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区还是要提倡多讨论技战术,有请大神科普

127回复/ 4918857 浏览
害怕加比太强不让踢决赛(16级)楼主2025-05-19 11:03:05发布于广东
专区还是要提倡多讨论技战术,有请大神科普害怕加比太强不让踢决赛 发表在皇马专区 https://bbs.hupu.com/realmadrid

这些回帖亮了

收起
引用 @呆呆兽面包 发表的:
只看此人

15-162015年对皇马来说是相当灰暗的,上半年球队出现了大崩盘四大皆空,功勋主帅安切洛蒂黯然下课;下半年贝尼特斯也没能让球队转运,2016年1月,他成为银河二期第一个被中途解雇的主教练。平心而论,贝尼特斯的战绩没有差到天怒人怨的程度,欧冠也以小组第一出线,但国家德比的惨败和球队联赛一再错过追分机会令人心丧尽,加之上一个赛季四大皆空,球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的下课是无可避免的。而新上任的救火主帅,正是银河一期为皇马夺得第9座欧冠的超级巨星、担任过安切洛蒂助教和二队主帅的齐达内。 稳定军心,齐祖解决三大难题在评价齐达内之前,首先要说一下他的两位前任,以明确他上任时面临的局面。安切洛蒂把大部分球星的能力发挥得很好,但他的体系过于依赖强大的个人能力和整体轮转,同时又不善于围绕替补球员制定第二方案,加上他对球星采取过于怀柔和松散的管理,导致了2014-15赛季的崩盘。贝尼特斯看到了球队的漏洞,采取的补救策略大体是对的,他开发了本泽马和贝尔的火力,一些关键比赛,比如对马竞,他的思路也比安切洛蒂更对头。但他对中场球员的使用非常不成功,球队面对对手的高位压迫很容易前后脱节,另外他和队内多名球员关系欠佳,最后只有下课一途。齐达内上任时面临三大难题:安抚人心;短期内找出最合适的战术,用好替补球员;在杯赛中带来突破。实际上他的试验空间并不大,穆里尼奥和安切洛蒂都经历了一个试验战术的阶段,在失败后调整和优化了体系才获得成功,而齐达内上任时皇马国王杯已经出局,联赛不能再丢分,欧冠只剩下淘汰赛,没有任何犯错的余地。齐达内的思路很明确:主体战术求稳,加强中前场的控球和中后场的出球跑动,在换人上则比较大胆,注重在对手体能下降后加强冲击赢下比赛——这样的特点十分适合打硬仗。J罗之所以在他手下显得尴尬,正是因为他作为中场拿球能力不如其他几位队友,作为锋线的后手他的速度和冲击力又不如巴斯克斯、赫塞。齐达内球员时期地位崇高,加上弗洛伦蒂诺的全力支持,让他足以镇服队中大牌。结果皇马打出了极富统治力的联赛下半程,19场16胜仅丢7分,是皇马银河二期最佳的半程战绩,最终距离巴萨只有1分之差。欧冠淘汰赛首战对罗马,面对老辣的斯帕莱蒂,齐达内没有像一般的菜鸟教练那样过于冒进或保守,而是耐心周旋。他让马塞洛和拉莫斯限制住对方最大的武器萨拉赫,下半场罗马准备压上进攻,皇马也立刻提速,依靠C罗的远射取得进球,领先后齐达内没有过于保守,而是换上赫塞进一步加强反击并扩大比分,最终客场2比0带走了胜利。这一战让人看到了齐达内在杯赛中的掌控力,这样的教练有能力带领球队在欧冠闯出成就。 联赛最引人注目的国家德比,齐达内也采取了类似策略,上半场全力防守,等待巴萨体能下降后提速冲击,在先失一球的情况下连入两球逆转。其中第一球体现了在他治下皇马精妙的中后场传接配合,最后时刻他们进攻一浪高过一浪,甚至完全压过了巴萨。这一战为皇马上下带来了信心,但损耗也相当不小,接下来的周中1/4决赛首回合,体能明显受到影响的皇马0比2不敌狼堡,不过回到主场他们依靠更强大的整体实力,以及C罗的帽子戏法逆转杀入四强。这一战的起死回生让球队的心理变得更加坚韧。博取安切洛蒂和贝尼特斯之长跨过巴萨和狼堡之后,齐达内又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C罗和本泽马的连续受伤。这让球队依赖的433体系受到很大影响,这个阵型对前场的攻击力要求非常高,如果不能用好替补球员,很可能就会重蹈安切洛蒂第二季的覆辙。欧冠半决赛对曼城,齐达内在强调中场控制的前提下,前场给了贝尔最大的自由度,同时利用巴斯克斯来补充活力和防守,赫塞作为箭头牵制对方的防线,虽然火力不能与主力BBC相比,但保证了前场的边路覆盖和冲击力。两回合皇马虽然仅一球小胜,但整体表现非常稳健,牢牢压制了对手。齐达内对替补的妙用,保证了皇马没有因为主力伤停而无以为继。决赛面对马竞这样硬朗而善打反击的对手,齐达内的思路不再是后发制人,而是开场抢攻,取得进球后收缩打反击,落后的马竞也确实在进攻上办法不多。但由于C罗和本泽马不在状态影响了反击威胁,下半场卡瓦哈尔的受伤又浪费了一个换人名额,为了保护替补上阵的达尼洛,齐达内不得不换上巴斯克斯协助防守,而没法把名额留给替补席上冲击力最强的赫塞。换下克罗斯是一招险棋最终没起到效果,在皇马连续错过锁定胜局的机会后,被马竞扳平了比分。加时赛两队均无建树,点球大战皇马五罚全中,在一个开局不顺中途几近崩溃的赛季,以球会历史上的第11座、3年内的第2座欧冠奖杯,粉碎了一切质疑,而最大的功臣就是力挽狂澜的主帅齐达内。第一年齐达内半路接手没有多少试验空间,他更多是结合之前的经验教训,围绕现有主力制定出最稳妥的体系再逐步提升细节。他做出的重要改变是,从一开始试图采用纯技术中场来保证传接压制对手,到联赛被马竞击败后(0比1)开始重视对后场的保护。重用卡塞米罗为球队带来了平衡,克罗斯也获得了解放,可以更多前插组织。克罗斯、莫德里奇和卡塞米罗的组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中场的硬度和控制力,让前场的BBC能够尽情开火。这一年齐达内虽然还没有使出所有本事,但在加强传控、临场调度、替补轮换以及更衣室掌控等方面已经很见功力,甚至点球大战的安排也非常有效。他不像两位前任那样过于追求极致的体系,而是更多追求平衡,和很多人所误以为的不同,齐达内并没有完全推翻贝尼特斯的体系回归安切洛蒂的套路,而是取长补短,前场继续发挥BBC的冲击力,但同时注重中场的传接控制,欧冠决赛则借鉴了贝尼特斯联赛对付马竞(1比1)的策略。决赛的摄像师们把大部分镜头都给了马竞球迷,认为“弱者”的悲伤应该被大肆报道和铭记,但这是不公正的,皇马为这第11冠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承受的压力和痛苦一点不少于同城对手。齐达内,更是在执教一线队的首个赛季就显露出率领皇马创造最辉煌篇章的能力。16-17齐达内的第一个赛季是无比成功的。但皇马这样的豪门不能原地踏步,在收获了冠军提升威信,新赛季有充足时间的背景下,齐祖开始把更多自己的思路灌输给球队,进行不少新的尝试。2016欧洲杯皇马球星大多发挥出色,但这对俱乐部未必都是好事。之前两届欧洲杯都有很多表现好的皇马球员,他们却因消耗过大导致新赛季开局状态极其糟糕。因此齐达内首先请来体能教练平图斯大肆加练体能,保证球队能在赛季后期有更好的体能冲垮对手,同时他也更加着重对替补球员的使用。伊斯科点亮4312第二赛季齐达内遇到了不少难题,上赛季所向披靡的433威风不再,前场三叉戟BBC中,本泽马进球能力明显退化,贝尔中段重伤,C罗因为年龄关系状态难以持续整个赛季。此外,对手也进一步吃透了皇马的战术,在限制住BBC前场冲击的空间后,皇马缺乏能后排插上打破僵局的球员,赛季初的连平就多少是这个原因导致的。为此齐达内开始尝试改变套路,特别是前场的伤病让他不得不多想办法,其中用得最多的是让莫拉塔或伊斯科来轮换本泽马。赛季中段客场对马竞一战颇值一提,齐达内在本泽马、克罗斯、拉莫斯等多名主力缺阵的情况下大胆排出4411阵型,通过中场凶悍的逼抢、两边贝尔和巴斯克斯的上下覆盖以及C罗和伊斯科的出色发挥,在这个近年来的克星身上取得了一场3比0完胜。此前定位不清的伊斯科在9号半的位置如鱼得水,踢出了在皇马最好的比赛之一,及后他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重用。齐达内还尝试过三后卫体系,但并不成功,最终因为过于影响进攻而作罢。同时齐达内进行了极其大胆的轮换,关键战前后往往让8个以上的主力轮休。莫拉塔、阿森西奥、J罗等球员组成的“B队”在面对无欲无求的中下游球队时,往往能带来大胜,为主力争取到宝贵的休息时间。32岁的C罗能在下半程的欧冠淘汰赛打出职业生涯最强表现,也和他接受轮换养精蓄锐有关。齐达内有自己的理念和战术上的侧重,但他的优点更在于根据手头球员的特点来制定合适战术,开发球员的长处,这样的教练显然更适合皇马这样的球队。赛季末的4312算得上齐达内的杰作,在这个体系下伊斯科成为“1”的首选,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前腰,组织并非他的强项,但他有很强的控球和小范围配合能力,最后一传一射都不错,善于充当进攻自由人的角色。在4312下伊斯科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度,因为轮换体能充沛的C罗和赛季末状态回勇的本泽马除了进球得分还能大范围扯动配合,三人一同盘活了前场进攻。表现出色的马塞洛和卡瓦哈尔覆盖两个边路,三大中场也是如鱼得水,全队状态上佳的皇马依靠这个体系在赛季末的几场关键比赛中打出了统治性的表现。当然这个4312也有缺陷,那就是边路非常依赖边卫拉开空间,且边路防守能力一般,往往需要莫德里奇右移协防。欧冠1/4决赛次回合对拜仁,罗贝里集中攻击皇马右侧,同时穆勒和莱万冲击中路,一度让皇马颇为难堪。齐达内这一年欧冠最大的失误就是这场比赛下半场换下了本泽马,导致前场缺少背身拿球的支点,C罗面对球门的机会大大减少,幸而拜仁因为体能下降和红牌,在加时赛崩溃。之后的对手马竞和尤文都不具备太强的边路攻击力,无法对皇马的4312造成根本威胁,皇马的场面也好得多。巴斯克斯+阿森西奥=最强后手齐达内对很多球员的使用都可圈可点,除了伊斯科,第一个赛季卡塞米罗更多被作为工兵使用,第二季也有了变化,在双核克罗斯和莫德里奇被重点盯防的情况下,两人回撤组织出球,而由卡塞米罗插上充当奇兵,发挥他的射门和传球能力,4轮欧冠淘汰赛卡塞米罗都有关键助攻和进球,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成功,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真正成长为一名世界级后腰。赛季中期贝尔重伤后,齐达内开始重用巴斯克斯,虽然巴斯克斯不具备贝尔的冲击力,但体能充沛不惜奔跑,也具备一定的突破能力,作为后手可以依靠他的边路突破打穿对手的防线。能力出色的J罗尴尬就在于此,作为中场他无法挤掉三位主力的任何一个,而打前场又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速度和冲击力,因此在关键比赛中往往成为最末位的选择,但如果在“B队”阵容时,他这样能在中场穿针引线又能得分的球员却能起到很大作用,皇马那个赛季B队有这么好的表现J罗功劳很大。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莫拉塔和阿森西奥的加入,莫拉塔的脚下技术和把握能力不如赫塞,但头球和冲击力更强,为联赛取分做出了很大贡献。而阿森西奥具有很好的启动速度和远射,有很好的边路防守和传球功能,因此强强对话中,特点更全面的他成为替补上场改变战局的第一选择。至于莫拉塔和本泽马的争议,本质在于莫拉塔不具备本泽马的串联能力,作为主力中锋对球队的整体运作帮助不够。本泽马虽然进球能力明显退化,但强强对话中对中场的串联作用依然难以替代,而且相比联赛的低迷,欧冠上本泽马的发挥整体还算不错。可以说,齐达内的选择完全是出于战术需要而非私心。巅峰!最具统治力的欧冠决赛齐达内的球队除了体能充沛善于后程发力,最叫人叹为观止的就是整体的跑位传接,很多关键进球尽管最后一击平平无奇,但进球前往往经过多脚流畅的传递,破解对手的几层防线,颇有银河一期那支华丽皇马的影子。第一赛季的一些进球就可以看出端倪,第二赛季这个特点更加凸显。欧冠决赛对尤文的第一个进球就是非常精彩的整体套路,从后场到前场纵向推进后,再进行横向转移和小范围配合,最后一举攻破了布冯的球门,几乎整个中前场都参与了这次进攻。这个赛季皇马拿到了银河二期的第二个联赛冠军,全年只有3场败仗,仅多于穆里尼奥100分夺冠的赛季。进球106比116不如巴萨多却拿到联赛,体现出了齐达内求稳的特性。安切洛蒂带队的两个赛季,皇马进球多于巴萨和马竞,却没有拿到联赛冠军,就是稳定性欠奉,顺境时连连大胜,逆境下却容易连续丢分。欧冠上,皇马还是求稳为先,等待对手松懈和体能下降时再发力。半决赛对马竞依然是先抢攻,取得领先后再慢慢周旋,只不过这次皇马首回合就终结了悬念。决赛皇马上半场同样是稳守为先,并率先通过反击破门。下半场伊斯科在左路的插上压制了尤文的后卫线,瓦拉内看住曼朱基奇,遏制了尤文的高点优势。在老妇人体能下降的时候,齐达内适时加强了中前场的压迫,最终连入两球锁定胜局。齐达内在全盘战术上成功压制了阿莱格里,这场决赛是皇马5年4场决赛中打得最出色最具统治力的一场。皇马用一场4比1的完胜令人信服地成为欧冠改制以来首支卫冕的球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第二次夺得联赛欧冠双冠。如果说第一年齐达内在短时间内给球队带来了平衡和团结,为泥潭中的皇马带来了惊喜。那第二年齐达内就是把皇马整体实力提升到了近代的最高峰,并最终成就霸业。这个赛季齐达内不管是体能训练、对全队状态的调整、战术制定、临场针对性布置还是更衣室的掌控都堪称皇马近代主帅的第一人,超过世纪初的博斯克。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尽头,延续辉煌的道路上,有更多的艰难险阻等着齐达内和皇马。17-18在实现卫冕欧冠之后,三连冠成为皇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NBA中,三连冠也是非常有难度的,原因在于经过连续的冠军和拼搏后,球员身体状况和进取心都会下降,能实现三连冠的球队,最后一年大多已是强弩之末,历史上1970年代的两支传奇球队阿贾克斯和拜仁慕尼黑,都在三连冠后走到了分崩离析的尽头。2017-18赛季的皇马站在辉煌的顶峰,同样开始出现各种解体的苗头。双线失守,齐达内震怒这支皇马大部分主力都是安切洛蒂十冠赛季的班底,他们在过去4个赛季拿到了1个联赛和3个欧冠,身体状态和对冠军的饥渴下降已经不可避免。尤其对上赛季拼下联赛后,球队已经没有动力再在38轮长跑中保持昂扬的斗志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皇马只在2006-07夏天大换血后实现过联赛卫冕,更常见的是西甲夺冠后的第二个赛季联赛战绩惨不忍睹。加上没有强援加盟刺激队内竞争,2017-18赛季皇马几乎全队的状态都不好。世界杯年也造成了不小影响,为了确保在国家队的位置,莫拉塔和J罗两位替补要求离队,右后卫达尼洛也加盟了曼城,而大部分实力派球员为了世界杯也不愿来皇马打替补。在这种情况下,球队只能引进几个年轻的潜力股(只签下了塞瓦略斯和特奥,马约拉尔、巴列霍和略伦特租借回归),他们的即战力都可以忽略不计。阵型也是皇马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前半段皇马主打4312,这个阵型上赛季末段打出了统治性的表现,但它非常依赖球队整体、尤其是两个边卫的出色状态。在球员状态不好的时候,这个阵型非但威力不足,反而导致了球队的失衡。齐达内坚持这个阵型有多少更衣室的权重很难说,但不管怎样他是要为此负责的。4312的边路依赖边卫插上,皇马的中前场球员又大多善于在左路活动,右路需要右后卫的插上来利用左路扯出的空间。状态本就下滑的卡瓦哈尔受伤之后,小将阿什拉夫空有身体缺乏经验,很多时候无法利用好右路的空间。达尼洛即使还在,也很难起到边路一条龙的战术作用,同时马塞洛的状态相比上赛季也有下降。边后卫状态不佳也影响了前场的发挥,球队的传球推进经常遇到困难,两个组织中场不得不经常拉边,前场自由人伊斯科大量回撤到中后场拿球,却很多时候没出现在该出现的位置,反而影响了中场运转。前锋也不得不更多扯边提供宽度,C罗因为超级杯的不冷静被禁赛5场,回来后联赛状态很差,本泽马进球能力进一步退化,贝尔又饱受伤病困扰,他们都已经兼顾不了大范围活动和进球得分的作用了。前锋状态下降,皇马攻坚时又缺乏中场球员的后排插上进攻,一些比赛中不得不让卡塞米罗大幅度插上,但他的速度和冲击力有限,反而导致了中场防守的空虚。联赛中皇马攻防俱差,丢分太多早早就被巴萨甩开。首回合国家德比的惨败也是这么造成的,上半场皇马虽然压制巴萨并制造出几个机会,但因为前锋状态不佳和缺乏禁区冲击力而无法打开僵局,下半场巴萨利用皇马整体过于压上的漏洞,用长传和快速反击打垮了皇马。欧冠中齐达内的球队也同样状态一般,对阵小组头号对手热刺一平一负,尤其客场1比3告负的比赛中后场被年轻的对手冲得千疮百孔。这一场算得上是齐达内治下打得最差的一场强强对话,鲜见的亮点和进球都是在阿森西奥替补上场,让右路有了攻势之后出现的,这些都表明皇马急需能拉开宽度提供边路攻势的球员。联赛下半程皇马持续低迷,一度落到欧冠资格都不稳的地步。齐达内这时暂时放弃了4312,重拾球队最擅长的433并获得了几场胜利。就在局面看似稳定下来的时候,1月底的国王杯又给了皇马迎头一击,尽遣替补的皇马被莱加内斯主场翻盘,赛后齐达内甚至没有出席发布会,直到几个月后他依然提到这场比赛最让他失望。显然,齐达内异常震怒的原因不是他看重国王杯,而是他认为大部分球员的表现辜负了他的期望。主场逆转大巴黎成赛季转折在三线破灭了两线的情况下,球队很可能要面临一个失败的赛季,乃至随时可能彻底崩盘。但齐达内在风雨飘摇之际依然表现出了出色的控制力,他没有像穆里尼奥第三年那样对一些球员搞针对和施加高压,也没有像安切洛蒂第二年那样过于放纵,同时对外他坚持不需要引援,甚至直接否决了几乎谈好的门将科帕,以最大程度激发现有球员的斗志。想扭转颓势,齐达内首先要做的是更改阵型。433因为前场老化和伤病,已难以作为常规阵型,齐达内以442作为联赛的主打:巴斯克斯和阿森西奥覆盖两个边路,适当内切协助组织;C罗和本泽马无需做过多边路扯动和突击,而是更多回撤串联,并和两个边前卫换位让进攻更活跃。C罗在这个阵型下也找回了进球感觉,联赛轮休也保证他可以在关键比赛全力开火。当然对阵强队时,这个阵型的中场劣势不可忽略,在欧冠淘汰赛中,齐达内还是花了不少心思,4312尽管此前效果不好,但由于具有较强的控球能力,还是屡屡被作为先发阵型,用来和对手打消耗战。欧冠主场对大巴黎是皇马整个赛季的分水岭,也是三连冠之路上最艰苦的一战。皇马一开始摆出4312意图掌控中场,冲击巴黎后腰位置的软肋,开局后也取得了一定优势,但前20分钟凶狠逼抢后不但没有取得进球,反而被攻入了客场进球。上半场补时阶段,皇马利用点球扳平,下半场中段之后,皇马抢开局没有成功的隐患开始暴露,巴黎在调整后逐渐掌控中场,压制了体能下降的皇马。这个时候齐达内展现了出众的魄力,在用贝尔换下本泽马效果不明显后,他又果断换上阿森西奥和巴斯克斯,不再纠缠中场而是最大程度地加强边路冲击力,这一调整让皇马直接打穿了巴黎的右路,80分钟后连下两城将比分反转为3比1,在极其艰难的局面下取得了一场荡气回肠的胜利,一举扭转了半个多赛季球队心态上的颓势。1/4决赛对尤文,首回合开场3分钟C罗就取得进球,下半场C罗用精彩倒勾扩大了比分,后半段皇马多打一人再进一球,客场收获了3比0的比分。次回合在伯纳乌,皇马险些被老妇人翻盘,齐达内上半场判断错了尤文的主攻方向,马塞洛的左路被打爆,曼朱基奇抓住皇马的防空弱点(拉莫斯缺阵)连下两城。0比2的比分过于危险,下半场齐达内换上阿森西奥和巴斯克斯给边路打上补丁后,再没给尤文什么像样的机会。纳瓦斯的失误让尤文扳平了总比分,但裁判最后时刻判给皇马一粒点球——这个点球程序上吹了没问题,只不过很多裁判不会选择在那么敏感的时候吹——C罗罚进,卫冕冠军有惊无险地迈过了老妇人这关。次回合齐达内开场的安排有一定失误,但好在调整还算及时,不该因此忽视他首回合的布阵成功。半决赛客战拜仁,齐达内吸取上赛季的教训,不惜拿下本泽马,让伊斯科和巴斯克斯首发,以保证中路的控球和边路的防守,半场阿森西奥替下伊斯科,进一步加强了边路的冲击力,并打入了2比1的制胜进球。次回合缺少正牌右后卫导致该侧被拜仁集中攻击,场面一度被动,好在前场反击还是保证了足够威胁,本泽马梅开二度;后半段换上的贝尔也一定程度遏制了拜仁的进攻,如果早些上他拜仁可能更难起势;纳瓦斯也做出了几次关键扑救。尽管场面被动,皇马还是成功迈向决赛地基辅。委屈的贝尔,齐祖最后一张王牌这赛季皇马的主力阵容已经明显老化,4轮淘汰赛遇到的都是强敌,依靠主力阵容压制对手非常吃力。齐达内灵活用兵,首发排出偏控球的阵型和对手消耗,时机一到再上替补针对性变阵,这一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齐达内后半段对贝尔的处理也值得一提,赛季前半段贝尔好不容易找回状态,结果又受到伤病困扰,下半段因为战术原因在关键战没有受到重用使他心生不满,齐达内在坚持用兵策略的同时,也认识到贝尔的价值所在,并没有对威尔士人进行封杀,后半段联赛齐祖还是不断给贝尔机会找状态,这一切最在基辅收到了回报。决赛面对以高位压迫和前场冲击见长的利物浦,齐达内继续排出4312,在顶过利物浦开场的逼抢和萨拉赫下场后,皇马开始逐渐把握主动。下半场卡里乌斯送大礼让皇马取得梦幻般的局面,但马内迅速扳平比分后利物浦一度起了势,60分钟前后也一般是利物浦发力的阶段。这时齐达内没有迟疑,他立刻换上贝尔,后者上场仅2分钟就用一记惊天倒勾帮助皇马再度领先,接着卡里乌斯黄油手再次送礼,贝尔梅开二度锁定胜局。进球之外,贝尔的上场大大提升了皇马前场的反击速度,在C罗决赛状态一般的情况下,明显增加了皇马对球门的威胁。齐达内最成功的一手,就是在赛季末将这位巨星调整到了最佳状态,并在最合适的时候将这张底牌打了出来。综合这个赛季,齐达内当然要为前半段的低迷承担责任,特别是阵型选择上。但在球队阵容老化心理疲惫的局面下,他能够整合好更衣室,让功臣们在欧冠齐心协力拼最后一把,是球队再获成功的一大前提。同时他在主力阵容已无法兼顾控制和提速的情况下,在合适时间通过换人改变局面也是皇马屡克强敌的关键。这是齐达内最老道、后手作用最明显的一年,把替补球员和轮换政策都运用到了极致。在齐达内2016年刚上任时,如果有人说他会带队实现欧冠三连冠,那一定会被视作痴人说梦,但这样不可思议的成绩变成了现实,成为了皇马历史真实的一部分。5年4夺欧冠的皇马也成为欧冠历史上的第二王朝,仅次于皇马在50年代创造的五连冠。齐达内则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带队取得欧冠三连冠的主帅,也是皇马近代最为成功的主帅,仅次于传奇穆尼奥斯。齐达内深知,这批球员这几年收获了太多的冠军,已经被用到了极限,要想继续取得成功势必需要进行全方面的变革和大换血,而他并不愿意承担这一工作,在夺冠之后选择辞职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15-16

2015年对皇马来说是相当灰暗的,上半年球队出现了大崩盘四大皆空,功勋主帅安切洛蒂黯然下课;下半年贝尼特斯也没能让球队转运,2016年1月,他成为银河二期第一个被中途解雇的主教练。平心而论,贝尼特斯的战绩没有差到天怒人怨的程度,欧冠也以小组第一出线,但国家德比的惨败和球队联赛一再错过追分机会令人心丧尽,加之上一个赛季四大皆空,球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的下课是无可避免的。而新上任的救火主帅,正是银河一期为皇马夺得第9座欧冠的超级巨星、担任过安切洛蒂助教和二队主帅的齐达内。 

稳定军心,齐祖解决三大难题
在评价齐达内之前,首先要说一下他的两位前任,以明确他上任时面临的局面。安切洛蒂把大部分球星的能力发挥得很好,但他的体系过于依赖强大的个人能力和整体轮转,同时又不善于围绕替补球员制定第二方案,加上他对球星采取过于怀柔和松散的管理,导致了2014-15赛季的崩盘。贝尼特斯看到了球队的漏洞,采取的补救策略大体是对的,他开发了本泽马和贝尔的火力,一些关键比赛,比如对马竞,他的思路也比安切洛蒂更对头。但他对中场球员的使用非常不成功,球队面对对手的高位压迫很容易前后脱节,另外他和队内多名球员关系欠佳,最后只有下课一途。
齐达内上任时面临三大难题:安抚人心;短期内找出最合适的战术,用好替补球员;在杯赛中带来突破。实际上他的试验空间并不大,穆里尼奥和安切洛蒂都经历了一个试验战术的阶段,在失败后调整和优化了体系才获得成功,而齐达内上任时皇马国王杯已经出局,联赛不能再丢分,欧冠只剩下淘汰赛,没有任何犯错的余地。
齐达内的思路很明确:主体战术求稳,加强中前场的控球和中后场的出球跑动,在换人上则比较大胆,注重在对手体能下降后加强冲击赢下比赛——这样的特点十分适合打硬仗。J罗之所以在他手下显得尴尬,正是因为他作为中场拿球能力不如其他几位队友,作为锋线的后手他的速度和冲击力又不如巴斯克斯、赫塞。齐达内球员时期地位崇高,加上弗洛伦蒂诺的全力支持,让他足以镇服队中大牌。结果皇马打出了极富统治力的联赛下半程,19场16胜仅丢7分,是皇马银河二期最佳的半程战绩,最终距离巴萨只有1分之差。

欧冠淘汰赛首战对罗马,面对老辣的斯帕莱蒂,齐达内没有像一般的菜鸟教练那样过于冒进或保守,而是耐心周旋。他让马塞洛和拉莫斯限制住对方最大的武器萨拉赫,下半场罗马准备压上进攻,皇马也立刻提速,依靠C罗的远射取得进球,领先后齐达内没有过于保守,而是换上赫塞进一步加强反击并扩大比分,最终客场2比0带走了胜利。这一战让人看到了齐达内在杯赛中的掌控力,这样的教练有能力带领球队在欧冠闯出成就。 
联赛最引人注目的国家德比,齐达内也采取了类似策略,上半场全力防守,等待巴萨体能下降后提速冲击,在先失一球的情况下连入两球逆转。其中第一球体现了在他治下皇马精妙的中后场传接配合,最后时刻他们进攻一浪高过一浪,甚至完全压过了巴萨。这一战为皇马上下带来了信心,但损耗也相当不小,接下来的周中1/4决赛首回合,体能明显受到影响的皇马0比2不敌狼堡,不过回到主场他们依靠更强大的整体实力,以及C罗的帽子戏法逆转杀入四强。这一战的起死回生让球队的心理变得更加坚韧。


博取安切洛蒂和贝尼特斯之长
跨过巴萨和狼堡之后,齐达内又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C罗和本泽马的连续受伤。这让球队依赖的433体系受到很大影响,这个阵型对前场的攻击力要求非常高,如果不能用好替补球员,很可能就会重蹈安切洛蒂第二季的覆辙。欧冠半决赛对曼城,齐达内在强调中场控制的前提下,前场给了贝尔最大的自由度,同时利用巴斯克斯来补充活力和防守,赫塞作为箭头牵制对方的防线,虽然火力不能与主力BBC相比,但保证了前场的边路覆盖和冲击力。两回合皇马虽然仅一球小胜,但整体表现非常稳健,牢牢压制了对手。齐达内对替补的妙用,保证了皇马没有因为主力伤停而无以为继。
决赛面对马竞这样硬朗而善打反击的对手,齐达内的思路不再是后发制人,而是开场抢攻,取得进球后收缩打反击,落后的马竞也确实在进攻上办法不多。但由于C罗和本泽马不在状态影响了反击威胁,下半场卡瓦哈尔的受伤又浪费了一个换人名额,为了保护替补上阵的达尼洛,齐达内不得不换上巴斯克斯协助防守,而没法把名额留给替补席上冲击力最强的赫塞。换下克罗斯是一招险棋最终没起到效果,在皇马连续错过锁定胜局的机会后,被马竞扳平了比分。加时赛两队均无建树,点球大战皇马五罚全中,在一个开局不顺中途几近崩溃的赛季,以球会历史上的第11座、3年内的第2座欧冠奖杯,粉碎了一切质疑,而最大的功臣就是力挽狂澜的主帅齐达内。


第一年齐达内半路接手没有多少试验空间,他更多是结合之前的经验教训,围绕现有主力制定出最稳妥的体系再逐步提升细节。他做出的重要改变是,从一开始试图采用纯技术中场来保证传接压制对手,到联赛被马竞击败后(0比1)开始重视对后场的保护。重用卡塞米罗为球队带来了平衡,克罗斯也获得了解放,可以更多前插组织。克罗斯、莫德里奇和卡塞米罗的组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中场的硬度和控制力,让前场的BBC能够尽情开火。
这一年齐达内虽然还没有使出所有本事,但在加强传控、临场调度、替补轮换以及更衣室掌控等方面已经很见功力,甚至点球大战的安排也非常有效。他不像两位前任那样过于追求极致的体系,而是更多追求平衡,和很多人所误以为的不同,齐达内并没有完全推翻贝尼特斯的体系回归安切洛蒂的套路,而是取长补短,前场继续发挥BBC的冲击力,但同时注重中场的传接控制,欧冠决赛则借鉴了贝尼特斯联赛对付马竞(1比1)的策略。
决赛的摄像师们把大部分镜头都给了马竞球迷,认为“弱者”的悲伤应该被大肆报道和铭记,但这是不公正的,皇马为这第11冠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承受的压力和痛苦一点不少于同城对手。齐达内,更是在执教一线队的首个赛季就显露出率领皇马创造最辉煌篇章的能力。


16-17
齐达内的第一个赛季是无比成功的。但皇马这样的豪门不能原地踏步,在收获了冠军提升威信,新赛季有充足时间的背景下,齐祖开始把更多自己的思路灌输给球队,进行不少新的尝试。
2016欧洲杯皇马球星大多发挥出色,但这对俱乐部未必都是好事。之前两届欧洲杯都有很多表现好的皇马球员,他们却因消耗过大导致新赛季开局状态极其糟糕。因此齐达内首先请来体能教练平图斯大肆加练体能,保证球队能在赛季后期有更好的体能冲垮对手,同时他也更加着重对替补球员的使用。

伊斯科点亮4312
第二赛季齐达内遇到了不少难题,上赛季所向披靡的433威风不再,前场三叉戟BBC中,本泽马进球能力明显退化,贝尔中段重伤,C罗因为年龄关系状态难以持续整个赛季。此外,对手也进一步吃透了皇马的战术,在限制住BBC前场冲击的空间后,皇马缺乏能后排插上打破僵局的球员,赛季初的连平就多少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为此齐达内开始尝试改变套路,特别是前场的伤病让他不得不多想办法,其中用得最多的是让莫拉塔或伊斯科来轮换本泽马。赛季中段客场对马竞一战颇值一提,齐达内在本泽马、克罗斯、拉莫斯等多名主力缺阵的情况下大胆排出4411阵型,通过中场凶悍的逼抢、两边贝尔和巴斯克斯的上下覆盖以及C罗和伊斯科的出色发挥,在这个近年来的克星身上取得了一场3比0完胜。此前定位不清的伊斯科在9号半的位置如鱼得水,踢出了在皇马最好的比赛之一,及后他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重用。
齐达内还尝试过三后卫体系,但并不成功,最终因为过于影响进攻而作罢。同时齐达内进行了极其大胆的轮换,关键战前后往往让8个以上的主力轮休。莫拉塔、阿森西奥、J罗等球员组成的“B队”在面对无欲无求的中下游球队时,往往能带来大胜,为主力争取到宝贵的休息时间。32岁的C罗能在下半程的欧冠淘汰赛打出职业生涯最强表现,也和他接受轮换养精蓄锐有关。

齐达内有自己的理念和战术上的侧重,但他的优点更在于根据手头球员的特点来制定合适战术,开发球员的长处,这样的教练显然更适合皇马这样的球队。赛季末的4312算得上齐达内的杰作,在这个体系下伊斯科成为“1”的首选,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前腰,组织并非他的强项,但他有很强的控球和小范围配合能力,最后一传一射都不错,善于充当进攻自由人的角色。
在4312下伊斯科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度,因为轮换体能充沛的C罗和赛季末状态回勇的本泽马除了进球得分还能大范围扯动配合,三人一同盘活了前场进攻。表现出色的马塞洛和卡瓦哈尔覆盖两个边路,三大中场也是如鱼得水,全队状态上佳的皇马依靠这个体系在赛季末的几场关键比赛中打出了统治性的表现。
当然这个4312也有缺陷,那就是边路非常依赖边卫拉开空间,且边路防守能力一般,往往需要莫德里奇右移协防。欧冠1/4决赛次回合对拜仁,罗贝里集中攻击皇马右侧,同时穆勒和莱万冲击中路,一度让皇马颇为难堪。齐达内这一年欧冠最大的失误就是这场比赛下半场换下了本泽马,导致前场缺少背身拿球的支点,C罗面对球门的机会大大减少,幸而拜仁因为体能下降和红牌,在加时赛崩溃。之后的对手马竞和尤文都不具备太强的边路攻击力,无法对皇马的4312造成根本威胁,皇马的场面也好得多。

巴斯克斯+阿森西奥=最强后手
齐达内对很多球员的使用都可圈可点,除了伊斯科,第一个赛季卡塞米罗更多被作为工兵使用,第二季也有了变化,在双核克罗斯和莫德里奇被重点盯防的情况下,两人回撤组织出球,而由卡塞米罗插上充当奇兵,发挥他的射门和传球能力,4轮欧冠淘汰赛卡塞米罗都有关键助攻和进球,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成功,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真正成长为一名世界级后腰。
赛季中期贝尔重伤后,齐达内开始重用巴斯克斯,虽然巴斯克斯不具备贝尔的冲击力,但体能充沛不惜奔跑,也具备一定的突破能力,作为后手可以依靠他的边路突破打穿对手的防线。
能力出色的J罗尴尬就在于此,作为中场他无法挤掉三位主力的任何一个,而打前场又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速度和冲击力,因此在关键比赛中往往成为最末位的选择,但如果在“B队”阵容时,他这样能在中场穿针引线又能得分的球员却能起到很大作用,皇马那个赛季B队有这么好的表现J罗功劳很大。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莫拉塔和阿森西奥的加入,莫拉塔的脚下技术和把握能力不如赫塞,但头球和冲击力更强,为联赛取分做出了很大贡献。而阿森西奥具有很好的启动速度和远射,有很好的边路防守和传球功能,因此强强对话中,特点更全面的他成为替补上场改变战局的第一选择。
至于莫拉塔和本泽马的争议,本质在于莫拉塔不具备本泽马的串联能力,作为主力中锋对球队的整体运作帮助不够。本泽马虽然进球能力明显退化,但强强对话中对中场的串联作用依然难以替代,而且相比联赛的低迷,欧冠上本泽马的发挥整体还算不错。可以说,齐达内的选择完全是出于战术需要而非私心。

巅峰!最具统治力的欧冠决赛
齐达内的球队除了体能充沛善于后程发力,最叫人叹为观止的就是整体的跑位传接,很多关键进球尽管最后一击平平无奇,但进球前往往经过多脚流畅的传递,破解对手的几层防线,颇有银河一期那支华丽皇马的影子。第一赛季的一些进球就可以看出端倪,第二赛季这个特点更加凸显。欧冠决赛对尤文的第一个进球就是非常精彩的整体套路,从后场到前场纵向推进后,再进行横向转移和小范围配合,最后一举攻破了布冯的球门,几乎整个中前场都参与了这次进攻。
这个赛季皇马拿到了银河二期的第二个联赛冠军,全年只有3场败仗,仅多于穆里尼奥100分夺冠的赛季。进球106比116不如巴萨多却拿到联赛,体现出了齐达内求稳的特性。安切洛蒂带队的两个赛季,皇马进球多于巴萨和马竞,却没有拿到联赛冠军,就是稳定性欠奉,顺境时连连大胜,逆境下却容易连续丢分。欧冠上,皇马还是求稳为先,等待对手松懈和体能下降时再发力。半决赛对马竞依然是先抢攻,取得领先后再慢慢周旋,只不过这次皇马首回合就终结了悬念。

决赛皇马上半场同样是稳守为先,并率先通过反击破门。下半场伊斯科在左路的插上压制了尤文的后卫线,瓦拉内看住曼朱基奇,遏制了尤文的高点优势。在老妇人体能下降的时候,齐达内适时加强了中前场的压迫,最终连入两球锁定胜局。齐达内在全盘战术上成功压制了阿莱格里,这场决赛是皇马5年4场决赛中打得最出色最具统治力的一场。皇马用一场4比1的完胜令人信服地成为欧冠改制以来首支卫冕的球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第二次夺得联赛欧冠双冠。
如果说第一年齐达内在短时间内给球队带来了平衡和团结,为泥潭中的皇马带来了惊喜。那第二年齐达内就是把皇马整体实力提升到了近代的最高峰,并最终成就霸业。这个赛季齐达内不管是体能训练、对全队状态的调整、战术制定、临场针对性布置还是更衣室的掌控都堪称皇马近代主帅的第一人,超过世纪初的博斯克。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尽头,延续辉煌的道路上,有更多的艰难险阻等着齐达内和皇马。


17-18

在实现卫冕欧冠之后,三连冠成为皇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NBA中,三连冠也是非常有难度的,原因在于经过连续的冠军和拼搏后,球员身体状况和进取心都会下降,能实现三连冠的球队,最后一年大多已是强弩之末,历史上1970年代的两支传奇球队阿贾克斯和拜仁慕尼黑,都在三连冠后走到了分崩离析的尽头。2017-18赛季的皇马站在辉煌的顶峰,同样开始出现各种解体的苗头。

双线失守,齐达内震怒
这支皇马大部分主力都是安切洛蒂十冠赛季的班底,他们在过去4个赛季拿到了1个联赛和3个欧冠,身体状态和对冠军的饥渴下降已经不可避免。尤其对上赛季拼下联赛后,球队已经没有动力再在38轮长跑中保持昂扬的斗志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皇马只在2006-07夏天大换血后实现过联赛卫冕,更常见的是西甲夺冠后的第二个赛季联赛战绩惨不忍睹。加上没有强援加盟刺激队内竞争,2017-18赛季皇马几乎全队的状态都不好。
世界杯年也造成了不小影响,为了确保在国家队的位置,莫拉塔和J罗两位替补要求离队,右后卫达尼洛也加盟了曼城,而大部分实力派球员为了世界杯也不愿来皇马打替补。在这种情况下,球队只能引进几个年轻的潜力股(只签下了塞瓦略斯和特奥,马约拉尔、巴列霍和略伦特租借回归),他们的即战力都可以忽略不计。
阵型也是皇马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前半段皇马主打4312,这个阵型上赛季末段打出了统治性的表现,但它非常依赖球队整体、尤其是两个边卫的出色状态。在球员状态不好的时候,这个阵型非但威力不足,反而导致了球队的失衡。齐达内坚持这个阵型有多少更衣室的权重很难说,但不管怎样他是要为此负责的。
4312的边路依赖边卫插上,皇马的中前场球员又大多善于在左路活动,右路需要右后卫的插上来利用左路扯出的空间。状态本就下滑的卡瓦哈尔受伤之后,小将阿什拉夫空有身体缺乏经验,很多时候无法利用好右路的空间。达尼洛即使还在,也很难起到边路一条龙的战术作用,同时马塞洛的状态相比上赛季也有下降。

边后卫状态不佳也影响了前场的发挥,球队的传球推进经常遇到困难,两个组织中场不得不经常拉边,前场自由人伊斯科大量回撤到中后场拿球,却很多时候没出现在该出现的位置,反而影响了中场运转。前锋也不得不更多扯边提供宽度,C罗因为超级杯的不冷静被禁赛5场,回来后联赛状态很差,本泽马进球能力进一步退化,贝尔又饱受伤病困扰,他们都已经兼顾不了大范围活动和进球得分的作用了。
前锋状态下降,皇马攻坚时又缺乏中场球员的后排插上进攻,一些比赛中不得不让卡塞米罗大幅度插上,但他的速度和冲击力有限,反而导致了中场防守的空虚。联赛中皇马攻防俱差,丢分太多早早就被巴萨甩开。首回合国家德比的惨败也是这么造成的,上半场皇马虽然压制巴萨并制造出几个机会,但因为前锋状态不佳和缺乏禁区冲击力而无法打开僵局,下半场巴萨利用皇马整体过于压上的漏洞,用长传和快速反击打垮了皇马。
欧冠中齐达内的球队也同样状态一般,对阵小组头号对手热刺一平一负,尤其客场1比3告负的比赛中后场被年轻的对手冲得千疮百孔。这一场算得上是齐达内治下打得最差的一场强强对话,鲜见的亮点和进球都是在阿森西奥替补上场,让右路有了攻势之后出现的,这些都表明皇马急需能拉开宽度提供边路攻势的球员。
联赛下半程皇马持续低迷,一度落到欧冠资格都不稳的地步。齐达内这时暂时放弃了4312,重拾球队最擅长的433并获得了几场胜利。就在局面看似稳定下来的时候,1月底的国王杯又给了皇马迎头一击,尽遣替补的皇马被莱加内斯主场翻盘,赛后齐达内甚至没有出席发布会,直到几个月后他依然提到这场比赛最让他失望。显然,齐达内异常震怒的原因不是他看重国王杯,而是他认为大部分球员的表现辜负了他的期望。

主场逆转大巴黎成赛季转折
在三线破灭了两线的情况下,球队很可能要面临一个失败的赛季,乃至随时可能彻底崩盘。但齐达内在风雨飘摇之际依然表现出了出色的控制力,他没有像穆里尼奥第三年那样对一些球员搞针对和施加高压,也没有像安切洛蒂第二年那样过于放纵,同时对外他坚持不需要引援,甚至直接否决了几乎谈好的门将科帕,以最大程度激发现有球员的斗志。
想扭转颓势,齐达内首先要做的是更改阵型。433因为前场老化和伤病,已难以作为常规阵型,齐达内以442作为联赛的主打:巴斯克斯和阿森西奥覆盖两个边路,适当内切协助组织;C罗和本泽马无需做过多边路扯动和突击,而是更多回撤串联,并和两个边前卫换位让进攻更活跃。C罗在这个阵型下也找回了进球感觉,联赛轮休也保证他可以在关键比赛全力开火。当然对阵强队时,这个阵型的中场劣势不可忽略,在欧冠淘汰赛中,齐达内还是花了不少心思,4312尽管此前效果不好,但由于具有较强的控球能力,还是屡屡被作为先发阵型,用来和对手打消耗战。
欧冠主场对大巴黎是皇马整个赛季的分水岭,也是三连冠之路上最艰苦的一战。皇马一开始摆出4312意图掌控中场,冲击巴黎后腰位置的软肋,开局后也取得了一定优势,但前20分钟凶狠逼抢后不但没有取得进球,反而被攻入了客场进球。上半场补时阶段,皇马利用点球扳平,下半场中段之后,皇马抢开局没有成功的隐患开始暴露,巴黎在调整后逐渐掌控中场,压制了体能下降的皇马。这个时候齐达内展现了出众的魄力,在用贝尔换下本泽马效果不明显后,他又果断换上阿森西奥和巴斯克斯,不再纠缠中场而是最大程度地加强边路冲击力,这一调整让皇马直接打穿了巴黎的右路,80分钟后连下两城将比分反转为3比1,在极其艰难的局面下取得了一场荡气回肠的胜利,一举扭转了半个多赛季球队心态上的颓势。

1/4决赛对尤文,首回合开场3分钟C罗就取得进球,下半场C罗用精彩倒勾扩大了比分,后半段皇马多打一人再进一球,客场收获了3比0的比分。次回合在伯纳乌,皇马险些被老妇人翻盘,齐达内上半场判断错了尤文的主攻方向,马塞洛的左路被打爆,曼朱基奇抓住皇马的防空弱点(拉莫斯缺阵)连下两城。0比2的比分过于危险,下半场齐达内换上阿森西奥和巴斯克斯给边路打上补丁后,再没给尤文什么像样的机会。纳瓦斯的失误让尤文扳平了总比分,但裁判最后时刻判给皇马一粒点球——这个点球程序上吹了没问题,只不过很多裁判不会选择在那么敏感的时候吹——C罗罚进,卫冕冠军有惊无险地迈过了老妇人这关。次回合齐达内开场的安排有一定失误,但好在调整还算及时,不该因此忽视他首回合的布阵成功。
半决赛客战拜仁,齐达内吸取上赛季的教训,不惜拿下本泽马,让伊斯科和巴斯克斯首发,以保证中路的控球和边路的防守,半场阿森西奥替下伊斯科,进一步加强了边路的冲击力,并打入了2比1的制胜进球。次回合缺少正牌右后卫导致该侧被拜仁集中攻击,场面一度被动,好在前场反击还是保证了足够威胁,本泽马梅开二度;后半段换上的贝尔也一定程度遏制了拜仁的进攻,如果早些上他拜仁可能更难起势;纳瓦斯也做出了几次关键扑救。尽管场面被动,皇马还是成功迈向决赛地基辅。

委屈的贝尔,齐祖最后一张王牌
这赛季皇马的主力阵容已经明显老化,4轮淘汰赛遇到的都是强敌,依靠主力阵容压制对手非常吃力。齐达内灵活用兵,首发排出偏控球的阵型和对手消耗,时机一到再上替补针对性变阵,这一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齐达内后半段对贝尔的处理也值得一提,赛季前半段贝尔好不容易找回状态,结果又受到伤病困扰,下半段因为战术原因在关键战没有受到重用使他心生不满,齐达内在坚持用兵策略的同时,也认识到贝尔的价值所在,并没有对威尔士人进行封杀,后半段联赛齐祖还是不断给贝尔机会找状态,这一切最在基辅收到了回报。
决赛面对以高位压迫和前场冲击见长的利物浦,齐达内继续排出4312,在顶过利物浦开场的逼抢和萨拉赫下场后,皇马开始逐渐把握主动。下半场卡里乌斯送大礼让皇马取得梦幻般的局面,但马内迅速扳平比分后利物浦一度起了势,60分钟前后也一般是利物浦发力的阶段。这时齐达内没有迟疑,他立刻换上贝尔,后者上场仅2分钟就用一记惊天倒勾帮助皇马再度领先,接着卡里乌斯黄油手再次送礼,贝尔梅开二度锁定胜局。进球之外,贝尔的上场大大提升了皇马前场的反击速度,在C罗决赛状态一般的情况下,明显增加了皇马对球门的威胁。齐达内最成功的一手,就是在赛季末将这位巨星调整到了最佳状态,并在最合适的时候将这张底牌打了出来。

综合这个赛季,齐达内当然要为前半段的低迷承担责任,特别是阵型选择上。但在球队阵容老化心理疲惫的局面下,他能够整合好更衣室,让功臣们在欧冠齐心协力拼最后一把,是球队再获成功的一大前提。同时他在主力阵容已无法兼顾控制和提速的情况下,在合适时间通过换人改变局面也是皇马屡克强敌的关键。这是齐达内最老道、后手作用最明显的一年,把替补球员和轮换政策都运用到了极致。
在齐达内2016年刚上任时,如果有人说他会带队实现欧冠三连冠,那一定会被视作痴人说梦,但这样不可思议的成绩变成了现实,成为了皇马历史真实的一部分。5年4夺欧冠的皇马也成为欧冠历史上的第二王朝,仅次于皇马在50年代创造的五连冠。齐达内则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带队取得欧冠三连冠的主帅,也是皇马近代最为成功的主帅,仅次于传奇穆尼奥斯。
齐达内深知,这批球员这几年收获了太多的冠军,已经被用到了极限,要想继续取得成功势必需要进行全方面的变革和大换血,而他并不愿意承担这一工作,在夺冠之后选择辞职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你对安切洛蒂银河二期的总结不太到位,安胖第一次离职的那个赛季,皇马在上半程打出了各项赛事22连胜,那些比赛不仅战绩顶级,场面体现的内容是非常赏心悦目的,核心就是快速的攻防转换,犀利的反击,这比现在所推崇的高位逼抢更有内容,更强调球员的技战术水平,那个22连胜期间,克鲁伊夫当时特别发声:皇马现在的球高出所有欧洲球队一档~但是从1月份开始,皇马受到伤病的影响,状态开始崩盘,一发不可收拾,好多比赛其实都有的打,但是输了,运气不是很好,那赛季虽然输了,但是安胖打造的球队风格和体系其实非常能够作为战术案例研究,可惜那赛季被伤病带来的影响毁了,你对这个22连胜期间的表现带给欧洲的震动和很多大佬对皇马的推崇只字不提,还是片面了~

你对安切洛蒂银河二期的总结不太到位,安胖第一次离职的那个赛季,皇马在上半程打出了各项赛事22连胜,那些比赛不仅战绩顶级,场面体现的内容是非常赏心悦目的,核心就是快速的攻防转换,犀利的反击,这比现在所推崇的高位逼抢更有内容,更强调球员的技战术水平,那个22连胜期间,克鲁伊夫当时特别发声:皇马现在的球高出所有欧洲球队一档~但是从1月份开始,皇马受到伤病的影响,状态开始崩盘,一发不可收拾,好多比赛其实都有的打,但是输了,运气不是很好,那赛季虽然输了,但是安胖打造的球队风格和体系其实非常能够作为战术案例研究,可惜那赛季被伤病带来的影响毁了,你对这个22连胜期间的表现带给欧洲的震动和很多大佬对皇马的推崇只字不提,还是片面了~

亮了(70)
回复
查看评论(4)
引用 @害怕加比太强不让踢决赛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发出来让大家开开眼不好吗,专区需要技战术分析

发出来让大家开开眼不好吗,专区需要技战术分析

15-16

2015年对皇马来说是相当灰暗的,上半年球队出现了大崩盘四大皆空,功勋主帅安切洛蒂黯然下课;下半年贝尼特斯也没能让球队转运,2016年1月,他成为银河二期第一个被中途解雇的主教练。平心而论,贝尼特斯的战绩没有差到天怒人怨的程度,欧冠也以小组第一出线,但国家德比的惨败和球队联赛一再错过追分机会令人心丧尽,加之上一个赛季四大皆空,球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的下课是无可避免的。而新上任的救火主帅,正是银河一期为皇马夺得第9座欧冠的超级巨星、担任过安切洛蒂助教和二队主帅的齐达内。 

稳定军心,齐祖解决三大难题
在评价齐达内之前,首先要说一下他的两位前任,以明确他上任时面临的局面。安切洛蒂把大部分球星的能力发挥得很好,但他的体系过于依赖强大的个人能力和整体轮转,同时又不善于围绕替补球员制定第二方案,加上他对球星采取过于怀柔和松散的管理,导致了2014-15赛季的崩盘。贝尼特斯看到了球队的漏洞,采取的补救策略大体是对的,他开发了本泽马和贝尔的火力,一些关键比赛,比如对马竞,他的思路也比安切洛蒂更对头。但他对中场球员的使用非常不成功,球队面对对手的高位压迫很容易前后脱节,另外他和队内多名球员关系欠佳,最后只有下课一途。
齐达内上任时面临三大难题:安抚人心;短期内找出最合适的战术,用好替补球员;在杯赛中带来突破。实际上他的试验空间并不大,穆里尼奥和安切洛蒂都经历了一个试验战术的阶段,在失败后调整和优化了体系才获得成功,而齐达内上任时皇马国王杯已经出局,联赛不能再丢分,欧冠只剩下淘汰赛,没有任何犯错的余地。
齐达内的思路很明确:主体战术求稳,加强中前场的控球和中后场的出球跑动,在换人上则比较大胆,注重在对手体能下降后加强冲击赢下比赛——这样的特点十分适合打硬仗。J罗之所以在他手下显得尴尬,正是因为他作为中场拿球能力不如其他几位队友,作为锋线的后手他的速度和冲击力又不如巴斯克斯、赫塞。齐达内球员时期地位崇高,加上弗洛伦蒂诺的全力支持,让他足以镇服队中大牌。结果皇马打出了极富统治力的联赛下半程,19场16胜仅丢7分,是皇马银河二期最佳的半程战绩,最终距离巴萨只有1分之差。

欧冠淘汰赛首战对罗马,面对老辣的斯帕莱蒂,齐达内没有像一般的菜鸟教练那样过于冒进或保守,而是耐心周旋。他让马塞洛和拉莫斯限制住对方最大的武器萨拉赫,下半场罗马准备压上进攻,皇马也立刻提速,依靠C罗的远射取得进球,领先后齐达内没有过于保守,而是换上赫塞进一步加强反击并扩大比分,最终客场2比0带走了胜利。这一战让人看到了齐达内在杯赛中的掌控力,这样的教练有能力带领球队在欧冠闯出成就。 
联赛最引人注目的国家德比,齐达内也采取了类似策略,上半场全力防守,等待巴萨体能下降后提速冲击,在先失一球的情况下连入两球逆转。其中第一球体现了在他治下皇马精妙的中后场传接配合,最后时刻他们进攻一浪高过一浪,甚至完全压过了巴萨。这一战为皇马上下带来了信心,但损耗也相当不小,接下来的周中1/4决赛首回合,体能明显受到影响的皇马0比2不敌狼堡,不过回到主场他们依靠更强大的整体实力,以及C罗的帽子戏法逆转杀入四强。这一战的起死回生让球队的心理变得更加坚韧。


博取安切洛蒂和贝尼特斯之长
跨过巴萨和狼堡之后,齐达内又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C罗和本泽马的连续受伤。这让球队依赖的433体系受到很大影响,这个阵型对前场的攻击力要求非常高,如果不能用好替补球员,很可能就会重蹈安切洛蒂第二季的覆辙。欧冠半决赛对曼城,齐达内在强调中场控制的前提下,前场给了贝尔最大的自由度,同时利用巴斯克斯来补充活力和防守,赫塞作为箭头牵制对方的防线,虽然火力不能与主力BBC相比,但保证了前场的边路覆盖和冲击力。两回合皇马虽然仅一球小胜,但整体表现非常稳健,牢牢压制了对手。齐达内对替补的妙用,保证了皇马没有因为主力伤停而无以为继。
决赛面对马竞这样硬朗而善打反击的对手,齐达内的思路不再是后发制人,而是开场抢攻,取得进球后收缩打反击,落后的马竞也确实在进攻上办法不多。但由于C罗和本泽马不在状态影响了反击威胁,下半场卡瓦哈尔的受伤又浪费了一个换人名额,为了保护替补上阵的达尼洛,齐达内不得不换上巴斯克斯协助防守,而没法把名额留给替补席上冲击力最强的赫塞。换下克罗斯是一招险棋最终没起到效果,在皇马连续错过锁定胜局的机会后,被马竞扳平了比分。加时赛两队均无建树,点球大战皇马五罚全中,在一个开局不顺中途几近崩溃的赛季,以球会历史上的第11座、3年内的第2座欧冠奖杯,粉碎了一切质疑,而最大的功臣就是力挽狂澜的主帅齐达内。


第一年齐达内半路接手没有多少试验空间,他更多是结合之前的经验教训,围绕现有主力制定出最稳妥的体系再逐步提升细节。他做出的重要改变是,从一开始试图采用纯技术中场来保证传接压制对手,到联赛被马竞击败后(0比1)开始重视对后场的保护。重用卡塞米罗为球队带来了平衡,克罗斯也获得了解放,可以更多前插组织。克罗斯、莫德里奇和卡塞米罗的组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中场的硬度和控制力,让前场的BBC能够尽情开火。
这一年齐达内虽然还没有使出所有本事,但在加强传控、临场调度、替补轮换以及更衣室掌控等方面已经很见功力,甚至点球大战的安排也非常有效。他不像两位前任那样过于追求极致的体系,而是更多追求平衡,和很多人所误以为的不同,齐达内并没有完全推翻贝尼特斯的体系回归安切洛蒂的套路,而是取长补短,前场继续发挥BBC的冲击力,但同时注重中场的传接控制,欧冠决赛则借鉴了贝尼特斯联赛对付马竞(1比1)的策略。
决赛的摄像师们把大部分镜头都给了马竞球迷,认为“弱者”的悲伤应该被大肆报道和铭记,但这是不公正的,皇马为这第11冠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承受的压力和痛苦一点不少于同城对手。齐达内,更是在执教一线队的首个赛季就显露出率领皇马创造最辉煌篇章的能力。


16-17
齐达内的第一个赛季是无比成功的。但皇马这样的豪门不能原地踏步,在收获了冠军提升威信,新赛季有充足时间的背景下,齐祖开始把更多自己的思路灌输给球队,进行不少新的尝试。
2016欧洲杯皇马球星大多发挥出色,但这对俱乐部未必都是好事。之前两届欧洲杯都有很多表现好的皇马球员,他们却因消耗过大导致新赛季开局状态极其糟糕。因此齐达内首先请来体能教练平图斯大肆加练体能,保证球队能在赛季后期有更好的体能冲垮对手,同时他也更加着重对替补球员的使用。

伊斯科点亮4312
第二赛季齐达内遇到了不少难题,上赛季所向披靡的433威风不再,前场三叉戟BBC中,本泽马进球能力明显退化,贝尔中段重伤,C罗因为年龄关系状态难以持续整个赛季。此外,对手也进一步吃透了皇马的战术,在限制住BBC前场冲击的空间后,皇马缺乏能后排插上打破僵局的球员,赛季初的连平就多少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为此齐达内开始尝试改变套路,特别是前场的伤病让他不得不多想办法,其中用得最多的是让莫拉塔或伊斯科来轮换本泽马。赛季中段客场对马竞一战颇值一提,齐达内在本泽马、克罗斯、拉莫斯等多名主力缺阵的情况下大胆排出4411阵型,通过中场凶悍的逼抢、两边贝尔和巴斯克斯的上下覆盖以及C罗和伊斯科的出色发挥,在这个近年来的克星身上取得了一场3比0完胜。此前定位不清的伊斯科在9号半的位置如鱼得水,踢出了在皇马最好的比赛之一,及后他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重用。
齐达内还尝试过三后卫体系,但并不成功,最终因为过于影响进攻而作罢。同时齐达内进行了极其大胆的轮换,关键战前后往往让8个以上的主力轮休。莫拉塔、阿森西奥、J罗等球员组成的“B队”在面对无欲无求的中下游球队时,往往能带来大胜,为主力争取到宝贵的休息时间。32岁的C罗能在下半程的欧冠淘汰赛打出职业生涯最强表现,也和他接受轮换养精蓄锐有关。

齐达内有自己的理念和战术上的侧重,但他的优点更在于根据手头球员的特点来制定合适战术,开发球员的长处,这样的教练显然更适合皇马这样的球队。赛季末的4312算得上齐达内的杰作,在这个体系下伊斯科成为“1”的首选,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前腰,组织并非他的强项,但他有很强的控球和小范围配合能力,最后一传一射都不错,善于充当进攻自由人的角色。
在4312下伊斯科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度,因为轮换体能充沛的C罗和赛季末状态回勇的本泽马除了进球得分还能大范围扯动配合,三人一同盘活了前场进攻。表现出色的马塞洛和卡瓦哈尔覆盖两个边路,三大中场也是如鱼得水,全队状态上佳的皇马依靠这个体系在赛季末的几场关键比赛中打出了统治性的表现。
当然这个4312也有缺陷,那就是边路非常依赖边卫拉开空间,且边路防守能力一般,往往需要莫德里奇右移协防。欧冠1/4决赛次回合对拜仁,罗贝里集中攻击皇马右侧,同时穆勒和莱万冲击中路,一度让皇马颇为难堪。齐达内这一年欧冠最大的失误就是这场比赛下半场换下了本泽马,导致前场缺少背身拿球的支点,C罗面对球门的机会大大减少,幸而拜仁因为体能下降和红牌,在加时赛崩溃。之后的对手马竞和尤文都不具备太强的边路攻击力,无法对皇马的4312造成根本威胁,皇马的场面也好得多。

巴斯克斯+阿森西奥=最强后手
齐达内对很多球员的使用都可圈可点,除了伊斯科,第一个赛季卡塞米罗更多被作为工兵使用,第二季也有了变化,在双核克罗斯和莫德里奇被重点盯防的情况下,两人回撤组织出球,而由卡塞米罗插上充当奇兵,发挥他的射门和传球能力,4轮欧冠淘汰赛卡塞米罗都有关键助攻和进球,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成功,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真正成长为一名世界级后腰。
赛季中期贝尔重伤后,齐达内开始重用巴斯克斯,虽然巴斯克斯不具备贝尔的冲击力,但体能充沛不惜奔跑,也具备一定的突破能力,作为后手可以依靠他的边路突破打穿对手的防线。
能力出色的J罗尴尬就在于此,作为中场他无法挤掉三位主力的任何一个,而打前场又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速度和冲击力,因此在关键比赛中往往成为最末位的选择,但如果在“B队”阵容时,他这样能在中场穿针引线又能得分的球员却能起到很大作用,皇马那个赛季B队有这么好的表现J罗功劳很大。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莫拉塔和阿森西奥的加入,莫拉塔的脚下技术和把握能力不如赫塞,但头球和冲击力更强,为联赛取分做出了很大贡献。而阿森西奥具有很好的启动速度和远射,有很好的边路防守和传球功能,因此强强对话中,特点更全面的他成为替补上场改变战局的第一选择。
至于莫拉塔和本泽马的争议,本质在于莫拉塔不具备本泽马的串联能力,作为主力中锋对球队的整体运作帮助不够。本泽马虽然进球能力明显退化,但强强对话中对中场的串联作用依然难以替代,而且相比联赛的低迷,欧冠上本泽马的发挥整体还算不错。可以说,齐达内的选择完全是出于战术需要而非私心。

巅峰!最具统治力的欧冠决赛
齐达内的球队除了体能充沛善于后程发力,最叫人叹为观止的就是整体的跑位传接,很多关键进球尽管最后一击平平无奇,但进球前往往经过多脚流畅的传递,破解对手的几层防线,颇有银河一期那支华丽皇马的影子。第一赛季的一些进球就可以看出端倪,第二赛季这个特点更加凸显。欧冠决赛对尤文的第一个进球就是非常精彩的整体套路,从后场到前场纵向推进后,再进行横向转移和小范围配合,最后一举攻破了布冯的球门,几乎整个中前场都参与了这次进攻。
这个赛季皇马拿到了银河二期的第二个联赛冠军,全年只有3场败仗,仅多于穆里尼奥100分夺冠的赛季。进球106比116不如巴萨多却拿到联赛,体现出了齐达内求稳的特性。安切洛蒂带队的两个赛季,皇马进球多于巴萨和马竞,却没有拿到联赛冠军,就是稳定性欠奉,顺境时连连大胜,逆境下却容易连续丢分。欧冠上,皇马还是求稳为先,等待对手松懈和体能下降时再发力。半决赛对马竞依然是先抢攻,取得领先后再慢慢周旋,只不过这次皇马首回合就终结了悬念。

决赛皇马上半场同样是稳守为先,并率先通过反击破门。下半场伊斯科在左路的插上压制了尤文的后卫线,瓦拉内看住曼朱基奇,遏制了尤文的高点优势。在老妇人体能下降的时候,齐达内适时加强了中前场的压迫,最终连入两球锁定胜局。齐达内在全盘战术上成功压制了阿莱格里,这场决赛是皇马5年4场决赛中打得最出色最具统治力的一场。皇马用一场4比1的完胜令人信服地成为欧冠改制以来首支卫冕的球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第二次夺得联赛欧冠双冠。
如果说第一年齐达内在短时间内给球队带来了平衡和团结,为泥潭中的皇马带来了惊喜。那第二年齐达内就是把皇马整体实力提升到了近代的最高峰,并最终成就霸业。这个赛季齐达内不管是体能训练、对全队状态的调整、战术制定、临场针对性布置还是更衣室的掌控都堪称皇马近代主帅的第一人,超过世纪初的博斯克。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尽头,延续辉煌的道路上,有更多的艰难险阻等着齐达内和皇马。


17-18

在实现卫冕欧冠之后,三连冠成为皇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NBA中,三连冠也是非常有难度的,原因在于经过连续的冠军和拼搏后,球员身体状况和进取心都会下降,能实现三连冠的球队,最后一年大多已是强弩之末,历史上1970年代的两支传奇球队阿贾克斯和拜仁慕尼黑,都在三连冠后走到了分崩离析的尽头。2017-18赛季的皇马站在辉煌的顶峰,同样开始出现各种解体的苗头。

双线失守,齐达内震怒
这支皇马大部分主力都是安切洛蒂十冠赛季的班底,他们在过去4个赛季拿到了1个联赛和3个欧冠,身体状态和对冠军的饥渴下降已经不可避免。尤其对上赛季拼下联赛后,球队已经没有动力再在38轮长跑中保持昂扬的斗志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皇马只在2006-07夏天大换血后实现过联赛卫冕,更常见的是西甲夺冠后的第二个赛季联赛战绩惨不忍睹。加上没有强援加盟刺激队内竞争,2017-18赛季皇马几乎全队的状态都不好。
世界杯年也造成了不小影响,为了确保在国家队的位置,莫拉塔和J罗两位替补要求离队,右后卫达尼洛也加盟了曼城,而大部分实力派球员为了世界杯也不愿来皇马打替补。在这种情况下,球队只能引进几个年轻的潜力股(只签下了塞瓦略斯和特奥,马约拉尔、巴列霍和略伦特租借回归),他们的即战力都可以忽略不计。
阵型也是皇马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前半段皇马主打4312,这个阵型上赛季末段打出了统治性的表现,但它非常依赖球队整体、尤其是两个边卫的出色状态。在球员状态不好的时候,这个阵型非但威力不足,反而导致了球队的失衡。齐达内坚持这个阵型有多少更衣室的权重很难说,但不管怎样他是要为此负责的。
4312的边路依赖边卫插上,皇马的中前场球员又大多善于在左路活动,右路需要右后卫的插上来利用左路扯出的空间。状态本就下滑的卡瓦哈尔受伤之后,小将阿什拉夫空有身体缺乏经验,很多时候无法利用好右路的空间。达尼洛即使还在,也很难起到边路一条龙的战术作用,同时马塞洛的状态相比上赛季也有下降。

边后卫状态不佳也影响了前场的发挥,球队的传球推进经常遇到困难,两个组织中场不得不经常拉边,前场自由人伊斯科大量回撤到中后场拿球,却很多时候没出现在该出现的位置,反而影响了中场运转。前锋也不得不更多扯边提供宽度,C罗因为超级杯的不冷静被禁赛5场,回来后联赛状态很差,本泽马进球能力进一步退化,贝尔又饱受伤病困扰,他们都已经兼顾不了大范围活动和进球得分的作用了。
前锋状态下降,皇马攻坚时又缺乏中场球员的后排插上进攻,一些比赛中不得不让卡塞米罗大幅度插上,但他的速度和冲击力有限,反而导致了中场防守的空虚。联赛中皇马攻防俱差,丢分太多早早就被巴萨甩开。首回合国家德比的惨败也是这么造成的,上半场皇马虽然压制巴萨并制造出几个机会,但因为前锋状态不佳和缺乏禁区冲击力而无法打开僵局,下半场巴萨利用皇马整体过于压上的漏洞,用长传和快速反击打垮了皇马。
欧冠中齐达内的球队也同样状态一般,对阵小组头号对手热刺一平一负,尤其客场1比3告负的比赛中后场被年轻的对手冲得千疮百孔。这一场算得上是齐达内治下打得最差的一场强强对话,鲜见的亮点和进球都是在阿森西奥替补上场,让右路有了攻势之后出现的,这些都表明皇马急需能拉开宽度提供边路攻势的球员。
联赛下半程皇马持续低迷,一度落到欧冠资格都不稳的地步。齐达内这时暂时放弃了4312,重拾球队最擅长的433并获得了几场胜利。就在局面看似稳定下来的时候,1月底的国王杯又给了皇马迎头一击,尽遣替补的皇马被莱加内斯主场翻盘,赛后齐达内甚至没有出席发布会,直到几个月后他依然提到这场比赛最让他失望。显然,齐达内异常震怒的原因不是他看重国王杯,而是他认为大部分球员的表现辜负了他的期望。

主场逆转大巴黎成赛季转折
在三线破灭了两线的情况下,球队很可能要面临一个失败的赛季,乃至随时可能彻底崩盘。但齐达内在风雨飘摇之际依然表现出了出色的控制力,他没有像穆里尼奥第三年那样对一些球员搞针对和施加高压,也没有像安切洛蒂第二年那样过于放纵,同时对外他坚持不需要引援,甚至直接否决了几乎谈好的门将科帕,以最大程度激发现有球员的斗志。
想扭转颓势,齐达内首先要做的是更改阵型。433因为前场老化和伤病,已难以作为常规阵型,齐达内以442作为联赛的主打:巴斯克斯和阿森西奥覆盖两个边路,适当内切协助组织;C罗和本泽马无需做过多边路扯动和突击,而是更多回撤串联,并和两个边前卫换位让进攻更活跃。C罗在这个阵型下也找回了进球感觉,联赛轮休也保证他可以在关键比赛全力开火。当然对阵强队时,这个阵型的中场劣势不可忽略,在欧冠淘汰赛中,齐达内还是花了不少心思,4312尽管此前效果不好,但由于具有较强的控球能力,还是屡屡被作为先发阵型,用来和对手打消耗战。
欧冠主场对大巴黎是皇马整个赛季的分水岭,也是三连冠之路上最艰苦的一战。皇马一开始摆出4312意图掌控中场,冲击巴黎后腰位置的软肋,开局后也取得了一定优势,但前20分钟凶狠逼抢后不但没有取得进球,反而被攻入了客场进球。上半场补时阶段,皇马利用点球扳平,下半场中段之后,皇马抢开局没有成功的隐患开始暴露,巴黎在调整后逐渐掌控中场,压制了体能下降的皇马。这个时候齐达内展现了出众的魄力,在用贝尔换下本泽马效果不明显后,他又果断换上阿森西奥和巴斯克斯,不再纠缠中场而是最大程度地加强边路冲击力,这一调整让皇马直接打穿了巴黎的右路,80分钟后连下两城将比分反转为3比1,在极其艰难的局面下取得了一场荡气回肠的胜利,一举扭转了半个多赛季球队心态上的颓势。

1/4决赛对尤文,首回合开场3分钟C罗就取得进球,下半场C罗用精彩倒勾扩大了比分,后半段皇马多打一人再进一球,客场收获了3比0的比分。次回合在伯纳乌,皇马险些被老妇人翻盘,齐达内上半场判断错了尤文的主攻方向,马塞洛的左路被打爆,曼朱基奇抓住皇马的防空弱点(拉莫斯缺阵)连下两城。0比2的比分过于危险,下半场齐达内换上阿森西奥和巴斯克斯给边路打上补丁后,再没给尤文什么像样的机会。纳瓦斯的失误让尤文扳平了总比分,但裁判最后时刻判给皇马一粒点球——这个点球程序上吹了没问题,只不过很多裁判不会选择在那么敏感的时候吹——C罗罚进,卫冕冠军有惊无险地迈过了老妇人这关。次回合齐达内开场的安排有一定失误,但好在调整还算及时,不该因此忽视他首回合的布阵成功。
半决赛客战拜仁,齐达内吸取上赛季的教训,不惜拿下本泽马,让伊斯科和巴斯克斯首发,以保证中路的控球和边路的防守,半场阿森西奥替下伊斯科,进一步加强了边路的冲击力,并打入了2比1的制胜进球。次回合缺少正牌右后卫导致该侧被拜仁集中攻击,场面一度被动,好在前场反击还是保证了足够威胁,本泽马梅开二度;后半段换上的贝尔也一定程度遏制了拜仁的进攻,如果早些上他拜仁可能更难起势;纳瓦斯也做出了几次关键扑救。尽管场面被动,皇马还是成功迈向决赛地基辅。

委屈的贝尔,齐祖最后一张王牌
这赛季皇马的主力阵容已经明显老化,4轮淘汰赛遇到的都是强敌,依靠主力阵容压制对手非常吃力。齐达内灵活用兵,首发排出偏控球的阵型和对手消耗,时机一到再上替补针对性变阵,这一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齐达内后半段对贝尔的处理也值得一提,赛季前半段贝尔好不容易找回状态,结果又受到伤病困扰,下半段因为战术原因在关键战没有受到重用使他心生不满,齐达内在坚持用兵策略的同时,也认识到贝尔的价值所在,并没有对威尔士人进行封杀,后半段联赛齐祖还是不断给贝尔机会找状态,这一切最在基辅收到了回报。
决赛面对以高位压迫和前场冲击见长的利物浦,齐达内继续排出4312,在顶过利物浦开场的逼抢和萨拉赫下场后,皇马开始逐渐把握主动。下半场卡里乌斯送大礼让皇马取得梦幻般的局面,但马内迅速扳平比分后利物浦一度起了势,60分钟前后也一般是利物浦发力的阶段。这时齐达内没有迟疑,他立刻换上贝尔,后者上场仅2分钟就用一记惊天倒勾帮助皇马再度领先,接着卡里乌斯黄油手再次送礼,贝尔梅开二度锁定胜局。进球之外,贝尔的上场大大提升了皇马前场的反击速度,在C罗决赛状态一般的情况下,明显增加了皇马对球门的威胁。齐达内最成功的一手,就是在赛季末将这位巨星调整到了最佳状态,并在最合适的时候将这张底牌打了出来。

综合这个赛季,齐达内当然要为前半段的低迷承担责任,特别是阵型选择上。但在球队阵容老化心理疲惫的局面下,他能够整合好更衣室,让功臣们在欧冠齐心协力拼最后一把,是球队再获成功的一大前提。同时他在主力阵容已无法兼顾控制和提速的情况下,在合适时间通过换人改变局面也是皇马屡克强敌的关键。这是齐达内最老道、后手作用最明显的一年,把替补球员和轮换政策都运用到了极致。
在齐达内2016年刚上任时,如果有人说他会带队实现欧冠三连冠,那一定会被视作痴人说梦,但这样不可思议的成绩变成了现实,成为了皇马历史真实的一部分。5年4夺欧冠的皇马也成为欧冠历史上的第二王朝,仅次于皇马在50年代创造的五连冠。齐达内则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带队取得欧冠三连冠的主帅,也是皇马近代最为成功的主帅,仅次于传奇穆尼奥斯。
齐达内深知,这批球员这几年收获了太多的冠军,已经被用到了极限,要想继续取得成功势必需要进行全方面的变革和大换血,而他并不愿意承担这一工作,在夺冠之后选择辞职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15-16

2015年对皇马来说是相当灰暗的,上半年球队出现了大崩盘四大皆空,功勋主帅安切洛蒂黯然下课;下半年贝尼特斯也没能让球队转运,2016年1月,他成为银河二期第一个被中途解雇的主教练。平心而论,贝尼特斯的战绩没有差到天怒人怨的程度,欧冠也以小组第一出线,但国家德比的惨败和球队联赛一再错过追分机会令人心丧尽,加之上一个赛季四大皆空,球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的下课是无可避免的。而新上任的救火主帅,正是银河一期为皇马夺得第9座欧冠的超级巨星、担任过安切洛蒂助教和二队主帅的齐达内。 

稳定军心,齐祖解决三大难题
在评价齐达内之前,首先要说一下他的两位前任,以明确他上任时面临的局面。安切洛蒂把大部分球星的能力发挥得很好,但他的体系过于依赖强大的个人能力和整体轮转,同时又不善于围绕替补球员制定第二方案,加上他对球星采取过于怀柔和松散的管理,导致了2014-15赛季的崩盘。贝尼特斯看到了球队的漏洞,采取的补救策略大体是对的,他开发了本泽马和贝尔的火力,一些关键比赛,比如对马竞,他的思路也比安切洛蒂更对头。但他对中场球员的使用非常不成功,球队面对对手的高位压迫很容易前后脱节,另外他和队内多名球员关系欠佳,最后只有下课一途。
齐达内上任时面临三大难题:安抚人心;短期内找出最合适的战术,用好替补球员;在杯赛中带来突破。实际上他的试验空间并不大,穆里尼奥和安切洛蒂都经历了一个试验战术的阶段,在失败后调整和优化了体系才获得成功,而齐达内上任时皇马国王杯已经出局,联赛不能再丢分,欧冠只剩下淘汰赛,没有任何犯错的余地。
齐达内的思路很明确:主体战术求稳,加强中前场的控球和中后场的出球跑动,在换人上则比较大胆,注重在对手体能下降后加强冲击赢下比赛——这样的特点十分适合打硬仗。J罗之所以在他手下显得尴尬,正是因为他作为中场拿球能力不如其他几位队友,作为锋线的后手他的速度和冲击力又不如巴斯克斯、赫塞。齐达内球员时期地位崇高,加上弗洛伦蒂诺的全力支持,让他足以镇服队中大牌。结果皇马打出了极富统治力的联赛下半程,19场16胜仅丢7分,是皇马银河二期最佳的半程战绩,最终距离巴萨只有1分之差。

欧冠淘汰赛首战对罗马,面对老辣的斯帕莱蒂,齐达内没有像一般的菜鸟教练那样过于冒进或保守,而是耐心周旋。他让马塞洛和拉莫斯限制住对方最大的武器萨拉赫,下半场罗马准备压上进攻,皇马也立刻提速,依靠C罗的远射取得进球,领先后齐达内没有过于保守,而是换上赫塞进一步加强反击并扩大比分,最终客场2比0带走了胜利。这一战让人看到了齐达内在杯赛中的掌控力,这样的教练有能力带领球队在欧冠闯出成就。 
联赛最引人注目的国家德比,齐达内也采取了类似策略,上半场全力防守,等待巴萨体能下降后提速冲击,在先失一球的情况下连入两球逆转。其中第一球体现了在他治下皇马精妙的中后场传接配合,最后时刻他们进攻一浪高过一浪,甚至完全压过了巴萨。这一战为皇马上下带来了信心,但损耗也相当不小,接下来的周中1/4决赛首回合,体能明显受到影响的皇马0比2不敌狼堡,不过回到主场他们依靠更强大的整体实力,以及C罗的帽子戏法逆转杀入四强。这一战的起死回生让球队的心理变得更加坚韧。


博取安切洛蒂和贝尼特斯之长
跨过巴萨和狼堡之后,齐达内又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C罗和本泽马的连续受伤。这让球队依赖的433体系受到很大影响,这个阵型对前场的攻击力要求非常高,如果不能用好替补球员,很可能就会重蹈安切洛蒂第二季的覆辙。欧冠半决赛对曼城,齐达内在强调中场控制的前提下,前场给了贝尔最大的自由度,同时利用巴斯克斯来补充活力和防守,赫塞作为箭头牵制对方的防线,虽然火力不能与主力BBC相比,但保证了前场的边路覆盖和冲击力。两回合皇马虽然仅一球小胜,但整体表现非常稳健,牢牢压制了对手。齐达内对替补的妙用,保证了皇马没有因为主力伤停而无以为继。
决赛面对马竞这样硬朗而善打反击的对手,齐达内的思路不再是后发制人,而是开场抢攻,取得进球后收缩打反击,落后的马竞也确实在进攻上办法不多。但由于C罗和本泽马不在状态影响了反击威胁,下半场卡瓦哈尔的受伤又浪费了一个换人名额,为了保护替补上阵的达尼洛,齐达内不得不换上巴斯克斯协助防守,而没法把名额留给替补席上冲击力最强的赫塞。换下克罗斯是一招险棋最终没起到效果,在皇马连续错过锁定胜局的机会后,被马竞扳平了比分。加时赛两队均无建树,点球大战皇马五罚全中,在一个开局不顺中途几近崩溃的赛季,以球会历史上的第11座、3年内的第2座欧冠奖杯,粉碎了一切质疑,而最大的功臣就是力挽狂澜的主帅齐达内。


第一年齐达内半路接手没有多少试验空间,他更多是结合之前的经验教训,围绕现有主力制定出最稳妥的体系再逐步提升细节。他做出的重要改变是,从一开始试图采用纯技术中场来保证传接压制对手,到联赛被马竞击败后(0比1)开始重视对后场的保护。重用卡塞米罗为球队带来了平衡,克罗斯也获得了解放,可以更多前插组织。克罗斯、莫德里奇和卡塞米罗的组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中场的硬度和控制力,让前场的BBC能够尽情开火。
这一年齐达内虽然还没有使出所有本事,但在加强传控、临场调度、替补轮换以及更衣室掌控等方面已经很见功力,甚至点球大战的安排也非常有效。他不像两位前任那样过于追求极致的体系,而是更多追求平衡,和很多人所误以为的不同,齐达内并没有完全推翻贝尼特斯的体系回归安切洛蒂的套路,而是取长补短,前场继续发挥BBC的冲击力,但同时注重中场的传接控制,欧冠决赛则借鉴了贝尼特斯联赛对付马竞(1比1)的策略。
决赛的摄像师们把大部分镜头都给了马竞球迷,认为“弱者”的悲伤应该被大肆报道和铭记,但这是不公正的,皇马为这第11冠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承受的压力和痛苦一点不少于同城对手。齐达内,更是在执教一线队的首个赛季就显露出率领皇马创造最辉煌篇章的能力。


16-17
齐达内的第一个赛季是无比成功的。但皇马这样的豪门不能原地踏步,在收获了冠军提升威信,新赛季有充足时间的背景下,齐祖开始把更多自己的思路灌输给球队,进行不少新的尝试。
2016欧洲杯皇马球星大多发挥出色,但这对俱乐部未必都是好事。之前两届欧洲杯都有很多表现好的皇马球员,他们却因消耗过大导致新赛季开局状态极其糟糕。因此齐达内首先请来体能教练平图斯大肆加练体能,保证球队能在赛季后期有更好的体能冲垮对手,同时他也更加着重对替补球员的使用。

伊斯科点亮4312
第二赛季齐达内遇到了不少难题,上赛季所向披靡的433威风不再,前场三叉戟BBC中,本泽马进球能力明显退化,贝尔中段重伤,C罗因为年龄关系状态难以持续整个赛季。此外,对手也进一步吃透了皇马的战术,在限制住BBC前场冲击的空间后,皇马缺乏能后排插上打破僵局的球员,赛季初的连平就多少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为此齐达内开始尝试改变套路,特别是前场的伤病让他不得不多想办法,其中用得最多的是让莫拉塔或伊斯科来轮换本泽马。赛季中段客场对马竞一战颇值一提,齐达内在本泽马、克罗斯、拉莫斯等多名主力缺阵的情况下大胆排出4411阵型,通过中场凶悍的逼抢、两边贝尔和巴斯克斯的上下覆盖以及C罗和伊斯科的出色发挥,在这个近年来的克星身上取得了一场3比0完胜。此前定位不清的伊斯科在9号半的位置如鱼得水,踢出了在皇马最好的比赛之一,及后他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重用。
齐达内还尝试过三后卫体系,但并不成功,最终因为过于影响进攻而作罢。同时齐达内进行了极其大胆的轮换,关键战前后往往让8个以上的主力轮休。莫拉塔、阿森西奥、J罗等球员组成的“B队”在面对无欲无求的中下游球队时,往往能带来大胜,为主力争取到宝贵的休息时间。32岁的C罗能在下半程的欧冠淘汰赛打出职业生涯最强表现,也和他接受轮换养精蓄锐有关。

齐达内有自己的理念和战术上的侧重,但他的优点更在于根据手头球员的特点来制定合适战术,开发球员的长处,这样的教练显然更适合皇马这样的球队。赛季末的4312算得上齐达内的杰作,在这个体系下伊斯科成为“1”的首选,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前腰,组织并非他的强项,但他有很强的控球和小范围配合能力,最后一传一射都不错,善于充当进攻自由人的角色。
在4312下伊斯科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度,因为轮换体能充沛的C罗和赛季末状态回勇的本泽马除了进球得分还能大范围扯动配合,三人一同盘活了前场进攻。表现出色的马塞洛和卡瓦哈尔覆盖两个边路,三大中场也是如鱼得水,全队状态上佳的皇马依靠这个体系在赛季末的几场关键比赛中打出了统治性的表现。
当然这个4312也有缺陷,那就是边路非常依赖边卫拉开空间,且边路防守能力一般,往往需要莫德里奇右移协防。欧冠1/4决赛次回合对拜仁,罗贝里集中攻击皇马右侧,同时穆勒和莱万冲击中路,一度让皇马颇为难堪。齐达内这一年欧冠最大的失误就是这场比赛下半场换下了本泽马,导致前场缺少背身拿球的支点,C罗面对球门的机会大大减少,幸而拜仁因为体能下降和红牌,在加时赛崩溃。之后的对手马竞和尤文都不具备太强的边路攻击力,无法对皇马的4312造成根本威胁,皇马的场面也好得多。

巴斯克斯+阿森西奥=最强后手
齐达内对很多球员的使用都可圈可点,除了伊斯科,第一个赛季卡塞米罗更多被作为工兵使用,第二季也有了变化,在双核克罗斯和莫德里奇被重点盯防的情况下,两人回撤组织出球,而由卡塞米罗插上充当奇兵,发挥他的射门和传球能力,4轮欧冠淘汰赛卡塞米罗都有关键助攻和进球,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成功,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真正成长为一名世界级后腰。
赛季中期贝尔重伤后,齐达内开始重用巴斯克斯,虽然巴斯克斯不具备贝尔的冲击力,但体能充沛不惜奔跑,也具备一定的突破能力,作为后手可以依靠他的边路突破打穿对手的防线。
能力出色的J罗尴尬就在于此,作为中场他无法挤掉三位主力的任何一个,而打前场又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速度和冲击力,因此在关键比赛中往往成为最末位的选择,但如果在“B队”阵容时,他这样能在中场穿针引线又能得分的球员却能起到很大作用,皇马那个赛季B队有这么好的表现J罗功劳很大。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莫拉塔和阿森西奥的加入,莫拉塔的脚下技术和把握能力不如赫塞,但头球和冲击力更强,为联赛取分做出了很大贡献。而阿森西奥具有很好的启动速度和远射,有很好的边路防守和传球功能,因此强强对话中,特点更全面的他成为替补上场改变战局的第一选择。
至于莫拉塔和本泽马的争议,本质在于莫拉塔不具备本泽马的串联能力,作为主力中锋对球队的整体运作帮助不够。本泽马虽然进球能力明显退化,但强强对话中对中场的串联作用依然难以替代,而且相比联赛的低迷,欧冠上本泽马的发挥整体还算不错。可以说,齐达内的选择完全是出于战术需要而非私心。

巅峰!最具统治力的欧冠决赛
齐达内的球队除了体能充沛善于后程发力,最叫人叹为观止的就是整体的跑位传接,很多关键进球尽管最后一击平平无奇,但进球前往往经过多脚流畅的传递,破解对手的几层防线,颇有银河一期那支华丽皇马的影子。第一赛季的一些进球就可以看出端倪,第二赛季这个特点更加凸显。欧冠决赛对尤文的第一个进球就是非常精彩的整体套路,从后场到前场纵向推进后,再进行横向转移和小范围配合,最后一举攻破了布冯的球门,几乎整个中前场都参与了这次进攻。
这个赛季皇马拿到了银河二期的第二个联赛冠军,全年只有3场败仗,仅多于穆里尼奥100分夺冠的赛季。进球106比116不如巴萨多却拿到联赛,体现出了齐达内求稳的特性。安切洛蒂带队的两个赛季,皇马进球多于巴萨和马竞,却没有拿到联赛冠军,就是稳定性欠奉,顺境时连连大胜,逆境下却容易连续丢分。欧冠上,皇马还是求稳为先,等待对手松懈和体能下降时再发力。半决赛对马竞依然是先抢攻,取得领先后再慢慢周旋,只不过这次皇马首回合就终结了悬念。

决赛皇马上半场同样是稳守为先,并率先通过反击破门。下半场伊斯科在左路的插上压制了尤文的后卫线,瓦拉内看住曼朱基奇,遏制了尤文的高点优势。在老妇人体能下降的时候,齐达内适时加强了中前场的压迫,最终连入两球锁定胜局。齐达内在全盘战术上成功压制了阿莱格里,这场决赛是皇马5年4场决赛中打得最出色最具统治力的一场。皇马用一场4比1的完胜令人信服地成为欧冠改制以来首支卫冕的球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第二次夺得联赛欧冠双冠。
如果说第一年齐达内在短时间内给球队带来了平衡和团结,为泥潭中的皇马带来了惊喜。那第二年齐达内就是把皇马整体实力提升到了近代的最高峰,并最终成就霸业。这个赛季齐达内不管是体能训练、对全队状态的调整、战术制定、临场针对性布置还是更衣室的掌控都堪称皇马近代主帅的第一人,超过世纪初的博斯克。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尽头,延续辉煌的道路上,有更多的艰难险阻等着齐达内和皇马。


17-18

在实现卫冕欧冠之后,三连冠成为皇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NBA中,三连冠也是非常有难度的,原因在于经过连续的冠军和拼搏后,球员身体状况和进取心都会下降,能实现三连冠的球队,最后一年大多已是强弩之末,历史上1970年代的两支传奇球队阿贾克斯和拜仁慕尼黑,都在三连冠后走到了分崩离析的尽头。2017-18赛季的皇马站在辉煌的顶峰,同样开始出现各种解体的苗头。

双线失守,齐达内震怒
这支皇马大部分主力都是安切洛蒂十冠赛季的班底,他们在过去4个赛季拿到了1个联赛和3个欧冠,身体状态和对冠军的饥渴下降已经不可避免。尤其对上赛季拼下联赛后,球队已经没有动力再在38轮长跑中保持昂扬的斗志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皇马只在2006-07夏天大换血后实现过联赛卫冕,更常见的是西甲夺冠后的第二个赛季联赛战绩惨不忍睹。加上没有强援加盟刺激队内竞争,2017-18赛季皇马几乎全队的状态都不好。
世界杯年也造成了不小影响,为了确保在国家队的位置,莫拉塔和J罗两位替补要求离队,右后卫达尼洛也加盟了曼城,而大部分实力派球员为了世界杯也不愿来皇马打替补。在这种情况下,球队只能引进几个年轻的潜力股(只签下了塞瓦略斯和特奥,马约拉尔、巴列霍和略伦特租借回归),他们的即战力都可以忽略不计。
阵型也是皇马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前半段皇马主打4312,这个阵型上赛季末段打出了统治性的表现,但它非常依赖球队整体、尤其是两个边卫的出色状态。在球员状态不好的时候,这个阵型非但威力不足,反而导致了球队的失衡。齐达内坚持这个阵型有多少更衣室的权重很难说,但不管怎样他是要为此负责的。
4312的边路依赖边卫插上,皇马的中前场球员又大多善于在左路活动,右路需要右后卫的插上来利用左路扯出的空间。状态本就下滑的卡瓦哈尔受伤之后,小将阿什拉夫空有身体缺乏经验,很多时候无法利用好右路的空间。达尼洛即使还在,也很难起到边路一条龙的战术作用,同时马塞洛的状态相比上赛季也有下降。

边后卫状态不佳也影响了前场的发挥,球队的传球推进经常遇到困难,两个组织中场不得不经常拉边,前场自由人伊斯科大量回撤到中后场拿球,却很多时候没出现在该出现的位置,反而影响了中场运转。前锋也不得不更多扯边提供宽度,C罗因为超级杯的不冷静被禁赛5场,回来后联赛状态很差,本泽马进球能力进一步退化,贝尔又饱受伤病困扰,他们都已经兼顾不了大范围活动和进球得分的作用了。
前锋状态下降,皇马攻坚时又缺乏中场球员的后排插上进攻,一些比赛中不得不让卡塞米罗大幅度插上,但他的速度和冲击力有限,反而导致了中场防守的空虚。联赛中皇马攻防俱差,丢分太多早早就被巴萨甩开。首回合国家德比的惨败也是这么造成的,上半场皇马虽然压制巴萨并制造出几个机会,但因为前锋状态不佳和缺乏禁区冲击力而无法打开僵局,下半场巴萨利用皇马整体过于压上的漏洞,用长传和快速反击打垮了皇马。
欧冠中齐达内的球队也同样状态一般,对阵小组头号对手热刺一平一负,尤其客场1比3告负的比赛中后场被年轻的对手冲得千疮百孔。这一场算得上是齐达内治下打得最差的一场强强对话,鲜见的亮点和进球都是在阿森西奥替补上场,让右路有了攻势之后出现的,这些都表明皇马急需能拉开宽度提供边路攻势的球员。
联赛下半程皇马持续低迷,一度落到欧冠资格都不稳的地步。齐达内这时暂时放弃了4312,重拾球队最擅长的433并获得了几场胜利。就在局面看似稳定下来的时候,1月底的国王杯又给了皇马迎头一击,尽遣替补的皇马被莱加内斯主场翻盘,赛后齐达内甚至没有出席发布会,直到几个月后他依然提到这场比赛最让他失望。显然,齐达内异常震怒的原因不是他看重国王杯,而是他认为大部分球员的表现辜负了他的期望。

主场逆转大巴黎成赛季转折
在三线破灭了两线的情况下,球队很可能要面临一个失败的赛季,乃至随时可能彻底崩盘。但齐达内在风雨飘摇之际依然表现出了出色的控制力,他没有像穆里尼奥第三年那样对一些球员搞针对和施加高压,也没有像安切洛蒂第二年那样过于放纵,同时对外他坚持不需要引援,甚至直接否决了几乎谈好的门将科帕,以最大程度激发现有球员的斗志。
想扭转颓势,齐达内首先要做的是更改阵型。433因为前场老化和伤病,已难以作为常规阵型,齐达内以442作为联赛的主打:巴斯克斯和阿森西奥覆盖两个边路,适当内切协助组织;C罗和本泽马无需做过多边路扯动和突击,而是更多回撤串联,并和两个边前卫换位让进攻更活跃。C罗在这个阵型下也找回了进球感觉,联赛轮休也保证他可以在关键比赛全力开火。当然对阵强队时,这个阵型的中场劣势不可忽略,在欧冠淘汰赛中,齐达内还是花了不少心思,4312尽管此前效果不好,但由于具有较强的控球能力,还是屡屡被作为先发阵型,用来和对手打消耗战。
欧冠主场对大巴黎是皇马整个赛季的分水岭,也是三连冠之路上最艰苦的一战。皇马一开始摆出4312意图掌控中场,冲击巴黎后腰位置的软肋,开局后也取得了一定优势,但前20分钟凶狠逼抢后不但没有取得进球,反而被攻入了客场进球。上半场补时阶段,皇马利用点球扳平,下半场中段之后,皇马抢开局没有成功的隐患开始暴露,巴黎在调整后逐渐掌控中场,压制了体能下降的皇马。这个时候齐达内展现了出众的魄力,在用贝尔换下本泽马效果不明显后,他又果断换上阿森西奥和巴斯克斯,不再纠缠中场而是最大程度地加强边路冲击力,这一调整让皇马直接打穿了巴黎的右路,80分钟后连下两城将比分反转为3比1,在极其艰难的局面下取得了一场荡气回肠的胜利,一举扭转了半个多赛季球队心态上的颓势。

1/4决赛对尤文,首回合开场3分钟C罗就取得进球,下半场C罗用精彩倒勾扩大了比分,后半段皇马多打一人再进一球,客场收获了3比0的比分。次回合在伯纳乌,皇马险些被老妇人翻盘,齐达内上半场判断错了尤文的主攻方向,马塞洛的左路被打爆,曼朱基奇抓住皇马的防空弱点(拉莫斯缺阵)连下两城。0比2的比分过于危险,下半场齐达内换上阿森西奥和巴斯克斯给边路打上补丁后,再没给尤文什么像样的机会。纳瓦斯的失误让尤文扳平了总比分,但裁判最后时刻判给皇马一粒点球——这个点球程序上吹了没问题,只不过很多裁判不会选择在那么敏感的时候吹——C罗罚进,卫冕冠军有惊无险地迈过了老妇人这关。次回合齐达内开场的安排有一定失误,但好在调整还算及时,不该因此忽视他首回合的布阵成功。
半决赛客战拜仁,齐达内吸取上赛季的教训,不惜拿下本泽马,让伊斯科和巴斯克斯首发,以保证中路的控球和边路的防守,半场阿森西奥替下伊斯科,进一步加强了边路的冲击力,并打入了2比1的制胜进球。次回合缺少正牌右后卫导致该侧被拜仁集中攻击,场面一度被动,好在前场反击还是保证了足够威胁,本泽马梅开二度;后半段换上的贝尔也一定程度遏制了拜仁的进攻,如果早些上他拜仁可能更难起势;纳瓦斯也做出了几次关键扑救。尽管场面被动,皇马还是成功迈向决赛地基辅。

委屈的贝尔,齐祖最后一张王牌
这赛季皇马的主力阵容已经明显老化,4轮淘汰赛遇到的都是强敌,依靠主力阵容压制对手非常吃力。齐达内灵活用兵,首发排出偏控球的阵型和对手消耗,时机一到再上替补针对性变阵,这一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齐达内后半段对贝尔的处理也值得一提,赛季前半段贝尔好不容易找回状态,结果又受到伤病困扰,下半段因为战术原因在关键战没有受到重用使他心生不满,齐达内在坚持用兵策略的同时,也认识到贝尔的价值所在,并没有对威尔士人进行封杀,后半段联赛齐祖还是不断给贝尔机会找状态,这一切最在基辅收到了回报。
决赛面对以高位压迫和前场冲击见长的利物浦,齐达内继续排出4312,在顶过利物浦开场的逼抢和萨拉赫下场后,皇马开始逐渐把握主动。下半场卡里乌斯送大礼让皇马取得梦幻般的局面,但马内迅速扳平比分后利物浦一度起了势,60分钟前后也一般是利物浦发力的阶段。这时齐达内没有迟疑,他立刻换上贝尔,后者上场仅2分钟就用一记惊天倒勾帮助皇马再度领先,接着卡里乌斯黄油手再次送礼,贝尔梅开二度锁定胜局。进球之外,贝尔的上场大大提升了皇马前场的反击速度,在C罗决赛状态一般的情况下,明显增加了皇马对球门的威胁。齐达内最成功的一手,就是在赛季末将这位巨星调整到了最佳状态,并在最合适的时候将这张底牌打了出来。

综合这个赛季,齐达内当然要为前半段的低迷承担责任,特别是阵型选择上。但在球队阵容老化心理疲惫的局面下,他能够整合好更衣室,让功臣们在欧冠齐心协力拼最后一把,是球队再获成功的一大前提。同时他在主力阵容已无法兼顾控制和提速的情况下,在合适时间通过换人改变局面也是皇马屡克强敌的关键。这是齐达内最老道、后手作用最明显的一年,把替补球员和轮换政策都运用到了极致。
在齐达内2016年刚上任时,如果有人说他会带队实现欧冠三连冠,那一定会被视作痴人说梦,但这样不可思议的成绩变成了现实,成为了皇马历史真实的一部分。5年4夺欧冠的皇马也成为欧冠历史上的第二王朝,仅次于皇马在50年代创造的五连冠。齐达内则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带队取得欧冠三连冠的主帅,也是皇马近代最为成功的主帅,仅次于传奇穆尼奥斯。
齐达内深知,这批球员这几年收获了太多的冠军,已经被用到了极限,要想继续取得成功势必需要进行全方面的变革和大换血,而他并不愿意承担这一工作,在夺冠之后选择辞职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亮了(173)
回复
查看评论(8)

油管去年有大量夸安胖技战术革命,活用442的。
今年当然没有了。

油管去年有大量夸安胖技战术革命,活用442的。
今年当然没有了。

亮了(30)
回复

皇马根本就没有踢高位逼抢的传统,安胖和齐达内的成功就是建立在先稳固中后场上的,也不知道哪来的这么多逼抢粉和青训粉

皇马根本就没有踢高位逼抢的传统,安胖和齐达内的成功就是建立在先稳固中后场上的,也不知道哪来的这么多逼抢粉和青训粉

亮了(22)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虎扑JR0347856344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话说你一个巴萨球迷为什么皇马球会看的这么仔细,皇马转巴萨吗

话说你一个巴萨球迷为什么皇马球会看的这么仔细,皇马转巴萨吗

我这么多年看球主要就皇萨这俩队,其他队缺一点味~所谓的英超对抗激烈,但是看了下曼城和阿森纳,真的不够看的~ 银河二期的安切洛蒂的皇马其实非常好看,那种攻防转换的速度叹为观止,虽然齐达内三连欧冠,但是打出的战术和场面 其实有点磕绊,总结为玄学~要论场面的技战术,皇马的风格,多看安胖在银河二期你就知道那种高出全世界一档的攻防转换的技战术和巴萨的风格 海帅的拜仁,克洛普的利物浦 这四大球队并且,你信不信现在皇马90%的球迷都不清楚到底皇马是什么风格的球队~其实答案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划出了让全欧洲都赞叹的轮廓

我这么多年看球主要就皇萨这俩队,其他队缺一点味~所谓的英超对抗激烈,但是看了下曼城和阿森纳,真的不够看的~ 银河二期的安切洛蒂的皇马其实非常好看,那种攻防转换的速度叹为观止,虽然齐达内三连欧冠,但是打出的战术和场面 其实有点磕绊,总结为玄学~要论场面的技战术,皇马的风格,多看安胖在银河二期你就知道那种高出全世界一档的攻防转换的技战术和巴萨的风格 海帅的拜仁,克洛普的利物浦 这四大球队并且,你信不信现在皇马90%的球迷都不清楚到底皇马是什么风格的球队~其实答案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划出了让全欧洲都赞叹的轮廓

亮了(18)
回复
引用 @Kennyggg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贝尼特斯当时真的是脑子长虫了,给了C罗一张射门集锦的光盘让C罗学习

贝尼特斯当时真的是脑子长虫了,给了C罗一张射门集锦的光盘让C罗学习

泼脏水罢了
贝尼特斯说:“我对C罗的唯一评论是,因为他在曼联踢球时我就认识他了,我们分析了他如何踢任意球,分析了球的飞行轨迹,我们看看是否可以做出一些调整,然而我们发现无法做到,后来这件事情就过去了。这是我和他唯一的谈话,其他一切都是谎言,令我惊讶的是,我认识的记者在没有和我交谈的情况下就说出了这样的话。”

泼脏水罢了
贝尼特斯说:“我对C罗的唯一评论是,因为他在曼联踢球时我就认识他了,我们分析了他如何踢任意球,分析了球的飞行轨迹,我们看看是否可以做出一些调整,然而我们发现无法做到,后来这件事情就过去了。这是我和他唯一的谈话,其他一切都是谎言,令我惊讶的是,我认识的记者在没有和我交谈的情况下就说出了这样的话。”

亮了(12)
回复
引用 @五个半柠檬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他发出来了,你看出啥技战术分析了吗?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发出来了,你看出啥技战术分析了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

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不对马嘴

亮了(10)
回复

全部回帖

收起
引用 @马达内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cy 蹲一手

cy 蹲一手

亮了(8)
回复
查看评论(1)

油管去年有大量夸安胖技战术革命,活用442的。
今年当然没有了。

油管去年有大量夸安胖技战术革命,活用442的。
今年当然没有了。

亮了(30)
回复

啥逼抢体系,从来不觉得皇马是一支善于逼抢的球队

啥逼抢体系,从来不觉得皇马是一支善于逼抢的球队

亮了(6)
回复

我倒是还真写过齐达内时期的3年策划,就投稿在体坛

我倒是还真写过齐达内时期的3年策划,就投稿在体坛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去年欧冠 张路在爱奇艺分析的皇马战术 也是很透彻的

去年欧冠 张路在爱奇艺分析的皇马战术 也是很透彻的

亮了(8)
回复
引用 @呆呆兽面包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倒是还真写过齐达内时期的3年策划,就投稿在体坛

我倒是还真写过齐达内时期的3年策划,就投稿在体坛

发出来让大家开开眼不好吗,专区需要技战术分析

发出来让大家开开眼不好吗,专区需要技战术分析

亮了(6)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害怕加比太强不让踢决赛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发出来让大家开开眼不好吗,专区需要技战术分析

发出来让大家开开眼不好吗,专区需要技战术分析

15-16

2015年对皇马来说是相当灰暗的,上半年球队出现了大崩盘四大皆空,功勋主帅安切洛蒂黯然下课;下半年贝尼特斯也没能让球队转运,2016年1月,他成为银河二期第一个被中途解雇的主教练。平心而论,贝尼特斯的战绩没有差到天怒人怨的程度,欧冠也以小组第一出线,但国家德比的惨败和球队联赛一再错过追分机会令人心丧尽,加之上一个赛季四大皆空,球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的下课是无可避免的。而新上任的救火主帅,正是银河一期为皇马夺得第9座欧冠的超级巨星、担任过安切洛蒂助教和二队主帅的齐达内。 

稳定军心,齐祖解决三大难题
在评价齐达内之前,首先要说一下他的两位前任,以明确他上任时面临的局面。安切洛蒂把大部分球星的能力发挥得很好,但他的体系过于依赖强大的个人能力和整体轮转,同时又不善于围绕替补球员制定第二方案,加上他对球星采取过于怀柔和松散的管理,导致了2014-15赛季的崩盘。贝尼特斯看到了球队的漏洞,采取的补救策略大体是对的,他开发了本泽马和贝尔的火力,一些关键比赛,比如对马竞,他的思路也比安切洛蒂更对头。但他对中场球员的使用非常不成功,球队面对对手的高位压迫很容易前后脱节,另外他和队内多名球员关系欠佳,最后只有下课一途。
齐达内上任时面临三大难题:安抚人心;短期内找出最合适的战术,用好替补球员;在杯赛中带来突破。实际上他的试验空间并不大,穆里尼奥和安切洛蒂都经历了一个试验战术的阶段,在失败后调整和优化了体系才获得成功,而齐达内上任时皇马国王杯已经出局,联赛不能再丢分,欧冠只剩下淘汰赛,没有任何犯错的余地。
齐达内的思路很明确:主体战术求稳,加强中前场的控球和中后场的出球跑动,在换人上则比较大胆,注重在对手体能下降后加强冲击赢下比赛——这样的特点十分适合打硬仗。J罗之所以在他手下显得尴尬,正是因为他作为中场拿球能力不如其他几位队友,作为锋线的后手他的速度和冲击力又不如巴斯克斯、赫塞。齐达内球员时期地位崇高,加上弗洛伦蒂诺的全力支持,让他足以镇服队中大牌。结果皇马打出了极富统治力的联赛下半程,19场16胜仅丢7分,是皇马银河二期最佳的半程战绩,最终距离巴萨只有1分之差。

欧冠淘汰赛首战对罗马,面对老辣的斯帕莱蒂,齐达内没有像一般的菜鸟教练那样过于冒进或保守,而是耐心周旋。他让马塞洛和拉莫斯限制住对方最大的武器萨拉赫,下半场罗马准备压上进攻,皇马也立刻提速,依靠C罗的远射取得进球,领先后齐达内没有过于保守,而是换上赫塞进一步加强反击并扩大比分,最终客场2比0带走了胜利。这一战让人看到了齐达内在杯赛中的掌控力,这样的教练有能力带领球队在欧冠闯出成就。 
联赛最引人注目的国家德比,齐达内也采取了类似策略,上半场全力防守,等待巴萨体能下降后提速冲击,在先失一球的情况下连入两球逆转。其中第一球体现了在他治下皇马精妙的中后场传接配合,最后时刻他们进攻一浪高过一浪,甚至完全压过了巴萨。这一战为皇马上下带来了信心,但损耗也相当不小,接下来的周中1/4决赛首回合,体能明显受到影响的皇马0比2不敌狼堡,不过回到主场他们依靠更强大的整体实力,以及C罗的帽子戏法逆转杀入四强。这一战的起死回生让球队的心理变得更加坚韧。


博取安切洛蒂和贝尼特斯之长
跨过巴萨和狼堡之后,齐达内又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C罗和本泽马的连续受伤。这让球队依赖的433体系受到很大影响,这个阵型对前场的攻击力要求非常高,如果不能用好替补球员,很可能就会重蹈安切洛蒂第二季的覆辙。欧冠半决赛对曼城,齐达内在强调中场控制的前提下,前场给了贝尔最大的自由度,同时利用巴斯克斯来补充活力和防守,赫塞作为箭头牵制对方的防线,虽然火力不能与主力BBC相比,但保证了前场的边路覆盖和冲击力。两回合皇马虽然仅一球小胜,但整体表现非常稳健,牢牢压制了对手。齐达内对替补的妙用,保证了皇马没有因为主力伤停而无以为继。
决赛面对马竞这样硬朗而善打反击的对手,齐达内的思路不再是后发制人,而是开场抢攻,取得进球后收缩打反击,落后的马竞也确实在进攻上办法不多。但由于C罗和本泽马不在状态影响了反击威胁,下半场卡瓦哈尔的受伤又浪费了一个换人名额,为了保护替补上阵的达尼洛,齐达内不得不换上巴斯克斯协助防守,而没法把名额留给替补席上冲击力最强的赫塞。换下克罗斯是一招险棋最终没起到效果,在皇马连续错过锁定胜局的机会后,被马竞扳平了比分。加时赛两队均无建树,点球大战皇马五罚全中,在一个开局不顺中途几近崩溃的赛季,以球会历史上的第11座、3年内的第2座欧冠奖杯,粉碎了一切质疑,而最大的功臣就是力挽狂澜的主帅齐达内。


第一年齐达内半路接手没有多少试验空间,他更多是结合之前的经验教训,围绕现有主力制定出最稳妥的体系再逐步提升细节。他做出的重要改变是,从一开始试图采用纯技术中场来保证传接压制对手,到联赛被马竞击败后(0比1)开始重视对后场的保护。重用卡塞米罗为球队带来了平衡,克罗斯也获得了解放,可以更多前插组织。克罗斯、莫德里奇和卡塞米罗的组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中场的硬度和控制力,让前场的BBC能够尽情开火。
这一年齐达内虽然还没有使出所有本事,但在加强传控、临场调度、替补轮换以及更衣室掌控等方面已经很见功力,甚至点球大战的安排也非常有效。他不像两位前任那样过于追求极致的体系,而是更多追求平衡,和很多人所误以为的不同,齐达内并没有完全推翻贝尼特斯的体系回归安切洛蒂的套路,而是取长补短,前场继续发挥BBC的冲击力,但同时注重中场的传接控制,欧冠决赛则借鉴了贝尼特斯联赛对付马竞(1比1)的策略。
决赛的摄像师们把大部分镜头都给了马竞球迷,认为“弱者”的悲伤应该被大肆报道和铭记,但这是不公正的,皇马为这第11冠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承受的压力和痛苦一点不少于同城对手。齐达内,更是在执教一线队的首个赛季就显露出率领皇马创造最辉煌篇章的能力。


16-17
齐达内的第一个赛季是无比成功的。但皇马这样的豪门不能原地踏步,在收获了冠军提升威信,新赛季有充足时间的背景下,齐祖开始把更多自己的思路灌输给球队,进行不少新的尝试。
2016欧洲杯皇马球星大多发挥出色,但这对俱乐部未必都是好事。之前两届欧洲杯都有很多表现好的皇马球员,他们却因消耗过大导致新赛季开局状态极其糟糕。因此齐达内首先请来体能教练平图斯大肆加练体能,保证球队能在赛季后期有更好的体能冲垮对手,同时他也更加着重对替补球员的使用。

伊斯科点亮4312
第二赛季齐达内遇到了不少难题,上赛季所向披靡的433威风不再,前场三叉戟BBC中,本泽马进球能力明显退化,贝尔中段重伤,C罗因为年龄关系状态难以持续整个赛季。此外,对手也进一步吃透了皇马的战术,在限制住BBC前场冲击的空间后,皇马缺乏能后排插上打破僵局的球员,赛季初的连平就多少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为此齐达内开始尝试改变套路,特别是前场的伤病让他不得不多想办法,其中用得最多的是让莫拉塔或伊斯科来轮换本泽马。赛季中段客场对马竞一战颇值一提,齐达内在本泽马、克罗斯、拉莫斯等多名主力缺阵的情况下大胆排出4411阵型,通过中场凶悍的逼抢、两边贝尔和巴斯克斯的上下覆盖以及C罗和伊斯科的出色发挥,在这个近年来的克星身上取得了一场3比0完胜。此前定位不清的伊斯科在9号半的位置如鱼得水,踢出了在皇马最好的比赛之一,及后他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重用。
齐达内还尝试过三后卫体系,但并不成功,最终因为过于影响进攻而作罢。同时齐达内进行了极其大胆的轮换,关键战前后往往让8个以上的主力轮休。莫拉塔、阿森西奥、J罗等球员组成的“B队”在面对无欲无求的中下游球队时,往往能带来大胜,为主力争取到宝贵的休息时间。32岁的C罗能在下半程的欧冠淘汰赛打出职业生涯最强表现,也和他接受轮换养精蓄锐有关。

齐达内有自己的理念和战术上的侧重,但他的优点更在于根据手头球员的特点来制定合适战术,开发球员的长处,这样的教练显然更适合皇马这样的球队。赛季末的4312算得上齐达内的杰作,在这个体系下伊斯科成为“1”的首选,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前腰,组织并非他的强项,但他有很强的控球和小范围配合能力,最后一传一射都不错,善于充当进攻自由人的角色。
在4312下伊斯科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度,因为轮换体能充沛的C罗和赛季末状态回勇的本泽马除了进球得分还能大范围扯动配合,三人一同盘活了前场进攻。表现出色的马塞洛和卡瓦哈尔覆盖两个边路,三大中场也是如鱼得水,全队状态上佳的皇马依靠这个体系在赛季末的几场关键比赛中打出了统治性的表现。
当然这个4312也有缺陷,那就是边路非常依赖边卫拉开空间,且边路防守能力一般,往往需要莫德里奇右移协防。欧冠1/4决赛次回合对拜仁,罗贝里集中攻击皇马右侧,同时穆勒和莱万冲击中路,一度让皇马颇为难堪。齐达内这一年欧冠最大的失误就是这场比赛下半场换下了本泽马,导致前场缺少背身拿球的支点,C罗面对球门的机会大大减少,幸而拜仁因为体能下降和红牌,在加时赛崩溃。之后的对手马竞和尤文都不具备太强的边路攻击力,无法对皇马的4312造成根本威胁,皇马的场面也好得多。

巴斯克斯+阿森西奥=最强后手
齐达内对很多球员的使用都可圈可点,除了伊斯科,第一个赛季卡塞米罗更多被作为工兵使用,第二季也有了变化,在双核克罗斯和莫德里奇被重点盯防的情况下,两人回撤组织出球,而由卡塞米罗插上充当奇兵,发挥他的射门和传球能力,4轮欧冠淘汰赛卡塞米罗都有关键助攻和进球,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成功,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真正成长为一名世界级后腰。
赛季中期贝尔重伤后,齐达内开始重用巴斯克斯,虽然巴斯克斯不具备贝尔的冲击力,但体能充沛不惜奔跑,也具备一定的突破能力,作为后手可以依靠他的边路突破打穿对手的防线。
能力出色的J罗尴尬就在于此,作为中场他无法挤掉三位主力的任何一个,而打前场又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速度和冲击力,因此在关键比赛中往往成为最末位的选择,但如果在“B队”阵容时,他这样能在中场穿针引线又能得分的球员却能起到很大作用,皇马那个赛季B队有这么好的表现J罗功劳很大。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莫拉塔和阿森西奥的加入,莫拉塔的脚下技术和把握能力不如赫塞,但头球和冲击力更强,为联赛取分做出了很大贡献。而阿森西奥具有很好的启动速度和远射,有很好的边路防守和传球功能,因此强强对话中,特点更全面的他成为替补上场改变战局的第一选择。
至于莫拉塔和本泽马的争议,本质在于莫拉塔不具备本泽马的串联能力,作为主力中锋对球队的整体运作帮助不够。本泽马虽然进球能力明显退化,但强强对话中对中场的串联作用依然难以替代,而且相比联赛的低迷,欧冠上本泽马的发挥整体还算不错。可以说,齐达内的选择完全是出于战术需要而非私心。

巅峰!最具统治力的欧冠决赛
齐达内的球队除了体能充沛善于后程发力,最叫人叹为观止的就是整体的跑位传接,很多关键进球尽管最后一击平平无奇,但进球前往往经过多脚流畅的传递,破解对手的几层防线,颇有银河一期那支华丽皇马的影子。第一赛季的一些进球就可以看出端倪,第二赛季这个特点更加凸显。欧冠决赛对尤文的第一个进球就是非常精彩的整体套路,从后场到前场纵向推进后,再进行横向转移和小范围配合,最后一举攻破了布冯的球门,几乎整个中前场都参与了这次进攻。
这个赛季皇马拿到了银河二期的第二个联赛冠军,全年只有3场败仗,仅多于穆里尼奥100分夺冠的赛季。进球106比116不如巴萨多却拿到联赛,体现出了齐达内求稳的特性。安切洛蒂带队的两个赛季,皇马进球多于巴萨和马竞,却没有拿到联赛冠军,就是稳定性欠奉,顺境时连连大胜,逆境下却容易连续丢分。欧冠上,皇马还是求稳为先,等待对手松懈和体能下降时再发力。半决赛对马竞依然是先抢攻,取得领先后再慢慢周旋,只不过这次皇马首回合就终结了悬念。

决赛皇马上半场同样是稳守为先,并率先通过反击破门。下半场伊斯科在左路的插上压制了尤文的后卫线,瓦拉内看住曼朱基奇,遏制了尤文的高点优势。在老妇人体能下降的时候,齐达内适时加强了中前场的压迫,最终连入两球锁定胜局。齐达内在全盘战术上成功压制了阿莱格里,这场决赛是皇马5年4场决赛中打得最出色最具统治力的一场。皇马用一场4比1的完胜令人信服地成为欧冠改制以来首支卫冕的球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第二次夺得联赛欧冠双冠。
如果说第一年齐达内在短时间内给球队带来了平衡和团结,为泥潭中的皇马带来了惊喜。那第二年齐达内就是把皇马整体实力提升到了近代的最高峰,并最终成就霸业。这个赛季齐达内不管是体能训练、对全队状态的调整、战术制定、临场针对性布置还是更衣室的掌控都堪称皇马近代主帅的第一人,超过世纪初的博斯克。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尽头,延续辉煌的道路上,有更多的艰难险阻等着齐达内和皇马。


17-18

在实现卫冕欧冠之后,三连冠成为皇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NBA中,三连冠也是非常有难度的,原因在于经过连续的冠军和拼搏后,球员身体状况和进取心都会下降,能实现三连冠的球队,最后一年大多已是强弩之末,历史上1970年代的两支传奇球队阿贾克斯和拜仁慕尼黑,都在三连冠后走到了分崩离析的尽头。2017-18赛季的皇马站在辉煌的顶峰,同样开始出现各种解体的苗头。

双线失守,齐达内震怒
这支皇马大部分主力都是安切洛蒂十冠赛季的班底,他们在过去4个赛季拿到了1个联赛和3个欧冠,身体状态和对冠军的饥渴下降已经不可避免。尤其对上赛季拼下联赛后,球队已经没有动力再在38轮长跑中保持昂扬的斗志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皇马只在2006-07夏天大换血后实现过联赛卫冕,更常见的是西甲夺冠后的第二个赛季联赛战绩惨不忍睹。加上没有强援加盟刺激队内竞争,2017-18赛季皇马几乎全队的状态都不好。
世界杯年也造成了不小影响,为了确保在国家队的位置,莫拉塔和J罗两位替补要求离队,右后卫达尼洛也加盟了曼城,而大部分实力派球员为了世界杯也不愿来皇马打替补。在这种情况下,球队只能引进几个年轻的潜力股(只签下了塞瓦略斯和特奥,马约拉尔、巴列霍和略伦特租借回归),他们的即战力都可以忽略不计。
阵型也是皇马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前半段皇马主打4312,这个阵型上赛季末段打出了统治性的表现,但它非常依赖球队整体、尤其是两个边卫的出色状态。在球员状态不好的时候,这个阵型非但威力不足,反而导致了球队的失衡。齐达内坚持这个阵型有多少更衣室的权重很难说,但不管怎样他是要为此负责的。
4312的边路依赖边卫插上,皇马的中前场球员又大多善于在左路活动,右路需要右后卫的插上来利用左路扯出的空间。状态本就下滑的卡瓦哈尔受伤之后,小将阿什拉夫空有身体缺乏经验,很多时候无法利用好右路的空间。达尼洛即使还在,也很难起到边路一条龙的战术作用,同时马塞洛的状态相比上赛季也有下降。

边后卫状态不佳也影响了前场的发挥,球队的传球推进经常遇到困难,两个组织中场不得不经常拉边,前场自由人伊斯科大量回撤到中后场拿球,却很多时候没出现在该出现的位置,反而影响了中场运转。前锋也不得不更多扯边提供宽度,C罗因为超级杯的不冷静被禁赛5场,回来后联赛状态很差,本泽马进球能力进一步退化,贝尔又饱受伤病困扰,他们都已经兼顾不了大范围活动和进球得分的作用了。
前锋状态下降,皇马攻坚时又缺乏中场球员的后排插上进攻,一些比赛中不得不让卡塞米罗大幅度插上,但他的速度和冲击力有限,反而导致了中场防守的空虚。联赛中皇马攻防俱差,丢分太多早早就被巴萨甩开。首回合国家德比的惨败也是这么造成的,上半场皇马虽然压制巴萨并制造出几个机会,但因为前锋状态不佳和缺乏禁区冲击力而无法打开僵局,下半场巴萨利用皇马整体过于压上的漏洞,用长传和快速反击打垮了皇马。
欧冠中齐达内的球队也同样状态一般,对阵小组头号对手热刺一平一负,尤其客场1比3告负的比赛中后场被年轻的对手冲得千疮百孔。这一场算得上是齐达内治下打得最差的一场强强对话,鲜见的亮点和进球都是在阿森西奥替补上场,让右路有了攻势之后出现的,这些都表明皇马急需能拉开宽度提供边路攻势的球员。
联赛下半程皇马持续低迷,一度落到欧冠资格都不稳的地步。齐达内这时暂时放弃了4312,重拾球队最擅长的433并获得了几场胜利。就在局面看似稳定下来的时候,1月底的国王杯又给了皇马迎头一击,尽遣替补的皇马被莱加内斯主场翻盘,赛后齐达内甚至没有出席发布会,直到几个月后他依然提到这场比赛最让他失望。显然,齐达内异常震怒的原因不是他看重国王杯,而是他认为大部分球员的表现辜负了他的期望。

主场逆转大巴黎成赛季转折
在三线破灭了两线的情况下,球队很可能要面临一个失败的赛季,乃至随时可能彻底崩盘。但齐达内在风雨飘摇之际依然表现出了出色的控制力,他没有像穆里尼奥第三年那样对一些球员搞针对和施加高压,也没有像安切洛蒂第二年那样过于放纵,同时对外他坚持不需要引援,甚至直接否决了几乎谈好的门将科帕,以最大程度激发现有球员的斗志。
想扭转颓势,齐达内首先要做的是更改阵型。433因为前场老化和伤病,已难以作为常规阵型,齐达内以442作为联赛的主打:巴斯克斯和阿森西奥覆盖两个边路,适当内切协助组织;C罗和本泽马无需做过多边路扯动和突击,而是更多回撤串联,并和两个边前卫换位让进攻更活跃。C罗在这个阵型下也找回了进球感觉,联赛轮休也保证他可以在关键比赛全力开火。当然对阵强队时,这个阵型的中场劣势不可忽略,在欧冠淘汰赛中,齐达内还是花了不少心思,4312尽管此前效果不好,但由于具有较强的控球能力,还是屡屡被作为先发阵型,用来和对手打消耗战。
欧冠主场对大巴黎是皇马整个赛季的分水岭,也是三连冠之路上最艰苦的一战。皇马一开始摆出4312意图掌控中场,冲击巴黎后腰位置的软肋,开局后也取得了一定优势,但前20分钟凶狠逼抢后不但没有取得进球,反而被攻入了客场进球。上半场补时阶段,皇马利用点球扳平,下半场中段之后,皇马抢开局没有成功的隐患开始暴露,巴黎在调整后逐渐掌控中场,压制了体能下降的皇马。这个时候齐达内展现了出众的魄力,在用贝尔换下本泽马效果不明显后,他又果断换上阿森西奥和巴斯克斯,不再纠缠中场而是最大程度地加强边路冲击力,这一调整让皇马直接打穿了巴黎的右路,80分钟后连下两城将比分反转为3比1,在极其艰难的局面下取得了一场荡气回肠的胜利,一举扭转了半个多赛季球队心态上的颓势。

1/4决赛对尤文,首回合开场3分钟C罗就取得进球,下半场C罗用精彩倒勾扩大了比分,后半段皇马多打一人再进一球,客场收获了3比0的比分。次回合在伯纳乌,皇马险些被老妇人翻盘,齐达内上半场判断错了尤文的主攻方向,马塞洛的左路被打爆,曼朱基奇抓住皇马的防空弱点(拉莫斯缺阵)连下两城。0比2的比分过于危险,下半场齐达内换上阿森西奥和巴斯克斯给边路打上补丁后,再没给尤文什么像样的机会。纳瓦斯的失误让尤文扳平了总比分,但裁判最后时刻判给皇马一粒点球——这个点球程序上吹了没问题,只不过很多裁判不会选择在那么敏感的时候吹——C罗罚进,卫冕冠军有惊无险地迈过了老妇人这关。次回合齐达内开场的安排有一定失误,但好在调整还算及时,不该因此忽视他首回合的布阵成功。
半决赛客战拜仁,齐达内吸取上赛季的教训,不惜拿下本泽马,让伊斯科和巴斯克斯首发,以保证中路的控球和边路的防守,半场阿森西奥替下伊斯科,进一步加强了边路的冲击力,并打入了2比1的制胜进球。次回合缺少正牌右后卫导致该侧被拜仁集中攻击,场面一度被动,好在前场反击还是保证了足够威胁,本泽马梅开二度;后半段换上的贝尔也一定程度遏制了拜仁的进攻,如果早些上他拜仁可能更难起势;纳瓦斯也做出了几次关键扑救。尽管场面被动,皇马还是成功迈向决赛地基辅。

委屈的贝尔,齐祖最后一张王牌
这赛季皇马的主力阵容已经明显老化,4轮淘汰赛遇到的都是强敌,依靠主力阵容压制对手非常吃力。齐达内灵活用兵,首发排出偏控球的阵型和对手消耗,时机一到再上替补针对性变阵,这一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齐达内后半段对贝尔的处理也值得一提,赛季前半段贝尔好不容易找回状态,结果又受到伤病困扰,下半段因为战术原因在关键战没有受到重用使他心生不满,齐达内在坚持用兵策略的同时,也认识到贝尔的价值所在,并没有对威尔士人进行封杀,后半段联赛齐祖还是不断给贝尔机会找状态,这一切最在基辅收到了回报。
决赛面对以高位压迫和前场冲击见长的利物浦,齐达内继续排出4312,在顶过利物浦开场的逼抢和萨拉赫下场后,皇马开始逐渐把握主动。下半场卡里乌斯送大礼让皇马取得梦幻般的局面,但马内迅速扳平比分后利物浦一度起了势,60分钟前后也一般是利物浦发力的阶段。这时齐达内没有迟疑,他立刻换上贝尔,后者上场仅2分钟就用一记惊天倒勾帮助皇马再度领先,接着卡里乌斯黄油手再次送礼,贝尔梅开二度锁定胜局。进球之外,贝尔的上场大大提升了皇马前场的反击速度,在C罗决赛状态一般的情况下,明显增加了皇马对球门的威胁。齐达内最成功的一手,就是在赛季末将这位巨星调整到了最佳状态,并在最合适的时候将这张底牌打了出来。

综合这个赛季,齐达内当然要为前半段的低迷承担责任,特别是阵型选择上。但在球队阵容老化心理疲惫的局面下,他能够整合好更衣室,让功臣们在欧冠齐心协力拼最后一把,是球队再获成功的一大前提。同时他在主力阵容已无法兼顾控制和提速的情况下,在合适时间通过换人改变局面也是皇马屡克强敌的关键。这是齐达内最老道、后手作用最明显的一年,把替补球员和轮换政策都运用到了极致。
在齐达内2016年刚上任时,如果有人说他会带队实现欧冠三连冠,那一定会被视作痴人说梦,但这样不可思议的成绩变成了现实,成为了皇马历史真实的一部分。5年4夺欧冠的皇马也成为欧冠历史上的第二王朝,仅次于皇马在50年代创造的五连冠。齐达内则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带队取得欧冠三连冠的主帅,也是皇马近代最为成功的主帅,仅次于传奇穆尼奥斯。
齐达内深知,这批球员这几年收获了太多的冠军,已经被用到了极限,要想继续取得成功势必需要进行全方面的变革和大换血,而他并不愿意承担这一工作,在夺冠之后选择辞职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15-16

2015年对皇马来说是相当灰暗的,上半年球队出现了大崩盘四大皆空,功勋主帅安切洛蒂黯然下课;下半年贝尼特斯也没能让球队转运,2016年1月,他成为银河二期第一个被中途解雇的主教练。平心而论,贝尼特斯的战绩没有差到天怒人怨的程度,欧冠也以小组第一出线,但国家德比的惨败和球队联赛一再错过追分机会令人心丧尽,加之上一个赛季四大皆空,球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的下课是无可避免的。而新上任的救火主帅,正是银河一期为皇马夺得第9座欧冠的超级巨星、担任过安切洛蒂助教和二队主帅的齐达内。 

稳定军心,齐祖解决三大难题
在评价齐达内之前,首先要说一下他的两位前任,以明确他上任时面临的局面。安切洛蒂把大部分球星的能力发挥得很好,但他的体系过于依赖强大的个人能力和整体轮转,同时又不善于围绕替补球员制定第二方案,加上他对球星采取过于怀柔和松散的管理,导致了2014-15赛季的崩盘。贝尼特斯看到了球队的漏洞,采取的补救策略大体是对的,他开发了本泽马和贝尔的火力,一些关键比赛,比如对马竞,他的思路也比安切洛蒂更对头。但他对中场球员的使用非常不成功,球队面对对手的高位压迫很容易前后脱节,另外他和队内多名球员关系欠佳,最后只有下课一途。
齐达内上任时面临三大难题:安抚人心;短期内找出最合适的战术,用好替补球员;在杯赛中带来突破。实际上他的试验空间并不大,穆里尼奥和安切洛蒂都经历了一个试验战术的阶段,在失败后调整和优化了体系才获得成功,而齐达内上任时皇马国王杯已经出局,联赛不能再丢分,欧冠只剩下淘汰赛,没有任何犯错的余地。
齐达内的思路很明确:主体战术求稳,加强中前场的控球和中后场的出球跑动,在换人上则比较大胆,注重在对手体能下降后加强冲击赢下比赛——这样的特点十分适合打硬仗。J罗之所以在他手下显得尴尬,正是因为他作为中场拿球能力不如其他几位队友,作为锋线的后手他的速度和冲击力又不如巴斯克斯、赫塞。齐达内球员时期地位崇高,加上弗洛伦蒂诺的全力支持,让他足以镇服队中大牌。结果皇马打出了极富统治力的联赛下半程,19场16胜仅丢7分,是皇马银河二期最佳的半程战绩,最终距离巴萨只有1分之差。

欧冠淘汰赛首战对罗马,面对老辣的斯帕莱蒂,齐达内没有像一般的菜鸟教练那样过于冒进或保守,而是耐心周旋。他让马塞洛和拉莫斯限制住对方最大的武器萨拉赫,下半场罗马准备压上进攻,皇马也立刻提速,依靠C罗的远射取得进球,领先后齐达内没有过于保守,而是换上赫塞进一步加强反击并扩大比分,最终客场2比0带走了胜利。这一战让人看到了齐达内在杯赛中的掌控力,这样的教练有能力带领球队在欧冠闯出成就。 
联赛最引人注目的国家德比,齐达内也采取了类似策略,上半场全力防守,等待巴萨体能下降后提速冲击,在先失一球的情况下连入两球逆转。其中第一球体现了在他治下皇马精妙的中后场传接配合,最后时刻他们进攻一浪高过一浪,甚至完全压过了巴萨。这一战为皇马上下带来了信心,但损耗也相当不小,接下来的周中1/4决赛首回合,体能明显受到影响的皇马0比2不敌狼堡,不过回到主场他们依靠更强大的整体实力,以及C罗的帽子戏法逆转杀入四强。这一战的起死回生让球队的心理变得更加坚韧。


博取安切洛蒂和贝尼特斯之长
跨过巴萨和狼堡之后,齐达内又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C罗和本泽马的连续受伤。这让球队依赖的433体系受到很大影响,这个阵型对前场的攻击力要求非常高,如果不能用好替补球员,很可能就会重蹈安切洛蒂第二季的覆辙。欧冠半决赛对曼城,齐达内在强调中场控制的前提下,前场给了贝尔最大的自由度,同时利用巴斯克斯来补充活力和防守,赫塞作为箭头牵制对方的防线,虽然火力不能与主力BBC相比,但保证了前场的边路覆盖和冲击力。两回合皇马虽然仅一球小胜,但整体表现非常稳健,牢牢压制了对手。齐达内对替补的妙用,保证了皇马没有因为主力伤停而无以为继。
决赛面对马竞这样硬朗而善打反击的对手,齐达内的思路不再是后发制人,而是开场抢攻,取得进球后收缩打反击,落后的马竞也确实在进攻上办法不多。但由于C罗和本泽马不在状态影响了反击威胁,下半场卡瓦哈尔的受伤又浪费了一个换人名额,为了保护替补上阵的达尼洛,齐达内不得不换上巴斯克斯协助防守,而没法把名额留给替补席上冲击力最强的赫塞。换下克罗斯是一招险棋最终没起到效果,在皇马连续错过锁定胜局的机会后,被马竞扳平了比分。加时赛两队均无建树,点球大战皇马五罚全中,在一个开局不顺中途几近崩溃的赛季,以球会历史上的第11座、3年内的第2座欧冠奖杯,粉碎了一切质疑,而最大的功臣就是力挽狂澜的主帅齐达内。


第一年齐达内半路接手没有多少试验空间,他更多是结合之前的经验教训,围绕现有主力制定出最稳妥的体系再逐步提升细节。他做出的重要改变是,从一开始试图采用纯技术中场来保证传接压制对手,到联赛被马竞击败后(0比1)开始重视对后场的保护。重用卡塞米罗为球队带来了平衡,克罗斯也获得了解放,可以更多前插组织。克罗斯、莫德里奇和卡塞米罗的组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中场的硬度和控制力,让前场的BBC能够尽情开火。
这一年齐达内虽然还没有使出所有本事,但在加强传控、临场调度、替补轮换以及更衣室掌控等方面已经很见功力,甚至点球大战的安排也非常有效。他不像两位前任那样过于追求极致的体系,而是更多追求平衡,和很多人所误以为的不同,齐达内并没有完全推翻贝尼特斯的体系回归安切洛蒂的套路,而是取长补短,前场继续发挥BBC的冲击力,但同时注重中场的传接控制,欧冠决赛则借鉴了贝尼特斯联赛对付马竞(1比1)的策略。
决赛的摄像师们把大部分镜头都给了马竞球迷,认为“弱者”的悲伤应该被大肆报道和铭记,但这是不公正的,皇马为这第11冠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承受的压力和痛苦一点不少于同城对手。齐达内,更是在执教一线队的首个赛季就显露出率领皇马创造最辉煌篇章的能力。


16-17
齐达内的第一个赛季是无比成功的。但皇马这样的豪门不能原地踏步,在收获了冠军提升威信,新赛季有充足时间的背景下,齐祖开始把更多自己的思路灌输给球队,进行不少新的尝试。
2016欧洲杯皇马球星大多发挥出色,但这对俱乐部未必都是好事。之前两届欧洲杯都有很多表现好的皇马球员,他们却因消耗过大导致新赛季开局状态极其糟糕。因此齐达内首先请来体能教练平图斯大肆加练体能,保证球队能在赛季后期有更好的体能冲垮对手,同时他也更加着重对替补球员的使用。

伊斯科点亮4312
第二赛季齐达内遇到了不少难题,上赛季所向披靡的433威风不再,前场三叉戟BBC中,本泽马进球能力明显退化,贝尔中段重伤,C罗因为年龄关系状态难以持续整个赛季。此外,对手也进一步吃透了皇马的战术,在限制住BBC前场冲击的空间后,皇马缺乏能后排插上打破僵局的球员,赛季初的连平就多少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为此齐达内开始尝试改变套路,特别是前场的伤病让他不得不多想办法,其中用得最多的是让莫拉塔或伊斯科来轮换本泽马。赛季中段客场对马竞一战颇值一提,齐达内在本泽马、克罗斯、拉莫斯等多名主力缺阵的情况下大胆排出4411阵型,通过中场凶悍的逼抢、两边贝尔和巴斯克斯的上下覆盖以及C罗和伊斯科的出色发挥,在这个近年来的克星身上取得了一场3比0完胜。此前定位不清的伊斯科在9号半的位置如鱼得水,踢出了在皇马最好的比赛之一,及后他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重用。
齐达内还尝试过三后卫体系,但并不成功,最终因为过于影响进攻而作罢。同时齐达内进行了极其大胆的轮换,关键战前后往往让8个以上的主力轮休。莫拉塔、阿森西奥、J罗等球员组成的“B队”在面对无欲无求的中下游球队时,往往能带来大胜,为主力争取到宝贵的休息时间。32岁的C罗能在下半程的欧冠淘汰赛打出职业生涯最强表现,也和他接受轮换养精蓄锐有关。

齐达内有自己的理念和战术上的侧重,但他的优点更在于根据手头球员的特点来制定合适战术,开发球员的长处,这样的教练显然更适合皇马这样的球队。赛季末的4312算得上齐达内的杰作,在这个体系下伊斯科成为“1”的首选,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前腰,组织并非他的强项,但他有很强的控球和小范围配合能力,最后一传一射都不错,善于充当进攻自由人的角色。
在4312下伊斯科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度,因为轮换体能充沛的C罗和赛季末状态回勇的本泽马除了进球得分还能大范围扯动配合,三人一同盘活了前场进攻。表现出色的马塞洛和卡瓦哈尔覆盖两个边路,三大中场也是如鱼得水,全队状态上佳的皇马依靠这个体系在赛季末的几场关键比赛中打出了统治性的表现。
当然这个4312也有缺陷,那就是边路非常依赖边卫拉开空间,且边路防守能力一般,往往需要莫德里奇右移协防。欧冠1/4决赛次回合对拜仁,罗贝里集中攻击皇马右侧,同时穆勒和莱万冲击中路,一度让皇马颇为难堪。齐达内这一年欧冠最大的失误就是这场比赛下半场换下了本泽马,导致前场缺少背身拿球的支点,C罗面对球门的机会大大减少,幸而拜仁因为体能下降和红牌,在加时赛崩溃。之后的对手马竞和尤文都不具备太强的边路攻击力,无法对皇马的4312造成根本威胁,皇马的场面也好得多。

巴斯克斯+阿森西奥=最强后手
齐达内对很多球员的使用都可圈可点,除了伊斯科,第一个赛季卡塞米罗更多被作为工兵使用,第二季也有了变化,在双核克罗斯和莫德里奇被重点盯防的情况下,两人回撤组织出球,而由卡塞米罗插上充当奇兵,发挥他的射门和传球能力,4轮欧冠淘汰赛卡塞米罗都有关键助攻和进球,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成功,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真正成长为一名世界级后腰。
赛季中期贝尔重伤后,齐达内开始重用巴斯克斯,虽然巴斯克斯不具备贝尔的冲击力,但体能充沛不惜奔跑,也具备一定的突破能力,作为后手可以依靠他的边路突破打穿对手的防线。
能力出色的J罗尴尬就在于此,作为中场他无法挤掉三位主力的任何一个,而打前场又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速度和冲击力,因此在关键比赛中往往成为最末位的选择,但如果在“B队”阵容时,他这样能在中场穿针引线又能得分的球员却能起到很大作用,皇马那个赛季B队有这么好的表现J罗功劳很大。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莫拉塔和阿森西奥的加入,莫拉塔的脚下技术和把握能力不如赫塞,但头球和冲击力更强,为联赛取分做出了很大贡献。而阿森西奥具有很好的启动速度和远射,有很好的边路防守和传球功能,因此强强对话中,特点更全面的他成为替补上场改变战局的第一选择。
至于莫拉塔和本泽马的争议,本质在于莫拉塔不具备本泽马的串联能力,作为主力中锋对球队的整体运作帮助不够。本泽马虽然进球能力明显退化,但强强对话中对中场的串联作用依然难以替代,而且相比联赛的低迷,欧冠上本泽马的发挥整体还算不错。可以说,齐达内的选择完全是出于战术需要而非私心。

巅峰!最具统治力的欧冠决赛
齐达内的球队除了体能充沛善于后程发力,最叫人叹为观止的就是整体的跑位传接,很多关键进球尽管最后一击平平无奇,但进球前往往经过多脚流畅的传递,破解对手的几层防线,颇有银河一期那支华丽皇马的影子。第一赛季的一些进球就可以看出端倪,第二赛季这个特点更加凸显。欧冠决赛对尤文的第一个进球就是非常精彩的整体套路,从后场到前场纵向推进后,再进行横向转移和小范围配合,最后一举攻破了布冯的球门,几乎整个中前场都参与了这次进攻。
这个赛季皇马拿到了银河二期的第二个联赛冠军,全年只有3场败仗,仅多于穆里尼奥100分夺冠的赛季。进球106比116不如巴萨多却拿到联赛,体现出了齐达内求稳的特性。安切洛蒂带队的两个赛季,皇马进球多于巴萨和马竞,却没有拿到联赛冠军,就是稳定性欠奉,顺境时连连大胜,逆境下却容易连续丢分。欧冠上,皇马还是求稳为先,等待对手松懈和体能下降时再发力。半决赛对马竞依然是先抢攻,取得领先后再慢慢周旋,只不过这次皇马首回合就终结了悬念。

决赛皇马上半场同样是稳守为先,并率先通过反击破门。下半场伊斯科在左路的插上压制了尤文的后卫线,瓦拉内看住曼朱基奇,遏制了尤文的高点优势。在老妇人体能下降的时候,齐达内适时加强了中前场的压迫,最终连入两球锁定胜局。齐达内在全盘战术上成功压制了阿莱格里,这场决赛是皇马5年4场决赛中打得最出色最具统治力的一场。皇马用一场4比1的完胜令人信服地成为欧冠改制以来首支卫冕的球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第二次夺得联赛欧冠双冠。
如果说第一年齐达内在短时间内给球队带来了平衡和团结,为泥潭中的皇马带来了惊喜。那第二年齐达内就是把皇马整体实力提升到了近代的最高峰,并最终成就霸业。这个赛季齐达内不管是体能训练、对全队状态的调整、战术制定、临场针对性布置还是更衣室的掌控都堪称皇马近代主帅的第一人,超过世纪初的博斯克。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尽头,延续辉煌的道路上,有更多的艰难险阻等着齐达内和皇马。


17-18

在实现卫冕欧冠之后,三连冠成为皇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NBA中,三连冠也是非常有难度的,原因在于经过连续的冠军和拼搏后,球员身体状况和进取心都会下降,能实现三连冠的球队,最后一年大多已是强弩之末,历史上1970年代的两支传奇球队阿贾克斯和拜仁慕尼黑,都在三连冠后走到了分崩离析的尽头。2017-18赛季的皇马站在辉煌的顶峰,同样开始出现各种解体的苗头。

双线失守,齐达内震怒
这支皇马大部分主力都是安切洛蒂十冠赛季的班底,他们在过去4个赛季拿到了1个联赛和3个欧冠,身体状态和对冠军的饥渴下降已经不可避免。尤其对上赛季拼下联赛后,球队已经没有动力再在38轮长跑中保持昂扬的斗志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皇马只在2006-07夏天大换血后实现过联赛卫冕,更常见的是西甲夺冠后的第二个赛季联赛战绩惨不忍睹。加上没有强援加盟刺激队内竞争,2017-18赛季皇马几乎全队的状态都不好。
世界杯年也造成了不小影响,为了确保在国家队的位置,莫拉塔和J罗两位替补要求离队,右后卫达尼洛也加盟了曼城,而大部分实力派球员为了世界杯也不愿来皇马打替补。在这种情况下,球队只能引进几个年轻的潜力股(只签下了塞瓦略斯和特奥,马约拉尔、巴列霍和略伦特租借回归),他们的即战力都可以忽略不计。
阵型也是皇马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前半段皇马主打4312,这个阵型上赛季末段打出了统治性的表现,但它非常依赖球队整体、尤其是两个边卫的出色状态。在球员状态不好的时候,这个阵型非但威力不足,反而导致了球队的失衡。齐达内坚持这个阵型有多少更衣室的权重很难说,但不管怎样他是要为此负责的。
4312的边路依赖边卫插上,皇马的中前场球员又大多善于在左路活动,右路需要右后卫的插上来利用左路扯出的空间。状态本就下滑的卡瓦哈尔受伤之后,小将阿什拉夫空有身体缺乏经验,很多时候无法利用好右路的空间。达尼洛即使还在,也很难起到边路一条龙的战术作用,同时马塞洛的状态相比上赛季也有下降。

边后卫状态不佳也影响了前场的发挥,球队的传球推进经常遇到困难,两个组织中场不得不经常拉边,前场自由人伊斯科大量回撤到中后场拿球,却很多时候没出现在该出现的位置,反而影响了中场运转。前锋也不得不更多扯边提供宽度,C罗因为超级杯的不冷静被禁赛5场,回来后联赛状态很差,本泽马进球能力进一步退化,贝尔又饱受伤病困扰,他们都已经兼顾不了大范围活动和进球得分的作用了。
前锋状态下降,皇马攻坚时又缺乏中场球员的后排插上进攻,一些比赛中不得不让卡塞米罗大幅度插上,但他的速度和冲击力有限,反而导致了中场防守的空虚。联赛中皇马攻防俱差,丢分太多早早就被巴萨甩开。首回合国家德比的惨败也是这么造成的,上半场皇马虽然压制巴萨并制造出几个机会,但因为前锋状态不佳和缺乏禁区冲击力而无法打开僵局,下半场巴萨利用皇马整体过于压上的漏洞,用长传和快速反击打垮了皇马。
欧冠中齐达内的球队也同样状态一般,对阵小组头号对手热刺一平一负,尤其客场1比3告负的比赛中后场被年轻的对手冲得千疮百孔。这一场算得上是齐达内治下打得最差的一场强强对话,鲜见的亮点和进球都是在阿森西奥替补上场,让右路有了攻势之后出现的,这些都表明皇马急需能拉开宽度提供边路攻势的球员。
联赛下半程皇马持续低迷,一度落到欧冠资格都不稳的地步。齐达内这时暂时放弃了4312,重拾球队最擅长的433并获得了几场胜利。就在局面看似稳定下来的时候,1月底的国王杯又给了皇马迎头一击,尽遣替补的皇马被莱加内斯主场翻盘,赛后齐达内甚至没有出席发布会,直到几个月后他依然提到这场比赛最让他失望。显然,齐达内异常震怒的原因不是他看重国王杯,而是他认为大部分球员的表现辜负了他的期望。

主场逆转大巴黎成赛季转折
在三线破灭了两线的情况下,球队很可能要面临一个失败的赛季,乃至随时可能彻底崩盘。但齐达内在风雨飘摇之际依然表现出了出色的控制力,他没有像穆里尼奥第三年那样对一些球员搞针对和施加高压,也没有像安切洛蒂第二年那样过于放纵,同时对外他坚持不需要引援,甚至直接否决了几乎谈好的门将科帕,以最大程度激发现有球员的斗志。
想扭转颓势,齐达内首先要做的是更改阵型。433因为前场老化和伤病,已难以作为常规阵型,齐达内以442作为联赛的主打:巴斯克斯和阿森西奥覆盖两个边路,适当内切协助组织;C罗和本泽马无需做过多边路扯动和突击,而是更多回撤串联,并和两个边前卫换位让进攻更活跃。C罗在这个阵型下也找回了进球感觉,联赛轮休也保证他可以在关键比赛全力开火。当然对阵强队时,这个阵型的中场劣势不可忽略,在欧冠淘汰赛中,齐达内还是花了不少心思,4312尽管此前效果不好,但由于具有较强的控球能力,还是屡屡被作为先发阵型,用来和对手打消耗战。
欧冠主场对大巴黎是皇马整个赛季的分水岭,也是三连冠之路上最艰苦的一战。皇马一开始摆出4312意图掌控中场,冲击巴黎后腰位置的软肋,开局后也取得了一定优势,但前20分钟凶狠逼抢后不但没有取得进球,反而被攻入了客场进球。上半场补时阶段,皇马利用点球扳平,下半场中段之后,皇马抢开局没有成功的隐患开始暴露,巴黎在调整后逐渐掌控中场,压制了体能下降的皇马。这个时候齐达内展现了出众的魄力,在用贝尔换下本泽马效果不明显后,他又果断换上阿森西奥和巴斯克斯,不再纠缠中场而是最大程度地加强边路冲击力,这一调整让皇马直接打穿了巴黎的右路,80分钟后连下两城将比分反转为3比1,在极其艰难的局面下取得了一场荡气回肠的胜利,一举扭转了半个多赛季球队心态上的颓势。

1/4决赛对尤文,首回合开场3分钟C罗就取得进球,下半场C罗用精彩倒勾扩大了比分,后半段皇马多打一人再进一球,客场收获了3比0的比分。次回合在伯纳乌,皇马险些被老妇人翻盘,齐达内上半场判断错了尤文的主攻方向,马塞洛的左路被打爆,曼朱基奇抓住皇马的防空弱点(拉莫斯缺阵)连下两城。0比2的比分过于危险,下半场齐达内换上阿森西奥和巴斯克斯给边路打上补丁后,再没给尤文什么像样的机会。纳瓦斯的失误让尤文扳平了总比分,但裁判最后时刻判给皇马一粒点球——这个点球程序上吹了没问题,只不过很多裁判不会选择在那么敏感的时候吹——C罗罚进,卫冕冠军有惊无险地迈过了老妇人这关。次回合齐达内开场的安排有一定失误,但好在调整还算及时,不该因此忽视他首回合的布阵成功。
半决赛客战拜仁,齐达内吸取上赛季的教训,不惜拿下本泽马,让伊斯科和巴斯克斯首发,以保证中路的控球和边路的防守,半场阿森西奥替下伊斯科,进一步加强了边路的冲击力,并打入了2比1的制胜进球。次回合缺少正牌右后卫导致该侧被拜仁集中攻击,场面一度被动,好在前场反击还是保证了足够威胁,本泽马梅开二度;后半段换上的贝尔也一定程度遏制了拜仁的进攻,如果早些上他拜仁可能更难起势;纳瓦斯也做出了几次关键扑救。尽管场面被动,皇马还是成功迈向决赛地基辅。

委屈的贝尔,齐祖最后一张王牌
这赛季皇马的主力阵容已经明显老化,4轮淘汰赛遇到的都是强敌,依靠主力阵容压制对手非常吃力。齐达内灵活用兵,首发排出偏控球的阵型和对手消耗,时机一到再上替补针对性变阵,这一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齐达内后半段对贝尔的处理也值得一提,赛季前半段贝尔好不容易找回状态,结果又受到伤病困扰,下半段因为战术原因在关键战没有受到重用使他心生不满,齐达内在坚持用兵策略的同时,也认识到贝尔的价值所在,并没有对威尔士人进行封杀,后半段联赛齐祖还是不断给贝尔机会找状态,这一切最在基辅收到了回报。
决赛面对以高位压迫和前场冲击见长的利物浦,齐达内继续排出4312,在顶过利物浦开场的逼抢和萨拉赫下场后,皇马开始逐渐把握主动。下半场卡里乌斯送大礼让皇马取得梦幻般的局面,但马内迅速扳平比分后利物浦一度起了势,60分钟前后也一般是利物浦发力的阶段。这时齐达内没有迟疑,他立刻换上贝尔,后者上场仅2分钟就用一记惊天倒勾帮助皇马再度领先,接着卡里乌斯黄油手再次送礼,贝尔梅开二度锁定胜局。进球之外,贝尔的上场大大提升了皇马前场的反击速度,在C罗决赛状态一般的情况下,明显增加了皇马对球门的威胁。齐达内最成功的一手,就是在赛季末将这位巨星调整到了最佳状态,并在最合适的时候将这张底牌打了出来。

综合这个赛季,齐达内当然要为前半段的低迷承担责任,特别是阵型选择上。但在球队阵容老化心理疲惫的局面下,他能够整合好更衣室,让功臣们在欧冠齐心协力拼最后一把,是球队再获成功的一大前提。同时他在主力阵容已无法兼顾控制和提速的情况下,在合适时间通过换人改变局面也是皇马屡克强敌的关键。这是齐达内最老道、后手作用最明显的一年,把替补球员和轮换政策都运用到了极致。
在齐达内2016年刚上任时,如果有人说他会带队实现欧冠三连冠,那一定会被视作痴人说梦,但这样不可思议的成绩变成了现实,成为了皇马历史真实的一部分。5年4夺欧冠的皇马也成为欧冠历史上的第二王朝,仅次于皇马在50年代创造的五连冠。齐达内则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带队取得欧冠三连冠的主帅,也是皇马近代最为成功的主帅,仅次于传奇穆尼奥斯。
齐达内深知,这批球员这几年收获了太多的冠军,已经被用到了极限,要想继续取得成功势必需要进行全方面的变革和大换血,而他并不愿意承担这一工作,在夺冠之后选择辞职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亮了(173)
回复
查看评论(8)
引用 @五个半柠檬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没关系,安胖很快不用背了

没关系,安胖很快不用背了

亮了(8)
回复
引用 @害怕加比太强不让踢决赛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发出来让大家开开眼不好吗,专区需要技战术分析

发出来让大家开开眼不好吗,专区需要技战术分析

他发出来了,你看出啥技战术分析了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发出来了,你看出啥技战术分析了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

亮了(4)
回复
查看评论(1)

球迷之间分析战术最好还是简化 人话些,别整自创词汇装犊子。

球迷之间分析战术最好还是简化 人话些,别整自创词汇装犊子。

亮了(6)
回复

皇马根本就没有踢高位逼抢的传统,安胖和齐达内的成功就是建立在先稳固中后场上的,也不知道哪来的这么多逼抢粉和青训粉

皇马根本就没有踢高位逼抢的传统,安胖和齐达内的成功就是建立在先稳固中后场上的,也不知道哪来的这么多逼抢粉和青训粉

亮了(22)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害怕加比太强不让踢决赛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发出来让大家开开眼不好吗,专区需要技战术分析

发出来让大家开开眼不好吗,专区需要技战术分析

你这可是在为难大神了

你这可是在为难大神了

亮了(0)
回复
引用 @五个半柠檬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他发出来了,你看出啥技战术分析了吗?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发出来了,你看出啥技战术分析了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

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不对马嘴

亮了(10)
回复

其实齐祖厉害的是中场绞杀 特别是下半场 齐祖和安胖都不是系统的高位逼抢 而是球员去逼抢能出现失误就打反击 要不然就是延误出球 齐祖和安胖基本是3人逼抢 跟两个边后卫插上5人的系统1逼两抢区别很大

其实齐祖厉害的是中场绞杀 特别是下半场 齐祖和安胖都不是系统的高位逼抢 而是球员去逼抢能出现失误就打反击 要不然就是延误出球 齐祖和安胖基本是3人逼抢 跟两个边后卫插上5人的系统1逼两抢区别很大

亮了(2)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重铸容光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其实齐祖厉害的是中场绞杀 特别是下半场 齐祖和安胖都不是系统的高位逼抢 而是球员去逼抢能出现失误就打反击 要不然就是延误出球 齐祖和安胖基本是3人逼抢 跟两个边后卫插上5人的系统1逼两抢区别很大

其实齐祖厉害的是中场绞杀 特别是下半场 齐祖和安胖都不是系统的高位逼抢 而是球员去逼抢能出现失误就打反击 要不然就是延误出球 齐祖和安胖基本是3人逼抢 跟两个边后卫插上5人的系统1逼两抢区别很大

安胖和齐祖其实是间歇性高位逼抢,包括最近大家都在讨论的因扎吉。
没有哪个球队能保持整场高位逼抢的,体力做不到的。
网友笑谈皇马打谁都是55开,其实这是一种智慧。

安胖和齐祖其实是间歇性高位逼抢,包括最近大家都在讨论的因扎吉。
没有哪个球队能保持整场高位逼抢的,体力做不到的。
网友笑谈皇马打谁都是55开,其实这是一种智慧。

亮了(6)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五个半柠檬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安胖和齐祖其实是间歇性高位逼抢,包括最近大家都在讨论的因扎吉。没有哪个球队能保持整场高位逼抢的,体力做不到的。网友笑谈皇马打谁都是55开,其实这是一种智慧。

安胖和齐祖其实是间歇性高位逼抢,包括最近大家都在讨论的因扎吉。
没有哪个球队能保持整场高位逼抢的,体力做不到的。
网友笑谈皇马打谁都是55开,其实这是一种智慧。

系统的高位逼抢极限就是上下半场各30分钟 也就是弗里克和克洛普那种,这种对球员损耗很大,其实一般的高位逼抢大部分是为了延误后场出球 然后再传递给中场的时候出现球权转换,如果有机会对面失误那就算是捞着了,齐祖和安胖其实真正做文章的都是中场。但是齐祖和安胖的那种延误逼抢是有的,就是3名进攻球员去压迫(这赛季除外),其他几个赛季都是有的,记得之前出现了隔壁好几个人在后场晃罗哥,但是其实那就是高位压迫,让他们不那么容易的出球给中场。

系统的高位逼抢极限就是上下半场各30分钟 也就是弗里克和克洛普那种,这种对球员损耗很大,其实一般的高位逼抢大部分是为了延误后场出球 然后再传递给中场的时候出现球权转换,如果有机会对面失误那就算是捞着了,齐祖和安胖其实真正做文章的都是中场。但是齐祖和安胖的那种延误逼抢是有的,就是3名进攻球员去压迫(这赛季除外),其他几个赛季都是有的,记得之前出现了隔壁好几个人在后场晃罗哥,但是其实那就是高位压迫,让他们不那么容易的出球给中场。

亮了(4)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重铸容光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其实齐祖厉害的是中场绞杀 特别是下半场 齐祖和安胖都不是系统的高位逼抢 而是球员去逼抢能出现失误就打反击 要不然就是延误出球 齐祖和安胖基本是3人逼抢 跟两个边后卫插上5人的系统1逼两抢区别很大

其实齐祖厉害的是中场绞杀 特别是下半场 齐祖和安胖都不是系统的高位逼抢 而是球员去逼抢能出现失误就打反击 要不然就是延误出球 齐祖和安胖基本是3人逼抢 跟两个边后卫插上5人的系统1逼两抢区别很大

齐达内更强调的是逼抢整体性,协调性,更多的是在进攻三区,安切洛蒂强调的是局部逼抢,对有球的逼抢更多,进攻方面其实齐达内很吃锋线球员的的个人能力,安切洛蒂则对中场球员需求大 ,尤其是技术类型的球员。

齐达内更强调的是逼抢整体性,协调性,更多的是在进攻三区,安切洛蒂强调的是局部逼抢,对有球的逼抢更多,进攻方面其实齐达内很吃锋线球员的的个人能力,安切洛蒂则对中场球员需求大 ,尤其是技术类型的球员。

亮了(2)
回复
查看评论(1)
Re:专区还是要提倡多讨论技战术,有请大神科普
皇马专区最热帖
这个a费真不能买,他不在场上本菲卡反而踢的有模有样了
这是上了哥哥的号!小贝林厄姆潇洒卸球抽射破门!
马竞好惨
日渐憔悴,姆巴佩肠胃炎10天后恢复训练,球迷:他怎么这么瘦了?
阿隆索比安帅强的一点目前很确定了。
其实回想一下,八配过去这一年也挺坎坷的。
皇马官方:皇马连续第四年被福布斯评为世界最有价值足球俱乐部。
龙哥和安帅最大的区别是
A费没进本菲卡大名单?
DataMB_:皇马球员赫伊森在所有欧洲U-21 球员中,向进攻三区传球次数最多(294次)。
皇马专区最新帖
这个a费真不能买,他不在场上本菲卡反而踢的有模有样了
A费没进本菲卡大名单?
这是上了哥哥的号!小贝林厄姆潇洒卸球抽射破门!
小马哥能成长为超巨需要多少时间?
下赛季阵容
每日互助
皇马明年还有机会免签科纳特吗?
okdiario:曼城已与皇马就罗德里戈展开谈判,罗德里戈本人则坚持留队
巴佩瘦了,有没有可能去边锋冲一冲
其实回想一下,八配过去这一年也挺坎坷的。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FIFPRO正版授权!登录即领传奇巨星!
NBA官方正版授权,实时数据真实工资,登录领名人堂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