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决赛系列场均超40分的仅三位球员 190回复/ 50342415 浏览

全部回帖

收起
引用 @一生风趣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三人中只有乔丹赢了。62年贝勒爷3-4输了,得分占比40.6/113.6=35.7%,命中率43%;67年巴里2-4输了,得分占比40.8/117.8=34.6%,命中率40%;93年乔丹4-2赢了,得分占比41/106.7=38.4%,命中率50.8%

这三人中只有乔丹赢了。
62年贝勒爷3-4输了,得分占比40.6/113.6=35.7%,命中率43%;
67年巴里2-4输了,得分占比40.8/117.8=34.6%,命中率40%;
93年乔丹4-2赢了,得分占比41/106.7=38.4%,命中率50.8%

不愧是丹子

不愧是丹子

亮了(1)
回复
引用 @痛苦Mask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前三连还是要比后三连强

前三连还是要比后三连强

前三连真的是为所欲为。

前三连真的是为所欲为。

亮了(7)
回复
引用 @至臻丨JR丶史密斯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难怪只有一个人能赢?

???难怪只有一个人能赢?

奥拉朱旺吗?

奥拉朱旺吗?

亮了(1)
回复
引用 @三重门I特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忘了,我当时拿的数据就是后三连的数据,所以现在聊的和当时聊的并无一二。

出手距离当然只统计出手,1,2场比赛适合你说的概念,但依赛季或者生涯来论,你的这套理论支撑不起来。生涯或者赛季出手统计基本可以判定这个球员绝大部分进攻状态,总不能就这么巧,乔丹后三连的禁区出手都被犯规了。

你当时的复盘言论现在翻记录应该找的到,我是基于你当时的言论,才觉得需要你去做这个事情。篮球规则也好,基础理论也好,各类高阶数据也好,都比不上每一场每一个动作的碾碎去看。

但是你没做到你当时说的言论标准,你所说的规则就不是真理上的规则,只是你眼中的规则,就好比我看到的这些专业人士的高阶数据,你看不上。你的合理和道理只是你的,他不是大众的或者一个圈子的。我自认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我只追求数据,你觉得需要自我沉淀和真正意义上的搞明白,所以你需要突破。

你忘了,我当时拿的数据就是后三连的数据,所以现在聊的和当时聊的并无一二。

出手距离当然只统计出手,1,2场比赛适合你说的概念,但依赛季或者生涯来论,你的这套理论支撑不起来。生涯或者赛季出手统计基本可以判定这个球员绝大部分进攻状态,总不能就这么巧,乔丹后三连的禁区出手都被犯规了。

你当时的复盘言论现在翻记录应该找的到,我是基于你当时的言论,才觉得需要你去做这个事情。篮球规则也好,基础理论也好,各类高阶数据也好,都比不上每一场每一个动作的碾碎去看。

但是你没做到你当时说的言论标准,你所说的规则就不是真理上的规则,只是你眼中的规则,就好比我看到的这些专业人士的高阶数据,你看不上。你的合理和道理只是你的,他不是大众的或者一个圈子的。我自认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我只追求数据,你觉得需要自我沉淀和真正意义上的搞明白,所以你需要突破。

1.这不是我的理论,而是罚球构成的基本事实

2.而这十二项里,有七项无关出手距离是否在禁区,有五项甚至不关距离出手远近,也就说50%都不取决是否

近筐,是否突破入禁区

并且禁区是否被犯规还关时间段,包夹程度,防守人选择,空间大小,风气等很多因素

而以上这几下项也决定了即便十二项表格你即便差不多,也会有诸多变量。

所以根本就不是啥“好巧不巧后三连禁区都被犯规”的事。

别的不说,后三连我前面给过数据了,光无关出手距离范畴的项目罚球,技术犯规,战术犯规,每节犯规上限,就可以形成差不多达到了3次上下的差距。

并且上次谈的时候,我还没给到这么详细的数据对比,也没象这样系统的性阐述罚球的构成分类

所以上次和这次有本质性的区别

你还是你,我已经更进好多步了


3.我正在做啊,并且局部比较不需要全部做到就可以谈


4.首先这不是高阶数据,其次,高阶数据不是看的上看不上的问题,而是你要明白他的原理,逻辑

最重要的,它反映不反应你要讨论的这个话题

比如我们要讨论两名球员的互相1对1得分情况,你简单的举他俩的单场得分就不对

而是应该举他俩比赛里互相对位时的互相攻防情况

甚至还得具体分是否阵地,是否挡拆等等

甚至还得细分二者被包夹的情况,否则一个打10个被包8个,一个打10个被包2个

二者的对位当然不对等

所以高阶数据它也不是万能的,得配合其他数据看,具体甚至得细划分,即便它自己是正确的,配合不当,或

者不细划分,也会是错的。

所以数据得分怎么看,而不是啥看不上,更何况本身不是啥高阶数据,且完全不反映正在讨论的话题。


5.你不是只追求数据,追求数据的人会明白数据的原理,怎么用才合适

特别是聊罚球,你得清楚他的形成类型,这是这个数据的根本

而且这根本不复杂,非常简单的事,我也早列完了,觉得不对,可以提

而你不去扯根本问题,甚至忽视它。

所以,你也达得到这个标准,只不过皇帝的魅力太大了,你不想达到而已
1.这不是我的理论,而是罚球构成的基本事实

2.而这十二项里,有七项无关出手距离是否在禁区,有五项甚至不关距离出手远近,也就说50%都不取决是否

近筐,是否突破入禁区

并且禁区是否被犯规还关时间段,包夹程度,防守人选择,空间大小,风气等很多因素

而以上这几下项也决定了即便十二项表格你即便差不多,也会有诸多变量。

所以根本就不是啥“好巧不巧后三连禁区都被犯规”的事。

别的不说,后三连我前面给过数据了,光无关出手距离范畴的项目罚球,技术犯规,战术犯规,每节犯规上限,就可以形成差不多达到了3次上下的差距。

并且上次谈的时候,我还没给到这么详细的数据对比,也没象这样系统的性阐述罚球的构成分类

所以上次和这次有本质性的区别

你还是你,我已经更进好多步了


3.我正在做啊,并且局部比较不需要全部做到就可以谈


4.首先这不是高阶数据,其次,高阶数据不是看的上看不上的问题,而是你要明白他的原理,逻辑

最重要的,它反映不反应你要讨论的这个话题

比如我们要讨论两名球员的互相1对1得分情况,你简单的举他俩的单场得分就不对

而是应该举他俩比赛里互相对位时的互相攻防情况

甚至还得具体分是否阵地,是否挡拆等等

甚至还得细分二者被包夹的情况,否则一个打10个被包8个,一个打10个被包2个

二者的对位当然不对等

所以高阶数据它也不是万能的,得配合其他数据看,具体甚至得细划分,即便它自己是正确的,配合不当,或

者不细划分,也会是错的。

所以数据得分怎么看,而不是啥看不上,更何况本身不是啥高阶数据,且完全不反映正在讨论的话题。


5.你不是只追求数据,追求数据的人会明白数据的原理,怎么用才合适

特别是聊罚球,你得清楚他的形成类型,这是这个数据的根本

而且这根本不复杂,非常简单的事,我也早列完了,觉得不对,可以提

而你不去扯根本问题,甚至忽视它。

所以,你也达得到这个标准,只不过皇帝的魅力太大了,你不想达到而已
亮了(18)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口十惠美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图片]

查看更多

佩顿真流弊

佩顿真流弊

亮了(2)
回复
引用 @一生风趣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三人中只有乔丹赢了。62年贝勒爷3-4输了,得分占比40.6/113.6=35.7%,命中率43%;67年巴里2-4输了,得分占比40.8/117.8=34.6%,命中率40%;93年乔丹4-2赢了,得分占比41/106.7=38.4%,命中率50.8%

这三人中只有乔丹赢了。
62年贝勒爷3-4输了,得分占比40.6/113.6=35.7%,命中率43%;
67年巴里2-4输了,得分占比40.8/117.8=34.6%,命中率40%;
93年乔丹4-2赢了,得分占比41/106.7=38.4%,命中率50.8%

兄弟,青春是比尔拉塞尔吧

兄弟,青春是比尔拉塞尔吧

亮了(2)
回复
引用 @百年灵灵 发表的:
只看此人

现在确实容易了,03-14的11年总决赛只有3人4次40+,去年一年就六次了吧

现在确实容易了,03-14的11年总决赛只有3人4次40+,去年一年就六次了吧

场均。。。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上只有3个人。。。

场均。。。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上只有3个人。。。

亮了(0)
回复
引用 @铁铉 发表的:
只看此人

50以上的命中率,还是个后卫,还是总决赛!

50以上的命中率,还是个后卫,还是总决赛!

即使这样,第一的位置还不稳

即使这样,第一的位置还不稳

亮了(16)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一生风趣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三人中只有乔丹赢了。62年贝勒爷3-4输了,得分占比40.6/113.6=35.7%,命中率43%;67年巴里2-4输了,得分占比40.8/117.8=34.6%,命中率40%;93年乔丹4-2赢了,得分占比41/106.7=38.4%,命中率50.8%

这三人中只有乔丹赢了。
62年贝勒爷3-4输了,得分占比40.6/113.6=35.7%,命中率43%;
67年巴里2-4输了,得分占比40.8/117.8=34.6%,命中率40%;
93年乔丹4-2赢了,得分占比41/106.7=38.4%,命中率50.8%

哪天来一位1-4输了的一起站队形

哪天来一位1-4输了的一起站队形

亮了(2)
回复
引用 @一生风趣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三人中只有乔丹赢了。62年贝勒爷3-4输了,得分占比40.6/113.6=35.7%,命中率43%;67年巴里2-4输了,得分占比40.8/117.8=34.6%,命中率40%;93年乔丹4-2赢了,得分占比41/106.7=38.4%,命中率50.8%

这三人中只有乔丹赢了。
62年贝勒爷3-4输了,得分占比40.6/113.6=35.7%,命中率43%;
67年巴里2-4输了,得分占比40.8/117.8=34.6%,命中率40%;
93年乔丹4-2赢了,得分占比41/106.7=38.4%,命中率50.8%

疯了吧,太C了

疯了吧,太C了

亮了(2)
回复
引用 @一生风趣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三人中只有乔丹赢了。62年贝勒爷3-4输了,得分占比40.6/113.6=35.7%,命中率43%;67年巴里2-4输了,得分占比40.8/117.8=34.6%,命中率40%;93年乔丹4-2赢了,得分占比41/106.7=38.4%,命中率50.8%

这三人中只有乔丹赢了。
62年贝勒爷3-4输了,得分占比40.6/113.6=35.7%,命中率43%;
67年巴里2-4输了,得分占比40.8/117.8=34.6%,命中率40%;
93年乔丹4-2赢了,得分占比41/106.7=38.4%,命中率50.8%

老兄这种数据都能查到啊

老兄这种数据都能查到啊

亮了(1)
回复
引用 @FovI3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真不认为90年代对抗强度比80年代强多少,因为80年代有个军团叫做坏小子,那不叫对抗强度,那叫真人摔跤

[图片]

查看更多

我真不认为90年代对抗强度比80年代强多少,因为80年代有个军团叫做坏小子,那不叫对抗强度,那叫真人摔跤


节奏最慢,阵地战最多,得分最少的20年是94年到14年


节奏最慢,阵地战最多,得分最少的20年是94年到14年

亮了(5)
回复
引用 @Emanon2 发表的:
只看此人
1.这不是我的理论,而是罚球构成的基本事实
2.而这十二项里,有七项无关出手距离是否在禁区,有五项甚至不关距离出手远近,也就说50%都不取决是否
近筐,是否突破入禁区
并且禁区是否被犯规还关时间段,包夹程度,防守人选择,空间大小,风气等很多因素
而以上这几下项也决定了即便十二项表格你即便差不多,也会有诸多变量。
所以根本就不是啥“好巧不巧后三连禁区都被犯规”的事。
别的不说,后三连我前面给过数据了,光无关出手距离范畴的项目罚球,技术犯规,战术犯规,每节犯规上限,就可以形成差不多达到了3次上下的差距。
并且上次谈的时候,我还没给到这么详细的数据对比,也没象这样系统的性阐述罚球的构成分类
所以上次和这次有本质性的区别
你还是你,我已经更进好多步了
3.我正在做啊,并且局部比较不需要全部做到就可以谈
4.首先这不是高阶数据,其次,高阶数据不是看的上看不上的问题,而是你要明白他的原理,逻辑
最重要的,它反映不反应你要讨论的这个话题
比如我们要讨论两名球员的互相1对1得分情况,你简单的举他俩的单场得分就不对
而是应该举他俩比赛里互相对位时的互相攻防情况
甚至还得具体分是否阵地,是否挡拆等等
甚至还得细分二者被包夹的情况,否则一个打10个被包8个,一个打10个被包2个
二者的对位当然不对等
所以高阶数据它也不是万能的,得配合其他数据看,具体甚至得细划分,即便它自己是正确的,配合不当,或
者不细划分,也会是错的。
所以数据得分怎么看,而不是啥看不上,更何况本身不是啥高阶数据,且完全不反映正在讨论的话题。
5.你不是只追求数据,追求数据的人会明白数据的原理,怎么用才合适
特别是聊罚球,你得清楚他的形成类型,这是这个数据的根本
而且这根本不复杂,非常简单的事,我也早列完了,觉得不对,可以提
而你不去扯根本问题,甚至忽视它。
所以,你也达得到这个标准,只不过皇帝的魅力太大了,你不想达到而已
1.这不是我的理论,而是罚球构成的基本事实

2.而这十二项里,有七项无关出手距离是否在禁区,有五项甚至不关距离出手远近,也就说50%都不取决是否

近筐,是否突破入禁区

并且禁区是否被犯规还关时间段,包夹程度,防守人选择,空间大小,风气等很多因素

而以上这几下项也决定了即便十二项表格你即便差不多,也会有诸多变量。

所以根本就不是啥“好巧不巧后三连禁区都被犯规”的事。

别的不说,后三连我前面给过数据了,光无关出手距离范畴的项目罚球,技术犯规,战术犯规,每节犯规上限,就可以形成差不多达到了3次上下的差距。

并且上次谈的时候,我还没给到这么详细的数据对比,也没象这样系统的性阐述罚球的构成分类

所以上次和这次有本质性的区别

你还是你,我已经更进好多步了


3.我正在做啊,并且局部比较不需要全部做到就可以谈


4.首先这不是高阶数据,其次,高阶数据不是看的上看不上的问题,而是你要明白他的原理,逻辑

最重要的,它反映不反应你要讨论的这个话题

比如我们要讨论两名球员的互相1对1得分情况,你简单的举他俩的单场得分就不对

而是应该举他俩比赛里互相对位时的互相攻防情况

甚至还得具体分是否阵地,是否挡拆等等

甚至还得细分二者被包夹的情况,否则一个打10个被包8个,一个打10个被包2个

二者的对位当然不对等

所以高阶数据它也不是万能的,得配合其他数据看,具体甚至得细划分,即便它自己是正确的,配合不当,或

者不细划分,也会是错的。

所以数据得分怎么看,而不是啥看不上,更何况本身不是啥高阶数据,且完全不反映正在讨论的话题。


5.你不是只追求数据,追求数据的人会明白数据的原理,怎么用才合适

特别是聊罚球,你得清楚他的形成类型,这是这个数据的根本

而且这根本不复杂,非常简单的事,我也早列完了,觉得不对,可以提

而你不去扯根本问题,甚至忽视它。

所以,你也达得到这个标准,只不过皇帝的魅力太大了,你不想达到而已

你提出了时间,空间,包夹,风气以后,是需要证明他们的影响才能得出你想要的答案、而不仅仅只是靠提出就可以否定其他数据。把一个问题复杂化到一切都未知的时候,不落实是证明不了之前是错误的。

我提出三连都被犯规,本身就是对你说的“某人”说法的调侃,我没想到关于这个你会展开如此多,真正想解决问题的人,是不会把重心放在这个点上的。

至于高阶和数据该怎么聊怎么看,见仁见智,你说的仅是你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判定高阶的对错同样不是靠嘴巴说的,是需要靠“每一场每一个动作的复盘”来的。

你正在做的复盘,他不复杂,但是不简单。三名球员的生涯每场复盘工作量并不小,毕竟还要考虑“时间段,包夹程度,防守人选择,空间大小,风气”,这些你拔高的标准。

关于每场复盘的工作量,虽然我认可你年轻气盛质疑万物的思想,但我的确做不到,这个决定权我觉得我还是能确定的,的确是没办法和学生或者一些社会自由的朋友去比较。

其他就不多聊了,我也不建议你再在这个问题上回复我一些复制黏贴的内容了,其实当这个问题被你拔高标准以后,你自己也知道,没完成前,你说的也是虚的。

你提出了时间,空间,包夹,风气以后,是需要证明他们的影响才能得出你想要的答案、而不仅仅只是靠提出就可以否定其他数据。把一个问题复杂化到一切都未知的时候,不落实是证明不了之前是错误的。

我提出三连都被犯规,本身就是对你说的“某人”说法的调侃,我没想到关于这个你会展开如此多,真正想解决问题的人,是不会把重心放在这个点上的。

至于高阶和数据该怎么聊怎么看,见仁见智,你说的仅是你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判定高阶的对错同样不是靠嘴巴说的,是需要靠“每一场每一个动作的复盘”来的。

你正在做的复盘,他不复杂,但是不简单。三名球员的生涯每场复盘工作量并不小,毕竟还要考虑“时间段,包夹程度,防守人选择,空间大小,风气”,这些你拔高的标准。

关于每场复盘的工作量,虽然我认可你年轻气盛质疑万物的思想,但我的确做不到,这个决定权我觉得我还是能确定的,的确是没办法和学生或者一些社会自由的朋友去比较。

其他就不多聊了,我也不建议你再在这个问题上回复我一些复制黏贴的内容了,其实当这个问题被你拔高标准以后,你自己也知道,没完成前,你说的也是虚的。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Emanon2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乔丹背打好,一样能造罚球
因为背打会有顶防,防的紧会有打手
因为会有切球手,会有低位推人
会有低位突破被犯规

[图片]

[图片]

罚球的类型可以分成12个主要的项目,个别情况还可以继续细分
1.低位背打造碾压或者突破打手碰撞犯规
2.无球空切或内线接球上篮被犯规
3.面筐突破(包含挡拆)上篮或者突破到内线投篮犯规
4.快攻突破上篮犯规
5.战术犯规(砍鲨,或者比分落后时的故意犯规)
6.技术犯规(快攻提前犯规,防守三秒,非法防守,恶意犯规,教练向裁判抱怨等等)
7.外线投篮造成打手或者侵犯圆柱体犯规(包括三分和两分)
8.进攻篮板二次补篮犯规
每节犯规达到上限后,每次犯规都能形成罚球,因此即便没形成投篮犯规,也能罚球
于是这部分又可以分成
9.无球犯规(无球追防过程中的拉人,抢篮板时的卡位,低位绕前防守时的卡位等等)
10.快攻犯规
11.面筐突破提前犯规
12.低位提前犯规
因此,一个人一场比赛里的罚球,是由这12项主要因素决定了
而不是单单一个突破造犯规,谁突破多,谁罚球多,根本就是伪命题。
james的罚球类型中的大头是突破和转换,但在其他很多项目里犯规造罚球,相比乔丹都不占优势。
最明显的就比如技术犯规罚球,乔丹基本是队里第一第二人选,而james的罚球命中率让他就直接不是这类罚球的第一人选。
比如低位,乔丹大量的低位,而james低位这块就少
再比如同是突破,乔丹的1对1突破多,挡拆突破占比少,所以他被主防人第一时间提前犯规很多,如果时机上掌握的好,正好达到了每节犯规上限,这类单人突破被提前犯规会为他带来非常多的非投篮犯规罚球。
而james很多挡拆突破,既他的很多突破第一时间被掩护挡掉,提前犯规没机会,要犯规,就只能是内线换防人的投篮犯规了。
所以詹密一直在有关罚球的事情上,一直有几个误区。
1.在一个明明有至少12种变量,并且他们都是可量化的前提下最终构成的数据里
他们总是把他们统一成一种变量控制,既罚球只是面筐突破这一项组成的,所以他们打破脑袋都想不通
2.篮下出手明明是一样是有很多种出手类型组成的,他们就能直接等同突破进球。
3.把所有人的出手类型和占比简单粗暴的以内线球员和外线球员分类,于是乔丹和詹姆斯“同属外线,他们的出手类型和占比是类似的”“于是具可比性”,实际上他们的出手类型分布和占比一样区别很大。
4.在讨论打三分的情况JAMES牛比,在讨论罚球时就想不到了,就是因为强壮的身体,同样一次犯规,他打三分的次数越比别人多,他罚1球的概率就更大,别人罚2球的概率就越大
我刚刚复盘了96年总决赛的g3(因为资源最清晰,所以先复盘了这场)
这场乔丹23投11中,罚球11
而这23投中,
三分3中3
高低位背打后仰跳投2中1
面筐突破1中0(被盖)
低位突破1中0
无球空切上篮1中0(疑似犯规空中被挤没吹犯规)
快攻上篮1中1
进攻篮板直接空接补篮1中0
中投13中6。
所以这场比赛,乔丹的突破出手是2中0,篮下总出手5中1
篮下出手占总出手占比21.7%,少的可怜吧?
这其中,突破篮下的次数也有5次,少的可怜吧?
2次形成出手
1次被三人协防分球被抢断失误
1次造成上篮犯规
1次被提前一把抱住提前犯规
罚球11次中,有6次罚球是非投篮犯规,既我前面说的每节犯规达到上限后再犯规后,提前犯规变成罚球
1次是快下时被主防者用肩膀撞击身体犯规
1次是抢到篮板后被人推人犯规
1次在做三威胁急停着被主防着双手推提前犯规
所以真正的投篮犯规只有3次,其中1球打三分,最终形成5次罚球
1次就是前面说的面筐突破上篮造犯规
1次是低位后仰被打手
1次是面筐急停起手时被人打手打三分。
你看看突破次数,只有5次,你看看篮下出手,也只有5次
突破造罚球也就1次,但靠投篮造了2次投篮打手犯规,又靠在每节犯规达到上限后,造成各类无球和提前犯规,进而罚了6次球。
所以突破和篮下出手少,并不绝对影响罚球数量,因为罚球,并不是只有突破才能造成罚球的产生,是由至少12项不同的变量组成的。
你如果累计了足够多其他类型的罚球,最终罚球也可能会很高
同时外线投篮一样也能造成犯规,特别是乔丹这个中投和背身后仰大神的投篮威胁会让防守者更容易的贴投篮手造成各类针对投篮的打手犯规。
后三连总决赛的技术犯规罚球
  96年 罚了7球 97年 罚了1球 98年 罚了3球 后三连总决赛的每节犯规达上限罚球 96年 罚了16球 97年 罚了24球 98年 罚了12球 后三连总决赛的战术犯规罚球 96和97都没有 98年罚了8球 也就是说,以上三类罚球 96年一共罚了23球,平均3.83球 97年一共罚了25球,平均4.17球 98年一共罚了23球,平均3.83球 20年总决赛 james战术犯规罚2球,犯规达上限罚球4球,无技术犯规罚球,既这三类球平均罚1球
查看更多
乔丹背打好,一样能造罚球

因为背打会有顶防,防的紧会有打手

因为会有切球手,会有低位推人

会有低位突破被犯规






罚球的类型可以分成12个主要的项目,个别情况还可以继续细分

1.低位背打造碾压或者突破打手碰撞犯规

2.无球空切或内线接球上篮被犯规

3.面筐突破(包含挡拆)上篮或者突破到内线投篮犯规

4.快攻突破上篮犯规

5.战术犯规(砍鲨,或者比分落后时的故意犯规)

6.技术犯规(快攻提前犯规,防守三秒,非法防守,恶意犯规,教练向裁判抱怨等等)

7.外线投篮造成打手或者侵犯圆柱体犯规(包括三分和两分)

8.进攻篮板二次补篮犯规


每节犯规达到上限后,每次犯规都能形成罚球,因此即便没形成投篮犯规,也能罚球

于是这部分又可以分成

9.无球犯规(无球追防过程中的拉人,抢篮板时的卡位,低位绕前防守时的卡位等等)

10.快攻犯规

11.面筐突破提前犯规

12.低位提前犯规



因此,一个人一场比赛里的罚球,是由这12项主要因素决定了

而不是单单一个突破造犯规,谁突破多,谁罚球多,根本就是伪命题。

james的罚球类型中的大头是突破和转换,但在其他很多项目里犯规造罚球,相比乔丹都不占优势。

最明显的就比如技术犯规罚球,乔丹基本是队里第一第二人选,而james的罚球命中率让他就直接不是这类罚球的第一人选。

比如低位,乔丹大量的低位,而james低位这块就少

再比如同是突破,乔丹的1对1突破多,挡拆突破占比少,所以他被主防人第一时间提前犯规很多,如果时机上掌握的好,正好达到了每节犯规上限,这类单人突破被提前犯规会为他带来非常多的非投篮犯规罚球。

而james很多挡拆突破,既他的很多突破第一时间被掩护挡掉,提前犯规没机会,要犯规,就只能是内线换防人的投篮犯规了。






所以詹密一直在有关罚球的事情上,一直有几个误区。

1.在一个明明有至少12种变量,并且他们都是可量化的前提下最终构成的数据里

他们总是把他们统一成一种变量控制,既罚球只是面筐突破这一项组成的,所以他们打破脑袋都想不通


2.篮下出手明明是一样是有很多种出手类型组成的,他们就能直接等同突破进球。

3.把所有人的出手类型和占比简单粗暴的以内线球员和外线球员分类,于是乔丹和詹姆斯“同属外线,他们的出手类型和占比是类似的”“于是具可比性”,实际上他们的出手类型分布和占比一样区别很大。


4.在讨论打三分的情况JAMES牛比,在讨论罚球时就想不到了,就是因为强壮的身体,同样一次犯规,他打三分的次数越比别人多,他罚1球的概率就更大,别人罚2球的概率就越大






我刚刚复盘了96年总决赛的g3(因为资源最清晰,所以先复盘了这场)

这场乔丹23投11中,罚球11

而这23投中,

三分3中3

高低位背打后仰跳投2中1

面筐突破1中0(被盖)

低位突破1中0

无球空切上篮1中0(疑似犯规空中被挤没吹犯规)

快攻上篮1中1

进攻篮板直接空接补篮1中0

中投13中6。

所以这场比赛,乔丹的突破出手是2中0,篮下总出手5中1

篮下出手占总出手占比21.7%,少的可怜吧?


这其中,突破篮下的次数也有5次,少的可怜吧?

2次形成出手

1次被三人协防分球被抢断失误

1次造成上篮犯规

1次被提前一把抱住提前犯规



罚球11次中,有6次罚球是非投篮犯规,既我前面说的每节犯规达到上限后再犯规后,提前犯规变成罚球

1次是快下时被主防者用肩膀撞击身体犯规

1次是抢到篮板后被人推人犯规

1次在做三威胁急停着被主防着双手推提前犯规


所以真正的投篮犯规只有3次,其中1球打三分,最终形成5次罚球

1次就是前面说的面筐突破上篮造犯规

1次是低位后仰被打手

1次是面筐急停起手时被人打手打三分。


你看看突破次数,只有5次,你看看篮下出手,也只有5次

突破造罚球也就1次,但靠投篮造了2次投篮打手犯规,又靠在每节犯规达到上限后,造成各类无球和提前犯规,进而罚了6次球。



所以突破和篮下出手少,并不绝对影响罚球数量,因为罚球,并不是只有突破才能造成罚球的产生,是由至少12项不同的变量组成的。

你如果累计了足够多其他类型的罚球,最终罚球也可能会很高

同时外线投篮一样也能造成犯规,特别是乔丹这个中投和背身后仰大神的投篮威胁会让防守者更容易的贴投篮手造成各类针对投篮的打手犯规。




后三连总决赛的技术犯规罚球
 



96年 罚了7球



97年 罚了1球



98年 罚了3球



后三连总决赛的每节犯规达上限罚球



96年 罚了16球



97年 罚了24球



98年 罚了12球



后三连总决赛的战术犯规罚球



96和97都没有



98年罚了8球





也就是说,以上三类罚球



96年一共罚了23球,平均3.83球



97年一共罚了25球,平均4.17球



98年一共罚了23球,平均3.83球





20年总决赛



james战术犯规罚2球,犯规达上限罚球4球,无技术犯规罚球,既这三类球平均罚1球














真细,真牛逼

真细,真牛逼

亮了(1)
回复
引用 @虎扑JR1600838147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亮了(1)
回复
引用 @三重门I特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提出了时间,空间,包夹,风气以后,是需要证明他们的影响才能得出你想要的答案、而不仅仅只是靠提出就可以否定其他数据。把一个问题复杂化到一切都未知的时候,不落实是证明不了之前是错误的。

我提出三连都被犯规,本身就是对你说的“某人”说法的调侃,我没想到关于这个你会展开如此多,真正想解决问题的人,是不会把重心放在这个点上的。

至于高阶和数据该怎么聊怎么看,见仁见智,你说的仅是你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判定高阶的对错同样不是靠嘴巴说的,是需要靠“每一场每一个动作的复盘”来的。

你正在做的复盘,他不复杂,但是不简单。三名球员的生涯每场复盘工作量并不小,毕竟还要考虑“时间段,包夹程度,防守人选择,空间大小,风气”,这些你拔高的标准。

关于每场复盘的工作量,虽然我认可你年轻气盛质疑万物的思想,但我的确做不到,这个决定权我觉得我还是能确定的,的确是没办法和学生或者一些社会自由的朋友去比较。

其他就不多聊了,我也不建议你再在这个问题上回复我一些复制黏贴的内容了,其实当这个问题被你拔高标准以后,你自己也知道,没完成前,你说的也是虚的。

你提出了时间,空间,包夹,风气以后,是需要证明他们的影响才能得出你想要的答案、而不仅仅只是靠提出就可以否定其他数据。把一个问题复杂化到一切都未知的时候,不落实是证明不了之前是错误的。

我提出三连都被犯规,本身就是对你说的“某人”说法的调侃,我没想到关于这个你会展开如此多,真正想解决问题的人,是不会把重心放在这个点上的。

至于高阶和数据该怎么聊怎么看,见仁见智,你说的仅是你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判定高阶的对错同样不是靠嘴巴说的,是需要靠“每一场每一个动作的复盘”来的。

你正在做的复盘,他不复杂,但是不简单。三名球员的生涯每场复盘工作量并不小,毕竟还要考虑“时间段,包夹程度,防守人选择,空间大小,风气”,这些你拔高的标准。

关于每场复盘的工作量,虽然我认可你年轻气盛质疑万物的思想,但我的确做不到,这个决定权我觉得我还是能确定的,的确是没办法和学生或者一些社会自由的朋友去比较。

其他就不多聊了,我也不建议你再在这个问题上回复我一些复制黏贴的内容了,其实当这个问题被你拔高标准以后,你自己也知道,没完成前,你说的也是虚的。

1.就因为全考虑进去,统计的东西多,所以速度才慢呀

2.我只不过随口说而已,这哪是重心,任何问题我都能展开N多。

该说的简单道理说清楚而已

3.我这个关于数据的说法,其实大多数人都会认同,只不过皇帝魅力实在是太大了,没办法。

4.我说的是道理不复杂,很简单,复盘当然不简单

这些也不拔高,而是基本道理,前面其实也说的很清楚了

5. 首先这不是质疑,因为那个东西本不反应罚球,谈何质疑,特别是罚球的类型有一半不关距离的事,你怎么正比反映。

也没让你去做啊,你好好坐飞机就行了

6.复制的是我的自己的话,我随便复制,怎么回复你是我的自由,你回不回我才是你的自由。

这个问题也不是拔高标准,而是本来就应该这么看,这么去做。

没完整前,去讨论整个生涯情况,那是虚的

但聊整体的道理和原理或者单聊已经完成的局部系列赛,那就是实的。


1.就因为全考虑进去,统计的东西多,所以速度才慢呀

2.我只不过随口说而已,这哪是重心,任何问题我都能展开N多。

该说的简单道理说清楚而已

3.我这个关于数据的说法,其实大多数人都会认同,只不过皇帝魅力实在是太大了,没办法。

4.我说的是道理不复杂,很简单,复盘当然不简单

这些也不拔高,而是基本道理,前面其实也说的很清楚了

5. 首先这不是质疑,因为那个东西本不反应罚球,谈何质疑,特别是罚球的类型有一半不关距离的事,你怎么正比反映。

也没让你去做啊,你好好坐飞机就行了

6.复制的是我的自己的话,我随便复制,怎么回复你是我的自由,你回不回我才是你的自由。

这个问题也不是拔高标准,而是本来就应该这么看,这么去做。

没完整前,去讨论整个生涯情况,那是虚的

但聊整体的道理和原理或者单聊已经完成的局部系列赛,那就是实的。


亮了(8)
回复
查看评论(1)
Re:总决赛系列场均超40分的仅三位球员
虎扑专家预测
湿乎乎的话题最热帖
拉希德华莱士现在属于什么水平的内线?能比浓眉强吗?
司机从来就没正眼看过老张
詹姆斯近几年非议陡然上升,其根源在那里?
现役球员有几个人的实力超过了三连冠时期的科比?
【篮凤凰】美媒:东契奇不怕任何防守,他和约基奇是现役最强进攻球员
科密最喜欢吹的科比关键时刻从不传球
最后2分钟,骑士领先2分,竟然让杜兰特从容运球到前场投三分,不可思议。然后被一哥切球,失误,一波操作送走骑士。
说一个被伤病拖累没能打出应有成就的NBA球员!
【三叶屋】25岁东契奇比25岁詹姆斯好?美媒:詹姆斯22岁就带队进入总决赛了
【三叶屋】东欧是联盟目前最好的后场组合?美媒:还达不到水花兄弟的标准
湿乎乎的话题最新帖
状态拉满!恭喜杨策小组赛两战全胜强势晋级八强!
库里参与《goat》制片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老科助攻六千,失误四千!震惊到了!
举例说明:有的球员数据炸裂,但该球员对比赛胜负的影响却很低;而有的球员数据看似一般般,但却能很大程度上影响比赛。
秦桧如果去打NBA的话,哪个球队会给他立雕像?
为什么吕布武功天下无双却被后人唾弃鄙视,而关羽武功稍逊吕布一筹后人却对其敬仰崇拜?
理性讨论,如果18岁的詹姆斯穿越到1985年,被红牛选中,是不是就可以一人一城了?
哪些观点,可以鉴定一个网友,懂不懂球
假如,热火三巨头时期,把老詹换成皮蓬,会有几个总冠军
怎么判断,一个网友,只看了数据,还是看了比赛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