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他今年五十岁了。
和26年前相比,他的身形依然那么瘦削,皮肤却黝黑了很多。他不再留着当年一头潇洒的金发,但脸上依然习惯挂着那丝标志性的微笑;
他就是胡志军,绰号“胡椒”,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第一代全民偶像。
他是甲A元年的金靴得主,他是中冠联赛最大年龄进球纪录的创造者、他是8届甲A明星联赛的总射手王......任岁月流逝,他始终保持着禁区内灵动的射手本色。
“知天命”的胡志军已经深谙人生的取舍之道,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足球梦想的追求。
过去14年,“胡椒”始终躬身执教,甘于做一名足球青训的“孩子王”。
他坚信:广东足球总有一天能出现下一个“射手”!
从今天开始,百晓生将一连三天更新胡志军的连载专访,带你走进胡志军从“甲A金靴”到“青训孩子王”的心路历程。
(一)天才与伯乐
1970年7月24日,伴随一声婴啼,胡志军降临到广州海珠一个运动员家庭。其父亲胡新约是前广东省跳水队队员,祖父则是一名出色的排球运动员。
可能是因为体育天赋过人,“好动”的胡志军出生时脖子竟被脐带紧紧缠绕着,所幸医生抢救及时,最终虚惊一场。但胡志军的体育天赋并不“虚”,两三岁刚接触皮球时就能够自己调整脚步把球踢出,到四岁就会自觉地用头顶球。
到了小学,胡志军对足球已是迷得如醉如痴了,常常因为和小伙伴踢球忘记了吃饭,也忘记了读书。虽然胡志军还没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但亦能代表中大附小在海珠区的小学生足球赛中屡屡斩获进球,这吸引了宝贤小学教练余怀远的注意,于是将其推荐至宝岗体校训练,并让他转学到宝贤小学就读,这所学校正是容志行的母校。
“转学去宝岗上学训练,每天来回都要坐差不多1个小时的公交,不过可以踢球,而且还能拿2毛钱一天的训练补贴,所以我基本没缺席过训练,一个月踢球之余还能拿到6块的零花钱。” 胡志军说。
小学毕业后,胡志军如愿上了广州足球重点中学——广州五中。不过由于身材瘦小不出众,只有1米48的胡椒无缘入选广州市中心体校,后来胡父通过关系,才得到一个跟队走训的机会。矮小的胡志军只好每天踩着一辆28寸的自行车从海珠的五中到天河的中心体校参加训练,训练之后又踩车回海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每天2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和2小时的自行车“锻炼”,让胡志军进步神速,大腿肌肉更变得有棱有角,俨然一个足球运动员的肌肉类型。
"小时候对足球真的是到了一个‘走火入魔’的程度,只要能踢球,两小时的单车路程根本不是事,但现在的年轻队员吃点苦就容易放弃,而且身边的诱惑也多,游戏娱乐等等。"对足球极度痴迷的胡志军道出了当代年轻球员与他们差距的原因之一。
1984年,胡志军代表广州五中参加希望杯比赛且在决赛中打进制胜一球,慧眼识英才的周穗安立马破格将他录取至广州市三队,胡志军与未来的最佳拍档彭伟国正式成为队友。
在周穗安麾下,广州少年队的技术被打磨到极致,简单的颠球训练,他们都被要求做到“前后、高低自如”。对于胡志军和彭伟国这样“瑰宝”,周穗安和助教黄国才更是悉心细琢,经常给他们“开小灶”。1986年,广州少年队迎来了组队以来第一场国际比赛,他们在广东省体育场3比1击败了日本国青队。
到了1987年,胡志军遇上了另一位伯乐陈亦明。当年,陈亦明刚负气辞去了广州白云队主帅一职,怀着满腔的热情和理想执起了广州青年队的教鞭。为了给球队注入硬朗风格,陈亦明在训练中更加注重力量和体能的训练,负重深蹲、十圈400米冲刺等项目成为了胡志军他们的家常便饭,在技战术方面,球队更强调高对抗下的半场传控攻防。
即使是胡志军这样身材瘦小的队友,亦要举着120公斤的杠铃进行深蹲训练,“那时候是真的很苦,但回想起来是苦尽甘来,那几年打好的基础,够用几十年。”胡志军17岁时的魔鬼训练,就足以KO了此前某外卖APP总裁的一些言论。
终于在1988年,广州青年队迎来了成绩的井喷,先后获得全国青年联赛冠军和首届城运会的亚军。在当年青年联赛,广州与江苏会师决赛,广州队在比赛进行到60分钟时还落后2比0,不过,最后的这30分钟却成为了胡志军的表演时间,他一传一射,亲自导演了一场3比2的大逆转。
1988年,国家二队主教练徐根宝为了提前准备1992年奥运会,全国网罗年轻才俊。为此,陈亦明大胆向他推荐了胡志军。就这样,胡志军在国家二队与恩师徐根宝有了第一次的接触。当年的集训,国家二队曾进行过一次“反应敏捷灯”(把随机亮灯按灭)的测试,机灵的胡志军成绩名列前茅,自此之后,就有了前中国足协主席年维泗对其“浑身上下全是体育细胞”的赞誉。
对于这样的天赋,胡志军也有自己的一个说法:“其实从小我对球反应都特别快,球从哪里来,停下来之后会向哪里去,我都能比别人快一步判断出来,所以能够抢点打进很多球。”同年,胡志军还入选了国青队,先后参加了两届苏联“格林纳钦杯”国际青年邀请赛以及1990年亚青赛预赛。
1990年,陈亦明重掌广州白云队帅印,为了完成冲A目标,他一下子将胡志军、彭伟国等多名年轻球员提拔至一队,最终这班初生牛犊的小伙子获得了当年甲B联赛亚军,顺利重返甲A。
与此同时,徐根宝一直关注着胡志军在甲B联赛的表现。
1990年12月,国奥队在广州集训,由于有一位球员伤退,于是徐根宝就向白云队“借来”胡志军做陪练,没想到这一借,就直接把他带到了1991年初的泰国“泰王杯”赛场。在“泰王杯”的比赛中,原本不是主力的胡志军因为首战前球队集体食物中毒而被推至首发边锋位置,自此他抓住机会大放异彩,5场比赛打进3球,为国奥队最终摘魁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国奥队又在吉隆坡的“默迪卡杯”收获亚军。两项大赛之后,胡志军成为了徐根宝国奥队左边锋的不二人选。
1992年1月25日,奥预赛亚洲区决赛第三轮国奥队与科威特队的对决,是胡志军最难忘的一场比赛。由于在第二轮0比1输给了卡塔尔,所以这场比赛国奥队想要保留出线希望,就必须背水一战拿下对手。比赛第27分钟,冯志刚右路起球传中,禁区内科威特队员头球解围不远,埋伏在大禁区外的胡志军迎球凌空抽射,皮球直飞球门死角!最终,国奥队1球小胜对手,胡志军亦一战成名。
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球队在最后一场1比3不敌韩国,这支被誉为史上最强的国奥队无缘奥运正赛。至今,胡志军对这次经历依然心有不甘,感叹道:“
如果当年进奥运了,徐指导和我们,甚至中国足球的命运都会因此改变啊。”任何一项竞技体育,天才运动员和慧眼伯乐总是相得益彰。胡志军青少年时代虽有过人的足球天赋,如果没有几位名师的指点和悉心栽培也是难以脱颖而出。进入在职业联赛的年代,胡志军也先后在周穗安,陈亦明,徐根宝三人麾下效力,明天的连载,胡志军将讲述其职业球员生涯的高光和低谷,敬请关注!
编者按:
他今年五十岁了。
和26年前相比,他的身形依然那么瘦削,皮肤却黝黑了很多。他不再留着当年一头潇洒的金发,但脸上依然习惯挂着那丝标志性的微笑;
他就是胡志军,绰号“胡椒”,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第一代全民偶像。
他是甲A元年的金靴得主,他是中冠联赛最大年龄进球纪录的创造者、他是8届甲A明星联赛的总射手王......任岁月流逝,他始终保持着禁区内灵动的射手本色。
“知天命”的胡志军已经深谙人生的取舍之道,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足球梦想的追求。
过去14年,“胡椒”始终躬身执教,甘于做一名足球青训的“孩子王”。
他坚信:广东足球总有一天能出现下一个“射手”!
从今天开始,百晓生将一连三天更新胡志军的连载专访,带你走进胡志军从“甲A金靴”到“青训孩子王”的心路历程。
(一)天才与伯乐
1970年7月24日,伴随一声婴啼,胡志军降临到广州海珠一个运动员家庭。其父亲胡新约是前广东省跳水队队员,祖父则是一名出色的排球运动员。
可能是因为体育天赋过人,“好动”的胡志军出生时脖子竟被脐带紧紧缠绕着,所幸医生抢救及时,最终虚惊一场。但胡志军的体育天赋并不“虚”,两三岁刚接触皮球时就能够自己调整脚步把球踢出,到四岁就会自觉地用头顶球。
到了小学,胡志军对足球已是迷得如醉如痴了,常常因为和小伙伴踢球忘记了吃饭,也忘记了读书。虽然胡志军还没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但亦能代表中大附小在海珠区的小学生足球赛中屡屡斩获进球,这吸引了宝贤小学教练余怀远的注意,于是将其推荐至宝岗体校训练,并让他转学到宝贤小学就读,这所学校正是容志行的母校。
“转学去宝岗上学训练,每天来回都要坐差不多1个小时的公交,不过可以踢球,而且还能拿2毛钱一天的训练补贴,所以我基本没缺席过训练,一个月踢球之余还能拿到6块的零花钱。” 胡志军说。
小学毕业后,胡志军如愿上了广州足球重点中学——广州五中。不过由于身材瘦小不出众,只有1米48的胡椒无缘入选广州市中心体校,后来胡父通过关系,才得到一个跟队走训的机会。矮小的胡志军只好每天踩着一辆28寸的自行车从海珠的五中到天河的中心体校参加训练,训练之后又踩车回海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每天2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和2小时的自行车“锻炼”,让胡志军进步神速,大腿肌肉更变得有棱有角,俨然一个足球运动员的肌肉类型。
"小时候对足球真的是到了一个‘走火入魔’的程度,只要能踢球,两小时的单车路程根本不是事,但现在的年轻队员吃点苦就容易放弃,而且身边的诱惑也多,游戏娱乐等等。"对足球极度痴迷的胡志军道出了当代年轻球员与他们差距的原因之一。
1984年,胡志军代表广州五中参加希望杯比赛且在决赛中打进制胜一球,慧眼识英才的周穗安立马破格将他录取至广州市三队,胡志军与未来的最佳拍档彭伟国正式成为队友。
在周穗安麾下,广州少年队的技术被打磨到极致,简单的颠球训练,他们都被要求做到“前后、高低自如”。对于胡志军和彭伟国这样“瑰宝”,周穗安和助教黄国才更是悉心细琢,经常给他们“开小灶”。1986年,广州少年队迎来了组队以来第一场国际比赛,他们在广东省体育场3比1击败了日本国青队。
到了1987年,胡志军遇上了另一位伯乐陈亦明。当年,陈亦明刚负气辞去了广州白云队主帅一职,怀着满腔的热情和理想执起了广州青年队的教鞭。为了给球队注入硬朗风格,陈亦明在训练中更加注重力量和体能的训练,负重深蹲、十圈400米冲刺等项目成为了胡志军他们的家常便饭,在技战术方面,球队更强调高对抗下的半场传控攻防。
即使是胡志军这样身材瘦小的队友,亦要举着120公斤的杠铃进行深蹲训练,“那时候是真的很苦,但回想起来是苦尽甘来,那几年打好的基础,够用几十年。”胡志军17岁时的魔鬼训练,就足以KO了此前某外卖APP总裁的一些言论。
终于在1988年,广州青年队迎来了成绩的井喷,先后获得全国青年联赛冠军和首届城运会的亚军。在当年青年联赛,广州与江苏会师决赛,广州队在比赛进行到60分钟时还落后2比0,不过,最后的这30分钟却成为了胡志军的表演时间,他一传一射,亲自导演了一场3比2的大逆转。
1988年,国家二队主教练徐根宝为了提前准备1992年奥运会,全国网罗年轻才俊。为此,陈亦明大胆向他推荐了胡志军。就这样,胡志军在国家二队与恩师徐根宝有了第一次的接触。当年的集训,国家二队曾进行过一次“反应敏捷灯”(把随机亮灯按灭)的测试,机灵的胡志军成绩名列前茅,自此之后,就有了前中国足协主席年维泗对其“浑身上下全是体育细胞”的赞誉。
对于这样的天赋,胡志军也有自己的一个说法:“其实从小我对球反应都特别快,球从哪里来,停下来之后会向哪里去,我都能比别人快一步判断出来,所以能够抢点打进很多球。”同年,胡志军还入选了国青队,先后参加了两届苏联“格林纳钦杯”国际青年邀请赛以及1990年亚青赛预赛。
1990年,陈亦明重掌广州白云队帅印,为了完成冲A目标,他一下子将胡志军、彭伟国等多名年轻球员提拔至一队,最终这班初生牛犊的小伙子获得了当年甲B联赛亚军,顺利重返甲A。
与此同时,徐根宝一直关注着胡志军在甲B联赛的表现。
1990年12月,国奥队在广州集训,由于有一位球员伤退,于是徐根宝就向白云队“借来”胡志军做陪练,没想到这一借,就直接把他带到了1991年初的泰国“泰王杯”赛场。在“泰王杯”的比赛中,原本不是主力的胡志军因为首战前球队集体食物中毒而被推至首发边锋位置,自此他抓住机会大放异彩,5场比赛打进3球,为国奥队最终摘魁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国奥队又在吉隆坡的“默迪卡杯”收获亚军。两项大赛之后,胡志军成为了徐根宝国奥队左边锋的不二人选。
1992年1月25日,奥预赛亚洲区决赛第三轮国奥队与科威特队的对决,是胡志军最难忘的一场比赛。由于在第二轮0比1输给了卡塔尔,所以这场比赛国奥队想要保留出线希望,就必须背水一战拿下对手。比赛第27分钟,冯志刚右路起球传中,禁区内科威特队员头球解围不远,埋伏在大禁区外的胡志军迎球凌空抽射,皮球直飞球门死角!最终,国奥队1球小胜对手,胡志军亦一战成名。
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球队在最后一场1比3不敌韩国,这支被誉为史上最强的国奥队无缘奥运正赛。至今,胡志军对这次经历依然心有不甘,感叹道:“
如果当年进奥运了,徐指导和我们,甚至中国足球的命运都会因此改变啊。”任何一项竞技体育,天才运动员和慧眼伯乐总是相得益彰。胡志军青少年时代虽有过人的足球天赋,如果没有几位名师的指点和悉心栽培也是难以脱颖而出。进入在职业联赛的年代,胡志军也先后在周穗安,陈亦明,徐根宝三人麾下效力,明天的连载,胡志军将讲述其职业球员生涯的高光和低谷,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