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献给虎扑。
一楼献给虎扑。
一楼献给虎扑。
一楼献给虎扑。
QQ空间
微博
微信扫一扫分享
全部回帖
他是当世公认最伟大的足球教练之一,曼联王朝的缔造者。今日曼联的一切荣耀和网络关注,其根源也都来自于他。尽管他已经退休,但他的故事更值得曼联球迷传颂,更是现在曼联崛起的精神力量源泉。他在曼联陷入困境时接过教鞭,肩负起了振兴球队的历史使命。他在球队艰难处境时迅速起步,然后在球队执教超过了26年时间 ,最终留下了一个辉煌的红色王朝,一个在英超无人能够企及的霸主球队。他带领曼联夺得了13个顶级联赛冠军,把死敌踹下了最高的王座;他的曼联豪夺了 38项冠军,单赛季勇夺欧冠、英超和足总杯‘三冠王’,四次杀入欧冠决赛两次捧杯,在欧洲优胜者杯、欧洲超级杯、丰田杯和世俱杯等一系列大赛中称霸,真正将球队打造成世界最顶级的豪门,风采一度冠绝世界。他非常重视青训,培养92班的故事激励了所有年轻人积极成长;他铁腕治队,清洗功臣名将毫不手软绝不留情,但护犊子也到了蛮不讲理破口大骂的地步;他的战术特点兼具力量与速度,快速多变加上两翼齐飞,打出进攻足球的巨大威力;他的比赛风格强硬霸道,充满血性与激情,即使落后处境也战斗不止,绝不放弃;他的脾气暴躁凶狠,斥骂时的‘吹风机’时令人胆寒,但日常待人却春风化雨,关心照顾到每一个人的需求和感受;他坚持传统却勇于探索,作风老派却又与时俱进……他,就是弗格森,无可替代的弗格森。
——篇首语
他是当世公认最伟大的足球教练之一,曼联王朝的缔造者。今日曼联的一切荣耀和网络关注,其根源也都来自于他。尽管他已经退休,但他的故事更值得曼联球迷传颂,更是现在曼联崛起的精神力量源泉。他在曼联陷入困境时接过教鞭,肩负起了振兴球队的历史使命。他在球队艰难处境时迅速起步,然后在球队执教超过了26年时间 ,最终留下了一个辉煌的红色王朝,一个在英超无人能够企及的霸主球队。他带领曼联夺得了13个顶级联赛冠军,把死敌踹下了最高的王座;他的曼联豪夺了 38项冠军,单赛季勇夺欧冠、英超和足总杯‘三冠王’,四次杀入欧冠决赛两次捧杯,在欧洲优胜者杯、欧洲超级杯、丰田杯和世俱杯等一系列大赛中称霸,真正将球队打造成世界最顶级的豪门,风采一度冠绝世界。他非常重视青训,培养92班的故事激励了所有年轻人积极成长;他铁腕治队,清洗功臣名将毫不手软绝不留情,但护犊子也到了蛮不讲理破口大骂的地步;他的战术特点兼具力量与速度,快速多变加上两翼齐飞,打出进攻足球的巨大威力;他的比赛风格强硬霸道,充满血性与激情,即使落后处境也战斗不止,绝不放弃;他的脾气暴躁凶狠,斥骂时的‘吹风机’时令人胆寒,但日常待人却春风化雨,关心照顾到每一个人的需求和感受;他坚持传统却勇于探索,作风老派却又与时俱进……他,就是弗格森,无可替代的弗格森。
——篇首语
【序】伟大的魔法
弗格森执教曼联的故事,是一场足球史上不可复制的传奇魔法。
——题记
足球世界里群星闪耀,有些名字如雷贯耳,有些传奇不可复制。
譬如阿历克斯-弗格森,他是足球世界里世所公认的传奇主帅,也是世界足球名人殿堂中最显赫的存在之一,世界足坛最伟大的主帅之一。
弗格森的经历是一部传奇的史诗。很多人认识弗格森,是从他的曼联故事开始的。最为容易震撼别人的是他执教曼联超过了26年时间,跨越了两个世纪,这在任何一个联赛里都是不可想象的。
弗格森的成就可不是只有超长待机。冠军、商业、偶像、青训、球迷、影响力......弗格森几乎在足球的所有领域都取得了成功,他把曼联这个在泥潭挣扎的没落贵族,变成了英超首个冠军得主的新贵,从此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他的曼联从问鼎欧洲优胜者杯开始,持续向欧洲巅峰进军,不仅攀上了欧洲之冠,还为世界足球历史贡献了1999年的诺坎普奇迹,欧冠决赛最经典的史诗。
弗格森到底有多强?看看这个数据:他执教曼联时豪夺了38座冠军,其中有13座英超联赛冠军——他一个人夺得的英超冠军就超过其他球队主帅的总和。即使在他退休了10年之后,他的成就依然是别人无法企及的。而从足总杯、联赛杯到联赛,从优胜者杯到欧洲冠军杯,从欧洲超级杯到世界俱乐部杯,弗格森夺冠夺到手软,奖杯之多光数量就已经令人绝望。
弗格森的强,还强在他能够不躺在功劳簿上睡觉,不吃老本,而是对成功保持渴求。为此他不惜铁腕清理名将功臣,不惜彻底驱逐核心基石,不惜与最倚重的球员翻脸,但他却始终笑到最后。他执掌曼联的26年里,成功打造出了4代的队伍,都赢得了联赛冠军,成为联赛的霸主。这个成就,是世界足坛绝大部分名帅都无法达到的。各个联赛中英才辈出,各领风骚数年,但带队夺冠之后怎样卫冕,怎样重建一支维持竞争力的新队伍,怎样管理意得志满无心进取的球员,怎样加入新鲜血液让球队保持激情渴望,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谁能在一支豪门执教二十多年后还能以夺冠作为终点,然后体面退休?谁能在夺得冠军之后继续卫冕连刷三连,保持着持续的进步?谁能开辟霸主时代之后勇于清洗功臣大胆重建?谁能打破桎梏回击质疑用新的团队重新赢得一切?谁能依靠一群孩子去赢得冠军?谁能在金元足球的洪流中继续保持竞争力?在巨星被抢夺管理层被挖走引援目标被截胡之后卷土重来?谁能够在名帅汇聚的第一联赛里面对金元浪潮依然独占鳌头?
唯有阿历克斯-弗格森!
弗格森初掌曼联之时球队深陷麻烦,当时英格兰足坛利物浦傲冠群雄,森林队闪耀传奇光环,热刺在商业上领先,阿森纳也有桂冠在手,埃弗顿都可以嘲笑红魔,这支球队早非巴斯比年代的霸主,20多年都无法染指联赛冠军,球队一度濒临崩溃境地。当年弗格森并没有大金主在背后侍候,不可能为所欲为,大肆搜刮巨星,多个转会窗都频频碰壁;他的三把火让更衣室管理举步维艰,长期未能取得突破而备受质疑批评,也因为遭遇连败和惨负死敌而被红魔死忠在主场拉横幅,全场狂嘘要求下课......
这可不是后世名帅那种含着金钥匙出生,一来就能够狂撒金元打造豪华之师,不满意阵容还可以使劲买买买的作派。
弗格森只能从一堆烂摊子起步,他从严治军,禁酒令、青训、运动医疗三把斧极具争议,但也富有成效。弗格森性格暴躁严苛,发怒时的暴烈会令人瑟瑟发抖,但他又极为球员考虑,极力维护球员利益,深得更衣室拥护。弗格森最善于激发球队斗志,发挥精神力作用,打造勇猛的战斗风格;弗格森在战术上不断探索,他的球队强调整体,风格强硬,追求快速简洁,总是勇于进攻,总是坚韧顽强,落后时总是疯狂反击,战斗至最后一秒,“无逆转不曼联”虽说中二,但确实可以算是他的标签。每一次逆转,每一胜利,球迷总是会热血沸腾,就此爱上这个疯狂的球队。
这就是弗格森,他的曼联令人无法不热血,不沸腾。
弗格森在曼联历经的危局可不少。他开始执掌曼联时这个球队伤兵满营,军心涣散。弗格森离开了在阿伯丁的舒适圈来拯救曼联,本身就是冒险。弗格森在曼联持续地受到批评和质疑,这种压力到了1990年达到了顶峰,弗格森差一点就下课被炒。即使是他险而又险地夺得足总杯保住帅位,但各种质疑一直伴随着从未远离。到了1992-93赛季英超元年弗格森带队夺冠,终于赢得球迷的尊敬。但在1995年被布莱克本队夺走英超桂冠之后,接连的困境又让他的帅位变得岌岌可危;到了97-98赛季,弗格森的球队在大好形势下被阿森纳反超丢了冠军,差点让弗格森与董事会反目而被炒。新世纪之后金元财富滚滚而来撼动旧有的秩序,弗格森也一度被质疑失去了竞争力,连续三年没有夺冠,差点就被摆上了审判台,扫进历史垃圾堆......
弗格森经历了这一切,但他保持着坚定信念,并且用强硬的办法回应这一切。特别是在美国佬鲸吞红魔却债台高筑、石油爹买下曼城而疯狂烧钱之际,弗格森独自抵御狂潮,再次出发,打造新的冠军之师。在风雨如晦的形势下,弗格森的球队实现三连冠,并在欧冠四年三进决赛一次夺冠,声势更盛于九十年代。即使英超进入更多的金元狂潮之时,弗格森依然笑对风云,应对得宜,以英超冠军顺利封刀。
对比另外一个同样是长期任教的名帅,对比其他如同彗星一般短暂的名帅,对比别的一些也曾有过辉煌但却最终被耻笑的天才主帅,弗格森的成功当然更有说服力。
弗格森在曼联的执教,到底算是完成了什么样难度的任务?
将球队从1967年后带到26年来的第一个联赛冠军位置,然后在20年里豪夺13个英超冠军,将死敌踢下冠军打造的王座;勇夺2次欧冠冠军、捧起5次足总杯、4次联赛杯、1次世俱杯、1次丰田杯、1次欧洲超级杯、1次欧洲优胜者杯的奖杯……在这之外,还有五大联赛中第一次实现的三冠王奇迹。
“我的任务,就是把利物浦从特么的王座上踢下来!”弗格森实现了他当年吹过的牛逼!
2013年5月8日,曼联再夺英超冠军。弗格森再无遗憾,于此时正式退休。回望历史,弗格森书写了教练届真正的传奇:创造了前无古人的纪录,赢得了世界足坛的广泛尊重,这种敬意甚至超越足球的范围。他是时光长河中曼联的象征,老特拉福德球场的守护神,梦剧场专属看台的荣耀,英超历史无人可及的记录,弗格森就是曼联!
弗格森的故事无比精彩,他出版过多个版本的自传,执教手记也曾在中国发行,还推出过纪录片。全世界的作家记者和球迷们也写了很多文章,出版过不少书籍,但笔者还是觉得需要更详尽的描述,于是就有了这个长篇。
笔者以时间为主轴,从1986年11月弗格森来到曼联开始,记录弗格森执教曼联以来的历史故事。由此也把一些曼联之前的源头历史和其他的有趣故事一并写进本文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有内容都来自公开的资料和网络,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网友和球迷朋友的帮助,在此深表谢意。限于能力,作者无法保证文中的资料和文字全部属实,但不存在任何贬低或者讽刺的意图;如有任何冒犯,实属意外,敬请指点。
作为一个普通的红魔球迷,笔者幸运地见证了弗格森执教曼联的光辉历程。那26年多的厚重历史与辉煌岁月,弗格森不仅给曼联,也给我们所有的曼联球迷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弗格森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一直前行,为了远大目标而奋勇拼搏。
希望曼联继续传承弗格森的理想与希望,战胜困难,不断前进;
希望曼联球迷不断地用弗格森精神来自我激励,奋勇向前,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希望所有热爱足球的人,都能够从弗格森的故事里吸收到能量,得到有益的启迪。
【序】伟大的魔法
弗格森执教曼联的故事,是一场足球史上不可复制的传奇魔法。
——题记
足球世界里群星闪耀,有些名字如雷贯耳,有些传奇不可复制。
譬如阿历克斯-弗格森,他是足球世界里世所公认的传奇主帅,也是世界足球名人殿堂中最显赫的存在之一,世界足坛最伟大的主帅之一。
弗格森的经历是一部传奇的史诗。很多人认识弗格森,是从他的曼联故事开始的。最为容易震撼别人的是他执教曼联超过了26年时间,跨越了两个世纪,这在任何一个联赛里都是不可想象的。
弗格森的成就可不是只有超长待机。冠军、商业、偶像、青训、球迷、影响力......弗格森几乎在足球的所有领域都取得了成功,他把曼联这个在泥潭挣扎的没落贵族,变成了英超首个冠军得主的新贵,从此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他的曼联从问鼎欧洲优胜者杯开始,持续向欧洲巅峰进军,不仅攀上了欧洲之冠,还为世界足球历史贡献了1999年的诺坎普奇迹,欧冠决赛最经典的史诗。
弗格森到底有多强?看看这个数据:他执教曼联时豪夺了38座冠军,其中有13座英超联赛冠军——他一个人夺得的英超冠军就超过其他球队主帅的总和。即使在他退休了10年之后,他的成就依然是别人无法企及的。而从足总杯、联赛杯到联赛,从优胜者杯到欧洲冠军杯,从欧洲超级杯到世界俱乐部杯,弗格森夺冠夺到手软,奖杯之多光数量就已经令人绝望。
弗格森的强,还强在他能够不躺在功劳簿上睡觉,不吃老本,而是对成功保持渴求。为此他不惜铁腕清理名将功臣,不惜彻底驱逐核心基石,不惜与最倚重的球员翻脸,但他却始终笑到最后。他执掌曼联的26年里,成功打造出了4代的队伍,都赢得了联赛冠军,成为联赛的霸主。这个成就,是世界足坛绝大部分名帅都无法达到的。各个联赛中英才辈出,各领风骚数年,但带队夺冠之后怎样卫冕,怎样重建一支维持竞争力的新队伍,怎样管理意得志满无心进取的球员,怎样加入新鲜血液让球队保持激情渴望,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谁能在一支豪门执教二十多年后还能以夺冠作为终点,然后体面退休?谁能在夺得冠军之后继续卫冕连刷三连,保持着持续的进步?谁能开辟霸主时代之后勇于清洗功臣大胆重建?谁能打破桎梏回击质疑用新的团队重新赢得一切?谁能依靠一群孩子去赢得冠军?谁能在金元足球的洪流中继续保持竞争力?在巨星被抢夺管理层被挖走引援目标被截胡之后卷土重来?谁能够在名帅汇聚的第一联赛里面对金元浪潮依然独占鳌头?
唯有阿历克斯-弗格森!
弗格森初掌曼联之时球队深陷麻烦,当时英格兰足坛利物浦傲冠群雄,森林队闪耀传奇光环,热刺在商业上领先,阿森纳也有桂冠在手,埃弗顿都可以嘲笑红魔,这支球队早非巴斯比年代的霸主,20多年都无法染指联赛冠军,球队一度濒临崩溃境地。当年弗格森并没有大金主在背后侍候,不可能为所欲为,大肆搜刮巨星,多个转会窗都频频碰壁;他的三把火让更衣室管理举步维艰,长期未能取得突破而备受质疑批评,也因为遭遇连败和惨负死敌而被红魔死忠在主场拉横幅,全场狂嘘要求下课......
这可不是后世名帅那种含着金钥匙出生,一来就能够狂撒金元打造豪华之师,不满意阵容还可以使劲买买买的作派。
弗格森只能从一堆烂摊子起步,他从严治军,禁酒令、青训、运动医疗三把斧极具争议,但也富有成效。弗格森性格暴躁严苛,发怒时的暴烈会令人瑟瑟发抖,但他又极为球员考虑,极力维护球员利益,深得更衣室拥护。弗格森最善于激发球队斗志,发挥精神力作用,打造勇猛的战斗风格;弗格森在战术上不断探索,他的球队强调整体,风格强硬,追求快速简洁,总是勇于进攻,总是坚韧顽强,落后时总是疯狂反击,战斗至最后一秒,“无逆转不曼联”虽说中二,但确实可以算是他的标签。每一次逆转,每一胜利,球迷总是会热血沸腾,就此爱上这个疯狂的球队。
这就是弗格森,他的曼联令人无法不热血,不沸腾。
弗格森在曼联历经的危局可不少。他开始执掌曼联时这个球队伤兵满营,军心涣散。弗格森离开了在阿伯丁的舒适圈来拯救曼联,本身就是冒险。弗格森在曼联持续地受到批评和质疑,这种压力到了1990年达到了顶峰,弗格森差一点就下课被炒。即使是他险而又险地夺得足总杯保住帅位,但各种质疑一直伴随着从未远离。到了1992-93赛季英超元年弗格森带队夺冠,终于赢得球迷的尊敬。但在1995年被布莱克本队夺走英超桂冠之后,接连的困境又让他的帅位变得岌岌可危;到了97-98赛季,弗格森的球队在大好形势下被阿森纳反超丢了冠军,差点让弗格森与董事会反目而被炒。新世纪之后金元财富滚滚而来撼动旧有的秩序,弗格森也一度被质疑失去了竞争力,连续三年没有夺冠,差点就被摆上了审判台,扫进历史垃圾堆......
弗格森经历了这一切,但他保持着坚定信念,并且用强硬的办法回应这一切。特别是在美国佬鲸吞红魔却债台高筑、石油爹买下曼城而疯狂烧钱之际,弗格森独自抵御狂潮,再次出发,打造新的冠军之师。在风雨如晦的形势下,弗格森的球队实现三连冠,并在欧冠四年三进决赛一次夺冠,声势更盛于九十年代。即使英超进入更多的金元狂潮之时,弗格森依然笑对风云,应对得宜,以英超冠军顺利封刀。
对比另外一个同样是长期任教的名帅,对比其他如同彗星一般短暂的名帅,对比别的一些也曾有过辉煌但却最终被耻笑的天才主帅,弗格森的成功当然更有说服力。
弗格森在曼联的执教,到底算是完成了什么样难度的任务?
将球队从1967年后带到26年来的第一个联赛冠军位置,然后在20年里豪夺13个英超冠军,将死敌踢下冠军打造的王座;勇夺2次欧冠冠军、捧起5次足总杯、4次联赛杯、1次世俱杯、1次丰田杯、1次欧洲超级杯、1次欧洲优胜者杯的奖杯……在这之外,还有五大联赛中第一次实现的三冠王奇迹。
“我的任务,就是把利物浦从特么的王座上踢下来!”弗格森实现了他当年吹过的牛逼!
2013年5月8日,曼联再夺英超冠军。弗格森再无遗憾,于此时正式退休。回望历史,弗格森书写了教练届真正的传奇:创造了前无古人的纪录,赢得了世界足坛的广泛尊重,这种敬意甚至超越足球的范围。他是时光长河中曼联的象征,老特拉福德球场的守护神,梦剧场专属看台的荣耀,英超历史无人可及的记录,弗格森就是曼联!
弗格森的故事无比精彩,他出版过多个版本的自传,执教手记也曾在中国发行,还推出过纪录片。全世界的作家记者和球迷们也写了很多文章,出版过不少书籍,但笔者还是觉得需要更详尽的描述,于是就有了这个长篇。
笔者以时间为主轴,从1986年11月弗格森来到曼联开始,记录弗格森执教曼联以来的历史故事。由此也把一些曼联之前的源头历史和其他的有趣故事一并写进本文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有内容都来自公开的资料和网络,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网友和球迷朋友的帮助,在此深表谢意。限于能力,作者无法保证文中的资料和文字全部属实,但不存在任何贬低或者讽刺的意图;如有任何冒犯,实属意外,敬请指点。
作为一个普通的红魔球迷,笔者幸运地见证了弗格森执教曼联的光辉历程。那26年多的厚重历史与辉煌岁月,弗格森不仅给曼联,也给我们所有的曼联球迷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弗格森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一直前行,为了远大目标而奋勇拼搏。
希望曼联继续传承弗格森的理想与希望,战胜困难,不断前进;
希望曼联球迷不断地用弗格森精神来自我激励,奋勇向前,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希望所有热爱足球的人,都能够从弗格森的故事里吸收到能量,得到有益的启迪。
第一卷 降临
阿历克斯-弗格森从苏格兰空降执教红魔这件事,即使考虑到一系列的铺垫和各种偶然因素的配合,也充满着种种的不可思议。这种难以用理性逻辑来解释的情况,人们往往会归结为命运的力量。对弗格森来说,来自红魔的这个召唤是无法抗拒的,那是他一直等待与期盼的机会。
——卷首语
==================
第1章 来到曼彻斯特
“阿历克斯-弗格森在1986年11月6日这一天来到曼彻斯特,临危受命担任红魔这支球队的主帅。这是红魔俱乐部扭转命运的关键时刻,是足球世界一个传奇故事的起点。”
——题记
当时光之轮抵达1986年的时候,足球世界开启了一个神奇的命运齿轮。
这一年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叶,整个世界无比喧嚣热闹,充满着勃勃生机。1986年这一年的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后73秒爆炸坠毁,人类探索太空的努力遭受严重挫折;到了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爆炸,世界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发生,附近居民深受其害,苏联官兵为处置事故而付出了无数生命。到了夏天,墨西哥成功举办世界杯。遭受两次大地震灾难的墨西哥人民从废墟之中站了起来,给全世界奉上了一场足球盛宴。阿根廷队一路闯关斩将,最终夺得冠军。马拉多纳用世界杯冠军和金球奖为自己加冕,成就了一代球王。这届世界杯最经典的一刻,自然是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而他狂奔50多米连过数人最后破门得分的华丽舞步也是高光华彩,征服了最挑剔的球迷。
对英格兰球迷来说本届世界杯遗憾满满,充满夺冠决心的三狮军团一开始就损失了名将布莱恩-罗布森,球队在四分之一决赛时被马拉多纳以一己之力击溃,狼狈地完成了世界杯征程。唯一让球迷没那么难受的,只有前锋莱茵克尔以6个进球拿到了金靴奖。
也是在这一届世界杯上,苏格兰队名帅乔克-斯坦在带队出征之前突然去世,他的助手阿历克斯-弗格森临危受命。如此的变故对苏格兰队影响很大,他们本身实力有限,受此打击后发挥更是不堪,最后没有能够小组出线。
临时主帅弗格森并没有什么奇招妙手,球队被淘汰是非战之罪。
弗格森在世界杯一大堆天王巨星和传奇名帅之中十分平凡。他的带队显得平淡无奇,就像一粒小石子投进了广阔的水面一般,并没有泛起什么涟漪。
这个时候的足球世界,并不是属于弗格森的。
回国之后,弗格森没有被苏格兰足总聘为正式的国家队主帅,继续回到他的俱乐部执教。
那时候,他执教的苏格兰联赛球队是阿伯丁队,一支展现勃勃锐气的新劲旅。
世界杯结束之后,各国足球联赛次第开始。英格兰足球最顶级的联赛那时还叫英甲,在8月开始,各路豪强随即就进入了激烈的厮杀。
在英国的曼彻斯特这一座英格兰西北重镇里,不时弥漫足球比赛的硝烟。
曼彻斯特是一个足球城市,红魔和蓝月亮足球俱乐部是城市名片,还有很多球队也在这座城市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红魔作为当地最多居民热爱的球队,当时也并不像现在这样举足轻重,影响力遍及世界。
红魔拥有传奇的历史,也拥有着不少足球巨星,但这些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时间来到1986年时这家俱乐部已经在联赛中沉浮挣扎多年,失去了冲击冠军的能力。自巴斯比以来球队换帅都换到手软,但梦想称霸英伦三岛却总是不见起色。
红魔是曾经的欧冠冠军,巴斯比的球队曾经是英伦霸主,“富豪联”、“巴斯比宝贝”、“慕尼黑空难”......这些历史也令球队的影响力一直都在英伦前列。红魔阵中星光熠熠,有极具传奇色彩的英格兰国家队队长罗布森、青训之星怀特塞德、苏格兰名将斯特拉坎等等。队长罗布森是英格兰最好的中场球员,青年才俊怀德塞德锐气逼人,还有一副英俊面容,麦克格拉斯则拥有着强大的禁区防守能力,是当时英格兰最好的中后卫之一;斯特拉坎则以苏格兰联赛最佳球员的明星光环来投,带来了更大的影响力。
红魔是个超级规模的俱乐部,主场老特拉福德球场在英伦三岛都是数一数二的优质球场,球票销售一直都非常稳定,但在当时这些都不是英伦最佳,并不能保障红魔在联赛争霸,在欧洲逞强。
传奇主帅巴斯比挂印而去后,这家俱乐部就再没有夺得联赛冠军,到了1986年时已经有17年之久。另外一边,利物浦队在名帅香克利执教之下独霸天下,这一支来自港口的红色球队称雄欧洲,是当时英格兰公认最强的霸主。他们在80年代实现了联赛三连冠,在欧冠也无比嚣张,欧冠冠军数量更是压过了红魔和神奇的诺丁汉森林队。
红魔的管理层一直雄心勃勃,希望能够恢复到昔日盛景。1980至81赛季红魔在主帅塞克斯顿的率领下差一点冲击联赛冠军成功,但最后以两分之差败于利物浦。随后就是阿特金森从西布朗加盟,在1981年4月30日接任主帅,从老东家西布朗队购入布莱恩-罗布森,出价是英国球员转会记录的一百五十万英镑,接着又斥资将雷米-莫塞斯招入,加上原队长的雷-威尔金斯,红魔阵容得到了大幅度加强。
阿特金森雄心勃勃,指挥球队冲击联赛冠军,并带领球队在杯赛上取得突破。1983年时红魔分别杀入了联赛杯和足总杯决赛,在联赛杯决赛中红魔加时赛遗憾地以1比2不敌利物浦,在足总杯决赛红魔则是在重赛时以4比0狂扫对手夺冠。到了1984至1985赛季红魔击败利物浦后又一次杀入足总杯决赛,最终1比0击败联赛冠军埃弗顿而捧杯。
阿特金森连夺两个杯赛冠军,一度让人看到冲击联赛冠军的希望。但联赛不同于杯赛,尽管阿特金森在1985-1986赛季打出过10连胜的惊人成绩,球队也一度积分雄踞第一,但伤病拖垮了他的球队,最终还是没有实现夺冠目标。
到了1986至87赛季开始之前,阿特金森再次豪言“必须冲击联赛冠军!”。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红魔在揭幕战未开始就连遭不幸,罗布森等几个主力都在世界杯受伤,严重影响球队的备战。红魔联赛开局非常糟糕,一上来就是三连败,揭幕战输给阿森纳,然后是西汉姆和查尔顿一起落井下石,到第四轮被莱斯特城队逼平,到第五轮才拿到第一场胜仗。接着阿特金森的球队又是一个两连败,尽管后面赢下切尔西、谢菲尔德星期三和卢顿队,但红魔早早就就丢掉了联赛争冠的希望。
红魔队内伤病严重,球员们也缺乏韧性。球队到联赛第13轮时仅仅取得4胜4平5负,降级的警报已经拉响。球迷要求主帅下课的愤怒呼声已经响彻了梦剧场,阿特金森却依然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红魔的管理层开始紧急研究事态是否会恶化,主帅要不要果断炒掉。
令球迷愤怒又绝望的,是红魔全队上下都无法振作精神,比赛完全就是一副被动挨打的景象。
到了1986年11月4日,红魔在联赛杯重赛里被南安普顿队以4比1痛击出局。全场比赛红魔球员低迷不振,被对手揍得满地找牙。
红魔球迷无法接受这种表现,他们在比赛结束后爆发了强烈的抗议,直接要求阿特金森下课。
这场惨败成了阿特金森下课的最后一根稻草,比赛结束之后没有2个小时,红魔董事会就紧急开会,然后在第二天就宣布立即炒掉阿特金森。
时间就这样来到了1986年11月6日这一天。
英格兰初冬时节,曼彻斯特市一片萧瑟。天空中一向吝啬的阳光早早就躲起来不见踪影,天色变得深沉昏暗,来自北方的寒风呼啸而过,阴冷的天气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温暖。曼彻斯特的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灰尘,整个城市一片沉寂和冰冷,只有酒吧和长街各个角落里聚集的酒鬼依然故我,无视天气的寒冷。
就在这一天,红魔俱乐部宣布了接手球队的新帅人选,众望所归的阿历克斯-弗格森,一个46岁的来自苏格兰联赛的新人。
这是弗格森与红魔故事开始的一刻。
红魔炒掉阿特金森并不奇怪,但挑中远在苏格兰的弗格森接手,还是让一些媒体感到意外。
弗格森何方神圣?红魔为什么要对他有特别的兴趣?
弗格森其实并不能算是红魔的陌生人,因为他早在赛季开始前就已经和红魔传过绯闻。这位早已在苏格兰联赛里打响了名堂的新锐主帅,带领阿伯丁队异军突起,在苏格兰两大豪门的绝对垄断中连续夺得联赛冠军和杯赛冠军,可谓年少成名,声望显赫。
不仅在苏格兰联赛称雄,弗格森还在欧洲赛事中击败豪门拜仁慕尼黑和皇家马德里,夺得了欧洲优胜者杯冠军。
弗格森是当年备受关注的新势力,甚至成为欧洲各大俱乐部主帅的热门人选。红魔曾经在1985年夏天就产生过兴趣,别的英格兰球队也传出过强烈意愿,包括阿森纳、狼队、维拉等球队,都被媒体报道希望弗格森执教。
唯一的麻烦,是弗格森此时还在苏格兰执教阿伯丁队,并不是那种赋闲在家的主帅,红魔这个时候把他请来,可需要不少的办法。
从曼彻斯特到阿伯丁距离遥远,红魔与阿伯丁两个不同俱乐部,英甲和苏甲也是两个不一样的联赛,弗格森在苏格兰联赛取得成功,红魔邀请他中途接手球队,大概率被认为是临急抱佛脚,病急乱投医?
红魔这个自然是巨大的冒险,而弗格森面对的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但当时红魔非常积极,弗格森非常果断,他们迅速清理了障碍,达成了合作,这个事情就这么决定了。
曼彻斯特市弥漫灰尘的空气,斑驳混乱的市容,嘈杂忙碌的一切并没有让弗格森有丝毫迟疑,他感觉到更多的是兴奋和挑战,因为红魔终于给了他一个机会。
弗格森面带微笑出现在梦剧场,出现在红魔球迷和媒体面前。
第一卷 降临
阿历克斯-弗格森从苏格兰空降执教红魔这件事,即使考虑到一系列的铺垫和各种偶然因素的配合,也充满着种种的不可思议。这种难以用理性逻辑来解释的情况,人们往往会归结为命运的力量。对弗格森来说,来自红魔的这个召唤是无法抗拒的,那是他一直等待与期盼的机会。
——卷首语
==================
第1章 来到曼彻斯特
“阿历克斯-弗格森在1986年11月6日这一天来到曼彻斯特,临危受命担任红魔这支球队的主帅。这是红魔俱乐部扭转命运的关键时刻,是足球世界一个传奇故事的起点。”
——题记
当时光之轮抵达1986年的时候,足球世界开启了一个神奇的命运齿轮。
这一年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叶,整个世界无比喧嚣热闹,充满着勃勃生机。1986年这一年的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后73秒爆炸坠毁,人类探索太空的努力遭受严重挫折;到了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爆炸,世界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发生,附近居民深受其害,苏联官兵为处置事故而付出了无数生命。到了夏天,墨西哥成功举办世界杯。遭受两次大地震灾难的墨西哥人民从废墟之中站了起来,给全世界奉上了一场足球盛宴。阿根廷队一路闯关斩将,最终夺得冠军。马拉多纳用世界杯冠军和金球奖为自己加冕,成就了一代球王。这届世界杯最经典的一刻,自然是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而他狂奔50多米连过数人最后破门得分的华丽舞步也是高光华彩,征服了最挑剔的球迷。
对英格兰球迷来说本届世界杯遗憾满满,充满夺冠决心的三狮军团一开始就损失了名将布莱恩-罗布森,球队在四分之一决赛时被马拉多纳以一己之力击溃,狼狈地完成了世界杯征程。唯一让球迷没那么难受的,只有前锋莱茵克尔以6个进球拿到了金靴奖。
也是在这一届世界杯上,苏格兰队名帅乔克-斯坦在带队出征之前突然去世,他的助手阿历克斯-弗格森临危受命。如此的变故对苏格兰队影响很大,他们本身实力有限,受此打击后发挥更是不堪,最后没有能够小组出线。
临时主帅弗格森并没有什么奇招妙手,球队被淘汰是非战之罪。
弗格森在世界杯一大堆天王巨星和传奇名帅之中十分平凡。他的带队显得平淡无奇,就像一粒小石子投进了广阔的水面一般,并没有泛起什么涟漪。
这个时候的足球世界,并不是属于弗格森的。
回国之后,弗格森没有被苏格兰足总聘为正式的国家队主帅,继续回到他的俱乐部执教。
那时候,他执教的苏格兰联赛球队是阿伯丁队,一支展现勃勃锐气的新劲旅。
世界杯结束之后,各国足球联赛次第开始。英格兰足球最顶级的联赛那时还叫英甲,在8月开始,各路豪强随即就进入了激烈的厮杀。
在英国的曼彻斯特这一座英格兰西北重镇里,不时弥漫足球比赛的硝烟。
曼彻斯特是一个足球城市,红魔和蓝月亮足球俱乐部是城市名片,还有很多球队也在这座城市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红魔作为当地最多居民热爱的球队,当时也并不像现在这样举足轻重,影响力遍及世界。
红魔拥有传奇的历史,也拥有着不少足球巨星,但这些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时间来到1986年时这家俱乐部已经在联赛中沉浮挣扎多年,失去了冲击冠军的能力。自巴斯比以来球队换帅都换到手软,但梦想称霸英伦三岛却总是不见起色。
红魔是曾经的欧冠冠军,巴斯比的球队曾经是英伦霸主,“富豪联”、“巴斯比宝贝”、“慕尼黑空难”......这些历史也令球队的影响力一直都在英伦前列。红魔阵中星光熠熠,有极具传奇色彩的英格兰国家队队长罗布森、青训之星怀特塞德、苏格兰名将斯特拉坎等等。队长罗布森是英格兰最好的中场球员,青年才俊怀德塞德锐气逼人,还有一副英俊面容,麦克格拉斯则拥有着强大的禁区防守能力,是当时英格兰最好的中后卫之一;斯特拉坎则以苏格兰联赛最佳球员的明星光环来投,带来了更大的影响力。
红魔是个超级规模的俱乐部,主场老特拉福德球场在英伦三岛都是数一数二的优质球场,球票销售一直都非常稳定,但在当时这些都不是英伦最佳,并不能保障红魔在联赛争霸,在欧洲逞强。
传奇主帅巴斯比挂印而去后,这家俱乐部就再没有夺得联赛冠军,到了1986年时已经有17年之久。另外一边,利物浦队在名帅香克利执教之下独霸天下,这一支来自港口的红色球队称雄欧洲,是当时英格兰公认最强的霸主。他们在80年代实现了联赛三连冠,在欧冠也无比嚣张,欧冠冠军数量更是压过了红魔和神奇的诺丁汉森林队。
红魔的管理层一直雄心勃勃,希望能够恢复到昔日盛景。1980至81赛季红魔在主帅塞克斯顿的率领下差一点冲击联赛冠军成功,但最后以两分之差败于利物浦。随后就是阿特金森从西布朗加盟,在1981年4月30日接任主帅,从老东家西布朗队购入布莱恩-罗布森,出价是英国球员转会记录的一百五十万英镑,接着又斥资将雷米-莫塞斯招入,加上原队长的雷-威尔金斯,红魔阵容得到了大幅度加强。
阿特金森雄心勃勃,指挥球队冲击联赛冠军,并带领球队在杯赛上取得突破。1983年时红魔分别杀入了联赛杯和足总杯决赛,在联赛杯决赛中红魔加时赛遗憾地以1比2不敌利物浦,在足总杯决赛红魔则是在重赛时以4比0狂扫对手夺冠。到了1984至1985赛季红魔击败利物浦后又一次杀入足总杯决赛,最终1比0击败联赛冠军埃弗顿而捧杯。
阿特金森连夺两个杯赛冠军,一度让人看到冲击联赛冠军的希望。但联赛不同于杯赛,尽管阿特金森在1985-1986赛季打出过10连胜的惊人成绩,球队也一度积分雄踞第一,但伤病拖垮了他的球队,最终还是没有实现夺冠目标。
到了1986至87赛季开始之前,阿特金森再次豪言“必须冲击联赛冠军!”。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红魔在揭幕战未开始就连遭不幸,罗布森等几个主力都在世界杯受伤,严重影响球队的备战。红魔联赛开局非常糟糕,一上来就是三连败,揭幕战输给阿森纳,然后是西汉姆和查尔顿一起落井下石,到第四轮被莱斯特城队逼平,到第五轮才拿到第一场胜仗。接着阿特金森的球队又是一个两连败,尽管后面赢下切尔西、谢菲尔德星期三和卢顿队,但红魔早早就就丢掉了联赛争冠的希望。
红魔队内伤病严重,球员们也缺乏韧性。球队到联赛第13轮时仅仅取得4胜4平5负,降级的警报已经拉响。球迷要求主帅下课的愤怒呼声已经响彻了梦剧场,阿特金森却依然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红魔的管理层开始紧急研究事态是否会恶化,主帅要不要果断炒掉。
令球迷愤怒又绝望的,是红魔全队上下都无法振作精神,比赛完全就是一副被动挨打的景象。
到了1986年11月4日,红魔在联赛杯重赛里被南安普顿队以4比1痛击出局。全场比赛红魔球员低迷不振,被对手揍得满地找牙。
红魔球迷无法接受这种表现,他们在比赛结束后爆发了强烈的抗议,直接要求阿特金森下课。
这场惨败成了阿特金森下课的最后一根稻草,比赛结束之后没有2个小时,红魔董事会就紧急开会,然后在第二天就宣布立即炒掉阿特金森。
时间就这样来到了1986年11月6日这一天。
英格兰初冬时节,曼彻斯特市一片萧瑟。天空中一向吝啬的阳光早早就躲起来不见踪影,天色变得深沉昏暗,来自北方的寒风呼啸而过,阴冷的天气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温暖。曼彻斯特的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灰尘,整个城市一片沉寂和冰冷,只有酒吧和长街各个角落里聚集的酒鬼依然故我,无视天气的寒冷。
就在这一天,红魔俱乐部宣布了接手球队的新帅人选,众望所归的阿历克斯-弗格森,一个46岁的来自苏格兰联赛的新人。
这是弗格森与红魔故事开始的一刻。
红魔炒掉阿特金森并不奇怪,但挑中远在苏格兰的弗格森接手,还是让一些媒体感到意外。
弗格森何方神圣?红魔为什么要对他有特别的兴趣?
弗格森其实并不能算是红魔的陌生人,因为他早在赛季开始前就已经和红魔传过绯闻。这位早已在苏格兰联赛里打响了名堂的新锐主帅,带领阿伯丁队异军突起,在苏格兰两大豪门的绝对垄断中连续夺得联赛冠军和杯赛冠军,可谓年少成名,声望显赫。
不仅在苏格兰联赛称雄,弗格森还在欧洲赛事中击败豪门拜仁慕尼黑和皇家马德里,夺得了欧洲优胜者杯冠军。
弗格森是当年备受关注的新势力,甚至成为欧洲各大俱乐部主帅的热门人选。红魔曾经在1985年夏天就产生过兴趣,别的英格兰球队也传出过强烈意愿,包括阿森纳、狼队、维拉等球队,都被媒体报道希望弗格森执教。
唯一的麻烦,是弗格森此时还在苏格兰执教阿伯丁队,并不是那种赋闲在家的主帅,红魔这个时候把他请来,可需要不少的办法。
从曼彻斯特到阿伯丁距离遥远,红魔与阿伯丁两个不同俱乐部,英甲和苏甲也是两个不一样的联赛,弗格森在苏格兰联赛取得成功,红魔邀请他中途接手球队,大概率被认为是临急抱佛脚,病急乱投医?
红魔这个自然是巨大的冒险,而弗格森面对的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但当时红魔非常积极,弗格森非常果断,他们迅速清理了障碍,达成了合作,这个事情就这么决定了。
曼彻斯特市弥漫灰尘的空气,斑驳混乱的市容,嘈杂忙碌的一切并没有让弗格森有丝毫迟疑,他感觉到更多的是兴奋和挑战,因为红魔终于给了他一个机会。
弗格森面带微笑出现在梦剧场,出现在红魔球迷和媒体面前。
第2章 足球之城
“曼彻斯特市拥有稠密的人口,繁华的经济,发达的交通,在英格兰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曼彻斯特更为著名的是一个英格兰乃至世界足球的竞技运动中心,拥有漫长的足球发展历史,数量众多的球队,金字塔尖的豪门和众多的俱乐部,更有遍及城市每个街区的众多球迷,是一座名符其实的足球之城。”
——题记
当人们聊起关于英格兰足球的话题时,曼彻斯特是注定不会被忽视的。
英超联赛和世界足坛的两家超级豪门,红魔和蓝月亮,就是这个城市最耀眼的名片。
“曼彻斯特大区”这个城市范围之下,还有维冈竞技、博尔顿、斯托克城等强队,也包括了奥尔德福德、伯雷﹑索尔福德、罗奇代尔﹑FC曼彻斯特联等众多球会。这些球队一起构成了英格兰西北足球的重要板块。
一直以来曼彻斯特都是英格兰足球的中心,红魔让这座城市在世界足坛拥有巨大的声誉,而蓝月亮的异军突起也引来更多的关注,他们在最近这几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是令人眼热。
红魔与蓝月亮,这两个俱乐部的竞争和发展,是曼彻斯特足球世界的主调,也让这座城市充满了魅力。
与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相比,曼彻斯特的市民也是足够自豪甚至更加骄傲的。他们拥有的红魔和蓝月亮,夺得整个英超联赛最多的冠军将被,还连续创造了两次非同凡响的三冠王。可以说,这里才是英格兰足球更好的名片。
曼彻斯特对于足球来说,也更为纯粹。到英国旅行的游客如果能造访梦剧场,观看一场红魔比赛,那将是旅途中的意外之喜。而曼城近几年的崛起,对世界上各个地区球迷的吸引和贴心的呵护,也令越来越多的球迷加入了蓝月亮的阵营。
这座超级足球之城,是怎么样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模样的呢?
曼彻斯特市位于英格兰西北,背靠奔宁山脉,南部则面对柴郡平原,西边距离爱尔兰海不远,向东面对南约克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里历来就是英格兰西北部人口汇聚的定居点,现在是英格兰伦敦以外唯一被设为“大区”(类似于中国的直辖市)的行政区域。曼彻斯特历史上属于兰开夏郡,1974年英国进行了地方行政改革,建立了以曼彻斯特市为中心的“曼彻斯特大区”,包括邻近的索尔福德、斯托克波特、奥尔德福德、博尔顿、罗奇代尔及其他城镇在内,“曼彻斯特大区”总面积达1287平方公里,人口达到了600多万,是英国重要的经济区和最大的都市区之一。
曼彻斯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的阿格里科拉将军于公元79年时在此驻军,这个军事要塞就是曼彻斯特城市最早的雏形。后来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了曼楚尼市,1301年正式定名为曼彻斯特市,一直发展至今。
曼彻斯特设立要塞后,很长时间这里都是一座军事意义的堡垒。在18世纪时,曼彻斯特异军突起,成为英格兰第一次工业革命发起的中心城市。举世闻名的工业革命就从这里开始,西方世界现代化进程也在此发端。
曼彻斯特的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在1764年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成功地用机器代替人力进行大规模生产,生产效率得以极大提升。瓦特在1765年成功改良了蒸汽机,曼彻斯特的理查德-克赖特则发明了蒸汽纺纱机,蒸汽机开始成为了纺织机械的动力,人类社会正式进入了“蒸汽时代”。
以蒸汽机为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高潮到来。新技术、新发明、新动力的竞相出现,使手工劳动彻底向蒸汽动力机器生产转变,曼彻斯特的纺织工业得到迅猛发展。
曼彻斯特市在1830年时拥有棉纺织厂99家,产量则比10年前翻了好几番,一举成为了世界棉纺工业之都,经济实力飞速增长。以此为起点,曼彻斯特全面工业化迅速推广,大工业生产全面开展。
曼彻斯特借着工业革命的东风,社会经济迅速进步。如此一来,这个城市也在快速扩大,交通不断升级,曼彻斯特的发展进入了快速轨道。
曼彻斯特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大工业城市的先驱,城市发展水平领先全世界,被誉为“世界棉都”,享有“工业革命圣地”的美誉。
曼彻斯特在1830年建成了第一条铁路,随后铁路建设突飞猛进,无数的铁轨像血管一样遍布曼彻斯特市区,沟通了各个区域,连接了生产与消费,满足市民各种需求。
城市的发展推动曼彻斯特迅速兴建了大运河,兴建了机场,成为了英格兰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时至今日,铁路交通依然在曼彻斯特中发挥重要作用。红魔的主场就建设在铁路边上,多条铁路从老特拉福德球场边穿过,火车站直接就位于球场门口。每当老特拉福德球场的比赛日,专门安排的比赛专列从英格兰各个地方将球迷送达。在每一列通往梦剧场的火车上,总是会激荡着红魔球迷的歌声。红魔球迷在铁路上相遇,在火车上欢庆,所有的红魔球迷都会在一瞬间成为朋友。
曼彻斯特的历史并不都是欢歌笑语,也有过沉重的记忆。
这里曾经发生过多次的战争,漫长的玫瑰战争就严重影响了城市,战争带来的死亡和灾难令人唏嘘。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羊吃人”的残酷场景在这里上演,引发了思想家的批评。曼彻斯特在1819年时爆发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彼铁卢事件”,近6万市民在市政厅前聚集示威,最终被政府镇压,共有11人死亡、400多人受伤,这个事件推动了1832年英格兰改革法案和宪章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曼彻斯特受到纳粹德国的轰炸,整个城市几乎成为废墟,红魔的主场梦剧场也严重受损。即使进入战后和平年代,曼彻斯特也遭遇过恐怖袭击。爱尔兰共和军1996年在城市广场引爆炸弹,炸死了200多个平民。直到2017年的时候曼彻斯特又遭遇了一次恐怖袭击,阴影一直在城市上空笼罩不去。
痛苦的历史片段之间,曼彻斯特的发展曲折向前。英格兰在80年代撒切尔首相执政之后,政府实施新的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重新进步。曼彻斯特开始大力发展金融业、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加强国际贸易,实现快速增长。经过大幅度的资金投入,曼彻斯特摆脱了对工业特别是低端制造业的依赖,成为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经济一片兴旺。
曼彻斯特的最大发展契机是承办2002年英联邦运动会,这一届运动会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更新改造,促进了服务业与金融业的崛起。进入21世纪之后,曼彻斯特已经转型为发达的时髦都市,经济繁荣而又充满活力,是英国西北地区经济、科研、文化、体育的中心,也是欧洲最佳商业城市之一。曼彻斯特大力发展金融、地产、旅游、音乐、足球、展览、设计、艺术、教育等行业,各种现代服务业充满活力,令人难忘。现在,这个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创造出了巨量的财富,这里的市民成为了新世纪的弄潮儿。
曼彻斯特与中国的缘分不少。这里有除伦敦以外英国最大的华人社区——“中国城”,大多数来此发展的中国人都在这里聚居。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在这里立足,并且取得了成功。现在这里的曼彻斯特大学有着为数不少的中国留学生,学校的科研实力处于欧洲乃至全世界尖端水平,也深得中国家长的认可。
由于红魔和曼城的存在,曼彻斯特成为了不少球迷旅行的目标,很多中国球迷造访英格兰的目的地。中国游客已经成为了曼彻斯特旅游观光的主要客源之一。红魔以远超一般足坛豪门的影响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球迷。
在曼彻斯特的西北部漫步,从丁斯盖特商业区向西步行15分钟,远远就可以看见一个红色巨无霸建筑撞入你的眼帘。火车会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鸣响汽笛,告诉你老特拉福德站即将到达。
老特拉福德球场十分雄伟,气势恢宏地矗立在曼彻斯特的西北部,这个球场肃穆又宏大,庄严又瑰丽。球场将工业特色的钢梁悬吊和传统球场的方正造型完美地结合起来,既保留了地区的传统风格,又具备独特的韵味。
梦剧场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奇魅力,球场周围之前遍布低矮厂房和仓库,现在已经继续改为餐饮和旅业。老特拉福德球场早早就跻身顶级现代化球场行列,是全英为数不多的五星级的球场之一,可举办最高级别的足球比赛。这一座球场设计特殊,巨大的钢铁摇臂凸显了球场的工业气质,满眼的红色则代表着它的热情。对于每一个来访的客人来说,沉思的巴斯比雕塑会带给你关于遥远历史的追思,三圣雕像则告诉你红魔曾经的辉煌,弗格森的雕像会让人感受到传奇的力量。
在每个红魔球迷的朝圣之旅途中,梦剧场的巨大尺度就会让所有人震撼。身处其中,你会为瑰丽的色彩和喧嚣的声浪而激动。在这里,场外雕像与场内看台交相辉映,球场灯光熠熠生辉,你的灵魂会受到强烈的冲击。而你留连在这座伟大球场里的每一步,都会默契地在这里升华为对这个传奇俱乐部的致敬。每到比赛日,老特拉福德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万千球迷……这里成为了足球的世界,红魔球迷欢聚的海洋!
而当时光停在1986年11月时,弗格森来到曼彻斯特,步入老特拉福德球场时,他的内心是激动的。
漫步在这个恢弘大气的球场,宏大的规模与工业冷冽风格的气质令他感到震撼,也让他的血液澎湃。
弗格森充满自信,他知道接手的球队陷入了危机,但他对此没有感到一丝压力。多年以后弗格森说,“我来到红魔时充满激动,我认为自己将会在这里取得成功。”
弗格森的话语中带着坚定:“执教红魔,复兴这个伟大的俱乐部,就是我的使命。”
第2章 足球之城
“曼彻斯特市拥有稠密的人口,繁华的经济,发达的交通,在英格兰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曼彻斯特更为著名的是一个英格兰乃至世界足球的竞技运动中心,拥有漫长的足球发展历史,数量众多的球队,金字塔尖的豪门和众多的俱乐部,更有遍及城市每个街区的众多球迷,是一座名符其实的足球之城。”
——题记
当人们聊起关于英格兰足球的话题时,曼彻斯特是注定不会被忽视的。
英超联赛和世界足坛的两家超级豪门,红魔和蓝月亮,就是这个城市最耀眼的名片。
“曼彻斯特大区”这个城市范围之下,还有维冈竞技、博尔顿、斯托克城等强队,也包括了奥尔德福德、伯雷﹑索尔福德、罗奇代尔﹑FC曼彻斯特联等众多球会。这些球队一起构成了英格兰西北足球的重要板块。
一直以来曼彻斯特都是英格兰足球的中心,红魔让这座城市在世界足坛拥有巨大的声誉,而蓝月亮的异军突起也引来更多的关注,他们在最近这几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是令人眼热。
红魔与蓝月亮,这两个俱乐部的竞争和发展,是曼彻斯特足球世界的主调,也让这座城市充满了魅力。
与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相比,曼彻斯特的市民也是足够自豪甚至更加骄傲的。他们拥有的红魔和蓝月亮,夺得整个英超联赛最多的冠军将被,还连续创造了两次非同凡响的三冠王。可以说,这里才是英格兰足球更好的名片。
曼彻斯特对于足球来说,也更为纯粹。到英国旅行的游客如果能造访梦剧场,观看一场红魔比赛,那将是旅途中的意外之喜。而曼城近几年的崛起,对世界上各个地区球迷的吸引和贴心的呵护,也令越来越多的球迷加入了蓝月亮的阵营。
这座超级足球之城,是怎么样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模样的呢?
曼彻斯特市位于英格兰西北,背靠奔宁山脉,南部则面对柴郡平原,西边距离爱尔兰海不远,向东面对南约克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里历来就是英格兰西北部人口汇聚的定居点,现在是英格兰伦敦以外唯一被设为“大区”(类似于中国的直辖市)的行政区域。曼彻斯特历史上属于兰开夏郡,1974年英国进行了地方行政改革,建立了以曼彻斯特市为中心的“曼彻斯特大区”,包括邻近的索尔福德、斯托克波特、奥尔德福德、博尔顿、罗奇代尔及其他城镇在内,“曼彻斯特大区”总面积达1287平方公里,人口达到了600多万,是英国重要的经济区和最大的都市区之一。
曼彻斯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的阿格里科拉将军于公元79年时在此驻军,这个军事要塞就是曼彻斯特城市最早的雏形。后来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了曼楚尼市,1301年正式定名为曼彻斯特市,一直发展至今。
曼彻斯特设立要塞后,很长时间这里都是一座军事意义的堡垒。在18世纪时,曼彻斯特异军突起,成为英格兰第一次工业革命发起的中心城市。举世闻名的工业革命就从这里开始,西方世界现代化进程也在此发端。
曼彻斯特的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在1764年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成功地用机器代替人力进行大规模生产,生产效率得以极大提升。瓦特在1765年成功改良了蒸汽机,曼彻斯特的理查德-克赖特则发明了蒸汽纺纱机,蒸汽机开始成为了纺织机械的动力,人类社会正式进入了“蒸汽时代”。
以蒸汽机为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高潮到来。新技术、新发明、新动力的竞相出现,使手工劳动彻底向蒸汽动力机器生产转变,曼彻斯特的纺织工业得到迅猛发展。
曼彻斯特市在1830年时拥有棉纺织厂99家,产量则比10年前翻了好几番,一举成为了世界棉纺工业之都,经济实力飞速增长。以此为起点,曼彻斯特全面工业化迅速推广,大工业生产全面开展。
曼彻斯特借着工业革命的东风,社会经济迅速进步。如此一来,这个城市也在快速扩大,交通不断升级,曼彻斯特的发展进入了快速轨道。
曼彻斯特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大工业城市的先驱,城市发展水平领先全世界,被誉为“世界棉都”,享有“工业革命圣地”的美誉。
曼彻斯特在1830年建成了第一条铁路,随后铁路建设突飞猛进,无数的铁轨像血管一样遍布曼彻斯特市区,沟通了各个区域,连接了生产与消费,满足市民各种需求。
城市的发展推动曼彻斯特迅速兴建了大运河,兴建了机场,成为了英格兰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时至今日,铁路交通依然在曼彻斯特中发挥重要作用。红魔的主场就建设在铁路边上,多条铁路从老特拉福德球场边穿过,火车站直接就位于球场门口。每当老特拉福德球场的比赛日,专门安排的比赛专列从英格兰各个地方将球迷送达。在每一列通往梦剧场的火车上,总是会激荡着红魔球迷的歌声。红魔球迷在铁路上相遇,在火车上欢庆,所有的红魔球迷都会在一瞬间成为朋友。
曼彻斯特的历史并不都是欢歌笑语,也有过沉重的记忆。
这里曾经发生过多次的战争,漫长的玫瑰战争就严重影响了城市,战争带来的死亡和灾难令人唏嘘。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羊吃人”的残酷场景在这里上演,引发了思想家的批评。曼彻斯特在1819年时爆发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彼铁卢事件”,近6万市民在市政厅前聚集示威,最终被政府镇压,共有11人死亡、400多人受伤,这个事件推动了1832年英格兰改革法案和宪章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曼彻斯特受到纳粹德国的轰炸,整个城市几乎成为废墟,红魔的主场梦剧场也严重受损。即使进入战后和平年代,曼彻斯特也遭遇过恐怖袭击。爱尔兰共和军1996年在城市广场引爆炸弹,炸死了200多个平民。直到2017年的时候曼彻斯特又遭遇了一次恐怖袭击,阴影一直在城市上空笼罩不去。
痛苦的历史片段之间,曼彻斯特的发展曲折向前。英格兰在80年代撒切尔首相执政之后,政府实施新的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重新进步。曼彻斯特开始大力发展金融业、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加强国际贸易,实现快速增长。经过大幅度的资金投入,曼彻斯特摆脱了对工业特别是低端制造业的依赖,成为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经济一片兴旺。
曼彻斯特的最大发展契机是承办2002年英联邦运动会,这一届运动会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更新改造,促进了服务业与金融业的崛起。进入21世纪之后,曼彻斯特已经转型为发达的时髦都市,经济繁荣而又充满活力,是英国西北地区经济、科研、文化、体育的中心,也是欧洲最佳商业城市之一。曼彻斯特大力发展金融、地产、旅游、音乐、足球、展览、设计、艺术、教育等行业,各种现代服务业充满活力,令人难忘。现在,这个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创造出了巨量的财富,这里的市民成为了新世纪的弄潮儿。
曼彻斯特与中国的缘分不少。这里有除伦敦以外英国最大的华人社区——“中国城”,大多数来此发展的中国人都在这里聚居。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在这里立足,并且取得了成功。现在这里的曼彻斯特大学有着为数不少的中国留学生,学校的科研实力处于欧洲乃至全世界尖端水平,也深得中国家长的认可。
由于红魔和曼城的存在,曼彻斯特成为了不少球迷旅行的目标,很多中国球迷造访英格兰的目的地。中国游客已经成为了曼彻斯特旅游观光的主要客源之一。红魔以远超一般足坛豪门的影响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球迷。
在曼彻斯特的西北部漫步,从丁斯盖特商业区向西步行15分钟,远远就可以看见一个红色巨无霸建筑撞入你的眼帘。火车会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鸣响汽笛,告诉你老特拉福德站即将到达。
老特拉福德球场十分雄伟,气势恢宏地矗立在曼彻斯特的西北部,这个球场肃穆又宏大,庄严又瑰丽。球场将工业特色的钢梁悬吊和传统球场的方正造型完美地结合起来,既保留了地区的传统风格,又具备独特的韵味。
梦剧场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奇魅力,球场周围之前遍布低矮厂房和仓库,现在已经继续改为餐饮和旅业。老特拉福德球场早早就跻身顶级现代化球场行列,是全英为数不多的五星级的球场之一,可举办最高级别的足球比赛。这一座球场设计特殊,巨大的钢铁摇臂凸显了球场的工业气质,满眼的红色则代表着它的热情。对于每一个来访的客人来说,沉思的巴斯比雕塑会带给你关于遥远历史的追思,三圣雕像则告诉你红魔曾经的辉煌,弗格森的雕像会让人感受到传奇的力量。
在每个红魔球迷的朝圣之旅途中,梦剧场的巨大尺度就会让所有人震撼。身处其中,你会为瑰丽的色彩和喧嚣的声浪而激动。在这里,场外雕像与场内看台交相辉映,球场灯光熠熠生辉,你的灵魂会受到强烈的冲击。而你留连在这座伟大球场里的每一步,都会默契地在这里升华为对这个传奇俱乐部的致敬。每到比赛日,老特拉福德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万千球迷……这里成为了足球的世界,红魔球迷欢聚的海洋!
而当时光停在1986年11月时,弗格森来到曼彻斯特,步入老特拉福德球场时,他的内心是激动的。
漫步在这个恢弘大气的球场,宏大的规模与工业冷冽风格的气质令他感到震撼,也让他的血液澎湃。
弗格森充满自信,他知道接手的球队陷入了危机,但他对此没有感到一丝压力。多年以后弗格森说,“我来到红魔时充满激动,我认为自己将会在这里取得成功。”
弗格森的话语中带着坚定:“执教红魔,复兴这个伟大的俱乐部,就是我的使命。”
第3章 源起
“作为英格兰足球历史上最悠久的球队之一,红魔起源于铁路工人的业余足球比赛之中。英格兰工业革命大潮席卷各地之际,驻扎在曼彻斯特的兰开夏郡与约克郡铁路公司也开始有工人们组织踢球,然后在工余时间组建了纽顿-希斯LYR球队,这就是红魔的源头。”
——题记
弗格森临时接手执教的红魔,是一支怎么样的球队?
此时此刻,站在二十一世纪的潮头回首,我们知道红魔是一家超级豪门,是英超联赛最成功的球队,是英格兰足球的旗帜,曼彻斯特的骄傲,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球迷,是纽约交易所的资本宠儿,在竞技和商业两个领域都是世界最顶尖的存在。
这支球队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足球世界的目光。
即使近年来球队陷入竞技上的困境,也永远不缺乏关注。
那么,红魔是怎么变成这样的?这支球队的源头是什么?诞生于何时何地?在历史上是如何出现的?又是怎么发展的?他们在遥远的历史里经历过什么?
最早的足球历史发源于英格兰。现代足球比赛在英国起源,最终经过100多年发展而成为了世界第一运动。足球俱乐部也最早发轫于英格兰,并就此迅速发展。足球运动拥有今日地位,足球俱乐部的传播和推广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足球比赛、足球俱乐部、正式的奖杯竞赛......英格兰足球发展迅猛。最早的正式足球奖杯赛事也起源于英格兰,就是英格兰足总杯。从最早的踢球游戏到足球比赛,到现在的世界杯、欧洲杯、美洲杯、亚洲杯等各大洲足球比赛,以及欧洲冠军联赛、各国足球联赛、各地不同等级联赛、不同年龄俱乐部比赛等等,再到电视媒体转播、资本市场、企业赞助、商业运作、转会青训......足球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内容丰富、体量无比巨大的产业,吸引了全世界无数的人们参与进来。
英格兰足球运动与中国古代“蹴鞠”不一样,他们一开始就强调对抗与竞赛,崇尚勇武。早在12世纪初,英格兰就有了最早的足球比赛记录。两个城市或者城镇之间各自选派出身强力壮的选手组队,以身体和速度对抗,还加上碰撞和拦截,以一方将球攻入对方城市区域为胜利。这种比赛规模宏大,参加比赛人数众多,双方争夺激烈,对抗凶狠,往往会导致混乱和失控,甚至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为了减少混乱,英国政府后来颁令要求足球比赛在固定的场所进行,不能进入闹市,比赛也缩小了人数规模。到了1848年,英国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约定了细致的比赛规则,形成了正式文字文本,这就是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规则——《剑桥规则》。
《剑桥规则》限定了各方11人参加比赛,对比赛各种情形进行了规范,例如手球犯规等等,得到了球迷们的广泛欢迎。剑桥规则被迅速推广,足球运动很快就风靡英格兰全国。
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革命也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工人数量不断增加。足球也激发了工人们的兴趣,比赛成为他们业余生活中的最佳消遣。因为参与人数多,规则简单,有足够的表现空间,具备强烈的胜负结果,足球比赛从英格兰的大学范围迅速推广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新出现的工人阶级和市民阶层将这个浪潮推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就这样,足球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身进来。
英格兰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一批富豪也随之出现。他们当中一些人很喜欢足球,喜欢观看和赞助比赛,还有部分人则有意识地利用足球来凝聚工人们的向心力和荣誉感,开始创办或者资助足球队。
足球领域得到了资金投入,发展得更加迅速。
足球运动在世界各地出现之时,走在前沿的英格兰开始出现了足球俱乐部。1857年,英格兰谢菲尔德足球俱乐部正式成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家足球俱乐部。在这之后,曼彻斯特市有很多足球俱乐部纷纷成立。足球这个黑白精灵的魅力得到了彻底激发,越来越多的足球爱好者加入。从外国水手到本地船工、从铁路职员到建筑工人、从棉织业到其他行业的工人,从农民到市民,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投身到这项充满趣味性的运动之中。
1863年英格兰足球总会(Football Association,简称英足总)正式成立,制定了包括14条内容的规则,开始管理足球事务。1863年10月26日也被确定为现代足球诞生的时间,英足总还专门在2013年举办过150年的纪念活动。英足总在1872年开始举办足总挑战杯(FA Challenge Cup,也就是足总杯的前身)比赛,吸引了全英范围的球队参加。在全国性的比赛号召下,各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地方性比赛。越来越多的竞技性比赛让奖金和各种赞助不断增加,推动着足球俱乐部的发展。正是在这种良性循环之下,英格兰球队竞技水平不断提高,一些球队开始构想组建有多支球队参加的联赛,一些球队则迅速向职业化发展。
时间来到1878年时,从1857年开始出现的足球俱乐部已经有了20多年历史,英格兰足球爱好者组建新俱乐部的浪潮一点都没有减弱。
这一年,英格兰兰开夏郡和约克郡铁路公司在曼彻斯特的纽顿-希斯工地施工。喜欢足球的工人们在业余时间踢球比赛,公司管理层也有不少人喜欢足球,于是在公司里面开始出现各种球队,公司层面建立的球队规模则越来越大。
纽顿-希斯LYR足球俱乐部就这样成立了,名称为Newton Heath Lancashire & Yorkshire Railway Football Club,后来写成了纽顿-希斯LYR足球俱乐部,LYR是兰开夏郡和约克郡铁路公司的英文缩写,纽顿-希斯则是当时铁路工地的名称。这个球队最早的球衣是黄绿两色,那是铁路公司的标志颜色。后来从铁路公司分离出去之后球衣才逐渐改为红色。当时球队队徽有一个火车头标志,有着明显的铁路元素,一眼看去就可以得知他们的渊源。
这个纽顿-希斯LYR足球队,就是红魔的前身。
纽顿-希斯LYR队成立时,英国足球运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地比赛不断。纽顿-希斯LYR足球队成立伊始属于业余玩票性质,主要还是和铁路公司内部的其他业余球队交手。在球队成立两年之后,纽顿-希斯LYR队终于杀出了铁路公司,正式和外面的球队进行较量。纽顿-希斯LYR队的首场正式比赛在1880年11月20日举行,最终0比6输给对手博尔顿队。这一次失败如同一盆冷水,让纽顿-希斯LYR队深受打击。很多球员开始更加努力训练,争取早日提升实力,洗刷这场惨败的耻辱。
纽顿-希斯LYR队在铁路公司内部广泛招募工人加盟,逐渐成为了整个铁路公司的代表球队。尽管他们依然实力平平,但球队却拥有独特风格。在这个球队身上,工人阶级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特别鲜明,工人们在劳动中锻炼出来的体魄也分外强劲,而球队更是充溢着无产阶级战斗精神。球队非常喜欢进攻,经常在比赛中打出大比分的情形。随着铁路建设规模扩大,纽顿-希斯LYR队也开始壮大,影响力越来越大,开始有了固定的球迷,甚至在球迷中吸引到了赞助商,随着实力增强,他们已经不仅仅是临时拼凑球员组成球队,而是选拔出基本固定的班底和水平高、出勤率高的家伙组成球队。
就这样,纽顿-希斯LYR队这支兰开夏郡与约克郡铁路公司的足球队,开始向越来越职业化的方向迈进。
到了1885年,纽顿-希斯LYR队联合赫斯特队、圣马可堂队等曼彻斯特市范围的球队创立了曼彻斯特足球杯赛(Manchester Senior Cup)。在首届杯赛中纽顿-希斯LYR队获得了亚军,冠军是赫斯特队(Hurst)。赫斯特队后来改名为“阿斯顿联队”,今天仍然活跃在英格兰北部联赛。第二年举行的曼彻斯特杯赛比赛中纽顿-希斯LYR队发挥出色,夺得了比赛冠军。这个冠军也是球队获得的第一个“正式”比赛锦标。
纽顿-希斯LYR队越战越勇,连续夺得了1888年、1889年、1890年三连冠,球队名声大涨,也开始吸引了更多的球员加入,赢得了更多的球迷。
纽顿-希斯LYR队就这样起于微时,亦兴于斯时。历史脉络和发展历程证明了这支球队对足球纯粹的热爱,对足球兴趣坚定的坚持。
一直到今天,100多年过去了,曼彻斯特杯的足球比赛还一直坚持举办,包括红魔等豪门也一直坚持派队参加。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英格兰足球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世代传承,证明了足球的魅力和活力生生不息。红魔俱乐部一直非常重视各种层次的比赛,对这一项历史悠久的赛事也是如此。俱乐部把这个比赛作为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支持城市与社区的足球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英格兰社区对于足球运动的热爱与坚持是无需怀疑的,即使是这样的一项杯赛,也有极为完善的比赛机制,安排非常妥善,场面也非常激烈,精彩的内容会吸引和激励社区的球迷以及家庭关注。
即使是今天,这个杯赛的吸引力依然巨大。红魔、蓝月亮等遍及大曼彻斯特大区的各个俱乐部会派出梯队球员组成富有竞争力的球队参与,还有不少社区球队也报名参加,参加的球队数量持续保持稳定。
这项比赛加强了俱乐部与社区的联系,一些俱乐部非常乐意开放自家的训练基地作为比赛场地,也欢迎一些业余球队前来训练。而一旦球队获得冠军,也会得到俱乐部的重视和社区的欢迎,参与的球员和球迷更是兴高采烈,感到无比骄傲。红魔最近一次夺得曼彻斯特杯冠军是在2014年,当年夺冠的青年队球员也得到了球迷们的热爱与俱乐部的重视,后来还有机会晋升到了一线队打主力。
这就是英格兰社区足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秘密所在。
第3章 源起
“作为英格兰足球历史上最悠久的球队之一,红魔起源于铁路工人的业余足球比赛之中。英格兰工业革命大潮席卷各地之际,驻扎在曼彻斯特的兰开夏郡与约克郡铁路公司也开始有工人们组织踢球,然后在工余时间组建了纽顿-希斯LYR球队,这就是红魔的源头。”
——题记
弗格森临时接手执教的红魔,是一支怎么样的球队?
此时此刻,站在二十一世纪的潮头回首,我们知道红魔是一家超级豪门,是英超联赛最成功的球队,是英格兰足球的旗帜,曼彻斯特的骄傲,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球迷,是纽约交易所的资本宠儿,在竞技和商业两个领域都是世界最顶尖的存在。
这支球队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足球世界的目光。
即使近年来球队陷入竞技上的困境,也永远不缺乏关注。
那么,红魔是怎么变成这样的?这支球队的源头是什么?诞生于何时何地?在历史上是如何出现的?又是怎么发展的?他们在遥远的历史里经历过什么?
最早的足球历史发源于英格兰。现代足球比赛在英国起源,最终经过100多年发展而成为了世界第一运动。足球俱乐部也最早发轫于英格兰,并就此迅速发展。足球运动拥有今日地位,足球俱乐部的传播和推广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足球比赛、足球俱乐部、正式的奖杯竞赛......英格兰足球发展迅猛。最早的正式足球奖杯赛事也起源于英格兰,就是英格兰足总杯。从最早的踢球游戏到足球比赛,到现在的世界杯、欧洲杯、美洲杯、亚洲杯等各大洲足球比赛,以及欧洲冠军联赛、各国足球联赛、各地不同等级联赛、不同年龄俱乐部比赛等等,再到电视媒体转播、资本市场、企业赞助、商业运作、转会青训......足球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内容丰富、体量无比巨大的产业,吸引了全世界无数的人们参与进来。
英格兰足球运动与中国古代“蹴鞠”不一样,他们一开始就强调对抗与竞赛,崇尚勇武。早在12世纪初,英格兰就有了最早的足球比赛记录。两个城市或者城镇之间各自选派出身强力壮的选手组队,以身体和速度对抗,还加上碰撞和拦截,以一方将球攻入对方城市区域为胜利。这种比赛规模宏大,参加比赛人数众多,双方争夺激烈,对抗凶狠,往往会导致混乱和失控,甚至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为了减少混乱,英国政府后来颁令要求足球比赛在固定的场所进行,不能进入闹市,比赛也缩小了人数规模。到了1848年,英国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约定了细致的比赛规则,形成了正式文字文本,这就是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规则——《剑桥规则》。
《剑桥规则》限定了各方11人参加比赛,对比赛各种情形进行了规范,例如手球犯规等等,得到了球迷们的广泛欢迎。剑桥规则被迅速推广,足球运动很快就风靡英格兰全国。
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革命也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工人数量不断增加。足球也激发了工人们的兴趣,比赛成为他们业余生活中的最佳消遣。因为参与人数多,规则简单,有足够的表现空间,具备强烈的胜负结果,足球比赛从英格兰的大学范围迅速推广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新出现的工人阶级和市民阶层将这个浪潮推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就这样,足球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身进来。
英格兰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一批富豪也随之出现。他们当中一些人很喜欢足球,喜欢观看和赞助比赛,还有部分人则有意识地利用足球来凝聚工人们的向心力和荣誉感,开始创办或者资助足球队。
足球领域得到了资金投入,发展得更加迅速。
足球运动在世界各地出现之时,走在前沿的英格兰开始出现了足球俱乐部。1857年,英格兰谢菲尔德足球俱乐部正式成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家足球俱乐部。在这之后,曼彻斯特市有很多足球俱乐部纷纷成立。足球这个黑白精灵的魅力得到了彻底激发,越来越多的足球爱好者加入。从外国水手到本地船工、从铁路职员到建筑工人、从棉织业到其他行业的工人,从农民到市民,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投身到这项充满趣味性的运动之中。
1863年英格兰足球总会(Football Association,简称英足总)正式成立,制定了包括14条内容的规则,开始管理足球事务。1863年10月26日也被确定为现代足球诞生的时间,英足总还专门在2013年举办过150年的纪念活动。英足总在1872年开始举办足总挑战杯(FA Challenge Cup,也就是足总杯的前身)比赛,吸引了全英范围的球队参加。在全国性的比赛号召下,各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地方性比赛。越来越多的竞技性比赛让奖金和各种赞助不断增加,推动着足球俱乐部的发展。正是在这种良性循环之下,英格兰球队竞技水平不断提高,一些球队开始构想组建有多支球队参加的联赛,一些球队则迅速向职业化发展。
时间来到1878年时,从1857年开始出现的足球俱乐部已经有了20多年历史,英格兰足球爱好者组建新俱乐部的浪潮一点都没有减弱。
这一年,英格兰兰开夏郡和约克郡铁路公司在曼彻斯特的纽顿-希斯工地施工。喜欢足球的工人们在业余时间踢球比赛,公司管理层也有不少人喜欢足球,于是在公司里面开始出现各种球队,公司层面建立的球队规模则越来越大。
纽顿-希斯LYR足球俱乐部就这样成立了,名称为Newton Heath Lancashire & Yorkshire Railway Football Club,后来写成了纽顿-希斯LYR足球俱乐部,LYR是兰开夏郡和约克郡铁路公司的英文缩写,纽顿-希斯则是当时铁路工地的名称。这个球队最早的球衣是黄绿两色,那是铁路公司的标志颜色。后来从铁路公司分离出去之后球衣才逐渐改为红色。当时球队队徽有一个火车头标志,有着明显的铁路元素,一眼看去就可以得知他们的渊源。
这个纽顿-希斯LYR足球队,就是红魔的前身。
纽顿-希斯LYR队成立时,英国足球运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地比赛不断。纽顿-希斯LYR足球队成立伊始属于业余玩票性质,主要还是和铁路公司内部的其他业余球队交手。在球队成立两年之后,纽顿-希斯LYR队终于杀出了铁路公司,正式和外面的球队进行较量。纽顿-希斯LYR队的首场正式比赛在1880年11月20日举行,最终0比6输给对手博尔顿队。这一次失败如同一盆冷水,让纽顿-希斯LYR队深受打击。很多球员开始更加努力训练,争取早日提升实力,洗刷这场惨败的耻辱。
纽顿-希斯LYR队在铁路公司内部广泛招募工人加盟,逐渐成为了整个铁路公司的代表球队。尽管他们依然实力平平,但球队却拥有独特风格。在这个球队身上,工人阶级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特别鲜明,工人们在劳动中锻炼出来的体魄也分外强劲,而球队更是充溢着无产阶级战斗精神。球队非常喜欢进攻,经常在比赛中打出大比分的情形。随着铁路建设规模扩大,纽顿-希斯LYR队也开始壮大,影响力越来越大,开始有了固定的球迷,甚至在球迷中吸引到了赞助商,随着实力增强,他们已经不仅仅是临时拼凑球员组成球队,而是选拔出基本固定的班底和水平高、出勤率高的家伙组成球队。
就这样,纽顿-希斯LYR队这支兰开夏郡与约克郡铁路公司的足球队,开始向越来越职业化的方向迈进。
到了1885年,纽顿-希斯LYR队联合赫斯特队、圣马可堂队等曼彻斯特市范围的球队创立了曼彻斯特足球杯赛(Manchester Senior Cup)。在首届杯赛中纽顿-希斯LYR队获得了亚军,冠军是赫斯特队(Hurst)。赫斯特队后来改名为“阿斯顿联队”,今天仍然活跃在英格兰北部联赛。第二年举行的曼彻斯特杯赛比赛中纽顿-希斯LYR队发挥出色,夺得了比赛冠军。这个冠军也是球队获得的第一个“正式”比赛锦标。
纽顿-希斯LYR队越战越勇,连续夺得了1888年、1889年、1890年三连冠,球队名声大涨,也开始吸引了更多的球员加入,赢得了更多的球迷。
纽顿-希斯LYR队就这样起于微时,亦兴于斯时。历史脉络和发展历程证明了这支球队对足球纯粹的热爱,对足球兴趣坚定的坚持。
一直到今天,100多年过去了,曼彻斯特杯的足球比赛还一直坚持举办,包括红魔等豪门也一直坚持派队参加。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英格兰足球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世代传承,证明了足球的魅力和活力生生不息。红魔俱乐部一直非常重视各种层次的比赛,对这一项历史悠久的赛事也是如此。俱乐部把这个比赛作为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支持城市与社区的足球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英格兰社区对于足球运动的热爱与坚持是无需怀疑的,即使是这样的一项杯赛,也有极为完善的比赛机制,安排非常妥善,场面也非常激烈,精彩的内容会吸引和激励社区的球迷以及家庭关注。
即使是今天,这个杯赛的吸引力依然巨大。红魔、蓝月亮等遍及大曼彻斯特大区的各个俱乐部会派出梯队球员组成富有竞争力的球队参与,还有不少社区球队也报名参加,参加的球队数量持续保持稳定。
这项比赛加强了俱乐部与社区的联系,一些俱乐部非常乐意开放自家的训练基地作为比赛场地,也欢迎一些业余球队前来训练。而一旦球队获得冠军,也会得到俱乐部的重视和社区的欢迎,参与的球员和球迷更是兴高采烈,感到无比骄傲。红魔最近一次夺得曼彻斯特杯冠军是在2014年,当年夺冠的青年队球员也得到了球迷们的热爱与俱乐部的重视,后来还有机会晋升到了一线队打主力。
这就是英格兰社区足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秘密所在。
第4章 迈向职业化
“纽顿-希斯LYR队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非常艰辛,足球爱好者凭着兴趣组个业余队踢球很简单,但业余球队成为职业球队无比困难,远不是仅凭兴趣和精神能够解决的。”
——题记
纽顿-希斯LYR队在1886年正式报名参加足总杯比赛,球队逐步走向职业化。
初创时代的足总杯比赛在规则方面没有非常清晰,纽顿-希斯LYR队2比2战平弗莱特伍德流浪者队之后拒绝进行加时赛,希望进行点球决战,裁判“以不服裁判”为由直接将其判负出局。
纽顿-希斯LYR队为此进行抗辩,英足总以“粗暴无礼,蔑视规则”为由追加处罚,禁止纽顿-希斯LYR队参加足总杯比赛直至1889年。
纽顿-希斯LYR队初次参加足总杯的征程就此结束,误会与莽撞导致了被淘汰的结局,被追加处罚更是令人难过。
即使如此,纽顿-希斯LYR队也是有追求的,他们也是有着远大理想的。
球队要突破业余球队的狭窄圈子,瞄准更高的目标。
就在纽顿-希斯LYR队成立10周年之际,也就是1888年时,英格兰中部的7家足球俱乐部在伦敦开会,商议筹办全国范围的足球俱乐部赛事。
这就是英格兰全国范围最早的足球联赛雏形,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足球职业联赛。
因为距离和交通等等原因,英格兰西北、东北地区和南部地区的足球俱乐部并未能参与。英格兰中部的一些球队得到消息,但也没有意愿参加。远在苏格兰与爱尔兰地区的球队就完全不知道这么回事,想参加也无从谈起。
纽顿-希斯LYR队当时身在曼彻斯特,并没有接到邀请,因此也无缘筹办联赛。
英格兰足球联赛共有12支球队筹办开赛,联赛采取了积分制,各球队蛇形交叉比赛,最终计算积分多少来决出名次。这种积分制与足总杯的赛会制不一样,具备更强烈的吸引力。各家球队与不同对手交锋,展现自我,吸引球迷,寻求进步,更有利于足球运动的推广。
英格兰足球联赛一经举行就成为了足坛关注热点,参加球队纷纷全力出战。其中普莱斯顿队实力强劲,他们最终以不败成绩夺冠。不仅如此,普莱斯顿还获得了足总杯冠军,成为英格兰历史第一个“双冠王”。
英格兰足球联赛成立一年之后,1889年纽顿-希斯LYR队联合英格兰东北部其他11支球队,创办了英格兰足球同盟(The Football Alliance)联赛。这12支球队里面包含了很多如今耳熟能详的名字:曼城队(当时叫阿德维克队Ardwick)、斯托克城队、诺丁汉森林队、谢菲尔德星期三队等等。
这个新联赛与英格兰足球俱乐部联赛采取一样的赛制,12支球队之间的比赛也非常精彩。在第一个赛季里,纽顿-希斯LYR队最终获得了第八名。
纽顿-希斯LYR队除了参加联赛,他们在1890年正式脱离铁路公司,更名为纽顿-希斯队——这是球队职业化的关键一步。球队首先去掉了LYR的字样,和铁路公司彻底脱钩,变成一个自负盈亏的足球俱乐部。原来球队的人员是离开球队回归铁路公司,还是留在球队脱离铁路公司,需要作出选择决定。
另外,球队之前可以依托铁路公司开支,现在就要自筹资金,租赁办公场所设施,租赁球场,自行组织比赛。
关键的问题,俱乐部需要自负盈亏,一切都要靠自己来谋求生存与发展。
纽顿--希斯俱乐部很快就吃到了苦头,独立营运的俱乐部需要资金,没钱寸步难行。俱乐部脱离铁路公司之后的第一笔资金完全属于自筹,靠几个球员自己掏腰包。这很快就导致入不敷出,他们不得不继续募捐,并且积极地寻求卖出股份,吸引资金的途径。
职业球队需要球员,需要教练,需要工作人员,更需要商业人才。这一切对于纽顿-希斯俱乐部来说都太过于艰难,他们的管理层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经验。
特别是没有募集到足够的俱乐部份额资金之后,俱乐部发现靠比赛是养不活自己的。参加一场比赛需要支出的费用并不少,有时候甚至门票收入都很低。
纽顿-希斯俱乐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解决收不抵支的窘境,职员和球员的工资都无法及时足额发放。
纽顿--希斯俱乐部之外,和他们一样状况的并不少。很多球队最终没有办法生存,就此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纽顿-希斯俱乐部想方设法,艰难求生。球队除了参加更多的比赛,力争拿到更多的奖金,取得更多的门票收入之外,俱乐部也努力地发展球迷,吸引球迷的捐款,收取球迷赞助。
在初创时期,球员和俱乐部工作人员往往身兼多职,既是球员,又是工人、会计师、服务员、设计师……微薄的薪金不足以让他们体面生活,但他们也尽力为球队多作贡献,支持球队一路走下来。
来自铁路公司的赞助消失之后,纽顿--希斯俱乐部还是日渐艰难。门票收入并不足以支付各种费用,其他收入也并不稳定。俱乐部甚至支付不了球场租金,发不出球员和工作人员的薪水,真真切切地陷于“弹尽粮绝”的窘境。
很多球员离开了,很多工作人员辞职了,但依然有不少人在坚持,没有放弃。他们甚至不需要俱乐部支付报酬,全凭热情无偿工作,一些球员也是如此,全凭对足球的热爱来踢球。
球队最困难时,纽顿-希斯队全队上下直接上街举办募捐会,进行义卖,就差说当街要钱了。
就这样,纽顿-希斯俱乐部艰难无比地生存了下来。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连驻地、训练场地、比赛球场都没有的球队,能够生存发展,能够成为今天如此规模的超级豪门,简直就像梦一样。
凭借着对足球的热爱,纽顿-希斯俱乐部熬过了最艰难的阶段。
纽顿-希斯队参加1892年的英格兰足球同盟联赛,他们在整个赛季里仅输三场,排在诺丁汉森林队之后屈居亚军,实力得到了大家的重视。也就在这一年,英格兰足球同盟联赛与英格兰足球联赛正式合并,并且分成了甲级和乙级两级。纽顿-希斯队和达云、谢菲尔德星期三、诺丁汉森林、斯托克城等原来足球同盟的五支球队幸运地进入甲级,开始征战国家统一的联赛。
英格兰足球联赛开始实施升降级的制度,推动足球竞技迅猛发展。两个联赛合并之后分为英甲和英乙联赛,英格兰丙级联赛也在1920年出现,1958年时更是有了丁级联赛,各个地区业余性质的联赛也纷纷开始组建。在细分级别的社区里,更多的小型联赛不断出现,英格兰全境的俱乐部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量级。
英格兰足球联赛从出现到扩大,从一级到多级,迅速发展完善。50多年的时间弹指一挥,足球联赛像汹涌澎湃的巨浪一样,我们今日所见的四级职业联赛和多级业余联赛体系,完整地建立了起来。
联赛的成立、级别的增多、球队的增加,意味着比赛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普雷斯顿队一鸣惊人,夺得了最早两届联赛冠军后威风不再。埃弗顿则异军突起抢到了一届冠军,接着桑德兰强势抢出,豪夺了两季冠军,成为新的霸主。阿斯顿维拉队在1893-94赛季勇夺甲级联赛冠军,随后卫冕失败输给桑德兰后卷土重来,连续获得了1895-96赛季和1896-97赛季的冠军。在三连冠目标被谢菲尔联队狙击后,维拉再次雄起,连续夺取1898-99赛季和1899-1900赛季的两个英甲冠军。到了20世纪之后,各队都加大了投入,冠军争夺陷入了无比激烈的混战。在此期间利物浦队短暂惊艳,夺取过1900-01赛季的冠军,而谢菲尔德星期三、桑德兰、纽卡斯尔等球队都曾经染指过冠军锦标,也是当时的一时豪强,各领风骚。
英格兰足球联赛初创时期充满生机,升降级机制极大地刺激了各家俱乐部。在联赛发展过程中,留在顶级行列、争夺冠军,是每个球队的目标。纽顿-希斯队自然也希望独立潮头,但他们受困基础薄弱,缺乏大金主支持,很难脱颖而出。
相对其他社区球队改制而言,纽顿-希斯队从铁路公司中孕育,先天就缺乏社区球迷,困难自然更大。纽顿-希斯队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囊中羞涩,资金都依赖所有者出资和球迷支持。日常运营依赖门票收入、球迷认缴的会费和一些赞助,以及比赛的奖金和商业活动收入。
球队资金不足,也影响了吸引有实力球员加盟的能力。这种经济状况令球队如履薄冰,压力山大。球队一旦战绩不佳,或者风格变得沉闷,或者出现什么意外,很容易就会陷入困境。
纽顿-希斯队之外,其他的对手们也进入了各自的发展轨道。一开始立足城市居民或者社区资源的球队实力不断增加,更加反衬出纽顿-希斯的内外困迫。
纽顿在参加的第一个甲级联赛赛季之后,就不断遭遇打击,连战连败。最终赛季踢完,球队果然成绩垫底。尽管那时候还没有直接的降级制度,纽顿-希斯队得以继续留在顶级联赛,但球队却成为了联赛中的“鱼腩”,警钟已经开始敲响。
到了第二个赛季,纽顿-希斯队没有办法扭转颓势,再次在联赛垫底。这时联赛已经引入了升降级制度,纽顿-希斯队就此降到了乙级联赛。
降级意味着更大的危机。纽顿-希斯俱乐部吸引力迅速下降,收入不断减少。收入减少引发新的危机,球队一度濒临破产,差一点就要被迫解散。俱乐部只能降低开支,在乙级联赛里苦苦支撑。
从业余到职业,从杯赛到联赛,从甲级到乙级,从铁路公司LYR队到纽顿-希斯俱乐部,这支球队差点就无法生存下来,但他们始终坚韧顽强,艰难前进。
这就是出身低微但却坚持前进的纽顿-希斯,在完成球队职业化之后继续前行,无论遇到什么风雨和打击。
第4章 迈向职业化
“纽顿-希斯LYR队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非常艰辛,足球爱好者凭着兴趣组个业余队踢球很简单,但业余球队成为职业球队无比困难,远不是仅凭兴趣和精神能够解决的。”
——题记
纽顿-希斯LYR队在1886年正式报名参加足总杯比赛,球队逐步走向职业化。
初创时代的足总杯比赛在规则方面没有非常清晰,纽顿-希斯LYR队2比2战平弗莱特伍德流浪者队之后拒绝进行加时赛,希望进行点球决战,裁判“以不服裁判”为由直接将其判负出局。
纽顿-希斯LYR队为此进行抗辩,英足总以“粗暴无礼,蔑视规则”为由追加处罚,禁止纽顿-希斯LYR队参加足总杯比赛直至1889年。
纽顿-希斯LYR队初次参加足总杯的征程就此结束,误会与莽撞导致了被淘汰的结局,被追加处罚更是令人难过。
即使如此,纽顿-希斯LYR队也是有追求的,他们也是有着远大理想的。
球队要突破业余球队的狭窄圈子,瞄准更高的目标。
就在纽顿-希斯LYR队成立10周年之际,也就是1888年时,英格兰中部的7家足球俱乐部在伦敦开会,商议筹办全国范围的足球俱乐部赛事。
这就是英格兰全国范围最早的足球联赛雏形,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足球职业联赛。
因为距离和交通等等原因,英格兰西北、东北地区和南部地区的足球俱乐部并未能参与。英格兰中部的一些球队得到消息,但也没有意愿参加。远在苏格兰与爱尔兰地区的球队就完全不知道这么回事,想参加也无从谈起。
纽顿-希斯LYR队当时身在曼彻斯特,并没有接到邀请,因此也无缘筹办联赛。
英格兰足球联赛共有12支球队筹办开赛,联赛采取了积分制,各球队蛇形交叉比赛,最终计算积分多少来决出名次。这种积分制与足总杯的赛会制不一样,具备更强烈的吸引力。各家球队与不同对手交锋,展现自我,吸引球迷,寻求进步,更有利于足球运动的推广。
英格兰足球联赛一经举行就成为了足坛关注热点,参加球队纷纷全力出战。其中普莱斯顿队实力强劲,他们最终以不败成绩夺冠。不仅如此,普莱斯顿还获得了足总杯冠军,成为英格兰历史第一个“双冠王”。
英格兰足球联赛成立一年之后,1889年纽顿-希斯LYR队联合英格兰东北部其他11支球队,创办了英格兰足球同盟(The Football Alliance)联赛。这12支球队里面包含了很多如今耳熟能详的名字:曼城队(当时叫阿德维克队Ardwick)、斯托克城队、诺丁汉森林队、谢菲尔德星期三队等等。
这个新联赛与英格兰足球俱乐部联赛采取一样的赛制,12支球队之间的比赛也非常精彩。在第一个赛季里,纽顿-希斯LYR队最终获得了第八名。
纽顿-希斯LYR队除了参加联赛,他们在1890年正式脱离铁路公司,更名为纽顿-希斯队——这是球队职业化的关键一步。球队首先去掉了LYR的字样,和铁路公司彻底脱钩,变成一个自负盈亏的足球俱乐部。原来球队的人员是离开球队回归铁路公司,还是留在球队脱离铁路公司,需要作出选择决定。
另外,球队之前可以依托铁路公司开支,现在就要自筹资金,租赁办公场所设施,租赁球场,自行组织比赛。
关键的问题,俱乐部需要自负盈亏,一切都要靠自己来谋求生存与发展。
纽顿--希斯俱乐部很快就吃到了苦头,独立营运的俱乐部需要资金,没钱寸步难行。俱乐部脱离铁路公司之后的第一笔资金完全属于自筹,靠几个球员自己掏腰包。这很快就导致入不敷出,他们不得不继续募捐,并且积极地寻求卖出股份,吸引资金的途径。
职业球队需要球员,需要教练,需要工作人员,更需要商业人才。这一切对于纽顿-希斯俱乐部来说都太过于艰难,他们的管理层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经验。
特别是没有募集到足够的俱乐部份额资金之后,俱乐部发现靠比赛是养不活自己的。参加一场比赛需要支出的费用并不少,有时候甚至门票收入都很低。
纽顿-希斯俱乐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解决收不抵支的窘境,职员和球员的工资都无法及时足额发放。
纽顿--希斯俱乐部之外,和他们一样状况的并不少。很多球队最终没有办法生存,就此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纽顿-希斯俱乐部想方设法,艰难求生。球队除了参加更多的比赛,力争拿到更多的奖金,取得更多的门票收入之外,俱乐部也努力地发展球迷,吸引球迷的捐款,收取球迷赞助。
在初创时期,球员和俱乐部工作人员往往身兼多职,既是球员,又是工人、会计师、服务员、设计师……微薄的薪金不足以让他们体面生活,但他们也尽力为球队多作贡献,支持球队一路走下来。
来自铁路公司的赞助消失之后,纽顿--希斯俱乐部还是日渐艰难。门票收入并不足以支付各种费用,其他收入也并不稳定。俱乐部甚至支付不了球场租金,发不出球员和工作人员的薪水,真真切切地陷于“弹尽粮绝”的窘境。
很多球员离开了,很多工作人员辞职了,但依然有不少人在坚持,没有放弃。他们甚至不需要俱乐部支付报酬,全凭热情无偿工作,一些球员也是如此,全凭对足球的热爱来踢球。
球队最困难时,纽顿-希斯队全队上下直接上街举办募捐会,进行义卖,就差说当街要钱了。
就这样,纽顿-希斯俱乐部艰难无比地生存了下来。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连驻地、训练场地、比赛球场都没有的球队,能够生存发展,能够成为今天如此规模的超级豪门,简直就像梦一样。
凭借着对足球的热爱,纽顿-希斯俱乐部熬过了最艰难的阶段。
纽顿-希斯队参加1892年的英格兰足球同盟联赛,他们在整个赛季里仅输三场,排在诺丁汉森林队之后屈居亚军,实力得到了大家的重视。也就在这一年,英格兰足球同盟联赛与英格兰足球联赛正式合并,并且分成了甲级和乙级两级。纽顿-希斯队和达云、谢菲尔德星期三、诺丁汉森林、斯托克城等原来足球同盟的五支球队幸运地进入甲级,开始征战国家统一的联赛。
英格兰足球联赛开始实施升降级的制度,推动足球竞技迅猛发展。两个联赛合并之后分为英甲和英乙联赛,英格兰丙级联赛也在1920年出现,1958年时更是有了丁级联赛,各个地区业余性质的联赛也纷纷开始组建。在细分级别的社区里,更多的小型联赛不断出现,英格兰全境的俱乐部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量级。
英格兰足球联赛从出现到扩大,从一级到多级,迅速发展完善。50多年的时间弹指一挥,足球联赛像汹涌澎湃的巨浪一样,我们今日所见的四级职业联赛和多级业余联赛体系,完整地建立了起来。
联赛的成立、级别的增多、球队的增加,意味着比赛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普雷斯顿队一鸣惊人,夺得了最早两届联赛冠军后威风不再。埃弗顿则异军突起抢到了一届冠军,接着桑德兰强势抢出,豪夺了两季冠军,成为新的霸主。阿斯顿维拉队在1893-94赛季勇夺甲级联赛冠军,随后卫冕失败输给桑德兰后卷土重来,连续获得了1895-96赛季和1896-97赛季的冠军。在三连冠目标被谢菲尔联队狙击后,维拉再次雄起,连续夺取1898-99赛季和1899-1900赛季的两个英甲冠军。到了20世纪之后,各队都加大了投入,冠军争夺陷入了无比激烈的混战。在此期间利物浦队短暂惊艳,夺取过1900-01赛季的冠军,而谢菲尔德星期三、桑德兰、纽卡斯尔等球队都曾经染指过冠军锦标,也是当时的一时豪强,各领风骚。
英格兰足球联赛初创时期充满生机,升降级机制极大地刺激了各家俱乐部。在联赛发展过程中,留在顶级行列、争夺冠军,是每个球队的目标。纽顿-希斯队自然也希望独立潮头,但他们受困基础薄弱,缺乏大金主支持,很难脱颖而出。
相对其他社区球队改制而言,纽顿-希斯队从铁路公司中孕育,先天就缺乏社区球迷,困难自然更大。纽顿-希斯队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囊中羞涩,资金都依赖所有者出资和球迷支持。日常运营依赖门票收入、球迷认缴的会费和一些赞助,以及比赛的奖金和商业活动收入。
球队资金不足,也影响了吸引有实力球员加盟的能力。这种经济状况令球队如履薄冰,压力山大。球队一旦战绩不佳,或者风格变得沉闷,或者出现什么意外,很容易就会陷入困境。
纽顿-希斯队之外,其他的对手们也进入了各自的发展轨道。一开始立足城市居民或者社区资源的球队实力不断增加,更加反衬出纽顿-希斯的内外困迫。
纽顿在参加的第一个甲级联赛赛季之后,就不断遭遇打击,连战连败。最终赛季踢完,球队果然成绩垫底。尽管那时候还没有直接的降级制度,纽顿-希斯队得以继续留在顶级联赛,但球队却成为了联赛中的“鱼腩”,警钟已经开始敲响。
到了第二个赛季,纽顿-希斯队没有办法扭转颓势,再次在联赛垫底。这时联赛已经引入了升降级制度,纽顿-希斯队就此降到了乙级联赛。
降级意味着更大的危机。纽顿-希斯俱乐部吸引力迅速下降,收入不断减少。收入减少引发新的危机,球队一度濒临破产,差一点就要被迫解散。俱乐部只能降低开支,在乙级联赛里苦苦支撑。
从业余到职业,从杯赛到联赛,从甲级到乙级,从铁路公司LYR队到纽顿-希斯俱乐部,这支球队差点就无法生存下来,但他们始终坚韧顽强,艰难前进。
这就是出身低微但却坚持前进的纽顿-希斯,在完成球队职业化之后继续前行,无论遇到什么风雨和打击。
第5章 定名曼彻斯特联
“这就是我们球队的名称,这将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名字,我们要联合起来,去争取我们的胜利。没有什么能够让我们屈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前进,我们将会让这个名字闪耀于足球的世界!”
——题记
从铁路公司的业余球队变成职业足球俱乐部,从纽顿-希斯LYR队到纽顿-希斯队,他们生于蛮荒的年代,不断尝试失败滋味,始终要艰难求存。
这些热爱球队的人过得非常艰难,但他们是绝不会让球队破产解散的。
在当年的英格兰足球环境,成立一支职业球队非常不容易,即使到处都可以找得到热爱踢球的人,但职业球队需要支出的费用太多了。
英格兰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球队数量不少,但消亡在历史长河的俱乐部数量更多。
纽顿-希斯队挣扎求存,但他们是怎么样成为曼联俱乐部的呢?
这家球队从铁路公司独立之后成为职业俱乐部,不再跟随铁路公司施工迁徙,变成扎根本土的一家球队。铁路公司断掉了支持之后,球队想象中的驻地政府和居民的“关爱”并没有及时出现。纽顿-希斯队缺乏影响力,无论是球迷还是赞助商都非常少,还受到了本地其他球队的排斥。纽顿-希斯队这种“外来户”的身份,无论在宣传推广、商业活动、招募会员等方面都非常不容易。
纽顿-希斯队原来租借北路球场作为比赛和办公场地,没有了铁路公司的资金支持,他们马上就入不敷出,不得不像流浪汉一般处处受气。
曼彻斯特市区当时已经有不少球队,“根正苗红”是西格顿圣马可堂队——一支由当地居民成立的球队,也就是曼城的前身。尽管西格顿圣马可堂队成立于1880年,要比纽顿-希斯LYR队晚了两年,但他们有本地社区的支持,背后也有着市政厅的资源,实力非同一般。
纽顿-希斯LYR队对西格顿圣马可堂队的第一次比赛发生在1881年11月12日,纽顿-希斯LYR队最终以3:0轻松获胜。这是历史上曼市双雄的首次交手,随后两队各自都走上了职业道路。
西格顿圣马可堂队占据了城市体育场,一直都以曼彻斯特的足球代表自居。他们上下都非常排斥外来户和没落户,认为自己才是这个城市的主人,纽顿-希斯这种外来户不应该在曼彻斯特生存。
曼联和曼城两个球队的矛盾,从第一场比赛就埋下了种子。而到了职业化竞争的阶段,涉及到利益和前途,两队矛盾更是尖锐,很快就直接爆发了。
纽顿-希斯队在1892年任命了第一位主帅(经理)A.H-阿尔布特(Mr.A.H Albut)。在阿尔布特的执教之下,球队迅速确定了主力队员,训练时间和效果也得到了保证,整体实力有了明显的增长。这一年纽顿-希斯队成功申请加入了英格兰足球联盟,正式参加英格兰足球联赛。到了1892年3月3日,纽顿-希斯队参加英格兰足球联赛第一场比赛,对手是布莱克本流浪者队。
这场比赛一共吸引了8000名球迷到现场观看,纽顿-希斯队临时租借的球场被挤爆了。球迷的热情导致了门票收入非常可观。两支球队首次在联赛碰面,双方都全力以赴,力争上游,踢得火花四溅。纽顿-希斯队勇于进攻,节奏快速,风格简练,罗伯特-唐纳德森(Robert Donaldson)打入了第一粒入球,但对手随即予以强力回应,也掀起了猛烈的进攻浪潮,频频威胁曼联大门。最终这场比赛进球不断,双方你来我往,不断刷新比分。
纽顿-希斯队最后以3比4惜败对手,但精彩的表现赢得了球迷欢呼。
纽顿-希斯队参加第一个联赛赛季战绩不佳,赛季结束后排在积分榜最后一名。在决定降级的附加赛上,球队表现出了顽强的斗志,最终取得一胜一平的战果,得以留在甲级。到了1893年,纽顿-希斯队把主场迁至银行街球场(Bank Street),希望这个更大的球场能够招来更多的球迷。但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噩梦般的迁址,球队失去了北路球场周边的球迷,又没有能够吸引到银行街区域的球迷,迅速陷入困境。纽顿-希斯队祸不单行,在新赛季里发挥不好,又一次在甲级联赛中陪坐末席。这一次他们就没那么好运了,在保级附加赛0:2被利物浦队击败,悲伤地降入乙级。
降级之后,纽顿-希斯队日子更加艰难。球队实力不足,做不到大杀四方,迅速杀回甲级。纽顿-希斯队一直到了1897年获得了升上甲级的附加赛资格,但可惜输给了对手。此后几年,他们就一直在乙级联赛中游徘徊,继续等待着升级的机会。
沦落到乙级,严重影响了纽顿-希斯的球票销售,他们的经营越来越困难。球队的比赛也慢慢变得疲沓和平庸,逐渐失去了魅力。
银行街球场的高额租金加剧了俱乐部的危机,到了1900年这家球队已经濒临破产的边缘,几经腾挪才幸免于难。1901年纽顿-希斯队仅获得乙级联赛第10名,他们的比赛质量持续下降,观众越来越少,球队债台愈加高筑。
纽顿-希斯队全力自救,球队将所有的人都派出去募捐,但效果不明显。俱乐部随后在队长的鼓动下举办了一场拍卖会,希望将一些有历史意义的俱乐部财产和球员球迷捐赠的物品拍卖出去,筹集足够的资金。
这场拍卖会有点虚张声势,并没有拍出多少东西,也没有赚到多少钱,但却引来了一位关键人物。
曼彻斯特当地的富商亨利-戴维斯(John Henry Davies)受邀参加了拍卖会,他是球队的忠实球迷,身家丰厚,极有实力。经过介绍,他决定出马拯救这支球队,同时实现自己的一个梦想。
纽顿-希斯队的管理层大喜过望,新的投资协议光速完成。戴维斯先生慷慨解囊,给球队注资2000英镑,就此成为了俱乐部主席。
新的主席,意味着新的开始,纽顿-希斯队的命运就此改变。
戴维斯先生继续给俱乐部注资,迅速振兴了球队士气。戴维斯先生要求球员打出气势,加强进攻,让比赛变得好看起来。纽顿-希斯队在好消息的刺激之下,全队振奋精神,接连打出了几场精彩的比赛,重新成为了新闻热点。
戴维斯深知公众公司运营之道,他决定给球队重新起一个名字。
戴维斯的理由很充分,球队在市区而不是在铁路工地,再继续使用纽顿-希斯字样已经不合适,应该改用和曼彻斯特更紧密关系的队名。
戴维斯有推动改名的能量,但并不具备改名的才华,他决定征集球迷的意见。
纽顿-希斯队最早收到建议,建议他们更名为曼彻斯特中心队(Manchester Central),但遭到了市政府拒绝。
纽顿-希斯队后来想叫“曼彻斯特凯尔特人队(Mancheseter Celtic)”,这回跳出来反对的是苏格兰凯尔特人队。凯尔特人队当年具备非同一般的宗教背景,认为纽顿-希斯队的改名是对他们的冒犯。凯尔特人队为了阻止纽顿-希斯,不惜让主席沃夫瑞德上诉伦敦法庭。在如此形势之下,纽顿-希斯队无奈放弃了这个名字。
到了1902年4月26日,有个死忠球迷提出,建议球队名称改为“曼彻斯特联合队”(Manchester United Football Club),简称为“曼联”!
“曼联”!
这个名字就如同黑漆漆天空中的一道惊雷,就像是无声世界中的一记呐喊,就像带有神奇的魔力的标记,立即激起了球迷的热议,并且立即受到了球员、教练和工作人员的支持。
这个名字简单通俗,容易记忆,朗朗上口,并且在传播上让人过目难忘,天然带有广泛传播的能量。
面对这个天才的提议,曼彻斯特市政厅找不出毛病,只好同意了。
纽顿-希斯队就这样正式改名叫“曼彻斯特联队”,这就是球迷们后来熟悉的曼联。这个名称一经确定,后续的百年历史里也没有再改变。
“曼联——曼彻斯特,联合起来!”
这是一个令人一眼难忘的名字,也让人一听就会记住。这个俱乐部名字不仅突出地域,也吸引了本地球迷的关注,还会让来自各个地方的球迷能够感受到召唤。
联合起来——这让球迷们会感到俱乐部的强烈需要,会更加主动地和球队站在一起,积极地支持球队前进。
联合球员的力量,联合球迷的力量,连接全世界,联合一切的力量!
“曼联”,这个名字就此载入史册,提出建议的曼联球迷路易斯-罗卡(Louis Rocca)也被记录进了俱乐部的历史。
曼联在改名过程中结下了曼城和凯尔特人两个仇家。曼城作为竞争对手毫不奇怪,生怕曼联抢走资源。远在苏格兰的凯尔特人队则因为上诉阻挠曼联改名而被曼联球迷牢记。曼联与曼城的矛盾仇恨演变成了每个赛季上演的同城德比,而曼联与凯尔特人相遇的次数不多,凯尔特人实力并不如曼联,他们的球迷只能用过去的争执来激怒曼联球迷。
俱乐部正式定名给球队的发展也带来运气。就在球队改名的第一个赛季,曼联就在联赛里打出11胜6平17负的成绩,最终以5个净胜球的优势力压切斯菲尔德队惊险保级!
保级之后,戴维斯果断地启动球队的重建。在他的挑选之下,新任主帅厄内斯特-曼格纳尔加盟球队,为球队掀开了全新的一页。
从纽顿-希斯LYR队的源头,到曼联的定名,球队走过了异常曲折艰难的历程。
这个由铁路工人孕育的球队,有着工人阶级的背景。铁路工人的斗争精神,让球队拥有着战斗的烙印。曼联队历经了千辛万苦,沉沦挣扎,始终没有失去战斗的信念。
这个创始自工人阶级的球队,无论初始时的一无所有,还是困难时期的颠破流离,遭遇空难时的挣扎求存,无钱无物时的悲歌困顿,他们始终坚持战斗,坚定地迈步向前。
这个发轫于草根的球队,这支由铁路工人组建的球队,从成立之初就热血飞扬的球队,具备着钢铁意志的球队,拥有战斗精神的球队,名字就叫做曼联!
曼联,我们就叫曼联!
第5章 定名曼彻斯特联
“这就是我们球队的名称,这将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名字,我们要联合起来,去争取我们的胜利。没有什么能够让我们屈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前进,我们将会让这个名字闪耀于足球的世界!”
——题记
从铁路公司的业余球队变成职业足球俱乐部,从纽顿-希斯LYR队到纽顿-希斯队,他们生于蛮荒的年代,不断尝试失败滋味,始终要艰难求存。
这些热爱球队的人过得非常艰难,但他们是绝不会让球队破产解散的。
在当年的英格兰足球环境,成立一支职业球队非常不容易,即使到处都可以找得到热爱踢球的人,但职业球队需要支出的费用太多了。
英格兰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球队数量不少,但消亡在历史长河的俱乐部数量更多。
纽顿-希斯队挣扎求存,但他们是怎么样成为曼联俱乐部的呢?
这家球队从铁路公司独立之后成为职业俱乐部,不再跟随铁路公司施工迁徙,变成扎根本土的一家球队。铁路公司断掉了支持之后,球队想象中的驻地政府和居民的“关爱”并没有及时出现。纽顿-希斯队缺乏影响力,无论是球迷还是赞助商都非常少,还受到了本地其他球队的排斥。纽顿-希斯队这种“外来户”的身份,无论在宣传推广、商业活动、招募会员等方面都非常不容易。
纽顿-希斯队原来租借北路球场作为比赛和办公场地,没有了铁路公司的资金支持,他们马上就入不敷出,不得不像流浪汉一般处处受气。
曼彻斯特市区当时已经有不少球队,“根正苗红”是西格顿圣马可堂队——一支由当地居民成立的球队,也就是曼城的前身。尽管西格顿圣马可堂队成立于1880年,要比纽顿-希斯LYR队晚了两年,但他们有本地社区的支持,背后也有着市政厅的资源,实力非同一般。
纽顿-希斯LYR队对西格顿圣马可堂队的第一次比赛发生在1881年11月12日,纽顿-希斯LYR队最终以3:0轻松获胜。这是历史上曼市双雄的首次交手,随后两队各自都走上了职业道路。
西格顿圣马可堂队占据了城市体育场,一直都以曼彻斯特的足球代表自居。他们上下都非常排斥外来户和没落户,认为自己才是这个城市的主人,纽顿-希斯这种外来户不应该在曼彻斯特生存。
曼联和曼城两个球队的矛盾,从第一场比赛就埋下了种子。而到了职业化竞争的阶段,涉及到利益和前途,两队矛盾更是尖锐,很快就直接爆发了。
纽顿-希斯队在1892年任命了第一位主帅(经理)A.H-阿尔布特(Mr.A.H Albut)。在阿尔布特的执教之下,球队迅速确定了主力队员,训练时间和效果也得到了保证,整体实力有了明显的增长。这一年纽顿-希斯队成功申请加入了英格兰足球联盟,正式参加英格兰足球联赛。到了1892年3月3日,纽顿-希斯队参加英格兰足球联赛第一场比赛,对手是布莱克本流浪者队。
这场比赛一共吸引了8000名球迷到现场观看,纽顿-希斯队临时租借的球场被挤爆了。球迷的热情导致了门票收入非常可观。两支球队首次在联赛碰面,双方都全力以赴,力争上游,踢得火花四溅。纽顿-希斯队勇于进攻,节奏快速,风格简练,罗伯特-唐纳德森(Robert Donaldson)打入了第一粒入球,但对手随即予以强力回应,也掀起了猛烈的进攻浪潮,频频威胁曼联大门。最终这场比赛进球不断,双方你来我往,不断刷新比分。
纽顿-希斯队最后以3比4惜败对手,但精彩的表现赢得了球迷欢呼。
纽顿-希斯队参加第一个联赛赛季战绩不佳,赛季结束后排在积分榜最后一名。在决定降级的附加赛上,球队表现出了顽强的斗志,最终取得一胜一平的战果,得以留在甲级。到了1893年,纽顿-希斯队把主场迁至银行街球场(Bank Street),希望这个更大的球场能够招来更多的球迷。但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噩梦般的迁址,球队失去了北路球场周边的球迷,又没有能够吸引到银行街区域的球迷,迅速陷入困境。纽顿-希斯队祸不单行,在新赛季里发挥不好,又一次在甲级联赛中陪坐末席。这一次他们就没那么好运了,在保级附加赛0:2被利物浦队击败,悲伤地降入乙级。
降级之后,纽顿-希斯队日子更加艰难。球队实力不足,做不到大杀四方,迅速杀回甲级。纽顿-希斯队一直到了1897年获得了升上甲级的附加赛资格,但可惜输给了对手。此后几年,他们就一直在乙级联赛中游徘徊,继续等待着升级的机会。
沦落到乙级,严重影响了纽顿-希斯的球票销售,他们的经营越来越困难。球队的比赛也慢慢变得疲沓和平庸,逐渐失去了魅力。
银行街球场的高额租金加剧了俱乐部的危机,到了1900年这家球队已经濒临破产的边缘,几经腾挪才幸免于难。1901年纽顿-希斯队仅获得乙级联赛第10名,他们的比赛质量持续下降,观众越来越少,球队债台愈加高筑。
纽顿-希斯队全力自救,球队将所有的人都派出去募捐,但效果不明显。俱乐部随后在队长的鼓动下举办了一场拍卖会,希望将一些有历史意义的俱乐部财产和球员球迷捐赠的物品拍卖出去,筹集足够的资金。
这场拍卖会有点虚张声势,并没有拍出多少东西,也没有赚到多少钱,但却引来了一位关键人物。
曼彻斯特当地的富商亨利-戴维斯(John Henry Davies)受邀参加了拍卖会,他是球队的忠实球迷,身家丰厚,极有实力。经过介绍,他决定出马拯救这支球队,同时实现自己的一个梦想。
纽顿-希斯队的管理层大喜过望,新的投资协议光速完成。戴维斯先生慷慨解囊,给球队注资2000英镑,就此成为了俱乐部主席。
新的主席,意味着新的开始,纽顿-希斯队的命运就此改变。
戴维斯先生继续给俱乐部注资,迅速振兴了球队士气。戴维斯先生要求球员打出气势,加强进攻,让比赛变得好看起来。纽顿-希斯队在好消息的刺激之下,全队振奋精神,接连打出了几场精彩的比赛,重新成为了新闻热点。
戴维斯深知公众公司运营之道,他决定给球队重新起一个名字。
戴维斯的理由很充分,球队在市区而不是在铁路工地,再继续使用纽顿-希斯字样已经不合适,应该改用和曼彻斯特更紧密关系的队名。
戴维斯有推动改名的能量,但并不具备改名的才华,他决定征集球迷的意见。
纽顿-希斯队最早收到建议,建议他们更名为曼彻斯特中心队(Manchester Central),但遭到了市政府拒绝。
纽顿-希斯队后来想叫“曼彻斯特凯尔特人队(Mancheseter Celtic)”,这回跳出来反对的是苏格兰凯尔特人队。凯尔特人队当年具备非同一般的宗教背景,认为纽顿-希斯队的改名是对他们的冒犯。凯尔特人队为了阻止纽顿-希斯,不惜让主席沃夫瑞德上诉伦敦法庭。在如此形势之下,纽顿-希斯队无奈放弃了这个名字。
到了1902年4月26日,有个死忠球迷提出,建议球队名称改为“曼彻斯特联合队”(Manchester United Football Club),简称为“曼联”!
“曼联”!
这个名字就如同黑漆漆天空中的一道惊雷,就像是无声世界中的一记呐喊,就像带有神奇的魔力的标记,立即激起了球迷的热议,并且立即受到了球员、教练和工作人员的支持。
这个名字简单通俗,容易记忆,朗朗上口,并且在传播上让人过目难忘,天然带有广泛传播的能量。
面对这个天才的提议,曼彻斯特市政厅找不出毛病,只好同意了。
纽顿-希斯队就这样正式改名叫“曼彻斯特联队”,这就是球迷们后来熟悉的曼联。这个名称一经确定,后续的百年历史里也没有再改变。
“曼联——曼彻斯特,联合起来!”
这是一个令人一眼难忘的名字,也让人一听就会记住。这个俱乐部名字不仅突出地域,也吸引了本地球迷的关注,还会让来自各个地方的球迷能够感受到召唤。
联合起来——这让球迷们会感到俱乐部的强烈需要,会更加主动地和球队站在一起,积极地支持球队前进。
联合球员的力量,联合球迷的力量,连接全世界,联合一切的力量!
“曼联”,这个名字就此载入史册,提出建议的曼联球迷路易斯-罗卡(Louis Rocca)也被记录进了俱乐部的历史。
曼联在改名过程中结下了曼城和凯尔特人两个仇家。曼城作为竞争对手毫不奇怪,生怕曼联抢走资源。远在苏格兰的凯尔特人队则因为上诉阻挠曼联改名而被曼联球迷牢记。曼联与曼城的矛盾仇恨演变成了每个赛季上演的同城德比,而曼联与凯尔特人相遇的次数不多,凯尔特人实力并不如曼联,他们的球迷只能用过去的争执来激怒曼联球迷。
俱乐部正式定名给球队的发展也带来运气。就在球队改名的第一个赛季,曼联就在联赛里打出11胜6平17负的成绩,最终以5个净胜球的优势力压切斯菲尔德队惊险保级!
保级之后,戴维斯果断地启动球队的重建。在他的挑选之下,新任主帅厄内斯特-曼格纳尔加盟球队,为球队掀开了全新的一页。
从纽顿-希斯LYR队的源头,到曼联的定名,球队走过了异常曲折艰难的历程。
这个由铁路工人孕育的球队,有着工人阶级的背景。铁路工人的斗争精神,让球队拥有着战斗的烙印。曼联队历经了千辛万苦,沉沦挣扎,始终没有失去战斗的信念。
这个创始自工人阶级的球队,无论初始时的一无所有,还是困难时期的颠破流离,遭遇空难时的挣扎求存,无钱无物时的悲歌困顿,他们始终坚持战斗,坚定地迈步向前。
这个发轫于草根的球队,这支由铁路工人组建的球队,从成立之初就热血飞扬的球队,具备着钢铁意志的球队,拥有战斗精神的球队,名字就叫做曼联!
曼联,我们就叫曼联!
第6章 一条咸鱼
“曼格纳尔的履历实在是太辣鸡了,除了红魔俱乐部主席戴维斯坚持认为他是奇才,其他人的眼里这个家伙就是一条臭气熏天的死咸鱼,上上下下写满了失败和垃圾两个字。”
——题记
戴维斯主席是一个非凡的人,他全方位为红魔俱乐部作出重大贡献。
红魔俱乐部之前连生存都成为难关,球队连职员的工资都经常发不出,球场的租金也成为沉重的负担,但戴维斯的到来扭转了一切。戴维斯大手笔投钱,提出了重建球队的计划,提出了重新杀回顶级联赛的目标,甚至号召球队冲击甲级联赛冠军。
戴维斯的底气就来自于他的财富,也来自于他对俱乐部建设的远见。担任俱乐部主席之后,戴维斯迅速地重组了管理架构,延请了杰出的人才,让球队的运作开始充满活力。
在戴维斯的财富不断注入之后,红魔俱乐部的落后面貌迅速改观。
在戴维斯入主之后,红魔主教练詹姆斯-韦斯特(James West)在1902年主动提出离任,戴维斯爽快同意了。
大家都有共识,韦斯特的执教不足以带领红魔登上更高的台阶。
大家都以为戴维斯会选择一个有足够实力的主帅,但他却最终选定詹姆斯-厄内斯特-曼格纳尔(James Ernest Mangnall)。
当红魔宣布曼格纳尔在1903年9月28日上任时,媒体和足坛一片哗然。
这位红魔新帅之前的履历没有任何值得夸耀之处,反倒是颇有几个不堪的失败记录和一些“丑闻”。
当时一些媒体甚至以他的黑历史作为笑料,顺带也讽刺了一下红魔“有眼无珠”。
曼格纳尔的上任,令红魔更衣室大惑不解。球员们可是都知道这个家伙之前的“黑历史”,那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即使是之前对他毫不了解的球迷,当媒体详细介绍了他的履历之后,也基本上会捂住眼睛,不敢相信戴维斯会作出如此决定。
曼格纳尔1866年1月4日出生于英格兰兰开夏郡的博尔顿,从小热爱足球。他曾在业余足球队当过门将,但因为能力所限,他一生都没有机会在职业球队亮相。即使如此,曼格纳尔也没有放弃足球,“退役”之后也依然想当一名教练,继续投身足球事业。
英格兰足球在这个阶段刚刚兴起,很多球队没有专职的主教练,事务由“俱乐部秘书”处理,同时负责教练工作。随着足球事业的发展,联赛规模、球队规模都不断扩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需要专业的训练和指挥人才,俱乐部的“秘书”逐渐回归行政领域,职能不断细分。球队最核心的岗位“主教练”开始出现,甚至开始有教练团队产生。在这个阶段,也有一些俱乐部会任命一个人同时兼任主帅和秘书,让他负责更多的职责。
1900年前后正处于英格兰职业足球竞技发展的阶段,各家球队也开始越来越重视主帅的权能。在英格兰足坛,一些俱乐部慢慢开始由主教练主导,主帅往往身兼多个岗位角色,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也肩负起越来越多的责任,不仅仅只是指挥带队比赛。
后来英格兰俱乐部主帅被称为“Manager”,而不是“coach”,也就由此而来。
曼格纳尔能够出任红魔主帅,完全是俱乐部主席戴维斯的青眼有加,他当时都不太敢相信这个机会。
毕竟,曼格纳尔之前的教练生涯实在是太不走运了,他已经难以想象会有如此之大的馅饼从天而降,刚好就掉到他的面前。
曼格纳尔投身教练生涯的开始不算顺利。他兜兜转转了多次才有执教机会,执教的第一支球队是博尔顿队。作为一个32岁的新丁,一个从来没有过职业球员经验的新人,曼格纳尔很快就吃到苦头。当年的英格兰足坛,并没有什么资格考试,曼格纳尔上任之后,既缺乏理论知识,也缺乏和职位匹配的经验与能力,同时还没有足够的威信。在很多球员眼里,他完全就是个门外汉,对战术和训练缺乏理解,甚至没有基础认知。没有能力,曼格纳尔自然在管理上处处碰壁,带队比赛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博尔顿队在1898至1899赛季狼狈降级,曼格纳尔被俱乐部无情赶走。曼格纳尔随后转战伯恩利。在伯恩利队时曼格纳尔被球员们认为异想天开,不接地气。曼格纳尔想出来的一项打法思路也被讥笑为臭狗屎,没人听他的。和球员发生矛盾,结果媒体洋洋洒洒地抛出了暴击:“他自己没踢过职业比赛,何来能力懂得指挥别人踢球?”
曼格纳尔在伯恩利也是降级下课收场,被扫地出门。
更不堪的是伯恩利队爆出了“行贿”丑闻,门将汉密尔顿出向诺丁汉森林的球员行贿。最终伯恩利队被扣积分,球员被禁赛一年。媒体还将怀疑指向曼格纳尔,认为行贿是他授意指使的。
曼格纳尔努力反驳,最终没有定罪,但他还是被伯恩利队羞辱,直接罚了薪水和违约金。
“英格兰甲级联赛主教练最大的笑话是谁?曼格纳尔!”
“冲动的毛头小青年,丢人到家的新丁,在表演足球历史上最大的闹剧!”
“曼格纳尔还会东山再起?不可能,还敢信任他的俱乐部绝对是犯傻了......”
媒体笔下的曼格纳尔,一个十足的Loser:没有职业经历,两次执教都降级被炒......嘲弄充斥了英格兰足坛,他几乎已经被盖棺论定,失败的废物,无能的家伙。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红魔在1903年9月宣布曼格纳尔成为主教练。
“同病相怜,惺惺相惜?”
红魔成绩不佳,主帅挂印,曼格纳尔赋闲落魄,迫切需要上位,于是曼格纳尔和红魔就这样一拍即合。
这一年,曼格纳尔37岁,他也是球队正式改名为红魔的第一任主帅。
曼格纳尔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两次耻辱的执教,让曼格纳尔忍辱负重,但也让他吸取了教训,逐步提升了水平。
戴维斯的支持直接又关键,他答应曼格纳尔的要求,为球队买了不少实力球员。这些球员尽管明星魅力不足,但却和曼格纳尔互相成就。
曼格纳尔点名,戴维斯掏钱,门将哈里-莫格尔、中场查理-罗伯茨、迪克-达克沃思和前锋查理-萨加非常快捷地加入了红魔,球队的整体实力迅速提高。莫格尔身高188cm,在当年的一众门将里已经是一时之选。他臂展长,弹跳好,身体条件很出色,非常冷静,场上表现很亮眼。莫格尔原来在南安普敦效力,但一直受英格兰国门杰克-罗宾逊的压制而少有表现机会,因此选择加盟红魔。加盟之后,莫格尔成为了红魔的主力门将,职业生涯共为红魔出战264场,一直都发挥稳定,是名副其实的钢铁长城,也是曼格纳尔时期的大功臣。本地球员达克沃思本来位置是中锋,但被曼格纳尔认为组织能力和正面突击更强,安排他回撤踢中场,更好地发挥他的优势。查理-罗伯茨主要负责拦截防守和正面拼抢,他速度很快,抢断、拦截、对抗、覆盖......样样俱佳,无论是中场梳理还是插上进攻,也都很出色。罗伯茨具有强大的气场,善于激励队友,领袖能力非常突出,是球队中场的柱石,也是比赛中的指挥官。达克沃思和罗伯茨加上阿历克斯-贝尔组成的红魔三中场,特点鲜明,优势互补,跑动积极,配合也很默契,常常能够为球队在中场对抗中赢得优势,后来被称为英乙联赛的最佳中场组合。
戴维斯豪爽的钞票为球队带来了多名实力球员,但红魔战斗力的提升除了引援,曼格纳尔才是最为关键的。他在引援中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而正是他的慧眼,才让球队没有花费太多价钱就签来了多名关键球员;而在球队里他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权威,开始认真带队训练,不断雕琢球队的阵型与打法,在战术上也不断地尝试创新,逐渐将球队打造成为一支不断进步的,富有活力与生气的新锐之师。
曼格纳尔非常勤奋,工作也很细致,这让他得到了球队更衣室的认可。
曼格纳尔讲究细节,强调团队作战,强调站位和移动纪律,注意整体配合,从根本上来打造一支有实力、可持续的队伍。不仅如此,曼格纳尔还非常务实,一切以胜利为目标,哪怕苟着踢只要赢球就无所谓,经常迷惑对手,伺机偷袭。
这种打法被球迷批评为功利,但曼格纳尔说:“这可能是对我的赞美。谁都希望球队强大,见谁灭谁。谁都知道进攻会令球迷兴奋,轻松碾压对手最开心。我们也很想达到那种水平,但现在先让我们赢球。”
“胜利是我优先考虑的事情,有了这个我们才可以做得更多。”曼格纳尔得到了戴维斯的支持,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曼格纳尔有过惨痛教训,之前两次执教就是只顾热血冲锋,但却屡屡被对手击败。现在红魔实力孱弱,不允许踢那种热血上头的比赛,一切都要以胜利为中心。曼格纳尔认为球员必须要强壮的体格,勇猛的斗志。曼格纳尔时刻盯紧训练,丝毫不允许放松标准,一度被称为“训练狂魔”,球员被操练得苦不堪言。
艰苦磨砺之下,曼格纳尔开始稳定地提升球队实力。
曙光很快来临,曼格纳尔执教的红魔好像脱胎换骨一般,实力飞速增长。红魔队连续在1903-1904、1904-1905赛季都获得了乙级联赛的第三名,升级的冲刺只剩下一层窗户纸。到了1905至1906赛季,红魔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而且曼格纳尔也更为沉着冷静,他指挥球队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联赛里取得了23胜11平8负的战绩,以联赛排名第二的成绩,顺利升上了英格兰甲级联赛。
红魔在足总杯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他们以乙级球队的身份抗衡甲级列强,历史性地杀入了足总杯的8强。
就这样,曼格纳尔将红魔从乙级联赛带到了甲级联赛,令俱乐部老板和球迷都欣喜若狂。他用辛勤的工作和扎实的成绩赢得了球迷的热爱,赢得了俱乐部的肯定,也赢得了媒体的尊重。曼格纳尔用成绩告诉全世界,他再也不是那条人见人嫌的死咸鱼!
曼格纳尔志向远大,他可不会止步于带领球队升级,他还要率领球队冲击英格兰足球甲级联赛的冠军。
第6章 一条咸鱼
“曼格纳尔的履历实在是太辣鸡了,除了红魔俱乐部主席戴维斯坚持认为他是奇才,其他人的眼里这个家伙就是一条臭气熏天的死咸鱼,上上下下写满了失败和垃圾两个字。”
——题记
戴维斯主席是一个非凡的人,他全方位为红魔俱乐部作出重大贡献。
红魔俱乐部之前连生存都成为难关,球队连职员的工资都经常发不出,球场的租金也成为沉重的负担,但戴维斯的到来扭转了一切。戴维斯大手笔投钱,提出了重建球队的计划,提出了重新杀回顶级联赛的目标,甚至号召球队冲击甲级联赛冠军。
戴维斯的底气就来自于他的财富,也来自于他对俱乐部建设的远见。担任俱乐部主席之后,戴维斯迅速地重组了管理架构,延请了杰出的人才,让球队的运作开始充满活力。
在戴维斯的财富不断注入之后,红魔俱乐部的落后面貌迅速改观。
在戴维斯入主之后,红魔主教练詹姆斯-韦斯特(James West)在1902年主动提出离任,戴维斯爽快同意了。
大家都有共识,韦斯特的执教不足以带领红魔登上更高的台阶。
大家都以为戴维斯会选择一个有足够实力的主帅,但他却最终选定詹姆斯-厄内斯特-曼格纳尔(James Ernest Mangnall)。
当红魔宣布曼格纳尔在1903年9月28日上任时,媒体和足坛一片哗然。
这位红魔新帅之前的履历没有任何值得夸耀之处,反倒是颇有几个不堪的失败记录和一些“丑闻”。
当时一些媒体甚至以他的黑历史作为笑料,顺带也讽刺了一下红魔“有眼无珠”。
曼格纳尔的上任,令红魔更衣室大惑不解。球员们可是都知道这个家伙之前的“黑历史”,那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即使是之前对他毫不了解的球迷,当媒体详细介绍了他的履历之后,也基本上会捂住眼睛,不敢相信戴维斯会作出如此决定。
曼格纳尔1866年1月4日出生于英格兰兰开夏郡的博尔顿,从小热爱足球。他曾在业余足球队当过门将,但因为能力所限,他一生都没有机会在职业球队亮相。即使如此,曼格纳尔也没有放弃足球,“退役”之后也依然想当一名教练,继续投身足球事业。
英格兰足球在这个阶段刚刚兴起,很多球队没有专职的主教练,事务由“俱乐部秘书”处理,同时负责教练工作。随着足球事业的发展,联赛规模、球队规模都不断扩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需要专业的训练和指挥人才,俱乐部的“秘书”逐渐回归行政领域,职能不断细分。球队最核心的岗位“主教练”开始出现,甚至开始有教练团队产生。在这个阶段,也有一些俱乐部会任命一个人同时兼任主帅和秘书,让他负责更多的职责。
1900年前后正处于英格兰职业足球竞技发展的阶段,各家球队也开始越来越重视主帅的权能。在英格兰足坛,一些俱乐部慢慢开始由主教练主导,主帅往往身兼多个岗位角色,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也肩负起越来越多的责任,不仅仅只是指挥带队比赛。
后来英格兰俱乐部主帅被称为“Manager”,而不是“coach”,也就由此而来。
曼格纳尔能够出任红魔主帅,完全是俱乐部主席戴维斯的青眼有加,他当时都不太敢相信这个机会。
毕竟,曼格纳尔之前的教练生涯实在是太不走运了,他已经难以想象会有如此之大的馅饼从天而降,刚好就掉到他的面前。
曼格纳尔投身教练生涯的开始不算顺利。他兜兜转转了多次才有执教机会,执教的第一支球队是博尔顿队。作为一个32岁的新丁,一个从来没有过职业球员经验的新人,曼格纳尔很快就吃到苦头。当年的英格兰足坛,并没有什么资格考试,曼格纳尔上任之后,既缺乏理论知识,也缺乏和职位匹配的经验与能力,同时还没有足够的威信。在很多球员眼里,他完全就是个门外汉,对战术和训练缺乏理解,甚至没有基础认知。没有能力,曼格纳尔自然在管理上处处碰壁,带队比赛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博尔顿队在1898至1899赛季狼狈降级,曼格纳尔被俱乐部无情赶走。曼格纳尔随后转战伯恩利。在伯恩利队时曼格纳尔被球员们认为异想天开,不接地气。曼格纳尔想出来的一项打法思路也被讥笑为臭狗屎,没人听他的。和球员发生矛盾,结果媒体洋洋洒洒地抛出了暴击:“他自己没踢过职业比赛,何来能力懂得指挥别人踢球?”
曼格纳尔在伯恩利也是降级下课收场,被扫地出门。
更不堪的是伯恩利队爆出了“行贿”丑闻,门将汉密尔顿出向诺丁汉森林的球员行贿。最终伯恩利队被扣积分,球员被禁赛一年。媒体还将怀疑指向曼格纳尔,认为行贿是他授意指使的。
曼格纳尔努力反驳,最终没有定罪,但他还是被伯恩利队羞辱,直接罚了薪水和违约金。
“英格兰甲级联赛主教练最大的笑话是谁?曼格纳尔!”
“冲动的毛头小青年,丢人到家的新丁,在表演足球历史上最大的闹剧!”
“曼格纳尔还会东山再起?不可能,还敢信任他的俱乐部绝对是犯傻了......”
媒体笔下的曼格纳尔,一个十足的Loser:没有职业经历,两次执教都降级被炒......嘲弄充斥了英格兰足坛,他几乎已经被盖棺论定,失败的废物,无能的家伙。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红魔在1903年9月宣布曼格纳尔成为主教练。
“同病相怜,惺惺相惜?”
红魔成绩不佳,主帅挂印,曼格纳尔赋闲落魄,迫切需要上位,于是曼格纳尔和红魔就这样一拍即合。
这一年,曼格纳尔37岁,他也是球队正式改名为红魔的第一任主帅。
曼格纳尔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两次耻辱的执教,让曼格纳尔忍辱负重,但也让他吸取了教训,逐步提升了水平。
戴维斯的支持直接又关键,他答应曼格纳尔的要求,为球队买了不少实力球员。这些球员尽管明星魅力不足,但却和曼格纳尔互相成就。
曼格纳尔点名,戴维斯掏钱,门将哈里-莫格尔、中场查理-罗伯茨、迪克-达克沃思和前锋查理-萨加非常快捷地加入了红魔,球队的整体实力迅速提高。莫格尔身高188cm,在当年的一众门将里已经是一时之选。他臂展长,弹跳好,身体条件很出色,非常冷静,场上表现很亮眼。莫格尔原来在南安普敦效力,但一直受英格兰国门杰克-罗宾逊的压制而少有表现机会,因此选择加盟红魔。加盟之后,莫格尔成为了红魔的主力门将,职业生涯共为红魔出战264场,一直都发挥稳定,是名副其实的钢铁长城,也是曼格纳尔时期的大功臣。本地球员达克沃思本来位置是中锋,但被曼格纳尔认为组织能力和正面突击更强,安排他回撤踢中场,更好地发挥他的优势。查理-罗伯茨主要负责拦截防守和正面拼抢,他速度很快,抢断、拦截、对抗、覆盖......样样俱佳,无论是中场梳理还是插上进攻,也都很出色。罗伯茨具有强大的气场,善于激励队友,领袖能力非常突出,是球队中场的柱石,也是比赛中的指挥官。达克沃思和罗伯茨加上阿历克斯-贝尔组成的红魔三中场,特点鲜明,优势互补,跑动积极,配合也很默契,常常能够为球队在中场对抗中赢得优势,后来被称为英乙联赛的最佳中场组合。
戴维斯豪爽的钞票为球队带来了多名实力球员,但红魔战斗力的提升除了引援,曼格纳尔才是最为关键的。他在引援中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而正是他的慧眼,才让球队没有花费太多价钱就签来了多名关键球员;而在球队里他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权威,开始认真带队训练,不断雕琢球队的阵型与打法,在战术上也不断地尝试创新,逐渐将球队打造成为一支不断进步的,富有活力与生气的新锐之师。
曼格纳尔非常勤奋,工作也很细致,这让他得到了球队更衣室的认可。
曼格纳尔讲究细节,强调团队作战,强调站位和移动纪律,注意整体配合,从根本上来打造一支有实力、可持续的队伍。不仅如此,曼格纳尔还非常务实,一切以胜利为目标,哪怕苟着踢只要赢球就无所谓,经常迷惑对手,伺机偷袭。
这种打法被球迷批评为功利,但曼格纳尔说:“这可能是对我的赞美。谁都希望球队强大,见谁灭谁。谁都知道进攻会令球迷兴奋,轻松碾压对手最开心。我们也很想达到那种水平,但现在先让我们赢球。”
“胜利是我优先考虑的事情,有了这个我们才可以做得更多。”曼格纳尔得到了戴维斯的支持,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曼格纳尔有过惨痛教训,之前两次执教就是只顾热血冲锋,但却屡屡被对手击败。现在红魔实力孱弱,不允许踢那种热血上头的比赛,一切都要以胜利为中心。曼格纳尔认为球员必须要强壮的体格,勇猛的斗志。曼格纳尔时刻盯紧训练,丝毫不允许放松标准,一度被称为“训练狂魔”,球员被操练得苦不堪言。
艰苦磨砺之下,曼格纳尔开始稳定地提升球队实力。
曙光很快来临,曼格纳尔执教的红魔好像脱胎换骨一般,实力飞速增长。红魔队连续在1903-1904、1904-1905赛季都获得了乙级联赛的第三名,升级的冲刺只剩下一层窗户纸。到了1905至1906赛季,红魔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而且曼格纳尔也更为沉着冷静,他指挥球队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联赛里取得了23胜11平8负的战绩,以联赛排名第二的成绩,顺利升上了英格兰甲级联赛。
红魔在足总杯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他们以乙级球队的身份抗衡甲级列强,历史性地杀入了足总杯的8强。
就这样,曼格纳尔将红魔从乙级联赛带到了甲级联赛,令俱乐部老板和球迷都欣喜若狂。他用辛勤的工作和扎实的成绩赢得了球迷的热爱,赢得了俱乐部的肯定,也赢得了媒体的尊重。曼格纳尔用成绩告诉全世界,他再也不是那条人见人嫌的死咸鱼!
曼格纳尔志向远大,他可不会止步于带领球队升级,他还要率领球队冲击英格兰足球甲级联赛的冠军。
第7章 顶级联赛首冠
曼格纳尔把球队从乙级带上甲级已经令人大感震撼,他随后让这支球队勇夺顶级联赛冠军更是震瞎了所有人的狗眼。这是非凡成就,从乙级到甲级,从新丁到夺冠,曼格纳尔让曼联真正实现了突破,进入英格兰足坛的强队之列。
——题记
在红魔拼杀乙级联赛之际,英格兰足坛爆出了一个大丑闻。
这就是记者们广泛报道的“褐色信封事件”,一个直接影响到后来足坛格局,并且震动社会的大事。
事情要从英国政府“限薪令”说起,当年英国政府反对球员职业化,采取限薪手段来限制,目的是使职业球员和普通工薪阶层一样,避免贫富过于悬殊,发生社会动荡。英国政府规定球员最高工资不得超过周薪4英镑,休赛期间不得超过3英镑。
英国政府限薪令出台之后,各个俱乐部和球员对此都非常不满。英国政府不为所动,直接驳回了俱乐部的意见。
有些俱乐部敢于铤而走险,知法犯法,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曼城队。曼城队当时有市政厅支持,曼彻斯特本地富商捐助,财力十分雄厚。志在称霸足坛的曼城对限薪令不以为然,决定进行暗箱操作。曼城违规打破限薪令的标准,给球员许诺远超限薪令的薪水。在实际操作中曼城非常鸡贼,表面上按标准发放周薪,私底下却用“褐色的信封”额外发钱。
这些信封里分别装着不同数目的英镑,每周发给不同的球员。这种行径严重违反了政府的规定,但几乎所有人都习以为常。
曼城当时的球星梅瑞迪斯大名鼎鼎,他的信封里甚至装着20英镑的巨款!
曼城的这种操作非常低级,很快就在1904年被曝光。媒体通过线人,不仅找到藏钱的信封,曼城支出的记录,还对球星们谈论信封金额的闲谈进行了录音。
“黑金”、“肮脏的足球”、“骗子”......各种证据细节都被公诸于众,一时间舆论汹涌,政府被激怒,民众更是强烈炮轰,认为曼城俱乐部知法犯法,性质恶劣。曼城俱乐部成为了过街老鼠,他们也很快就吃到了苦头。
英格兰足总怒火如炽,决定严厉处罚。曼城队俱乐部被卷入了丑闻,主力球员更成为了主角。正当英足总进行内部调查之际,英格兰司法部门也展开了涉嫌贪腐的调查。
此次事件一直到了1906年11月才告一段落,英足总开出了严厉的罚单。超过最高周薪的17名球员被勒令立即离开曼城,终生不能为曼城效力。俱乐部管理层和财务人员被高额罚款,勒令不能再进入足球行业。曼城俱乐部同时遭受多项处罚,唯一值得幸运的还是得以保留联赛资格。
这就是英格兰足坛“褐色信封事件”。直到今日,英格兰媒体依然会用“褐色信封”来指足坛和其它领域背后的违法交易。
曼城元气大伤,涉案球员背着丑闻如鸟兽散,一些未受调查的曼城球员也纷纷离开。媒体说,“曼城的球员超市开张了,现在轮到其他俱乐部拿着钞票进场了。”
红魔也看到了机会。
对于刚刚升上甲级联赛的红魔来说,想方设法增强球队实力,目前就有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曼格纳尔更是先下手为强,果断地提前接触那些“污点”球员,尽快开始抢人。
曼格纳尔不仅自己亲自去约见球员,还鼓动俱乐部开出顶薪引进梅瑞迪斯。
受到英足总处罚的梅瑞迪斯等球星几乎毫不犹豫就同意了红魔的邀请,接过了曼格纳尔递来的橄榄枝。因为和曼城同一个城市,曼格纳尔近水楼台先得月,将多名被清洗的曼城球员收入囊中。
现在的红魔名将如云,实力有了极大的提升。队中天才巨星梅瑞迪斯早早就享誉英伦三岛,是当年真正赫赫有名的大腿,有“威尔士魔术师”之称。他天赋异禀,不仅脚下技术高超,还有速度优势,非常擅长边路突击,经常在右路如入无人之境。梅瑞迪斯拥有华丽的技术,他能够在球场上随心所欲地过人突破。他还拥有出色的意识,组织进攻非常敏锐。当然,身为前锋的梅瑞迪斯最强的还是他的射门能力,摧城拔寨如同砍瓜切菜。
梅瑞迪斯除了拥有了巨星的名声,他的战斗精神也很顽强。他就像是一条丢进红魔水池里的鲶鱼,迅速地让球队沉闷的气氛得到转变。梅瑞迪斯直接激发了一股俱乐部内的热潮,很多红魔球员开始纷纷模仿他的技巧,他的风采。
梅瑞迪斯身材高大,十分阳刚,而且性格风趣,口才了得,备受球迷和记者欢迎,是当时英格兰足坛最受欢迎的球星之一。总而言之,他的加盟带动了让更多的球迷开始喜爱红魔,影响力更是超出了曼彻斯特这个城市。
梅瑞迪斯之外,红魔还招募了原来曼城队的三名球员。他们分别是赫伯特-布尔格斯,阿历克斯-桑迪-特恩布尔和詹姆斯-班尼斯特。布尔格斯踢左后卫,虽然身高只有1米65,但体格非常强壮,足以在后防线上独当一面。班尼斯特踢的是右内锋,与右边锋梅瑞迪斯是一对默契的搭档,经常上演单骑闯关的戏码。桑迪-特恩布尔司职锋线,极为擅长头球,脚下功夫也很出色,善于抢点破门,成为了红魔进攻终结的保证。
就在曼格纳尔不断引援之际,红魔开始了升入英甲的第一个赛季。这个赛季的联赛因为“褐色信封事件”而进入大动荡。红魔在赛季里稳扎稳打,最终取得联赛第八的成绩。
曼格纳尔开始展望更高远目标,戴维斯在关键时刻继续大手笔买人,尽可能地满足了教练的引援要求。红魔在新的赛季开始前引入多位球员,乔治-沃尔是新加盟球员中的代表,他速度快,身体强壮,与技术华丽的梅雷迪斯不同,他喜欢直接前插到禁区后大力射门。乔治-沃尔一共为红魔出场达到316次,贡献了98粒进球,是红魔历史上响当当的传奇前锋。詹姆斯-特恩布尔加盟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很快就用自己的出色表现,取代了阿历克斯-门基斯的主力中锋位置。
红魔在1907年夏天出征联赛之前,组成的阵容已经十分强大。这是曼格纳尔费尽心血打造的一支球队,他也寄托了很大的期待。
1907-1908赛季的英甲联赛正式拉开帷幕,曼格纳尔带领红魔打出了梦幻般的开局。在首战大胜劲敌阿斯顿维拉之后,第二场更是爆锤豪门利物浦。
红魔联赛首战做客挑战阿斯顿维拉,红魔旋风开局,开场第4分钟沃尔便接队友班尼斯特的助攻首开纪录,下半场梅雷迪斯梅开二度,特恩布尔打进一球,最终红魔4比1轻取对手赢得开门红。
红魔在联赛第二轮主场迎战利物浦,这是一场大战。当时利物浦已经夺过两个英甲联赛冠军,威名赫赫,是联赛中响当当的强队,而红魔却还属于甲级联赛的平凡角色,赛前被一致看扁。球迷几乎挤爆的银行街球场,积极地为主队助威。红魔锋线大放异彩,桑迪-特恩布尔上演帽子戏法,沃尔奉献1球2助攻,梅瑞迪斯全场比赛活力非凡,无处不在,组织进攻犀利直接,推动红魔摧枯拉朽般大败对手4比0。
第三轮红魔主场2比1击败米德尔斯堡,但在第四轮作客时却因为大意被同一个对手米德尔斯堡击败。
遭遇联赛首场失利之后,从第五轮开始红魔打出了一波惊人的10连胜,曼格纳尔的球队连战连胜,抢得了积分榜榜首位置,一举成为夺冠大热门。这10场比赛里红魔所向披靡,火力全开,打进了惊人的37球,其中在圣詹姆斯公园6比1大胜卫冕冠军纽卡斯尔一战更是震撼了整个联盟。这场6球血洗卫冕冠军的关键之战中,梅瑞迪斯神勇无比,全面展现英雄本色。他不仅打入1球,还上演助攻帽子戏法,成为前场进攻的统帅,直接以一己之力组织了多次摧毁性的进攻,气势如虹地将纽卡摧毁。到了1907年11月23日红魔主场4比2战胜阿森纳,这场轮到了桑迪-特恩布尔神威凛凛,独自上演了“大四喜”,毫无悬念地将兵工厂击溃。
红魔的10连胜纪录在客场被谢菲尔德星期三队终结,但缓过气来之后,红魔又打出了一波5胜2平7轮不败的优异战绩。
在这一波不败战绩中,红魔与曼城的德比之战成为了广泛关注的焦点。红魔在开赛之后迅速占据主动,发动猛烈攻势。沃尔率先为红魔取得领先,梅瑞迪斯用秀丽脚法开出任意球,桑迪-特恩布尔头球破门,随后桑迪-特恩布尔在下半场梅开二度,帮助红魔锁定了胜局,曼城只是由比尔-埃迪打入挽回颜面的一球,最终狼狈败北。除了比分之外,本场比赛红魔遭遇了对手狂暴的敌意,梅瑞迪斯和队友遭到对手报复性的犯规,但红魔球员也不是软蛋,同样还以颜色,桑迪-特恩布尔在下半场还领到红牌被罚下,但红魔依然强悍地干掉了对手。
德比大战的4天后,红魔在圣诞节当天迎战争冠对手伯里。这场比赛红魔2比1取胜,在少赛1场的情况下领先第二名纽卡斯尔9分。进入1908年之后红魔主场1比1逼平了纽卡斯尔联队,连续以1比0的比分小胜贝利、切尔西和伯明翰,保持了积分领先的优势。尽管3月25日红魔客场4比7惨败于利物浦脚下,但在积分榜依然领先。随后在对阵谢菲尔德星期三和布里斯托尔的比赛里红魔取得了1胜1平战绩,顺利摆脱困境。
到了联赛第32轮,红魔出征古迪逊公园球场挑战埃弗顿,临时担纲中锋的豪尔斯上半场就为球队取得领先,下半场遭到埃弗顿顽强扳平后,红魔前锋桑迪-特恩布尔打进关键的点球。最终红魔摧毁了对手的抵抗,沃尔的进球帮助红魔锁定3比1的胜局。
此战之后,红魔提前6轮锁定了联赛冠军!
胜利的消息传来,曼彻斯特全城欢庆。红魔球迷疯狂庆祝,整个曼彻斯特被红色淹没。
红魔上下喜出望外,他们获得了球队历史上的第一个顶级联赛冠军。从1878年建队到1908年,整整奋斗了三十载之后,红魔终于登上了顶级联赛的巅峰。
历经无数的挑战,承受无比的压力,曼格纳尔终于带领球队获得了成功。
鱼跃龙门,一飞冲天,红魔全队都付出了无数的努力。
俱乐部老板戴维斯居功至伟,资金支持到位,充分信任主帅;
曼格纳尔更是一鸣冲天,打造出了一支超强的队伍,并且在漫长赛季中指挥得当,合理地应对了各种挑战。
从乙级联赛的挣扎,到一路杀入甲级,再到登顶联赛第一的王座,曼格纳尔打破了一切的不可能。无论之前如何含辛茹苦,无论拼搏得多么艰难,无论外界的压力和批评有多大,曼格纳尔最终还是让红魔夺得了联赛冠军,球队也迈入了英格兰足坛真正的强队之列。
第7章 顶级联赛首冠
曼格纳尔把球队从乙级带上甲级已经令人大感震撼,他随后让这支球队勇夺顶级联赛冠军更是震瞎了所有人的狗眼。这是非凡成就,从乙级到甲级,从新丁到夺冠,曼格纳尔让曼联真正实现了突破,进入英格兰足坛的强队之列。
——题记
在红魔拼杀乙级联赛之际,英格兰足坛爆出了一个大丑闻。
这就是记者们广泛报道的“褐色信封事件”,一个直接影响到后来足坛格局,并且震动社会的大事。
事情要从英国政府“限薪令”说起,当年英国政府反对球员职业化,采取限薪手段来限制,目的是使职业球员和普通工薪阶层一样,避免贫富过于悬殊,发生社会动荡。英国政府规定球员最高工资不得超过周薪4英镑,休赛期间不得超过3英镑。
英国政府限薪令出台之后,各个俱乐部和球员对此都非常不满。英国政府不为所动,直接驳回了俱乐部的意见。
有些俱乐部敢于铤而走险,知法犯法,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曼城队。曼城队当时有市政厅支持,曼彻斯特本地富商捐助,财力十分雄厚。志在称霸足坛的曼城对限薪令不以为然,决定进行暗箱操作。曼城违规打破限薪令的标准,给球员许诺远超限薪令的薪水。在实际操作中曼城非常鸡贼,表面上按标准发放周薪,私底下却用“褐色的信封”额外发钱。
这些信封里分别装着不同数目的英镑,每周发给不同的球员。这种行径严重违反了政府的规定,但几乎所有人都习以为常。
曼城当时的球星梅瑞迪斯大名鼎鼎,他的信封里甚至装着20英镑的巨款!
曼城的这种操作非常低级,很快就在1904年被曝光。媒体通过线人,不仅找到藏钱的信封,曼城支出的记录,还对球星们谈论信封金额的闲谈进行了录音。
“黑金”、“肮脏的足球”、“骗子”......各种证据细节都被公诸于众,一时间舆论汹涌,政府被激怒,民众更是强烈炮轰,认为曼城俱乐部知法犯法,性质恶劣。曼城俱乐部成为了过街老鼠,他们也很快就吃到了苦头。
英格兰足总怒火如炽,决定严厉处罚。曼城队俱乐部被卷入了丑闻,主力球员更成为了主角。正当英足总进行内部调查之际,英格兰司法部门也展开了涉嫌贪腐的调查。
此次事件一直到了1906年11月才告一段落,英足总开出了严厉的罚单。超过最高周薪的17名球员被勒令立即离开曼城,终生不能为曼城效力。俱乐部管理层和财务人员被高额罚款,勒令不能再进入足球行业。曼城俱乐部同时遭受多项处罚,唯一值得幸运的还是得以保留联赛资格。
这就是英格兰足坛“褐色信封事件”。直到今日,英格兰媒体依然会用“褐色信封”来指足坛和其它领域背后的违法交易。
曼城元气大伤,涉案球员背着丑闻如鸟兽散,一些未受调查的曼城球员也纷纷离开。媒体说,“曼城的球员超市开张了,现在轮到其他俱乐部拿着钞票进场了。”
红魔也看到了机会。
对于刚刚升上甲级联赛的红魔来说,想方设法增强球队实力,目前就有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曼格纳尔更是先下手为强,果断地提前接触那些“污点”球员,尽快开始抢人。
曼格纳尔不仅自己亲自去约见球员,还鼓动俱乐部开出顶薪引进梅瑞迪斯。
受到英足总处罚的梅瑞迪斯等球星几乎毫不犹豫就同意了红魔的邀请,接过了曼格纳尔递来的橄榄枝。因为和曼城同一个城市,曼格纳尔近水楼台先得月,将多名被清洗的曼城球员收入囊中。
现在的红魔名将如云,实力有了极大的提升。队中天才巨星梅瑞迪斯早早就享誉英伦三岛,是当年真正赫赫有名的大腿,有“威尔士魔术师”之称。他天赋异禀,不仅脚下技术高超,还有速度优势,非常擅长边路突击,经常在右路如入无人之境。梅瑞迪斯拥有华丽的技术,他能够在球场上随心所欲地过人突破。他还拥有出色的意识,组织进攻非常敏锐。当然,身为前锋的梅瑞迪斯最强的还是他的射门能力,摧城拔寨如同砍瓜切菜。
梅瑞迪斯除了拥有了巨星的名声,他的战斗精神也很顽强。他就像是一条丢进红魔水池里的鲶鱼,迅速地让球队沉闷的气氛得到转变。梅瑞迪斯直接激发了一股俱乐部内的热潮,很多红魔球员开始纷纷模仿他的技巧,他的风采。
梅瑞迪斯身材高大,十分阳刚,而且性格风趣,口才了得,备受球迷和记者欢迎,是当时英格兰足坛最受欢迎的球星之一。总而言之,他的加盟带动了让更多的球迷开始喜爱红魔,影响力更是超出了曼彻斯特这个城市。
梅瑞迪斯之外,红魔还招募了原来曼城队的三名球员。他们分别是赫伯特-布尔格斯,阿历克斯-桑迪-特恩布尔和詹姆斯-班尼斯特。布尔格斯踢左后卫,虽然身高只有1米65,但体格非常强壮,足以在后防线上独当一面。班尼斯特踢的是右内锋,与右边锋梅瑞迪斯是一对默契的搭档,经常上演单骑闯关的戏码。桑迪-特恩布尔司职锋线,极为擅长头球,脚下功夫也很出色,善于抢点破门,成为了红魔进攻终结的保证。
就在曼格纳尔不断引援之际,红魔开始了升入英甲的第一个赛季。这个赛季的联赛因为“褐色信封事件”而进入大动荡。红魔在赛季里稳扎稳打,最终取得联赛第八的成绩。
曼格纳尔开始展望更高远目标,戴维斯在关键时刻继续大手笔买人,尽可能地满足了教练的引援要求。红魔在新的赛季开始前引入多位球员,乔治-沃尔是新加盟球员中的代表,他速度快,身体强壮,与技术华丽的梅雷迪斯不同,他喜欢直接前插到禁区后大力射门。乔治-沃尔一共为红魔出场达到316次,贡献了98粒进球,是红魔历史上响当当的传奇前锋。詹姆斯-特恩布尔加盟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很快就用自己的出色表现,取代了阿历克斯-门基斯的主力中锋位置。
红魔在1907年夏天出征联赛之前,组成的阵容已经十分强大。这是曼格纳尔费尽心血打造的一支球队,他也寄托了很大的期待。
1907-1908赛季的英甲联赛正式拉开帷幕,曼格纳尔带领红魔打出了梦幻般的开局。在首战大胜劲敌阿斯顿维拉之后,第二场更是爆锤豪门利物浦。
红魔联赛首战做客挑战阿斯顿维拉,红魔旋风开局,开场第4分钟沃尔便接队友班尼斯特的助攻首开纪录,下半场梅雷迪斯梅开二度,特恩布尔打进一球,最终红魔4比1轻取对手赢得开门红。
红魔在联赛第二轮主场迎战利物浦,这是一场大战。当时利物浦已经夺过两个英甲联赛冠军,威名赫赫,是联赛中响当当的强队,而红魔却还属于甲级联赛的平凡角色,赛前被一致看扁。球迷几乎挤爆的银行街球场,积极地为主队助威。红魔锋线大放异彩,桑迪-特恩布尔上演帽子戏法,沃尔奉献1球2助攻,梅瑞迪斯全场比赛活力非凡,无处不在,组织进攻犀利直接,推动红魔摧枯拉朽般大败对手4比0。
第三轮红魔主场2比1击败米德尔斯堡,但在第四轮作客时却因为大意被同一个对手米德尔斯堡击败。
遭遇联赛首场失利之后,从第五轮开始红魔打出了一波惊人的10连胜,曼格纳尔的球队连战连胜,抢得了积分榜榜首位置,一举成为夺冠大热门。这10场比赛里红魔所向披靡,火力全开,打进了惊人的37球,其中在圣詹姆斯公园6比1大胜卫冕冠军纽卡斯尔一战更是震撼了整个联盟。这场6球血洗卫冕冠军的关键之战中,梅瑞迪斯神勇无比,全面展现英雄本色。他不仅打入1球,还上演助攻帽子戏法,成为前场进攻的统帅,直接以一己之力组织了多次摧毁性的进攻,气势如虹地将纽卡摧毁。到了1907年11月23日红魔主场4比2战胜阿森纳,这场轮到了桑迪-特恩布尔神威凛凛,独自上演了“大四喜”,毫无悬念地将兵工厂击溃。
红魔的10连胜纪录在客场被谢菲尔德星期三队终结,但缓过气来之后,红魔又打出了一波5胜2平7轮不败的优异战绩。
在这一波不败战绩中,红魔与曼城的德比之战成为了广泛关注的焦点。红魔在开赛之后迅速占据主动,发动猛烈攻势。沃尔率先为红魔取得领先,梅瑞迪斯用秀丽脚法开出任意球,桑迪-特恩布尔头球破门,随后桑迪-特恩布尔在下半场梅开二度,帮助红魔锁定了胜局,曼城只是由比尔-埃迪打入挽回颜面的一球,最终狼狈败北。除了比分之外,本场比赛红魔遭遇了对手狂暴的敌意,梅瑞迪斯和队友遭到对手报复性的犯规,但红魔球员也不是软蛋,同样还以颜色,桑迪-特恩布尔在下半场还领到红牌被罚下,但红魔依然强悍地干掉了对手。
德比大战的4天后,红魔在圣诞节当天迎战争冠对手伯里。这场比赛红魔2比1取胜,在少赛1场的情况下领先第二名纽卡斯尔9分。进入1908年之后红魔主场1比1逼平了纽卡斯尔联队,连续以1比0的比分小胜贝利、切尔西和伯明翰,保持了积分领先的优势。尽管3月25日红魔客场4比7惨败于利物浦脚下,但在积分榜依然领先。随后在对阵谢菲尔德星期三和布里斯托尔的比赛里红魔取得了1胜1平战绩,顺利摆脱困境。
到了联赛第32轮,红魔出征古迪逊公园球场挑战埃弗顿,临时担纲中锋的豪尔斯上半场就为球队取得领先,下半场遭到埃弗顿顽强扳平后,红魔前锋桑迪-特恩布尔打进关键的点球。最终红魔摧毁了对手的抵抗,沃尔的进球帮助红魔锁定3比1的胜局。
此战之后,红魔提前6轮锁定了联赛冠军!
胜利的消息传来,曼彻斯特全城欢庆。红魔球迷疯狂庆祝,整个曼彻斯特被红色淹没。
红魔上下喜出望外,他们获得了球队历史上的第一个顶级联赛冠军。从1878年建队到1908年,整整奋斗了三十载之后,红魔终于登上了顶级联赛的巅峰。
历经无数的挑战,承受无比的压力,曼格纳尔终于带领球队获得了成功。
鱼跃龙门,一飞冲天,红魔全队都付出了无数的努力。
俱乐部老板戴维斯居功至伟,资金支持到位,充分信任主帅;
曼格纳尔更是一鸣冲天,打造出了一支超强的队伍,并且在漫长赛季中指挥得当,合理地应对了各种挑战。
从乙级联赛的挣扎,到一路杀入甲级,再到登顶联赛第一的王座,曼格纳尔打破了一切的不可能。无论之前如何含辛茹苦,无论拼搏得多么艰难,无论外界的压力和批评有多大,曼格纳尔最终还是让红魔夺得了联赛冠军,球队也迈入了英格兰足坛真正的强队之列。
第8章 老特拉福德球场
“建造一座球场,使它配得起曼联这个俱乐部。”
——题记
曼联夺得建队以来首个顶级联赛冠军,整个俱乐部上下欣喜若狂。而作为俱乐部主席和死忠粉丝的双重身份,戴维斯是最开心的人。
曼联球迷们在全市范围内巡游,市政厅也举办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奖励了曼联一大笔奖金。当曼联全队乘坐马车出现在城市街头,大街小巷的球迷们蜂拥而出,让整个城市都变成沸腾的海洋。
曼联随后以联赛冠军身份参加第一届慈善盾杯比赛,与女王公园巡游者队打平。重赛时吉米-特恩布尔上演帽子戏法,帮助曼联4比0大胜对手,获得了慈善盾冠军。
曼联在竞技上不断地取得成功,俱乐部主席戴维斯则在谋划一个宏大的目标:为球队兴建一座球场作为永久的主场,支持球队更好的发展。
“我们将会是一支伟大的球队,一定会成为英格兰足球的豪门,必须要有一座配得起我们体面的球场!”戴维斯先生是这么和所有的曼联球迷介绍的。
曼联当时租借银行街球场作为主场,这个位于曼彻斯特郊区,隶属于布拉特福德和卡莱顿竞技公司的球场从1893年6月起成为之前北路球场的“继任者”。银行街球场没有看台座位,球迷只能站着看球,到了1893-94赛季曼联才出资修建两个看台,但其它设施还是非常简陋。1894-95赛季沃尔萨尔镇雨燕队来比赛前就对场地条件非常不满,拒绝在此比赛。足球联盟最终判雨燕队胜诉,比赛也被安排异地重新进行。
这个事件对曼联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但他们只能默默承受。
直到1898年,曼联前任副主席克朗普顿出资购买了这个球场,扩建和修缮工作才正式序幕。戴维斯接手俱乐部董事会之后,他再拿出5000英镑,修建了一个1000座位的看台。这时候球场才算是四面都有看台,但也只是有5000不到的坐席,其它的都是站席。
随着曼联俱乐部蒸蒸日上,戴维斯开始考虑新建一座新的球场。戴维斯自掏腰包,以曼彻斯特酒业公司名义买下了布里奇福特运河附近老特拉福德区域的一块土地,作为股份入股曼联俱乐部。
不仅如此,戴维斯先生豪气十足,宣布承担了球场的全部建设费用!
这座球场在1908年开始设计与施工,戴维斯找到著名的建筑师阿奇博尔德-利奇(Archibald Leitch)负责。阿奇博尔德-利奇擅长运动场等大型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一直都是享誉英伦和欧洲大陆的大师。雄心勃勃的戴维斯一开始就将球场容量定为10万人,这也让阿奇博尔德-利奇的设计才华得以完美施展。这位苏格兰的建筑师别出心裁,设计了一种特别形式,一种强烈的工业风格,把球队与铁路系统的渊源以及关联元素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球场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遭遇了很多困难,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不足。戴维斯连续以自家产业进行担保融资,保证了球场建设如期推进,直到顺利落成。
这个球场如此巨额的预算,还有恢弘的计划,都令曼联声名远播,甚至被称为“富豪联队”,这也使得更多的球迷被吸引。
1910年2月19日,新球场正式落成。
曼联俱乐部的雄心展现在所有人面前。一座气势恢宏、庞大无比的足球场,无论从尺度上还是气势上都冠绝英伦三岛。球场场地面积达到7140平方米(68米×105米),是当时全英格兰最大的专业球场,规模远超同城对手以及首都的各个球队。
老特拉福德球场启用之时,恰好就是曼联对阵利物浦的比赛时间。
英格兰西北德比——两支曾经的联赛冠军球队为新球场揭幕。
新球场初始容量10万人,建成之时为8万人,提供25000个坐席。这一场比赛就令球场座无虚席,让人第一次认识到曼联的强大魅力。就在这场比赛的两天之前,银行街球场突发意外,老式木质看台被强风刮倒,真是冥冥中都注定曼联更加适合他们的新家。
曼联在新主场揭幕战中以3比4输球,但失利并不影响球场落成的庆祝。
老特拉福德球场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球迷蜂拥到来,和球队见证了新启用的历史时刻,都感到了无比的骄傲。
老特拉福德球场崭新无比,就像一个充满力量的钢铁巨人,屹立在运河之畔,雄踞在铁路旁,用一种严肃的姿态,注视着每一个前来的访客,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肃穆,感受到无比的激动。
新球场采取了很多独特的设计,包括用钢铁悬臂支撑看台,能够在任何时候进行灌溉和及时排水的草坪,使用了有利于以后扩建的多重复合结构。这些设计让球场充满了未来感,也充满了力量感,让曼联球迷更是增添了不少成就感。
落日之下,规模宏大的球场更是令人激动。钢铁巨梁剪下的夕阳余晖,和整个球场融合在一起,就像一个无比巨大的史前巨兽,威严地卧坐在水边。这座举世无匹的球场设施完备,气势极端雄伟,庄严瑰丽,让每一个光临球场的球迷心生惊叹。
英国《体育编年录》热情赞扬老特拉福德球场为“最帅气、最宽敞、最醒目的球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块足球场可以和老特拉福德相提并论。这是曼彻斯特的荣誉,这也是曼联的成就,这个伟大的球场会让曼联球员拥有无穷的动力。”
足球评论家们一致认为,“这座伟大的球场得以落成和投入使用,是英格兰足球历史上的伟大成就,标志着曼联正式成为英格兰足坛的豪门。”
一位曼联球迷的留言写得恰如其分,“这个球场之前只会出现在你梦中,只有这一座球场会让你灵魂颤抖。只有这座球场会让你无怨无悔地热爱球队,并且希望每一场比赛都能够追随着他们的脚步。”
雄伟壮观的球场建成,也激励着俱乐部持续向前。曼联随后在这里不断地打出精彩的比赛,获得联赛冠军、足总杯冠军、慈善盾冠军和联赛杯冠军,在这里多次欢庆过。这座球场也为曼联夺得欧冠冠军、欧洲优胜者杯冠军等等荣誉而作出过特殊贡献。在球场琳琅满目的荣誉室里,无数的冠军奖杯为球队增光添彩。
随着时间流转,老特拉福德球场成为了极负盛名的“梦剧场”,曼联球迷心目中的圣地。
而对于来到这里作客的球队而言,这座球场却更像是一个魔鬼城堡,往往未战先怯,一来到这里就失去了几分底气。
这个球场还有一个非同寻常之处,那就是设计时就预留了扩容与改造的空间,可以持续进行升级。曼联俱乐部现在已经把球场扩建成为了全英格兰最大俱乐部球场,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建。
老特拉福德球场建成之后,曼联就一直把这里作为主场直到今天。历经时光冲刷,这座伟大的球场经过了战火洗礼,也经过了安全评估与重新改造,更是不断地进行扩建,观众数量也逐次到了现在76000人的超大规模,未来还准备继续增加,最终达到原先设计的10万人容量,成为全英格兰甚至全世界最大的球场之一。
得益于设计者先见之明,老特拉福德球场在最早买地和设计时就考虑到容量和交通问题,考虑到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这也使得球场在后来历经多次扩建改造,经过多次安全性评估之后,依然没有任何问题,不会因为球队发展而要被迫搬迁,也不需要考虑推倒重建。
曼联兴建老特拉福德球场,展现了无以伦比的雄心。而老特拉福德球场的建设与落成,也让曼联真正成为了一个豪门球队。
老特拉福德球场开始建设之际,曼联也进入了1908至1909赛季的征战。曼联打出了一波6胜1平的战绩开局,积分一度领跑群雄。但曼联第8轮被阿斯顿维拉队3比1击败,之后遭遇了4轮不胜。当桑德兰队以6比1大败曼联时,曼联已经被拉落了积分榜首位置。到了1909年1月曼联被利物浦3比1狙击,整个球队因为伤病等原因突然崩盘。曼联在最后15轮比赛中仅仅赢下一场,却输掉了其中的10场。赛季结束时曼联滑落到联赛第13名,冠军被纽卡斯尔联队夺走。
曼联联赛卫冕无望,曼格纳尔只能带队冲击足总杯冠军。曼联先后淘汰布莱顿、埃弗顿、布莱克本、伯恩利和纽卡斯尔,最终在决赛对阵布里斯托城队。在决赛里曼联同样受到了伤病冲击,但桑迪-特恩布尔以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伤病,在第22分钟打进了全场比赛的唯一进球,帮助曼联夺得历史上首个足总杯冠军!
从联赛冠军、慈善盾冠军到足总杯冠军,曼联算是维持住了强队的脸面。。
曼联到了1909-1910赛季状态起伏,球队在联赛最终仅仅排名第5。足总杯比赛则在第一轮就被伯恩利队爆冷2比0击败,卫冕征程戛然而止。
饱受压力的曼格纳尔在1910年夏天励精图治,接连引进多名实力球星,带领球队在1910-1911赛季卷土重来。
曼格纳尔出征前给全队打气,“我永远都相信我们是一支冠军球队,你们会实现梦想。我们已经经历了一些挫折,现在为了冠军必须不顾一切地奋斗。我们需要更加团结,需要无私的奉献,也需要无畏的牺牲。”
曼联充满斗志地踏上征程,揭开了新赛季的冠军争夺序幕。
曼联在联赛开始阶段打出了7胜1平1负的良好开局,在第10轮才被米德尔斯堡队击败停下了不败的节奏。这个赛季曼联最主要的对手是维拉队,他们从第3轮开始就紧追不舍,积分榜咬得很紧。
曼联在第11轮获胜,之后又打出了一波9轮不败,继续着火热的状态。与此同时维拉队也踢得非常出色,他们和曼联交替在积分榜领先,一直到赛季最后阶段。
一直到倒数第二轮比赛,维拉队在主场还以4比2击败曼联,但曼联还是排在积分榜榜首。
冠军悬念保持到最后一场。曼联最后一场是对桑德兰,击败对手就能登上冠军之巅。曼联全队上下在这场关键之战中信心十足,将士三军用命,前锋攻击群光芒四射,哈罗德-豪斯独中两元,最终干净利落地以5比1拿下了对手,力压维拉队1分夺冠!
曼联一路砥砺前行,战胜无数的困难,令人信服地赢得了联赛冠军!
夺冠之后,曼联在慈善盾比赛中以8比4狂胜斯文顿城队夺冠。队中球星豪斯无比豪横,一个人就在比赛中打入6个进球,成为夺冠的最大功臣!
曼联迈向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巅峰。曼格纳尔的球队5年内夺得2次联赛冠军、1次足总杯冠军、2次慈善盾冠军,成绩远超英格兰群豪。
第8章 老特拉福德球场
“建造一座球场,使它配得起曼联这个俱乐部。”
——题记
曼联夺得建队以来首个顶级联赛冠军,整个俱乐部上下欣喜若狂。而作为俱乐部主席和死忠粉丝的双重身份,戴维斯是最开心的人。
曼联球迷们在全市范围内巡游,市政厅也举办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奖励了曼联一大笔奖金。当曼联全队乘坐马车出现在城市街头,大街小巷的球迷们蜂拥而出,让整个城市都变成沸腾的海洋。
曼联随后以联赛冠军身份参加第一届慈善盾杯比赛,与女王公园巡游者队打平。重赛时吉米-特恩布尔上演帽子戏法,帮助曼联4比0大胜对手,获得了慈善盾冠军。
曼联在竞技上不断地取得成功,俱乐部主席戴维斯则在谋划一个宏大的目标:为球队兴建一座球场作为永久的主场,支持球队更好的发展。
“我们将会是一支伟大的球队,一定会成为英格兰足球的豪门,必须要有一座配得起我们体面的球场!”戴维斯先生是这么和所有的曼联球迷介绍的。
曼联当时租借银行街球场作为主场,这个位于曼彻斯特郊区,隶属于布拉特福德和卡莱顿竞技公司的球场从1893年6月起成为之前北路球场的“继任者”。银行街球场没有看台座位,球迷只能站着看球,到了1893-94赛季曼联才出资修建两个看台,但其它设施还是非常简陋。1894-95赛季沃尔萨尔镇雨燕队来比赛前就对场地条件非常不满,拒绝在此比赛。足球联盟最终判雨燕队胜诉,比赛也被安排异地重新进行。
这个事件对曼联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但他们只能默默承受。
直到1898年,曼联前任副主席克朗普顿出资购买了这个球场,扩建和修缮工作才正式序幕。戴维斯接手俱乐部董事会之后,他再拿出5000英镑,修建了一个1000座位的看台。这时候球场才算是四面都有看台,但也只是有5000不到的坐席,其它的都是站席。
随着曼联俱乐部蒸蒸日上,戴维斯开始考虑新建一座新的球场。戴维斯自掏腰包,以曼彻斯特酒业公司名义买下了布里奇福特运河附近老特拉福德区域的一块土地,作为股份入股曼联俱乐部。
不仅如此,戴维斯先生豪气十足,宣布承担了球场的全部建设费用!
这座球场在1908年开始设计与施工,戴维斯找到著名的建筑师阿奇博尔德-利奇(Archibald Leitch)负责。阿奇博尔德-利奇擅长运动场等大型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一直都是享誉英伦和欧洲大陆的大师。雄心勃勃的戴维斯一开始就将球场容量定为10万人,这也让阿奇博尔德-利奇的设计才华得以完美施展。这位苏格兰的建筑师别出心裁,设计了一种特别形式,一种强烈的工业风格,把球队与铁路系统的渊源以及关联元素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球场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遭遇了很多困难,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不足。戴维斯连续以自家产业进行担保融资,保证了球场建设如期推进,直到顺利落成。
这个球场如此巨额的预算,还有恢弘的计划,都令曼联声名远播,甚至被称为“富豪联队”,这也使得更多的球迷被吸引。
1910年2月19日,新球场正式落成。
曼联俱乐部的雄心展现在所有人面前。一座气势恢宏、庞大无比的足球场,无论从尺度上还是气势上都冠绝英伦三岛。球场场地面积达到7140平方米(68米×105米),是当时全英格兰最大的专业球场,规模远超同城对手以及首都的各个球队。
老特拉福德球场启用之时,恰好就是曼联对阵利物浦的比赛时间。
英格兰西北德比——两支曾经的联赛冠军球队为新球场揭幕。
新球场初始容量10万人,建成之时为8万人,提供25000个坐席。这一场比赛就令球场座无虚席,让人第一次认识到曼联的强大魅力。就在这场比赛的两天之前,银行街球场突发意外,老式木质看台被强风刮倒,真是冥冥中都注定曼联更加适合他们的新家。
曼联在新主场揭幕战中以3比4输球,但失利并不影响球场落成的庆祝。
老特拉福德球场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球迷蜂拥到来,和球队见证了新启用的历史时刻,都感到了无比的骄傲。
老特拉福德球场崭新无比,就像一个充满力量的钢铁巨人,屹立在运河之畔,雄踞在铁路旁,用一种严肃的姿态,注视着每一个前来的访客,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肃穆,感受到无比的激动。
新球场采取了很多独特的设计,包括用钢铁悬臂支撑看台,能够在任何时候进行灌溉和及时排水的草坪,使用了有利于以后扩建的多重复合结构。这些设计让球场充满了未来感,也充满了力量感,让曼联球迷更是增添了不少成就感。
落日之下,规模宏大的球场更是令人激动。钢铁巨梁剪下的夕阳余晖,和整个球场融合在一起,就像一个无比巨大的史前巨兽,威严地卧坐在水边。这座举世无匹的球场设施完备,气势极端雄伟,庄严瑰丽,让每一个光临球场的球迷心生惊叹。
英国《体育编年录》热情赞扬老特拉福德球场为“最帅气、最宽敞、最醒目的球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块足球场可以和老特拉福德相提并论。这是曼彻斯特的荣誉,这也是曼联的成就,这个伟大的球场会让曼联球员拥有无穷的动力。”
足球评论家们一致认为,“这座伟大的球场得以落成和投入使用,是英格兰足球历史上的伟大成就,标志着曼联正式成为英格兰足坛的豪门。”
一位曼联球迷的留言写得恰如其分,“这个球场之前只会出现在你梦中,只有这一座球场会让你灵魂颤抖。只有这座球场会让你无怨无悔地热爱球队,并且希望每一场比赛都能够追随着他们的脚步。”
雄伟壮观的球场建成,也激励着俱乐部持续向前。曼联随后在这里不断地打出精彩的比赛,获得联赛冠军、足总杯冠军、慈善盾冠军和联赛杯冠军,在这里多次欢庆过。这座球场也为曼联夺得欧冠冠军、欧洲优胜者杯冠军等等荣誉而作出过特殊贡献。在球场琳琅满目的荣誉室里,无数的冠军奖杯为球队增光添彩。
随着时间流转,老特拉福德球场成为了极负盛名的“梦剧场”,曼联球迷心目中的圣地。
而对于来到这里作客的球队而言,这座球场却更像是一个魔鬼城堡,往往未战先怯,一来到这里就失去了几分底气。
这个球场还有一个非同寻常之处,那就是设计时就预留了扩容与改造的空间,可以持续进行升级。曼联俱乐部现在已经把球场扩建成为了全英格兰最大俱乐部球场,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建。
老特拉福德球场建成之后,曼联就一直把这里作为主场直到今天。历经时光冲刷,这座伟大的球场经过了战火洗礼,也经过了安全评估与重新改造,更是不断地进行扩建,观众数量也逐次到了现在76000人的超大规模,未来还准备继续增加,最终达到原先设计的10万人容量,成为全英格兰甚至全世界最大的球场之一。
得益于设计者先见之明,老特拉福德球场在最早买地和设计时就考虑到容量和交通问题,考虑到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这也使得球场在后来历经多次扩建改造,经过多次安全性评估之后,依然没有任何问题,不会因为球队发展而要被迫搬迁,也不需要考虑推倒重建。
曼联兴建老特拉福德球场,展现了无以伦比的雄心。而老特拉福德球场的建设与落成,也让曼联真正成为了一个豪门球队。
老特拉福德球场开始建设之际,曼联也进入了1908至1909赛季的征战。曼联打出了一波6胜1平的战绩开局,积分一度领跑群雄。但曼联第8轮被阿斯顿维拉队3比1击败,之后遭遇了4轮不胜。当桑德兰队以6比1大败曼联时,曼联已经被拉落了积分榜首位置。到了1909年1月曼联被利物浦3比1狙击,整个球队因为伤病等原因突然崩盘。曼联在最后15轮比赛中仅仅赢下一场,却输掉了其中的10场。赛季结束时曼联滑落到联赛第13名,冠军被纽卡斯尔联队夺走。
曼联联赛卫冕无望,曼格纳尔只能带队冲击足总杯冠军。曼联先后淘汰布莱顿、埃弗顿、布莱克本、伯恩利和纽卡斯尔,最终在决赛对阵布里斯托城队。在决赛里曼联同样受到了伤病冲击,但桑迪-特恩布尔以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伤病,在第22分钟打进了全场比赛的唯一进球,帮助曼联夺得历史上首个足总杯冠军!
从联赛冠军、慈善盾冠军到足总杯冠军,曼联算是维持住了强队的脸面。。
曼联到了1909-1910赛季状态起伏,球队在联赛最终仅仅排名第5。足总杯比赛则在第一轮就被伯恩利队爆冷2比0击败,卫冕征程戛然而止。
饱受压力的曼格纳尔在1910年夏天励精图治,接连引进多名实力球星,带领球队在1910-1911赛季卷土重来。
曼格纳尔出征前给全队打气,“我永远都相信我们是一支冠军球队,你们会实现梦想。我们已经经历了一些挫折,现在为了冠军必须不顾一切地奋斗。我们需要更加团结,需要无私的奉献,也需要无畏的牺牲。”
曼联充满斗志地踏上征程,揭开了新赛季的冠军争夺序幕。
曼联在联赛开始阶段打出了7胜1平1负的良好开局,在第10轮才被米德尔斯堡队击败停下了不败的节奏。这个赛季曼联最主要的对手是维拉队,他们从第3轮开始就紧追不舍,积分榜咬得很紧。
曼联在第11轮获胜,之后又打出了一波9轮不败,继续着火热的状态。与此同时维拉队也踢得非常出色,他们和曼联交替在积分榜领先,一直到赛季最后阶段。
一直到倒数第二轮比赛,维拉队在主场还以4比2击败曼联,但曼联还是排在积分榜榜首。
冠军悬念保持到最后一场。曼联最后一场是对桑德兰,击败对手就能登上冠军之巅。曼联全队上下在这场关键之战中信心十足,将士三军用命,前锋攻击群光芒四射,哈罗德-豪斯独中两元,最终干净利落地以5比1拿下了对手,力压维拉队1分夺冠!
曼联一路砥砺前行,战胜无数的困难,令人信服地赢得了联赛冠军!
夺冠之后,曼联在慈善盾比赛中以8比4狂胜斯文顿城队夺冠。队中球星豪斯无比豪横,一个人就在比赛中打入6个进球,成为夺冠的最大功臣!
曼联迈向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巅峰。曼格纳尔的球队5年内夺得2次联赛冠军、1次足总杯冠军、2次慈善盾冠军,成绩远超英格兰群豪。
第9章 沉沦与挣扎
“曼联的辉煌来得快去得也快,曼格纳尔挂印而去之后,这支球队就陷入了危机。不仅排名迅速下滑,而且还陷入了巨大的漩涡之中,难以重新复兴。”
——题记
一个能够称得上是王朝的辉煌时代,不是那么容易建立的。
曼联也是如此,两夺联赛冠军,只是逞强一时,并不足以长期制霸足坛。
曼联在1910-1911赛季第二次夺得联赛冠军,已经面临老龄化的危机。在夺得冠军的这个赛季,老将比利-梅瑞迪斯已经37岁,桑迪-特恩布尔更是已经39岁,当年一起效力的其他球员也都年事已大。
曼帅依赖老队员燃烧最后的激情时,他无暇理会提携球队中的青年苗子,年轻球员很难出人头地。除此之外球队中引进的几个球员状态也时好时坏,整个俱乐部显得青黄不接,已经出现了隐患。
曼联赢得1910-11赛季冠军之后,球队本应进行清洗,在稳住球队中的核心之后迅速引入强大的外援,重建一支足够强大的劲旅。曼帅想清洗球队里的一些主力,但却激起了更衣室里的反对。
更衣室内讧之外,主帅曼格纳尔和主席戴维斯出现了严重的意见分歧。
曼格纳尔坚持要主导转会,他要卖掉一些不喜欢的老将,引进更多的新援,但戴维斯却认为有些老将为俱乐部付出了所有,而且状态也还在线,不同意主帅的意见。
老板与主帅的严重分歧,最终使球队的重建工作走向失败。
曼联在1911-1912赛季就由盛而衰,球队不仅没能卫冕联赛冠军,比赛表现也非常难看,最终积分仅仅排在第12位。球迷们纷纷批评主帅,认为这都是曼格纳尔的责任。
曼格纳尔十分愤怒,他断然在这个赛季末段辞职,转投曼联的邻居兼死敌曼城。
曼格纳尔如此“决绝”的背叛,让他在曼联球迷中的印象留下了遗憾。
曼格纳尔之后,主席戴维斯任命本特利担任曼联的新主帅。在新帅的努力下,曼联在1912至1913赛季成绩有所好转,排名回到第四。到了1913至1914赛季,曼联在联赛中表现起伏不定,发挥得非常糟糕,最终仅列积分第十四位。
戴维斯并不满意球队成绩,亲自主导对俱乐部管理体制实施了改革。曼联在1914年12月正式将秘书和主教练的角色分设,本特利成为全职秘书,而约翰-罗布森成为主帅。
罗布森能力平平,他上任之后曼联陷入了困境,最后仅以1分优势避免降级。
曼联球迷越来越愤怒,也越来越无奈,他们心目中的那支传奇球队,现在不可抑制地堕落了。
正当曼联上下都焦头烂额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爆发了。英格兰被迅速卷入了漫天战火,全面停办了足球联赛。
即使战火纷飞,英格兰各个地区赛事依然举办,曼联因为球员们参军入伍而失去了大部分主力,但还是参加了兰开夏郡的锦标赛,将职业俱乐部的火种保留了下来。
一战的战火弥漫到了整个欧洲,不少曼联球员都加入军队为国作战。特恩布尔在1917年一场发生在法国的战斗中身亡,曼联失去了一位世纪之初的球队英雄。而随着战争继续进行,多名曼联球员也壮烈殉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8年底结束,足球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联赛重新开始之后,比赛日上双方球队的球员、裁判、教练和球迷都会参与默哀仪式。很多人在衣服胸口位置上印上虞美人花,悼念那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英雄。
1919年8月英格兰足球联赛重启,甲级联赛扩大到了22支球队。曼联在联赛开始首轮对战德比郡队。这一场比赛曼联的首发里除了两名踢过1914-1915赛季的旧将,其余都是新面孔,而对手则全部都是新人。赛前全体肃立,曼联球迷向功勋球员特恩布尔致以哀悼,同时也向死难于战争中的无辜受害者表达哀思。
这场比赛中,曼联传奇的巨星梅瑞迪斯还能出战。但英雄迟暮的梅瑞迪斯就像曼联的写照,再也不能重振雄风,表现非常不佳。
最终联赛结束,曼联排名仅仅是第12位。
此后曼联陷入了各种难题,球队重建非常不顺利。1920-1921赛季里曼联继续挣扎在第13名。到了1921至1922赛季时查普曼同时担任主教练和球队秘书,但他的执教并不能给曼联带来进步,反倒令曼联陷入了更大的混乱。梅瑞迪斯也一怒之下转投曼城,其他球员也不断离开。
查普曼用铁腕清洗了不少功勋,但却没有带来足够多的强援。曼联在整个赛季一塌糊涂,联赛42场比赛里只胜8场,不幸降级。
直到1924至1925赛季,曼联在乙级联赛艰难挣扎了三年,才依赖领袖弗兰克-巴尔森的努力,重新回到甲级联赛。1925至1926赛季他们排名第九,足总杯打进了四强,算是稳定在了中游。
在1926-1927赛季开始2个月后,英足总宣布对查普曼禁赛,曼联极为尴尬。
克莱伦斯-希尔迪奇临时接任教练,这导致了更衣室里一片混乱。曼联最终在赛季末段任命了赫伯特-巴姆莱特为主帅,令所有人都感到不解,因为这个家伙只是一名裁判。巴姆莱特没有把球队带向成功,1926至1927赛季积分仅仅排名第15位,已经身处下游。
曼联在1927年遭遇了最大的打击。俱乐部伟大的主席,曾经拯救过球队并建造了老特拉福德球场的亨利-戴维斯先生逝世了。
亨利-戴维斯是曼联历史上最伟大的俱乐部主席。正是他的慷慨解囊,才将几乎陷入破产的曼联解救出来;正是他一言九鼎,将球队的名字正式定名;也正是他的慧眼识人,选拔曼格纳尔出任主帅,带领曼联连续夺得两次顶级联赛冠军,开拓了曼联第一次的巅峰时期。更让曼联上下永远铭记的是他对球队无私的爱和异乎寻常的支持。正是他亲自选址,独力投资,兴建了最好的老特拉福德球场,让曼联从此真正迈入豪门之路。
戴维斯的逝世,是曼联俱乐部最重大的损失,也让爱戴他的球迷和亲友无比痛惜。
戴维斯的逝世也带走了曼联的好运,球队在1927-28赛季继续挣扎,联赛结束时仅仅名列第18位,降级的警钟已经敲响;曼联在1928-29赛季勉强回到第12名,到了1929-30赛季又掉到了第17位,距离降级只差一步。这几年里尽管球员们很努力,斯宾塞也在继续不断地进球,但球队最终还是无法在激烈的联赛中保持着稳定状态,时常遭遇危机。
到了1930-31赛季,曼联史无前例地连输12场开局,主场0比6不敌哈德斯菲尔德,4比7负于纽卡斯尔,如此大比分的惨败令人无地自容,球队的状态也越来越差。最终曼联在42场比赛中输了27场,丢球达到115个,球队不得不黯然降级。
曼联在10年不到的时间里两次降级,整个球队的信心也都沉到了谷底。
曼联表现不佳,球迷也非常愤怒。降级后第一场联赛只有3507人到场观战,球迷们无声地谴责俱乐部的“堕落”。随着竞技上陷入低迷,曼联在运营上也陷入了危机。到了这一年12月,曼联账户上的钱已经不够支付工资,再次面临着破产危机。
危难之际,曼彻斯特的军装生产公司老板的詹姆斯-吉布森(James Gibson)果断出手,他出资三万英镑,帮助俱乐部支付工资,解决债务,让球队重新运转起来。
吉布森指定了新主教练斯科特-邓肯,给邓肯充裕的资金来吸引外援,希望重新打造一支强大的球队。但邓肯并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他在1933至1934赛季带队成绩极为糟糕,在乙级联赛里也几乎垫底,差点掉到第三级别联赛。赛季最后一场比赛,还是依靠汤姆-曼利和杰克-凯普的进球,曼联才以2比0战胜米尔沃尔,保住了“可怜的”乙级资格。
吉布森当然不能忍受这样的成绩,他选择了信任主帅,但主导了球员的清洗,并积极引进了多名实力球员,决心重振旗鼓。曼联这个赛季焕然一新,最终排名第五,进步巨大。吉布森再次加码补强球队,曼联在1935至36赛季打出了久违的激情,他们锐不可当,一路领跑积分榜,最后19场联赛还刷出了不败战绩,在3比2战胜布里之后夺得了英格兰乙级联赛冠军,升回第一级别联赛。
曼联升入甲级之后,他们对顶级联赛的激烈程度估计不足,没有做好足够准备,没有立即加强阵容,增强实力。结果曼联在1936-37赛季再次遭遇挫折,联赛排名倒数第二,再次不幸降到了乙级。
未能保级让吉布森下决心换掉主帅,邓肯在1937年11月离开曼彻斯特,克里莫再一次临危受命。
曼联在1937-38赛季谋定后动,稳扎稳打,以乙级联赛第二名的成绩升级成功。这次重回甲级之后,曼联上下危机感十足,继续大手笔引援,增强整体实力。克里莫继续执教球队,挖掘了天才新星约翰尼-凯利。约翰尼-凯利是优秀的边后卫,他在曼联崛起的速度惊人,在新赛季里一共出场32场,打进6球,助攻8次,表现十分耀眼。经过艰难鏖战,曼联得以保级成功,留在了甲级联赛,积分排在第14名。
正当曼联希望继续进步之际,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39年全面爆发。战火无情摧毁了英格兰足球联赛。在德军飞机轰炸之下,伦敦、曼彻斯特损失惨重。英格兰各级联赛迅速停止,一直到1945年大战结束才得以重新启动。
二战对曼联的破坏尤为严重,1941年3月11日老特拉福德球场遭到德军空袭破坏,球场主看台、球员更衣室以及俱乐部办公室被炸毁,多人受伤。
从1912年开始一直到1945年的这一段时间,曼联从失去冠军、沦落中游到降到乙级,然后艰难升级到再次降级,一路荆棘,处处艰难;从曼格纳尔的背叛到戴维斯的逝世,从富得流油的“富豪联队”到濒临破产的穷队,曼联如同从天堂到地狱,遭遇了艰难的挑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带走多个球队传奇功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老特拉福德球场都被炸毁,曼联经历了“第一个黑暗时期”,过得无比艰苦,最惨的时候差点就破产解散。
在最困难最绝望的时候,联赛停转,俱乐部没有收入但支出却还有不少,球员和工作人员也只能赋闲......但即使这样,曼联全队上下也不放弃,球员和工作人员纷纷开展自救,维持着最后的机会。
正是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曼联迎来了绝路逢生的曙光。
第9章 沉沦与挣扎
“曼联的辉煌来得快去得也快,曼格纳尔挂印而去之后,这支球队就陷入了危机。不仅排名迅速下滑,而且还陷入了巨大的漩涡之中,难以重新复兴。”
——题记
一个能够称得上是王朝的辉煌时代,不是那么容易建立的。
曼联也是如此,两夺联赛冠军,只是逞强一时,并不足以长期制霸足坛。
曼联在1910-1911赛季第二次夺得联赛冠军,已经面临老龄化的危机。在夺得冠军的这个赛季,老将比利-梅瑞迪斯已经37岁,桑迪-特恩布尔更是已经39岁,当年一起效力的其他球员也都年事已大。
曼帅依赖老队员燃烧最后的激情时,他无暇理会提携球队中的青年苗子,年轻球员很难出人头地。除此之外球队中引进的几个球员状态也时好时坏,整个俱乐部显得青黄不接,已经出现了隐患。
曼联赢得1910-11赛季冠军之后,球队本应进行清洗,在稳住球队中的核心之后迅速引入强大的外援,重建一支足够强大的劲旅。曼帅想清洗球队里的一些主力,但却激起了更衣室里的反对。
更衣室内讧之外,主帅曼格纳尔和主席戴维斯出现了严重的意见分歧。
曼格纳尔坚持要主导转会,他要卖掉一些不喜欢的老将,引进更多的新援,但戴维斯却认为有些老将为俱乐部付出了所有,而且状态也还在线,不同意主帅的意见。
老板与主帅的严重分歧,最终使球队的重建工作走向失败。
曼联在1911-1912赛季就由盛而衰,球队不仅没能卫冕联赛冠军,比赛表现也非常难看,最终积分仅仅排在第12位。球迷们纷纷批评主帅,认为这都是曼格纳尔的责任。
曼格纳尔十分愤怒,他断然在这个赛季末段辞职,转投曼联的邻居兼死敌曼城。
曼格纳尔如此“决绝”的背叛,让他在曼联球迷中的印象留下了遗憾。
曼格纳尔之后,主席戴维斯任命本特利担任曼联的新主帅。在新帅的努力下,曼联在1912至1913赛季成绩有所好转,排名回到第四。到了1913至1914赛季,曼联在联赛中表现起伏不定,发挥得非常糟糕,最终仅列积分第十四位。
戴维斯并不满意球队成绩,亲自主导对俱乐部管理体制实施了改革。曼联在1914年12月正式将秘书和主教练的角色分设,本特利成为全职秘书,而约翰-罗布森成为主帅。
罗布森能力平平,他上任之后曼联陷入了困境,最后仅以1分优势避免降级。
曼联球迷越来越愤怒,也越来越无奈,他们心目中的那支传奇球队,现在不可抑制地堕落了。
正当曼联上下都焦头烂额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爆发了。英格兰被迅速卷入了漫天战火,全面停办了足球联赛。
即使战火纷飞,英格兰各个地区赛事依然举办,曼联因为球员们参军入伍而失去了大部分主力,但还是参加了兰开夏郡的锦标赛,将职业俱乐部的火种保留了下来。
一战的战火弥漫到了整个欧洲,不少曼联球员都加入军队为国作战。特恩布尔在1917年一场发生在法国的战斗中身亡,曼联失去了一位世纪之初的球队英雄。而随着战争继续进行,多名曼联球员也壮烈殉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8年底结束,足球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联赛重新开始之后,比赛日上双方球队的球员、裁判、教练和球迷都会参与默哀仪式。很多人在衣服胸口位置上印上虞美人花,悼念那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英雄。
1919年8月英格兰足球联赛重启,甲级联赛扩大到了22支球队。曼联在联赛开始首轮对战德比郡队。这一场比赛曼联的首发里除了两名踢过1914-1915赛季的旧将,其余都是新面孔,而对手则全部都是新人。赛前全体肃立,曼联球迷向功勋球员特恩布尔致以哀悼,同时也向死难于战争中的无辜受害者表达哀思。
这场比赛中,曼联传奇的巨星梅瑞迪斯还能出战。但英雄迟暮的梅瑞迪斯就像曼联的写照,再也不能重振雄风,表现非常不佳。
最终联赛结束,曼联排名仅仅是第12位。
此后曼联陷入了各种难题,球队重建非常不顺利。1920-1921赛季里曼联继续挣扎在第13名。到了1921至1922赛季时查普曼同时担任主教练和球队秘书,但他的执教并不能给曼联带来进步,反倒令曼联陷入了更大的混乱。梅瑞迪斯也一怒之下转投曼城,其他球员也不断离开。
查普曼用铁腕清洗了不少功勋,但却没有带来足够多的强援。曼联在整个赛季一塌糊涂,联赛42场比赛里只胜8场,不幸降级。
直到1924至1925赛季,曼联在乙级联赛艰难挣扎了三年,才依赖领袖弗兰克-巴尔森的努力,重新回到甲级联赛。1925至1926赛季他们排名第九,足总杯打进了四强,算是稳定在了中游。
在1926-1927赛季开始2个月后,英足总宣布对查普曼禁赛,曼联极为尴尬。
克莱伦斯-希尔迪奇临时接任教练,这导致了更衣室里一片混乱。曼联最终在赛季末段任命了赫伯特-巴姆莱特为主帅,令所有人都感到不解,因为这个家伙只是一名裁判。巴姆莱特没有把球队带向成功,1926至1927赛季积分仅仅排名第15位,已经身处下游。
曼联在1927年遭遇了最大的打击。俱乐部伟大的主席,曾经拯救过球队并建造了老特拉福德球场的亨利-戴维斯先生逝世了。
亨利-戴维斯是曼联历史上最伟大的俱乐部主席。正是他的慷慨解囊,才将几乎陷入破产的曼联解救出来;正是他一言九鼎,将球队的名字正式定名;也正是他的慧眼识人,选拔曼格纳尔出任主帅,带领曼联连续夺得两次顶级联赛冠军,开拓了曼联第一次的巅峰时期。更让曼联上下永远铭记的是他对球队无私的爱和异乎寻常的支持。正是他亲自选址,独力投资,兴建了最好的老特拉福德球场,让曼联从此真正迈入豪门之路。
戴维斯的逝世,是曼联俱乐部最重大的损失,也让爱戴他的球迷和亲友无比痛惜。
戴维斯的逝世也带走了曼联的好运,球队在1927-28赛季继续挣扎,联赛结束时仅仅名列第18位,降级的警钟已经敲响;曼联在1928-29赛季勉强回到第12名,到了1929-30赛季又掉到了第17位,距离降级只差一步。这几年里尽管球员们很努力,斯宾塞也在继续不断地进球,但球队最终还是无法在激烈的联赛中保持着稳定状态,时常遭遇危机。
到了1930-31赛季,曼联史无前例地连输12场开局,主场0比6不敌哈德斯菲尔德,4比7负于纽卡斯尔,如此大比分的惨败令人无地自容,球队的状态也越来越差。最终曼联在42场比赛中输了27场,丢球达到115个,球队不得不黯然降级。
曼联在10年不到的时间里两次降级,整个球队的信心也都沉到了谷底。
曼联表现不佳,球迷也非常愤怒。降级后第一场联赛只有3507人到场观战,球迷们无声地谴责俱乐部的“堕落”。随着竞技上陷入低迷,曼联在运营上也陷入了危机。到了这一年12月,曼联账户上的钱已经不够支付工资,再次面临着破产危机。
危难之际,曼彻斯特的军装生产公司老板的詹姆斯-吉布森(James Gibson)果断出手,他出资三万英镑,帮助俱乐部支付工资,解决债务,让球队重新运转起来。
吉布森指定了新主教练斯科特-邓肯,给邓肯充裕的资金来吸引外援,希望重新打造一支强大的球队。但邓肯并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他在1933至1934赛季带队成绩极为糟糕,在乙级联赛里也几乎垫底,差点掉到第三级别联赛。赛季最后一场比赛,还是依靠汤姆-曼利和杰克-凯普的进球,曼联才以2比0战胜米尔沃尔,保住了“可怜的”乙级资格。
吉布森当然不能忍受这样的成绩,他选择了信任主帅,但主导了球员的清洗,并积极引进了多名实力球员,决心重振旗鼓。曼联这个赛季焕然一新,最终排名第五,进步巨大。吉布森再次加码补强球队,曼联在1935至36赛季打出了久违的激情,他们锐不可当,一路领跑积分榜,最后19场联赛还刷出了不败战绩,在3比2战胜布里之后夺得了英格兰乙级联赛冠军,升回第一级别联赛。
曼联升入甲级之后,他们对顶级联赛的激烈程度估计不足,没有做好足够准备,没有立即加强阵容,增强实力。结果曼联在1936-37赛季再次遭遇挫折,联赛排名倒数第二,再次不幸降到了乙级。
未能保级让吉布森下决心换掉主帅,邓肯在1937年11月离开曼彻斯特,克里莫再一次临危受命。
曼联在1937-38赛季谋定后动,稳扎稳打,以乙级联赛第二名的成绩升级成功。这次重回甲级之后,曼联上下危机感十足,继续大手笔引援,增强整体实力。克里莫继续执教球队,挖掘了天才新星约翰尼-凯利。约翰尼-凯利是优秀的边后卫,他在曼联崛起的速度惊人,在新赛季里一共出场32场,打进6球,助攻8次,表现十分耀眼。经过艰难鏖战,曼联得以保级成功,留在了甲级联赛,积分排在第14名。
正当曼联希望继续进步之际,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39年全面爆发。战火无情摧毁了英格兰足球联赛。在德军飞机轰炸之下,伦敦、曼彻斯特损失惨重。英格兰各级联赛迅速停止,一直到1945年大战结束才得以重新启动。
二战对曼联的破坏尤为严重,1941年3月11日老特拉福德球场遭到德军空袭破坏,球场主看台、球员更衣室以及俱乐部办公室被炸毁,多人受伤。
从1912年开始一直到1945年的这一段时间,曼联从失去冠军、沦落中游到降到乙级,然后艰难升级到再次降级,一路荆棘,处处艰难;从曼格纳尔的背叛到戴维斯的逝世,从富得流油的“富豪联队”到濒临破产的穷队,曼联如同从天堂到地狱,遭遇了艰难的挑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带走多个球队传奇功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老特拉福德球场都被炸毁,曼联经历了“第一个黑暗时期”,过得无比艰苦,最惨的时候差点就破产解散。
在最困难最绝望的时候,联赛停转,俱乐部没有收入但支出却还有不少,球员和工作人员也只能赋闲......但即使这样,曼联全队上下也不放弃,球员和工作人员纷纷开展自救,维持着最后的机会。
正是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曼联迎来了绝路逢生的曙光。
第10章 神奇的新主帅
“任命巴斯比为主帅是曼联俱乐部不走寻常路的选择,也是巴斯比的大胆冒险,这个决定改变了曼联的命运,让曼联就此走向了朝气蓬勃的新生。”
——题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摧毁了老特拉福德球场,但并没有浇灭人们对足球的热爱。即使在战火最猛烈的时候,大街小巷甚至兵营里都依然还有人在踢球,还有球队在训练和比赛。
大战结束之后,英格兰各级足球联赛密锣紧鼓,重新启动。
曼联的重建任务最为艰难,老特拉福德球场当时几乎已经被炸成废墟,是所有顶级俱乐部中受损最严重的。但曼联的管理层和球员们迅速动员起来,重新修葺球场,招募和组建新的球员,招募更多的工作人员,准备开启新的征程。
一切的准备都是新的,从球员到主帅。
曼联董事会对主教练的选择引来了一片惊叹,“为什么是这个家伙?!”
他们的选择是马特-巴斯比,一个没有任何正式执教履历的年轻人。
马特-巴斯比原来是一名职业球员,先后效力过曼城和利物浦,后来因为二战而中断了职业生涯。此时他才36岁,没有任何执教过任何俱乐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手。
曼联当时到处寻找主帅,著名球迷路易-罗卡大力推荐了好友马特-巴斯比。尽管巴斯比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执教成就,之前还效力过曼城和利物浦,还担任过利物浦队长,但曼联还是大胆地选择了他。
就在2月19日,曼联和巴斯比正式签约。
对于巴斯比来说,这也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冒险。在得到曼联邀请之前,他已经接到了红军利物浦队助教的offer。他最后果断地放弃了利物浦,接过了曼联的教鞭。
巴斯比上任之后,他选择了自己的挚友墨菲担任助教,这也是“巴斯比+墨菲”搭档的开始。
巴斯比执教曼联的第一件事就是广招人才。他增加了教练团队人数,将日常训练与战术训练分开,将一线队训练与梯队训练分开,都安排了专人负责。巴斯比扩大了曼联的球探部门,在多地增设招募机构,开拓引进球员的渠道。
巴斯比的第二项工作就是扩大梯队,培养选拔年轻的人才。这项激进的青训措施很快就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巴斯比高度重视训练,但他的方法却是独树一帜。当时的足球训练集中在体能和对抗上,战术上练的很少。大多数球队的战术训练就是简单的传球配合,传中接应,接球射门等等。细致的阵型站位,无球时的跑位配合,整体的移动,小组的战术组织、接应与协防等等项目都没有。他们在技术方面的训练也很简单,过人就是依靠速度和简单的变向,但并不鼓励个人更多的盘带表现。有的教练甚至认为周中训练不应该让队员碰球,球员们只需要练跑动和力量,“这样他们周末比赛才会对球有饥饿感。”
巴斯比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他首先从场地开始着手,第一步就是大力改造草坪,让场地更加适合跑动和做更为精细的动作。他坚持有球训练都在草地上进行,把有球训练作为最重要的项目。他增加了很多的训练手段,改变以前的简陋方式,带来了团队站位、小组传球、空跑传接、多人策应等一系列崭新的训练内容,增多训练科目,特别强调人球结合和小组配合,强调团队意识和无球跑位。
巴斯比建立了完整的训练标准,不允许球员自行其是,注重测试球员身体数据,这些举措在让球员们耳目一新。
巴斯比在战术打法也有创新。他在高举高打、硬桥硬马的英伦足球环境里尝试阵型的变化和战术上的变化,寻求更多的地面推进。他第一个用磁铁板讲解战术,强调站好位置比能跑更重要,强调补防和接应同样重要;他强调技术优先,鼓励球员开发技能;他在赛前积极收集信息,详细分析对手,为不同的对手专门制定针对性的战术。
巴斯比的理念和方法简直是横空出世,特别是他之前并没有任何执教经验。
巴斯比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非常善于和人沟通。他和吉米-墨菲配合默契,高效地处理事务,后来被称为是最佳搭配。
巴斯比更为关键的能力在于慧眼识人,他不断招新,快速搭建了曼联的新骨架。曼联后防线上是约翰尼-卡瑞、约翰-阿斯顿和艾伦比-切尔顿,在锋线上则由查理-米顿、杰克-罗利和斯坦-皮尔森组成,这样的阵容让球队充满希望。
打上巴斯比烙印的曼联开始展现了竞争力,1946-47赛季是二战结束以后英格兰甲级联赛的第一次重启,曼联在巴斯比的指挥之下一鸣惊人,紧随利物浦之后成为了联赛亚军。
这个联赛亚军已经令人惊喜,但巴斯比带来的还不止这些。
巴斯比高度重视青训,他设立了多级球探系统,建立了一支人手充足但非常高效的猎头队伍,选材范围扩大到了英伦三岛以外。巴斯比欢迎青少年加入曼联培训计划,并招募了优秀教练来执教青年队,自己也亲自到青训营指导。这一切,都让年轻人快速成长。
就在这个赛季,曼联青年队在预备队联赛中获得了冠军。巴斯比的青年军掀起了席卷英伦三岛的“青春风暴”,他们表现如此出色,得到了“巴斯比宝贝”的爱称。
曼联青年队随后迎来了井喷式的人才浪潮,他们连续5次夺得青年足总杯冠军!
在成年队里,巴斯比也带领球队实现了冠军的突破。1947-48赛季他指挥的曼联队过关斩将,最终以4比2轻取布莱克浦队,赢得了足总杯冠军。
随后几年,巴斯比在精心地雕琢球队,不断增强竞争力。到了1951-52赛季,巴斯比大胆使用布朗-奇福勒尔和罗杰-拜恩这两名不到20岁的球员在联赛中首发,哪怕对阵的是利物浦这种级别的对手。曼联开始展现更强的竞争力,锐气十足的球员给对手带来了无限压力,他们犹如一股猛烈的龙卷风,在英伦三岛呼啸来去。凭借着年轻人的激情与热血,凭借着新星们的勇猛与冲劲,曼联在开局之后就一路狂飙,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夺得了联赛冠军!
曼联重新登上了顶级联赛冠军之巅,时隔40多年之后重新成为了联赛霸主!
这是巴斯比为曼联创造的奇迹,这也是巴斯比在曼联建立的功勋。
在巴斯比的麾下,曼联优秀的球员层出不穷,不断闪耀英伦。杰基-布朗奇福勒尔快速成长,而罗杰-拜恩在1954年2月就担任了队长。尽管这时他才23岁,但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领袖魅力。托米-泰勒、雷-伍德和丹尼斯-维奥勒等开始成为轮换主力,邓肯-爱德华兹、比尔-福克斯等人也开始进入一队训练。
1953年4月,巴斯比让年仅16岁零185天的邓肯-爱德华兹出战联赛,成为了英国足球甲级联赛历史上出场最年轻的球员。爱德华兹一经亮相就引发轰动,他的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被誉为英格兰甲级联赛中最值得期待的天才之星!
红色的青春风暴刮过英伦,带来了崭新的浪潮。
曼彻斯特晚报的汤姆-杰克逊这样写道:“这些‘The Busby's Babes’实在惊人,他们十分自信,拥有着巨大的能量;他们青春洋溢,闪耀着活力与光芒。他们表演各种眼花缭乱的技术,他们的配合无比默契,他们的比赛总是激情四溢,他们一点都不惧怕受伤,永远跑得那么欢快,他们就像是一股青春的旋风……”
的确如此,“巴斯比宝贝”横空出世,他们焕发着美妙的想象力,他们打出眼花缭乱的配合,展现炫目多彩的技术,他们将速度和技术结合在一起,他们踢着全英格兰最富有激情的足球,用活力与激情赢得胜利,这对于球迷来说简直无法抗拒。天才横溢的年轻球员赢得了球迷的热爱,曼联也成为了越来越出色的球队。
青春的曼联征服了观众,到了1955-56赛季,朝气逼人的曼联以领先布莱克浦11分的巨大优势夺冠,球员平均年龄只有22岁!1956-57赛季,曼联一路浩浩荡荡地杀遍群豪,几乎横扫英伦,拿下了联赛最高的分数64分(2分制),打进了联赛最多的103个进球。
两连冠!这支拥有邓肯-爱德华兹、托米-泰勒、维奥雷特、罗杰-拜恩、埃迪-科尔曼等才俊的球队,完成了对英格兰足坛的征服。
“巴斯比的光芒照耀英格兰!”
“曼联的光荣,巴斯比宝贝的荣耀!”
“曼联,年轻的曼联,胜利的曼联,无敌的曼联!”
……
曼联的球迷们简直爱死了这支年轻的队伍。
曼联成为了席卷英格兰足坛的现象级球队,巴斯比带来了新的风潮,新的时尚,新的魅力。巴斯比说,“我希望球队成为充满热情与朝气的团队,积极向前,为胜利奋斗到最后。我们打造富有活力的队伍,追求精彩的场面,永远去争取胜利,这让我们充满动力,优异的成绩则是水到渠成的。”
巴斯比的足球哲学如此非凡,1958年2月1日曼联挑战阿森纳的比赛就是这种完美的展现。在6万多名观众面前,双方一直在快速的节奏中进行攻防交换,都在尽情地享受着进攻,展现着灵感和激情。阿森纳当年以火力凶猛著称,曼联则更是攻击力惊人,两队的比拼让每一寸草地都在燃烧。比赛一直都在快节奏中进行,酣畅淋漓的进攻和进球不断出现。爱德华兹、泰勒、博比-查尔顿和丹尼斯-维奥莱特合计打进了5球,最终力克表现几乎完美的枪手。
这是一场伟大的比赛,完美地阐释了巴斯比的足球哲学,也展现了曼联的足球风格。在巴斯比的教导之下,曼联球员们主动去追求进攻和华丽场面的完美结合,最终成为了曼联的特色。
著名足球记者詹姆斯-沃尔文写道:“在马特-巴斯比之前,任何关于曼联的讨论都不存在意义。”
某种程度上的确如此,巴斯比将曼联打造成为真正的豪强,赋予了曼联这家俱乐部独特的魅力。
从沉闷的风格到精彩的场面,从单调的进攻到打出华丽炫目的场面,青春的号角吹响,青春的曼联正在发射光芒。
第10章 神奇的新主帅
“任命巴斯比为主帅是曼联俱乐部不走寻常路的选择,也是巴斯比的大胆冒险,这个决定改变了曼联的命运,让曼联就此走向了朝气蓬勃的新生。”
——题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摧毁了老特拉福德球场,但并没有浇灭人们对足球的热爱。即使在战火最猛烈的时候,大街小巷甚至兵营里都依然还有人在踢球,还有球队在训练和比赛。
大战结束之后,英格兰各级足球联赛密锣紧鼓,重新启动。
曼联的重建任务最为艰难,老特拉福德球场当时几乎已经被炸成废墟,是所有顶级俱乐部中受损最严重的。但曼联的管理层和球员们迅速动员起来,重新修葺球场,招募和组建新的球员,招募更多的工作人员,准备开启新的征程。
一切的准备都是新的,从球员到主帅。
曼联董事会对主教练的选择引来了一片惊叹,“为什么是这个家伙?!”
他们的选择是马特-巴斯比,一个没有任何正式执教履历的年轻人。
马特-巴斯比原来是一名职业球员,先后效力过曼城和利物浦,后来因为二战而中断了职业生涯。此时他才36岁,没有任何执教过任何俱乐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手。
曼联当时到处寻找主帅,著名球迷路易-罗卡大力推荐了好友马特-巴斯比。尽管巴斯比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执教成就,之前还效力过曼城和利物浦,还担任过利物浦队长,但曼联还是大胆地选择了他。
就在2月19日,曼联和巴斯比正式签约。
对于巴斯比来说,这也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冒险。在得到曼联邀请之前,他已经接到了红军利物浦队助教的offer。他最后果断地放弃了利物浦,接过了曼联的教鞭。
巴斯比上任之后,他选择了自己的挚友墨菲担任助教,这也是“巴斯比+墨菲”搭档的开始。
巴斯比执教曼联的第一件事就是广招人才。他增加了教练团队人数,将日常训练与战术训练分开,将一线队训练与梯队训练分开,都安排了专人负责。巴斯比扩大了曼联的球探部门,在多地增设招募机构,开拓引进球员的渠道。
巴斯比的第二项工作就是扩大梯队,培养选拔年轻的人才。这项激进的青训措施很快就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巴斯比高度重视训练,但他的方法却是独树一帜。当时的足球训练集中在体能和对抗上,战术上练的很少。大多数球队的战术训练就是简单的传球配合,传中接应,接球射门等等。细致的阵型站位,无球时的跑位配合,整体的移动,小组的战术组织、接应与协防等等项目都没有。他们在技术方面的训练也很简单,过人就是依靠速度和简单的变向,但并不鼓励个人更多的盘带表现。有的教练甚至认为周中训练不应该让队员碰球,球员们只需要练跑动和力量,“这样他们周末比赛才会对球有饥饿感。”
巴斯比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他首先从场地开始着手,第一步就是大力改造草坪,让场地更加适合跑动和做更为精细的动作。他坚持有球训练都在草地上进行,把有球训练作为最重要的项目。他增加了很多的训练手段,改变以前的简陋方式,带来了团队站位、小组传球、空跑传接、多人策应等一系列崭新的训练内容,增多训练科目,特别强调人球结合和小组配合,强调团队意识和无球跑位。
巴斯比建立了完整的训练标准,不允许球员自行其是,注重测试球员身体数据,这些举措在让球员们耳目一新。
巴斯比在战术打法也有创新。他在高举高打、硬桥硬马的英伦足球环境里尝试阵型的变化和战术上的变化,寻求更多的地面推进。他第一个用磁铁板讲解战术,强调站好位置比能跑更重要,强调补防和接应同样重要;他强调技术优先,鼓励球员开发技能;他在赛前积极收集信息,详细分析对手,为不同的对手专门制定针对性的战术。
巴斯比的理念和方法简直是横空出世,特别是他之前并没有任何执教经验。
巴斯比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非常善于和人沟通。他和吉米-墨菲配合默契,高效地处理事务,后来被称为是最佳搭配。
巴斯比更为关键的能力在于慧眼识人,他不断招新,快速搭建了曼联的新骨架。曼联后防线上是约翰尼-卡瑞、约翰-阿斯顿和艾伦比-切尔顿,在锋线上则由查理-米顿、杰克-罗利和斯坦-皮尔森组成,这样的阵容让球队充满希望。
打上巴斯比烙印的曼联开始展现了竞争力,1946-47赛季是二战结束以后英格兰甲级联赛的第一次重启,曼联在巴斯比的指挥之下一鸣惊人,紧随利物浦之后成为了联赛亚军。
这个联赛亚军已经令人惊喜,但巴斯比带来的还不止这些。
巴斯比高度重视青训,他设立了多级球探系统,建立了一支人手充足但非常高效的猎头队伍,选材范围扩大到了英伦三岛以外。巴斯比欢迎青少年加入曼联培训计划,并招募了优秀教练来执教青年队,自己也亲自到青训营指导。这一切,都让年轻人快速成长。
就在这个赛季,曼联青年队在预备队联赛中获得了冠军。巴斯比的青年军掀起了席卷英伦三岛的“青春风暴”,他们表现如此出色,得到了“巴斯比宝贝”的爱称。
曼联青年队随后迎来了井喷式的人才浪潮,他们连续5次夺得青年足总杯冠军!
在成年队里,巴斯比也带领球队实现了冠军的突破。1947-48赛季他指挥的曼联队过关斩将,最终以4比2轻取布莱克浦队,赢得了足总杯冠军。
随后几年,巴斯比在精心地雕琢球队,不断增强竞争力。到了1951-52赛季,巴斯比大胆使用布朗-奇福勒尔和罗杰-拜恩这两名不到20岁的球员在联赛中首发,哪怕对阵的是利物浦这种级别的对手。曼联开始展现更强的竞争力,锐气十足的球员给对手带来了无限压力,他们犹如一股猛烈的龙卷风,在英伦三岛呼啸来去。凭借着年轻人的激情与热血,凭借着新星们的勇猛与冲劲,曼联在开局之后就一路狂飙,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夺得了联赛冠军!
曼联重新登上了顶级联赛冠军之巅,时隔40多年之后重新成为了联赛霸主!
这是巴斯比为曼联创造的奇迹,这也是巴斯比在曼联建立的功勋。
在巴斯比的麾下,曼联优秀的球员层出不穷,不断闪耀英伦。杰基-布朗奇福勒尔快速成长,而罗杰-拜恩在1954年2月就担任了队长。尽管这时他才23岁,但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领袖魅力。托米-泰勒、雷-伍德和丹尼斯-维奥勒等开始成为轮换主力,邓肯-爱德华兹、比尔-福克斯等人也开始进入一队训练。
1953年4月,巴斯比让年仅16岁零185天的邓肯-爱德华兹出战联赛,成为了英国足球甲级联赛历史上出场最年轻的球员。爱德华兹一经亮相就引发轰动,他的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被誉为英格兰甲级联赛中最值得期待的天才之星!
红色的青春风暴刮过英伦,带来了崭新的浪潮。
曼彻斯特晚报的汤姆-杰克逊这样写道:“这些‘The Busby's Babes’实在惊人,他们十分自信,拥有着巨大的能量;他们青春洋溢,闪耀着活力与光芒。他们表演各种眼花缭乱的技术,他们的配合无比默契,他们的比赛总是激情四溢,他们一点都不惧怕受伤,永远跑得那么欢快,他们就像是一股青春的旋风……”
的确如此,“巴斯比宝贝”横空出世,他们焕发着美妙的想象力,他们打出眼花缭乱的配合,展现炫目多彩的技术,他们将速度和技术结合在一起,他们踢着全英格兰最富有激情的足球,用活力与激情赢得胜利,这对于球迷来说简直无法抗拒。天才横溢的年轻球员赢得了球迷的热爱,曼联也成为了越来越出色的球队。
青春的曼联征服了观众,到了1955-56赛季,朝气逼人的曼联以领先布莱克浦11分的巨大优势夺冠,球员平均年龄只有22岁!1956-57赛季,曼联一路浩浩荡荡地杀遍群豪,几乎横扫英伦,拿下了联赛最高的分数64分(2分制),打进了联赛最多的103个进球。
两连冠!这支拥有邓肯-爱德华兹、托米-泰勒、维奥雷特、罗杰-拜恩、埃迪-科尔曼等才俊的球队,完成了对英格兰足坛的征服。
“巴斯比的光芒照耀英格兰!”
“曼联的光荣,巴斯比宝贝的荣耀!”
“曼联,年轻的曼联,胜利的曼联,无敌的曼联!”
……
曼联的球迷们简直爱死了这支年轻的队伍。
曼联成为了席卷英格兰足坛的现象级球队,巴斯比带来了新的风潮,新的时尚,新的魅力。巴斯比说,“我希望球队成为充满热情与朝气的团队,积极向前,为胜利奋斗到最后。我们打造富有活力的队伍,追求精彩的场面,永远去争取胜利,这让我们充满动力,优异的成绩则是水到渠成的。”
巴斯比的足球哲学如此非凡,1958年2月1日曼联挑战阿森纳的比赛就是这种完美的展现。在6万多名观众面前,双方一直在快速的节奏中进行攻防交换,都在尽情地享受着进攻,展现着灵感和激情。阿森纳当年以火力凶猛著称,曼联则更是攻击力惊人,两队的比拼让每一寸草地都在燃烧。比赛一直都在快节奏中进行,酣畅淋漓的进攻和进球不断出现。爱德华兹、泰勒、博比-查尔顿和丹尼斯-维奥莱特合计打进了5球,最终力克表现几乎完美的枪手。
这是一场伟大的比赛,完美地阐释了巴斯比的足球哲学,也展现了曼联的足球风格。在巴斯比的教导之下,曼联球员们主动去追求进攻和华丽场面的完美结合,最终成为了曼联的特色。
著名足球记者詹姆斯-沃尔文写道:“在马特-巴斯比之前,任何关于曼联的讨论都不存在意义。”
某种程度上的确如此,巴斯比将曼联打造成为真正的豪强,赋予了曼联这家俱乐部独特的魅力。
从沉闷的风格到精彩的场面,从单调的进攻到打出华丽炫目的场面,青春的号角吹响,青春的曼联正在发射光芒。
第11章 从慕尼黑到温布利
“慕尼黑空难是曼联俱乐部历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支球队在遭受巨大打击之后,最终经受住了困难磨砺,从废墟中重新崛起,并且登上了欧洲之巅。‘慕尼黑空难’让每一个曼联球迷都记住了‘曼联永远不会死’的精神。”
——题记
巴斯比执掌曼联已经夺得了联赛冠军和足总杯冠军,奠定了国内霸主地位,但他志向高远,决定带领曼联参加欧洲俱乐部冠军杯比赛。
巴斯比说:“曼联现在是英格兰最好的球队,我们要向欧洲最好的球队进军,我们这个俱乐部配得起所有的荣誉。”
英足总不同意曼联参加欧洲比赛,不希望英甲联赛的球队脱离管控,于是横加阻挠。
巴斯比先是向媒体争取支持,然后给议会多位议员写了信,并积极和英国政府争取,终于带领曼联冲破了障碍,得以参加欧冠冠军杯。
曼联也就从1956年开始揭开了英格兰足球俱乐部参加欧洲比赛的序幕,打开了欧洲的大门。
时代的洪流滔滔向前,曼联第一次参加欧洲冠军杯就取得不错成绩,第一场就以10比0的比分狂胜比利时冠军安德莱赫特队。
10比0,而且是对一支冠军球队的虐杀。
初生牛犊?这是猛虎第一次下山。曼联打出了欧洲比赛的最大比分记录,这也是球队历史上的唯一一次,以后也再没有了。
“就算在英格兰,曼联也没有打出如此嚣张的攻势。”
对手的弱鸡也令现场观战的媒体整不会了,“安德莱赫特队踢得到底是什么足球?”
“他们有战术吗?6个前锋?8个攻击手?除了门将,每个人都在瞎跑?”
“我们英格兰的一个社区队,应该也不会比他们更差吧?”
曼联在对手客场同样轻松取胜,两回合打了一个12比0;随后曼联两回合3比2战胜多特蒙德,6比5干掉西甲劲旅毕尔巴鄂竞技,杀入了半决赛。
直到半决赛中曼联才遗憾地输给了卫冕冠军皇马,结束了欧洲冠军杯的征程。
曼联在欧洲冠军杯的表现震撼了整个欧洲足坛,这支球队充满了青春风采,积极进攻,节奏明快,迅速得到了一大波欧洲大陆球迷粉丝。
1957-58赛季曼联继续参加欧洲冠军杯比赛。巴斯比的球队先是以9比2的总比分横扫沙姆洛克流浪者队,随后两回合3比1淘汰杜克拉布拉格队,接着在主场2比1战胜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客场3比3战平对手晋级。
一切都很顺利,但没人想到意外即将来临。
1958年2月6日晚,踢完贝尔格莱德红星队比赛之后,曼联从慕尼黑机场转机飞回英国。这架载着曼联俱乐部官员、教练、球员和随队记者等43人的客机,在慕尼黑机场的雪夜起飞,机师失误,飞机坠毁后解体,发生起火和爆炸。
这就是震惊足坛与世界的“慕尼黑空难”。
空难导致了22人丧生,包括了曼联一线队的8名球员、3名官员和8名记者。遇难的曼联球员有邓肯-爱德华兹、汤米-泰勒、马克-琼斯、大卫-佩格、艾迪-克尔曼、罗杰-伯恩、比利-惠兰和杰夫-本特,主帅巴斯比则严重受伤,几度濒临死亡。博比-查尔顿和其他球员则大难不死得以幸存,但有3人受伤严重,其他人则有不同程度的创伤。
惨烈的伤亡几乎摧毁了曼联整个俱乐部。超过一半主力去世、主帅重伤濒死、剩余球员也都受伤,整支球队几乎化为乌有。
危急时刻,曼联俱乐部最终决定不解散球队,坚持下来准备各项善后。
曼联球迷也和球队站在一起,纷纷捐款捐物,出钱出力,和俱乐部共赴患难。
“旗帜永远不能倒下!”巴斯比在生死边缘,紧握住墨菲的双手说,“曼联的战斗精神永远不能放弃,我们是曼联,曼联!”
巴斯比重伤濒危,康复艰难,他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只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无法回到俱乐部执教。助教墨菲义不容辞,担起责任,开始了艰难的重建。
墨菲召集剩下的球员训练,空难中受伤的格雷格和福克斯也回到了球队中,但即使这样球队人数远远不够正常训练的需要。曼联不得不发出了紧急召集,墨菲最终只能凑出一支临时球队。
曼联在空难发生后的第13天,出战足总杯第5轮。
对手谢菲尔德星期三队呼吁比赛取消,他们主动认输,但曼联并不接受这样的“好意”。曼联派出了慕尼黑空难中生还的福尔克斯和格雷格首发,他们带领两名首次上场的一线队员,五名预备队球员,两名新签约球员一起亮相。
赛前,谢菲尔德星期三队和全场观众进行了长时间的默哀,并用掌声祝福曼联。
这场比赛踢得非常压抑,曼联最后3比0获得了胜利。
曼联的欧洲冠军杯比赛也继续进行,曼联在第一回合2比1战胜了意甲豪门AC米兰,在客场则被对手击败,两回合的总比分不敌对手,就此止步四强。
曼联接着还踢了剩余的联赛,最终名列第九。
曼联坚持参加各项比赛,但在财政上却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俱乐部管理层全体降薪,球员们也主动放弃了一段时间的薪水,很多工作人员也放弃了薪水。球迷们纷纷给予资金援助,很多俱乐部也纷纷伸出援手。
巴斯比经过漫长的康复之后,终于回到俱乐部。他决心继续执教球队,带领球队重新崛起,完成未竟的事业。
1961年夏天,巴斯比为曼联签下了年仅15岁的乔治-贝斯特,这标志着新曼联掀开了重要的一页。这位来自贝尔法斯特的天才成为了曼联队史上名声最为响亮的巨星,也成为了曼联标志性的人物。贝斯特英俊潇洒,眼神迷人,球技更是惊人,他有细腻多变的盘带技术,能够玩出各种匪夷所思的技巧,还有着神奇的想象力,经常做出各种天马行空的华丽动作。巴斯比对贝斯特悉心栽培,让他在1963年9月就为曼联一线队出场。
年龄才17岁的贝斯特登场即巅峰,他的表现闪耀了整个英伦。
买来贝斯特一年之后,巴斯比在1962年8月以创纪录的11万5千英镑价格,买入前锋丹尼斯-劳。丹尼斯-劳当年已经是一名实力高超的巨星,而在巴斯比的悉心指导之下能力更上层楼。
贝斯特和劳之外,博比-查尔顿也重新找回自信,恢复了良好的状态。
曼联在巴斯比麾下迅速崛起,他们以不可阻挡的姿态在1963年夺得了足总杯冠军。随后的1963-64赛季里劳出场30场打进30球,出色的表现征服了整个欧洲,被评为欧洲足球先生。
这是曼联历史上的第一个金球奖。
到了1964-65赛季,曼联在联赛中所向披靡,最终问鼎冠军。
在1966年夏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约翰-康纳利为英格兰队出征世界杯。博比-查尔顿作为前场核心,几乎以一己之力把英格兰推向了冠军王座,他也因此荣膺欧洲足球先生。
到了1966-67赛季,曼联在联赛夺冠,再一次称霸英格兰足坛。
巴斯比在曼联重新崛起时,建议用“红魔”来作为球队的绰号。巴斯比说:“这个绰号代表着我们的一种精神特质,奋斗、魔力、血性......我希望曼联永远追求胜利。”
就这样,“红魔”就成为了曼联的绰号,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到了1967-68赛季,巴斯比再次带领曼联征战欧洲冠军杯。
重整旗鼓的曼联一路勇猛进军,接连将苏格兰赫伯年队、南斯拉夫萨拉热窝队、波兰扎布热队挑落,在半决赛更是击败了夺冠热门皇家马德里队,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1968年5月29日,在慕尼黑空难整整10年之后,曼联在温布利大球场迎战葡萄牙的本菲卡队,争夺欧洲冠军杯的冠军。
空难中幸存的博比-查尔顿、比尔-福克斯都首发出战,这使得全队的战斗意志更加强大。曼联在比赛一开始就踢得虎虎生气,博比-查尔顿攻入第一个进球,本菲卡队则在81分钟扳平,两队进入了加时赛。加时赛中曼联越战越勇,对手则完全无法抵抗。最终贝斯特、基德和查尔顿各进一球,以4比1锁定了胜利。
比赛结束,已经头发稀少的博比-查尔顿久久地伏在草地上,泪水奔涌而出。巴斯比更是浑身颤抖,老泪纵横,不能自已。颁奖礼上,巴斯比把冠军奖杯高高举起8次,每举一次就念一声10年前去世的球员名字。
在喧嚣中肃穆,在荣耀中祭奠......这是巴斯比百感交集的时刻,他终于可以告慰那些逝去的灵魂。
十年前,巴斯比一手缔造的曼联在空难中灰飞烟灭;十年后,他带领新曼联站上了欧洲之巅。
这一年,贝斯特获得了欧洲足球先生荣誉,巴斯比则荣膺欧洲最佳教练称号,并被英女王授予爵士勋章荣誉。
巴斯比再无遗憾,在1969年辞去曼联的主教练职务。
这位60岁的苏格兰老人离开时,曼彻斯特全城出动,超过10万余人夹道为他送行。
从1945年开始执教到1969年离开俱乐部,巴斯比在24年时间里给曼联带来了1个欧冠冠军、5个联赛冠军、3个欧洲足球先生,建立了一个红色的王朝。
不仅如此,巴斯比还给曼联留下了无法用金钱计算的精神财富。巴斯比认为,不惜一切代价去赢得比赛是需要的,但这并不代表真正的成就。巴斯比说,“我希望曼联是一支充满勇气的球队,追求场面的伟大,让比赛变得美妙,让交锋变得精彩。当你全力以赴去勇敢战斗,那么即使输球也并不会损害声誉。我喜欢那种球队之间积极的对抗,精彩的技术,华丽的战术,明快的节奏,这是足球魅力的真正含义。我希望球迷能体会到我们球队的热血与激情,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这就是我追求的足球。”
曼联专门在老特拉福德球场广场前为传奇主帅建造了塑像,而在巴斯比铜像对面,曼联三个传奇英雄丹尼斯-劳、查尔顿、贝斯特也建造成为一个群像,被球迷们称为“曼联三圣”。他们和传奇主帅一起,构成了曼联火红年代的伟大象征。
巴斯比挂印之后,曼联在1968-69赛季发挥一般,后来更是每况愈下。到了1972-73赛季球队连续遭遇打击,不幸降入了乙级。虽然他们随后一个赛季曼联就重返甲级,但却无法找回昔日辉煌。
第11章 从慕尼黑到温布利
“慕尼黑空难是曼联俱乐部历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支球队在遭受巨大打击之后,最终经受住了困难磨砺,从废墟中重新崛起,并且登上了欧洲之巅。‘慕尼黑空难’让每一个曼联球迷都记住了‘曼联永远不会死’的精神。”
——题记
巴斯比执掌曼联已经夺得了联赛冠军和足总杯冠军,奠定了国内霸主地位,但他志向高远,决定带领曼联参加欧洲俱乐部冠军杯比赛。
巴斯比说:“曼联现在是英格兰最好的球队,我们要向欧洲最好的球队进军,我们这个俱乐部配得起所有的荣誉。”
英足总不同意曼联参加欧洲比赛,不希望英甲联赛的球队脱离管控,于是横加阻挠。
巴斯比先是向媒体争取支持,然后给议会多位议员写了信,并积极和英国政府争取,终于带领曼联冲破了障碍,得以参加欧冠冠军杯。
曼联也就从1956年开始揭开了英格兰足球俱乐部参加欧洲比赛的序幕,打开了欧洲的大门。
时代的洪流滔滔向前,曼联第一次参加欧洲冠军杯就取得不错成绩,第一场就以10比0的比分狂胜比利时冠军安德莱赫特队。
10比0,而且是对一支冠军球队的虐杀。
初生牛犊?这是猛虎第一次下山。曼联打出了欧洲比赛的最大比分记录,这也是球队历史上的唯一一次,以后也再没有了。
“就算在英格兰,曼联也没有打出如此嚣张的攻势。”
对手的弱鸡也令现场观战的媒体整不会了,“安德莱赫特队踢得到底是什么足球?”
“他们有战术吗?6个前锋?8个攻击手?除了门将,每个人都在瞎跑?”
“我们英格兰的一个社区队,应该也不会比他们更差吧?”
曼联在对手客场同样轻松取胜,两回合打了一个12比0;随后曼联两回合3比2战胜多特蒙德,6比5干掉西甲劲旅毕尔巴鄂竞技,杀入了半决赛。
直到半决赛中曼联才遗憾地输给了卫冕冠军皇马,结束了欧洲冠军杯的征程。
曼联在欧洲冠军杯的表现震撼了整个欧洲足坛,这支球队充满了青春风采,积极进攻,节奏明快,迅速得到了一大波欧洲大陆球迷粉丝。
1957-58赛季曼联继续参加欧洲冠军杯比赛。巴斯比的球队先是以9比2的总比分横扫沙姆洛克流浪者队,随后两回合3比1淘汰杜克拉布拉格队,接着在主场2比1战胜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客场3比3战平对手晋级。
一切都很顺利,但没人想到意外即将来临。
1958年2月6日晚,踢完贝尔格莱德红星队比赛之后,曼联从慕尼黑机场转机飞回英国。这架载着曼联俱乐部官员、教练、球员和随队记者等43人的客机,在慕尼黑机场的雪夜起飞,机师失误,飞机坠毁后解体,发生起火和爆炸。
这就是震惊足坛与世界的“慕尼黑空难”。
空难导致了22人丧生,包括了曼联一线队的8名球员、3名官员和8名记者。遇难的曼联球员有邓肯-爱德华兹、汤米-泰勒、马克-琼斯、大卫-佩格、艾迪-克尔曼、罗杰-伯恩、比利-惠兰和杰夫-本特,主帅巴斯比则严重受伤,几度濒临死亡。博比-查尔顿和其他球员则大难不死得以幸存,但有3人受伤严重,其他人则有不同程度的创伤。
惨烈的伤亡几乎摧毁了曼联整个俱乐部。超过一半主力去世、主帅重伤濒死、剩余球员也都受伤,整支球队几乎化为乌有。
危急时刻,曼联俱乐部最终决定不解散球队,坚持下来准备各项善后。
曼联球迷也和球队站在一起,纷纷捐款捐物,出钱出力,和俱乐部共赴患难。
“旗帜永远不能倒下!”巴斯比在生死边缘,紧握住墨菲的双手说,“曼联的战斗精神永远不能放弃,我们是曼联,曼联!”
巴斯比重伤濒危,康复艰难,他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只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无法回到俱乐部执教。助教墨菲义不容辞,担起责任,开始了艰难的重建。
墨菲召集剩下的球员训练,空难中受伤的格雷格和福克斯也回到了球队中,但即使这样球队人数远远不够正常训练的需要。曼联不得不发出了紧急召集,墨菲最终只能凑出一支临时球队。
曼联在空难发生后的第13天,出战足总杯第5轮。
对手谢菲尔德星期三队呼吁比赛取消,他们主动认输,但曼联并不接受这样的“好意”。曼联派出了慕尼黑空难中生还的福尔克斯和格雷格首发,他们带领两名首次上场的一线队员,五名预备队球员,两名新签约球员一起亮相。
赛前,谢菲尔德星期三队和全场观众进行了长时间的默哀,并用掌声祝福曼联。
这场比赛踢得非常压抑,曼联最后3比0获得了胜利。
曼联的欧洲冠军杯比赛也继续进行,曼联在第一回合2比1战胜了意甲豪门AC米兰,在客场则被对手击败,两回合的总比分不敌对手,就此止步四强。
曼联接着还踢了剩余的联赛,最终名列第九。
曼联坚持参加各项比赛,但在财政上却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俱乐部管理层全体降薪,球员们也主动放弃了一段时间的薪水,很多工作人员也放弃了薪水。球迷们纷纷给予资金援助,很多俱乐部也纷纷伸出援手。
巴斯比经过漫长的康复之后,终于回到俱乐部。他决心继续执教球队,带领球队重新崛起,完成未竟的事业。
1961年夏天,巴斯比为曼联签下了年仅15岁的乔治-贝斯特,这标志着新曼联掀开了重要的一页。这位来自贝尔法斯特的天才成为了曼联队史上名声最为响亮的巨星,也成为了曼联标志性的人物。贝斯特英俊潇洒,眼神迷人,球技更是惊人,他有细腻多变的盘带技术,能够玩出各种匪夷所思的技巧,还有着神奇的想象力,经常做出各种天马行空的华丽动作。巴斯比对贝斯特悉心栽培,让他在1963年9月就为曼联一线队出场。
年龄才17岁的贝斯特登场即巅峰,他的表现闪耀了整个英伦。
买来贝斯特一年之后,巴斯比在1962年8月以创纪录的11万5千英镑价格,买入前锋丹尼斯-劳。丹尼斯-劳当年已经是一名实力高超的巨星,而在巴斯比的悉心指导之下能力更上层楼。
贝斯特和劳之外,博比-查尔顿也重新找回自信,恢复了良好的状态。
曼联在巴斯比麾下迅速崛起,他们以不可阻挡的姿态在1963年夺得了足总杯冠军。随后的1963-64赛季里劳出场30场打进30球,出色的表现征服了整个欧洲,被评为欧洲足球先生。
这是曼联历史上的第一个金球奖。
到了1964-65赛季,曼联在联赛中所向披靡,最终问鼎冠军。
在1966年夏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约翰-康纳利为英格兰队出征世界杯。博比-查尔顿作为前场核心,几乎以一己之力把英格兰推向了冠军王座,他也因此荣膺欧洲足球先生。
到了1966-67赛季,曼联在联赛夺冠,再一次称霸英格兰足坛。
巴斯比在曼联重新崛起时,建议用“红魔”来作为球队的绰号。巴斯比说:“这个绰号代表着我们的一种精神特质,奋斗、魔力、血性......我希望曼联永远追求胜利。”
就这样,“红魔”就成为了曼联的绰号,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到了1967-68赛季,巴斯比再次带领曼联征战欧洲冠军杯。
重整旗鼓的曼联一路勇猛进军,接连将苏格兰赫伯年队、南斯拉夫萨拉热窝队、波兰扎布热队挑落,在半决赛更是击败了夺冠热门皇家马德里队,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1968年5月29日,在慕尼黑空难整整10年之后,曼联在温布利大球场迎战葡萄牙的本菲卡队,争夺欧洲冠军杯的冠军。
空难中幸存的博比-查尔顿、比尔-福克斯都首发出战,这使得全队的战斗意志更加强大。曼联在比赛一开始就踢得虎虎生气,博比-查尔顿攻入第一个进球,本菲卡队则在81分钟扳平,两队进入了加时赛。加时赛中曼联越战越勇,对手则完全无法抵抗。最终贝斯特、基德和查尔顿各进一球,以4比1锁定了胜利。
比赛结束,已经头发稀少的博比-查尔顿久久地伏在草地上,泪水奔涌而出。巴斯比更是浑身颤抖,老泪纵横,不能自已。颁奖礼上,巴斯比把冠军奖杯高高举起8次,每举一次就念一声10年前去世的球员名字。
在喧嚣中肃穆,在荣耀中祭奠......这是巴斯比百感交集的时刻,他终于可以告慰那些逝去的灵魂。
十年前,巴斯比一手缔造的曼联在空难中灰飞烟灭;十年后,他带领新曼联站上了欧洲之巅。
这一年,贝斯特获得了欧洲足球先生荣誉,巴斯比则荣膺欧洲最佳教练称号,并被英女王授予爵士勋章荣誉。
巴斯比再无遗憾,在1969年辞去曼联的主教练职务。
这位60岁的苏格兰老人离开时,曼彻斯特全城出动,超过10万余人夹道为他送行。
从1945年开始执教到1969年离开俱乐部,巴斯比在24年时间里给曼联带来了1个欧冠冠军、5个联赛冠军、3个欧洲足球先生,建立了一个红色的王朝。
不仅如此,巴斯比还给曼联留下了无法用金钱计算的精神财富。巴斯比认为,不惜一切代价去赢得比赛是需要的,但这并不代表真正的成就。巴斯比说,“我希望曼联是一支充满勇气的球队,追求场面的伟大,让比赛变得美妙,让交锋变得精彩。当你全力以赴去勇敢战斗,那么即使输球也并不会损害声誉。我喜欢那种球队之间积极的对抗,精彩的技术,华丽的战术,明快的节奏,这是足球魅力的真正含义。我希望球迷能体会到我们球队的热血与激情,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这就是我追求的足球。”
曼联专门在老特拉福德球场广场前为传奇主帅建造了塑像,而在巴斯比铜像对面,曼联三个传奇英雄丹尼斯-劳、查尔顿、贝斯特也建造成为一个群像,被球迷们称为“曼联三圣”。他们和传奇主帅一起,构成了曼联火红年代的伟大象征。
巴斯比挂印之后,曼联在1968-69赛季发挥一般,后来更是每况愈下。到了1972-73赛季球队连续遭遇打击,不幸降入了乙级。虽然他们随后一个赛季曼联就重返甲级,但却无法找回昔日辉煌。
第12章 战斗的精神
“曼联这支球队从诞生开始一直发展到今天,能够经受住多次危机,能够扛得过去空难打击,能够渡过破产的劫难,靠的到底是什么?”
——题记
巴斯比退休开始,曼联简直就是一蹶不振,进入了漫长又挣扎的“后巴斯比时代”。
巴斯比其实给曼联留下了非常强大的阵容,而且青训也在持续贡献人才,但他的后继者完全没有办法掌控这支球队,也无法打造一支新的强队。
曼联在巴斯比之后的首位主帅,是韦尔夫-麦金尼斯。只有31岁的麦金尼斯当时还是巴斯比的助理,但他的能力甚至都没有得到过更衣室的尊重。这位年纪轻轻的主帅自身的战术水平严重不足,球队不可避免地下滑,最终只取得第11名。。
曼联随后在1971年6月中旬任命了弗兰克-奥法雷尔为新主帅。这个新帅拥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他大力改组了阵容,引进了不少球星。他的曼联在1971-1972赛季前半段曾经一度以5分优势领跑积分榜。但奥法雷尔与球队中的老将们很快发生矛盾,喜欢低声细语的他没有办法让功勋老将听命。特别是贝斯特放荡随性,劳则独立特行,都让奥法雷尔无比头疼。最终曼联并没有能够冲击冠军成功,奥法雷尔功亏一篑。
到了1972-73赛季,奥法雷尔依然没有办法解决更衣室的矛盾,曼联开局不利,在1972年12月被水晶宫队5比0血洗,遭遇了罕见的羞辱,曼联管理层三天后直接炒掉了主帅。
奥法雷尔之后是汤米-多切蒂接受。此时曼联内部风云激荡,先是贝斯特与俱乐部决裂离开,然后是查尔顿正式宣布退役,丹尼斯-劳则去了曼城,整个球队可谓分崩离析。球队在1973-74赛季为了保级而苦苦挣扎,最终只能无奈地降级。
降入乙级之后,多切蒂果断重组球队。曼联也止跌回稳,在1974-75赛季拿到乙级联赛冠军,重新返回顶级联赛。
多切蒂的球队变得富有竞争力,在1975-76赛季球队还打入了足总杯决赛,联赛中的表现也令人眼前一亮。到了1976-1977赛季他带队再次打入了足总杯决赛,最终2:1击败了利物浦队,勇夺冠军。
曼联在1977年夏天也就是在夺得足总杯冠军一个月后,突然撤掉了多切蒂的主帅职务。戴夫-塞克斯顿接任主帅,重新向冠军发起冲击。曼联四度在市场上创下了转会费的纪录,引入乔顿、麦克奎因、威尔金斯和伯特斯等名将。塞克斯顿麾下,曼联在1979年闯入足总杯决赛,在1979-80赛季中更是踢得虎虎生风,联赛中仅落后利物浦两分而排名亚军。
但这也是塞克斯顿的最强音了,他的曼联在1980-81赛季中发挥不佳,球队也变得沉闷乏力,联赛中难见起色,塞克斯顿在这个赛季结束之后黯然下课。
曼联的选帅开始出现困难,当时英格兰的名帅洛瑞-麦克梅内米、博比-罗布森和朗-索恩德斯都公开拒绝了曼联的邀请。
直到1981年夏天,西布朗队主帅罗恩-阿特金森接任。新帅从西布朗队挖来了核心主力罗布森,还引进了苏格兰球星斯特拉坎,重新打造了前场进攻架构。阿特金森还积极提拔了曼联青训球员,怀特塞德、马克-休斯等都成长为一线队主力。
阿特金森通过引援和提拔青训球员,大大地增强了球队实力。他雄心勃勃,发出了夺冠宣言。阿特金森打法上注重进攻,寻求快速推进和积极抢断,非常坚决地贯彻风靡英伦的442阵型。他指挥的曼联打出过连胜19场这样恢弘的战绩,成为英格兰足坛最受欢迎的球队之一。
但阿特金森的执教并没有让曼联脱胎换骨,冠军也只是他的幻梦。在接连获得两个足总杯冠军,联赛最好成绩冲到第二之后,球队到了1986-87赛季就又开始了突然的崩盘。
1986年11月时,曼联这支昔日豪门再次跌入了降级区边沿,黑暗的阴影再次令人担惊受怕。从1968年的辉煌,到1986年时的困境,曼联的下滑令人倍感无奈,也让死忠粉丝们深感痛心。
但无论如何,曼联的球迷依然对球队拥有着信心。
为什么?
即如现在,很多曼联球迷已经适应了所谓网红球队的定位,但他们也依然明白这支球队的底蕴所在。
曼联为什么会被称为英超最成功的俱乐部?
即使是弗格森已经退休了十年,曼联已经沉沦了接近十年,为什么还是会有那么强的底气?
为什么曼联的球迷会认定球队能战胜困难,重新崛起,再次复兴?
到底这支球队有什么魔力?
答案,来自于曼联的历史,而历史昭示着未来。
曼联起于草莽,是铁路工人创建的队伍,一出生就拥有着战斗意志。这支球队立足曼彻斯特,赢得曼彻斯特杯冠军,参加英格兰甲级联赛,遭遇降级,面临收不抵支的财政困难......他们不会放弃;从乙级冲到甲级,夺得1907-08赛季甲级联赛冠军,夺得1908-09赛季足总杯,再夺1910-11赛季联赛冠军,他们的意志和目标坚定,激励着自己力争冠军。
曼联在曼格纳尔挂印而去后陷入第一次艰难时期,但曼联没有失去信心,始终在拼搏。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对曼联打击巨大,但球队依然保留着坚强的斗志,挣扎着向前。
马特-巴斯比带领曼联取得辉煌成功,让球队迈入了欧洲豪门的殿堂。在此期间,曼联经受住了慕尼黑空难的打击,更是让球队的精神底蕴更进一步。曼联的浴火重生,打上了勇敢顽强的烙印,也让曼联的历史底蕴变得更为深重。
没有什么困难是曼联克服不了的,曼联的精神永远不死!
这个球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始终拥有强大的自信。他们坚信只要不停止努力,胜利始终会来。
这支球队的“红魔”绰号也与此有关。1960年时英格兰“Salford Rugby”橄榄球队到法国参加比赛,身穿红色战袍的球队彪悍勇武,令法国上下都非常震撼,将这支球队称为“曼联之队”。巴斯比受此启发,提议将曼联也称为“红魔”,希望球队拥有不死的魔性和勇猛的奋斗精神。
曼联不会向命运低头认输,即使他们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厄运考验。曼联也不会向困难低头认输,因为他们一诞生就开始战斗。从当年的纽顿-希斯LYR队到如今的英超劲旅,从英格兰西北的弱旅到今日之欧洲豪门,球队一路走来,自然而言就拥有了深厚的底蕴;从最早的联赛冠军,到巴斯比时期的红色王朝,这支球队经历过传奇般的胜利,也经历过毁灭性的灾难,但他们始终都在坚持,始终都在维系,始终都拥有坚定的强者之心。
从历史到血脉,从传统到底蕴,这支球队永远不会屈服于困难,永远不会放弃抗争。曼联的精神一直在激励在所有人,也团结着所有人去战斗,去追求胜利。
永远保持战斗精神,这就是他们的DNA。
曼联不会向困难低头,不会向不公平低头,因为他们拥有着战斗的传统。这种抗争甚至超出了职业足球的竞技领域,在更大的范围展现出来。1906年之后,英格兰工会运动浪潮涌向足球领域,在别人都在犹豫观望之际,曼联球员梅瑞迪斯和查里-罗伯茨主动站了出来,在1907年12月2日组建了“足球球员及教练联盟协会”,成立了足球联赛中的第一个工会组织。
曼联俱乐部选择和球员站在一起,全力支持“球员联盟”成立。在曼联的带动之下,很多足球俱乐部都成立了工会。
英足总认为权力受损,严令各俱乐部立即解散工会,在1909年开始甚至痛下杀手,对加入了“球员同盟”的球员实施无限期停赛。“球员同盟”针锋相对,号召球员以罢工回应,誓死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
曼联面临英足总的威胁,坚决顶住了无理的高压,明确支持维权运动。恼羞成怒的英足总对曼联全队进行禁赛,甚至叫嚣要驱逐曼联,禁止曼联参加联赛。
曼联的斗志如火燃烧,宁愿被禁赛也不退缩,甚至将英足总控告到了法院。
曼联的不屈和顽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米德尔斯堡、纽卡斯尔、桑德兰等多家俱乐部支持球员重新成立了工会,并声称将进行罢赛,支持曼联的禁赛。其他球队也发动了罢赛来支持曼联,有些球队还准备脱离英足总,成立新的联赛。
英足总在广泛的压力下最终承认失败,取消了对曼联禁赛。
曼联俱乐部的表现得到了广泛的尊重,“工会斗争”体现了曼联俱乐部认可球员的利益,敢于斗争的精神。
也是由此开始,曼联俱乐部彻底得罪了英足总这个官僚机构,后续经常被针对性对待,遭遇各种不公。
除了这些斗争之外,曼联更让人熟悉的特点,还是球场上的好斗精神,为了胜利战斗到底的表现。无论哪一任主帅,曼联总是不会向球场的对手低头,不会在强手面前认输。他们即使实力不如,即使阵容不整,也总是要坚持进攻,总是要和对手硬碰硬。曼联比赛很多的经典大逆转,正是这种斗志的展现。
纵观曼联成立至今的一百多年漫长历史,辉煌的华彩乐章与没落的瓦砾碎石齐鸣,联赛登顶与悲惨降级交替,商业之王与濒临破产擦肩,欧冠荣耀与空难伤痛映衬……曼联经历了一个伟大球队所经历的一切。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现代足球的商业化已经登峰造极,网络时代更是将球队变成了流量大户,而球员早已不是100年前苦哈哈的工人阶层。现在的曼联巨星如云,随便球星的周薪都是工人阶层无法想象的数字,曼联也不再是单纯属于英格兰球迷的俱乐部,早变成了资本家私有的豪华印钞机,彻底的富豪俱乐部。
即使如此,曼联也依然在努力传承着战斗精神。在这个时尚化、娱乐化的时代里,曼联依然在努力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在球队的根子里,曼联依然流淌着与生俱来的那些基因。这种情况其实在今天也是如此,在弗格森退役之后,曼联不断堕落挣扎,但球队的历史传统依然没有改变,战斗的精神依然在最危机时发挥着作用。
而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了1986年11月时,弗格森让曼联开始了历史的新一页。
出身贫寒的弗格森,好勇斗狠的弗格森,性格彪悍的弗格森,和曼联传统战斗精神实在是太吻合了,弗格森好像就是专门给曼联准备的教练,他和曼联简直就是天生一对。
这次的临危受命,就是命运再完美不过的安排。
第12章 战斗的精神
“曼联这支球队从诞生开始一直发展到今天,能够经受住多次危机,能够扛得过去空难打击,能够渡过破产的劫难,靠的到底是什么?”
——题记
巴斯比退休开始,曼联简直就是一蹶不振,进入了漫长又挣扎的“后巴斯比时代”。
巴斯比其实给曼联留下了非常强大的阵容,而且青训也在持续贡献人才,但他的后继者完全没有办法掌控这支球队,也无法打造一支新的强队。
曼联在巴斯比之后的首位主帅,是韦尔夫-麦金尼斯。只有31岁的麦金尼斯当时还是巴斯比的助理,但他的能力甚至都没有得到过更衣室的尊重。这位年纪轻轻的主帅自身的战术水平严重不足,球队不可避免地下滑,最终只取得第11名。。
曼联随后在1971年6月中旬任命了弗兰克-奥法雷尔为新主帅。这个新帅拥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他大力改组了阵容,引进了不少球星。他的曼联在1971-1972赛季前半段曾经一度以5分优势领跑积分榜。但奥法雷尔与球队中的老将们很快发生矛盾,喜欢低声细语的他没有办法让功勋老将听命。特别是贝斯特放荡随性,劳则独立特行,都让奥法雷尔无比头疼。最终曼联并没有能够冲击冠军成功,奥法雷尔功亏一篑。
到了1972-73赛季,奥法雷尔依然没有办法解决更衣室的矛盾,曼联开局不利,在1972年12月被水晶宫队5比0血洗,遭遇了罕见的羞辱,曼联管理层三天后直接炒掉了主帅。
奥法雷尔之后是汤米-多切蒂接受。此时曼联内部风云激荡,先是贝斯特与俱乐部决裂离开,然后是查尔顿正式宣布退役,丹尼斯-劳则去了曼城,整个球队可谓分崩离析。球队在1973-74赛季为了保级而苦苦挣扎,最终只能无奈地降级。
降入乙级之后,多切蒂果断重组球队。曼联也止跌回稳,在1974-75赛季拿到乙级联赛冠军,重新返回顶级联赛。
多切蒂的球队变得富有竞争力,在1975-76赛季球队还打入了足总杯决赛,联赛中的表现也令人眼前一亮。到了1976-1977赛季他带队再次打入了足总杯决赛,最终2:1击败了利物浦队,勇夺冠军。
曼联在1977年夏天也就是在夺得足总杯冠军一个月后,突然撤掉了多切蒂的主帅职务。戴夫-塞克斯顿接任主帅,重新向冠军发起冲击。曼联四度在市场上创下了转会费的纪录,引入乔顿、麦克奎因、威尔金斯和伯特斯等名将。塞克斯顿麾下,曼联在1979年闯入足总杯决赛,在1979-80赛季中更是踢得虎虎生风,联赛中仅落后利物浦两分而排名亚军。
但这也是塞克斯顿的最强音了,他的曼联在1980-81赛季中发挥不佳,球队也变得沉闷乏力,联赛中难见起色,塞克斯顿在这个赛季结束之后黯然下课。
曼联的选帅开始出现困难,当时英格兰的名帅洛瑞-麦克梅内米、博比-罗布森和朗-索恩德斯都公开拒绝了曼联的邀请。
直到1981年夏天,西布朗队主帅罗恩-阿特金森接任。新帅从西布朗队挖来了核心主力罗布森,还引进了苏格兰球星斯特拉坎,重新打造了前场进攻架构。阿特金森还积极提拔了曼联青训球员,怀特塞德、马克-休斯等都成长为一线队主力。
阿特金森通过引援和提拔青训球员,大大地增强了球队实力。他雄心勃勃,发出了夺冠宣言。阿特金森打法上注重进攻,寻求快速推进和积极抢断,非常坚决地贯彻风靡英伦的442阵型。他指挥的曼联打出过连胜19场这样恢弘的战绩,成为英格兰足坛最受欢迎的球队之一。
但阿特金森的执教并没有让曼联脱胎换骨,冠军也只是他的幻梦。在接连获得两个足总杯冠军,联赛最好成绩冲到第二之后,球队到了1986-87赛季就又开始了突然的崩盘。
1986年11月时,曼联这支昔日豪门再次跌入了降级区边沿,黑暗的阴影再次令人担惊受怕。从1968年的辉煌,到1986年时的困境,曼联的下滑令人倍感无奈,也让死忠粉丝们深感痛心。
但无论如何,曼联的球迷依然对球队拥有着信心。
为什么?
即如现在,很多曼联球迷已经适应了所谓网红球队的定位,但他们也依然明白这支球队的底蕴所在。
曼联为什么会被称为英超最成功的俱乐部?
即使是弗格森已经退休了十年,曼联已经沉沦了接近十年,为什么还是会有那么强的底气?
为什么曼联的球迷会认定球队能战胜困难,重新崛起,再次复兴?
到底这支球队有什么魔力?
答案,来自于曼联的历史,而历史昭示着未来。
曼联起于草莽,是铁路工人创建的队伍,一出生就拥有着战斗意志。这支球队立足曼彻斯特,赢得曼彻斯特杯冠军,参加英格兰甲级联赛,遭遇降级,面临收不抵支的财政困难......他们不会放弃;从乙级冲到甲级,夺得1907-08赛季甲级联赛冠军,夺得1908-09赛季足总杯,再夺1910-11赛季联赛冠军,他们的意志和目标坚定,激励着自己力争冠军。
曼联在曼格纳尔挂印而去后陷入第一次艰难时期,但曼联没有失去信心,始终在拼搏。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对曼联打击巨大,但球队依然保留着坚强的斗志,挣扎着向前。
马特-巴斯比带领曼联取得辉煌成功,让球队迈入了欧洲豪门的殿堂。在此期间,曼联经受住了慕尼黑空难的打击,更是让球队的精神底蕴更进一步。曼联的浴火重生,打上了勇敢顽强的烙印,也让曼联的历史底蕴变得更为深重。
没有什么困难是曼联克服不了的,曼联的精神永远不死!
这个球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始终拥有强大的自信。他们坚信只要不停止努力,胜利始终会来。
这支球队的“红魔”绰号也与此有关。1960年时英格兰“Salford Rugby”橄榄球队到法国参加比赛,身穿红色战袍的球队彪悍勇武,令法国上下都非常震撼,将这支球队称为“曼联之队”。巴斯比受此启发,提议将曼联也称为“红魔”,希望球队拥有不死的魔性和勇猛的奋斗精神。
曼联不会向命运低头认输,即使他们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厄运考验。曼联也不会向困难低头认输,因为他们一诞生就开始战斗。从当年的纽顿-希斯LYR队到如今的英超劲旅,从英格兰西北的弱旅到今日之欧洲豪门,球队一路走来,自然而言就拥有了深厚的底蕴;从最早的联赛冠军,到巴斯比时期的红色王朝,这支球队经历过传奇般的胜利,也经历过毁灭性的灾难,但他们始终都在坚持,始终都在维系,始终都拥有坚定的强者之心。
从历史到血脉,从传统到底蕴,这支球队永远不会屈服于困难,永远不会放弃抗争。曼联的精神一直在激励在所有人,也团结着所有人去战斗,去追求胜利。
永远保持战斗精神,这就是他们的DNA。
曼联不会向困难低头,不会向不公平低头,因为他们拥有着战斗的传统。这种抗争甚至超出了职业足球的竞技领域,在更大的范围展现出来。1906年之后,英格兰工会运动浪潮涌向足球领域,在别人都在犹豫观望之际,曼联球员梅瑞迪斯和查里-罗伯茨主动站了出来,在1907年12月2日组建了“足球球员及教练联盟协会”,成立了足球联赛中的第一个工会组织。
曼联俱乐部选择和球员站在一起,全力支持“球员联盟”成立。在曼联的带动之下,很多足球俱乐部都成立了工会。
英足总认为权力受损,严令各俱乐部立即解散工会,在1909年开始甚至痛下杀手,对加入了“球员同盟”的球员实施无限期停赛。“球员同盟”针锋相对,号召球员以罢工回应,誓死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
曼联面临英足总的威胁,坚决顶住了无理的高压,明确支持维权运动。恼羞成怒的英足总对曼联全队进行禁赛,甚至叫嚣要驱逐曼联,禁止曼联参加联赛。
曼联的斗志如火燃烧,宁愿被禁赛也不退缩,甚至将英足总控告到了法院。
曼联的不屈和顽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米德尔斯堡、纽卡斯尔、桑德兰等多家俱乐部支持球员重新成立了工会,并声称将进行罢赛,支持曼联的禁赛。其他球队也发动了罢赛来支持曼联,有些球队还准备脱离英足总,成立新的联赛。
英足总在广泛的压力下最终承认失败,取消了对曼联禁赛。
曼联俱乐部的表现得到了广泛的尊重,“工会斗争”体现了曼联俱乐部认可球员的利益,敢于斗争的精神。
也是由此开始,曼联俱乐部彻底得罪了英足总这个官僚机构,后续经常被针对性对待,遭遇各种不公。
除了这些斗争之外,曼联更让人熟悉的特点,还是球场上的好斗精神,为了胜利战斗到底的表现。无论哪一任主帅,曼联总是不会向球场的对手低头,不会在强手面前认输。他们即使实力不如,即使阵容不整,也总是要坚持进攻,总是要和对手硬碰硬。曼联比赛很多的经典大逆转,正是这种斗志的展现。
纵观曼联成立至今的一百多年漫长历史,辉煌的华彩乐章与没落的瓦砾碎石齐鸣,联赛登顶与悲惨降级交替,商业之王与濒临破产擦肩,欧冠荣耀与空难伤痛映衬……曼联经历了一个伟大球队所经历的一切。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现代足球的商业化已经登峰造极,网络时代更是将球队变成了流量大户,而球员早已不是100年前苦哈哈的工人阶层。现在的曼联巨星如云,随便球星的周薪都是工人阶层无法想象的数字,曼联也不再是单纯属于英格兰球迷的俱乐部,早变成了资本家私有的豪华印钞机,彻底的富豪俱乐部。
即使如此,曼联也依然在努力传承着战斗精神。在这个时尚化、娱乐化的时代里,曼联依然在努力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在球队的根子里,曼联依然流淌着与生俱来的那些基因。这种情况其实在今天也是如此,在弗格森退役之后,曼联不断堕落挣扎,但球队的历史传统依然没有改变,战斗的精神依然在最危机时发挥着作用。
而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了1986年11月时,弗格森让曼联开始了历史的新一页。
出身贫寒的弗格森,好勇斗狠的弗格森,性格彪悍的弗格森,和曼联传统战斗精神实在是太吻合了,弗格森好像就是专门给曼联准备的教练,他和曼联简直就是天生一对。
这次的临危受命,就是命运再完美不过的安排。
第13章 高湾少年
“弗格森在格拉斯哥的船厂工区中出生,并在此渡过了难忘的少年时代。他的家庭条件并不是非常富裕,但他依然可以在父母关爱中成长。他享受着踢球的快乐,和其他伙伴一起挥洒着少年意气,和别人争强斗狠。这个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男孩,经过了被魔鬼注视的旷野岁月,从小就有了好胜的性格,也有着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的意志。”
——题记
红魔新主帅弗格森刚一露面,俱乐部就被蜂拥而至的记者们包围。媒体们无比积极地挖掘这个主帅的一切消息,简直就像狗仔队一样无孔不入。
弗格森的身世很快就被挖掘,媒体与球迷都对这个据说“启动吹风机就能够把大西洋吹干”的“暴君”大感兴趣。
阿历克斯-弗格森在1941年12月31日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市克莱德河畔高湾峡区造船厂的家属区,他的父亲亚历山大-弗格森是高湾区造船厂的普通金属扳工,母亲伊丽莎白-哈迪则是家庭妇女。弗格森一家住在厂区之中高文路667号的一套租来的房子里,生活并不富裕。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伊丽莎白-哈迪在家里生产,甚至都没去医院。
弗格森在高湾造船厂出生之时,苏格兰格拉斯哥正处于造船业大发展时期,整个地区迎来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尽管那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但格拉斯哥则因为种种原因成为了整个欧洲的造船和维修中心之一,也是当时苏格兰的经济中心之一。
“我记得那时高湾地区布满了巨型的船厂,三座船坞里都堆满了船只。”多年以后弗格森和记者回到故地寻访,还能清晰地想起儿时的细节。弗格森说:“这里曾经是英格兰的造船中心,也是整个欧洲的造船中心。高湾最热闹时人口达到了14万多,比当时曼彻斯特市区人口还要多。这里经济非常活跃,船厂不断接到制造巨型轮船的订单,还有各种轮船的维修和维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格拉斯哥高湾造船业经历了短暂的辉煌,然后就迅速地走向了衰落。工厂开始纷纷关门,大量的业务消失,人口也开始减少,社区自然走向衰败。
弗格森对此感慨万千,“船坞作坊经历了毁灭性打击,这比战争的烈火还要彻底。不仅船坞自身,还包括自动化工业、轻工业以及各种服务业都深受影响。人们如同潮水一般涌来,也像潮水一样离开,这片地区被抛弃了。没有人能够知道这里以前是怎么样的,除了我们这些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人。”
弗格森对童年生活的记忆一直都很深,“我就在哈兰德和沃尔夫船坞对面的厂区长大,当我有记忆时这里一切都很繁忙。我在工人走来走去的嘈杂声、轮船试水的汽笛声、钳工榔头的噪音中成长。我习惯了那种工业气息,习惯了生活在如此巨大的社区里。我那时的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不会想要啥有啥,但也没有贫穷到无法生存。有饭吃,能吃饱肚子,有衣服穿,遇到事情能够找爸爸妈妈做主。我从小就能够顺利上学,父母把我照顾得很好。我总是能够穿得很干净整洁,绝不会衣衫褴褛。虽然家里没有专门的浴室,但厂区里有很大的澡堂,每个人都能够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厂区很大,大家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有些家庭养了很多孩子,可能无法一一照顾周到。就像劳他们就有18个孩子,所以他们的家有时候像是战场一样。”
弗格森非常怀念自己的童年时光,“我的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我可以随意出入每个家庭,甚至会和一大堆小伙伴集中在一起玩闹。整条街的街坊都是一体的,我们每一个家庭都互相认识,到处都是叔叔、阿姨,到处都是我们同辈的兄弟姐妹。”
弗格森的生活不是世外桃源,厂区里弥漫着混乱的元素。弗格森说,“在外人看来,衰落的高湾社区很像电影《教父》中世纪初纽约的贫民窟。我上的第一所学校是格拉斯哥评价最差的,有犯罪记录的男孩比例最高。苏格兰最后被判绞刑的杀人犯,就是在我们附近的一条街上持刀杀人。那个被害者我们也认识,他是我俱乐部队友的叔叔。听上去是不是很恐怖?高湾是不是到处都充斥着暴力与杀戮?不,那只是小概率事件。我的童年并没有笼罩在恐怖的阴影中。”
弗格森说:“我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这些可怕新闻,小孩子不会接触到这些。我当然也知道生活不是只有开心地玩耍。我的表弟克里斯多弗有小儿麻痹症,他住在高湾的万洛克街,我们小伙子认为无法无天的地方。有一次他被几个孩子蓄意欺辱,我的姑妈就叫我去帮忙。我立即叫上小伙伴们一起为表弟出头,逐个找上门去打架,帮表弟出气,那些欺负我表弟的家伙们望风而逃。”
和弗格森一起成长的都是船工子弟,后来都走向了不同的城市和生活。有些人后来进了监狱,或者有人酗酒而成了醉鬼,但大多数人还是长大之后找到不同的工作,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弗格森说:“我当然不同意从小生活的地方是犯罪天堂,我们大多数家庭都有一种工人阶级的道德标准,父母们自己就是很好的示范,他们会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更加重视。我的大多数朋友都在这种鼓励下走上正路。但是不可必免地有一些人没有勇气抗拒诱惑。这样的情况全世界哪里都一样。”
弗格森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父亲。父亲很小就带他走上了足球道路,让他从小就喜欢足球,走上职业足球之路。
弗格森的父亲是一个资深的足球爱好者,曾经加盟贝尔法斯特的格林特兰队。他在一生中最骄傲的成就之一,就是游说格拉斯哥市政府在高湾地区成立一个足球俱乐部,专门培养青少年投身这项运动中。这个汉米尔顿山俱乐部后来赢得了苏格兰少年组的冠军,培养的左边锋凯斯基成为流浪者队明星,在苏格兰红极一时。
父亲不仅让弗格森从小就热爱足球,还给了弗格森的良好教育和生活。弗格森非常感激自己的父亲,后来专门给自己的第一匹赛马取名为“昆士兰之星”,以纪念当年他父亲曾经建造过的船舶。在曼彻斯特定居之后,他也把家定名叫“费尔菲尔兹”,那是他父亲任职过的造船厂名字。
弗格森小时候生性跳脱,热爱自由,并不喜欢读书。同学们都认为他非常聪明,敢于大胆争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性格非常要强,而脾气则十分火爆。尽管大多数同学都很喜欢他,但从来没有人认为弗格森是个乖学生。弗格森从小喜欢运动,特别热爱足球,喜欢冒险,喜欢模仿球星们做各种高难度动作,早早加入学校足球队。
多年后弗格森的同学如此回忆:“阿历克斯踢足球并不厉害,他个子太小了,体重不够,速度也没有……但他真的热爱足球,很积极地踢球。”
“弗格森个子矮小,身体瘦弱,没有任何存在感,我不记得他入选过学校足球队。”
同学们认为弗格森难以在一众身材高大、身体强壮的同学中出类拔萃,但弗格森坚持认为自己才是学校足球队里最出色的一员。
放学之后,弗格森和小伙伴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厂区里闲逛,游戏,踢球。除了自己踢球,他们也还经常和厂区里的小孩子们进行比赛,随着比赛而来的有一大堆的争执、吵闹和打斗……弗格森的回忆说,“在社区里面,我受到的‘教育’很好,那就是自强不息。我们所做的事除了踢足球就是打架,特别是因为踢足球而引发的打架,简直是每天都会发生,每次都有不少人参与。那时候球场的犯规几乎每一下都会惹来争执,没有谁能够服气。我们往往没有裁判,即使有临时裁判也不会听他的。我们经常在一次犯规之后就已经开始动手。小孩子们的这种争斗当然是受到大人们的影响,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这是我们的足球传统。”
弗格森和小伙伴们一直都保持了真挚的友谊。弗格森说:“我们所有的人互相认识,我经常和一队小孩们赤脚走在船坞的那些钢梁和铁板上,就像是在自己的地盘巡逻。我们和外面来的入侵者们打架,团结一致抵抗外来的小混混。在我身处的社区里面,你会有一种大家庭的感觉。我们都住得那么近,那么亲密。你有时会听到‘夜不闭户’的故事。有时候你会在进屋之后看到‘利琦(弗格森母亲的昵称),我拿走了一杯糖’、‘利琦,我借了你的一些茶叶’或者‘利琦,送你们一点松饼’……类似这样的字条。人们共同分享彼此的东西,乐于互相帮助。所有的邻居都相互认识,他们都是一起工作的工友,比我们这些小屁孩的关系还要紧密相连。不像今天我甚至不认识对面的邻居,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做什么的。”
弗格森慢慢地长大了,他在条件艰苦但却充满了阳刚气质的地区成长,养成了坚毅正直的品质。弗格森和小伙伴们一起踢球和游玩,在学会了踢球的同时学会了打架,性格里有着极强的好斗争胜一面,“我小时候的经历教育我一个道理,对那些说服不了的岩石脑袋,对那些敢冒犯你的家伙,拳头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弗格森一直怀念这一段生活经历,在他成长为世界级的名帅之后也经常回忆起这段时光。他从来不会为自己的出身感到羞愧,而是为此感到骄傲。
记者们的笔下则是这么描述,“弗格森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寒冷而艰苦的岁月里长大,度过了被魔鬼关注过的少年时代。他的少年生活并不是舒适如意的,也没有像什么天才那样早早被挖掘。苏格兰格拉斯哥的峻峭山峡与广阔的海湾孕育了弗格森,湾区造船业厂区的艰苦环境锻造了弗格森,底层社区的艰苦和团结也磨炼了弗格森。这使得他从小就独立坚强,为了成功而愿意去奋斗,去争取。”
弗格森从少年时期就养成的好胜性格,一直影响他的人生。而到了15岁左右的时候,为了投身职业足球,弗格森很早就离开了工厂,放弃了钳工的工作。
无论他去到哪里,弗格森依然保持着高湾船工的性格传承,保持着船工儿子的本色。
第13章 高湾少年
“弗格森在格拉斯哥的船厂工区中出生,并在此渡过了难忘的少年时代。他的家庭条件并不是非常富裕,但他依然可以在父母关爱中成长。他享受着踢球的快乐,和其他伙伴一起挥洒着少年意气,和别人争强斗狠。这个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男孩,经过了被魔鬼注视的旷野岁月,从小就有了好胜的性格,也有着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的意志。”
——题记
红魔新主帅弗格森刚一露面,俱乐部就被蜂拥而至的记者们包围。媒体们无比积极地挖掘这个主帅的一切消息,简直就像狗仔队一样无孔不入。
弗格森的身世很快就被挖掘,媒体与球迷都对这个据说“启动吹风机就能够把大西洋吹干”的“暴君”大感兴趣。
阿历克斯-弗格森在1941年12月31日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市克莱德河畔高湾峡区造船厂的家属区,他的父亲亚历山大-弗格森是高湾区造船厂的普通金属扳工,母亲伊丽莎白-哈迪则是家庭妇女。弗格森一家住在厂区之中高文路667号的一套租来的房子里,生活并不富裕。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伊丽莎白-哈迪在家里生产,甚至都没去医院。
弗格森在高湾造船厂出生之时,苏格兰格拉斯哥正处于造船业大发展时期,整个地区迎来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尽管那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但格拉斯哥则因为种种原因成为了整个欧洲的造船和维修中心之一,也是当时苏格兰的经济中心之一。
“我记得那时高湾地区布满了巨型的船厂,三座船坞里都堆满了船只。”多年以后弗格森和记者回到故地寻访,还能清晰地想起儿时的细节。弗格森说:“这里曾经是英格兰的造船中心,也是整个欧洲的造船中心。高湾最热闹时人口达到了14万多,比当时曼彻斯特市区人口还要多。这里经济非常活跃,船厂不断接到制造巨型轮船的订单,还有各种轮船的维修和维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格拉斯哥高湾造船业经历了短暂的辉煌,然后就迅速地走向了衰落。工厂开始纷纷关门,大量的业务消失,人口也开始减少,社区自然走向衰败。
弗格森对此感慨万千,“船坞作坊经历了毁灭性打击,这比战争的烈火还要彻底。不仅船坞自身,还包括自动化工业、轻工业以及各种服务业都深受影响。人们如同潮水一般涌来,也像潮水一样离开,这片地区被抛弃了。没有人能够知道这里以前是怎么样的,除了我们这些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人。”
弗格森对童年生活的记忆一直都很深,“我就在哈兰德和沃尔夫船坞对面的厂区长大,当我有记忆时这里一切都很繁忙。我在工人走来走去的嘈杂声、轮船试水的汽笛声、钳工榔头的噪音中成长。我习惯了那种工业气息,习惯了生活在如此巨大的社区里。我那时的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不会想要啥有啥,但也没有贫穷到无法生存。有饭吃,能吃饱肚子,有衣服穿,遇到事情能够找爸爸妈妈做主。我从小就能够顺利上学,父母把我照顾得很好。我总是能够穿得很干净整洁,绝不会衣衫褴褛。虽然家里没有专门的浴室,但厂区里有很大的澡堂,每个人都能够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厂区很大,大家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有些家庭养了很多孩子,可能无法一一照顾周到。就像劳他们就有18个孩子,所以他们的家有时候像是战场一样。”
弗格森非常怀念自己的童年时光,“我的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我可以随意出入每个家庭,甚至会和一大堆小伙伴集中在一起玩闹。整条街的街坊都是一体的,我们每一个家庭都互相认识,到处都是叔叔、阿姨,到处都是我们同辈的兄弟姐妹。”
弗格森的生活不是世外桃源,厂区里弥漫着混乱的元素。弗格森说,“在外人看来,衰落的高湾社区很像电影《教父》中世纪初纽约的贫民窟。我上的第一所学校是格拉斯哥评价最差的,有犯罪记录的男孩比例最高。苏格兰最后被判绞刑的杀人犯,就是在我们附近的一条街上持刀杀人。那个被害者我们也认识,他是我俱乐部队友的叔叔。听上去是不是很恐怖?高湾是不是到处都充斥着暴力与杀戮?不,那只是小概率事件。我的童年并没有笼罩在恐怖的阴影中。”
弗格森说:“我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这些可怕新闻,小孩子不会接触到这些。我当然也知道生活不是只有开心地玩耍。我的表弟克里斯多弗有小儿麻痹症,他住在高湾的万洛克街,我们小伙子认为无法无天的地方。有一次他被几个孩子蓄意欺辱,我的姑妈就叫我去帮忙。我立即叫上小伙伴们一起为表弟出头,逐个找上门去打架,帮表弟出气,那些欺负我表弟的家伙们望风而逃。”
和弗格森一起成长的都是船工子弟,后来都走向了不同的城市和生活。有些人后来进了监狱,或者有人酗酒而成了醉鬼,但大多数人还是长大之后找到不同的工作,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弗格森说:“我当然不同意从小生活的地方是犯罪天堂,我们大多数家庭都有一种工人阶级的道德标准,父母们自己就是很好的示范,他们会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更加重视。我的大多数朋友都在这种鼓励下走上正路。但是不可必免地有一些人没有勇气抗拒诱惑。这样的情况全世界哪里都一样。”
弗格森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父亲。父亲很小就带他走上了足球道路,让他从小就喜欢足球,走上职业足球之路。
弗格森的父亲是一个资深的足球爱好者,曾经加盟贝尔法斯特的格林特兰队。他在一生中最骄傲的成就之一,就是游说格拉斯哥市政府在高湾地区成立一个足球俱乐部,专门培养青少年投身这项运动中。这个汉米尔顿山俱乐部后来赢得了苏格兰少年组的冠军,培养的左边锋凯斯基成为流浪者队明星,在苏格兰红极一时。
父亲不仅让弗格森从小就热爱足球,还给了弗格森的良好教育和生活。弗格森非常感激自己的父亲,后来专门给自己的第一匹赛马取名为“昆士兰之星”,以纪念当年他父亲曾经建造过的船舶。在曼彻斯特定居之后,他也把家定名叫“费尔菲尔兹”,那是他父亲任职过的造船厂名字。
弗格森小时候生性跳脱,热爱自由,并不喜欢读书。同学们都认为他非常聪明,敢于大胆争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性格非常要强,而脾气则十分火爆。尽管大多数同学都很喜欢他,但从来没有人认为弗格森是个乖学生。弗格森从小喜欢运动,特别热爱足球,喜欢冒险,喜欢模仿球星们做各种高难度动作,早早加入学校足球队。
多年后弗格森的同学如此回忆:“阿历克斯踢足球并不厉害,他个子太小了,体重不够,速度也没有……但他真的热爱足球,很积极地踢球。”
“弗格森个子矮小,身体瘦弱,没有任何存在感,我不记得他入选过学校足球队。”
同学们认为弗格森难以在一众身材高大、身体强壮的同学中出类拔萃,但弗格森坚持认为自己才是学校足球队里最出色的一员。
放学之后,弗格森和小伙伴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厂区里闲逛,游戏,踢球。除了自己踢球,他们也还经常和厂区里的小孩子们进行比赛,随着比赛而来的有一大堆的争执、吵闹和打斗……弗格森的回忆说,“在社区里面,我受到的‘教育’很好,那就是自强不息。我们所做的事除了踢足球就是打架,特别是因为踢足球而引发的打架,简直是每天都会发生,每次都有不少人参与。那时候球场的犯规几乎每一下都会惹来争执,没有谁能够服气。我们往往没有裁判,即使有临时裁判也不会听他的。我们经常在一次犯规之后就已经开始动手。小孩子们的这种争斗当然是受到大人们的影响,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这是我们的足球传统。”
弗格森和小伙伴们一直都保持了真挚的友谊。弗格森说:“我们所有的人互相认识,我经常和一队小孩们赤脚走在船坞的那些钢梁和铁板上,就像是在自己的地盘巡逻。我们和外面来的入侵者们打架,团结一致抵抗外来的小混混。在我身处的社区里面,你会有一种大家庭的感觉。我们都住得那么近,那么亲密。你有时会听到‘夜不闭户’的故事。有时候你会在进屋之后看到‘利琦(弗格森母亲的昵称),我拿走了一杯糖’、‘利琦,我借了你的一些茶叶’或者‘利琦,送你们一点松饼’……类似这样的字条。人们共同分享彼此的东西,乐于互相帮助。所有的邻居都相互认识,他们都是一起工作的工友,比我们这些小屁孩的关系还要紧密相连。不像今天我甚至不认识对面的邻居,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做什么的。”
弗格森慢慢地长大了,他在条件艰苦但却充满了阳刚气质的地区成长,养成了坚毅正直的品质。弗格森和小伙伴们一起踢球和游玩,在学会了踢球的同时学会了打架,性格里有着极强的好斗争胜一面,“我小时候的经历教育我一个道理,对那些说服不了的岩石脑袋,对那些敢冒犯你的家伙,拳头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弗格森一直怀念这一段生活经历,在他成长为世界级的名帅之后也经常回忆起这段时光。他从来不会为自己的出身感到羞愧,而是为此感到骄傲。
记者们的笔下则是这么描述,“弗格森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寒冷而艰苦的岁月里长大,度过了被魔鬼关注过的少年时代。他的少年生活并不是舒适如意的,也没有像什么天才那样早早被挖掘。苏格兰格拉斯哥的峻峭山峡与广阔的海湾孕育了弗格森,湾区造船业厂区的艰苦环境锻造了弗格森,底层社区的艰苦和团结也磨炼了弗格森。这使得他从小就独立坚强,为了成功而愿意去奋斗,去争取。”
弗格森从少年时期就养成的好胜性格,一直影响他的人生。而到了15岁左右的时候,为了投身职业足球,弗格森很早就离开了工厂,放弃了钳工的工作。
无论他去到哪里,弗格森依然保持着高湾船工的性格传承,保持着船工儿子的本色。
第14章 “他咬你,你就咬回去啊!”
“弗格森足球之路十分坎坷,尽管他在高湾地区少年成名,但一开始也只是在业余球队踢球而已。从业余球队到职业俱乐部,他的每一步跃升都非常不容易。直到那一场对阵流浪者的比赛,他才突然惊艳了整个足坛。”
——题记
弗格森在父亲引领之下爱上了足球,家门口的小片空地,高湾厂区的空旷地、社区窄街的路口以及学校的运动场,都是他和小伙伴们快乐地踢球的乐园。弗格森愉快地学习各种技巧,快活地四处奔跑,不知疲倦地进攻,勇猛地对抗,努力地射门。哪怕被对手撞翻在地,哪怕粗粝的球场渣土磨破膝盖,浑身煤灰脏得像个小泥鬼,都无法阻止他的热情。
弗格森在小学时做过两次疝气手术,后来还被诊断肾脏有问题,被医生建议避免踢球,但弗格森并没有放弃。弗格森在7岁时加入社区的“高湾海盗队”,参加当地12岁以下年龄组比赛。他后来加入周末圣经学校的童子军足球队,获得过格拉斯哥地区杯的冠军。
弗格森第一次获得“正式比赛”的冠军就是在童子军足球队,教练詹尼给买了双份的大冰激凌作为奖励。弗格森多年以后依然记得那种快乐:“我们不但赢得了冠军,还赢得了美味的冰激凌,那可是少见的奖品。我们一边吃一边走,球鞋挂在脖子上来回晃荡,不停地讨论比赛的细节,一路都是欢声笑语,这是我小时候最愉快的经历。”
弗格森13岁时接受正规的足球训练,成为高湾中学的校队主力,带领球队夺得了白地杯、城堡杯等校际比赛冠军,还夺得格拉斯哥地区中学联赛冠军,史无前例地杀入全苏格兰中学联赛的盾牌杯决赛。
那场比赛的对手圣帕特中学校队非常强大,队里有6名苏格兰少年队的成员。比赛双方实力悬殊,结果毫无悬念,高湾中学被踢了个4比0比分落败。尽管一开始高湾中学队还踢得非常顽强,离终场10分钟时双方还是0比0。但最后10分钟风云突变,高湾中学队门将手指骨折下场,全队就此一溃千里。
教练西明顿非常生气,他不能接受球队因突发事件而大败溃输。“比赛结束后教练非常愤怒,他挨个大骂了我们一顿,好几个小伙伴都被他骂哭了。”弗格森后来回忆说,“他不能接受这种失败,他要求我们要做好面对任何困难的准备,但我们没有做到。我开始明白斗志对比赛的作用,踢球就要绝不认输,永远不要认怂。”
弗格森说:“我父亲从来不夸奖别人,但却总是说西明顿老师是个‘好人’,要我一定要听他的话。”
弗格森后来加入了格拉斯哥中学队,同时为苏格兰最成功的业余球队鼓堂队踢球。弗格森在鼓堂队的杰作是对阵莫斯公园队,他疯狂地进了9个球。随着球技不断进步,弗格森入选了苏格兰中学联队。弗格森一直努力希望能加入职业俱乐部,但可惜未能如愿。
毕业之后弗格森先到当船厂学徒,加入了业余球队女王公园队。女王公园队被誉为苏格兰最大的业余足球俱乐部,同时拥有四个级别的球队,还有全苏格兰屈指可数的标准球场,可以进行正式的足球比赛。
弗格森这一年16岁,他开始过着一边踢球,一边当船厂学徒的生活。当离17岁生日还有一个月时,弗格森在斯特兰瑞尔进行的客场比赛中得到第一次亮相的机会。弗格森的记忆中那几乎是一场噩梦,他懵懵懂懂地被教练扔上了场,被安排去踢右边锋,但他之前从来没有踢过这个位置,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对方的左后卫麦克奈特非常凶悍,简直是一辆小坦克。在一次冲撞之后两人都倒在地上,但麦克奈特居然扑上来咬了弗格森一口。
弗格森被吓呆了。
中场休息,主帅对他大吼。弗格森说:“主帅疯狂地骂我,他说球队里没有人躲着对手,每一个球员都应该是一个斗士,说我太不像话了,是一个软蛋。”
“他咬我……”弗格森低头分辩。
“咬你?”主帅大声叫起来,“混蛋!你不会干他一拳,或者直接咬回去?!”
这样也可以?!
弗格森如梦初醒,小时候在街头和小混混打架的招数也可以用——他妈的为什么不早说?!
下半场比赛开始,队友哈斯蒂“专门”跑到右半场踢了对手麦克奈特一脚,哪怕付出黄牌代价也要帮弗格森出气。弗格森这时候已经焕然一新,一上来就到处找麦克奈特晦气,一纠缠就下狠手。麦克奈特发现真斗起狠来还弄不过这个家伙,最后只好躲着踢。
弗格森说,“老大把我们照顾得很好,我们球队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是不容置疑的。队友们如此拼命其实也不会多挣一个便士,他们纯粹就是为我出气。他们这种仗义的精神让我深深感动。”
那场比赛最后演变成全武行,双方一场群殴,几乎人人带伤。
苏格兰《星期日邮报》记者评论:“弗格森是一个不错的苗子,脚下技术有亮点,就是有点儿慢,并且没有位置感,他好像不会踢这个位置。”
弗格森哭笑不得,“我不是慢,而是被对手铲伤了,没办法快起来。我自己没踢过那个位置,是真的没有任何经验。”
弗格森随后在对阿洛队的比赛中头球得分,帮助球队4比2赢球。弗格森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出场机会,逐渐成为球队的主力。弗格森迅速适应球场激烈对抗,他虽然是队中年龄最小的,但却自带狠人属性,踢球非常凶悍粗野。
“弗格森以脾气暴躁闻名,可不会和你彬彬有礼。他如果不爽就会给人一肘子,或者直接拳脚交加。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不要轻易惹他,即使是训练赛也不行。比赛对手也都知道这是个小辣椒,对抗非常凶狠,就算被打得鼻青脸肿也不会服输,再怎么样也要干对手一下子。”队友哈斯蒂在多年以后对弗格森的印象依然极为深刻。
女王公园队的门将平克顿说,“我们年龄上比他大很多,不过这个小伙子天赋真的不错”。拥有“石墙”外号的平克顿经常和弗格森练习射门,“他可能不是队里训练时间最多的,但绝对是最勤奋的。他必须要挤出时间去船厂工作,因此他需要效率。他在训练时候非常投入,非常认真。他速度很快,射门更是势大力沉,我在训练中和他对抗,他各种各样的射门令我不得不全力以赴。”
平克顿对于弗格森的好斗和凶狠记忆尤为深刻,“弗格森在球场上充满了激情,不停地奔跑着,像是被激怒的野猪。他动作非常粗野,很容易招红牌。那个时候他还太小,身体单薄,但没人敢轻易惹他,很多时候别人都躲着他走。弗格森是那种狠人,就算被你干倒也要咬你一块肉下来的人。”
弗格森效力女王公园俱乐部的第一个赛季得到8 次出场机会,打进 3 个球。第二个赛季他出场 23 次进了 11 个球。队友罗宾-伍德对他赞不绝口:“弗格森进步很快,他的球风非常彪悍,从不退缩。他就像一个斗士,并且还是个大嗓门的斗士。你可以从大约一英里远的地方就听到他的吆喝,他那口标准的高湾口音会震撼你的灵魂。一听到他的声音,你就会想:‘哦,不,上帝啊!阿历克斯来了!’”
弗格森非常自信,不会盲目服从,认为教练不对的就会大声地提出来,有时候甚至直接“指导”队友。苏格兰足球博物馆馆长汤米-马尔科姆曾经是弗格森的对手,他记得面对弗格森时必须要很小心,提防弗格森凶狠的肘部动作。除此之外他对弗格森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这个家伙喜欢发号施令,指挥其他队员。他很惊讶弗格森那时候年纪不大,但却敢如此行事。
弗格森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随后的赛季他出场31场,打入20球,赢得了更多的球迷和媒体关注。远在英格兰的纽卡斯尔开始和他联系,本地球队圣-约翰斯通岩石俱乐部捷足先登,在1960年与弗格森签约,让他终于成为了职业球员。
弗格森加盟之后的第一个赛季仅出场十分钟,第二个赛季他的出场次数有所增加,但球队却不幸降级。弗格森留下来继续战斗,帮助球队重新升级。而等到圣-约翰斯通队升级之后,弗格森又被扔到了替补席,还差点被卖掉。
这个经历让弗格森进一步认清了足球职业的现实。
他在赛季里还经历了一次严重受伤,对手斯特华德结结实实地撞裂了他的面颊骨和鼻骨。弗格森满脸是血,当场昏迷。弗格森后来说:“那一刻我觉得头被炸开了,当场就昏迷过去。等到我醒来时发现自己整个头都包得严严实实的,一直处于脑震荡状态。我第一时间想的是可能踢不了球了,被毁容什么的根本没去考虑。”
弗格森引用了一句名言来为此总结:“你要靠剑谋生,就要做好在剑下丧命的准备。”
弗格森伤愈归队,却彻底失去了上场机会。他现在更明白了足球竞技的残酷。
弗格森这时候收到来自加拿大的工作机会,尽管只是钳工,但待遇不错。弗格森动摇了,相比沦为替补得不到出场机会,可能还得不到续约,工资也低得可怜,那还不如到加拿大当工匠赚钱。
对阵流浪者的比赛即将到来,心灰意冷的弗格森以为不会得到出场机会,于是就让弟弟的女朋友假冒母亲给教练布朗打电话,撒谎说弗格森感冒了,无法参加比赛。
布朗识穿了他的诡计,他直接给弗格森的家里打来了电报说:“让弗格森立刻亲自给我回电话,你这个家伙别想混了。”
全家都愕然不解,得知事情真相之后弗格森父亲非常生气说,“你立即打电话向教练道歉,不然你永远别再进这个家门!”
一向宠爱弗格森的母亲也瞪着眼睛看他,愤怒得差点喷出火来。
弗格森不得不打电话给布朗,“头儿,我是弗格森,之前的事情对不起。”
“你竟然敢让别人冒充你母亲来骗我,你真是个骗子。明天12点你必须来球队报到,不然你就有大麻烦了。”布朗非常愤怒地在电话那头说。
弗格森吓出一身冷汗,老老实实回去报到。主帅并没有立即追究弗格森的欺骗,反倒是因为伤病减员严重而直接让他首发踢前锋。
就这样,弗格森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登场比赛了。
弗格森那天在场上的表现只能用奇迹来解释,他毫不畏惧地冲锋,头顶脚踢不断进球,最终上演了帽子戏法!正是凭借着弗格森的惊人表现,他的球队战胜了流浪者队。
弗格森是第一个在流浪者主场打进帽子戏法的客场球员,一个在保级队替补席的家伙,毫无名气的前锋,居然在对阵联赛豪门防线砍瓜切菜般打入3球,这个消息直接震惊了苏格兰足坛,所有的记者都觉得无法相信,也无法用语言形容。
弗格森成为了俱乐部的英雄,也成为了苏格兰足坛的焦点人物。
第14章 “他咬你,你就咬回去啊!”
“弗格森足球之路十分坎坷,尽管他在高湾地区少年成名,但一开始也只是在业余球队踢球而已。从业余球队到职业俱乐部,他的每一步跃升都非常不容易。直到那一场对阵流浪者的比赛,他才突然惊艳了整个足坛。”
——题记
弗格森在父亲引领之下爱上了足球,家门口的小片空地,高湾厂区的空旷地、社区窄街的路口以及学校的运动场,都是他和小伙伴们快乐地踢球的乐园。弗格森愉快地学习各种技巧,快活地四处奔跑,不知疲倦地进攻,勇猛地对抗,努力地射门。哪怕被对手撞翻在地,哪怕粗粝的球场渣土磨破膝盖,浑身煤灰脏得像个小泥鬼,都无法阻止他的热情。
弗格森在小学时做过两次疝气手术,后来还被诊断肾脏有问题,被医生建议避免踢球,但弗格森并没有放弃。弗格森在7岁时加入社区的“高湾海盗队”,参加当地12岁以下年龄组比赛。他后来加入周末圣经学校的童子军足球队,获得过格拉斯哥地区杯的冠军。
弗格森第一次获得“正式比赛”的冠军就是在童子军足球队,教练詹尼给买了双份的大冰激凌作为奖励。弗格森多年以后依然记得那种快乐:“我们不但赢得了冠军,还赢得了美味的冰激凌,那可是少见的奖品。我们一边吃一边走,球鞋挂在脖子上来回晃荡,不停地讨论比赛的细节,一路都是欢声笑语,这是我小时候最愉快的经历。”
弗格森13岁时接受正规的足球训练,成为高湾中学的校队主力,带领球队夺得了白地杯、城堡杯等校际比赛冠军,还夺得格拉斯哥地区中学联赛冠军,史无前例地杀入全苏格兰中学联赛的盾牌杯决赛。
那场比赛的对手圣帕特中学校队非常强大,队里有6名苏格兰少年队的成员。比赛双方实力悬殊,结果毫无悬念,高湾中学被踢了个4比0比分落败。尽管一开始高湾中学队还踢得非常顽强,离终场10分钟时双方还是0比0。但最后10分钟风云突变,高湾中学队门将手指骨折下场,全队就此一溃千里。
教练西明顿非常生气,他不能接受球队因突发事件而大败溃输。“比赛结束后教练非常愤怒,他挨个大骂了我们一顿,好几个小伙伴都被他骂哭了。”弗格森后来回忆说,“他不能接受这种失败,他要求我们要做好面对任何困难的准备,但我们没有做到。我开始明白斗志对比赛的作用,踢球就要绝不认输,永远不要认怂。”
弗格森说:“我父亲从来不夸奖别人,但却总是说西明顿老师是个‘好人’,要我一定要听他的话。”
弗格森后来加入了格拉斯哥中学队,同时为苏格兰最成功的业余球队鼓堂队踢球。弗格森在鼓堂队的杰作是对阵莫斯公园队,他疯狂地进了9个球。随着球技不断进步,弗格森入选了苏格兰中学联队。弗格森一直努力希望能加入职业俱乐部,但可惜未能如愿。
毕业之后弗格森先到当船厂学徒,加入了业余球队女王公园队。女王公园队被誉为苏格兰最大的业余足球俱乐部,同时拥有四个级别的球队,还有全苏格兰屈指可数的标准球场,可以进行正式的足球比赛。
弗格森这一年16岁,他开始过着一边踢球,一边当船厂学徒的生活。当离17岁生日还有一个月时,弗格森在斯特兰瑞尔进行的客场比赛中得到第一次亮相的机会。弗格森的记忆中那几乎是一场噩梦,他懵懵懂懂地被教练扔上了场,被安排去踢右边锋,但他之前从来没有踢过这个位置,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对方的左后卫麦克奈特非常凶悍,简直是一辆小坦克。在一次冲撞之后两人都倒在地上,但麦克奈特居然扑上来咬了弗格森一口。
弗格森被吓呆了。
中场休息,主帅对他大吼。弗格森说:“主帅疯狂地骂我,他说球队里没有人躲着对手,每一个球员都应该是一个斗士,说我太不像话了,是一个软蛋。”
“他咬我……”弗格森低头分辩。
“咬你?”主帅大声叫起来,“混蛋!你不会干他一拳,或者直接咬回去?!”
这样也可以?!
弗格森如梦初醒,小时候在街头和小混混打架的招数也可以用——他妈的为什么不早说?!
下半场比赛开始,队友哈斯蒂“专门”跑到右半场踢了对手麦克奈特一脚,哪怕付出黄牌代价也要帮弗格森出气。弗格森这时候已经焕然一新,一上来就到处找麦克奈特晦气,一纠缠就下狠手。麦克奈特发现真斗起狠来还弄不过这个家伙,最后只好躲着踢。
弗格森说,“老大把我们照顾得很好,我们球队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是不容置疑的。队友们如此拼命其实也不会多挣一个便士,他们纯粹就是为我出气。他们这种仗义的精神让我深深感动。”
那场比赛最后演变成全武行,双方一场群殴,几乎人人带伤。
苏格兰《星期日邮报》记者评论:“弗格森是一个不错的苗子,脚下技术有亮点,就是有点儿慢,并且没有位置感,他好像不会踢这个位置。”
弗格森哭笑不得,“我不是慢,而是被对手铲伤了,没办法快起来。我自己没踢过那个位置,是真的没有任何经验。”
弗格森随后在对阿洛队的比赛中头球得分,帮助球队4比2赢球。弗格森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出场机会,逐渐成为球队的主力。弗格森迅速适应球场激烈对抗,他虽然是队中年龄最小的,但却自带狠人属性,踢球非常凶悍粗野。
“弗格森以脾气暴躁闻名,可不会和你彬彬有礼。他如果不爽就会给人一肘子,或者直接拳脚交加。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不要轻易惹他,即使是训练赛也不行。比赛对手也都知道这是个小辣椒,对抗非常凶狠,就算被打得鼻青脸肿也不会服输,再怎么样也要干对手一下子。”队友哈斯蒂在多年以后对弗格森的印象依然极为深刻。
女王公园队的门将平克顿说,“我们年龄上比他大很多,不过这个小伙子天赋真的不错”。拥有“石墙”外号的平克顿经常和弗格森练习射门,“他可能不是队里训练时间最多的,但绝对是最勤奋的。他必须要挤出时间去船厂工作,因此他需要效率。他在训练时候非常投入,非常认真。他速度很快,射门更是势大力沉,我在训练中和他对抗,他各种各样的射门令我不得不全力以赴。”
平克顿对于弗格森的好斗和凶狠记忆尤为深刻,“弗格森在球场上充满了激情,不停地奔跑着,像是被激怒的野猪。他动作非常粗野,很容易招红牌。那个时候他还太小,身体单薄,但没人敢轻易惹他,很多时候别人都躲着他走。弗格森是那种狠人,就算被你干倒也要咬你一块肉下来的人。”
弗格森效力女王公园俱乐部的第一个赛季得到8 次出场机会,打进 3 个球。第二个赛季他出场 23 次进了 11 个球。队友罗宾-伍德对他赞不绝口:“弗格森进步很快,他的球风非常彪悍,从不退缩。他就像一个斗士,并且还是个大嗓门的斗士。你可以从大约一英里远的地方就听到他的吆喝,他那口标准的高湾口音会震撼你的灵魂。一听到他的声音,你就会想:‘哦,不,上帝啊!阿历克斯来了!’”
弗格森非常自信,不会盲目服从,认为教练不对的就会大声地提出来,有时候甚至直接“指导”队友。苏格兰足球博物馆馆长汤米-马尔科姆曾经是弗格森的对手,他记得面对弗格森时必须要很小心,提防弗格森凶狠的肘部动作。除此之外他对弗格森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这个家伙喜欢发号施令,指挥其他队员。他很惊讶弗格森那时候年纪不大,但却敢如此行事。
弗格森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随后的赛季他出场31场,打入20球,赢得了更多的球迷和媒体关注。远在英格兰的纽卡斯尔开始和他联系,本地球队圣-约翰斯通岩石俱乐部捷足先登,在1960年与弗格森签约,让他终于成为了职业球员。
弗格森加盟之后的第一个赛季仅出场十分钟,第二个赛季他的出场次数有所增加,但球队却不幸降级。弗格森留下来继续战斗,帮助球队重新升级。而等到圣-约翰斯通队升级之后,弗格森又被扔到了替补席,还差点被卖掉。
这个经历让弗格森进一步认清了足球职业的现实。
他在赛季里还经历了一次严重受伤,对手斯特华德结结实实地撞裂了他的面颊骨和鼻骨。弗格森满脸是血,当场昏迷。弗格森后来说:“那一刻我觉得头被炸开了,当场就昏迷过去。等到我醒来时发现自己整个头都包得严严实实的,一直处于脑震荡状态。我第一时间想的是可能踢不了球了,被毁容什么的根本没去考虑。”
弗格森引用了一句名言来为此总结:“你要靠剑谋生,就要做好在剑下丧命的准备。”
弗格森伤愈归队,却彻底失去了上场机会。他现在更明白了足球竞技的残酷。
弗格森这时候收到来自加拿大的工作机会,尽管只是钳工,但待遇不错。弗格森动摇了,相比沦为替补得不到出场机会,可能还得不到续约,工资也低得可怜,那还不如到加拿大当工匠赚钱。
对阵流浪者的比赛即将到来,心灰意冷的弗格森以为不会得到出场机会,于是就让弟弟的女朋友假冒母亲给教练布朗打电话,撒谎说弗格森感冒了,无法参加比赛。
布朗识穿了他的诡计,他直接给弗格森的家里打来了电报说:“让弗格森立刻亲自给我回电话,你这个家伙别想混了。”
全家都愕然不解,得知事情真相之后弗格森父亲非常生气说,“你立即打电话向教练道歉,不然你永远别再进这个家门!”
一向宠爱弗格森的母亲也瞪着眼睛看他,愤怒得差点喷出火来。
弗格森不得不打电话给布朗,“头儿,我是弗格森,之前的事情对不起。”
“你竟然敢让别人冒充你母亲来骗我,你真是个骗子。明天12点你必须来球队报到,不然你就有大麻烦了。”布朗非常愤怒地在电话那头说。
弗格森吓出一身冷汗,老老实实回去报到。主帅并没有立即追究弗格森的欺骗,反倒是因为伤病减员严重而直接让他首发踢前锋。
就这样,弗格森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登场比赛了。
弗格森那天在场上的表现只能用奇迹来解释,他毫不畏惧地冲锋,头顶脚踢不断进球,最终上演了帽子戏法!正是凭借着弗格森的惊人表现,他的球队战胜了流浪者队。
弗格森是第一个在流浪者主场打进帽子戏法的客场球员,一个在保级队替补席的家伙,毫无名气的前锋,居然在对阵联赛豪门防线砍瓜切菜般打入3球,这个消息直接震惊了苏格兰足坛,所有的记者都觉得无法相信,也无法用语言形容。
弗格森成为了俱乐部的英雄,也成为了苏格兰足坛的焦点人物。
第15章 职业生涯的遗憾
“弗格森球员生涯非常努力,曾经获得过联赛金靴,但直到挂靴退役他也没有赢过联赛冠军,这实在是太遗憾了,特别是弗格森为了足球几乎已经付出了全部。”
——题记
弗格森以一人之力击败超级豪门格拉斯哥流浪者班霸球队,立即变得炙手可热。苏格兰联赛另一支劲旅邓弗姆林队马上伸出橄榄枝,在1964年夏天将弗格森招入球队。
弗格森就这样实现了效力顶级球队的梦想,因为一个偶然机会和突如其来的惊艳发挥。
邓弗姆林队是苏格兰第一流的球队,名帅乔治-斯坦当时还执教过,但弗格森加入球队时斯坦已经离开,弗格森非常遗憾地错过了在斯坦麾下踢球的机会。弗格森此时身体已经长开,变得足够强壮,拥有了强大的力量,射门技术不断进步,门前抢点的意识尤为出色。邓弗姆林队在1964-65赛季初段状态火热,连战连捷,一直排名在积分榜第一集团,打到最后2场比赛前还排名积分第一,夺冠形势大好。
这个赛季,苏格兰两大豪门格拉斯哥流浪者和凯尔特人队发挥失常,早早就退出了争夺冠军的集团,联赛变成邓弗姆林队、科尔马诺克、哈茨队三强争霸。邓弗姆林队一直占据夺冠有利形势,但他们在最后两战里突然崩溃,一负一平只拿到1分,排名积分榜第二的科尔马诺克则抓住时机,连赢两场之后反超积分,直接夺走冠军。
弗格森尽管在对阵圣-约翰斯通的比赛里登场并打进一球,但却也浪费了很多机会。邓弗姆林队无法把优势保持到终场,最终被对手逼平,痛失一场胜利。
弗格森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与联赛冠军擦肩而过。
赛季结束后弗格森遭遇了大规模的恶评。邓弗姆林队主帅甚至公开批评他的表现不佳,让他当丢冠的替罪羊。球迷们也纷纷指责他浪费机会,把握能力差,害得球队失去了夺冠机会。
弗格森不能忍受这些攻击和指责,他直接和主帅争辩,并和训练中直接和球迷大吵起来。不仅如此,弗格森在更衣室里被主帅批评时当场顶撞,公开要求球队帮助自己洗刷罪名。
球队主帅在更衣室里当然不容冒犯,弗格森遭到了更加严厉的批评。尽管有一些队友为弗格森出头分辩,但将帅不和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俱乐部选择站在了主教练一边,对弗格森作出了处罚。
弗格森在随后的苏格兰杯决赛中直接遭到了弃用,没有得到1分钟的出场机会。但没有弗格森的邓弗姆林队表现也不好,最后以2比3的比分负于凯尔特人队。
苏格兰媒体在赛季结束后发表评论,大多数媒体认为弗格森在1964至1965年赛季里获得的出场机会不算多,但进球不少,保持了很高的效率,并非主帅口中的废物,不应该为连续丢冠背锅。
弗格森决心停止口头争执,憋着气准备新的赛季。接下来的赛季里弗格森继续进步,凭借自己出色表现成为球队主力。弗格森最终在赛季里上阵51场,头顶脚踢在各项比赛里打入了45球,以31个进球成为联赛最佳射手!
弗格森对此非常自豪,多年后他还“洋洋得意”地告诉C罗:“我一个赛季能够打进超过30个进球,进球率比你更高!”
尽管弗格森如此出色,邓弗姆林队却再没有好运。苏格兰的豪门开始复苏,凯尔特人这个赛季一直领跑积分榜,最后夺走了联赛冠军。
三个赛季下来,弗格森为球队出场89次攻入66球,这已经是一个顶级前锋的数据。弗格森的名声渐响,开始成为苏格兰联赛炙手可热的球星。苏格兰豪门自然不肯错过,格拉斯哥流浪者队在1967年夏天以创联赛纪录的65000镑价格邀请他加盟。不仅如此,弗格森还入选了苏格兰代表队,成为了一名国脚。
格拉斯哥流浪者队是苏格兰足坛两大豪门之一,也一直是弗格森热爱的球队,他从童年就开始就是这家俱乐部的球迷,一直都将为流浪者队踢球作为最高荣誉。
在这个弗格森梦寐以求的苏格兰豪门里,他的命运依然坎坷。弗格森刚刚加盟没有多久,力主买他的主教练斯科特-西蒙被突然炒掉,新帅大卫-怀特在1967年11月1日火线上阵。这位年仅34岁的主教练与弗格森并不熟悉,对前任主帅花了球队最高身价引进弗格森缺乏好感,将他排斥在首发名单之外。
弗格森选择了忍耐。因为流浪者队是弗格森心爱的球队,他内心还是想着为球队尽力付出,多做贡献。怀特之后也展现出不错的能力,带着流浪者队继续着出色的状态,赛季开始打出的很长不败记录也被他延续,积分榜上也一直保持着领先。
流浪者之后,凯尔特人队紧追不舍,积分榜排名第二。他们几乎寸步不离,就等着流浪者队出错。
联赛冠军争夺战一直打到最后,倒数第二轮比赛开始之时,流浪者队还在积分榜上领先凯尔特人队1分。这轮比赛流浪者队客场对劲旅科尔马诺克,凯尔特人则是主场对莫顿。流浪者队打得极其艰难,最终才在比赛快结束时射门得分而锁定胜局,而竞争对手凯尔特人队几乎同样在补时进球取胜,继续对流浪者队保持压力。
夺冠形势更加白热化,要到最后一轮才能分出输赢。流浪者队依然领先对手1分,只要最后一场主场赢下阿伯丁就是冠军,掌握了足够的主动权。
流浪者队在这场比赛里得到了梦幻般的开局,大卫-史密斯带球突破对手的围追堵截,杀到门前8码劲射得分,帮助球队先下一城。随后流浪者队依然大兵压境狂攻对手,阿伯丁只能发动零星反击,被动挨打。正当流浪者球迷等待自家球队第二个进球出现时,场上风云突变。流浪者队门将索瑞森犯下低级错误,对手一个高球传中吊进禁区,他居然没有接住这个毫无难度的传球,被阿伯丁队球员在门前轻松打进。
这个失误也让整个球场陷入了难堪。比分被追平之后,上半场1比1结束。流浪者队下半场必须要再取得进球才能领先,然后才能确保取胜。弗格森终于得到机会替补上场,他也是流浪者队在下半场进攻得分的希望之一。第54分钟弗格森果然得到了机会,门前抢点成功,大力头球得分,帮助球队再度领先2比1。
流浪者队再次看到了冠军的希望。
随后的比赛发展让人难以置信,阿伯丁中卫野蛮地在禁区内把弗格森拉倒,裁判却没判点球。阿伯丁趁势反击,大卫-约翰斯通大力射门,这本来是一个打得很正毫无威胁的射门,但索瑞森居然让球从手边滑进大门,2比2!
阿伯丁队大受鼓舞,他们在最后时刻掀起新的攻势,而流浪者队则只能狼狈招架。比赛结束前读秒阶段,阿伯丁的伊安-泰勒禁区内接应队友传中,将球打入死角——3比2!
流浪者队全场死寂。
四天以后,凯尔特人2比1击败邓弗姆林队,最终力压死敌,夺得联赛冠军。
弗格森再一次与冠军无缘。
赛后球迷无比愤怒,猛烈批评球队。严重失误的索瑞森被骂得狗血淋头,但弗格森却发现自己也成了攻击对象。因为弗格森妻子凯茜信仰天主教,以基督教为主体的极端球迷们大放厥词,认为和天主教徒结婚的弗格森不配在流浪者踢球。
那时候的宗教歧视令人疯狂,没有人理会弗格森为球队作出的贡献:赛季里全队进球最多,为球队打进了23个进球!
弗格森只能暗自生气,有点心灰意冷。
流浪者俱乐部在1968年转会窗时求购西波年队的中锋科林-斯坦,打算将弗格森作为添头,被弗格森果断拒绝。主帅怀特大光其火,直接将他排在球队的主力名单之外。
这个赛季流浪者队实力不足凯尔特人,无法在联赛中争雄。而在苏格兰杯上,流浪者队一路杀入了决赛,获得了争夺冠军的机会。决赛面对对手凯尔特人的挑战,流浪者队因为前锋实在无人可用,怀特不得不让弗格森上场。这场比赛怀特战术安排出现严重错误,流浪者队的球员也状态不好,被死敌以4比0的大比分屠戮。
弗格森还是无缘冠军!
比赛结束之后,弗格森被主帅怀特公开指责,认为弗格森跑动不积极,不协助防守,前场浪费机会太多,最终导致球队丢掉了冠军。怀特甚至把球队第一个失球的责任也归咎于弗格森,认为是他在中场丢球才导致防线被打破。弗格森当然不愿意无辜背锅,当场与主帅大吵一架,彻底决裂。
流浪者队立即挂牌叫卖弗格森,英格兰的诺丁汉森林队第一时间求购,曾经和弗格森共事的卡宁汉教练在福尔科克也提出了邀请。因为妻子凯茜不愿意离开苏格兰,弗格森选择加盟福尔科克队。
从一流强队流落到福尔科克队这种乙级球队,弗格森受到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他决心帮助球队升级,来洗刷自己受到的耻辱。弗格森的加盟让福尔科克队实力大涨,一路横扫各个对手,最终夺得乙级联赛冠军,杀入甲级行列。
这是弗格森职业生涯中仅有的一个冠军,但可惜仅仅是苏格兰乙级联赛的冠军。
弗格森成为队内最佳射手,球队升级的最大功臣。不仅如此,弗格森还率领福尔科克队打入了苏格兰杯赛的四分之一决赛,连续干掉多支甲级劲旅。
到了1971至1972赛季,弗格森连续第二年成为队里的最佳射手,帮助福尔科克队留在甲级行列。福尔科克队在弗格森的帮助之下,击败了强大的阿伯丁队和西波年队,打进足联杯的半决赛。
到了1972年3月时,西波年队想买下弗格森,但弗格森选择留在了福尔科克。1972至1973年赛季弗格森遭遇了膝盖受伤,长期缺战。失去弗格森的福尔科克实力大减,比赛接连失利,在0比6惨败给圣-约翰斯通后面临降级威胁。这时更衣室危机爆发,球员们逼迫球队解雇了主帅卡宁汉,约翰-普伦泰斯成为新教练。
弗格森也是更衣室内讧的牺牲品,而福尔科克最终并未能够摆脱困境,只能黯然降级。
弗格森跟随着卡宁汉离开了福尔科克,成为自由球员。他随后加入了艾尔联队,在艾尔联队弗格森依然保持射手本色,赛季里射进了14个进球,在队里名列第二。
尽管还有不错的进球,但这个赛季弗格森受到了腹股沟伤势的持续影响,多场比赛都无法上场。
最终,踢完艾尔联队主场对东法夫队的比赛之后,弗格森宣布正式挂靴。
那是1974年,弗格森当时32岁。
弗格森热爱足球,勇猛战斗,成为职业球员之路十分艰辛。他保持着奋斗精神,辗转效力过多支球队,也曾经加盟豪门,但始终未能夺得联赛冠军。尽管两次成为队内最佳射手,尽管有四次机会问鼎,但始终无缘。
弗格森的球员生涯就这么结束了,带着无比的遗憾。
第15章 职业生涯的遗憾
“弗格森球员生涯非常努力,曾经获得过联赛金靴,但直到挂靴退役他也没有赢过联赛冠军,这实在是太遗憾了,特别是弗格森为了足球几乎已经付出了全部。”
——题记
弗格森以一人之力击败超级豪门格拉斯哥流浪者班霸球队,立即变得炙手可热。苏格兰联赛另一支劲旅邓弗姆林队马上伸出橄榄枝,在1964年夏天将弗格森招入球队。
弗格森就这样实现了效力顶级球队的梦想,因为一个偶然机会和突如其来的惊艳发挥。
邓弗姆林队是苏格兰第一流的球队,名帅乔治-斯坦当时还执教过,但弗格森加入球队时斯坦已经离开,弗格森非常遗憾地错过了在斯坦麾下踢球的机会。弗格森此时身体已经长开,变得足够强壮,拥有了强大的力量,射门技术不断进步,门前抢点的意识尤为出色。邓弗姆林队在1964-65赛季初段状态火热,连战连捷,一直排名在积分榜第一集团,打到最后2场比赛前还排名积分第一,夺冠形势大好。
这个赛季,苏格兰两大豪门格拉斯哥流浪者和凯尔特人队发挥失常,早早就退出了争夺冠军的集团,联赛变成邓弗姆林队、科尔马诺克、哈茨队三强争霸。邓弗姆林队一直占据夺冠有利形势,但他们在最后两战里突然崩溃,一负一平只拿到1分,排名积分榜第二的科尔马诺克则抓住时机,连赢两场之后反超积分,直接夺走冠军。
弗格森尽管在对阵圣-约翰斯通的比赛里登场并打进一球,但却也浪费了很多机会。邓弗姆林队无法把优势保持到终场,最终被对手逼平,痛失一场胜利。
弗格森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与联赛冠军擦肩而过。
赛季结束后弗格森遭遇了大规模的恶评。邓弗姆林队主帅甚至公开批评他的表现不佳,让他当丢冠的替罪羊。球迷们也纷纷指责他浪费机会,把握能力差,害得球队失去了夺冠机会。
弗格森不能忍受这些攻击和指责,他直接和主帅争辩,并和训练中直接和球迷大吵起来。不仅如此,弗格森在更衣室里被主帅批评时当场顶撞,公开要求球队帮助自己洗刷罪名。
球队主帅在更衣室里当然不容冒犯,弗格森遭到了更加严厉的批评。尽管有一些队友为弗格森出头分辩,但将帅不和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俱乐部选择站在了主教练一边,对弗格森作出了处罚。
弗格森在随后的苏格兰杯决赛中直接遭到了弃用,没有得到1分钟的出场机会。但没有弗格森的邓弗姆林队表现也不好,最后以2比3的比分负于凯尔特人队。
苏格兰媒体在赛季结束后发表评论,大多数媒体认为弗格森在1964至1965年赛季里获得的出场机会不算多,但进球不少,保持了很高的效率,并非主帅口中的废物,不应该为连续丢冠背锅。
弗格森决心停止口头争执,憋着气准备新的赛季。接下来的赛季里弗格森继续进步,凭借自己出色表现成为球队主力。弗格森最终在赛季里上阵51场,头顶脚踢在各项比赛里打入了45球,以31个进球成为联赛最佳射手!
弗格森对此非常自豪,多年后他还“洋洋得意”地告诉C罗:“我一个赛季能够打进超过30个进球,进球率比你更高!”
尽管弗格森如此出色,邓弗姆林队却再没有好运。苏格兰的豪门开始复苏,凯尔特人这个赛季一直领跑积分榜,最后夺走了联赛冠军。
三个赛季下来,弗格森为球队出场89次攻入66球,这已经是一个顶级前锋的数据。弗格森的名声渐响,开始成为苏格兰联赛炙手可热的球星。苏格兰豪门自然不肯错过,格拉斯哥流浪者队在1967年夏天以创联赛纪录的65000镑价格邀请他加盟。不仅如此,弗格森还入选了苏格兰代表队,成为了一名国脚。
格拉斯哥流浪者队是苏格兰足坛两大豪门之一,也一直是弗格森热爱的球队,他从童年就开始就是这家俱乐部的球迷,一直都将为流浪者队踢球作为最高荣誉。
在这个弗格森梦寐以求的苏格兰豪门里,他的命运依然坎坷。弗格森刚刚加盟没有多久,力主买他的主教练斯科特-西蒙被突然炒掉,新帅大卫-怀特在1967年11月1日火线上阵。这位年仅34岁的主教练与弗格森并不熟悉,对前任主帅花了球队最高身价引进弗格森缺乏好感,将他排斥在首发名单之外。
弗格森选择了忍耐。因为流浪者队是弗格森心爱的球队,他内心还是想着为球队尽力付出,多做贡献。怀特之后也展现出不错的能力,带着流浪者队继续着出色的状态,赛季开始打出的很长不败记录也被他延续,积分榜上也一直保持着领先。
流浪者之后,凯尔特人队紧追不舍,积分榜排名第二。他们几乎寸步不离,就等着流浪者队出错。
联赛冠军争夺战一直打到最后,倒数第二轮比赛开始之时,流浪者队还在积分榜上领先凯尔特人队1分。这轮比赛流浪者队客场对劲旅科尔马诺克,凯尔特人则是主场对莫顿。流浪者队打得极其艰难,最终才在比赛快结束时射门得分而锁定胜局,而竞争对手凯尔特人队几乎同样在补时进球取胜,继续对流浪者队保持压力。
夺冠形势更加白热化,要到最后一轮才能分出输赢。流浪者队依然领先对手1分,只要最后一场主场赢下阿伯丁就是冠军,掌握了足够的主动权。
流浪者队在这场比赛里得到了梦幻般的开局,大卫-史密斯带球突破对手的围追堵截,杀到门前8码劲射得分,帮助球队先下一城。随后流浪者队依然大兵压境狂攻对手,阿伯丁只能发动零星反击,被动挨打。正当流浪者球迷等待自家球队第二个进球出现时,场上风云突变。流浪者队门将索瑞森犯下低级错误,对手一个高球传中吊进禁区,他居然没有接住这个毫无难度的传球,被阿伯丁队球员在门前轻松打进。
这个失误也让整个球场陷入了难堪。比分被追平之后,上半场1比1结束。流浪者队下半场必须要再取得进球才能领先,然后才能确保取胜。弗格森终于得到机会替补上场,他也是流浪者队在下半场进攻得分的希望之一。第54分钟弗格森果然得到了机会,门前抢点成功,大力头球得分,帮助球队再度领先2比1。
流浪者队再次看到了冠军的希望。
随后的比赛发展让人难以置信,阿伯丁中卫野蛮地在禁区内把弗格森拉倒,裁判却没判点球。阿伯丁趁势反击,大卫-约翰斯通大力射门,这本来是一个打得很正毫无威胁的射门,但索瑞森居然让球从手边滑进大门,2比2!
阿伯丁队大受鼓舞,他们在最后时刻掀起新的攻势,而流浪者队则只能狼狈招架。比赛结束前读秒阶段,阿伯丁的伊安-泰勒禁区内接应队友传中,将球打入死角——3比2!
流浪者队全场死寂。
四天以后,凯尔特人2比1击败邓弗姆林队,最终力压死敌,夺得联赛冠军。
弗格森再一次与冠军无缘。
赛后球迷无比愤怒,猛烈批评球队。严重失误的索瑞森被骂得狗血淋头,但弗格森却发现自己也成了攻击对象。因为弗格森妻子凯茜信仰天主教,以基督教为主体的极端球迷们大放厥词,认为和天主教徒结婚的弗格森不配在流浪者踢球。
那时候的宗教歧视令人疯狂,没有人理会弗格森为球队作出的贡献:赛季里全队进球最多,为球队打进了23个进球!
弗格森只能暗自生气,有点心灰意冷。
流浪者俱乐部在1968年转会窗时求购西波年队的中锋科林-斯坦,打算将弗格森作为添头,被弗格森果断拒绝。主帅怀特大光其火,直接将他排在球队的主力名单之外。
这个赛季流浪者队实力不足凯尔特人,无法在联赛中争雄。而在苏格兰杯上,流浪者队一路杀入了决赛,获得了争夺冠军的机会。决赛面对对手凯尔特人的挑战,流浪者队因为前锋实在无人可用,怀特不得不让弗格森上场。这场比赛怀特战术安排出现严重错误,流浪者队的球员也状态不好,被死敌以4比0的大比分屠戮。
弗格森还是无缘冠军!
比赛结束之后,弗格森被主帅怀特公开指责,认为弗格森跑动不积极,不协助防守,前场浪费机会太多,最终导致球队丢掉了冠军。怀特甚至把球队第一个失球的责任也归咎于弗格森,认为是他在中场丢球才导致防线被打破。弗格森当然不愿意无辜背锅,当场与主帅大吵一架,彻底决裂。
流浪者队立即挂牌叫卖弗格森,英格兰的诺丁汉森林队第一时间求购,曾经和弗格森共事的卡宁汉教练在福尔科克也提出了邀请。因为妻子凯茜不愿意离开苏格兰,弗格森选择加盟福尔科克队。
从一流强队流落到福尔科克队这种乙级球队,弗格森受到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他决心帮助球队升级,来洗刷自己受到的耻辱。弗格森的加盟让福尔科克队实力大涨,一路横扫各个对手,最终夺得乙级联赛冠军,杀入甲级行列。
这是弗格森职业生涯中仅有的一个冠军,但可惜仅仅是苏格兰乙级联赛的冠军。
弗格森成为队内最佳射手,球队升级的最大功臣。不仅如此,弗格森还率领福尔科克队打入了苏格兰杯赛的四分之一决赛,连续干掉多支甲级劲旅。
到了1971至1972赛季,弗格森连续第二年成为队里的最佳射手,帮助福尔科克队留在甲级行列。福尔科克队在弗格森的帮助之下,击败了强大的阿伯丁队和西波年队,打进足联杯的半决赛。
到了1972年3月时,西波年队想买下弗格森,但弗格森选择留在了福尔科克。1972至1973年赛季弗格森遭遇了膝盖受伤,长期缺战。失去弗格森的福尔科克实力大减,比赛接连失利,在0比6惨败给圣-约翰斯通后面临降级威胁。这时更衣室危机爆发,球员们逼迫球队解雇了主帅卡宁汉,约翰-普伦泰斯成为新教练。
弗格森也是更衣室内讧的牺牲品,而福尔科克最终并未能够摆脱困境,只能黯然降级。
弗格森跟随着卡宁汉离开了福尔科克,成为自由球员。他随后加入了艾尔联队,在艾尔联队弗格森依然保持射手本色,赛季里射进了14个进球,在队里名列第二。
尽管还有不错的进球,但这个赛季弗格森受到了腹股沟伤势的持续影响,多场比赛都无法上场。
最终,踢完艾尔联队主场对东法夫队的比赛之后,弗格森宣布正式挂靴。
那是1974年,弗格森当时32岁。
弗格森热爱足球,勇猛战斗,成为职业球员之路十分艰辛。他保持着奋斗精神,辗转效力过多支球队,也曾经加盟豪门,但始终未能夺得联赛冠军。尽管两次成为队内最佳射手,尽管有四次机会问鼎,但始终无缘。
弗格森的球员生涯就这么结束了,带着无比的遗憾。
第16章 教训?
“怎么样评价弗格森的职业足球生涯?大多数媒体都认为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留有很大的遗憾,而对于志向远大的弗格森来说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失败的,他认为远远没有达到成功的标准。”
——题记
从儿童到少年,从16岁到32岁,一直热爱足球的弗格森拼搏了十几年;从业余到职业,从校队到豪门,弗格森在每一个阶段都努力拼搏,但到退役也没有能够尝到顶级冠军的滋味……这就是弗格森的职业足球生涯。
最为遗憾的地方在于,弗格森被公认拥有效力豪门的实力,也真正在劲旅中效力过,而且还有过出色的发挥,却没有获得过一次顶级联赛冠军,这就是他生涯中最大的痛点。
弗格森的足球天赋并不算太高。无论他遇到的哪一位教练,即使是启蒙时期的恩师,也没有认为弗格森是巨星级别的天赋。但正因为这样,弗格森以自己艰苦的训练和奋勇的拼搏去挑战各种限制,经历种种挫折打击也不放弃,如此艰难的生涯才更令人动容。
弗格森进入职业足球体系充满了坎坷,而他的职业生涯一直只在苏格兰境内效力,没有尝试过英格兰或者其他的联赛,这也限制了他的成就。弗格森忠实于自己的热爱,无怨无悔地投入了一切,生涯历程其实也没有太多遗憾。弗格森小时候没有机会进入豪门青训培养体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从圣-约翰斯顿、邓弗姆林,再到格拉斯哥流浪者,以及后来的福尔科克和艾尔联队等球队,弗格森的职业轨迹有高潮也有低谷,充满了挑战和挫折,最终并也没有实现他自己的辉煌梦想。
弗格森是一个出色的前锋,他的能力得到了苏格兰足坛的认可。在邓弗姆林队时他就差点成就自己冠军梦想,以最高身价转会流浪者队也成为了他的一个巨大的成就。当时,弗格森的实力已经是明星水准,流浪者队也是足以竞争联赛冠军的豪强,但命运却实在是太尴尬了。弗格森的豪门经历连续遇到各种计划外的打击,他在流浪者队效力的几年里称得上是一言难尽。
未能夺得顶级联赛冠军,未能取得更大的荣誉,对于弗格森来说是充满遗憾的。
足球作为广受欢迎的竞技运动,一切都以成绩和结果来论英雄。竞技运动受各种因素影响,个人天赋、精神面貌、性格特点、成长道路、伤病情况、主帅能力和脾气、队友实力、团队氛围、球队综合能力……每一个都可能影响到球员所能达到的高度。“七分靠打拼,三分靠运气”,弗格森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拼搏,但他的运气却差到令人侧目。他的足球天赋出色,但却并没有机会加入豪门青训,无法得到名师指点,也没机会在好的青训体系中成长;弗格森凭借着努力在对凯尔特人时连进三球抓住了机会,但后来的职业之路并不顺利,在每一个球队里几乎都受到了排斥,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弗格森球技出色,但也没有达到那种一己之力就可以干掉敌人的水平;他性格强硬,没有那种人见人爱的魅力。弗格森因为各种原因受到多个主帅的排挤和冷遇,但这也不足以阻止他两度成为最佳射手。弗格森还一度创造过转会费的纪录,成为最耀眼的前锋杀手,只差一点就可以成为苏格兰足坛一流巨星。他曾经多个赛季刷出耀眼的数据,成为最值得信任的攻击手,但这依然无法保证他的球队能够稳定发挥。好像上天的诅咒一般,他的球队总是在夺冠的最后时刻自己玩砸了。
弗格森对于足球事业付出了全部的痴心热爱,他克服了身体素质的缺陷与体能力量的不足,他战胜了伤病的挑战和对手粗野犯规带来的恐惧,他也顶住了被主帅排斥和冷遇之后的困难,这一切都值得更多的赞美。
但命运的力量是巨大的,弗格森的才华最终没有得到发挥。他的性格里有着偏执和暴躁的缺陷;他为了妻子而与球迷发生激烈冲突;他自己与不同教练都发生了矛盾......这一切的一切,最终让他四次与冠军擦肩而过。
弗格森的足球职业生涯充满了遗憾,这就是当时他退役之际媒体所评论的。苏格兰邮报说,“我们要尊重这样一个为了进球,为了胜利,为了冠军而不惜付出一切的球员,他在苏格兰足球留下了神奇的记录,也创造了个人的伟大成就。即使他没有获得任何一个重要的冠军,他也不是失败的。”
成为职业球员,踢球给弗格森带来了良好的收入,优越的社会地位,也带来了远超一般人的幸福生活,这是很多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退役之时,弗格森对足球更多的是感恩。职业生涯未能捧杯的遗憾,被他视为巨大的失败,但这并没有减少弗格森对足球的热爱。这种失败的打击与教训,这种经历的艰难与挫折,让他埋下了更加坚定的信念,竖起了更加远大的目标。
弗格森始终坚信,自己会取得成功。如果不能在球员生涯得到,那么他将在教练的岗位上争取。
弗格森的职业足球生涯还展现了他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光芒。弗格森性格中勇猛争胜的特质在一场一场的比拼中不断地展现,永不屈服,战斗到底的精神更是成为他独特标签。
弗格森的性格起源于少年生活,也起源于他自己的目标与承诺,那就是对家庭的责任。这种责任和对足球的热爱结合在一起,让弗格森努力工作,精进奋发,争取更大的胜利。弗格森后来回忆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小时候成长的经历,我们努力地工作,积极地改变生活。我要肩负起照顾别人的重任,而等到我出来踢球赚钱养家之后,就更感觉到肩上的责任更重。这种责任贯穿了我的职业生涯。”
弗格森少年时就喜欢在场上发号施令,尽管他的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当过队长,也没有在哪个球队里建立过领袖级别的威望,但这不妨碍他在场上好管闲事,喜欢指挥别人,喜欢掌握一切。
弗格森在效力流浪者队时,被记者问及是否爱出风头,是否会让队长不爽,他这么回答:“我一直都很有自信,总是想挺身而出。争当领袖的自信心或许就是我天生的一部分,我就是喜欢指挥别人,这不是自我推销的方式,只是觉得这对大家有利。我想让一些伙计按照我的方式去做,这是我典型的性格,做决断,推动别人执行。我有时甚至会变得很有攻击性,无论是对谁,对手还是那些完全不把我放眼里的家伙。”
弗格森承认自己好斗:“好斗是格拉斯哥人的性格,尤其是我那一代人。我见过全世界的很多人,对苏格兰人特别是从格拉斯哥出来的最为熟悉。我家乡那里的人努力地奋斗,争取外出谋求发展,最终有那么多人得到成功,这就是让人自豪的地方。他们勇敢走出来,迎接一切挑战;他们非常强硬,不怕打斗,为了目标而竭力争取。这就是我从小受到的教育,为了目标努力奋斗,持续争取,永远不要停步。”
弗格森在肆无忌惮的青少年时代自由成长,在职业道路上勇猛前进,他无论是小时候在穷街陋巷结伙打群架,还是踢足球赢掉高湾不同地区的各种对手,这一切都让他从小就拥有了坚韧的意志。
弗格森少年生活的船厂环境非常重要,深刻地打造了弗格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一辈子都得益于此。弗格森后来回忆说:“我性格中的坚持和不服输来自儿童时期,来自家庭、学校与厂区,来自父母、兄弟和队友;来自我在工厂的实践和球场上的战斗。我最初在维克曼做钳工时只有16岁,我记得在寒冷冬天触摸金属的那种感觉——如此冰冷,反而让我觉得有了灼烧的感觉。我在那一刻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战胜这种挑战,一切的挑战。”
弗格森有一次在阿伯丁附近的弗拉瑟堡海边,接受一名年轻记者的采访。当时正是寒冬天气,海边狂风呼呼。那个小家伙瑟瑟发抖,不停地跺脚,几乎一分钟都待不下去。
他用颤抖的声音问弗格森:“你的性格力量是从哪里来的?”
弗格森回答:“你已经感觉到了,那就是来自于这里,就像这样的风那样。”
在苏格兰凌厉无比的罡风之中,在苏格兰的冷硬野地上,埋藏着弗格森人生信念中的热情,埋下了他争夺无限荣誉的血脉基因。
弗格森踢球的年代,也正是责任和性格养成的阶段。弗格森知道家庭的意义很重大,这对于球员来说更是如此。弗格森从认识的父辈那里,早早就知道在格拉斯哥高湾地区的生活就是这样,男人是家庭的单一的经济来源,也是最重要的支柱。弗格森放弃当船厂钣金工而转为职业球员,他知道这里面冒着巨大风险,但也下定决心付出更多努力,来回报家庭的支持。
弗格森后来奋斗了整整16年,将自己从一个业余球员变成了拥有金靴荣誉的职业射手,并且取得了不少的个人成绩;他也先后在多个俱乐部效力,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屁孩变成了永不放弃的老鸟,最终也是带着整个足坛的尊敬才退休的。
这十几年踢球的职业生涯,尽管没有给弗格森想要的辉煌与成功,但这个经历却是他人生最大的财富。他认清了命运的冷酷残忍,也明白了职业路上的艰难曲折,弗格森没有放弃自己对荣誉与成功的热爱,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对他来说,没有被失败打倒的人生,才有可能真正成功。
弗格森执教红魔并且创造了奇迹之后,更加强调责任。弗格森说:“曼联是一个伟大的俱乐部,这里的所有人都有着杰出的责任。这样的俱乐部里人员很多,很多人在不同的岗位履职,他们辛勤工作,往往是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尽管很多球星已经非常多金,似乎永远不会为生活发愁,甚至成为别人难以企及的富豪,但在我的职责范围里依然有照管他们的义务。”
很多主帅是没有这个责任心的,但弗格森在这个方面却极为强调。多年来他因为各种原因和很多球员闹翻,甚至清洗了不少桀骜之辈,但无论如何他都始终会为对方的生活与家庭加以考虑。
第16章 教训?
“怎么样评价弗格森的职业足球生涯?大多数媒体都认为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留有很大的遗憾,而对于志向远大的弗格森来说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失败的,他认为远远没有达到成功的标准。”
——题记
从儿童到少年,从16岁到32岁,一直热爱足球的弗格森拼搏了十几年;从业余到职业,从校队到豪门,弗格森在每一个阶段都努力拼搏,但到退役也没有能够尝到顶级冠军的滋味……这就是弗格森的职业足球生涯。
最为遗憾的地方在于,弗格森被公认拥有效力豪门的实力,也真正在劲旅中效力过,而且还有过出色的发挥,却没有获得过一次顶级联赛冠军,这就是他生涯中最大的痛点。
弗格森的足球天赋并不算太高。无论他遇到的哪一位教练,即使是启蒙时期的恩师,也没有认为弗格森是巨星级别的天赋。但正因为这样,弗格森以自己艰苦的训练和奋勇的拼搏去挑战各种限制,经历种种挫折打击也不放弃,如此艰难的生涯才更令人动容。
弗格森进入职业足球体系充满了坎坷,而他的职业生涯一直只在苏格兰境内效力,没有尝试过英格兰或者其他的联赛,这也限制了他的成就。弗格森忠实于自己的热爱,无怨无悔地投入了一切,生涯历程其实也没有太多遗憾。弗格森小时候没有机会进入豪门青训培养体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从圣-约翰斯顿、邓弗姆林,再到格拉斯哥流浪者,以及后来的福尔科克和艾尔联队等球队,弗格森的职业轨迹有高潮也有低谷,充满了挑战和挫折,最终并也没有实现他自己的辉煌梦想。
弗格森是一个出色的前锋,他的能力得到了苏格兰足坛的认可。在邓弗姆林队时他就差点成就自己冠军梦想,以最高身价转会流浪者队也成为了他的一个巨大的成就。当时,弗格森的实力已经是明星水准,流浪者队也是足以竞争联赛冠军的豪强,但命运却实在是太尴尬了。弗格森的豪门经历连续遇到各种计划外的打击,他在流浪者队效力的几年里称得上是一言难尽。
未能夺得顶级联赛冠军,未能取得更大的荣誉,对于弗格森来说是充满遗憾的。
足球作为广受欢迎的竞技运动,一切都以成绩和结果来论英雄。竞技运动受各种因素影响,个人天赋、精神面貌、性格特点、成长道路、伤病情况、主帅能力和脾气、队友实力、团队氛围、球队综合能力……每一个都可能影响到球员所能达到的高度。“七分靠打拼,三分靠运气”,弗格森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拼搏,但他的运气却差到令人侧目。他的足球天赋出色,但却并没有机会加入豪门青训,无法得到名师指点,也没机会在好的青训体系中成长;弗格森凭借着努力在对凯尔特人时连进三球抓住了机会,但后来的职业之路并不顺利,在每一个球队里几乎都受到了排斥,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弗格森球技出色,但也没有达到那种一己之力就可以干掉敌人的水平;他性格强硬,没有那种人见人爱的魅力。弗格森因为各种原因受到多个主帅的排挤和冷遇,但这也不足以阻止他两度成为最佳射手。弗格森还一度创造过转会费的纪录,成为最耀眼的前锋杀手,只差一点就可以成为苏格兰足坛一流巨星。他曾经多个赛季刷出耀眼的数据,成为最值得信任的攻击手,但这依然无法保证他的球队能够稳定发挥。好像上天的诅咒一般,他的球队总是在夺冠的最后时刻自己玩砸了。
弗格森对于足球事业付出了全部的痴心热爱,他克服了身体素质的缺陷与体能力量的不足,他战胜了伤病的挑战和对手粗野犯规带来的恐惧,他也顶住了被主帅排斥和冷遇之后的困难,这一切都值得更多的赞美。
但命运的力量是巨大的,弗格森的才华最终没有得到发挥。他的性格里有着偏执和暴躁的缺陷;他为了妻子而与球迷发生激烈冲突;他自己与不同教练都发生了矛盾......这一切的一切,最终让他四次与冠军擦肩而过。
弗格森的足球职业生涯充满了遗憾,这就是当时他退役之际媒体所评论的。苏格兰邮报说,“我们要尊重这样一个为了进球,为了胜利,为了冠军而不惜付出一切的球员,他在苏格兰足球留下了神奇的记录,也创造了个人的伟大成就。即使他没有获得任何一个重要的冠军,他也不是失败的。”
成为职业球员,踢球给弗格森带来了良好的收入,优越的社会地位,也带来了远超一般人的幸福生活,这是很多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退役之时,弗格森对足球更多的是感恩。职业生涯未能捧杯的遗憾,被他视为巨大的失败,但这并没有减少弗格森对足球的热爱。这种失败的打击与教训,这种经历的艰难与挫折,让他埋下了更加坚定的信念,竖起了更加远大的目标。
弗格森始终坚信,自己会取得成功。如果不能在球员生涯得到,那么他将在教练的岗位上争取。
弗格森的职业足球生涯还展现了他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光芒。弗格森性格中勇猛争胜的特质在一场一场的比拼中不断地展现,永不屈服,战斗到底的精神更是成为他独特标签。
弗格森的性格起源于少年生活,也起源于他自己的目标与承诺,那就是对家庭的责任。这种责任和对足球的热爱结合在一起,让弗格森努力工作,精进奋发,争取更大的胜利。弗格森后来回忆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小时候成长的经历,我们努力地工作,积极地改变生活。我要肩负起照顾别人的重任,而等到我出来踢球赚钱养家之后,就更感觉到肩上的责任更重。这种责任贯穿了我的职业生涯。”
弗格森少年时就喜欢在场上发号施令,尽管他的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当过队长,也没有在哪个球队里建立过领袖级别的威望,但这不妨碍他在场上好管闲事,喜欢指挥别人,喜欢掌握一切。
弗格森在效力流浪者队时,被记者问及是否爱出风头,是否会让队长不爽,他这么回答:“我一直都很有自信,总是想挺身而出。争当领袖的自信心或许就是我天生的一部分,我就是喜欢指挥别人,这不是自我推销的方式,只是觉得这对大家有利。我想让一些伙计按照我的方式去做,这是我典型的性格,做决断,推动别人执行。我有时甚至会变得很有攻击性,无论是对谁,对手还是那些完全不把我放眼里的家伙。”
弗格森承认自己好斗:“好斗是格拉斯哥人的性格,尤其是我那一代人。我见过全世界的很多人,对苏格兰人特别是从格拉斯哥出来的最为熟悉。我家乡那里的人努力地奋斗,争取外出谋求发展,最终有那么多人得到成功,这就是让人自豪的地方。他们勇敢走出来,迎接一切挑战;他们非常强硬,不怕打斗,为了目标而竭力争取。这就是我从小受到的教育,为了目标努力奋斗,持续争取,永远不要停步。”
弗格森在肆无忌惮的青少年时代自由成长,在职业道路上勇猛前进,他无论是小时候在穷街陋巷结伙打群架,还是踢足球赢掉高湾不同地区的各种对手,这一切都让他从小就拥有了坚韧的意志。
弗格森少年生活的船厂环境非常重要,深刻地打造了弗格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一辈子都得益于此。弗格森后来回忆说:“我性格中的坚持和不服输来自儿童时期,来自家庭、学校与厂区,来自父母、兄弟和队友;来自我在工厂的实践和球场上的战斗。我最初在维克曼做钳工时只有16岁,我记得在寒冷冬天触摸金属的那种感觉——如此冰冷,反而让我觉得有了灼烧的感觉。我在那一刻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战胜这种挑战,一切的挑战。”
弗格森有一次在阿伯丁附近的弗拉瑟堡海边,接受一名年轻记者的采访。当时正是寒冬天气,海边狂风呼呼。那个小家伙瑟瑟发抖,不停地跺脚,几乎一分钟都待不下去。
他用颤抖的声音问弗格森:“你的性格力量是从哪里来的?”
弗格森回答:“你已经感觉到了,那就是来自于这里,就像这样的风那样。”
在苏格兰凌厉无比的罡风之中,在苏格兰的冷硬野地上,埋藏着弗格森人生信念中的热情,埋下了他争夺无限荣誉的血脉基因。
弗格森踢球的年代,也正是责任和性格养成的阶段。弗格森知道家庭的意义很重大,这对于球员来说更是如此。弗格森从认识的父辈那里,早早就知道在格拉斯哥高湾地区的生活就是这样,男人是家庭的单一的经济来源,也是最重要的支柱。弗格森放弃当船厂钣金工而转为职业球员,他知道这里面冒着巨大风险,但也下定决心付出更多努力,来回报家庭的支持。
弗格森后来奋斗了整整16年,将自己从一个业余球员变成了拥有金靴荣誉的职业射手,并且取得了不少的个人成绩;他也先后在多个俱乐部效力,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屁孩变成了永不放弃的老鸟,最终也是带着整个足坛的尊敬才退休的。
这十几年踢球的职业生涯,尽管没有给弗格森想要的辉煌与成功,但这个经历却是他人生最大的财富。他认清了命运的冷酷残忍,也明白了职业路上的艰难曲折,弗格森没有放弃自己对荣誉与成功的热爱,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对他来说,没有被失败打倒的人生,才有可能真正成功。
弗格森执教红魔并且创造了奇迹之后,更加强调责任。弗格森说:“曼联是一个伟大的俱乐部,这里的所有人都有着杰出的责任。这样的俱乐部里人员很多,很多人在不同的岗位履职,他们辛勤工作,往往是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尽管很多球星已经非常多金,似乎永远不会为生活发愁,甚至成为别人难以企及的富豪,但在我的职责范围里依然有照管他们的义务。”
很多主帅是没有这个责任心的,但弗格森在这个方面却极为强调。多年来他因为各种原因和很多球员闹翻,甚至清洗了不少桀骜之辈,但无论如何他都始终会为对方的生活与家庭加以考虑。
第17章 低微的起步
“弗格森的足球教练生涯起步十分低微,执教第一家球队是苏格兰联赛中最低级的东斯特林。但弗格森迅速地把残破的球队加以重建,并且把队伍改造得虎虎生气,战绩也出色得令人刮目相看。”
——题记
足球世界里有些东西很奇妙,一些历史悠久的俱乐部可能早已湮灭在时光长河里,但也有一些长期在低级联赛或者业余联赛中生存。
例如东斯特林俱乐部——这个现在身处苏格兰丙级联赛的球队。这家俱乐部历史上一直默默无闻,没有什么辉煌成就,但他们却有值得骄傲的地方。
他们的骄傲,是历史上弗格森执教过球队,是弗格森职业足球教练生涯起步的地方。
龙兴之地。
弗格森在1974年退役后就转为足球教练,但只有32岁的他到处碰壁。多方寻找机会都遭遇拒绝后,弗格森突然收到了东斯特林俱乐部的邀请。这支俱乐部的董事长还亲自登门,可谓诚意满满。弗格森自然十分感动,高高兴兴地上任。
就这样,弗格森在1974年6月正式成为东斯特林队主帅。
弗格森直到来到球队才发现自己接过的是个什么烂摊子,球队简直差得无法直视。多年之后弗格森回忆时还是忍不住吐槽:“我接手的东斯特林队是全苏格兰最糟糕的球队,他们甚至都不能称为成年人的职业球队。如果还有更差的话,这个球队就不可能在联赛中垫底!”
事实就是如此,这个球队在苏格兰乙级联赛中连战连败,已经当副班长很长时间。如果再没有大的改变,球队很可能就会被淘汰出乙级联赛。东斯特林队还不仅仅是成绩差,球队当时只有8个正式的主力,其他位置都是像业余球员一样的“轮换替补”,连常规的11人主力首发都凑不出来,每次比赛都是临时凑合。
“一定不能让东斯特林队降级!”俱乐部主席一再强调,殷殷嘱托。
弗格森决定挑战一下自我,以报答东斯特林队的知遇之恩。
不愿认输是弗格森天生性格,他下定决心,要彻底改变球队落后的面貌,将球队带出困境。
东斯特林队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俱乐部非常“支持”弗格森。为了帮助主帅的工作,即使球队开支非常困迫,董事会也还是竭尽所能凑出了2000英镑的“巨款”,让弗格森买人引援,加强球队。
弗格森决定先用训练来改变球队。他很快发现参加训练的球员态度非常认真,也愿意听他的指点,服从他的指令,这让弗格森备受鼓舞。
可惜就是人太少了,然后他们的能力还是有点太差了。
弗格森自然不能浪费管理层的好意,他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关系,用2000英镑找来了一个门将、一个中锋、一个中场和一个前锋……这下球队不仅仅凑够了首发的11个人名额,还赚多了1个球员!
弗格森觉得自己还能够踢乙级,就主动报名踢前锋,打算在比赛亲自上场。
弗格森的能力这个时候就可见一斑,他非常能够“忽悠”人,而且选人的眼光也有独到之处。弗格森招募的这些人员水平并不差,都是名气不大但却有一定的实力。这样一来球队的日常训练和比赛就得到了基本保障。
弗格森决心扩大招募,积极到社区去发掘新人。弗格森善于挖掘那些希望有球踢,有机会接受专业指导的年轻人,就如同自己当年一样。弗格森让俱乐部工作人员深入到社区去,到各个业余球队去宣传,自己也亲自到场,用激情四溢的演讲吸引年轻人,承诺亲自指导年轻人踢球。弗格森还宣布开放了球队训练场,免费给大家来踢球。不仅如此,他还宣布以后球队和社区球队、业余球队进行教学赛和友谊赛。
这样的宣传和介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附近不少的年轻人都纷纷前来报名。
弗格森开始扩大梯队建设,他在报名的年轻人中展开试训,把不同水平的苗子招进不同的梯队里。不少具有潜力的新人第一次被挖掘出来,很多人在业余队中踢了很长时间,第一次接收到专业训练,水平提升得飞快,简直称得上是突飞猛进。
弗格森的能力得到了俱乐部内外的一致称赞,他因陋就简地组建了25人规模的球队,而且还有效地建立了梯队。为了加强梯队建设,他还兼任了青年队的主帅,把主力队和青年队的训练都一肩挑了。
弗格森的训练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弗格森赶鸭子上架,按照在流浪者队、邓弗林队效力时了解到的训练科目,摸石头过河来制订技战术训练手册,制订针对力量、速度、配合以及体能的训练计划。
弗格森天生有才,在技术训练、体能训练、队内比赛等等环节都搞得有声有色,队内一片热气腾腾。弗格森认为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提高球员能力,球队积极训练也让他开始增长信心。尽管他当时的训练方法还存在各种不科学的地方,但对于东斯特林队来说却具有神奇的效果。
在弗格森的鼓励之下,球员迅速提高了水平。他们在季前热身赛里居然和凯尔特人队的青年队3比3踢平!
成绩说明一切,现在球队居然可以和豪强掰手腕——弗格森迅速建立了更衣室的权威。一盘散沙毫无职业能力的球员,被弗格森用严格的训练来磨砺和要求,体能和技术都有了提升。弗格森认为这还远远不够,他用严厉的纪律来约束他们,要求球员们必须严格执行他的指令。
弗格森一开始就展现出严厉一面,经常地在训练和比赛中呵斥球员,瞪大眼睛怒骂不听话的家伙。球队里桀骜不驯的前锋博比-麦库利算是被弗格森整得最狠的一个,他说起弗格森至今仍心有余悸:“我从来没怕过任何人——除了弗格森。他从一开始就是个可怕的混蛋!”
他为什么会说这一番话?
因为记者问他,为什么弗格森每天都要他跑2万米然后才开始技术训练?
这个爱喝酒的前锋一直不愿意跑动,而弗格森坚持认为前锋必须要跑,必须要有体能,这样才有机会。
弗格森说,“当时我以自己打前锋的经验告诉麦库利怎么样成为一个高效杀手,但是他显然不以为然。我亲自下场和他比试比试,他就很彻底地服气了。我发现他拥有不错的身体条件,但实在太懒惰了。我因此不得不给他加点料,留点课余作业。”
弗格森双管齐下,一方面在球队内部训练赛中亲自下场单独训练麦库利,另外一个命令就是要他坚持每天2万米长跑。
多年以后从严酷训练得益的麦库利才真正明白弗格森的好,“我打电话给他表示谢意,我很后悔当年叫他可怕的混蛋,不过弗格森却说那正是最佳写照。感谢他完全没有往心里去,我后来才明白他一心只是想让我们更强。我非常感谢他的残酷训练和严酷要求,那样才让我的职业生涯得到圆满结束。”
弗格森用自己的铁腕和“吹风机”改变了球队,让球队脱胎换骨,实力大涨。
弗格森的火爆脾气不仅仅针对球队内部,甚至连俱乐部管理层也不例外。联赛杯第六场比赛东斯特林队踢得不好,最终被对方淘汰。比赛正酣的时候,东斯特林的董事长突然出现在场边替补席,他一脸好奇地问弗格森:“球队变成这样该怎么办呢?我们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战术打法?或者换换球员?”
“这不是你待的地方,如果你不给我立刻走人,我要把你从这个操蛋地方扔出去!”暴怒的弗格森如此回应。
董事长噤若寒蝉,立即离开。
球队主力前锋吉米无心训练,弗格森毫不留情对他禁赛。吉米的岳父同时也是俱乐部的董事,亲自来求情也没有用。最终还是吉米自己深刻认错,弗格森才让他回到球队。又过了很久,直到他训练达到标准,吉米才有机会出场比赛。
就此之后,再没有人干预过弗格森的教练工作。
除了火爆脾气,弗格森在青训中的投入也备受关注。
弗格森首先开放俱乐部的训练场,广泛邀请当地的年轻球员来训练,接受业余球员试训。东斯特林队的主场弗斯公园尽管不算太好,但弗格森的开放措施还是引来了大量球员。弗格森尽量观察青年球员,还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足球、球衣和球鞋。弗格森还引导组建了青少年梯队,安排青训主管,不断挖掘新苗子。弗格森深知足球天赋出色的苗子很多,他亲自出钱把老家的著名少年足球队——格拉斯哥联队请来和东斯特林队的青年队球员打比赛。
挖掘新人,重视青训——弗格森一直坚持这个理念,无论多少年过去也一直没变。
东斯特林队战斗力提高得很快,球队三胜一平,不仅迅速摆脱降级危机,到1975年9月时还一度排在了联赛积分榜第三,一度看得见冲击甲级联赛的希望。弗格森麾下的这支球队现在踢球非常勇猛,他们总是以进攻为主,战斗风格非常突出。
在乙级联赛的关键一战中,他们以2比0的比分击败了福尔科克队,那可是一支老牌的甲级强队,只不过是刚刚降级而已。
东斯特林队蒸蒸日上,弗格森的执教天赋迅速被外人所知。
弗格森很快就接到了新的执教邀请,圣米伦队的主帅威利辞职,弗格森的恩师斯坦向球队推荐了他。
就这样,弗格森执教东斯特林队的历史停留在了1974年10月。
从上任到离开,弗格森在东斯特林队还不到4个月。但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弗格森展现出了优秀教练的素质。招募球员,培养球员,青训建设,打造进攻战术......弗格森在东斯特林队还说不上成功,但已经让人印象深刻。
弗格森执教的最后一场比赛令人难忘。球队全体人员都得知他即将离去,决心用一场“最漂亮的比赛”来给他送行。最终他们在主场4比0大胜阿洛阿队,打出了一场充满了激情的比赛。球员们一直在勇猛地进攻,在每一寸草地上争抢,不断地掀起猛攻浪潮,最终用疯狂的射门击溃了对手的防守,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赛后,弗格森在更衣室里宣布自己的决定,全队一片寂静。
前卫唐纳利实在忍不住了,激动地说:“这狗娘养的命运真会捉弄人,你把我们带得这么出色,竟然就这样把我们抛弃?!”
更衣室再也不能保持安静,很多球员忍不住泪水,伤心地哭泣起来。
第17章 低微的起步
“弗格森的足球教练生涯起步十分低微,执教第一家球队是苏格兰联赛中最低级的东斯特林。但弗格森迅速地把残破的球队加以重建,并且把队伍改造得虎虎生气,战绩也出色得令人刮目相看。”
——题记
足球世界里有些东西很奇妙,一些历史悠久的俱乐部可能早已湮灭在时光长河里,但也有一些长期在低级联赛或者业余联赛中生存。
例如东斯特林俱乐部——这个现在身处苏格兰丙级联赛的球队。这家俱乐部历史上一直默默无闻,没有什么辉煌成就,但他们却有值得骄傲的地方。
他们的骄傲,是历史上弗格森执教过球队,是弗格森职业足球教练生涯起步的地方。
龙兴之地。
弗格森在1974年退役后就转为足球教练,但只有32岁的他到处碰壁。多方寻找机会都遭遇拒绝后,弗格森突然收到了东斯特林俱乐部的邀请。这支俱乐部的董事长还亲自登门,可谓诚意满满。弗格森自然十分感动,高高兴兴地上任。
就这样,弗格森在1974年6月正式成为东斯特林队主帅。
弗格森直到来到球队才发现自己接过的是个什么烂摊子,球队简直差得无法直视。多年之后弗格森回忆时还是忍不住吐槽:“我接手的东斯特林队是全苏格兰最糟糕的球队,他们甚至都不能称为成年人的职业球队。如果还有更差的话,这个球队就不可能在联赛中垫底!”
事实就是如此,这个球队在苏格兰乙级联赛中连战连败,已经当副班长很长时间。如果再没有大的改变,球队很可能就会被淘汰出乙级联赛。东斯特林队还不仅仅是成绩差,球队当时只有8个正式的主力,其他位置都是像业余球员一样的“轮换替补”,连常规的11人主力首发都凑不出来,每次比赛都是临时凑合。
“一定不能让东斯特林队降级!”俱乐部主席一再强调,殷殷嘱托。
弗格森决定挑战一下自我,以报答东斯特林队的知遇之恩。
不愿认输是弗格森天生性格,他下定决心,要彻底改变球队落后的面貌,将球队带出困境。
东斯特林队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俱乐部非常“支持”弗格森。为了帮助主帅的工作,即使球队开支非常困迫,董事会也还是竭尽所能凑出了2000英镑的“巨款”,让弗格森买人引援,加强球队。
弗格森决定先用训练来改变球队。他很快发现参加训练的球员态度非常认真,也愿意听他的指点,服从他的指令,这让弗格森备受鼓舞。
可惜就是人太少了,然后他们的能力还是有点太差了。
弗格森自然不能浪费管理层的好意,他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关系,用2000英镑找来了一个门将、一个中锋、一个中场和一个前锋……这下球队不仅仅凑够了首发的11个人名额,还赚多了1个球员!
弗格森觉得自己还能够踢乙级,就主动报名踢前锋,打算在比赛亲自上场。
弗格森的能力这个时候就可见一斑,他非常能够“忽悠”人,而且选人的眼光也有独到之处。弗格森招募的这些人员水平并不差,都是名气不大但却有一定的实力。这样一来球队的日常训练和比赛就得到了基本保障。
弗格森决心扩大招募,积极到社区去发掘新人。弗格森善于挖掘那些希望有球踢,有机会接受专业指导的年轻人,就如同自己当年一样。弗格森让俱乐部工作人员深入到社区去,到各个业余球队去宣传,自己也亲自到场,用激情四溢的演讲吸引年轻人,承诺亲自指导年轻人踢球。弗格森还宣布开放了球队训练场,免费给大家来踢球。不仅如此,他还宣布以后球队和社区球队、业余球队进行教学赛和友谊赛。
这样的宣传和介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附近不少的年轻人都纷纷前来报名。
弗格森开始扩大梯队建设,他在报名的年轻人中展开试训,把不同水平的苗子招进不同的梯队里。不少具有潜力的新人第一次被挖掘出来,很多人在业余队中踢了很长时间,第一次接收到专业训练,水平提升得飞快,简直称得上是突飞猛进。
弗格森的能力得到了俱乐部内外的一致称赞,他因陋就简地组建了25人规模的球队,而且还有效地建立了梯队。为了加强梯队建设,他还兼任了青年队的主帅,把主力队和青年队的训练都一肩挑了。
弗格森的训练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弗格森赶鸭子上架,按照在流浪者队、邓弗林队效力时了解到的训练科目,摸石头过河来制订技战术训练手册,制订针对力量、速度、配合以及体能的训练计划。
弗格森天生有才,在技术训练、体能训练、队内比赛等等环节都搞得有声有色,队内一片热气腾腾。弗格森认为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提高球员能力,球队积极训练也让他开始增长信心。尽管他当时的训练方法还存在各种不科学的地方,但对于东斯特林队来说却具有神奇的效果。
在弗格森的鼓励之下,球员迅速提高了水平。他们在季前热身赛里居然和凯尔特人队的青年队3比3踢平!
成绩说明一切,现在球队居然可以和豪强掰手腕——弗格森迅速建立了更衣室的权威。一盘散沙毫无职业能力的球员,被弗格森用严格的训练来磨砺和要求,体能和技术都有了提升。弗格森认为这还远远不够,他用严厉的纪律来约束他们,要求球员们必须严格执行他的指令。
弗格森一开始就展现出严厉一面,经常地在训练和比赛中呵斥球员,瞪大眼睛怒骂不听话的家伙。球队里桀骜不驯的前锋博比-麦库利算是被弗格森整得最狠的一个,他说起弗格森至今仍心有余悸:“我从来没怕过任何人——除了弗格森。他从一开始就是个可怕的混蛋!”
他为什么会说这一番话?
因为记者问他,为什么弗格森每天都要他跑2万米然后才开始技术训练?
这个爱喝酒的前锋一直不愿意跑动,而弗格森坚持认为前锋必须要跑,必须要有体能,这样才有机会。
弗格森说,“当时我以自己打前锋的经验告诉麦库利怎么样成为一个高效杀手,但是他显然不以为然。我亲自下场和他比试比试,他就很彻底地服气了。我发现他拥有不错的身体条件,但实在太懒惰了。我因此不得不给他加点料,留点课余作业。”
弗格森双管齐下,一方面在球队内部训练赛中亲自下场单独训练麦库利,另外一个命令就是要他坚持每天2万米长跑。
多年以后从严酷训练得益的麦库利才真正明白弗格森的好,“我打电话给他表示谢意,我很后悔当年叫他可怕的混蛋,不过弗格森却说那正是最佳写照。感谢他完全没有往心里去,我后来才明白他一心只是想让我们更强。我非常感谢他的残酷训练和严酷要求,那样才让我的职业生涯得到圆满结束。”
弗格森用自己的铁腕和“吹风机”改变了球队,让球队脱胎换骨,实力大涨。
弗格森的火爆脾气不仅仅针对球队内部,甚至连俱乐部管理层也不例外。联赛杯第六场比赛东斯特林队踢得不好,最终被对方淘汰。比赛正酣的时候,东斯特林的董事长突然出现在场边替补席,他一脸好奇地问弗格森:“球队变成这样该怎么办呢?我们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战术打法?或者换换球员?”
“这不是你待的地方,如果你不给我立刻走人,我要把你从这个操蛋地方扔出去!”暴怒的弗格森如此回应。
董事长噤若寒蝉,立即离开。
球队主力前锋吉米无心训练,弗格森毫不留情对他禁赛。吉米的岳父同时也是俱乐部的董事,亲自来求情也没有用。最终还是吉米自己深刻认错,弗格森才让他回到球队。又过了很久,直到他训练达到标准,吉米才有机会出场比赛。
就此之后,再没有人干预过弗格森的教练工作。
除了火爆脾气,弗格森在青训中的投入也备受关注。
弗格森首先开放俱乐部的训练场,广泛邀请当地的年轻球员来训练,接受业余球员试训。东斯特林队的主场弗斯公园尽管不算太好,但弗格森的开放措施还是引来了大量球员。弗格森尽量观察青年球员,还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足球、球衣和球鞋。弗格森还引导组建了青少年梯队,安排青训主管,不断挖掘新苗子。弗格森深知足球天赋出色的苗子很多,他亲自出钱把老家的著名少年足球队——格拉斯哥联队请来和东斯特林队的青年队球员打比赛。
挖掘新人,重视青训——弗格森一直坚持这个理念,无论多少年过去也一直没变。
东斯特林队战斗力提高得很快,球队三胜一平,不仅迅速摆脱降级危机,到1975年9月时还一度排在了联赛积分榜第三,一度看得见冲击甲级联赛的希望。弗格森麾下的这支球队现在踢球非常勇猛,他们总是以进攻为主,战斗风格非常突出。
在乙级联赛的关键一战中,他们以2比0的比分击败了福尔科克队,那可是一支老牌的甲级强队,只不过是刚刚降级而已。
东斯特林队蒸蒸日上,弗格森的执教天赋迅速被外人所知。
弗格森很快就接到了新的执教邀请,圣米伦队的主帅威利辞职,弗格森的恩师斯坦向球队推荐了他。
就这样,弗格森执教东斯特林队的历史停留在了1974年10月。
从上任到离开,弗格森在东斯特林队还不到4个月。但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弗格森展现出了优秀教练的素质。招募球员,培养球员,青训建设,打造进攻战术......弗格森在东斯特林队还说不上成功,但已经让人印象深刻。
弗格森执教的最后一场比赛令人难忘。球队全体人员都得知他即将离去,决心用一场“最漂亮的比赛”来给他送行。最终他们在主场4比0大胜阿洛阿队,打出了一场充满了激情的比赛。球员们一直在勇猛地进攻,在每一寸草地上争抢,不断地掀起猛攻浪潮,最终用疯狂的射门击溃了对手的防守,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赛后,弗格森在更衣室里宣布自己的决定,全队一片寂静。
前卫唐纳利实在忍不住了,激动地说:“这狗娘养的命运真会捉弄人,你把我们带得这么出色,竟然就这样把我们抛弃?!”
更衣室再也不能保持安静,很多球员忍不住泪水,伤心地哭泣起来。
上海匡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B2-20211235 沪ICP备2021021198号-6 Copyright ©2021 KUANGHUI All Rights Reserved. 匡慧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