落到地主手上了。 国家说是由原来的15抽1变成30抽1,但地主对农民说我们老规举,仍然是10抽1 简单举例就是国家给你老板减税了,但你的工资与工作量也仍然不会变。

---------------------------------------------------------------------------

我之前的回复有错漏,故专心地找书补齐

汉朝,有二种役,一是兵役,一是力役。

兵役,分为三种:“卫”是到中 央当卫兵,“”是到边郡当卒。“役”则在原地当兵役。

“卫”是各地方的人轮流到首都当卫兵一年,待遇优厚,回来费用国家埋单。

”,一切费用自理,却只有三天时间,可以付款代戍,汉朝就付款找另一个人去(我原帖就是专指这情况,当然了,我也是记混乱了,对大家造成误导,特修正此帖)

那为什么会有徭役之说呢?

因为除了兵役之外,还有力役,每年每人要给一个月时间给国家当义务劳动

综上所述,的确是非常徭役。

徭役,其实也不是太徭,一般就是一年之中,让你自备粮食免费为官家干3天左右的活。

问题在于本来说好一年才干3天的活,到了後期工程太多,一人一年3天,kpi完成不了,就加工作量。而且有些工程是路途遥远,这个要自带饭餐的义务教育就令大家压力山大了。你说是去三天工作,但可能要行上大半个月。一来一回,农活就可能被误了。


赋税问题,汉朝一直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但薄赋的优惠并没有落到农民的手上,而且落到地主手上了。

国家说是由原来的15抽1变成30抽1,但地主对农民说我们老规举,仍然是10抽1

简单举例就是国家给你老板减税了,但你的工资与工作量也仍然不会变。


---------------------------------------------------------------------------

我之前的回复有错漏,故专心地找书补齐

汉朝,有二种役,一是兵役,一是力役。

兵役,分为三种:“卫”是到中 央当卫兵,“”是到边郡当卒。“役”则在原地当兵役。

“卫”是各地方的人轮流到首都当卫兵一年,待遇优厚,回来费用国家埋单。

”,一切费用自理,却只有三天时间,可以付款代戍,汉朝就付款找另一个人去(我原帖就是专指这情况,当然了,我也是记混乱了,对大家造成误导,特修正此帖)


那为什么会有徭役之说呢?

因为除了兵役之外,还有力役,每年每人要给一个月时间给国家当义务劳动


综上所述,的确是非常徭役。


徭役的时间和强度,历朝历代都不一样,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你这个所谓的一年之中只干三天徭役,出处不知道来自哪儿,很明显是不符合历代徭役天数的。

如南北朝时期普遍为一年服徭役三十天,至隋文帝起才改为一年服徭役二十天,唐沿袭了这个规定。

此外,服役男丁的起始年龄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被人盛赞为宽仁大度的司马炎西晋时期,男性从十三岁开始就要服半役,十六岁开始服正役,其对普通百姓的残酷压榨可见一斑;之后才逐渐把年龄提升到十八岁(南北朝时期),至隋文帝时期提升到二十一岁,唐沿袭了这个规定。

徭役的时间和强度,历朝历代都不一样,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你这个所谓的一年之中只干三天徭役,出处不知道来自哪儿,很明显是不符合历代徭役天数的。

如南北朝时期普遍为一年服徭役三十天,至隋文帝起才改为一年服徭役二十天,唐沿袭了这个规定。

此外,服役男丁的起始年龄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被人盛赞为宽仁大度的司马炎西晋时期,男性从十三岁开始就要服半役,十六岁开始服正役,其对普通百姓的残酷压榨可见一斑;之后才逐渐把年龄提升到十八岁(南北朝时期),至隋文帝时期提升到二十一岁,唐沿袭了这个规定。

亮了(119)
回复
查看评论(4)

古代的田赋名义上是很低的,理论上10税1至30税1不等,听起来挺少对吧?但实际操作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古代课税的时候往往是按户或者按丁收税的,至于张三家有200亩好田,李四家只有50亩坏田这种差别,很多时候ZF是没那个精力去详细分辨的,能跟你大致分几个户等来收就算是工作细致了,所以你和马云合计缴纳了XXXX税款,“平均”30税1,但是你实际上是3税1甚至2税1,这种事情请不要惊讶。包括南北朝时期开始的授田制,理论上国家会给成年男丁授田百亩,然后按这个额度交每亩XXXX田赋,嗯,你交税的时候按百亩来交,至于授田的时候有没有百亩,那是另一个故事了,ZF手里的无主田就那么多,人口不断增长,想始终按一个标准授田?咱也没哆啦A梦的口袋,变不出田来嘛。至于役,那是真正能逼死人的东西,理论上平时没事的时候徭役是并不重的,例如隋唐时期租庸调制,庸就是徭役,额度为一年20天,且可以纳绢代役。但问题是,这种“平时”的状态有点不稳定,加派才是常态,修个宫殿,治治水那不是常有的事嘛,碰到广大帝这样的,徭役加起来,男人都不够用女的都得上呢,你还琢磨交点钱免役的事?放心国家绝对会给你无法拒绝的条件的。所以是个有下限没上限的杀手锏,历朝历代那么多隐户黑户,逃的主要是役,因为单逃田赋实在是没啥性价比,你给人当佃户盘剥也是很重的,一半收成交租是常事,但你不在官方户口本上,各种额外的役加不到头上这个就挺香的。

古代的田赋名义上是很低的,理论上10税1至30税1不等,听起来挺少对吧?但实际操作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古代课税的时候往往是按户或者按丁收税的,至于张三家有200亩好田,李四家只有50亩坏田这种差别,很多时候ZF是没那个精力去详细分辨的,能跟你大致分几个户等来收就算是工作细致了,所以你和马云合计缴纳了XXXX税款,“平均”30税1,但是你实际上是3税1甚至2税1,这种事情请不要惊讶。包括南北朝时期开始的授田制,理论上国家会给成年男丁授田百亩,然后按这个额度交每亩XXXX田赋,嗯,你交税的时候按百亩来交,至于授田的时候有没有百亩,那是另一个故事了,ZF手里的无主田就那么多,人口不断增长,想始终按一个标准授田?咱也没哆啦A梦的口袋,变不出田来嘛。至于役,那是真正能逼死人的东西,理论上平时没事的时候徭役是并不重的,例如隋唐时期租庸调制,庸就是徭役,额度为一年20天,且可以纳绢代役。但问题是,这种“平时”的状态有点不稳定,加派才是常态,修个宫殿,治治水那不是常有的事嘛,碰到广大帝这样的,徭役加起来,男人都不够用女的都得上呢,你还琢磨交点钱免役的事?放心国家绝对会给你无法拒绝的条件的。所以是个有下限没上限的杀手锏,历朝历代那么多隐户黑户,逃的主要是役,因为单逃田赋实在是没啥性价比,你给人当佃户盘剥也是很重的,一半收成交租是常事,但你不在官方户口本上,各种额外的役加不到头上这个就挺香的。

亮了(59)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里瓦尔多大小罗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历史教科书只告诉你地主剥削佃农,但是教科书没告诉你的是能够成为佃农已经吊打身边大多数人了,所谓的盛世就是人人都能做佃农被地主剥削,为什么古代人口一旦翻倍就要崩溃啊,因为地主家也没有余地给你种啊,能做佃农就好比你今天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你有能力交租交税了,也就代表着你能找个老婆了,有了老婆就要考虑生儿子了,女儿是没用的玩意,有两个儿子,就能继承你的佃农地位,意味着你老了就有人养了,如果没有儿子,你年轻时候再能干活到老了四五十岁干不动了地主一句话就能拿回你租种半辈子的土地,所以古代大多数成年男子终生的梦想就是做一辈子的佃农,有了佃农做才有成家养老的可能,做佃农是幸福,人口少的时候大多数男孩能做佃农,那就是盛世,人口多了,大多数男孩没得做佃农了,地主趁机涨租你的压力倍增,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末日了,活不下去的人一般不敢抢地主,但是抢你还是没问题的

历史教科书只告诉你地主剥削佃农,但是教科书没告诉你的是能够成为佃农已经吊打身边大多数人了,所谓的盛世就是人人都能做佃农被地主剥削,为什么古代人口一旦翻倍就要崩溃啊,因为地主家也没有余地给你种啊,能做佃农就好比你今天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你有能力交租交税了,也就代表着你能找个老婆了,有了老婆就要考虑生儿子了,女儿是没用的玩意,有两个儿子,就能继承你的佃农地位,意味着你老了就有人养了,如果没有儿子,你年轻时候再能干活到老了四五十岁干不动了地主一句话就能拿回你租种半辈子的土地,所以古代大多数成年男子终生的梦想就是做一辈子的佃农,有了佃农做才有成家养老的可能,做佃农是幸福,人口少的时候大多数男孩能做佃农,那就是盛世,人口多了,大多数男孩没得做佃农了,地主趁机涨租你的压力倍增,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末日了,活不下去的人一般不敢抢地主,但是抢你还是没问题的

这个回答不知道如何吐槽。。。。。

佃农的地位身份,是有过比较大变化的,不能一概而论的。

唐初以前,佃农是依附于豪强和士族地主阶层的,而且这种依附性还比较强,在经济、法律和人身自由方面的权力,是远不如自耕农的。

只有在政府的赋役负担非常沉重,或者战乱频起,自耕农已无法正常生存生产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依附豪强,成为佃农。一旦政局比较稳定,政府的赋役负担减轻,佃农(或浮客)自然会愿意脱离豪强和士族,重新成为自耕农,成为政府的编户。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东西,需要对当时的时局做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大概判断佃客、自耕农等究竟谁相对更好。

这个回答不知道如何吐槽。。。。。

佃农的地位身份,是有过比较大变化的,不能一概而论的。

唐初以前,佃农是依附于豪强和士族地主阶层的,而且这种依附性还比较强,在经济、法律和人身自由方面的权力,是远不如自耕农的。

只有在政府的赋役负担非常沉重,或者战乱频起,自耕农已无法正常生存生产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依附豪强,成为佃农。一旦政局比较稳定,政府的赋役负担减轻,佃农(或浮客)自然会愿意脱离豪强和士族,重新成为自耕农,成为政府的编户。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东西,需要对当时的时局做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大概判断佃客、自耕农等究竟谁相对更好。

亮了(28)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艺术就是爆炸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汉朝,初期。。。。。。

汉朝,初期。。。。。。

每年一个月的“更卒”之役;

外加一生中两年的正卒之役和一年的戍边之役。

每年一个月的“更卒”之役;

外加一生中两年的正卒之役和一年的戍边之役。

亮了(17)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黄金狮子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个回答不知道如何吐槽。。。。。

佃农的地位身份,是有过比较大变化的,不能一概而论的。

唐初以前,佃农是依附于豪强和士族地主阶层的,而且这种依附性还比较强,在经济、法律和人身自由方面的权力,是远不如自耕农的。

只有在政府的赋役负担非常沉重,或者战乱频起,自耕农已无法正常生存生产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依附豪强,成为佃农。一旦政局比较稳定,政府的赋役负担减轻,佃农(或浮客)自然会愿意脱离豪强和士族,重新成为自耕农,成为政府的编户。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东西,需要对当时的时局做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大概判断佃客、自耕农等究竟谁相对更好。

这个回答不知道如何吐槽。。。。。

佃农的地位身份,是有过比较大变化的,不能一概而论的。

唐初以前,佃农是依附于豪强和士族地主阶层的,而且这种依附性还比较强,在经济、法律和人身自由方面的权力,是远不如自耕农的。

只有在政府的赋役负担非常沉重,或者战乱频起,自耕农已无法正常生存生产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依附豪强,成为佃农。一旦政局比较稳定,政府的赋役负担减轻,佃农(或浮客)自然会愿意脱离豪强和士族,重新成为自耕农,成为政府的编户。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东西,需要对当时的时局做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大概判断佃客、自耕农等究竟谁相对更好。

自耕农当然要比佃农厉害多了,但是自耕农本身就是一个会随着时间分化的群体,一部分农民上去成为新地主,绝大多数最后还是要沦为佃农,几乎每朝每代都在重复这种故事,即便今天的中产阶级尚且不能保证自己永远处在这个中间位置,你又拿什么保证古代的自耕农永远固定呢

自耕农当然要比佃农厉害多了,但是自耕农本身就是一个会随着时间分化的群体,一部分农民上去成为新地主,绝大多数最后还是要沦为佃农,几乎每朝每代都在重复这种故事,即便今天的中产阶级尚且不能保证自己永远处在这个中间位置,你又拿什么保证古代的自耕农永远固定呢

亮了(18)
回复
引用 @黄金狮子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徭役的时间和强度,历朝历代都不一样,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你这个所谓的一年之中只干三天徭役,出处不知道来自哪儿,很明显是不符合历代徭役天数的。

如南北朝时期普遍为一年服徭役三十天,至隋文帝起才改为一年服徭役二十天,唐沿袭了这个规定。

此外,服役男丁的起始年龄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被人盛赞为宽仁大度的司马炎西晋时期,男性从十三岁开始就要服半役,十六岁开始服正役,其对普通百姓的残酷压榨可见一斑;之后才逐渐把年龄提升到十八岁(南北朝时期),至隋文帝时期提升到二十一岁,唐沿袭了这个规定。

徭役的时间和强度,历朝历代都不一样,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你这个所谓的一年之中只干三天徭役,出处不知道来自哪儿,很明显是不符合历代徭役天数的。

如南北朝时期普遍为一年服徭役三十天,至隋文帝起才改为一年服徭役二十天,唐沿袭了这个规定。

此外,服役男丁的起始年龄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被人盛赞为宽仁大度的司马炎西晋时期,男性从十三岁开始就要服半役,十六岁开始服正役,其对普通百姓的残酷压榨可见一斑;之后才逐渐把年龄提升到十八岁(南北朝时期),至隋文帝时期提升到二十一岁,唐沿袭了这个规定。

但凡认识一个五十多岁的农村人他也说不出三天的话了

但凡认识一个五十多岁的农村人他也说不出三天的话了

亮了(11)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黄金狮子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个回答不知道如何吐槽。。。。。

佃农的地位身份,是有过比较大变化的,不能一概而论的。

唐初以前,佃农是依附于豪强和士族地主阶层的,而且这种依附性还比较强,在经济、法律和人身自由方面的权力,是远不如自耕农的。

只有在政府的赋役负担非常沉重,或者战乱频起,自耕农已无法正常生存生产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依附豪强,成为佃农。一旦政局比较稳定,政府的赋役负担减轻,佃农(或浮客)自然会愿意脱离豪强和士族,重新成为自耕农,成为政府的编户。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东西,需要对当时的时局做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大概判断佃客、自耕农等究竟谁相对更好。

这个回答不知道如何吐槽。。。。。

佃农的地位身份,是有过比较大变化的,不能一概而论的。

唐初以前,佃农是依附于豪强和士族地主阶层的,而且这种依附性还比较强,在经济、法律和人身自由方面的权力,是远不如自耕农的。

只有在政府的赋役负担非常沉重,或者战乱频起,自耕农已无法正常生存生产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依附豪强,成为佃农。一旦政局比较稳定,政府的赋役负担减轻,佃农(或浮客)自然会愿意脱离豪强和士族,重新成为自耕农,成为政府的编户。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东西,需要对当时的时局做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大概判断佃客、自耕农等究竟谁相对更好。

任何王朝的最终结局基本都不会有多少自耕农了,典型汉末,明末,这是发展的结果

任何王朝的最终结局基本都不会有多少自耕农了,典型汉末,明末,这是发展的结果

亮了(10)
回复
查看评论(1)

历史教科书只告诉你地主剥削佃农,但是教科书没告诉你的是能够成为佃农已经吊打身边大多数人了,所谓的盛世就是人人都能做佃农被地主剥削,为什么古代人口一旦翻倍就要崩溃啊,因为地主家也没有余地给你种啊,能做佃农就好比你今天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你有能力交租交税了,也就代表着你能找个老婆了,有了老婆就要考虑生儿子了,女儿是没用的玩意,有两个儿子,就能继承你的佃农地位,意味着你老了就有人养了,如果没有儿子,你年轻时候再能干活到老了四五十岁干不动了地主一句话就能拿回你租种半辈子的土地,所以古代大多数成年男子终生的梦想就是做一辈子的佃农,有了佃农做才有成家养老的可能,做佃农是幸福,人口少的时候大多数男孩能做佃农,那就是盛世,人口多了,大多数男孩没得做佃农了,地主趁机涨租你的压力倍增,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末日了,活不下去的人一般不敢抢地主,但是抢你还是没问题的

历史教科书只告诉你地主剥削佃农,但是教科书没告诉你的是能够成为佃农已经吊打身边大多数人了,所谓的盛世就是人人都能做佃农被地主剥削,为什么古代人口一旦翻倍就要崩溃啊,因为地主家也没有余地给你种啊,能做佃农就好比你今天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你有能力交租交税了,也就代表着你能找个老婆了,有了老婆就要考虑生儿子了,女儿是没用的玩意,有两个儿子,就能继承你的佃农地位,意味着你老了就有人养了,如果没有儿子,你年轻时候再能干活到老了四五十岁干不动了地主一句话就能拿回你租种半辈子的土地,所以古代大多数成年男子终生的梦想就是做一辈子的佃农,有了佃农做才有成家养老的可能,做佃农是幸福,人口少的时候大多数男孩能做佃农,那就是盛世,人口多了,大多数男孩没得做佃农了,地主趁机涨租你的压力倍增,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末日了,活不下去的人一般不敢抢地主,但是抢你还是没问题的

亮了(36)
回复
查看评论(5)

全部回帖

收起

历史教科书只告诉你地主剥削佃农,但是教科书没告诉你的是能够成为佃农已经吊打身边大多数人了,所谓的盛世就是人人都能做佃农被地主剥削,为什么古代人口一旦翻倍就要崩溃啊,因为地主家也没有余地给你种啊,能做佃农就好比你今天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你有能力交租交税了,也就代表着你能找个老婆了,有了老婆就要考虑生儿子了,女儿是没用的玩意,有两个儿子,就能继承你的佃农地位,意味着你老了就有人养了,如果没有儿子,你年轻时候再能干活到老了四五十岁干不动了地主一句话就能拿回你租种半辈子的土地,所以古代大多数成年男子终生的梦想就是做一辈子的佃农,有了佃农做才有成家养老的可能,做佃农是幸福,人口少的时候大多数男孩能做佃农,那就是盛世,人口多了,大多数男孩没得做佃农了,地主趁机涨租你的压力倍增,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末日了,活不下去的人一般不敢抢地主,但是抢你还是没问题的

历史教科书只告诉你地主剥削佃农,但是教科书没告诉你的是能够成为佃农已经吊打身边大多数人了,所谓的盛世就是人人都能做佃农被地主剥削,为什么古代人口一旦翻倍就要崩溃啊,因为地主家也没有余地给你种啊,能做佃农就好比你今天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你有能力交租交税了,也就代表着你能找个老婆了,有了老婆就要考虑生儿子了,女儿是没用的玩意,有两个儿子,就能继承你的佃农地位,意味着你老了就有人养了,如果没有儿子,你年轻时候再能干活到老了四五十岁干不动了地主一句话就能拿回你租种半辈子的土地,所以古代大多数成年男子终生的梦想就是做一辈子的佃农,有了佃农做才有成家养老的可能,做佃农是幸福,人口少的时候大多数男孩能做佃农,那就是盛世,人口多了,大多数男孩没得做佃农了,地主趁机涨租你的压力倍增,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末日了,活不下去的人一般不敢抢地主,但是抢你还是没问题的

亮了(36)
回复
查看评论(5)

徭役,其实也不是太徭,一般就是一年之中,让你自备粮食免费为官家干3天左右的活。

问题在于本来说好一年才干3天的活,到了後期工程太多,一人一年3天,kpi完成不了,就加工作量。而且有些工程是路途遥远,这个要自带饭餐的义务教育就令大家压力山大了。你说是去三天工作,但可能要行上大半个月。一来一回,农活就可能被误了。


赋税问题,汉朝一直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但薄赋的优惠并没有落到农民的手上,而且落到地主手上了。

国家说是由原来的15抽1变成30抽1,但地主对农民说我们老规举,仍然是10抽1

简单举例就是国家给你老板减税了,但你的工资与工作量也仍然不会变。


---------------------------------------------------------------------------

我之前的回复有错漏,故专心地找书补齐

汉朝,有二种役,一是兵役,一是力役。

兵役,分为三种:“卫”是到中 央当卫兵,“”是到边郡当卒。“役”则在原地当兵役。

“卫”是各地方的人轮流到首都当卫兵一年,待遇优厚,回来费用国家埋单。

”,一切费用自理,却只有三天时间,可以付款代戍,汉朝就付款找另一个人去(我原帖就是专指这情况,当然了,我也是记混乱了,对大家造成误导,特修正此帖)


那为什么会有徭役之说呢?

因为除了兵役之外,还有力役,每年每人要给一个月时间给国家当义务劳动


综上所述,的确是非常徭役。


徭役,其实也不是太徭,一般就是一年之中,让你自备粮食免费为官家干3天左右的活。

问题在于本来说好一年才干3天的活,到了後期工程太多,一人一年3天,kpi完成不了,就加工作量。而且有些工程是路途遥远,这个要自带饭餐的义务教育就令大家压力山大了。你说是去三天工作,但可能要行上大半个月。一来一回,农活就可能被误了。


赋税问题,汉朝一直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但薄赋的优惠并没有落到农民的手上,而且落到地主手上了。

国家说是由原来的15抽1变成30抽1,但地主对农民说我们老规举,仍然是10抽1

简单举例就是国家给你老板减税了,但你的工资与工作量也仍然不会变。


---------------------------------------------------------------------------

我之前的回复有错漏,故专心地找书补齐

汉朝,有二种役,一是兵役,一是力役。

兵役,分为三种:“卫”是到中 央当卫兵,“”是到边郡当卒。“役”则在原地当兵役。

“卫”是各地方的人轮流到首都当卫兵一年,待遇优厚,回来费用国家埋单。

”,一切费用自理,却只有三天时间,可以付款代戍,汉朝就付款找另一个人去(我原帖就是专指这情况,当然了,我也是记混乱了,对大家造成误导,特修正此帖)


那为什么会有徭役之说呢?

因为除了兵役之外,还有力役,每年每人要给一个月时间给国家当义务劳动


综上所述,的确是非常徭役。


亮了(28)
回复
查看评论(5)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可以,後期甚至有专门为人代徭役的人

可以,後期甚至有专门为人代徭役的人

亮了(2)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包身工
包身工
亮了(2)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各种短期工,各种小商小贩,真正的挣一天钱吃一天饭,甚至挣不到钱一天只管一顿饭,这种还是自己能生存的,就像阿q那种连个草窝都没有住在土地庙里,更惨的就是完全的无业者,专吃垃圾和乞讨为生,人口越多这种人就越多,那时候的国家没有工业,根本无法消化这些多余的人口

各种短期工,各种小商小贩,真正的挣一天钱吃一天饭,甚至挣不到钱一天只管一顿饭,这种还是自己能生存的,就像阿q那种连个草窝都没有住在土地庙里,更惨的就是完全的无业者,专吃垃圾和乞讨为生,人口越多这种人就越多,那时候的国家没有工业,根本无法消化这些多余的人口

亮了(11)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艺术就是爆炸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徭役,其实也不是太徭,一般就是一年之中,让你自备粮食免费为官家干3天左右的活。 问题在于本来说好一年才干3天的活,到了後期工程太多,一人一年3天,kpi完成不了,就加工作量。而且有些工程是路途遥远,这个要自带饭餐的义务教育就令大家压力山大了。你说是去三天工作,但可能要行上大半个月。一来一回,农活就可能被误了。 赋税问题,汉朝一直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但薄赋的优惠并没有落到农民的手上,而且落到地主手上了。 国家说是由原来的15抽1变成30抽1,但地主对农民说我们老规举,仍然是10抽1 简单举例就是国家给你老板减税了,但你的工资与工作量也仍然不会变。

---------------------------------------------------------------------------

我之前的回复有错漏,故专心地找书补齐

汉朝,有二种役,一是兵役,一是力役。

兵役,分为三种:“卫”是到中 央当卫兵,“”是到边郡当卒。“役”则在原地当兵役。

“卫”是各地方的人轮流到首都当卫兵一年,待遇优厚,回来费用国家埋单。

”,一切费用自理,却只有三天时间,可以付款代戍,汉朝就付款找另一个人去(我原帖就是专指这情况,当然了,我也是记混乱了,对大家造成误导,特修正此帖)

那为什么会有徭役之说呢?

因为除了兵役之外,还有力役,每年每人要给一个月时间给国家当义务劳动

综上所述,的确是非常徭役。

徭役,其实也不是太徭,一般就是一年之中,让你自备粮食免费为官家干3天左右的活。

问题在于本来说好一年才干3天的活,到了後期工程太多,一人一年3天,kpi完成不了,就加工作量。而且有些工程是路途遥远,这个要自带饭餐的义务教育就令大家压力山大了。你说是去三天工作,但可能要行上大半个月。一来一回,农活就可能被误了。


赋税问题,汉朝一直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但薄赋的优惠并没有落到农民的手上,而且落到地主手上了。

国家说是由原来的15抽1变成30抽1,但地主对农民说我们老规举,仍然是10抽1

简单举例就是国家给你老板减税了,但你的工资与工作量也仍然不会变。


---------------------------------------------------------------------------

我之前的回复有错漏,故专心地找书补齐

汉朝,有二种役,一是兵役,一是力役。

兵役,分为三种:“卫”是到中 央当卫兵,“”是到边郡当卒。“役”则在原地当兵役。

“卫”是各地方的人轮流到首都当卫兵一年,待遇优厚,回来费用国家埋单。

”,一切费用自理,却只有三天时间,可以付款代戍,汉朝就付款找另一个人去(我原帖就是专指这情况,当然了,我也是记混乱了,对大家造成误导,特修正此帖)


那为什么会有徭役之说呢?

因为除了兵役之外,还有力役,每年每人要给一个月时间给国家当义务劳动


综上所述,的确是非常徭役。


徭役的时间和强度,历朝历代都不一样,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你这个所谓的一年之中只干三天徭役,出处不知道来自哪儿,很明显是不符合历代徭役天数的。

如南北朝时期普遍为一年服徭役三十天,至隋文帝起才改为一年服徭役二十天,唐沿袭了这个规定。

此外,服役男丁的起始年龄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被人盛赞为宽仁大度的司马炎西晋时期,男性从十三岁开始就要服半役,十六岁开始服正役,其对普通百姓的残酷压榨可见一斑;之后才逐渐把年龄提升到十八岁(南北朝时期),至隋文帝时期提升到二十一岁,唐沿袭了这个规定。

徭役的时间和强度,历朝历代都不一样,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你这个所谓的一年之中只干三天徭役,出处不知道来自哪儿,很明显是不符合历代徭役天数的。

如南北朝时期普遍为一年服徭役三十天,至隋文帝起才改为一年服徭役二十天,唐沿袭了这个规定。

此外,服役男丁的起始年龄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被人盛赞为宽仁大度的司马炎西晋时期,男性从十三岁开始就要服半役,十六岁开始服正役,其对普通百姓的残酷压榨可见一斑;之后才逐渐把年龄提升到十八岁(南北朝时期),至隋文帝时期提升到二十一岁,唐沿袭了这个规定。

亮了(119)
回复
查看评论(4)

古代的田赋名义上是很低的,理论上10税1至30税1不等,听起来挺少对吧?但实际操作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古代课税的时候往往是按户或者按丁收税的,至于张三家有200亩好田,李四家只有50亩坏田这种差别,很多时候ZF是没那个精力去详细分辨的,能跟你大致分几个户等来收就算是工作细致了,所以你和马云合计缴纳了XXXX税款,“平均”30税1,但是你实际上是3税1甚至2税1,这种事情请不要惊讶。包括南北朝时期开始的授田制,理论上国家会给成年男丁授田百亩,然后按这个额度交每亩XXXX田赋,嗯,你交税的时候按百亩来交,至于授田的时候有没有百亩,那是另一个故事了,ZF手里的无主田就那么多,人口不断增长,想始终按一个标准授田?咱也没哆啦A梦的口袋,变不出田来嘛。至于役,那是真正能逼死人的东西,理论上平时没事的时候徭役是并不重的,例如隋唐时期租庸调制,庸就是徭役,额度为一年20天,且可以纳绢代役。但问题是,这种“平时”的状态有点不稳定,加派才是常态,修个宫殿,治治水那不是常有的事嘛,碰到广大帝这样的,徭役加起来,男人都不够用女的都得上呢,你还琢磨交点钱免役的事?放心国家绝对会给你无法拒绝的条件的。所以是个有下限没上限的杀手锏,历朝历代那么多隐户黑户,逃的主要是役,因为单逃田赋实在是没啥性价比,你给人当佃户盘剥也是很重的,一半收成交租是常事,但你不在官方户口本上,各种额外的役加不到头上这个就挺香的。

古代的田赋名义上是很低的,理论上10税1至30税1不等,听起来挺少对吧?但实际操作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古代课税的时候往往是按户或者按丁收税的,至于张三家有200亩好田,李四家只有50亩坏田这种差别,很多时候ZF是没那个精力去详细分辨的,能跟你大致分几个户等来收就算是工作细致了,所以你和马云合计缴纳了XXXX税款,“平均”30税1,但是你实际上是3税1甚至2税1,这种事情请不要惊讶。包括南北朝时期开始的授田制,理论上国家会给成年男丁授田百亩,然后按这个额度交每亩XXXX田赋,嗯,你交税的时候按百亩来交,至于授田的时候有没有百亩,那是另一个故事了,ZF手里的无主田就那么多,人口不断增长,想始终按一个标准授田?咱也没哆啦A梦的口袋,变不出田来嘛。至于役,那是真正能逼死人的东西,理论上平时没事的时候徭役是并不重的,例如隋唐时期租庸调制,庸就是徭役,额度为一年20天,且可以纳绢代役。但问题是,这种“平时”的状态有点不稳定,加派才是常态,修个宫殿,治治水那不是常有的事嘛,碰到广大帝这样的,徭役加起来,男人都不够用女的都得上呢,你还琢磨交点钱免役的事?放心国家绝对会给你无法拒绝的条件的。所以是个有下限没上限的杀手锏,历朝历代那么多隐户黑户,逃的主要是役,因为单逃田赋实在是没啥性价比,你给人当佃户盘剥也是很重的,一半收成交租是常事,但你不在官方户口本上,各种额外的役加不到头上这个就挺香的。

亮了(59)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里瓦尔多大小罗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历史教科书只告诉你地主剥削佃农,但是教科书没告诉你的是能够成为佃农已经吊打身边大多数人了,所谓的盛世就是人人都能做佃农被地主剥削,为什么古代人口一旦翻倍就要崩溃啊,因为地主家也没有余地给你种啊,能做佃农就好比你今天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你有能力交租交税了,也就代表着你能找个老婆了,有了老婆就要考虑生儿子了,女儿是没用的玩意,有两个儿子,就能继承你的佃农地位,意味着你老了就有人养了,如果没有儿子,你年轻时候再能干活到老了四五十岁干不动了地主一句话就能拿回你租种半辈子的土地,所以古代大多数成年男子终生的梦想就是做一辈子的佃农,有了佃农做才有成家养老的可能,做佃农是幸福,人口少的时候大多数男孩能做佃农,那就是盛世,人口多了,大多数男孩没得做佃农了,地主趁机涨租你的压力倍增,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末日了,活不下去的人一般不敢抢地主,但是抢你还是没问题的

历史教科书只告诉你地主剥削佃农,但是教科书没告诉你的是能够成为佃农已经吊打身边大多数人了,所谓的盛世就是人人都能做佃农被地主剥削,为什么古代人口一旦翻倍就要崩溃啊,因为地主家也没有余地给你种啊,能做佃农就好比你今天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你有能力交租交税了,也就代表着你能找个老婆了,有了老婆就要考虑生儿子了,女儿是没用的玩意,有两个儿子,就能继承你的佃农地位,意味着你老了就有人养了,如果没有儿子,你年轻时候再能干活到老了四五十岁干不动了地主一句话就能拿回你租种半辈子的土地,所以古代大多数成年男子终生的梦想就是做一辈子的佃农,有了佃农做才有成家养老的可能,做佃农是幸福,人口少的时候大多数男孩能做佃农,那就是盛世,人口多了,大多数男孩没得做佃农了,地主趁机涨租你的压力倍增,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末日了,活不下去的人一般不敢抢地主,但是抢你还是没问题的

这个回答不知道如何吐槽。。。。。

佃农的地位身份,是有过比较大变化的,不能一概而论的。

唐初以前,佃农是依附于豪强和士族地主阶层的,而且这种依附性还比较强,在经济、法律和人身自由方面的权力,是远不如自耕农的。

只有在政府的赋役负担非常沉重,或者战乱频起,自耕农已无法正常生存生产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依附豪强,成为佃农。一旦政局比较稳定,政府的赋役负担减轻,佃农(或浮客)自然会愿意脱离豪强和士族,重新成为自耕农,成为政府的编户。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东西,需要对当时的时局做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大概判断佃客、自耕农等究竟谁相对更好。

这个回答不知道如何吐槽。。。。。

佃农的地位身份,是有过比较大变化的,不能一概而论的。

唐初以前,佃农是依附于豪强和士族地主阶层的,而且这种依附性还比较强,在经济、法律和人身自由方面的权力,是远不如自耕农的。

只有在政府的赋役负担非常沉重,或者战乱频起,自耕农已无法正常生存生产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依附豪强,成为佃农。一旦政局比较稳定,政府的赋役负担减轻,佃农(或浮客)自然会愿意脱离豪强和士族,重新成为自耕农,成为政府的编户。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东西,需要对当时的时局做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大概判断佃客、自耕农等究竟谁相对更好。

亮了(28)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黄金狮子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个回答不知道如何吐槽。。。。。

佃农的地位身份,是有过比较大变化的,不能一概而论的。

唐初以前,佃农是依附于豪强和士族地主阶层的,而且这种依附性还比较强,在经济、法律和人身自由方面的权力,是远不如自耕农的。

只有在政府的赋役负担非常沉重,或者战乱频起,自耕农已无法正常生存生产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依附豪强,成为佃农。一旦政局比较稳定,政府的赋役负担减轻,佃农(或浮客)自然会愿意脱离豪强和士族,重新成为自耕农,成为政府的编户。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东西,需要对当时的时局做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大概判断佃客、自耕农等究竟谁相对更好。

这个回答不知道如何吐槽。。。。。

佃农的地位身份,是有过比较大变化的,不能一概而论的。

唐初以前,佃农是依附于豪强和士族地主阶层的,而且这种依附性还比较强,在经济、法律和人身自由方面的权力,是远不如自耕农的。

只有在政府的赋役负担非常沉重,或者战乱频起,自耕农已无法正常生存生产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依附豪强,成为佃农。一旦政局比较稳定,政府的赋役负担减轻,佃农(或浮客)自然会愿意脱离豪强和士族,重新成为自耕农,成为政府的编户。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东西,需要对当时的时局做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大概判断佃客、自耕农等究竟谁相对更好。

自耕农当然要比佃农厉害多了,但是自耕农本身就是一个会随着时间分化的群体,一部分农民上去成为新地主,绝大多数最后还是要沦为佃农,几乎每朝每代都在重复这种故事,即便今天的中产阶级尚且不能保证自己永远处在这个中间位置,你又拿什么保证古代的自耕农永远固定呢

自耕农当然要比佃农厉害多了,但是自耕农本身就是一个会随着时间分化的群体,一部分农民上去成为新地主,绝大多数最后还是要沦为佃农,几乎每朝每代都在重复这种故事,即便今天的中产阶级尚且不能保证自己永远处在这个中间位置,你又拿什么保证古代的自耕农永远固定呢

亮了(18)
回复
引用 @黄金狮子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个回答不知道如何吐槽。。。。。

佃农的地位身份,是有过比较大变化的,不能一概而论的。

唐初以前,佃农是依附于豪强和士族地主阶层的,而且这种依附性还比较强,在经济、法律和人身自由方面的权力,是远不如自耕农的。

只有在政府的赋役负担非常沉重,或者战乱频起,自耕农已无法正常生存生产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依附豪强,成为佃农。一旦政局比较稳定,政府的赋役负担减轻,佃农(或浮客)自然会愿意脱离豪强和士族,重新成为自耕农,成为政府的编户。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东西,需要对当时的时局做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大概判断佃客、自耕农等究竟谁相对更好。

这个回答不知道如何吐槽。。。。。

佃农的地位身份,是有过比较大变化的,不能一概而论的。

唐初以前,佃农是依附于豪强和士族地主阶层的,而且这种依附性还比较强,在经济、法律和人身自由方面的权力,是远不如自耕农的。

只有在政府的赋役负担非常沉重,或者战乱频起,自耕农已无法正常生存生产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依附豪强,成为佃农。一旦政局比较稳定,政府的赋役负担减轻,佃农(或浮客)自然会愿意脱离豪强和士族,重新成为自耕农,成为政府的编户。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东西,需要对当时的时局做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大概判断佃客、自耕农等究竟谁相对更好。

任何王朝的最终结局基本都不会有多少自耕农了,典型汉末,明末,这是发展的结果

任何王朝的最终结局基本都不会有多少自耕农了,典型汉末,明末,这是发展的结果

亮了(1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里瓦尔多大小罗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任何王朝的最终结局基本都不会有多少自耕农了,典型汉末,明末,这是发展的结果

任何王朝的最终结局基本都不会有多少自耕农了,典型汉末,明末,这是发展的结果

分两方面讲:

1 任何王朝的末期,自耕农占多少比例,这个需要具体分析和大概的证据;

2 佃农和自耕农地位的分析,上面的帖子说了,其实是有动态变化的,需要代入具体的时间和政权来具体分析,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分两方面讲:

1 任何王朝的末期,自耕农占多少比例,这个需要具体分析和大概的证据;

2 佃农和自耕农地位的分析,上面的帖子说了,其实是有动态变化的,需要代入具体的时间和政权来具体分析,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亮了(5)
回复

封建主义自然经济自耕农才是税收的主要来源。都去地主家打工了,如果这个地主碰巧还是世家大族,那说明帝国已经失去了这部分税收。自耕农大多数的时候这个王朝是初期上升期,比如唐朝初年,一丁授田100亩,按收成讲亩一年一石半,共计150石,租,5石,调,这个比较复杂,综合5匹绢,庸,每年服役20天,可以缴布抵,1.5匹。当然少不了吃一年90石。这样还剩下55石。当然如果有战争需要服役你也得自带粮食去干架。可以说年有余。随着时间延长,国家没有多余田地授田,支出却日益增长。这个时候就要吃老本了。混不下去的就只能跑路了,给别人打工变黑户

封建主义自然经济自耕农才是税收的主要来源。都去地主家打工了,如果这个地主碰巧还是世家大族,那说明帝国已经失去了这部分税收。自耕农大多数的时候这个王朝是初期上升期,比如唐朝初年,一丁授田100亩,按收成讲亩一年一石半,共计150石,租,5石,调,这个比较复杂,综合5匹绢,庸,每年服役20天,可以缴布抵,1.5匹。当然少不了吃一年90石。这样还剩下55石。当然如果有战争需要服役你也得自带粮食去干架。可以说年有余。随着时间延长,国家没有多余田地授田,支出却日益增长。这个时候就要吃老本了。混不下去的就只能跑路了,给别人打工变黑户

亮了(4)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黄金狮子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徭役的时间和强度,历朝历代都不一样,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你这个所谓的一年之中只干三天徭役,出处不知道来自哪儿,很明显是不符合历代徭役天数的。

如南北朝时期普遍为一年服徭役三十天,至隋文帝起才改为一年服徭役二十天,唐沿袭了这个规定。

此外,服役男丁的起始年龄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被人盛赞为宽仁大度的司马炎西晋时期,男性从十三岁开始就要服半役,十六岁开始服正役,其对普通百姓的残酷压榨可见一斑;之后才逐渐把年龄提升到十八岁(南北朝时期),至隋文帝时期提升到二十一岁,唐沿袭了这个规定。

徭役的时间和强度,历朝历代都不一样,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你这个所谓的一年之中只干三天徭役,出处不知道来自哪儿,很明显是不符合历代徭役天数的。

如南北朝时期普遍为一年服徭役三十天,至隋文帝起才改为一年服徭役二十天,唐沿袭了这个规定。

此外,服役男丁的起始年龄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被人盛赞为宽仁大度的司马炎西晋时期,男性从十三岁开始就要服半役,十六岁开始服正役,其对普通百姓的残酷压榨可见一斑;之后才逐渐把年龄提升到十八岁(南北朝时期),至隋文帝时期提升到二十一岁,唐沿袭了这个规定。

汉朝,初期。。。。。。

汉朝,初期。。。。。。

亮了(1)
回复
查看评论(1)
Re:古代的徭役跟赋税对普通人的压力有多大,现代废除农业税以后,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虎扑游戏中心
历史区最热帖
波兰狂喜!加入欧盟20年,净赚1616亿欧元
《狂飙》里,2000年高启强每个月给大学生高启兰800元生活费,在当时是什么水平?
日本完蛋!出口额被韩国赶超
李世民晚年才明白,父亲李渊的良苦用心
这位是宋美玲,也就是蒋介石的最后一任妻子
知名度而论,你觉得欧洲最出名的4座城市是?
日本网民:日元贬成这样,为何没人在日本建厂?
常逛外网,发现好多老外都希望中国车能进入他们国家
仅从史记上看,刘邦对吕后和她的子女是不是根本不喜欢?
重庆两女子在南滨路博览馆穿日本和服被大爷大妈们斥责
历史区最新帖
隆美尔/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都认为,应该与英美停战,集中力量对付苏联!
以长江为界,南方经济具体是何时超过北方的
1944年英军两天解放比利时,为何没人嘲笑德军?
常胜将军赵云,在正史中到底有多猛?
法国身为五常,陆军居然不如德国英国!?
日本网民:日元贬成这样,为何没人在日本建厂?
四大名著名场面,是你当年的意难平吗?​​​
00后女孩开始走上刑场。
邵姓历史第一名人是谁
世界上根本没有四川话和贵州话,只有湖广话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