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不合群。在学校里,我就像一滴不溶于水的油,总是独来独往。以前以为长大了人际关系自然而然就会变得简单,但这只是以为。长大后的人际关系需要注意和了解的东西并不会变得更少,只会成倍增加。给朋友发消息时应该在什么时间点结束对话?和同事聊工作上的事情时可以发表情包吗?
一两年也联系不了几次的同学的婚礼要去参加吗?如果去,份子随多少合适呢?诸如此类的新烦恼不断产生。
脑子被这些烦恼填满,好似一张已经用油性蜡笔涂满的画纸又被涂上了一层色彩。我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感到疲惫时,便极其讨厌别人,甚至一周都不想和别人讲话。这是交际能量即将耗尽的信号,也是人际关系急需“排毒”的时候。
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类似的经历吧?近些年,“吸猫”“撸狗”、养绿植大受欢迎或许就是这个原因。然而,假装可以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我,实际上是一个很懦弱和很依赖他人的存在,这真是自相矛盾。类似艺人不幸去世或者好友举办婚礼这种事情,总会触动我的心海,让原本恬静的海面时而连漪层层,时而汹涌澎湃。人,无法脱离周遭,完全置身事外地活着。
但是,人们因身处事内而疲惫的同时,却又总是渴求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能获得的满足感。所以,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为了不让自己感到疲惫并且维持生活的平衡,我遵守着几个适合自己的交际法则。从去年开始,我一直遵守的其中一个法则是“我没有义务去接触我讨厌的人”。虽然听起来很容易,但是真正去做的话还是有很多顾虑。讨厌到什么程度的人是应该划清界限的?义务的基准又是什么?这些都比想象中要难得多。
如果都很讨厌,不想接触的话,又担心自己变成一个孤僻的人。虽然这么说,但我已经尽最大可能去倾听自己的内心。
或许因为在这个时代,人人压力过大,“小确幸”才得以流行了好几年。但是我发现,比起承受压力之后寻找排解的方法,一开始就努力不去做讨厌的事情更让人自在,作为努力的一环,我正在尝试“人际关系懒人主义”,即在适当的范围内切断对我的精神健康产生哪怕一丁点负面影响的联系。我不想在所有人面前当好人。如果我的内心足够平静,就不会在意别人的评价。过度看别人眼色、修复破碎的自尊心已经花费了我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余生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
现在,我既不想成伪善的人,也不想成为多么受欢迎的人。我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做好自己,过幸福、舒适的生活上,做想做的事,见想见的人,写想写的字,画想画的画。我要极大限度地减少时间去做应该做的事,见应该见的人,写应该写的字,画应该画的画。在我看来,“想”与“应该”是有天渊之别的。
我的一个熟人听说多喝水有利于减肥,于是每天喝两升水,结果手上长了湿疹。她去医院询问了发病的原因,医生说可能是她一直以来不怎么喝水,突然大量饮水导致的。我嘲笑她是个人形加湿器,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了一点:原来别人都说好的东西,对我来说并不一定好哇。
根据每个个体的不同,根据情况的不同,舒服关系的种类和范围都不一样。在某一种关系中,如果无法做到像小河水流入大海那样合群,那就作为一滴油活着,不要为了融入某个关系而不断改变自己。比起去见应该见的人,我更想多见见想见的人。
在这里,我想对那些站在适当的距离,理解我的不随和,还陪伴在我身边的家人、朋友以及熟人表达诚挚的感谢。
从小我就不合群。在学校里,我就像一滴不溶于水的油,总是独来独往。以前以为长大了人际关系自然而然就会变得简单,但这只是以为。长大后的人际关系需要注意和了解的东西并不会变得更少,只会成倍增加。给朋友发消息时应该在什么时间点结束对话?和同事聊工作上的事情时可以发表情包吗?
一两年也联系不了几次的同学的婚礼要去参加吗?如果去,份子随多少合适呢?诸如此类的新烦恼不断产生。
脑子被这些烦恼填满,好似一张已经用油性蜡笔涂满的画纸又被涂上了一层色彩。我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感到疲惫时,便极其讨厌别人,甚至一周都不想和别人讲话。这是交际能量即将耗尽的信号,也是人际关系急需“排毒”的时候。
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类似的经历吧?近些年,“吸猫”“撸狗”、养绿植大受欢迎或许就是这个原因。然而,假装可以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我,实际上是一个很懦弱和很依赖他人的存在,这真是自相矛盾。类似艺人不幸去世或者好友举办婚礼这种事情,总会触动我的心海,让原本恬静的海面时而连漪层层,时而汹涌澎湃。人,无法脱离周遭,完全置身事外地活着。
但是,人们因身处事内而疲惫的同时,却又总是渴求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能获得的满足感。所以,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为了不让自己感到疲惫并且维持生活的平衡,我遵守着几个适合自己的交际法则。从去年开始,我一直遵守的其中一个法则是“我没有义务去接触我讨厌的人”。虽然听起来很容易,但是真正去做的话还是有很多顾虑。讨厌到什么程度的人是应该划清界限的?义务的基准又是什么?这些都比想象中要难得多。
如果都很讨厌,不想接触的话,又担心自己变成一个孤僻的人。虽然这么说,但我已经尽最大可能去倾听自己的内心。
或许因为在这个时代,人人压力过大,“小确幸”才得以流行了好几年。但是我发现,比起承受压力之后寻找排解的方法,一开始就努力不去做讨厌的事情更让人自在,作为努力的一环,我正在尝试“人际关系懒人主义”,即在适当的范围内切断对我的精神健康产生哪怕一丁点负面影响的联系。我不想在所有人面前当好人。如果我的内心足够平静,就不会在意别人的评价。过度看别人眼色、修复破碎的自尊心已经花费了我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余生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
现在,我既不想成伪善的人,也不想成为多么受欢迎的人。我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做好自己,过幸福、舒适的生活上,做想做的事,见想见的人,写想写的字,画想画的画。我要极大限度地减少时间去做应该做的事,见应该见的人,写应该写的字,画应该画的画。在我看来,“想”与“应该”是有天渊之别的。
我的一个熟人听说多喝水有利于减肥,于是每天喝两升水,结果手上长了湿疹。她去医院询问了发病的原因,医生说可能是她一直以来不怎么喝水,突然大量饮水导致的。我嘲笑她是个人形加湿器,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了一点:原来别人都说好的东西,对我来说并不一定好哇。
根据每个个体的不同,根据情况的不同,舒服关系的种类和范围都不一样。在某一种关系中,如果无法做到像小河水流入大海那样合群,那就作为一滴油活着,不要为了融入某个关系而不断改变自己。比起去见应该见的人,我更想多见见想见的人。
在这里,我想对那些站在适当的距离,理解我的不随和,还陪伴在我身边的家人、朋友以及熟人表达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