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空间
微博
微信扫一扫分享
这些回帖亮了
对于小白的我,都没听懂,就讲一个一直困扰我的,谁都跟我说不要摄入过多热量,多少卡什么的,好的,我哪知道哪种食物多少热量,我哪知道我每天吃什么热量高吃什么热量低,一个视频我能看出个毛来
对于小白的我,都没听懂,就讲一个一直困扰我的,谁都跟我说不要摄入过多热量,多少卡什么的,好的,我哪知道哪种食物多少热量,我哪知道我每天吃什么热量高吃什么热量低,一个视频我能看出个毛来
既然是小白 那你就去学,保持谦逊的态度,而不是在这说什么“看得出个毛来”这种话,伸手党当得这么理直气壮?我只惯你一次。
视频里面跟你说了根据自己的体重,不要吃超过多少热量,这个是你可以计算的(单位为千卡)。所以你每天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你都要计算并记录。减肥最基本的就是准备好食物秤,量好你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的重量,再随便找个减肥的app查阅热量,两者相乘就行了。比如你吃进去一斤圣女果,通过查阅得知圣女果的热量为24千卡/百克,那么你就吃进去了24*5=120千卡,这不难理解吧?
另外有包装的食物,包装袋上都会标明热量和克重,就是(能量、碳水、蛋白质、脂肪、钠)的那个营养成分表,都会标明每100克能量是多少(这需要注意的是要看清,单位是每百克还是每30克,薯片类一般都是标注的每30克)。然后你再看包装袋上的克重,用每百克热量乘以实际克重(包装袋上的净含量)就可以计算出来它是多少热量。
学会看营养成分表很重要,因为你去网上查任何食物热量给你的都是营养成分表,你需要自己计算。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包装袋上能量用的是kJ,也就是千焦,这个就是总热量,你只需要记住千焦除以4.18就等于千卡,比如我这会儿随手拿起身边一袋食物,它的营养成分表写的是2547kJ/百克,蛋白质27克,脂肪50.2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食物的净含量140克,那么它的热量就是2547除以4.18,约等于610千卡/百克,再用610✖️1.4(或者610除以100再乘以140克,小学数学你懂就行)=854千卡,那么这袋食物就是854千卡。
营养成分表里面还会标明每百克该食物包含的碳水、蛋白质、脂肪的克重,通过视频可知你每天这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各自应该是多少,然后通过计算成分表,就知道你这一份吃下去摄入了多少碳水、蛋白质、脂肪。
另外记住大约每克碳水=4千卡,每克蛋白质=4千卡,每克脂肪=9千卡,你可以通过计算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进行验算,把这三者的克重换算成千卡,再乘以4.18,最后总和相加,这三者的热量总和大概和食物的能量表上写的能量(kJ)相等。比如我刚说的那袋食物,27克蛋白质✖️4+50.2克脂肪✖️9+16.5碳水✖️4=625.8千卡,和食物袋上的能量2547kJ(610千卡)相差无几。
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吃的,你可以只计算热量,不要超过规定值就可以,就这么简单。高油高糖的东西也可以吃,只要不过量就行。
你只要能坚持计算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并且不超标,那你就一定能瘦,前提是你要精准计算,因为热量是不会骗人的。不存在说什么我明明吃的很少就是不瘦,我是易胖体质,记住你不是核聚变发动机,你不可能凭空生出能量。
而你坚持食物称重一段时间后,你就会了解大部分食物的热量,甚至能做到一眼就能估算个大概,后面就算不带秤,你也能知道自己吃进去了多少。
我曾经为了计算一只清蒸大闸蟹的热量,先称好螃蟹蒸好之后重量为170克,然后用工具把螃蟹肉一点一点拆下来,去壳,最后拆出来的肉和蟹黄一共重70克,通过查阅知道蟹肉大概等于鸡蛋白,蟹黄大概等于鸡蛋黄,得知一只螃蟹的热量就和一颗白水蛋差不多,约等于80-90千卡。
我也曾在吃一份外卖沙县鸡腿饭的时候,用外卖的碗和盖子分别把蔬菜、鸡腿、豆干、米饭一样一样分离开来称重,就为了亲自算出一份外卖的热量是多少。
而我当时用了9个月瘦了80斤,所以加油吧。
既然是小白 那你就去学,保持谦逊的态度,而不是在这说什么“看得出个毛来”这种话,伸手党当得这么理直气壮?我只惯你一次。
视频里面跟你说了根据自己的体重,不要吃超过多少热量,这个是你可以计算的(单位为千卡)。所以你每天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你都要计算并记录。减肥最基本的就是准备好食物秤,量好你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的重量,再随便找个减肥的app查阅热量,两者相乘就行了。比如你吃进去一斤圣女果,通过查阅得知圣女果的热量为24千卡/百克,那么你就吃进去了24*5=120千卡,这不难理解吧?
另外有包装的食物,包装袋上都会标明热量和克重,就是(能量、碳水、蛋白质、脂肪、钠)的那个营养成分表,都会标明每100克能量是多少(这需要注意的是要看清,单位是每百克还是每30克,薯片类一般都是标注的每30克)。然后你再看包装袋上的克重,用每百克热量乘以实际克重(包装袋上的净含量)就可以计算出来它是多少热量。
学会看营养成分表很重要,因为你去网上查任何食物热量给你的都是营养成分表,你需要自己计算。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包装袋上能量用的是kJ,也就是千焦,这个就是总热量,你只需要记住千焦除以4.18就等于千卡,比如我这会儿随手拿起身边一袋食物,它的营养成分表写的是2547kJ/百克,蛋白质27克,脂肪50.2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食物的净含量140克,那么它的热量就是2547除以4.18,约等于610千卡/百克,再用610✖️1.4(或者610除以100再乘以140克,小学数学你懂就行)=854千卡,那么这袋食物就是854千卡。
营养成分表里面还会标明每百克该食物包含的碳水、蛋白质、脂肪的克重,通过视频可知你每天这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各自应该是多少,然后通过计算成分表,就知道你这一份吃下去摄入了多少碳水、蛋白质、脂肪。
另外记住大约每克碳水=4千卡,每克蛋白质=4千卡,每克脂肪=9千卡,你可以通过计算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进行验算,把这三者的克重换算成千卡,再乘以4.18,最后总和相加,这三者的热量总和大概和食物的能量表上写的能量(kJ)相等。比如我刚说的那袋食物,27克蛋白质✖️4+50.2克脂肪✖️9+16.5碳水✖️4=625.8千卡,和食物袋上的能量2547kJ(610千卡)相差无几。
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吃的,你可以只计算热量,不要超过规定值就可以,就这么简单。高油高糖的东西也可以吃,只要不过量就行。
你只要能坚持计算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并且不超标,那你就一定能瘦,前提是你要精准计算,因为热量是不会骗人的。不存在说什么我明明吃的很少就是不瘦,我是易胖体质,记住你不是核聚变发动机,你不可能凭空生出能量。
而你坚持食物称重一段时间后,你就会了解大部分食物的热量,甚至能做到一眼就能估算个大概,后面就算不带秤,你也能知道自己吃进去了多少。
我曾经为了计算一只清蒸大闸蟹的热量,先称好螃蟹蒸好之后重量为170克,然后用工具把螃蟹肉一点一点拆下来,去壳,最后拆出来的肉和蟹黄一共重70克,通过查阅知道蟹肉大概等于鸡蛋白,蟹黄大概等于鸡蛋黄,得知一只螃蟹的热量就和一颗白水蛋差不多,约等于80-90千卡。
我也曾在吃一份外卖沙县鸡腿饭的时候,用外卖的碗和盖子分别把蔬菜、鸡腿、豆干、米饭一样一样分离开来称重,就为了亲自算出一份外卖的热量是多少。
而我当时用了9个月瘦了80斤,所以加油吧。
既然是小白 那你就去学,保持谦逊的态度,而不是在这说什么“看得出个毛来”这种话,伸手党当得这么理直气壮?我只惯你一次。视频里面跟你说了根据自己的体重,不要吃超过多少热量,这个是你可以计算的(单位为千卡)。所以你每天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你都要计算并记录。减肥最基本的就是准备好食物秤,量好你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的重量,再随便找个减肥的app查阅热量,两者相乘就行了。比如你吃进去一斤圣女果,通过查阅得知圣女果的热量为24千卡/百克,那么你就吃进去了24*5=120千卡,这不难理解吧?另外有包装的食物,包装袋上都会标明热量和克重,就是(能量、碳水、蛋白质、脂肪、钠)的那个营养成分表,都会标明每100克能量是多少(这需要注意的是要看清,单位是每百克还是每30克,薯片类一般都是标注的每30克)。然后你再看包装袋上的克重,用每百克热量乘以实际克重(包装袋上的净含量)就可以计算出来它是多少热量。学会看营养成分表很重要,因为你去网上查任何食物热量给你的都是营养成分表,你需要自己计算。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包装袋上能量用的是kJ,也就是千焦,这个就是总热量,你只需要记住千焦除以4.18就等于千卡,比如我这会儿随手拿起身边一袋食物,它的营养成分表写的是2547kJ/百克,蛋白质27克,脂肪50.2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食物的净含量140克,那么它的热量就是2547除以4.18,约等于610千卡/百克,再用610✖️1.4(或者610除以100再乘以140克,小学数学你懂就行)=854千卡,那么这袋食物就是854千卡。营养成分表里面还会标明每百克该食物包含的碳水、蛋白质、脂肪的克重,通过视频可知你每天这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各自应该是多少,然后通过计算成分表,就知道你这一份吃下去摄入了多少碳水、蛋白质、脂肪。另外记住大约每克碳水=4千卡,每克蛋白质=4千卡,每克脂肪=9千卡,你可以通过计算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进行验算,把这三者的克重换算成千卡,再乘以4.18,最后总和相加,这三者的热量总和大概和食物的能量表上写的能量(kJ)相等。比如我刚说的那袋食物,27克蛋白质✖️4+50.2克脂肪✖️9+16.5碳水✖️4=625.8千卡,和食物袋上的能量2547kJ(610千卡)相差无几。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吃的,你可以只计算热量,不要超过规定值就可以,就这么简单。高油高糖的东西也可以吃,只要不过量就行。你只要能坚持计算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并且不超标,那你就一定能瘦,前提是你要精准计算,因为热量是不会骗人的。不存在说什么我明明吃的很少就是不瘦,我是易胖体质,记住你不是核聚变发动机,你不可能凭空生出能量。而你坚持食物称重一段时间后,你就会了解大部分食物的热量,甚至能做到一眼就能估算个大概,后面就算不带秤,你也能知道自己吃进去了多少。我曾经为了计算一只清蒸大闸蟹的热量,先称好螃蟹蒸好之后重量为170克,然后用工具把螃蟹肉一点一点拆下来,去壳,最后拆出来的肉和蟹黄一共重70克,通过查阅知道蟹肉大概等于鸡蛋白,蟹黄大概等于鸡蛋黄,得知一只螃蟹的热量就和一颗白水蛋差不多,约等于80-90千卡。我也曾在吃一份外卖沙县鸡腿饭的时候,用外卖的碗和盖子分别把蔬菜、鸡腿、豆干、米饭一样一样分离开来称重,就为了亲自算出一份外卖的热量是多少。而我当时用了9个月瘦了80斤,所以加油吧。
既然是小白 那你就去学,保持谦逊的态度,而不是在这说什么“看得出个毛来”这种话,伸手党当得这么理直气壮?我只惯你一次。
视频里面跟你说了根据自己的体重,不要吃超过多少热量,这个是你可以计算的(单位为千卡)。所以你每天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你都要计算并记录。减肥最基本的就是准备好食物秤,量好你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的重量,再随便找个减肥的app查阅热量,两者相乘就行了。比如你吃进去一斤圣女果,通过查阅得知圣女果的热量为24千卡/百克,那么你就吃进去了24*5=120千卡,这不难理解吧?
另外有包装的食物,包装袋上都会标明热量和克重,就是(能量、碳水、蛋白质、脂肪、钠)的那个营养成分表,都会标明每100克能量是多少(这需要注意的是要看清,单位是每百克还是每30克,薯片类一般都是标注的每30克)。然后你再看包装袋上的克重,用每百克热量乘以实际克重(包装袋上的净含量)就可以计算出来它是多少热量。
学会看营养成分表很重要,因为你去网上查任何食物热量给你的都是营养成分表,你需要自己计算。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包装袋上能量用的是kJ,也就是千焦,这个就是总热量,你只需要记住千焦除以4.18就等于千卡,比如我这会儿随手拿起身边一袋食物,它的营养成分表写的是2547kJ/百克,蛋白质27克,脂肪50.2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食物的净含量140克,那么它的热量就是2547除以4.18,约等于610千卡/百克,再用610✖️1.4(或者610除以100再乘以140克,小学数学你懂就行)=854千卡,那么这袋食物就是854千卡。
营养成分表里面还会标明每百克该食物包含的碳水、蛋白质、脂肪的克重,通过视频可知你每天这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各自应该是多少,然后通过计算成分表,就知道你这一份吃下去摄入了多少碳水、蛋白质、脂肪。
另外记住大约每克碳水=4千卡,每克蛋白质=4千卡,每克脂肪=9千卡,你可以通过计算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进行验算,把这三者的克重换算成千卡,再乘以4.18,最后总和相加,这三者的热量总和大概和食物的能量表上写的能量(kJ)相等。比如我刚说的那袋食物,27克蛋白质✖️4+50.2克脂肪✖️9+16.5碳水✖️4=625.8千卡,和食物袋上的能量2547kJ(610千卡)相差无几。
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吃的,你可以只计算热量,不要超过规定值就可以,就这么简单。高油高糖的东西也可以吃,只要不过量就行。
你只要能坚持计算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并且不超标,那你就一定能瘦,前提是你要精准计算,因为热量是不会骗人的。不存在说什么我明明吃的很少就是不瘦,我是易胖体质,记住你不是核聚变发动机,你不可能凭空生出能量。
而你坚持食物称重一段时间后,你就会了解大部分食物的热量,甚至能做到一眼就能估算个大概,后面就算不带秤,你也能知道自己吃进去了多少。
我曾经为了计算一只清蒸大闸蟹的热量,先称好螃蟹蒸好之后重量为170克,然后用工具把螃蟹肉一点一点拆下来,去壳,最后拆出来的肉和蟹黄一共重70克,通过查阅知道蟹肉大概等于鸡蛋白,蟹黄大概等于鸡蛋黄,得知一只螃蟹的热量就和一颗白水蛋差不多,约等于80-90千卡。
我也曾在吃一份外卖沙县鸡腿饭的时候,用外卖的碗和盖子分别把蔬菜、鸡腿、豆干、米饭一样一样分离开来称重,就为了亲自算出一份外卖的热量是多少。
而我当时用了9个月瘦了80斤,所以加油吧。
被惯到了
被惯到了
cy
cy
既然是小白 那你就去学,保持谦逊的态度,而不是在这说什么“看得出个毛来”这种话,伸手党当得这么理直气壮?我只惯你一次。视频里面跟你说了根据自己的体重,不要吃超过多少热量,这个是你可以计算的(单位为千卡)。所以你每天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你都要计算并记录。减肥最基本的就是准备好食物秤,量好你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的重量,再随便找个减肥的app查阅热量,两者相乘就行了。比如你吃进去一斤圣女果,通过查阅得知圣女果的热量为24千卡/百克,那么你就吃进去了24*5=120千卡,这不难理解吧?另外有包装的食物,包装袋上都会标明热量和克重,就是(能量、碳水、蛋白质、脂肪、钠)的那个营养成分表,都会标明每100克能量是多少(这需要注意的是要看清,单位是每百克还是每30克,薯片类一般都是标注的每30克)。然后你再看包装袋上的克重,用每百克热量乘以实际克重(包装袋上的净含量)就可以计算出来它是多少热量。学会看营养成分表很重要,因为你去网上查任何食物热量给你的都是营养成分表,你需要自己计算。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包装袋上能量用的是kJ,也就是千焦,这个就是总热量,你只需要记住千焦除以4.18就等于千卡,比如我这会儿随手拿起身边一袋食物,它的营养成分表写的是2547kJ/百克,蛋白质27克,脂肪50.2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食物的净含量140克,那么它的热量就是2547除以4.18,约等于610千卡/百克,再用610✖️1.4(或者610除以100再乘以140克,小学数学你懂就行)=854千卡,那么这袋食物就是854千卡。营养成分表里面还会标明每百克该食物包含的碳水、蛋白质、脂肪的克重,通过视频可知你每天这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各自应该是多少,然后通过计算成分表,就知道你这一份吃下去摄入了多少碳水、蛋白质、脂肪。另外记住大约每克碳水=4千卡,每克蛋白质=4千卡,每克脂肪=9千卡,你可以通过计算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进行验算,把这三者的克重换算成千卡,再乘以4.18,最后总和相加,这三者的热量总和大概和食物的能量表上写的能量(kJ)相等。比如我刚说的那袋食物,27克蛋白质✖️4+50.2克脂肪✖️9+16.5碳水✖️4=625.8千卡,和食物袋上的能量2547kJ(610千卡)相差无几。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吃的,你可以只计算热量,不要超过规定值就可以,就这么简单。高油高糖的东西也可以吃,只要不过量就行。你只要能坚持计算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并且不超标,那你就一定能瘦,前提是你要精准计算,因为热量是不会骗人的。不存在说什么我明明吃的很少就是不瘦,我是易胖体质,记住你不是核聚变发动机,你不可能凭空生出能量。而你坚持食物称重一段时间后,你就会了解大部分食物的热量,甚至能做到一眼就能估算个大概,后面就算不带秤,你也能知道自己吃进去了多少。我曾经为了计算一只清蒸大闸蟹的热量,先称好螃蟹蒸好之后重量为170克,然后用工具把螃蟹肉一点一点拆下来,去壳,最后拆出来的肉和蟹黄一共重70克,通过查阅知道蟹肉大概等于鸡蛋白,蟹黄大概等于鸡蛋黄,得知一只螃蟹的热量就和一颗白水蛋差不多,约等于80-90千卡。我也曾在吃一份外卖沙县鸡腿饭的时候,用外卖的碗和盖子分别把蔬菜、鸡腿、豆干、米饭一样一样分离开来称重,就为了亲自算出一份外卖的热量是多少。而我当时用了9个月瘦了80斤,所以加油吧。
既然是小白 那你就去学,保持谦逊的态度,而不是在这说什么“看得出个毛来”这种话,伸手党当得这么理直气壮?我只惯你一次。
视频里面跟你说了根据自己的体重,不要吃超过多少热量,这个是你可以计算的(单位为千卡)。所以你每天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你都要计算并记录。减肥最基本的就是准备好食物秤,量好你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的重量,再随便找个减肥的app查阅热量,两者相乘就行了。比如你吃进去一斤圣女果,通过查阅得知圣女果的热量为24千卡/百克,那么你就吃进去了24*5=120千卡,这不难理解吧?
另外有包装的食物,包装袋上都会标明热量和克重,就是(能量、碳水、蛋白质、脂肪、钠)的那个营养成分表,都会标明每100克能量是多少(这需要注意的是要看清,单位是每百克还是每30克,薯片类一般都是标注的每30克)。然后你再看包装袋上的克重,用每百克热量乘以实际克重(包装袋上的净含量)就可以计算出来它是多少热量。
学会看营养成分表很重要,因为你去网上查任何食物热量给你的都是营养成分表,你需要自己计算。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包装袋上能量用的是kJ,也就是千焦,这个就是总热量,你只需要记住千焦除以4.18就等于千卡,比如我这会儿随手拿起身边一袋食物,它的营养成分表写的是2547kJ/百克,蛋白质27克,脂肪50.2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食物的净含量140克,那么它的热量就是2547除以4.18,约等于610千卡/百克,再用610✖️1.4(或者610除以100再乘以140克,小学数学你懂就行)=854千卡,那么这袋食物就是854千卡。
营养成分表里面还会标明每百克该食物包含的碳水、蛋白质、脂肪的克重,通过视频可知你每天这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各自应该是多少,然后通过计算成分表,就知道你这一份吃下去摄入了多少碳水、蛋白质、脂肪。
另外记住大约每克碳水=4千卡,每克蛋白质=4千卡,每克脂肪=9千卡,你可以通过计算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进行验算,把这三者的克重换算成千卡,再乘以4.18,最后总和相加,这三者的热量总和大概和食物的能量表上写的能量(kJ)相等。比如我刚说的那袋食物,27克蛋白质✖️4+50.2克脂肪✖️9+16.5碳水✖️4=625.8千卡,和食物袋上的能量2547kJ(610千卡)相差无几。
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吃的,你可以只计算热量,不要超过规定值就可以,就这么简单。高油高糖的东西也可以吃,只要不过量就行。
你只要能坚持计算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并且不超标,那你就一定能瘦,前提是你要精准计算,因为热量是不会骗人的。不存在说什么我明明吃的很少就是不瘦,我是易胖体质,记住你不是核聚变发动机,你不可能凭空生出能量。
而你坚持食物称重一段时间后,你就会了解大部分食物的热量,甚至能做到一眼就能估算个大概,后面就算不带秤,你也能知道自己吃进去了多少。
我曾经为了计算一只清蒸大闸蟹的热量,先称好螃蟹蒸好之后重量为170克,然后用工具把螃蟹肉一点一点拆下来,去壳,最后拆出来的肉和蟹黄一共重70克,通过查阅知道蟹肉大概等于鸡蛋白,蟹黄大概等于鸡蛋黄,得知一只螃蟹的热量就和一颗白水蛋差不多,约等于80-90千卡。
我也曾在吃一份外卖沙县鸡腿饭的时候,用外卖的碗和盖子分别把蔬菜、鸡腿、豆干、米饭一样一样分离开来称重,就为了亲自算出一份外卖的热量是多少。
而我当时用了9个月瘦了80斤,所以加油吧。
借自己的楼多说两句,现在国家也在倡导身材管理,一定有特别的用意,本身这对我们自身也有好处,建议大家积极响应。后续我也会单开贴分享减肥经验和自身经历。
如果你没有动力坚持,那我说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发胖,一直胖到28岁,常年保持在180-210斤左右,外貌焦虑,自卑。另外由于肥胖伴随了我整个青春期,我一直认为对我的发育产生了影响,因为战斗状态下牛牛只有10厘米。后来从220减到130,我才发现我不是没有,我只是被小肚子的肉包裹住了,肚子的赘肉减掉后,战斗状态下能有16厘米,大概就是iphone 15promax从底部到灵动岛的长度,自行体会(手动狗头)。“哇哦”是我减肥后听到的最多的词。
借自己的楼多说两句,现在国家也在倡导身材管理,一定有特别的用意,本身这对我们自身也有好处,建议大家积极响应。后续我也会单开贴分享减肥经验和自身经历。
如果你没有动力坚持,那我说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发胖,一直胖到28岁,常年保持在180-210斤左右,外貌焦虑,自卑。另外由于肥胖伴随了我整个青春期,我一直认为对我的发育产生了影响,因为战斗状态下牛牛只有10厘米。后来从220减到130,我才发现我不是没有,我只是被小肚子的肉包裹住了,肚子的赘肉减掉后,战斗状态下能有16厘米,大概就是iphone 15promax从底部到灵动岛的长度,自行体会(手动狗头)。“哇哦”是我减肥后听到的最多的词。
老哥睡前2小时不喝水是为啥呀
老哥睡前2小时不喝水是为啥呀
他这个视频也不是每个地方对每个人都适用,题主可能是为了:
1晚上不影响睡眠(有的人喝多了水不舒服睡不着,或者晚上经常被尿憋醒);
2避免睡前喝太多水早上起来水肿;
3早上起来身体更干,更利于空腹称重的准确性。
我个人觉得是不影响的,因为首先水没有热量,你怎么喝都不会长肉,可能喝多了会变重,但是那不是长肉,只是水储存在身体细胞里没排出去,水肿了,一泡尿就解决了。
睡前不喝水我会渴,半夜起不起夜我都能接受,另外无论我睡前喝多少水,早上起来肯定会尿出去的,对称重不影响。如果因为水喝多了水肿了,那么也很简单,早起泡一杯美式咖啡(冲水不需要太多,能溶解就行,但可能有点苦),过不了一个小时就会开始像啤酒喝通了一样,几分钟跑一趟厕所,多于的水分就排出了。
他这个视频也不是每个地方对每个人都适用,题主可能是为了:
1晚上不影响睡眠(有的人喝多了水不舒服睡不着,或者晚上经常被尿憋醒);
2避免睡前喝太多水早上起来水肿;
3早上起来身体更干,更利于空腹称重的准确性。
我个人觉得是不影响的,因为首先水没有热量,你怎么喝都不会长肉,可能喝多了会变重,但是那不是长肉,只是水储存在身体细胞里没排出去,水肿了,一泡尿就解决了。
睡前不喝水我会渴,半夜起不起夜我都能接受,另外无论我睡前喝多少水,早上起来肯定会尿出去的,对称重不影响。如果因为水喝多了水肿了,那么也很简单,早起泡一杯美式咖啡(冲水不需要太多,能溶解就行,但可能有点苦),过不了一个小时就会开始像啤酒喝通了一样,几分钟跑一趟厕所,多于的水分就排出了。
既然是小白 那你就去学,保持谦逊的态度,而不是在这说什么“看得出个毛来”这种话,伸手党当得这么理直气壮?我只惯你一次。视频里面跟你说了根据自己的体重,不要吃超过多少热量,这个是你可以计算的(单位为千卡)。所以你每天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你都要计算并记录。减肥最基本的就是准备好食物秤,量好你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的重量,再随便找个减肥的app查阅热量,两者相乘就行了。比如你吃进去一斤圣女果,通过查阅得知圣女果的热量为24千卡/百克,那么你就吃进去了24*5=120千卡,这不难理解吧?另外有包装的食物,包装袋上都会标明热量和克重,就是(能量、碳水、蛋白质、脂肪、钠)的那个营养成分表,都会标明每100克能量是多少(这需要注意的是要看清,单位是每百克还是每30克,薯片类一般都是标注的每30克)。然后你再看包装袋上的克重,用每百克热量乘以实际克重(包装袋上的净含量)就可以计算出来它是多少热量。学会看营养成分表很重要,因为你去网上查任何食物热量给你的都是营养成分表,你需要自己计算。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包装袋上能量用的是kJ,也就是千焦,这个就是总热量,你只需要记住千焦除以4.18就等于千卡,比如我这会儿随手拿起身边一袋食物,它的营养成分表写的是2547kJ/百克,蛋白质27克,脂肪50.2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食物的净含量140克,那么它的热量就是2547除以4.18,约等于610千卡/百克,再用610✖️1.4(或者610除以100再乘以140克,小学数学你懂就行)=854千卡,那么这袋食物就是854千卡。营养成分表里面还会标明每百克该食物包含的碳水、蛋白质、脂肪的克重,通过视频可知你每天这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各自应该是多少,然后通过计算成分表,就知道你这一份吃下去摄入了多少碳水、蛋白质、脂肪。另外记住大约每克碳水=4千卡,每克蛋白质=4千卡,每克脂肪=9千卡,你可以通过计算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进行验算,把这三者的克重换算成千卡,再乘以4.18,最后总和相加,这三者的热量总和大概和食物的能量表上写的能量(kJ)相等。比如我刚说的那袋食物,27克蛋白质✖️4+50.2克脂肪✖️9+16.5碳水✖️4=625.8千卡,和食物袋上的能量2547kJ(610千卡)相差无几。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吃的,你可以只计算热量,不要超过规定值就可以,就这么简单。高油高糖的东西也可以吃,只要不过量就行。你只要能坚持计算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并且不超标,那你就一定能瘦,前提是你要精准计算,因为热量是不会骗人的。不存在说什么我明明吃的很少就是不瘦,我是易胖体质,记住你不是核聚变发动机,你不可能凭空生出能量。而你坚持食物称重一段时间后,你就会了解大部分食物的热量,甚至能做到一眼就能估算个大概,后面就算不带秤,你也能知道自己吃进去了多少。我曾经为了计算一只清蒸大闸蟹的热量,先称好螃蟹蒸好之后重量为170克,然后用工具把螃蟹肉一点一点拆下来,去壳,最后拆出来的肉和蟹黄一共重70克,通过查阅知道蟹肉大概等于鸡蛋白,蟹黄大概等于鸡蛋黄,得知一只螃蟹的热量就和一颗白水蛋差不多,约等于80-90千卡。我也曾在吃一份外卖沙县鸡腿饭的时候,用外卖的碗和盖子分别把蔬菜、鸡腿、豆干、米饭一样一样分离开来称重,就为了亲自算出一份外卖的热量是多少。而我当时用了9个月瘦了80斤,所以加油吧。
既然是小白 那你就去学,保持谦逊的态度,而不是在这说什么“看得出个毛来”这种话,伸手党当得这么理直气壮?我只惯你一次。
视频里面跟你说了根据自己的体重,不要吃超过多少热量,这个是你可以计算的(单位为千卡)。所以你每天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你都要计算并记录。减肥最基本的就是准备好食物秤,量好你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的重量,再随便找个减肥的app查阅热量,两者相乘就行了。比如你吃进去一斤圣女果,通过查阅得知圣女果的热量为24千卡/百克,那么你就吃进去了24*5=120千卡,这不难理解吧?
另外有包装的食物,包装袋上都会标明热量和克重,就是(能量、碳水、蛋白质、脂肪、钠)的那个营养成分表,都会标明每100克能量是多少(这需要注意的是要看清,单位是每百克还是每30克,薯片类一般都是标注的每30克)。然后你再看包装袋上的克重,用每百克热量乘以实际克重(包装袋上的净含量)就可以计算出来它是多少热量。
学会看营养成分表很重要,因为你去网上查任何食物热量给你的都是营养成分表,你需要自己计算。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包装袋上能量用的是kJ,也就是千焦,这个就是总热量,你只需要记住千焦除以4.18就等于千卡,比如我这会儿随手拿起身边一袋食物,它的营养成分表写的是2547kJ/百克,蛋白质27克,脂肪50.2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食物的净含量140克,那么它的热量就是2547除以4.18,约等于610千卡/百克,再用610✖️1.4(或者610除以100再乘以140克,小学数学你懂就行)=854千卡,那么这袋食物就是854千卡。
营养成分表里面还会标明每百克该食物包含的碳水、蛋白质、脂肪的克重,通过视频可知你每天这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各自应该是多少,然后通过计算成分表,就知道你这一份吃下去摄入了多少碳水、蛋白质、脂肪。
另外记住大约每克碳水=4千卡,每克蛋白质=4千卡,每克脂肪=9千卡,你可以通过计算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进行验算,把这三者的克重换算成千卡,再乘以4.18,最后总和相加,这三者的热量总和大概和食物的能量表上写的能量(kJ)相等。比如我刚说的那袋食物,27克蛋白质✖️4+50.2克脂肪✖️9+16.5碳水✖️4=625.8千卡,和食物袋上的能量2547kJ(610千卡)相差无几。
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吃的,你可以只计算热量,不要超过规定值就可以,就这么简单。高油高糖的东西也可以吃,只要不过量就行。
你只要能坚持计算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并且不超标,那你就一定能瘦,前提是你要精准计算,因为热量是不会骗人的。不存在说什么我明明吃的很少就是不瘦,我是易胖体质,记住你不是核聚变发动机,你不可能凭空生出能量。
而你坚持食物称重一段时间后,你就会了解大部分食物的热量,甚至能做到一眼就能估算个大概,后面就算不带秤,你也能知道自己吃进去了多少。
我曾经为了计算一只清蒸大闸蟹的热量,先称好螃蟹蒸好之后重量为170克,然后用工具把螃蟹肉一点一点拆下来,去壳,最后拆出来的肉和蟹黄一共重70克,通过查阅知道蟹肉大概等于鸡蛋白,蟹黄大概等于鸡蛋黄,得知一只螃蟹的热量就和一颗白水蛋差不多,约等于80-90千卡。
我也曾在吃一份外卖沙县鸡腿饭的时候,用外卖的碗和盖子分别把蔬菜、鸡腿、豆干、米饭一样一样分离开来称重,就为了亲自算出一份外卖的热量是多少。
而我当时用了9个月瘦了80斤,所以加油吧。
老哥睡前2小时不喝水是为啥呀
老哥睡前2小时不喝水是为啥呀
借自己的楼多说两句,现在国家也在倡导身材管理,一定有特别的用意,本身这对我们自身也有好处,建议大家积极响应。后续我也会单开贴分享减肥经验和自身经历。如果你没有动力坚持,那我说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发胖,一直胖到28岁,常年保持在180-210斤左右,外貌焦虑,自卑。另外由于肥胖伴随了我整个青春期,我一直认为对我的发育产生了影响,因为战斗状态下牛牛只有10厘米。后来从220减到130,我才发现我不是没有,我只是被小肚子的肉包裹住了,肚子的赘肉减掉后,战斗状态下能有16厘米,大概就是iphone 15promax从底部到灵动岛的长度,自行体会(手动狗头)。“哇哦”是我减肥后听到的最多的词。
借自己的楼多说两句,现在国家也在倡导身材管理,一定有特别的用意,本身这对我们自身也有好处,建议大家积极响应。后续我也会单开贴分享减肥经验和自身经历。
如果你没有动力坚持,那我说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发胖,一直胖到28岁,常年保持在180-210斤左右,外貌焦虑,自卑。另外由于肥胖伴随了我整个青春期,我一直认为对我的发育产生了影响,因为战斗状态下牛牛只有10厘米。后来从220减到130,我才发现我不是没有,我只是被小肚子的肉包裹住了,肚子的赘肉减掉后,战斗状态下能有16厘米,大概就是iphone 15promax从底部到灵动岛的长度,自行体会(手动狗头)。“哇哦”是我减肥后听到的最多的词。
请问“哇哦”,这个词,是在你穿着裤子,还是脱掉裤子时听到最多?
请问“哇哦”,这个词,是在你穿着裤子,还是脱掉裤子时听到最多?[微笑]
碳水摄入这么低吗
碳水摄入这么低吗
每个人体质不同,吸收也不同,比如,一个人吃了100kca的饭菜,实际吸收大不相同,你看着计算很精确,实际出入大了
每个人体质不同,吸收也不同,比如,一个人吃了100kca的饭菜,实际吸收大不相同,你看着计算很精确,实际出入大了
每个人的体质是计算不出来差异的,另外个体的差异也不会太大,消耗始终和当前体重挂钩,吸收的话只要不是肠胃有大病,也不会差太多。
人是拉不出0卡的屎的,只要掐准了你吃进去的总量,就算消化吸收的差异再大,能量也始终在亏空的啊,你不可能凭空造能量出来,所以还是会瘦的,纠结这个属实没有必要。
每个人的体质是计算不出来差异的,另外个体的差异也不会太大,消耗始终和当前体重挂钩,吸收的话只要不是肠胃有大病,也不会差太多。
人是拉不出0卡的屎的,只要掐准了你吃进去的总量,就算消化吸收的差异再大,能量也始终在亏空的啊,你不可能凭空造能量出来,所以还是会瘦的,纠结这个属实没有必要。
关你屁事呢?
关你屁事呢?
所以活该你胖
所以活该你胖
cy
cy
既然是小白 那你就去学,保持谦逊的态度,而不是在这说什么“看得出个毛来”这种话,伸手党当得这么理直气壮?我只惯你一次。视频里面跟你说了根据自己的体重,不要吃超过多少热量,这个是你可以计算的(单位为千卡)。所以你每天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你都要计算并记录。减肥最基本的就是准备好食物秤,量好你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的重量,再随便找个减肥的app查阅热量,两者相乘就行了。比如你吃进去一斤圣女果,通过查阅得知圣女果的热量为24千卡/百克,那么你就吃进去了24*5=120千卡,这不难理解吧?另外有包装的食物,包装袋上都会标明热量和克重,就是(能量、碳水、蛋白质、脂肪、钠)的那个营养成分表,都会标明每100克能量是多少(这需要注意的是要看清,单位是每百克还是每30克,薯片类一般都是标注的每30克)。然后你再看包装袋上的克重,用每百克热量乘以实际克重(包装袋上的净含量)就可以计算出来它是多少热量。学会看营养成分表很重要,因为你去网上查任何食物热量给你的都是营养成分表,你需要自己计算。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包装袋上能量用的是kJ,也就是千焦,这个就是总热量,你只需要记住千焦除以4.18就等于千卡,比如我这会儿随手拿起身边一袋食物,它的营养成分表写的是2547kJ/百克,蛋白质27克,脂肪50.2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食物的净含量140克,那么它的热量就是2547除以4.18,约等于610千卡/百克,再用610✖️1.4(或者610除以100再乘以140克,小学数学你懂就行)=854千卡,那么这袋食物就是854千卡。营养成分表里面还会标明每百克该食物包含的碳水、蛋白质、脂肪的克重,通过视频可知你每天这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各自应该是多少,然后通过计算成分表,就知道你这一份吃下去摄入了多少碳水、蛋白质、脂肪。另外记住大约每克碳水=4千卡,每克蛋白质=4千卡,每克脂肪=9千卡,你可以通过计算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进行验算,把这三者的克重换算成千卡,再乘以4.18,最后总和相加,这三者的热量总和大概和食物的能量表上写的能量(kJ)相等。比如我刚说的那袋食物,27克蛋白质✖️4+50.2克脂肪✖️9+16.5碳水✖️4=625.8千卡,和食物袋上的能量2547kJ(610千卡)相差无几。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吃的,你可以只计算热量,不要超过规定值就可以,就这么简单。高油高糖的东西也可以吃,只要不过量就行。你只要能坚持计算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并且不超标,那你就一定能瘦,前提是你要精准计算,因为热量是不会骗人的。不存在说什么我明明吃的很少就是不瘦,我是易胖体质,记住你不是核聚变发动机,你不可能凭空生出能量。而你坚持食物称重一段时间后,你就会了解大部分食物的热量,甚至能做到一眼就能估算个大概,后面就算不带秤,你也能知道自己吃进去了多少。我曾经为了计算一只清蒸大闸蟹的热量,先称好螃蟹蒸好之后重量为170克,然后用工具把螃蟹肉一点一点拆下来,去壳,最后拆出来的肉和蟹黄一共重70克,通过查阅知道蟹肉大概等于鸡蛋白,蟹黄大概等于鸡蛋黄,得知一只螃蟹的热量就和一颗白水蛋差不多,约等于80-90千卡。我也曾在吃一份外卖沙县鸡腿饭的时候,用外卖的碗和盖子分别把蔬菜、鸡腿、豆干、米饭一样一样分离开来称重,就为了亲自算出一份外卖的热量是多少。而我当时用了9个月瘦了80斤,所以加油吧。
既然是小白 那你就去学,保持谦逊的态度,而不是在这说什么“看得出个毛来”这种话,伸手党当得这么理直气壮?我只惯你一次。
视频里面跟你说了根据自己的体重,不要吃超过多少热量,这个是你可以计算的(单位为千卡)。所以你每天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你都要计算并记录。减肥最基本的就是准备好食物秤,量好你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的重量,再随便找个减肥的app查阅热量,两者相乘就行了。比如你吃进去一斤圣女果,通过查阅得知圣女果的热量为24千卡/百克,那么你就吃进去了24*5=120千卡,这不难理解吧?
另外有包装的食物,包装袋上都会标明热量和克重,就是(能量、碳水、蛋白质、脂肪、钠)的那个营养成分表,都会标明每100克能量是多少(这需要注意的是要看清,单位是每百克还是每30克,薯片类一般都是标注的每30克)。然后你再看包装袋上的克重,用每百克热量乘以实际克重(包装袋上的净含量)就可以计算出来它是多少热量。
学会看营养成分表很重要,因为你去网上查任何食物热量给你的都是营养成分表,你需要自己计算。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包装袋上能量用的是kJ,也就是千焦,这个就是总热量,你只需要记住千焦除以4.18就等于千卡,比如我这会儿随手拿起身边一袋食物,它的营养成分表写的是2547kJ/百克,蛋白质27克,脂肪50.2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食物的净含量140克,那么它的热量就是2547除以4.18,约等于610千卡/百克,再用610✖️1.4(或者610除以100再乘以140克,小学数学你懂就行)=854千卡,那么这袋食物就是854千卡。
营养成分表里面还会标明每百克该食物包含的碳水、蛋白质、脂肪的克重,通过视频可知你每天这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各自应该是多少,然后通过计算成分表,就知道你这一份吃下去摄入了多少碳水、蛋白质、脂肪。
另外记住大约每克碳水=4千卡,每克蛋白质=4千卡,每克脂肪=9千卡,你可以通过计算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进行验算,把这三者的克重换算成千卡,再乘以4.18,最后总和相加,这三者的热量总和大概和食物的能量表上写的能量(kJ)相等。比如我刚说的那袋食物,27克蛋白质✖️4+50.2克脂肪✖️9+16.5碳水✖️4=625.8千卡,和食物袋上的能量2547kJ(610千卡)相差无几。
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吃的,你可以只计算热量,不要超过规定值就可以,就这么简单。高油高糖的东西也可以吃,只要不过量就行。
你只要能坚持计算吃进去的每一样东西,并且不超标,那你就一定能瘦,前提是你要精准计算,因为热量是不会骗人的。不存在说什么我明明吃的很少就是不瘦,我是易胖体质,记住你不是核聚变发动机,你不可能凭空生出能量。
而你坚持食物称重一段时间后,你就会了解大部分食物的热量,甚至能做到一眼就能估算个大概,后面就算不带秤,你也能知道自己吃进去了多少。
我曾经为了计算一只清蒸大闸蟹的热量,先称好螃蟹蒸好之后重量为170克,然后用工具把螃蟹肉一点一点拆下来,去壳,最后拆出来的肉和蟹黄一共重70克,通过查阅知道蟹肉大概等于鸡蛋白,蟹黄大概等于鸡蛋黄,得知一只螃蟹的热量就和一颗白水蛋差不多,约等于80-90千卡。
我也曾在吃一份外卖沙县鸡腿饭的时候,用外卖的碗和盖子分别把蔬菜、鸡腿、豆干、米饭一样一样分离开来称重,就为了亲自算出一份外卖的热量是多少。
而我当时用了9个月瘦了80斤,所以加油吧。
优秀,老哥
优秀,老哥
关你屁事呢?
关你屁事呢?
滚刀肉好理直气壮
滚刀肉好理直气壮
凭缘分刷到,老哥你是多少斤开始瘦下来的?
我现在160,也想减个20左右,但是不想像你这么麻烦,有没有更简单点的方法
我220到130,身高173。
首先看你运动不,以下是默认不运动只靠饮食:
你不想算热量的话,说简单也简单,但说复杂也复杂。因为不算热量的话你心里没有数,那吃东西限制就比较多。
戒糖控油,戒零食,戒饮料,除了主食以外,不额外摄入任何的糖,可以无糖可乐这种0卡糖,油炸的少吃。
每天只吃正常三餐,其他时间再饿也不吃东西。主食只吃纯天然无精加工的,就是说种在地里长什么样子做熟了也是什么样子的,比如米饭、紫薯、红薯、土豆、玉米、山药(加工也最多是剥皮剥壳或者切块的粗加工),避免主食和食用油一起加工的情况。肉类尽量吃鸡、牛、鱼虾,减少猪肉,不吃肥肉。
所以早餐尽量避免包子油条还有其他如水煎包韭菜盒子等炸物,可以吃鸡蛋豆浆红薯玉米这种。午餐尽量吃干净点,组合就是瘦肉+蔬菜+不过油的主食,比如沙县鸡腿饭就是很好的选择(白米饭,鸡肉,炒蔬菜),吃到饱但不要吃撑。晚餐和午饭一样,可以适当减少一些分量。不吃炒饭炒面这种主食+油炒的食物。
另外要分清主食和蔬菜,土豆南瓜莲藕玉米都是主食,不是蔬菜,如果菜里面吃了这些,就应当减少主食。
不能喝肉汤,不能喝肉汤,不能喝肉汤。
反正总结就是,戒零食,戒糖,少油,不吃撑。
我220到130,身高173。
首先看你运动不,以下是默认不运动只靠饮食:
你不想算热量的话,说简单也简单,但说复杂也复杂。因为不算热量的话你心里没有数,那吃东西限制就比较多。
戒糖控油,戒零食,戒饮料,除了主食以外,不额外摄入任何的糖,可以无糖可乐这种0卡糖,油炸的少吃。
每天只吃正常三餐,其他时间再饿也不吃东西。主食只吃纯天然无精加工的,就是说种在地里长什么样子做熟了也是什么样子的,比如米饭、紫薯、红薯、土豆、玉米、山药(加工也最多是剥皮剥壳或者切块的粗加工),避免主食和食用油一起加工的情况。肉类尽量吃鸡、牛、鱼虾,减少猪肉,不吃肥肉。
所以早餐尽量避免包子油条还有其他如水煎包韭菜盒子等炸物,可以吃鸡蛋豆浆红薯玉米这种。午餐尽量吃干净点,组合就是瘦肉+蔬菜+不过油的主食,比如沙县鸡腿饭就是很好的选择(白米饭,鸡肉,炒蔬菜),吃到饱但不要吃撑。晚餐和午饭一样,可以适当减少一些分量。不吃炒饭炒面这种主食+油炒的食物。
另外要分清主食和蔬菜,土豆南瓜莲藕玉米都是主食,不是蔬菜,如果菜里面吃了这些,就应当减少主食。
不能喝肉汤,不能喝肉汤,不能喝肉汤。
反正总结就是,戒零食,戒糖,少油,不吃撑。
对于小白的我,都没听懂,就讲一个一直困扰我的,谁都跟我说不要摄入过多热量,多少卡什么的,好的,我哪知道哪种食物多少热量,我哪知道我每天吃什么热量高吃什么热量低,一个视频我能看出个毛来
对于小白的我,都没听懂,就讲一个一直困扰我的,谁都跟我说不要摄入过多热量,多少卡什么的,好的,我哪知道哪种食物多少热量,我哪知道我每天吃什么热量高吃什么热量低,一个视频我能看出个毛来
你这话说的,就跟一个人说我什么数学公式都不会,也不想背,老师别讲那些了,能不能直接让我高考120一样,让人发笑。身体本身就是很智能的,你想健康的控制体重,甚至得到完美一点的身材,不通过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只想得到答案,那你比较适合吃药得到瘦体重
你这话说的,就跟一个人说我什么数学公式都不会,也不想背,老师别讲那些了,能不能直接让我高考120一样,让人发笑。身体本身就是很智能的,你想健康的控制体重,甚至得到完美一点的身材,不通过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只想得到答案,那你比较适合吃药得到瘦体重
借自己的楼多说两句,现在国家也在倡导身材管理,一定有特别的用意,本身这对我们自身也有好处,建议大家积极响应。后续我也会单开贴分享减肥经验和自身经历。如果你没有动力坚持,那我说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发胖,一直胖到28岁,常年保持在180-210斤左右,外貌焦虑,自卑。另外由于肥胖伴随了我整个青春期,我一直认为对我的发育产生了影响,因为战斗状态下牛牛只有10厘米。后来从220减到130,我才发现我不是没有,我只是被小肚子的肉包裹住了,肚子的赘肉减掉后,战斗状态下能有16厘米,大概就是iphone 15promax从底部到灵动岛的长度,自行体会(手动狗头)。“哇哦”是我减肥后听到的最多的词。
借自己的楼多说两句,现在国家也在倡导身材管理,一定有特别的用意,本身这对我们自身也有好处,建议大家积极响应。后续我也会单开贴分享减肥经验和自身经历。
如果你没有动力坚持,那我说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发胖,一直胖到28岁,常年保持在180-210斤左右,外貌焦虑,自卑。另外由于肥胖伴随了我整个青春期,我一直认为对我的发育产生了影响,因为战斗状态下牛牛只有10厘米。后来从220减到130,我才发现我不是没有,我只是被小肚子的肉包裹住了,肚子的赘肉减掉后,战斗状态下能有16厘米,大概就是iphone 15promax从底部到灵动岛的长度,自行体会(手动狗头)。“哇哦”是我减肥后听到的最多的词。
那么接下来请老哥分享下战绩
那么接下来请老哥分享下战绩
全部回帖
上海匡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B2-20211235 沪ICP备2021021198号-6 网信算备310109445163904240019号 Copyright ©2021 KUANGHUI All Rights Reserved. 匡慧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