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真孝还是愚孝?

233回复/ 50315909 浏览
吴使训觉的猪仔(33级)楼主2025-04-15 19:37:35发布于广东
不可思议,真孝还是愚孝?吴使训觉的猪仔 发表在步行街主干道 https://bbs.hupu.com/topic-daily

这些回帖亮了

收起

不懂就问,三岁小孩能吃多少。

不懂就问,三岁小孩能吃多少。

亮了(1771)
回复
查看评论(21)
引用 @大爱饼多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郭巨是东汉时期人,刘彻都死了多少年了

郭巨是东汉时期人,刘彻都死了多少年了

实际情况是东汉有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叫举孝廉,然后这帮人就玩了命的编各种孝顺事迹,吹的越邪乎越好,所谓二十四孝里大部分都是东汉-魏-晋这段时间里的,什么卧冰求鲤之类违反物理常识的故事,而且这帮人都是士族,根本就没什么家庭贫困

实际情况是东汉有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叫举孝廉,然后这帮人就玩了命的编各种孝顺事迹,吹的越邪乎越好,所谓二十四孝里大部分都是东汉-魏-晋这段时间里的,什么卧冰求鲤之类违反物理常识的故事,而且这帮人都是士族,根本就没什么家庭贫困

亮了(1002)
回复
查看评论(13)
引用 @周周周小伙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个人选择不同,不提倡,但尊重

个人选择不同,不提倡,但尊重

古时候对孝道有病态的追求,这类故事鲁迅先生就批判过

古时候对孝道有病态的追求,这类故事鲁迅先生就批判过

亮了(267)
回复
查看评论(6)
引用 @虎扑JR1951774701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不懂就问,三岁小孩能吃多少。

[图片]

查看更多

不懂就问,三岁小孩能吃多少。

背景是人头税,这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把人头税降到了3岁起收,穷兵黩武,搜刮尽天下钱财,最终人口减半,还把继承人逼死了,临死前让人去杀刘病已,大汉险些在他手里亡国。

背景是人头税,这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把人头税降到了3岁起收,穷兵黩武,搜刮尽天下钱财,最终人口减半,还把继承人逼死了,临死前让人去杀刘病已,大汉险些在他手里亡国。

亮了(478)
回复
查看评论(8)
引用 @大胡子藏球过人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实际情况是东汉有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叫举孝廉,然后这帮人就玩了命的编各种孝顺事迹,吹的越邪乎越好,所谓二十四孝里大部分都是东汉-魏-晋这段时间里的,什么卧冰求鲤之类违反物理常识的故事,而且这帮人都是士族,根本就没什么家庭贫困

实际情况是东汉有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叫举孝廉,然后这帮人就玩了命的编各种孝顺事迹,吹的越邪乎越好,所谓二十四孝里大部分都是东汉-魏-晋这段时间里的,什么卧冰求鲤之类违反物理常识的故事,而且这帮人都是士族,根本就没什么家庭贫困

这就是无效卷到极致的结果

这就是无效卷到极致的结果

亮了(135)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大胡子藏球过人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实际情况是东汉有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叫举孝廉,然后这帮人就玩了命的编各种孝顺事迹,吹的越邪乎越好,所谓二十四孝里大部分都是东汉-魏-晋这段时间里的,什么卧冰求鲤之类违反物理常识的故事,而且这帮人都是士族,根本就没什么家庭贫困

实际情况是东汉有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叫举孝廉,然后这帮人就玩了命的编各种孝顺事迹,吹的越邪乎越好,所谓二十四孝里大部分都是东汉-魏-晋这段时间里的,什么卧冰求鲤之类违反物理常识的故事,而且这帮人都是士族,根本就没什么家庭贫困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亮了(105)
回复
引用 @虎扑JR1951774701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不懂就问,三岁小孩能吃多少。

[图片]

查看更多

不懂就问,三岁小孩能吃多少。

美化了而已 帝王家还好多中途夭折的,这个家贫没东西吃 孩子正好出啥意外 等有机会了编个故事还能举廉当官

美化了而已 帝王家还好多中途夭折的,这个家贫没东西吃 孩子正好出啥意外 等有机会了编个故事还能举廉当官

亮了(99)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Emilypapa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背景是人头税,这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把人头税降到了3岁起收,穷兵黩武,搜刮尽天下钱财,最终人口减半,还把继承人逼死了,临死前让人去杀刘病已,大汉险些在他手里亡国。

背景是人头税,这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把人头税降到了3岁起收,穷兵黩武,搜刮尽天下钱财,最终人口减半,还把继承人逼死了,临死前让人去杀刘病已,大汉险些在他手里亡国。

郭巨是东汉时期人,刘彻都死了多少年了

郭巨是东汉时期人,刘彻都死了多少年了

亮了(151)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大胡子藏球过人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实际情况是东汉有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叫举孝廉,然后这帮人就玩了命的编各种孝顺事迹,吹的越邪乎越好,所谓二十四孝里大部分都是东汉-魏-晋这段时间里的,什么卧冰求鲤之类违反物理常识的故事,而且这帮人都是士族,根本就没什么家庭贫困

实际情况是东汉有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叫举孝廉,然后这帮人就玩了命的编各种孝顺事迹,吹的越邪乎越好,所谓二十四孝里大部分都是东汉-魏-晋这段时间里的,什么卧冰求鲤之类违反物理常识的故事,而且这帮人都是士族,根本就没什么家庭贫困

我当时看卧冰求鲤也愣了半天,大冬天的他冻死了也化不开冰啊,再说那鲫鱼大冬天的不在水底猫冬,就在那游来游去让他抓走?

我当时看卧冰求鲤也愣了半天,大冬天的他冻死了也化不开冰啊,再说那鲫鱼大冬天的不在水底猫冬,就在那游来游去让他抓走?

亮了(62)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Emilypapa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背景是人头税,这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把人头税降到了3岁起收,穷兵黩武,搜刮尽天下钱财,最终人口减半,还把继承人逼死了,临死前让人去杀刘病已,大汉险些在他手里亡国。

背景是人头税,这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把人头税降到了3岁起收,穷兵黩武,搜刮尽天下钱财,最终人口减半,还把继承人逼死了,临死前让人去杀刘病已,大汉险些在他手里亡国。

最后一句,临死前让人去杀刘病已? 你是不是乌龙闯情关看多了,汉武帝临死前占卜的说监狱有龙气,汉武帝派人去查,结果报告说是刘据儿子,就是死去的太子儿子,刘据本来就因为巫蛊之祸后悔。但是新太子已经继位,一个国家容不了两个皇上。看似查刘病已,其实暗中保护了。因为临死之前给刘病已上了皇室族谱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下证明了刘病已的皇族身份。这也为了他日后当皇帝的官方证明

最后一句,临死前让人去杀刘病已? 你是不是乌龙闯情关看多了,汉武帝临死前占卜的说监狱有龙气,汉武帝派人去查,结果报告说是刘据儿子,就是死去的太子儿子,刘据本来就因为巫蛊之祸后悔。但是新太子已经继位,一个国家容不了两个皇上。看似查刘病已,其实暗中保护了。因为临死之前给刘病已上了皇室族谱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下证明了刘病已的皇族身份。这也为了他日后当皇帝的官方证明

亮了(53)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再来一碗牛肉面 发表的:
只看此人

3岁收人头税?这话的出处是哪里?

3岁收人头税?这话的出处是哪里?

该内容出自《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原文为“禹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这里的“禹”指的是贡禹,他是汉元帝时期的御史大夫,上述内容是他向汉元帝奏疏中提及的,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口赋政策的情况。
汉元帝改回7岁起征。

该内容出自《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原文为“禹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这里的“禹”指的是贡禹,他是汉元帝时期的御史大夫,上述内容是他向汉元帝奏疏中提及的,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口赋政策的情况。
汉元帝改回7岁起征。

亮了(51)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Triscotton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都民不聊生了不造反 卷自己?

都民不聊生了不造反 卷自己?

这种事,要有人带头的

这种事,要有人带头的

亮了(47)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好文的西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古时候对孝道有病态的追求,这类故事鲁迅先生就批判过

古时候对孝道有病态的追求,这类故事鲁迅先生就批判过

汉朝的选官制度是举孝廉,所以诞生出很多奇葩的故事

汉朝的选官制度是举孝廉,所以诞生出很多奇葩的故事

亮了(44)
回复
查看评论(2)

生活在新世纪的中国人,99%根本不知道饿死人是什么情况,甚至绝大多数人让他理解都难,还会饿死人?还会食物二选一?

生活在新世纪的中国人,99%根本不知道饿死人是什么情况,甚至绝大多数人让他理解都难,还会饿死人?还会食物二选一?

亮了(41)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大胡子藏球过人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实际情况是东汉有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叫举孝廉,然后这帮人就玩了命的编各种孝顺事迹,吹的越邪乎越好,所谓二十四孝里大部分都是东汉-魏-晋这段时间里的,什么卧冰求鲤之类违反物理常识的故事,而且这帮人都是士族,根本就没什么家庭贫困

实际情况是东汉有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叫举孝廉,然后这帮人就玩了命的编各种孝顺事迹,吹的越邪乎越好,所谓二十四孝里大部分都是东汉-魏-晋这段时间里的,什么卧冰求鲤之类违反物理常识的故事,而且这帮人都是士族,根本就没什么家庭贫困

是的,等有了科举以后这种抽象事情大幅度减少

是的,等有了科举以后这种抽象事情大幅度减少

亮了(40)
回复
引用 @大胡子藏球过人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实际情况是东汉有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叫举孝廉,然后这帮人就玩了命的编各种孝顺事迹,吹的越邪乎越好,所谓二十四孝里大部分都是东汉-魏-晋这段时间里的,什么卧冰求鲤之类违反物理常识的故事,而且这帮人都是士族,根本就没什么家庭贫困

实际情况是东汉有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叫举孝廉,然后这帮人就玩了命的编各种孝顺事迹,吹的越邪乎越好,所谓二十四孝里大部分都是东汉-魏-晋这段时间里的,什么卧冰求鲤之类违反物理常识的故事,而且这帮人都是士族,根本就没什么家庭贫困

这帮人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药水、阿giao一个路数,主打一个哗众取宠。一个为了赚钱一个为了当官

这帮人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药水、阿giao一个路数,主打一个哗众取宠。一个为了赚钱一个为了当官

亮了(39)
回复
引用 @虎扑JR1951774701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不懂就问,三岁小孩能吃多少。

[图片]

查看更多

不懂就问,三岁小孩能吃多少。

举孝廉的副作用

举孝廉的副作用

亮了(38)
回复
引用 @只为加油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三岁好像没人头税吧,汉朝的人头税是从6、7岁开始的交的,而且大年龄的老人也没人头税

三岁好像没人头税吧,汉朝的人头税是从6、7岁开始的交的,而且大年龄的老人也没人头税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禹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这里的“禹”指的是贡禹,他是汉元帝时期的御史大夫,上述内容是他向汉元帝奏疏中提及的,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口赋政策的情况。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禹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这里的“禹”指的是贡禹,他是汉元帝时期的御史大夫,上述内容是他向汉元帝奏疏中提及的,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口赋政策的情况。

亮了(30)
回复
引用 @大胡子藏球过人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实际情况是东汉有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叫举孝廉,然后这帮人就玩了命的编各种孝顺事迹,吹的越邪乎越好,所谓二十四孝里大部分都是东汉-魏-晋这段时间里的,什么卧冰求鲤之类违反物理常识的故事,而且这帮人都是士族,根本就没什么家庭贫困

实际情况是东汉有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叫举孝廉,然后这帮人就玩了命的编各种孝顺事迹,吹的越邪乎越好,所谓二十四孝里大部分都是东汉-魏-晋这段时间里的,什么卧冰求鲤之类违反物理常识的故事,而且这帮人都是士族,根本就没什么家庭贫困

炒作立人设,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啊

炒作立人设,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啊

亮了(25)
回复
引用 @好文的西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古时候对孝道有病态的追求,这类故事鲁迅先生就批判过

古时候对孝道有病态的追求,这类故事鲁迅先生就批判过

二十四孝,纯粹是没有科举考试情况下,想当官的无奈之举。要不一个县推举一两个,神仙也没办法。只有杀儿子割肉喂母啥的,才有一线可能。

二十四孝,纯粹是没有科举考试情况下,想当官的无奈之举。要不一个县推举一两个,神仙也没办法。只有杀儿子割肉喂母啥的,才有一线可能。

亮了(24)
回复
引用 @大胡子藏球过人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实际情况是东汉有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叫举孝廉,然后这帮人就玩了命的编各种孝顺事迹,吹的越邪乎越好,所谓二十四孝里大部分都是东汉-魏-晋这段时间里的,什么卧冰求鲤之类违反物理常识的故事,而且这帮人都是士族,根本就没什么家庭贫困

实际情况是东汉有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叫举孝廉,然后这帮人就玩了命的编各种孝顺事迹,吹的越邪乎越好,所谓二十四孝里大部分都是东汉-魏-晋这段时间里的,什么卧冰求鲤之类违反物理常识的故事,而且这帮人都是士族,根本就没什么家庭贫困

是的,举孝廉的都是世家大族的孩子,作为政治素人没法在廉上做文章,就只能在孝上死命卷

是的,举孝廉的都是世家大族的孩子,作为政治素人没法在廉上做文章,就只能在孝上死命卷

亮了(22)
回复
引用 @Emilypapa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背景是人头税,这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把人头税降到了3岁起收,穷兵黩武,搜刮尽天下钱财,最终人口减半,还把继承人逼死了,临死前让人去杀刘病已,大汉险些在他手里亡国。

背景是人头税,这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把人头税降到了3岁起收,穷兵黩武,搜刮尽天下钱财,最终人口减半,还把继承人逼死了,临死前让人去杀刘病已,大汉险些在他手里亡国。

都民不聊生了不造反 卷自己?

都民不聊生了不造反 卷自己?

亮了(15)
回复
查看评论(3)
引用 @Triscotton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都民不聊生了不造反 卷自己?

都民不聊生了不造反 卷自己?

这就是儒家思想的厉害之处

这就是儒家思想的厉害之处

亮了(24)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rocfirst66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这就是无效卷到极致的结果

这就是无效卷到极致的结果

这个不能说是无效卷,只能说是一个初心还可以的制度,发展到后期因为土地兼并和上升通道封闭的问题导致的结果

真在民间遇上点什么灾荒比他们这种苦的人多的去了,他们做点事凭什么就能汇报上去呢,又不像现在举个手机就能拍抖音,无非就是上升通道就在自己圈子手里

这个不能说是无效卷,只能说是一个初心还可以的制度,发展到后期因为土地兼并和上升通道封闭的问题导致的结果

真在民间遇上点什么灾荒比他们这种苦的人多的去了,他们做点事凭什么就能汇报上去呢,又不像现在举个手机就能拍抖音,无非就是上升通道就在自己圈子手里

亮了(14)
回复
引用 @王肖恩0527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又瞎几八扯,弱民愚民疲民是儒家思想?

又瞎几八扯,弱民愚民疲民是儒家思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逆来顺受不是儒家提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逆来顺受不是儒家提的

亮了(12)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网恋被骗18w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最后一句,临死前让人去杀刘病已? 你是不是乌龙闯情关看多了,汉武帝临死前占卜的说监狱有龙气,汉武帝派人去查,结果报告说是刘据儿子,就是死去的太子儿子,刘据本来就因为巫蛊之祸后悔。但是新太子已经继位,一个国家容不了两个皇上。看似查刘病已,其实暗中保护了。因为临死之前给刘病已上了皇室族谱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下证明了刘病已的皇族身份。这也为了他日后当皇帝的官方证明

最后一句,临死前让人去杀刘病已? 你是不是乌龙闯情关看多了,汉武帝临死前占卜的说监狱有龙气,汉武帝派人去查,结果报告说是刘据儿子,就是死去的太子儿子,刘据本来就因为巫蛊之祸后悔。但是新太子已经继位,一个国家容不了两个皇上。看似查刘病已,其实暗中保护了。因为临死之前给刘病已上了皇室族谱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下证明了刘病已的皇族身份。这也为了他日后当皇帝的官方证明

好像是刘据的孙子吧

好像是刘据的孙子吧

亮了(12)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虎扑JR1951774701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不懂就问,三岁小孩能吃多少。

[图片]

查看更多

不懂就问,三岁小孩能吃多少。

我想到了更黑暗的…小孩其实不是活埋死的…

我想到了更黑暗的…小孩其实不是活埋死的…

亮了(9)
回复
查看评论(2)

送人或者卖了也比埋了强吧?造孽啊,这种违背人伦的行为还宣传了这么多年。

送人或者卖了也比埋了强吧?造孽啊,这种违背人伦的行为还宣传了这么多年。

亮了(10)
回复
查看评论(5)

全部回帖

收起

个人选择不同,不提倡,但尊重

个人选择不同,不提倡,但尊重

亮了(6)
回复
查看评论(13)

不懂就问,三岁小孩能吃多少。

不懂就问,三岁小孩能吃多少。

亮了(1771)
回复
查看评论(21)

生活在新世纪的中国人,99%根本不知道饿死人是什么情况,甚至绝大多数人让他理解都难,还会饿死人?还会食物二选一?

生活在新世纪的中国人,99%根本不知道饿死人是什么情况,甚至绝大多数人让他理解都难,还会饿死人?还会食物二选一?

亮了(41)
回复
查看评论(3)

送人或者卖了也比埋了强吧?造孽啊,这种违背人伦的行为还宣传了这么多年。

送人或者卖了也比埋了强吧?造孽啊,这种违背人伦的行为还宣传了这么多年。

亮了(10)
回复
查看评论(5)
引用 @地表最强40老汉 发表的:
只看此人

送人或者卖了也比埋了强吧?造孽啊,这种违背人伦的行为还宣传了这么多年。

[图片]

查看更多

送人或者卖了也比埋了强吧?造孽啊,这种违背人伦的行为还宣传了这么多年。

三岁儿古时候如果不是富家哪有要的。

三岁儿古时候如果不是富家哪有要的。

亮了(4)
回复
查看评论(1)

应该自宫,小孩连3年都不用吃了。

应该自宫,小孩连3年都不用吃了。

亮了(0)
回复
引用 @周周周小伙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个人选择不同,不提倡,但尊重

个人选择不同,不提倡,但尊重

这种人不值得尊重

这种人不值得尊重

亮了(8)
回复

事发时家家户户有自己的难处不得已,拿出来宣传就是有毛病,毛病要不出在脑子要不出在心理

事发时家家户户有自己的难处不得已,拿出来宣传就是有毛病,毛病要不出在脑子要不出在心理

亮了(2)
回复
引用 @无源之水007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三岁儿古时候如果不是富家哪有要的。

三岁儿古时候如果不是富家哪有要的。

胡扯吧。两三岁小孩从古到今都是有人要的。就跟年轻女人一样,什么时代都有人要,抢手

胡扯吧。两三岁小孩从古到今都是有人要的。就跟年轻女人一样,什么时代都有人要,抢手

亮了(6)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四丽我爱你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胡扯吧。两三岁小孩从古到今都是有人要的。就跟年轻女人一样,什么时代都有人要,抢手

胡扯吧。两三岁小孩从古到今都是有人要的。就跟年轻女人一样,什么时代都有人要,抢手

你觉得埋儿子都能干出来的时候是能吃饱饭的时候?饥荒时候自己都吃不饱还要孩子呢?

你觉得埋儿子都能干出来的时候是能吃饱饭的时候?饥荒时候自己都吃不饱还要孩子呢?

亮了(4)
回复
查看评论(4)
引用 @周周周小伙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个人选择不同,不提倡,但尊重

个人选择不同,不提倡,但尊重

尊重个毛线

尊重个毛线

亮了(8)
回复
引用 @周周周小伙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个人选择不同,不提倡,但尊重

个人选择不同,不提倡,但尊重

古时候对孝道有病态的追求,这类故事鲁迅先生就批判过

古时候对孝道有病态的追求,这类故事鲁迅先生就批判过

亮了(267)
回复
查看评论(6)

虽然二十四孝多数都是有病,但是这个也是断章取义了,人家挖坑的时候挖到了黄金,说是天赐的,民与官都不能抢,孩子也带回去了。

虽然二十四孝多数都是有病,但是这个也是断章取义了,人家挖坑的时候挖到了黄金,说是天赐的,民与官都不能抢,孩子也带回去了。

亮了(6)
回复
引用 @好文的西 发表的:
只看此人

古时候对孝道有病态的追求,这类故事鲁迅先生就批判过

古时候对孝道有病态的追求,这类故事鲁迅先生就批判过

汉朝的选官制度是举孝廉,所以诞生出很多奇葩的故事

汉朝的选官制度是举孝廉,所以诞生出很多奇葩的故事

亮了(44)
回复
查看评论(2)

这个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举孝廉你不搞出点与众不同怎么得到关注

这个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举孝廉你不搞出点与众不同怎么得到关注

亮了(2)
回复

二十四孝里面挺多反人类的

二十四孝里面挺多反人类的

亮了(6)
回复

鲁迅看这故事都ptsd的程度

鲁迅看这故事都ptsd的程度

亮了(8)
回复
引用 @HighSpLowDrag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汉朝的选官制度是举孝廉,所以诞生出很多奇葩的故事

[图片]

查看更多

汉朝的选官制度是举孝廉,所以诞生出很多奇葩的故事

所以其实很多都是编的

所以其实很多都是编的

亮了(4)
回复
查看评论(1)

二十四孝里很多糟粕

二十四孝里很多糟粕

亮了(2)
回复
查看评论(3)
Re:不可思议,真孝还是愚孝?
步行街主干道最热帖
山西菜真的如楚团长所说,不入流,上不得台面吗?
科比放到现在MVP的评选标准中,他能获得几个MVP?
离谱她妈给离谱开门
衡水中学2015年河北高考状元刘嘉森,这么风趣幽默的学霸我真是第一次见!
开那么快干嘛
真心求问,两个女生哪个更好看点?求家人帮忙分析,各个维度,谢谢!
南半球好啊
几号家庭最有可能离婚?
说真的,在监狱里面真的有人敢和管教这么说话么?
无敌美声
步行街主干道最新帖
电脑涨价了?去年写的配置8200,现在8900了
颜值打分 不玻璃心 满分10分
我还是喜欢这种风格类型的 比较贴近现实生活
小金毛:怎么还不拍完,能不能快点
无敌美声
今天各位都在上班吗
好书推荐!
TVB女主角好看吗?
青春
申老师和绿老师给我看笑了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