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里但凡看了有点年头的,都知道对于安东尼我一直的态度都是包容的,为了安东尼在曼联的低迷表现也是没少挨“懂球”老哥们的“问候”,但是在没有对照组的情况下,表现稀碎就是烂,既然现在安东尼在贝蒂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疯狂打脸”之后,关于安东尼的话题,也终于可以说道说道了,先看看区别:
所有赛事,贝蒂斯4场3球1助,场均1球,曼联14场1球0助,场均0.07球,安东尼到了西甲,到了新环境,表现变好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会有人说刚到曼联也是连场关键比赛进球,时间一长就蹉跎了,但是不能否认的确现在的安东尼,的确有了一个称职边锋该有的场上表现。抛开知名的“鱼缸论”,简单说几条我认为的变量吧。
1. 心理变化
心理决定表现,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不然也不会有运动心理学这门学科,专业运动队也不会设置随队心理医生这么一个职位。而在安东尼的案例来说,在曼联这个媒体的风口浪尖,还冠以“亿元先生”这个名号,再小的瑕疵都会放大,更不用说大半个赛季颗粒无收的曼联边锋了,而巴西那疙瘩还有直接杀来蹭流量开大的网红女,而英伦这个啥都不发达但是小报发行业异常前卫的国度里,最怕的就是缺少这类“狗咬人”的鸡血故事了,场内低迷的表现和场外的各种舆论,能做到完全没心没肺的,不是疯子,就是圣人了,这就形成了一个标准的「表现不佳→舆论糟糕→心理压力大→表现更加糟糕」的恶性循环。
(这教材,也算是曾经读过学习过…)
到了西班牙,人生地不熟,甚至当地媒体和报纸在写点啥都看不明白(毕竟贫民窟踩着人头上来的痞子,英文算是工作需要也就算了,西语要系统学习,还是有点难度的),而且对于贝蒂斯来说他的确是个即战力,给了7号,还给右路核心的位置,环境顺,球队氛围也一片祥和,而且贝蒂斯也不是什么西甲传统劲旅,受关注度也比较低(当然,安东尼来了之后,西甲第十三也得到了外网和内网的一致关注),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东子的表现可以说,是越来越放松,对阵皇家社会的进球,才让人觉得,原来他是一个巴西球员。
2.球队体系以及场上功能的变化
提到体系和功能之前,还是得回顾一下安东尼凭啥被曼联看中:
>逆足边锋——在右边路能够有更多的选择,作为左脚利足的安东尼,在右边路大禁区角区域内可以下底、内切或者拉边,变化性更强。
>持球能力——不论在巴甲还是在荷甲,他的持球推进能力一直是在线的,而作为当时4-2-3-1和4-3-3体系中的持球强点,在阵型宽度的保持上,也是被认可的。
>串联/突破能力——巴西球员,脚下相对细腻,而且这个溜肩仔还有一手沉肩骗重心的能力,在荷甲时代,突破还是有一定成效的。
>回追能力——虽然是个边锋,但东子防守积极性,以及回追夺回球权次数也是相当亮眼的,在全攻全守的战术体系中,边路回追等于边后卫可以内收补漏,1v2防守,总比1v1单挑成功率要高。
在曼联东子的功能和作用:
平衡阵型,彼时进攻强点是左侧的拉什福德,还有C罗,东子的首要任务是保持阵型宽度,保证足够的在右侧肋部的牵制,通过进攻或者持球,来抑制对手在左边路的仅供。
而东子在首秀后的几场比赛中,做到了足够的“惊艳”,对阵阿森纳、巴萨的关键进球,让教练组对于他的期待进一步提升,说不定这个转子可以在主打直上直下,外线超车直给的英超用细腻的传接做出点除了拿球做球外的其他作用,所以从后续球权分配来看,东子分配拿到球权的比例上升不少(目测,没找到相关的数据统计),但是这样也直接暴露了东子爆发力不足的短板,没有绝对速度,一招鲜的低速盘带变向也被边后卫们吃透,一拿球都是双人包夹,一突破就直接干翻,再加之射门利足和线路上的单一性,而且B费惯用的狗叼飞盘传球,往往也太过于依赖边路球员的速度,对于喜欢小范围盘带传接的东子也非常的不友好(拉师傅滕一年狗的飞起),更不用说达洛特也不是个以小范围传递配合见长的,所以最后在滕哈格最后的首发顺位上都低于了还没在一线队证明过自己的阿玛德.迪亚洛,不过倒是开发出了边翼卫的用法。
在贝蒂斯的东子:
对于皇家贝蒂斯,就算是关注西甲,也不太会关注这个队伍,所以还是要贴一下最近一场比赛的首发阵容,其实老熟人不少,热刺的洛切尔索、皇马的伊斯科、D洛伦特、场下的国安名宿巴坎布,然后现在巴萨绯闻不断地罗克,沛公的阵型也是现在较为主流的4-2-3-1,抛开相对孱弱且混乱的防守端不说,在前场,10号位的伊斯科,是贝蒂斯现在真正的进攻核心,发牌并且对进攻节奏进行梳理,左边锋热苏斯.罗德里格斯有冲击力,而右边锋则是持球型的安东尼,罗克巴坎布基本上都是冲击性前锋,基本上构成了有点类似于当时滕哈格的前场进攻组合。
(曼联“名宿”和国安“名宿”同框庆祝进球,哈哈哈哈哈)
在这套阵容中,其实东子要做的和他在曼联早期的差不多,持球推进,保持宽度,择机内切。
与曼联不同的是,全队对于这位英超的弃将,体现出了更加多的信任,前锋与前腰的无球跑动策应,连贯小范围传递突破(是的,就算是西甲,东子硬突还是突不过去一点),还有对于防守兵力的牵制,为东子起脚前摇拉开空间,相比英超动不动满身大汉的状态,这队友和战术创造的环境太利于有一定小技术但是没有绝对身体素质的东子了。
而且自信心的提升,对于技术动作的运用更加自如,传也好,射也罢,都更加合理,下面对阵皇家社会的集锦里也可以看到,在身边无球队员的跑动策应之下,有充分的动作空间,巴西人在球性球感上的优势,终于能够在东子身上体现一把…
3.联赛风格的变化
不少专区的老哥说西甲的防线太不“尊重”安东尼,防守都宁愿卡位而不是贴防,让安东尼得到了“降维打击”的机会,这个可能还是会和联赛风格本身比较相关。西甲大多数球队还是秉承拉丁地面流,并不是说他们防守不会用身体,甚至“脏活儿”也不少,不过对于在小范围内闪转腾挪更加专精的对手,防守球员肯定不会贸贸然丢位置去贴身卡位,而安东尼现在身边有10号位和9号位策应,还有一个8号位(洛切尔索)做填补,就算知道你东子吃身体,但是他要是把球传出去了呢,岂不是防守就失位了…
而英超更加讲究一个直来直去,边锋与边卫之间更像是肌肉与速度的PK,好的边锋永远是速度快,对抗好,体力好的,而身高本来就不高、绝对速度不快、下盘爆发不好的技术性边锋,就很容易泯然众人,而且当他还担着1亿的转会费的时候,大家对他的期待可不是一个荷甲刚刚有所小成的边锋的模板了,1个亿的前锋,伊纳基威廉姆斯才几个钱,人家啥效率……
真的好起来了?还是说蜜月期Buff?
讲真,3-0皇家社会这场胜利的样本,不足以证明安东尼已经完全支棱起来了,毕竟人上下半场各领一张红宝石,防线漏洞本来就多,更利于在边路做文章,不过从那脚凌空的写意程度来说,东子的自信是真的恢复了,是否真的好起来了,还是看看后面和强队之间对阵时的表现吧,毕竟贝蒂斯3-4月的赛程,对手都不是善茬…
(皇马、塞维利亚、巴萨……如果能在这几场比赛中还能MOTM,那东子可能真的支棱起来了)
安东尼现在还是我们的球员,能够看到他状态回暖,其实也是开心的,一个亿不是他的错,而他也一直在用表现证明自己并不差,希望都能够有个好的结果和归宿吧…
(这个人是不是好的归宿,我并不是很希望看到……)
区里但凡看了有点年头的,都知道对于安东尼我一直的态度都是包容的,为了安东尼在曼联的低迷表现也是没少挨“懂球”老哥们的“问候”,但是在没有对照组的情况下,表现稀碎就是烂,既然现在安东尼在贝蒂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疯狂打脸”之后,关于安东尼的话题,也终于可以说道说道了,先看看区别:
所有赛事,贝蒂斯4场3球1助,场均1球,曼联14场1球0助,场均0.07球,安东尼到了西甲,到了新环境,表现变好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会有人说刚到曼联也是连场关键比赛进球,时间一长就蹉跎了,但是不能否认的确现在的安东尼,的确有了一个称职边锋该有的场上表现。抛开知名的“鱼缸论”,简单说几条我认为的变量吧。
1. 心理变化
心理决定表现,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不然也不会有运动心理学这门学科,专业运动队也不会设置随队心理医生这么一个职位。而在安东尼的案例来说,在曼联这个媒体的风口浪尖,还冠以“亿元先生”这个名号,再小的瑕疵都会放大,更不用说大半个赛季颗粒无收的曼联边锋了,而巴西那疙瘩还有直接杀来蹭流量开大的网红女,而英伦这个啥都不发达但是小报发行业异常前卫的国度里,最怕的就是缺少这类“狗咬人”的鸡血故事了,场内低迷的表现和场外的各种舆论,能做到完全没心没肺的,不是疯子,就是圣人了,这就形成了一个标准的「表现不佳→舆论糟糕→心理压力大→表现更加糟糕」的恶性循环。
(这教材,也算是曾经读过学习过…)
到了西班牙,人生地不熟,甚至当地媒体和报纸在写点啥都看不明白(毕竟贫民窟踩着人头上来的痞子,英文算是工作需要也就算了,西语要系统学习,还是有点难度的),而且对于贝蒂斯来说他的确是个即战力,给了7号,还给右路核心的位置,环境顺,球队氛围也一片祥和,而且贝蒂斯也不是什么西甲传统劲旅,受关注度也比较低(当然,安东尼来了之后,西甲第十三也得到了外网和内网的一致关注),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东子的表现可以说,是越来越放松,对阵皇家社会的进球,才让人觉得,原来他是一个巴西球员。
2.球队体系以及场上功能的变化
提到体系和功能之前,还是得回顾一下安东尼凭啥被曼联看中:
>逆足边锋——在右边路能够有更多的选择,作为左脚利足的安东尼,在右边路大禁区角区域内可以下底、内切或者拉边,变化性更强。
>持球能力——不论在巴甲还是在荷甲,他的持球推进能力一直是在线的,而作为当时4-2-3-1和4-3-3体系中的持球强点,在阵型宽度的保持上,也是被认可的。
>串联/突破能力——巴西球员,脚下相对细腻,而且这个溜肩仔还有一手沉肩骗重心的能力,在荷甲时代,突破还是有一定成效的。
>回追能力——虽然是个边锋,但东子防守积极性,以及回追夺回球权次数也是相当亮眼的,在全攻全守的战术体系中,边路回追等于边后卫可以内收补漏,1v2防守,总比1v1单挑成功率要高。
在曼联东子的功能和作用:
平衡阵型,彼时进攻强点是左侧的拉什福德,还有C罗,东子的首要任务是保持阵型宽度,保证足够的在右侧肋部的牵制,通过进攻或者持球,来抑制对手在左边路的仅供。
而东子在首秀后的几场比赛中,做到了足够的“惊艳”,对阵阿森纳、巴萨的关键进球,让教练组对于他的期待进一步提升,说不定这个转子可以在主打直上直下,外线超车直给的英超用细腻的传接做出点除了拿球做球外的其他作用,所以从后续球权分配来看,东子分配拿到球权的比例上升不少(目测,没找到相关的数据统计),但是这样也直接暴露了东子爆发力不足的短板,没有绝对速度,一招鲜的低速盘带变向也被边后卫们吃透,一拿球都是双人包夹,一突破就直接干翻,再加之射门利足和线路上的单一性,而且B费惯用的狗叼飞盘传球,往往也太过于依赖边路球员的速度,对于喜欢小范围盘带传接的东子也非常的不友好(拉师傅滕一年狗的飞起),更不用说达洛特也不是个以小范围传递配合见长的,所以最后在滕哈格最后的首发顺位上都低于了还没在一线队证明过自己的阿玛德.迪亚洛,不过倒是开发出了边翼卫的用法。
在贝蒂斯的东子:
对于皇家贝蒂斯,就算是关注西甲,也不太会关注这个队伍,所以还是要贴一下最近一场比赛的首发阵容,其实老熟人不少,热刺的洛切尔索、皇马的伊斯科、D洛伦特、场下的国安名宿巴坎布,然后现在巴萨绯闻不断地罗克,沛公的阵型也是现在较为主流的4-2-3-1,抛开相对孱弱且混乱的防守端不说,在前场,10号位的伊斯科,是贝蒂斯现在真正的进攻核心,发牌并且对进攻节奏进行梳理,左边锋热苏斯.罗德里格斯有冲击力,而右边锋则是持球型的安东尼,罗克巴坎布基本上都是冲击性前锋,基本上构成了有点类似于当时滕哈格的前场进攻组合。
(曼联“名宿”和国安“名宿”同框庆祝进球,哈哈哈哈哈)
在这套阵容中,其实东子要做的和他在曼联早期的差不多,持球推进,保持宽度,择机内切。
与曼联不同的是,全队对于这位英超的弃将,体现出了更加多的信任,前锋与前腰的无球跑动策应,连贯小范围传递突破(是的,就算是西甲,东子硬突还是突不过去一点),还有对于防守兵力的牵制,为东子起脚前摇拉开空间,相比英超动不动满身大汉的状态,这队友和战术创造的环境太利于有一定小技术但是没有绝对身体素质的东子了。
而且自信心的提升,对于技术动作的运用更加自如,传也好,射也罢,都更加合理,下面对阵皇家社会的集锦里也可以看到,在身边无球队员的跑动策应之下,有充分的动作空间,巴西人在球性球感上的优势,终于能够在东子身上体现一把…
3.联赛风格的变化
不少专区的老哥说西甲的防线太不“尊重”安东尼,防守都宁愿卡位而不是贴防,让安东尼得到了“降维打击”的机会,这个可能还是会和联赛风格本身比较相关。西甲大多数球队还是秉承拉丁地面流,并不是说他们防守不会用身体,甚至“脏活儿”也不少,不过对于在小范围内闪转腾挪更加专精的对手,防守球员肯定不会贸贸然丢位置去贴身卡位,而安东尼现在身边有10号位和9号位策应,还有一个8号位(洛切尔索)做填补,就算知道你东子吃身体,但是他要是把球传出去了呢,岂不是防守就失位了…
而英超更加讲究一个直来直去,边锋与边卫之间更像是肌肉与速度的PK,好的边锋永远是速度快,对抗好,体力好的,而身高本来就不高、绝对速度不快、下盘爆发不好的技术性边锋,就很容易泯然众人,而且当他还担着1亿的转会费的时候,大家对他的期待可不是一个荷甲刚刚有所小成的边锋的模板了,1个亿的前锋,伊纳基威廉姆斯才几个钱,人家啥效率……
真的好起来了?还是说蜜月期Buff?
讲真,3-0皇家社会这场胜利的样本,不足以证明安东尼已经完全支棱起来了,毕竟人上下半场各领一张红宝石,防线漏洞本来就多,更利于在边路做文章,不过从那脚凌空的写意程度来说,东子的自信是真的恢复了,是否真的好起来了,还是看看后面和强队之间对阵时的表现吧,毕竟贝蒂斯3-4月的赛程,对手都不是善茬…
(皇马、塞维利亚、巴萨……如果能在这几场比赛中还能MOTM,那东子可能真的支棱起来了)
安东尼现在还是我们的球员,能够看到他状态回暖,其实也是开心的,一个亿不是他的错,而他也一直在用表现证明自己并不差,希望都能够有个好的结果和归宿吧…
(这个人是不是好的归宿,我并不是很希望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