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足协挑选国家队主教练,要听话的,不要说话的。当初放弃范哈内亨,中国足协的说法是“年薪谈不拢”——足协报价年薪为50万美元,但范哈内亨在国际上的基本身价是150万美元。
但是事实是怎样的呢?范哈内亨的经纪人格拉汉姆向记者展示了一封带有“不能向外展示的符号”,以足协主席的名义发给范哈内亨的邮件。在这封2002年10月17日发出的邮件中,中国足协为未来国足新帅开出的年薪是50万美元。
“当时我们给中国足协的报价的确是150万美元。”格拉汉姆说,“范哈内亨是欧洲最好的教练之一,他兼任CANAL+频道资深评论员,他是荷兰人心目中的绝对英雄,在欧洲声望不及他的希丁克,在韩国担任国家队主帅时年薪已经高达345万美元,对于范哈内亨来说,150万美元一点也不过分。”
面对100万美元的价格差,格拉汉姆早就想好了办法。
“我给他们(中国足协)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在这150万美元中,中国足协只要出60万美元就行,剩下的90万美元我会找赞助商解决。荷兰的飞利浦(Philips)、喜力(Heineken)、阿姆斯特尔(Amstel)等许多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商标能够跟随作为中国国家队主教练的范哈内亨,出现在各个新闻发布会的背景板上。对他们来说,出90万美元来宣传自己根本不是问题。”然而对格拉汉姆的方案,中国足协坚决予以了否决——“他们没有给我否决的理由。”
米卢下课之后,中国足协在开始制定未来的选帅标准时,负责国家队的副主席南勇将米卢这样类型的教练定为了反面教材,中国足协也迅速否定了米卢所倡导的“快乐足球”。于是在选帅小组成立前,“是否听话、是否好管”成了考察新帅的第一标准。
“11.17”中港之战结束后,足协副主席南勇在接受《南方体育》采访时表示:“选帅就是一场赌博,在下注前没人知道准确结果。一个国家队水平的进步,只能在一个个教练和球员的‘牺牲’下逐步提高。具体到哈恩本人,我了解到他对工作非常有责任心,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有着自己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中国足球再次失败的责任不能全部推到主教练一个人身上。”
这段话于2004年11月19日被引用在《上海日报》体育版的头条。看到这段话,了解选帅经过的格拉汉姆很不理解。他对记者说:“我认为足协副主席个人没有资格把选帅这么重要的事情当成一场赌博!况且当时正是他亲自带队来欧洲挑选教练!难道他就没有责任么?那么多的教练等着被选,最后却挑选了一个不在候选人名单上的哈恩!中国队的失败当然不能全部推到主教练一个人身上,因为是中国足协挑选了这个来自德国业余联赛的人!”
格拉汉姆说,两年前,当哈恩被中国足协选为国家队主教练时,荷兰与德国的媒体都轰动了。“不是因为他的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大家实在搞不懂,中国足球究竟看中阿里·汉哪一点?你知道吗?当阿里·汉被中国足协选中后,荷兰人都在笑话他们(中国足协)!荷兰人觉得,选哈恩作堂堂一支国家队的主教练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毫无疑问,哈恩绝非一个好教练,但是他最符合中国足协的选帅标准。不然即便是“赌博”,中国足协为什么不赌特鲁西埃不赌范哈内亨,而偏偏把赌注押在一个教练生涯履历表上基本是一片空白的荷兰人身上?!
有些事情格拉汉姆至今耿耿于怀:“他们似乎不懂得基本礼节。他们(第一次赴欧的3人选帅小组)下午4点到荷兰,入住酒店之后用一种发布命令的口气对我说‘喂,让范哈内亨6点之前赶到我们这里’。他们怎么能这样呢?他们知道在西方文化中这是一种不礼貌吗?即便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互相约见都要事先约定时间。这是对对方最起码的尊重。”
——2004年11月30日《申江服务导报》
中国足协挑选国家队主教练,要听话的,不要说话的。当初放弃范哈内亨,中国足协的说法是“年薪谈不拢”——足协报价年薪为50万美元,但范哈内亨在国际上的基本身价是150万美元。
但是事实是怎样的呢?范哈内亨的经纪人格拉汉姆向记者展示了一封带有“不能向外展示的符号”,以足协主席的名义发给范哈内亨的邮件。在这封2002年10月17日发出的邮件中,中国足协为未来国足新帅开出的年薪是50万美元。
“当时我们给中国足协的报价的确是150万美元。”格拉汉姆说,“范哈内亨是欧洲最好的教练之一,他兼任CANAL+频道资深评论员,他是荷兰人心目中的绝对英雄,在欧洲声望不及他的希丁克,在韩国担任国家队主帅时年薪已经高达345万美元,对于范哈内亨来说,150万美元一点也不过分。”
面对100万美元的价格差,格拉汉姆早就想好了办法。
“我给他们(中国足协)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在这150万美元中,中国足协只要出60万美元就行,剩下的90万美元我会找赞助商解决。荷兰的飞利浦(Philips)、喜力(Heineken)、阿姆斯特尔(Amstel)等许多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商标能够跟随作为中国国家队主教练的范哈内亨,出现在各个新闻发布会的背景板上。对他们来说,出90万美元来宣传自己根本不是问题。”然而对格拉汉姆的方案,中国足协坚决予以了否决——“他们没有给我否决的理由。”
米卢下课之后,中国足协在开始制定未来的选帅标准时,负责国家队的副主席南勇将米卢这样类型的教练定为了反面教材,中国足协也迅速否定了米卢所倡导的“快乐足球”。于是在选帅小组成立前,“是否听话、是否好管”成了考察新帅的第一标准。
“11.17”中港之战结束后,足协副主席南勇在接受《南方体育》采访时表示:“选帅就是一场赌博,在下注前没人知道准确结果。一个国家队水平的进步,只能在一个个教练和球员的‘牺牲’下逐步提高。具体到哈恩本人,我了解到他对工作非常有责任心,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有着自己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中国足球再次失败的责任不能全部推到主教练一个人身上。”
这段话于2004年11月19日被引用在《上海日报》体育版的头条。看到这段话,了解选帅经过的格拉汉姆很不理解。他对记者说:“我认为足协副主席个人没有资格把选帅这么重要的事情当成一场赌博!况且当时正是他亲自带队来欧洲挑选教练!难道他就没有责任么?那么多的教练等着被选,最后却挑选了一个不在候选人名单上的哈恩!中国队的失败当然不能全部推到主教练一个人身上,因为是中国足协挑选了这个来自德国业余联赛的人!”
格拉汉姆说,两年前,当哈恩被中国足协选为国家队主教练时,荷兰与德国的媒体都轰动了。“不是因为他的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大家实在搞不懂,中国足球究竟看中阿里·汉哪一点?你知道吗?当阿里·汉被中国足协选中后,荷兰人都在笑话他们(中国足协)!荷兰人觉得,选哈恩作堂堂一支国家队的主教练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毫无疑问,哈恩绝非一个好教练,但是他最符合中国足协的选帅标准。不然即便是“赌博”,中国足协为什么不赌特鲁西埃不赌范哈内亨,而偏偏把赌注押在一个教练生涯履历表上基本是一片空白的荷兰人身上?!
有些事情格拉汉姆至今耿耿于怀:“他们似乎不懂得基本礼节。他们(第一次赴欧的3人选帅小组)下午4点到荷兰,入住酒店之后用一种发布命令的口气对我说‘喂,让范哈内亨6点之前赶到我们这里’。他们怎么能这样呢?他们知道在西方文化中这是一种不礼貌吗?即便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互相约见都要事先约定时间。这是对对方最起码的尊重。”
——2004年11月30日《申江服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