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罗马竞技场上的人兽相斗的血肉横飞,到现代拳击台上的拳拳入肉,人类对体育竞技中的暴力有着持久的痴迷。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公共空间还是私人领域,暴力都被压缩到了极小的范围,唯独在格斗比赛里还能肆意纵横。
风靡全球的美国职业摔角(WWE),正是满足了人类这一经久不衰的“暴力”需求。
独特风味
首先要说明,“摔跤”和“摔角”是有区别的。竞技体育中的“摔跤”项目,是在规则约束下,击败对手以获得竞技积分,各种动作和得分标准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摔角”则更重视娱乐和观赏效果,在格斗动作上,允许拳打、脚踢、肘击、抛摔等几乎所有徒手格斗技法,比赛场地也不仅存在于格斗台上,可以延伸到场下的地板上、观众席甚至休息室内,只要裁判不叫停,比赛可以一直延续。
摔角在全球都十分流行,但风格及模式大不相同,如墨西哥的摔角动作比较华丽,且多蒙面;日本的摔角则讲求打斗的真实性;美国的最具娱乐性,可以说并不是格斗比赛,而是一种表演秀。因此,美国摔角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也最大。
美国摔角界有三大联盟:WWE、TNA、ROH。其中,WWE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作为美国最著名的体育娱乐上市公司,WWE的美股市值超过36亿美元,电视节目收视观众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及地区,每周可以在全球吸引超过6亿观众观看。
在《福布斯》2017年公布的世界十大最有价值的体育品牌中,WWE推出的“摔角狂热大赛”位列第六,其品牌价值甚至高于足球界的欧冠联赛。
能够达到这样的成功,WWE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原本一场场碎片化的格斗表演,通过一系列剧情与人物塑造,变成了一部永无休止又跌宕起伏的连续剧,吸引观众全情投入,长期追“剧”。
WWE中多位选手都有鲜明的个人特点,有着各自的人物设定、招牌动作、标志性的外貌特征。其中英雄、小人、浪子、硬汉不一而足,人物之间也有着种种恩怨情仇。随着剧情变化,人物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角色的“洗白”与“黑化”也时常发生。
譬如有一位叫Papa Shango的选手,出场造型是一位恐怖的黑暗巫师,脸上涂有怪诞的油彩,手上持有各类诅咒道具,在剧情安排里他还拥有诅咒对手的能力,一度有对手被诅咒到接近崩溃。
又比如一位叫作Jake的选手,外号蛇王,随身带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一条叫“戴米安”的巨型蟒蛇。Jake会把蟒蛇直接放在擂台之上,给在场观众与选手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
每个选手出场,都会有华丽的舞台效果。他们也不是上来就开打,总要先来一番发言,甚至要花费不少时间互相斗嘴,这一切都是为了塑造人设,增加比赛的观赏性。
WWE的比赛基本都按照制作方安排的剧情发展,打斗过程需要选手按照剧本的大体方向进行,在细节上辅以自己的临场发挥。因此,摔角的打斗真假参半,很多动作都是双方的“配合”,最终以娱乐大众为目的。
无论是比赛结果还是比赛当中的招式,选手们都会在赛前经过排练。经过多年的提炼和创造,WWE由此形成了一套夺人眼球而又具有震撼力的表演模式。
剧情的设计,由剧情组操刀。他们揣摩观众们所想,为每一场的表演埋下伏笔和悬念。譬如正义还没有得到伸张,反派得不到惩罚,矛盾不可调和……这些都会使观众有追看下去的动力。
另外,WWE还会每周举办一场更高级别的大赛,类似NBA的全明星赛。在大赛里面,故事情节都会有个小范围的完结,同时也会创造出新的矛盾。值得一提的是,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是麦克曼的密友。2007年,特朗普也和WWE的发起人麦克曼来过一场对决。特朗普把麦克曼抱摔在地一顿“暴打”,并剃掉了后者的头发。
特朗普洋洋得意之际,特邀裁判忽然给了他一记“重拳”,特朗普也倒地不醒,顿时震惊全场,WWE的舞台效果由此可见一般。
WWE表演的核心卖点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暴力,只不过是一种安全的、极具观赏性的暴力。
在现代化的舞台技术和传媒包装下,角色塑造或如天神下凡,或如恶鬼降世,这些异于常人的形象无疑极具冲击力,潜台词就是告诉观众这里可不是一般人的打架,绝对值得一看。
WWE在擂台上,将简单粗暴的野蛮力量和精巧夸张的格斗技巧完美地统一起来,呈现出拳拳入肉、招招见血的肉体搏斗。置身其间的观众仿佛坐临古罗马角斗场,让暴力欲求得到极大满足。
人类从动物进化而来,又在原始状态下与自然搏斗了百万年才进入了文明社会,没有人能否认暴力是人的本能之一,但人类还有理性的另一面,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理性驾驭暴力,将其驱逐到极小的允许范围里的记录。
现代社会几乎完全建立在人类理性的基础之上,对暴力的容忍度不断降低,消减暴力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国家管控能力的加强,使得法制力量——有组织的暴力可以消灭无组织的个人暴力。在社会各个领域,暴力尤其是个体的暴力都在淡出。
然而,植根于人类血液中的暴力基因一直存在,发达的社会也给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异化,而个体几乎被完全剥夺了以暴力反抗或释放的能力。既然暴力无法直接实施,暴力欲望的释放就必须找到替代形式,通过深度的精神参与,即通过影视、电子游戏、体育对暴力动作与场景的观赏,宣泄暴力的冲动与欲望。
于是,一方面是整个社会愈发去暴力化,另一方面又是暴力观赏化和无害化在娱乐中大行其道。就体育而言,暴力由个人直接实施转变为运动员替代,从血腥残忍变成点到为止,从真实变成了象征。
很明显,高度规则化、以争取胜利为目的的竞技体育,早已无法满足观众对暴力的需求,夸张的表演才能对上大众口味。在这里,暴力变成了暴力美学,以一种更加真实与富有参与感的方式,被搬上万众瞩目的舞台供人玩味,被人们追捧。
WWE提供的也远非简单的暴力,剧情发展,舞台灯光的布局,乃至于人物角色的性格,无不是出于商业需要,切合观众心理。
明星选手的人格魅力,无疑是吸引粉丝的重要因素。在擂台之外,WWE的选手也都以正面形象示人,打造个人魅力。以其中超高人气的明星约翰·塞纳为例,在剧情安排下他是个坚持正义的角色。
他在每次表演结束后都会与父母通话,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与家人的照片,也频繁地参与公益活动,成为无数粉丝心中“正义英雄”的化身。当这样的人在擂台上与其他反派人物“以命相搏”,无疑能够充分调动观众情绪。
商业的本质在于匹配需求,获得盈利。WWE商业开发了暴力表演潜在的商机,并加以改进,在娱乐与竞技、运动对抗与身体保护间建立最佳的平衡点,同时还将“作秀”控制在合理范围里,没有遭到激烈的批判和反感,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转载自知乎用户——看世界
从古罗马竞技场上的人兽相斗的血肉横飞,到现代拳击台上的拳拳入肉,人类对体育竞技中的暴力有着持久的痴迷。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公共空间还是私人领域,暴力都被压缩到了极小的范围,唯独在格斗比赛里还能肆意纵横。
风靡全球的美国职业摔角(WWE),正是满足了人类这一经久不衰的“暴力”需求。
独特风味
首先要说明,“摔跤”和“摔角”是有区别的。竞技体育中的“摔跤”项目,是在规则约束下,击败对手以获得竞技积分,各种动作和得分标准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摔角”则更重视娱乐和观赏效果,在格斗动作上,允许拳打、脚踢、肘击、抛摔等几乎所有徒手格斗技法,比赛场地也不仅存在于格斗台上,可以延伸到场下的地板上、观众席甚至休息室内,只要裁判不叫停,比赛可以一直延续。
摔角在全球都十分流行,但风格及模式大不相同,如墨西哥的摔角动作比较华丽,且多蒙面;日本的摔角则讲求打斗的真实性;美国的最具娱乐性,可以说并不是格斗比赛,而是一种表演秀。因此,美国摔角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也最大。
美国摔角界有三大联盟:WWE、TNA、ROH。其中,WWE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作为美国最著名的体育娱乐上市公司,WWE的美股市值超过36亿美元,电视节目收视观众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及地区,每周可以在全球吸引超过6亿观众观看。
在《福布斯》2017年公布的世界十大最有价值的体育品牌中,WWE推出的“摔角狂热大赛”位列第六,其品牌价值甚至高于足球界的欧冠联赛。
能够达到这样的成功,WWE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原本一场场碎片化的格斗表演,通过一系列剧情与人物塑造,变成了一部永无休止又跌宕起伏的连续剧,吸引观众全情投入,长期追“剧”。
WWE中多位选手都有鲜明的个人特点,有着各自的人物设定、招牌动作、标志性的外貌特征。其中英雄、小人、浪子、硬汉不一而足,人物之间也有着种种恩怨情仇。随着剧情变化,人物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角色的“洗白”与“黑化”也时常发生。
譬如有一位叫Papa Shango的选手,出场造型是一位恐怖的黑暗巫师,脸上涂有怪诞的油彩,手上持有各类诅咒道具,在剧情安排里他还拥有诅咒对手的能力,一度有对手被诅咒到接近崩溃。
又比如一位叫作Jake的选手,外号蛇王,随身带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一条叫“戴米安”的巨型蟒蛇。Jake会把蟒蛇直接放在擂台之上,给在场观众与选手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
每个选手出场,都会有华丽的舞台效果。他们也不是上来就开打,总要先来一番发言,甚至要花费不少时间互相斗嘴,这一切都是为了塑造人设,增加比赛的观赏性。
WWE的比赛基本都按照制作方安排的剧情发展,打斗过程需要选手按照剧本的大体方向进行,在细节上辅以自己的临场发挥。因此,摔角的打斗真假参半,很多动作都是双方的“配合”,最终以娱乐大众为目的。
无论是比赛结果还是比赛当中的招式,选手们都会在赛前经过排练。经过多年的提炼和创造,WWE由此形成了一套夺人眼球而又具有震撼力的表演模式。
剧情的设计,由剧情组操刀。他们揣摩观众们所想,为每一场的表演埋下伏笔和悬念。譬如正义还没有得到伸张,反派得不到惩罚,矛盾不可调和……这些都会使观众有追看下去的动力。
另外,WWE还会每周举办一场更高级别的大赛,类似NBA的全明星赛。在大赛里面,故事情节都会有个小范围的完结,同时也会创造出新的矛盾。值得一提的是,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是麦克曼的密友。2007年,特朗普也和WWE的发起人麦克曼来过一场对决。特朗普把麦克曼抱摔在地一顿“暴打”,并剃掉了后者的头发。
特朗普洋洋得意之际,特邀裁判忽然给了他一记“重拳”,特朗普也倒地不醒,顿时震惊全场,WWE的舞台效果由此可见一般。
WWE表演的核心卖点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暴力,只不过是一种安全的、极具观赏性的暴力。
在现代化的舞台技术和传媒包装下,角色塑造或如天神下凡,或如恶鬼降世,这些异于常人的形象无疑极具冲击力,潜台词就是告诉观众这里可不是一般人的打架,绝对值得一看。
WWE在擂台上,将简单粗暴的野蛮力量和精巧夸张的格斗技巧完美地统一起来,呈现出拳拳入肉、招招见血的肉体搏斗。置身其间的观众仿佛坐临古罗马角斗场,让暴力欲求得到极大满足。
人类从动物进化而来,又在原始状态下与自然搏斗了百万年才进入了文明社会,没有人能否认暴力是人的本能之一,但人类还有理性的另一面,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理性驾驭暴力,将其驱逐到极小的允许范围里的记录。
现代社会几乎完全建立在人类理性的基础之上,对暴力的容忍度不断降低,消减暴力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国家管控能力的加强,使得法制力量——有组织的暴力可以消灭无组织的个人暴力。在社会各个领域,暴力尤其是个体的暴力都在淡出。
然而,植根于人类血液中的暴力基因一直存在,发达的社会也给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异化,而个体几乎被完全剥夺了以暴力反抗或释放的能力。既然暴力无法直接实施,暴力欲望的释放就必须找到替代形式,通过深度的精神参与,即通过影视、电子游戏、体育对暴力动作与场景的观赏,宣泄暴力的冲动与欲望。
于是,一方面是整个社会愈发去暴力化,另一方面又是暴力观赏化和无害化在娱乐中大行其道。就体育而言,暴力由个人直接实施转变为运动员替代,从血腥残忍变成点到为止,从真实变成了象征。
很明显,高度规则化、以争取胜利为目的的竞技体育,早已无法满足观众对暴力的需求,夸张的表演才能对上大众口味。在这里,暴力变成了暴力美学,以一种更加真实与富有参与感的方式,被搬上万众瞩目的舞台供人玩味,被人们追捧。
WWE提供的也远非简单的暴力,剧情发展,舞台灯光的布局,乃至于人物角色的性格,无不是出于商业需要,切合观众心理。
明星选手的人格魅力,无疑是吸引粉丝的重要因素。在擂台之外,WWE的选手也都以正面形象示人,打造个人魅力。以其中超高人气的明星约翰·塞纳为例,在剧情安排下他是个坚持正义的角色。
他在每次表演结束后都会与父母通话,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与家人的照片,也频繁地参与公益活动,成为无数粉丝心中“正义英雄”的化身。当这样的人在擂台上与其他反派人物“以命相搏”,无疑能够充分调动观众情绪。
商业的本质在于匹配需求,获得盈利。WWE商业开发了暴力表演潜在的商机,并加以改进,在娱乐与竞技、运动对抗与身体保护间建立最佳的平衡点,同时还将“作秀”控制在合理范围里,没有遭到激烈的批判和反感,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转载自知乎用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