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申明,伽马和rise2分别穿过一次,伽马没穿开挤脚,rise2和fe2.5把我整的左腿受伤养了一个多月,ul2025没穿过。所以不聊实战体验,只看理念。
我认为,虽然都是主打轻质球鞋,超轻和rise2理念接近,都是加法。伽马是减法。
额外申明,力线这玩意人和人完全不同,不要别人嘴了几句自己有代入感了就开始哔哔鞋子不行。
先说伽马,伽马在设计上可以看得出来,实现顶级鞋该有的他都有。如果放弃轻质增加包裹厚度一样是个顶级实战体验。他的减重是针对发力点减少不必要的重量,比如脚后跟的异形碳板以及鞋底碳䨻一体。此外再配合有一定厚度但是没填充的鞋舌+鞋头。整体完成了减重不减配,靠的是李宁遥遥领先的异形碳板技术还有碳䨻一体的理念(碳䨻一体真的谁用谁知道)。
超轻和rise2都是开始目的就是为了够轻作为卖点。rise2很明显有受到伽马的影响,鞋头填充基本没有,后跟保护努力拉满,然后靠异形碳板提高运动能力。但是中乔的科技树不足以点出来伽马的中底,所以为减重放弃缓震导致落地感觉快撵上all-star了。从这里开始rise2基本上退出顶级实战鞋的竞争。除缓震减重外,鞋底同样为减重做出区域密度不同的设计,但是很不幸对于一个变相党这个浮夸的波浪纹并不好用,材料止滑能力也不太行,加上那个丢人logo不能有效撑住脚的移动,防侧翻有问题。总归而言是一双针对特定打法的轻质球鞋,实战体验一般,感觉受众不会太多。
最后是ul2025,我个人认为就是音速3的借尸还魂。理念同样是为了轻,这个重量真的没话说。同样的为了轻质牺牲了鞋头和鞋舌填充,但是夸张的是最轻的2025鞋舌填充是最多的(rise2就是一张纸)。李宁最新的超䨻确实轻的没话说,追猎我也买了也挺夸张,实战效果未知。此外还有李宁祖传手艺热熔鞋面又掏了出来,虽然包裹舒服度肉眼可见的三者倒数第一,但是强度绝对拉满。不过这里也有个隐患,鞋跟的填充度确实比较低,没有rise2那么实。鞋底挖空裸露超䨻+li ght foam ultra+大H型tpu感觉强度够用,耐久性未知。鞋底是登山鞋常有的纹路+三双最宽的中段。总体而言我觉得要是再激进点没准还可以更轻,但是ul2025显然实战体验会很保守,不会出现利刃5那种弹跳赶和wow10的推动感,但是具体没试过纯瞎说。
另外还期待361的超轻球鞋,不会难产吧没动静了。
不要拿fe2.5实战真的。
开篇申明,伽马和rise2分别穿过一次,伽马没穿开挤脚,rise2和fe2.5把我整的左腿受伤养了一个多月,ul2025没穿过。所以不聊实战体验,只看理念。
我认为,虽然都是主打轻质球鞋,超轻和rise2理念接近,都是加法。伽马是减法。
额外申明,力线这玩意人和人完全不同,不要别人嘴了几句自己有代入感了就开始哔哔鞋子不行。
先说伽马,伽马在设计上可以看得出来,实现顶级鞋该有的他都有。如果放弃轻质增加包裹厚度一样是个顶级实战体验。他的减重是针对发力点减少不必要的重量,比如脚后跟的异形碳板以及鞋底碳䨻一体。此外再配合有一定厚度但是没填充的鞋舌+鞋头。整体完成了减重不减配,靠的是李宁遥遥领先的异形碳板技术还有碳䨻一体的理念(碳䨻一体真的谁用谁知道)。
超轻和rise2都是开始目的就是为了够轻作为卖点。rise2很明显有受到伽马的影响,鞋头填充基本没有,后跟保护努力拉满,然后靠异形碳板提高运动能力。但是中乔的科技树不足以点出来伽马的中底,所以为减重放弃缓震导致落地感觉快撵上all-star了。从这里开始rise2基本上退出顶级实战鞋的竞争。除缓震减重外,鞋底同样为减重做出区域密度不同的设计,但是很不幸对于一个变相党这个浮夸的波浪纹并不好用,材料止滑能力也不太行,加上那个丢人logo不能有效撑住脚的移动,防侧翻有问题。总归而言是一双针对特定打法的轻质球鞋,实战体验一般,感觉受众不会太多。
最后是ul2025,我个人认为就是音速3的借尸还魂。理念同样是为了轻,这个重量真的没话说。同样的为了轻质牺牲了鞋头和鞋舌填充,但是夸张的是最轻的2025鞋舌填充是最多的(rise2就是一张纸)。李宁最新的超䨻确实轻的没话说,追猎我也买了也挺夸张,实战效果未知。此外还有李宁祖传手艺热熔鞋面又掏了出来,虽然包裹舒服度肉眼可见的三者倒数第一,但是强度绝对拉满。不过这里也有个隐患,鞋跟的填充度确实比较低,没有rise2那么实。鞋底挖空裸露超䨻+li ght foam ultra+大H型tpu感觉强度够用,耐久性未知。鞋底是登山鞋常有的纹路+三双最宽的中段。总体而言我觉得要是再激进点没准还可以更轻,但是ul2025显然实战体验会很保守,不会出现利刃5那种弹跳赶和wow10的推动感,但是具体没试过纯瞎说。
另外还期待361的超轻球鞋,不会难产吧没动静了。
不要拿fe2.5实战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