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上古时期有没有越位

33回复/ 1239160 浏览
虎扑JR2114809378(16级)楼主2022-11-24 12:28:06发布于北京
讨论:上古时期有没有越位虎扑JR2114809378 发表在足球话题区 https://bbs.hupu.com/topic

这些回帖亮了

收起

越位规则一直有,而且是早期阵型演化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粗浅的谈一下。

1863年第一部足球规则这样定义越位:当进攻队员比球更接近对方底线时便处于越位状态。这条规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副作用:传球只能横传or回传,不能向前传球(球前的队员都处于越位位置),因而向前推进只能靠带球……可想而知当时的比赛和现在天差地别。

很快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1874年越位规则修改为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3名对方球员(包括门将),否则就处于越位位置。越位规则改变后,2后卫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因为2名后卫+门将利用越位规则可以有效的化解对方进攻:攻方无球队员越过1名后卫便会越位;守方只要1名后卫前压就可完成造越位,即便造越位失败身后还有1名拖后后卫,不会直接送对面一个单刀。

最初成为主流的2后卫阵型是2-2-6,2名后卫(Fullback);2名前卫(Halfback)主要承担防守职责;6名前锋(双中锋,左右内锋,左右外锋)。实践中发现锋线堆人太多,中场2人覆盖不过来,于是撤回一名中锋变成中前卫,阵型变为2-3-5。2名后卫职责不变;3名前卫不止负责防守,也承担串联与进攻;5名前锋负责进攻较少参与防守,2-3-5成为现代足球历史上第一个考虑到“攻守平衡”的阵型。

2-3-5阵型中每名球员的位置与职责基本固定,前锋只负责进攻,后卫只负责防守,极少见穿插跑位。很多俱乐部和国家队按照位置分配号码,比赛时甚至不用认识对方球员,根据球衣上的号码就可以判断对方每名的位置相应的盯人策略。。。

因为造越位战术执行简单效果却很好,可以说是低风险高收益,很多球队把造越位玩出了花样,甚至出现过只留1名后卫拖后,其他9人全部压在对方腹地。造越位战术的滥用严重限制了进攻,比赛乏味无聊,上座率下降。当时电视没有普及,门票是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观众少了可是头等大事。于是越位规则再次调整: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2名对方球员,否则为越位。此后2后卫阵型逐渐瓦解,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后,WM阵型逐渐成为主流。

在WM阵型中,球员分工明确但职责相对单一。依托越位规则的改变,W型锋线大大增加了原有2-3-5体系的防守难度,尤其体现在防守方两名边前卫(2-3-5中的3)身上:如果边前卫回追边锋,攻方的两名内锋几乎处于无人防守的情况,可以从容拿球发起攻势;如果边前卫留在中场对位防守攻方内锋,守方的2名后卫就需要面对3名前锋;而在防守端,最大的变化是从依靠造越位变为人盯人,由守转攻主要靠后卫大脚找边锋,这也是后来英式长传冲吊打法的起源。
再一次强调:WM阵型对2-3-5阵型的优势是建立在越位规则改变的基础上,并不是之前几十年的教练们想不出这种破解造越位战术的方法。

WM阵型成为主流,但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在用。另一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战术“门闩”(verrou)体系是对2-3-5阵型的另一种演变。瑞士教练拉潘将2-3-5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撤回中卫的两侧,两名中后卫改为前后站位,利用1人拖后和整体队形后退来应对越位规则的改变。因整体阵型后撤,2名内锋也相应回撤到中场进行串联,保持阵型紧凑,队员站位有点接近4-3-3. “门闩”战术在当时没有成为主流,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那名拖后的中后卫逐渐演变成为了日后的自由人。

40年代WM阵型流传到巴西,巴西人根据自身特点作了相应调整:一名内锋前移,解放防守任务同时有中锋掩护,充分发挥进攻才华(贝利就是这个位置);另一名内锋回撤中场,同侧中场相应回撤到后卫线,负责后场出球,进攻时经常带球推进至中场(巴西足球术语叫quarto-zagueiro,直译为第四名后卫);同时放弃WM阵型中的高大中锋,用技术更细腻的球员出任中锋,鼓励短传配合。调整后的阵型可以看做4-2-4的雏形,49年美洲杯巴西队以这套阵型一路砍瓜切菜夺冠(8场比赛得失球46:7,决赛7:0大胜乌拉圭)。但随后50、54年两届世界杯的失利迫使巴西人对防守体系再次做出改进,放弃人盯人采用区域盯人战术,应对进攻球员越来越频繁的的交叉换位,4-2-4阵型由此成型,巴西依靠这套阵型连续获得58/62世界杯冠军。

60年代拉姆塞成为英格兰主教练,引入了4-2-4阵型,同时他认为4-2-4阵型面对强队时防守很成问题。拉姆塞的解决方案是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在中场前后站位,一个组织进攻,一个专职防守;并让2名边锋回撤为边前卫,加强跑动,进攻上的去,防守要退到后卫线前;4后卫平行站位,采用区域盯人体系,防守时前锋要对对方后场出球进行干扰(压迫的雏形),经典的4-4-2阵型于此诞生。英格兰夺冠后,这套4-4-2阵型也正式走出欧洲,传向了全世界。

越位规则一直有,而且是早期阵型演化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粗浅的谈一下。

1863年第一部足球规则这样定义越位:当进攻队员比球更接近对方底线时便处于越位状态。这条规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副作用:传球只能横传or回传,不能向前传球(球前的队员都处于越位位置),因而向前推进只能靠带球……可想而知当时的比赛和现在天差地别。

很快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1874年越位规则修改为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3名对方球员(包括门将),否则就处于越位位置。越位规则改变后,2后卫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因为2名后卫+门将利用越位规则可以有效的化解对方进攻:攻方无球队员越过1名后卫便会越位;守方只要1名后卫前压就可完成造越位,即便造越位失败身后还有1名拖后后卫,不会直接送对面一个单刀。

最初成为主流的2后卫阵型是2-2-6,2名后卫(Fullback);2名前卫(Halfback)主要承担防守职责;6名前锋(双中锋,左右内锋,左右外锋)。实践中发现锋线堆人太多,中场2人覆盖不过来,于是撤回一名中锋变成中前卫,阵型变为2-3-5。2名后卫职责不变;3名前卫不止负责防守,也承担串联与进攻;5名前锋负责进攻较少参与防守,2-3-5成为现代足球历史上第一个考虑到“攻守平衡”的阵型。

2-3-5阵型中每名球员的位置与职责基本固定,前锋只负责进攻,后卫只负责防守,极少见穿插跑位。很多俱乐部和国家队按照位置分配号码,比赛时甚至不用认识对方球员,根据球衣上的号码就可以判断对方每名的位置相应的盯人策略。。。

因为造越位战术执行简单效果却很好,可以说是低风险高收益,很多球队把造越位玩出了花样,甚至出现过只留1名后卫拖后,其他9人全部压在对方腹地。造越位战术的滥用严重限制了进攻,比赛乏味无聊,上座率下降。当时电视没有普及,门票是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观众少了可是头等大事。于是越位规则再次调整: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2名对方球员,否则为越位。此后2后卫阵型逐渐瓦解,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后,WM阵型逐渐成为主流。

在WM阵型中,球员分工明确但职责相对单一。依托越位规则的改变,W型锋线大大增加了原有2-3-5体系的防守难度,尤其体现在防守方两名边前卫(2-3-5中的3)身上:如果边前卫回追边锋,攻方的两名内锋几乎处于无人防守的情况,可以从容拿球发起攻势;如果边前卫留在中场对位防守攻方内锋,守方的2名后卫就需要面对3名前锋;而在防守端,最大的变化是从依靠造越位变为人盯人,由守转攻主要靠后卫大脚找边锋,这也是后来英式长传冲吊打法的起源。
再一次强调:WM阵型对2-3-5阵型的优势是建立在越位规则改变的基础上,并不是之前几十年的教练们想不出这种破解造越位战术的方法。

WM阵型成为主流,但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在用。另一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战术“门闩”(verrou)体系是对2-3-5阵型的另一种演变。瑞士教练拉潘将2-3-5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撤回中卫的两侧,两名中后卫改为前后站位,利用1人拖后和整体队形后退来应对越位规则的改变。因整体阵型后撤,2名内锋也相应回撤到中场进行串联,保持阵型紧凑,队员站位有点接近4-3-3. “门闩”战术在当时没有成为主流,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那名拖后的中后卫逐渐演变成为了日后的自由人。

40年代WM阵型流传到巴西,巴西人根据自身特点作了相应调整:一名内锋前移,解放防守任务同时有中锋掩护,充分发挥进攻才华(贝利就是这个位置);另一名内锋回撤中场,同侧中场相应回撤到后卫线,负责后场出球,进攻时经常带球推进至中场(巴西足球术语叫quarto-zagueiro,直译为第四名后卫);同时放弃WM阵型中的高大中锋,用技术更细腻的球员出任中锋,鼓励短传配合。调整后的阵型可以看做4-2-4的雏形,49年美洲杯巴西队以这套阵型一路砍瓜切菜夺冠(8场比赛得失球46:7,决赛7:0大胜乌拉圭)。但随后50、54年两届世界杯的失利迫使巴西人对防守体系再次做出改进,放弃人盯人采用区域盯人战术,应对进攻球员越来越频繁的的交叉换位,4-2-4阵型由此成型,巴西依靠这套阵型连续获得58/62世界杯冠军。

60年代拉姆塞成为英格兰主教练,引入了4-2-4阵型,同时他认为4-2-4阵型面对强队时防守很成问题。拉姆塞的解决方案是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在中场前后站位,一个组织进攻,一个专职防守;并让2名边锋回撤为边前卫,加强跑动,进攻上的去,防守要退到后卫线前;4后卫平行站位,采用区域盯人体系,防守时前锋要对对方后场出球进行干扰(压迫的雏形),经典的4-4-2阵型于此诞生。英格兰夺冠后,这套4-4-2阵型也正式走出欧洲,传向了全世界。

亮了(180)
回复
查看评论(12)
引用 @虎牢关前战温侯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越位规则一直有,而且是早期阵型演化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粗浅的谈一下。1863年第一部足球规则这样定义越位:当进攻队员比球更接近对方底线时便处于越位状态。这条规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副作用:传球只能横传or回传,不能向前传球(球前的队员都处于越位位置),因而向前推进只能靠带球……可想而知当时的比赛和现在天差地别。很快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1874年越位规则修改为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3名对方球员(包括门将),否则就处于越位位置。越位规则改变后,2后卫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因为2名后卫+门将利用越位规则可以有效的化解对方进攻:攻方无球队员越过1名后卫便会越位;守方只要1名后卫前压就可完成造越位,即便造越位失败身后还有1名拖后后卫,不会直接送对面一个单刀。最初成为主流的2后卫阵型是2-2-6,2名后卫(Fullback);2名前卫(Halfback)主要承担防守职责;6名前锋(双中锋,左右内锋,左右外锋)。实践中发现锋线堆人太多,中场2人覆盖不过来,于是撤回一名中锋变成中前卫,阵型变为2-3-5。2名后卫职责不变;3名前卫不止负责防守,也承担串联与进攻;5名前锋负责进攻较少参与防守,2-3-5成为现代足球历史上第一个考虑到“攻守平衡”的阵型。2-3-5阵型中每名球员的位置与职责基本固定,前锋只负责进攻,后卫只负责防守,极少见穿插跑位。很多俱乐部和国家队按照位置分配号码,比赛时甚至不用认识对方球员,根据球衣上的号码就可以判断对方每名的位置相应的盯人策略。。。因为造越位战术执行简单效果却很好,可以说是低风险高收益,很多球队把造越位玩出了花样,甚至出现过只留1名后卫拖后,其他9人全部压在对方腹地。造越位战术的滥用严重限制了进攻,比赛乏味无聊,上座率下降。当时电视没有普及,门票是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观众少了可是头等大事。于是越位规则再次调整: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2名对方球员,否则为越位。此后2后卫阵型逐渐瓦解,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后,WM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在WM阵型中,球员分工明确但职责相对单一。依托越位规则的改变,W型锋线大大增加了原有2-3-5体系的防守难度,尤其体现在防守方两名边前卫(2-3-5中的3)身上:如果边前卫回追边锋,攻方的两名内锋几乎处于无人防守的情况,可以从容拿球发起攻势;如果边前卫留在中场对位防守攻方内锋,守方的2名后卫就需要面对3名前锋;而在防守端,最大的变化是从依靠造越位变为人盯人,由守转攻主要靠后卫大脚找边锋,这也是后来英式长传冲吊打法的起源。再一次强调:WM阵型对2-3-5阵型的优势是建立在越位规则改变的基础上,并不是之前几十年的教练们想不出这种破解造越位战术的方法。WM阵型成为主流,但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在用。另一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战术“门闩”(verrou)体系是对2-3-5阵型的另一种演变。瑞士教练拉潘将2-3-5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撤回中卫的两侧,两名中后卫改为前后站位,利用1人拖后和整体队形后退来应对越位规则的改变。因整体阵型后撤,2名内锋也相应回撤到中场进行串联,保持阵型紧凑,队员站位有点接近4-3-3. “门闩”战术在当时没有成为主流,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那名拖后的中后卫逐渐演变成为了日后的自由人。40年代WM阵型流传到巴西,巴西人根据自身特点作了相应调整:一名内锋前移,解放防守任务同时有中锋掩护,充分发挥进攻才华(贝利就是这个位置);另一名内锋回撤中场,同侧中场相应回撤到后卫线,负责后场出球,进攻时经常带球推进至中场(巴西足球术语叫quarto-zagueiro,直译为第四名后卫);同时放弃WM阵型中的高大中锋,用技术更细腻的球员出任中锋,鼓励短传配合。调整后的阵型可以看做4-2-4的雏形,49年美洲杯巴西队以这套阵型一路砍瓜切菜夺冠(8场比赛得失球46:7,决赛7:0大胜乌拉圭)。但随后50、54年两届世界杯的失利迫使巴西人对防守体系再次做出改进,放弃人盯人采用区域盯人战术,应对进攻球员越来越频繁的的交叉换位,4-2-4阵型由此成型,巴西依靠这套阵型连续获得58/62世界杯冠军。60年代拉姆塞成为英格兰主教练,引入了4-2-4阵型,同时他认为4-2-4阵型面对强队时防守很成问题。拉姆塞的解决方案是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在中场前后站位,一个组织进攻,一个专职防守;并让2名边锋回撤为边前卫,加强跑动,进攻上的去,防守要退到后卫线前;4后卫平行站位,采用区域盯人体系,防守时前锋要对对方后场出球进行干扰(压迫的雏形),经典的4-4-2阵型于此诞生。英格兰夺冠后,这套4-4-2阵型也正式走出欧洲,传向了全世界。

越位规则一直有,而且是早期阵型演化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粗浅的谈一下。

1863年第一部足球规则这样定义越位:当进攻队员比球更接近对方底线时便处于越位状态。这条规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副作用:传球只能横传or回传,不能向前传球(球前的队员都处于越位位置),因而向前推进只能靠带球……可想而知当时的比赛和现在天差地别。

很快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1874年越位规则修改为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3名对方球员(包括门将),否则就处于越位位置。越位规则改变后,2后卫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因为2名后卫+门将利用越位规则可以有效的化解对方进攻:攻方无球队员越过1名后卫便会越位;守方只要1名后卫前压就可完成造越位,即便造越位失败身后还有1名拖后后卫,不会直接送对面一个单刀。

最初成为主流的2后卫阵型是2-2-6,2名后卫(Fullback);2名前卫(Halfback)主要承担防守职责;6名前锋(双中锋,左右内锋,左右外锋)。实践中发现锋线堆人太多,中场2人覆盖不过来,于是撤回一名中锋变成中前卫,阵型变为2-3-5。2名后卫职责不变;3名前卫不止负责防守,也承担串联与进攻;5名前锋负责进攻较少参与防守,2-3-5成为现代足球历史上第一个考虑到“攻守平衡”的阵型。

2-3-5阵型中每名球员的位置与职责基本固定,前锋只负责进攻,后卫只负责防守,极少见穿插跑位。很多俱乐部和国家队按照位置分配号码,比赛时甚至不用认识对方球员,根据球衣上的号码就可以判断对方每名的位置相应的盯人策略。。。

因为造越位战术执行简单效果却很好,可以说是低风险高收益,很多球队把造越位玩出了花样,甚至出现过只留1名后卫拖后,其他9人全部压在对方腹地。造越位战术的滥用严重限制了进攻,比赛乏味无聊,上座率下降。当时电视没有普及,门票是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观众少了可是头等大事。于是越位规则再次调整: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2名对方球员,否则为越位。此后2后卫阵型逐渐瓦解,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后,WM阵型逐渐成为主流。

在WM阵型中,球员分工明确但职责相对单一。依托越位规则的改变,W型锋线大大增加了原有2-3-5体系的防守难度,尤其体现在防守方两名边前卫(2-3-5中的3)身上:如果边前卫回追边锋,攻方的两名内锋几乎处于无人防守的情况,可以从容拿球发起攻势;如果边前卫留在中场对位防守攻方内锋,守方的2名后卫就需要面对3名前锋;而在防守端,最大的变化是从依靠造越位变为人盯人,由守转攻主要靠后卫大脚找边锋,这也是后来英式长传冲吊打法的起源。
再一次强调:WM阵型对2-3-5阵型的优势是建立在越位规则改变的基础上,并不是之前几十年的教练们想不出这种破解造越位战术的方法。

WM阵型成为主流,但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在用。另一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战术“门闩”(verrou)体系是对2-3-5阵型的另一种演变。瑞士教练拉潘将2-3-5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撤回中卫的两侧,两名中后卫改为前后站位,利用1人拖后和整体队形后退来应对越位规则的改变。因整体阵型后撤,2名内锋也相应回撤到中场进行串联,保持阵型紧凑,队员站位有点接近4-3-3. “门闩”战术在当时没有成为主流,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那名拖后的中后卫逐渐演变成为了日后的自由人。

40年代WM阵型流传到巴西,巴西人根据自身特点作了相应调整:一名内锋前移,解放防守任务同时有中锋掩护,充分发挥进攻才华(贝利就是这个位置);另一名内锋回撤中场,同侧中场相应回撤到后卫线,负责后场出球,进攻时经常带球推进至中场(巴西足球术语叫quarto-zagueiro,直译为第四名后卫);同时放弃WM阵型中的高大中锋,用技术更细腻的球员出任中锋,鼓励短传配合。调整后的阵型可以看做4-2-4的雏形,49年美洲杯巴西队以这套阵型一路砍瓜切菜夺冠(8场比赛得失球46:7,决赛7:0大胜乌拉圭)。但随后50、54年两届世界杯的失利迫使巴西人对防守体系再次做出改进,放弃人盯人采用区域盯人战术,应对进攻球员越来越频繁的的交叉换位,4-2-4阵型由此成型,巴西依靠这套阵型连续获得58/62世界杯冠军。

60年代拉姆塞成为英格兰主教练,引入了4-2-4阵型,同时他认为4-2-4阵型面对强队时防守很成问题。拉姆塞的解决方案是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在中场前后站位,一个组织进攻,一个专职防守;并让2名边锋回撤为边前卫,加强跑动,进攻上的去,防守要退到后卫线前;4后卫平行站位,采用区域盯人体系,防守时前锋要对对方后场出球进行干扰(压迫的雏形),经典的4-4-2阵型于此诞生。英格兰夺冠后,这套4-4-2阵型也正式走出欧洲,传向了全世界。

你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当年足球周刊叙述足球发展史,赞!

你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当年足球周刊叙述足球发展史,赞!

亮了(23)
回复

全部回帖

收起

欢迎讨论

欢迎讨论

亮了(2)
回复

所以我觉得上古边卫不进攻是正常的,中卫只有一个,边卫上去了没法放了,本身边路已经有人了,进攻作用也不大

所以我觉得上古边卫不进攻是正常的,中卫只有一个,边卫上去了没法放了,本身边路已经有人了,进攻作用也不大

亮了(3)
回复

你直接主楼放答案这还讨论个什么劲

你直接主楼放答案这还讨论个什么劲

亮了(1)
回复
查看评论(2)
引用 @黑蜘蛛雅辛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直接主楼放答案这还讨论个什么劲

你直接主楼放答案这还讨论个什么劲

我这不一定对啊

我这不一定对啊

亮了(0)
回复
查看评论(1)
引用 @黑蜘蛛雅辛 发表的:
只看此人

你直接主楼放答案这还讨论个什么劲

你直接主楼放答案这还讨论个什么劲

有别的资料和说法也欢迎

有别的资料和说法也欢迎

亮了(0)
回复
引用 @虎扑JR2114809378 发表的:
只看此人

我这不一定对啊

我这不一定对啊

然而它就是对的。19世纪上半叶的足球规则混乱,实际上是足球和橄榄球的合体,后来产生足球、橄榄球、盖尔式足球等分支,“只允许回传”被橄榄球保留下来越位规则,足球就改为了看防守球员位置判断越位了。

然而它就是对的。19世纪上半叶的足球规则混乱,实际上是足球和橄榄球的合体,后来产生足球、橄榄球、盖尔式足球等分支,“只允许回传”被橄榄球保留下来越位规则,足球就改为了看防守球员位置判断越位了。

亮了(2)
回复

越位规则一直有,而且是早期阵型演化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粗浅的谈一下。

1863年第一部足球规则这样定义越位:当进攻队员比球更接近对方底线时便处于越位状态。这条规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副作用:传球只能横传or回传,不能向前传球(球前的队员都处于越位位置),因而向前推进只能靠带球……可想而知当时的比赛和现在天差地别。

很快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1874年越位规则修改为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3名对方球员(包括门将),否则就处于越位位置。越位规则改变后,2后卫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因为2名后卫+门将利用越位规则可以有效的化解对方进攻:攻方无球队员越过1名后卫便会越位;守方只要1名后卫前压就可完成造越位,即便造越位失败身后还有1名拖后后卫,不会直接送对面一个单刀。

最初成为主流的2后卫阵型是2-2-6,2名后卫(Fullback);2名前卫(Halfback)主要承担防守职责;6名前锋(双中锋,左右内锋,左右外锋)。实践中发现锋线堆人太多,中场2人覆盖不过来,于是撤回一名中锋变成中前卫,阵型变为2-3-5。2名后卫职责不变;3名前卫不止负责防守,也承担串联与进攻;5名前锋负责进攻较少参与防守,2-3-5成为现代足球历史上第一个考虑到“攻守平衡”的阵型。

2-3-5阵型中每名球员的位置与职责基本固定,前锋只负责进攻,后卫只负责防守,极少见穿插跑位。很多俱乐部和国家队按照位置分配号码,比赛时甚至不用认识对方球员,根据球衣上的号码就可以判断对方每名的位置相应的盯人策略。。。

因为造越位战术执行简单效果却很好,可以说是低风险高收益,很多球队把造越位玩出了花样,甚至出现过只留1名后卫拖后,其他9人全部压在对方腹地。造越位战术的滥用严重限制了进攻,比赛乏味无聊,上座率下降。当时电视没有普及,门票是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观众少了可是头等大事。于是越位规则再次调整: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2名对方球员,否则为越位。此后2后卫阵型逐渐瓦解,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后,WM阵型逐渐成为主流。

在WM阵型中,球员分工明确但职责相对单一。依托越位规则的改变,W型锋线大大增加了原有2-3-5体系的防守难度,尤其体现在防守方两名边前卫(2-3-5中的3)身上:如果边前卫回追边锋,攻方的两名内锋几乎处于无人防守的情况,可以从容拿球发起攻势;如果边前卫留在中场对位防守攻方内锋,守方的2名后卫就需要面对3名前锋;而在防守端,最大的变化是从依靠造越位变为人盯人,由守转攻主要靠后卫大脚找边锋,这也是后来英式长传冲吊打法的起源。
再一次强调:WM阵型对2-3-5阵型的优势是建立在越位规则改变的基础上,并不是之前几十年的教练们想不出这种破解造越位战术的方法。

WM阵型成为主流,但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在用。另一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战术“门闩”(verrou)体系是对2-3-5阵型的另一种演变。瑞士教练拉潘将2-3-5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撤回中卫的两侧,两名中后卫改为前后站位,利用1人拖后和整体队形后退来应对越位规则的改变。因整体阵型后撤,2名内锋也相应回撤到中场进行串联,保持阵型紧凑,队员站位有点接近4-3-3. “门闩”战术在当时没有成为主流,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那名拖后的中后卫逐渐演变成为了日后的自由人。

40年代WM阵型流传到巴西,巴西人根据自身特点作了相应调整:一名内锋前移,解放防守任务同时有中锋掩护,充分发挥进攻才华(贝利就是这个位置);另一名内锋回撤中场,同侧中场相应回撤到后卫线,负责后场出球,进攻时经常带球推进至中场(巴西足球术语叫quarto-zagueiro,直译为第四名后卫);同时放弃WM阵型中的高大中锋,用技术更细腻的球员出任中锋,鼓励短传配合。调整后的阵型可以看做4-2-4的雏形,49年美洲杯巴西队以这套阵型一路砍瓜切菜夺冠(8场比赛得失球46:7,决赛7:0大胜乌拉圭)。但随后50、54年两届世界杯的失利迫使巴西人对防守体系再次做出改进,放弃人盯人采用区域盯人战术,应对进攻球员越来越频繁的的交叉换位,4-2-4阵型由此成型,巴西依靠这套阵型连续获得58/62世界杯冠军。

60年代拉姆塞成为英格兰主教练,引入了4-2-4阵型,同时他认为4-2-4阵型面对强队时防守很成问题。拉姆塞的解决方案是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在中场前后站位,一个组织进攻,一个专职防守;并让2名边锋回撤为边前卫,加强跑动,进攻上的去,防守要退到后卫线前;4后卫平行站位,采用区域盯人体系,防守时前锋要对对方后场出球进行干扰(压迫的雏形),经典的4-4-2阵型于此诞生。英格兰夺冠后,这套4-4-2阵型也正式走出欧洲,传向了全世界。

越位规则一直有,而且是早期阵型演化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粗浅的谈一下。

1863年第一部足球规则这样定义越位:当进攻队员比球更接近对方底线时便处于越位状态。这条规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副作用:传球只能横传or回传,不能向前传球(球前的队员都处于越位位置),因而向前推进只能靠带球……可想而知当时的比赛和现在天差地别。

很快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1874年越位规则修改为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3名对方球员(包括门将),否则就处于越位位置。越位规则改变后,2后卫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因为2名后卫+门将利用越位规则可以有效的化解对方进攻:攻方无球队员越过1名后卫便会越位;守方只要1名后卫前压就可完成造越位,即便造越位失败身后还有1名拖后后卫,不会直接送对面一个单刀。

最初成为主流的2后卫阵型是2-2-6,2名后卫(Fullback);2名前卫(Halfback)主要承担防守职责;6名前锋(双中锋,左右内锋,左右外锋)。实践中发现锋线堆人太多,中场2人覆盖不过来,于是撤回一名中锋变成中前卫,阵型变为2-3-5。2名后卫职责不变;3名前卫不止负责防守,也承担串联与进攻;5名前锋负责进攻较少参与防守,2-3-5成为现代足球历史上第一个考虑到“攻守平衡”的阵型。

2-3-5阵型中每名球员的位置与职责基本固定,前锋只负责进攻,后卫只负责防守,极少见穿插跑位。很多俱乐部和国家队按照位置分配号码,比赛时甚至不用认识对方球员,根据球衣上的号码就可以判断对方每名的位置相应的盯人策略。。。

因为造越位战术执行简单效果却很好,可以说是低风险高收益,很多球队把造越位玩出了花样,甚至出现过只留1名后卫拖后,其他9人全部压在对方腹地。造越位战术的滥用严重限制了进攻,比赛乏味无聊,上座率下降。当时电视没有普及,门票是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观众少了可是头等大事。于是越位规则再次调整: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2名对方球员,否则为越位。此后2后卫阵型逐渐瓦解,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后,WM阵型逐渐成为主流。

在WM阵型中,球员分工明确但职责相对单一。依托越位规则的改变,W型锋线大大增加了原有2-3-5体系的防守难度,尤其体现在防守方两名边前卫(2-3-5中的3)身上:如果边前卫回追边锋,攻方的两名内锋几乎处于无人防守的情况,可以从容拿球发起攻势;如果边前卫留在中场对位防守攻方内锋,守方的2名后卫就需要面对3名前锋;而在防守端,最大的变化是从依靠造越位变为人盯人,由守转攻主要靠后卫大脚找边锋,这也是后来英式长传冲吊打法的起源。
再一次强调:WM阵型对2-3-5阵型的优势是建立在越位规则改变的基础上,并不是之前几十年的教练们想不出这种破解造越位战术的方法。

WM阵型成为主流,但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在用。另一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战术“门闩”(verrou)体系是对2-3-5阵型的另一种演变。瑞士教练拉潘将2-3-5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撤回中卫的两侧,两名中后卫改为前后站位,利用1人拖后和整体队形后退来应对越位规则的改变。因整体阵型后撤,2名内锋也相应回撤到中场进行串联,保持阵型紧凑,队员站位有点接近4-3-3. “门闩”战术在当时没有成为主流,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那名拖后的中后卫逐渐演变成为了日后的自由人。

40年代WM阵型流传到巴西,巴西人根据自身特点作了相应调整:一名内锋前移,解放防守任务同时有中锋掩护,充分发挥进攻才华(贝利就是这个位置);另一名内锋回撤中场,同侧中场相应回撤到后卫线,负责后场出球,进攻时经常带球推进至中场(巴西足球术语叫quarto-zagueiro,直译为第四名后卫);同时放弃WM阵型中的高大中锋,用技术更细腻的球员出任中锋,鼓励短传配合。调整后的阵型可以看做4-2-4的雏形,49年美洲杯巴西队以这套阵型一路砍瓜切菜夺冠(8场比赛得失球46:7,决赛7:0大胜乌拉圭)。但随后50、54年两届世界杯的失利迫使巴西人对防守体系再次做出改进,放弃人盯人采用区域盯人战术,应对进攻球员越来越频繁的的交叉换位,4-2-4阵型由此成型,巴西依靠这套阵型连续获得58/62世界杯冠军。

60年代拉姆塞成为英格兰主教练,引入了4-2-4阵型,同时他认为4-2-4阵型面对强队时防守很成问题。拉姆塞的解决方案是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在中场前后站位,一个组织进攻,一个专职防守;并让2名边锋回撤为边前卫,加强跑动,进攻上的去,防守要退到后卫线前;4后卫平行站位,采用区域盯人体系,防守时前锋要对对方后场出球进行干扰(压迫的雏形),经典的4-4-2阵型于此诞生。英格兰夺冠后,这套4-4-2阵型也正式走出欧洲,传向了全世界。

亮了(180)
回复
查看评论(12)

我一直说过了。一些球迷张口闭口的什么进化论。但是本质上足球战术发展都是随着各种规则变化而演变的。

你认为今天先进的战术踢法,空投到以前规则下,分分钟被以前规则教做人。

经常看到一些小白说什么上古时期的人,不知道防守,居然排2后卫的阵容。一顿嘲讽。但是特么的结合当时的规则,2后卫阵容就是最契合当时规则的攻守兼备的阵容。

简单的说,每一个时代,足球的职业人士,不管教练还是球员,都不会是傻子。他们的踢法和选择和今天不同,必然有着他们时代规则的背景。而不是一些小白天真的以为别人傻啊,笨啊,不知道防守啊,不会协防啊,不知道怎么技战术进攻啊。

事实上,这些在那个时代的规则下,往往都是风险收益极差的选择,才不被选择。

我一直说过了。一些球迷张口闭口的什么进化论。但是本质上足球战术发展都是随着各种规则变化而演变的。

你认为今天先进的战术踢法,空投到以前规则下,分分钟被以前规则教做人。

经常看到一些小白说什么上古时期的人,不知道防守,居然排2后卫的阵容。一顿嘲讽。但是特么的结合当时的规则,2后卫阵容就是最契合当时规则的攻守兼备的阵容。

简单的说,每一个时代,足球的职业人士,不管教练还是球员,都不会是傻子。他们的踢法和选择和今天不同,必然有着他们时代规则的背景。而不是一些小白天真的以为别人傻啊,笨啊,不知道防守啊,不会协防啊,不知道怎么技战术进攻啊。

事实上,这些在那个时代的规则下,往往都是风险收益极差的选择,才不被选择。

亮了(12)
回复
引用 @虎牢关前战温侯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越位规则一直有,而且是早期阵型演化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粗浅的谈一下。1863年第一部足球规则这样定义越位:当进攻队员比球更接近对方底线时便处于越位状态。这条规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副作用:传球只能横传or回传,不能向前传球(球前的队员都处于越位位置),因而向前推进只能靠带球……可想而知当时的比赛和现在天差地别。很快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1874年越位规则修改为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3名对方球员(包括门将),否则就处于越位位置。越位规则改变后,2后卫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因为2名后卫+门将利用越位规则可以有效的化解对方进攻:攻方无球队员越过1名后卫便会越位;守方只要1名后卫前压就可完成造越位,即便造越位失败身后还有1名拖后后卫,不会直接送对面一个单刀。最初成为主流的2后卫阵型是2-2-6,2名后卫(Fullback);2名前卫(Halfback)主要承担防守职责;6名前锋(双中锋,左右内锋,左右外锋)。实践中发现锋线堆人太多,中场2人覆盖不过来,于是撤回一名中锋变成中前卫,阵型变为2-3-5。2名后卫职责不变;3名前卫不止负责防守,也承担串联与进攻;5名前锋负责进攻较少参与防守,2-3-5成为现代足球历史上第一个考虑到“攻守平衡”的阵型。2-3-5阵型中每名球员的位置与职责基本固定,前锋只负责进攻,后卫只负责防守,极少见穿插跑位。很多俱乐部和国家队按照位置分配号码,比赛时甚至不用认识对方球员,根据球衣上的号码就可以判断对方每名的位置相应的盯人策略。。。因为造越位战术执行简单效果却很好,可以说是低风险高收益,很多球队把造越位玩出了花样,甚至出现过只留1名后卫拖后,其他9人全部压在对方腹地。造越位战术的滥用严重限制了进攻,比赛乏味无聊,上座率下降。当时电视没有普及,门票是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观众少了可是头等大事。于是越位规则再次调整: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2名对方球员,否则为越位。此后2后卫阵型逐渐瓦解,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后,WM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在WM阵型中,球员分工明确但职责相对单一。依托越位规则的改变,W型锋线大大增加了原有2-3-5体系的防守难度,尤其体现在防守方两名边前卫(2-3-5中的3)身上:如果边前卫回追边锋,攻方的两名内锋几乎处于无人防守的情况,可以从容拿球发起攻势;如果边前卫留在中场对位防守攻方内锋,守方的2名后卫就需要面对3名前锋;而在防守端,最大的变化是从依靠造越位变为人盯人,由守转攻主要靠后卫大脚找边锋,这也是后来英式长传冲吊打法的起源。再一次强调:WM阵型对2-3-5阵型的优势是建立在越位规则改变的基础上,并不是之前几十年的教练们想不出这种破解造越位战术的方法。WM阵型成为主流,但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在用。另一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战术“门闩”(verrou)体系是对2-3-5阵型的另一种演变。瑞士教练拉潘将2-3-5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撤回中卫的两侧,两名中后卫改为前后站位,利用1人拖后和整体队形后退来应对越位规则的改变。因整体阵型后撤,2名内锋也相应回撤到中场进行串联,保持阵型紧凑,队员站位有点接近4-3-3. “门闩”战术在当时没有成为主流,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那名拖后的中后卫逐渐演变成为了日后的自由人。40年代WM阵型流传到巴西,巴西人根据自身特点作了相应调整:一名内锋前移,解放防守任务同时有中锋掩护,充分发挥进攻才华(贝利就是这个位置);另一名内锋回撤中场,同侧中场相应回撤到后卫线,负责后场出球,进攻时经常带球推进至中场(巴西足球术语叫quarto-zagueiro,直译为第四名后卫);同时放弃WM阵型中的高大中锋,用技术更细腻的球员出任中锋,鼓励短传配合。调整后的阵型可以看做4-2-4的雏形,49年美洲杯巴西队以这套阵型一路砍瓜切菜夺冠(8场比赛得失球46:7,决赛7:0大胜乌拉圭)。但随后50、54年两届世界杯的失利迫使巴西人对防守体系再次做出改进,放弃人盯人采用区域盯人战术,应对进攻球员越来越频繁的的交叉换位,4-2-4阵型由此成型,巴西依靠这套阵型连续获得58/62世界杯冠军。60年代拉姆塞成为英格兰主教练,引入了4-2-4阵型,同时他认为4-2-4阵型面对强队时防守很成问题。拉姆塞的解决方案是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在中场前后站位,一个组织进攻,一个专职防守;并让2名边锋回撤为边前卫,加强跑动,进攻上的去,防守要退到后卫线前;4后卫平行站位,采用区域盯人体系,防守时前锋要对对方后场出球进行干扰(压迫的雏形),经典的4-4-2阵型于此诞生。英格兰夺冠后,这套4-4-2阵型也正式走出欧洲,传向了全世界。

越位规则一直有,而且是早期阵型演化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粗浅的谈一下。

1863年第一部足球规则这样定义越位:当进攻队员比球更接近对方底线时便处于越位状态。这条规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副作用:传球只能横传or回传,不能向前传球(球前的队员都处于越位位置),因而向前推进只能靠带球……可想而知当时的比赛和现在天差地别。

很快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1874年越位规则修改为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3名对方球员(包括门将),否则就处于越位位置。越位规则改变后,2后卫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因为2名后卫+门将利用越位规则可以有效的化解对方进攻:攻方无球队员越过1名后卫便会越位;守方只要1名后卫前压就可完成造越位,即便造越位失败身后还有1名拖后后卫,不会直接送对面一个单刀。

最初成为主流的2后卫阵型是2-2-6,2名后卫(Fullback);2名前卫(Halfback)主要承担防守职责;6名前锋(双中锋,左右内锋,左右外锋)。实践中发现锋线堆人太多,中场2人覆盖不过来,于是撤回一名中锋变成中前卫,阵型变为2-3-5。2名后卫职责不变;3名前卫不止负责防守,也承担串联与进攻;5名前锋负责进攻较少参与防守,2-3-5成为现代足球历史上第一个考虑到“攻守平衡”的阵型。

2-3-5阵型中每名球员的位置与职责基本固定,前锋只负责进攻,后卫只负责防守,极少见穿插跑位。很多俱乐部和国家队按照位置分配号码,比赛时甚至不用认识对方球员,根据球衣上的号码就可以判断对方每名的位置相应的盯人策略。。。

因为造越位战术执行简单效果却很好,可以说是低风险高收益,很多球队把造越位玩出了花样,甚至出现过只留1名后卫拖后,其他9人全部压在对方腹地。造越位战术的滥用严重限制了进攻,比赛乏味无聊,上座率下降。当时电视没有普及,门票是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观众少了可是头等大事。于是越位规则再次调整: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2名对方球员,否则为越位。此后2后卫阵型逐渐瓦解,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后,WM阵型逐渐成为主流。

在WM阵型中,球员分工明确但职责相对单一。依托越位规则的改变,W型锋线大大增加了原有2-3-5体系的防守难度,尤其体现在防守方两名边前卫(2-3-5中的3)身上:如果边前卫回追边锋,攻方的两名内锋几乎处于无人防守的情况,可以从容拿球发起攻势;如果边前卫留在中场对位防守攻方内锋,守方的2名后卫就需要面对3名前锋;而在防守端,最大的变化是从依靠造越位变为人盯人,由守转攻主要靠后卫大脚找边锋,这也是后来英式长传冲吊打法的起源。
再一次强调:WM阵型对2-3-5阵型的优势是建立在越位规则改变的基础上,并不是之前几十年的教练们想不出这种破解造越位战术的方法。

WM阵型成为主流,但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在用。另一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战术“门闩”(verrou)体系是对2-3-5阵型的另一种演变。瑞士教练拉潘将2-3-5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撤回中卫的两侧,两名中后卫改为前后站位,利用1人拖后和整体队形后退来应对越位规则的改变。因整体阵型后撤,2名内锋也相应回撤到中场进行串联,保持阵型紧凑,队员站位有点接近4-3-3. “门闩”战术在当时没有成为主流,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那名拖后的中后卫逐渐演变成为了日后的自由人。

40年代WM阵型流传到巴西,巴西人根据自身特点作了相应调整:一名内锋前移,解放防守任务同时有中锋掩护,充分发挥进攻才华(贝利就是这个位置);另一名内锋回撤中场,同侧中场相应回撤到后卫线,负责后场出球,进攻时经常带球推进至中场(巴西足球术语叫quarto-zagueiro,直译为第四名后卫);同时放弃WM阵型中的高大中锋,用技术更细腻的球员出任中锋,鼓励短传配合。调整后的阵型可以看做4-2-4的雏形,49年美洲杯巴西队以这套阵型一路砍瓜切菜夺冠(8场比赛得失球46:7,决赛7:0大胜乌拉圭)。但随后50、54年两届世界杯的失利迫使巴西人对防守体系再次做出改进,放弃人盯人采用区域盯人战术,应对进攻球员越来越频繁的的交叉换位,4-2-4阵型由此成型,巴西依靠这套阵型连续获得58/62世界杯冠军。

60年代拉姆塞成为英格兰主教练,引入了4-2-4阵型,同时他认为4-2-4阵型面对强队时防守很成问题。拉姆塞的解决方案是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在中场前后站位,一个组织进攻,一个专职防守;并让2名边锋回撤为边前卫,加强跑动,进攻上的去,防守要退到后卫线前;4后卫平行站位,采用区域盯人体系,防守时前锋要对对方后场出球进行干扰(压迫的雏形),经典的4-4-2阵型于此诞生。英格兰夺冠后,这套4-4-2阵型也正式走出欧洲,传向了全世界。

🙏

🙏

亮了(0)
回复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我指二战前

我指二战前

亮了(0)
回复
引用 @虎牢关前战温侯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越位规则一直有,而且是早期阵型演化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粗浅的谈一下。1863年第一部足球规则这样定义越位:当进攻队员比球更接近对方底线时便处于越位状态。这条规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副作用:传球只能横传or回传,不能向前传球(球前的队员都处于越位位置),因而向前推进只能靠带球……可想而知当时的比赛和现在天差地别。很快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1874年越位规则修改为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3名对方球员(包括门将),否则就处于越位位置。越位规则改变后,2后卫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因为2名后卫+门将利用越位规则可以有效的化解对方进攻:攻方无球队员越过1名后卫便会越位;守方只要1名后卫前压就可完成造越位,即便造越位失败身后还有1名拖后后卫,不会直接送对面一个单刀。最初成为主流的2后卫阵型是2-2-6,2名后卫(Fullback);2名前卫(Halfback)主要承担防守职责;6名前锋(双中锋,左右内锋,左右外锋)。实践中发现锋线堆人太多,中场2人覆盖不过来,于是撤回一名中锋变成中前卫,阵型变为2-3-5。2名后卫职责不变;3名前卫不止负责防守,也承担串联与进攻;5名前锋负责进攻较少参与防守,2-3-5成为现代足球历史上第一个考虑到“攻守平衡”的阵型。2-3-5阵型中每名球员的位置与职责基本固定,前锋只负责进攻,后卫只负责防守,极少见穿插跑位。很多俱乐部和国家队按照位置分配号码,比赛时甚至不用认识对方球员,根据球衣上的号码就可以判断对方每名的位置相应的盯人策略。。。因为造越位战术执行简单效果却很好,可以说是低风险高收益,很多球队把造越位玩出了花样,甚至出现过只留1名后卫拖后,其他9人全部压在对方腹地。造越位战术的滥用严重限制了进攻,比赛乏味无聊,上座率下降。当时电视没有普及,门票是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观众少了可是头等大事。于是越位规则再次调整: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2名对方球员,否则为越位。此后2后卫阵型逐渐瓦解,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后,WM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在WM阵型中,球员分工明确但职责相对单一。依托越位规则的改变,W型锋线大大增加了原有2-3-5体系的防守难度,尤其体现在防守方两名边前卫(2-3-5中的3)身上:如果边前卫回追边锋,攻方的两名内锋几乎处于无人防守的情况,可以从容拿球发起攻势;如果边前卫留在中场对位防守攻方内锋,守方的2名后卫就需要面对3名前锋;而在防守端,最大的变化是从依靠造越位变为人盯人,由守转攻主要靠后卫大脚找边锋,这也是后来英式长传冲吊打法的起源。再一次强调:WM阵型对2-3-5阵型的优势是建立在越位规则改变的基础上,并不是之前几十年的教练们想不出这种破解造越位战术的方法。WM阵型成为主流,但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在用。另一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战术“门闩”(verrou)体系是对2-3-5阵型的另一种演变。瑞士教练拉潘将2-3-5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撤回中卫的两侧,两名中后卫改为前后站位,利用1人拖后和整体队形后退来应对越位规则的改变。因整体阵型后撤,2名内锋也相应回撤到中场进行串联,保持阵型紧凑,队员站位有点接近4-3-3. “门闩”战术在当时没有成为主流,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那名拖后的中后卫逐渐演变成为了日后的自由人。40年代WM阵型流传到巴西,巴西人根据自身特点作了相应调整:一名内锋前移,解放防守任务同时有中锋掩护,充分发挥进攻才华(贝利就是这个位置);另一名内锋回撤中场,同侧中场相应回撤到后卫线,负责后场出球,进攻时经常带球推进至中场(巴西足球术语叫quarto-zagueiro,直译为第四名后卫);同时放弃WM阵型中的高大中锋,用技术更细腻的球员出任中锋,鼓励短传配合。调整后的阵型可以看做4-2-4的雏形,49年美洲杯巴西队以这套阵型一路砍瓜切菜夺冠(8场比赛得失球46:7,决赛7:0大胜乌拉圭)。但随后50、54年两届世界杯的失利迫使巴西人对防守体系再次做出改进,放弃人盯人采用区域盯人战术,应对进攻球员越来越频繁的的交叉换位,4-2-4阵型由此成型,巴西依靠这套阵型连续获得58/62世界杯冠军。60年代拉姆塞成为英格兰主教练,引入了4-2-4阵型,同时他认为4-2-4阵型面对强队时防守很成问题。拉姆塞的解决方案是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在中场前后站位,一个组织进攻,一个专职防守;并让2名边锋回撤为边前卫,加强跑动,进攻上的去,防守要退到后卫线前;4后卫平行站位,采用区域盯人体系,防守时前锋要对对方后场出球进行干扰(压迫的雏形),经典的4-4-2阵型于此诞生。英格兰夺冠后,这套4-4-2阵型也正式走出欧洲,传向了全世界。

越位规则一直有,而且是早期阵型演化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粗浅的谈一下。

1863年第一部足球规则这样定义越位:当进攻队员比球更接近对方底线时便处于越位状态。这条规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副作用:传球只能横传or回传,不能向前传球(球前的队员都处于越位位置),因而向前推进只能靠带球……可想而知当时的比赛和现在天差地别。

很快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1874年越位规则修改为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3名对方球员(包括门将),否则就处于越位位置。越位规则改变后,2后卫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因为2名后卫+门将利用越位规则可以有效的化解对方进攻:攻方无球队员越过1名后卫便会越位;守方只要1名后卫前压就可完成造越位,即便造越位失败身后还有1名拖后后卫,不会直接送对面一个单刀。

最初成为主流的2后卫阵型是2-2-6,2名后卫(Fullback);2名前卫(Halfback)主要承担防守职责;6名前锋(双中锋,左右内锋,左右外锋)。实践中发现锋线堆人太多,中场2人覆盖不过来,于是撤回一名中锋变成中前卫,阵型变为2-3-5。2名后卫职责不变;3名前卫不止负责防守,也承担串联与进攻;5名前锋负责进攻较少参与防守,2-3-5成为现代足球历史上第一个考虑到“攻守平衡”的阵型。

2-3-5阵型中每名球员的位置与职责基本固定,前锋只负责进攻,后卫只负责防守,极少见穿插跑位。很多俱乐部和国家队按照位置分配号码,比赛时甚至不用认识对方球员,根据球衣上的号码就可以判断对方每名的位置相应的盯人策略。。。

因为造越位战术执行简单效果却很好,可以说是低风险高收益,很多球队把造越位玩出了花样,甚至出现过只留1名后卫拖后,其他9人全部压在对方腹地。造越位战术的滥用严重限制了进攻,比赛乏味无聊,上座率下降。当时电视没有普及,门票是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观众少了可是头等大事。于是越位规则再次调整: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2名对方球员,否则为越位。此后2后卫阵型逐渐瓦解,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后,WM阵型逐渐成为主流。

在WM阵型中,球员分工明确但职责相对单一。依托越位规则的改变,W型锋线大大增加了原有2-3-5体系的防守难度,尤其体现在防守方两名边前卫(2-3-5中的3)身上:如果边前卫回追边锋,攻方的两名内锋几乎处于无人防守的情况,可以从容拿球发起攻势;如果边前卫留在中场对位防守攻方内锋,守方的2名后卫就需要面对3名前锋;而在防守端,最大的变化是从依靠造越位变为人盯人,由守转攻主要靠后卫大脚找边锋,这也是后来英式长传冲吊打法的起源。
再一次强调:WM阵型对2-3-5阵型的优势是建立在越位规则改变的基础上,并不是之前几十年的教练们想不出这种破解造越位战术的方法。

WM阵型成为主流,但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在用。另一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战术“门闩”(verrou)体系是对2-3-5阵型的另一种演变。瑞士教练拉潘将2-3-5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撤回中卫的两侧,两名中后卫改为前后站位,利用1人拖后和整体队形后退来应对越位规则的改变。因整体阵型后撤,2名内锋也相应回撤到中场进行串联,保持阵型紧凑,队员站位有点接近4-3-3. “门闩”战术在当时没有成为主流,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那名拖后的中后卫逐渐演变成为了日后的自由人。

40年代WM阵型流传到巴西,巴西人根据自身特点作了相应调整:一名内锋前移,解放防守任务同时有中锋掩护,充分发挥进攻才华(贝利就是这个位置);另一名内锋回撤中场,同侧中场相应回撤到后卫线,负责后场出球,进攻时经常带球推进至中场(巴西足球术语叫quarto-zagueiro,直译为第四名后卫);同时放弃WM阵型中的高大中锋,用技术更细腻的球员出任中锋,鼓励短传配合。调整后的阵型可以看做4-2-4的雏形,49年美洲杯巴西队以这套阵型一路砍瓜切菜夺冠(8场比赛得失球46:7,决赛7:0大胜乌拉圭)。但随后50、54年两届世界杯的失利迫使巴西人对防守体系再次做出改进,放弃人盯人采用区域盯人战术,应对进攻球员越来越频繁的的交叉换位,4-2-4阵型由此成型,巴西依靠这套阵型连续获得58/62世界杯冠军。

60年代拉姆塞成为英格兰主教练,引入了4-2-4阵型,同时他认为4-2-4阵型面对强队时防守很成问题。拉姆塞的解决方案是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在中场前后站位,一个组织进攻,一个专职防守;并让2名边锋回撤为边前卫,加强跑动,进攻上的去,防守要退到后卫线前;4后卫平行站位,采用区域盯人体系,防守时前锋要对对方后场出球进行干扰(压迫的雏形),经典的4-4-2阵型于此诞生。英格兰夺冠后,这套4-4-2阵型也正式走出欧洲,传向了全世界。

你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当年足球周刊叙述足球发展史,赞!

你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当年足球周刊叙述足球发展史,赞!

亮了(23)
回复
引用 @虎牢关前战温侯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越位规则一直有,而且是早期阵型演化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粗浅的谈一下。1863年第一部足球规则这样定义越位:当进攻队员比球更接近对方底线时便处于越位状态。这条规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副作用:传球只能横传or回传,不能向前传球(球前的队员都处于越位位置),因而向前推进只能靠带球……可想而知当时的比赛和现在天差地别。很快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1874年越位规则修改为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3名对方球员(包括门将),否则就处于越位位置。越位规则改变后,2后卫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因为2名后卫+门将利用越位规则可以有效的化解对方进攻:攻方无球队员越过1名后卫便会越位;守方只要1名后卫前压就可完成造越位,即便造越位失败身后还有1名拖后后卫,不会直接送对面一个单刀。最初成为主流的2后卫阵型是2-2-6,2名后卫(Fullback);2名前卫(Halfback)主要承担防守职责;6名前锋(双中锋,左右内锋,左右外锋)。实践中发现锋线堆人太多,中场2人覆盖不过来,于是撤回一名中锋变成中前卫,阵型变为2-3-5。2名后卫职责不变;3名前卫不止负责防守,也承担串联与进攻;5名前锋负责进攻较少参与防守,2-3-5成为现代足球历史上第一个考虑到“攻守平衡”的阵型。2-3-5阵型中每名球员的位置与职责基本固定,前锋只负责进攻,后卫只负责防守,极少见穿插跑位。很多俱乐部和国家队按照位置分配号码,比赛时甚至不用认识对方球员,根据球衣上的号码就可以判断对方每名的位置相应的盯人策略。。。因为造越位战术执行简单效果却很好,可以说是低风险高收益,很多球队把造越位玩出了花样,甚至出现过只留1名后卫拖后,其他9人全部压在对方腹地。造越位战术的滥用严重限制了进攻,比赛乏味无聊,上座率下降。当时电视没有普及,门票是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观众少了可是头等大事。于是越位规则再次调整: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2名对方球员,否则为越位。此后2后卫阵型逐渐瓦解,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后,WM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在WM阵型中,球员分工明确但职责相对单一。依托越位规则的改变,W型锋线大大增加了原有2-3-5体系的防守难度,尤其体现在防守方两名边前卫(2-3-5中的3)身上:如果边前卫回追边锋,攻方的两名内锋几乎处于无人防守的情况,可以从容拿球发起攻势;如果边前卫留在中场对位防守攻方内锋,守方的2名后卫就需要面对3名前锋;而在防守端,最大的变化是从依靠造越位变为人盯人,由守转攻主要靠后卫大脚找边锋,这也是后来英式长传冲吊打法的起源。再一次强调:WM阵型对2-3-5阵型的优势是建立在越位规则改变的基础上,并不是之前几十年的教练们想不出这种破解造越位战术的方法。WM阵型成为主流,但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在用。另一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战术“门闩”(verrou)体系是对2-3-5阵型的另一种演变。瑞士教练拉潘将2-3-5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撤回中卫的两侧,两名中后卫改为前后站位,利用1人拖后和整体队形后退来应对越位规则的改变。因整体阵型后撤,2名内锋也相应回撤到中场进行串联,保持阵型紧凑,队员站位有点接近4-3-3. “门闩”战术在当时没有成为主流,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那名拖后的中后卫逐渐演变成为了日后的自由人。40年代WM阵型流传到巴西,巴西人根据自身特点作了相应调整:一名内锋前移,解放防守任务同时有中锋掩护,充分发挥进攻才华(贝利就是这个位置);另一名内锋回撤中场,同侧中场相应回撤到后卫线,负责后场出球,进攻时经常带球推进至中场(巴西足球术语叫quarto-zagueiro,直译为第四名后卫);同时放弃WM阵型中的高大中锋,用技术更细腻的球员出任中锋,鼓励短传配合。调整后的阵型可以看做4-2-4的雏形,49年美洲杯巴西队以这套阵型一路砍瓜切菜夺冠(8场比赛得失球46:7,决赛7:0大胜乌拉圭)。但随后50、54年两届世界杯的失利迫使巴西人对防守体系再次做出改进,放弃人盯人采用区域盯人战术,应对进攻球员越来越频繁的的交叉换位,4-2-4阵型由此成型,巴西依靠这套阵型连续获得58/62世界杯冠军。60年代拉姆塞成为英格兰主教练,引入了4-2-4阵型,同时他认为4-2-4阵型面对强队时防守很成问题。拉姆塞的解决方案是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在中场前后站位,一个组织进攻,一个专职防守;并让2名边锋回撤为边前卫,加强跑动,进攻上的去,防守要退到后卫线前;4后卫平行站位,采用区域盯人体系,防守时前锋要对对方后场出球进行干扰(压迫的雏形),经典的4-4-2阵型于此诞生。英格兰夺冠后,这套4-4-2阵型也正式走出欧洲,传向了全世界。

越位规则一直有,而且是早期阵型演化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粗浅的谈一下。

1863年第一部足球规则这样定义越位:当进攻队员比球更接近对方底线时便处于越位状态。这条规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副作用:传球只能横传or回传,不能向前传球(球前的队员都处于越位位置),因而向前推进只能靠带球……可想而知当时的比赛和现在天差地别。

很快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1874年越位规则修改为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3名对方球员(包括门将),否则就处于越位位置。越位规则改变后,2后卫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因为2名后卫+门将利用越位规则可以有效的化解对方进攻:攻方无球队员越过1名后卫便会越位;守方只要1名后卫前压就可完成造越位,即便造越位失败身后还有1名拖后后卫,不会直接送对面一个单刀。

最初成为主流的2后卫阵型是2-2-6,2名后卫(Fullback);2名前卫(Halfback)主要承担防守职责;6名前锋(双中锋,左右内锋,左右外锋)。实践中发现锋线堆人太多,中场2人覆盖不过来,于是撤回一名中锋变成中前卫,阵型变为2-3-5。2名后卫职责不变;3名前卫不止负责防守,也承担串联与进攻;5名前锋负责进攻较少参与防守,2-3-5成为现代足球历史上第一个考虑到“攻守平衡”的阵型。

2-3-5阵型中每名球员的位置与职责基本固定,前锋只负责进攻,后卫只负责防守,极少见穿插跑位。很多俱乐部和国家队按照位置分配号码,比赛时甚至不用认识对方球员,根据球衣上的号码就可以判断对方每名的位置相应的盯人策略。。。

因为造越位战术执行简单效果却很好,可以说是低风险高收益,很多球队把造越位玩出了花样,甚至出现过只留1名后卫拖后,其他9人全部压在对方腹地。造越位战术的滥用严重限制了进攻,比赛乏味无聊,上座率下降。当时电视没有普及,门票是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观众少了可是头等大事。于是越位规则再次调整: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2名对方球员,否则为越位。此后2后卫阵型逐渐瓦解,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后,WM阵型逐渐成为主流。

在WM阵型中,球员分工明确但职责相对单一。依托越位规则的改变,W型锋线大大增加了原有2-3-5体系的防守难度,尤其体现在防守方两名边前卫(2-3-5中的3)身上:如果边前卫回追边锋,攻方的两名内锋几乎处于无人防守的情况,可以从容拿球发起攻势;如果边前卫留在中场对位防守攻方内锋,守方的2名后卫就需要面对3名前锋;而在防守端,最大的变化是从依靠造越位变为人盯人,由守转攻主要靠后卫大脚找边锋,这也是后来英式长传冲吊打法的起源。
再一次强调:WM阵型对2-3-5阵型的优势是建立在越位规则改变的基础上,并不是之前几十年的教练们想不出这种破解造越位战术的方法。

WM阵型成为主流,但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在用。另一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战术“门闩”(verrou)体系是对2-3-5阵型的另一种演变。瑞士教练拉潘将2-3-5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撤回中卫的两侧,两名中后卫改为前后站位,利用1人拖后和整体队形后退来应对越位规则的改变。因整体阵型后撤,2名内锋也相应回撤到中场进行串联,保持阵型紧凑,队员站位有点接近4-3-3. “门闩”战术在当时没有成为主流,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那名拖后的中后卫逐渐演变成为了日后的自由人。

40年代WM阵型流传到巴西,巴西人根据自身特点作了相应调整:一名内锋前移,解放防守任务同时有中锋掩护,充分发挥进攻才华(贝利就是这个位置);另一名内锋回撤中场,同侧中场相应回撤到后卫线,负责后场出球,进攻时经常带球推进至中场(巴西足球术语叫quarto-zagueiro,直译为第四名后卫);同时放弃WM阵型中的高大中锋,用技术更细腻的球员出任中锋,鼓励短传配合。调整后的阵型可以看做4-2-4的雏形,49年美洲杯巴西队以这套阵型一路砍瓜切菜夺冠(8场比赛得失球46:7,决赛7:0大胜乌拉圭)。但随后50、54年两届世界杯的失利迫使巴西人对防守体系再次做出改进,放弃人盯人采用区域盯人战术,应对进攻球员越来越频繁的的交叉换位,4-2-4阵型由此成型,巴西依靠这套阵型连续获得58/62世界杯冠军。

60年代拉姆塞成为英格兰主教练,引入了4-2-4阵型,同时他认为4-2-4阵型面对强队时防守很成问题。拉姆塞的解决方案是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在中场前后站位,一个组织进攻,一个专职防守;并让2名边锋回撤为边前卫,加强跑动,进攻上的去,防守要退到后卫线前;4后卫平行站位,采用区域盯人体系,防守时前锋要对对方后场出球进行干扰(压迫的雏形),经典的4-4-2阵型于此诞生。英格兰夺冠后,这套4-4-2阵型也正式走出欧洲,传向了全世界。

nb

nb

亮了(1)
回复
引用 @虎牢关前战温侯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越位规则一直有,而且是早期阵型演化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粗浅的谈一下。1863年第一部足球规则这样定义越位:当进攻队员比球更接近对方底线时便处于越位状态。这条规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副作用:传球只能横传or回传,不能向前传球(球前的队员都处于越位位置),因而向前推进只能靠带球……可想而知当时的比赛和现在天差地别。很快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1874年越位规则修改为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3名对方球员(包括门将),否则就处于越位位置。越位规则改变后,2后卫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因为2名后卫+门将利用越位规则可以有效的化解对方进攻:攻方无球队员越过1名后卫便会越位;守方只要1名后卫前压就可完成造越位,即便造越位失败身后还有1名拖后后卫,不会直接送对面一个单刀。最初成为主流的2后卫阵型是2-2-6,2名后卫(Fullback);2名前卫(Halfback)主要承担防守职责;6名前锋(双中锋,左右内锋,左右外锋)。实践中发现锋线堆人太多,中场2人覆盖不过来,于是撤回一名中锋变成中前卫,阵型变为2-3-5。2名后卫职责不变;3名前卫不止负责防守,也承担串联与进攻;5名前锋负责进攻较少参与防守,2-3-5成为现代足球历史上第一个考虑到“攻守平衡”的阵型。2-3-5阵型中每名球员的位置与职责基本固定,前锋只负责进攻,后卫只负责防守,极少见穿插跑位。很多俱乐部和国家队按照位置分配号码,比赛时甚至不用认识对方球员,根据球衣上的号码就可以判断对方每名的位置相应的盯人策略。。。因为造越位战术执行简单效果却很好,可以说是低风险高收益,很多球队把造越位玩出了花样,甚至出现过只留1名后卫拖后,其他9人全部压在对方腹地。造越位战术的滥用严重限制了进攻,比赛乏味无聊,上座率下降。当时电视没有普及,门票是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观众少了可是头等大事。于是越位规则再次调整: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2名对方球员,否则为越位。此后2后卫阵型逐渐瓦解,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后,WM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在WM阵型中,球员分工明确但职责相对单一。依托越位规则的改变,W型锋线大大增加了原有2-3-5体系的防守难度,尤其体现在防守方两名边前卫(2-3-5中的3)身上:如果边前卫回追边锋,攻方的两名内锋几乎处于无人防守的情况,可以从容拿球发起攻势;如果边前卫留在中场对位防守攻方内锋,守方的2名后卫就需要面对3名前锋;而在防守端,最大的变化是从依靠造越位变为人盯人,由守转攻主要靠后卫大脚找边锋,这也是后来英式长传冲吊打法的起源。再一次强调:WM阵型对2-3-5阵型的优势是建立在越位规则改变的基础上,并不是之前几十年的教练们想不出这种破解造越位战术的方法。WM阵型成为主流,但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在用。另一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战术“门闩”(verrou)体系是对2-3-5阵型的另一种演变。瑞士教练拉潘将2-3-5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撤回中卫的两侧,两名中后卫改为前后站位,利用1人拖后和整体队形后退来应对越位规则的改变。因整体阵型后撤,2名内锋也相应回撤到中场进行串联,保持阵型紧凑,队员站位有点接近4-3-3. “门闩”战术在当时没有成为主流,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那名拖后的中后卫逐渐演变成为了日后的自由人。40年代WM阵型流传到巴西,巴西人根据自身特点作了相应调整:一名内锋前移,解放防守任务同时有中锋掩护,充分发挥进攻才华(贝利就是这个位置);另一名内锋回撤中场,同侧中场相应回撤到后卫线,负责后场出球,进攻时经常带球推进至中场(巴西足球术语叫quarto-zagueiro,直译为第四名后卫);同时放弃WM阵型中的高大中锋,用技术更细腻的球员出任中锋,鼓励短传配合。调整后的阵型可以看做4-2-4的雏形,49年美洲杯巴西队以这套阵型一路砍瓜切菜夺冠(8场比赛得失球46:7,决赛7:0大胜乌拉圭)。但随后50、54年两届世界杯的失利迫使巴西人对防守体系再次做出改进,放弃人盯人采用区域盯人战术,应对进攻球员越来越频繁的的交叉换位,4-2-4阵型由此成型,巴西依靠这套阵型连续获得58/62世界杯冠军。60年代拉姆塞成为英格兰主教练,引入了4-2-4阵型,同时他认为4-2-4阵型面对强队时防守很成问题。拉姆塞的解决方案是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在中场前后站位,一个组织进攻,一个专职防守;并让2名边锋回撤为边前卫,加强跑动,进攻上的去,防守要退到后卫线前;4后卫平行站位,采用区域盯人体系,防守时前锋要对对方后场出球进行干扰(压迫的雏形),经典的4-4-2阵型于此诞生。英格兰夺冠后,这套4-4-2阵型也正式走出欧洲,传向了全世界。

越位规则一直有,而且是早期阵型演化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粗浅的谈一下。

1863年第一部足球规则这样定义越位:当进攻队员比球更接近对方底线时便处于越位状态。这条规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副作用:传球只能横传or回传,不能向前传球(球前的队员都处于越位位置),因而向前推进只能靠带球……可想而知当时的比赛和现在天差地别。

很快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1874年越位规则修改为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3名对方球员(包括门将),否则就处于越位位置。越位规则改变后,2后卫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因为2名后卫+门将利用越位规则可以有效的化解对方进攻:攻方无球队员越过1名后卫便会越位;守方只要1名后卫前压就可完成造越位,即便造越位失败身后还有1名拖后后卫,不会直接送对面一个单刀。

最初成为主流的2后卫阵型是2-2-6,2名后卫(Fullback);2名前卫(Halfback)主要承担防守职责;6名前锋(双中锋,左右内锋,左右外锋)。实践中发现锋线堆人太多,中场2人覆盖不过来,于是撤回一名中锋变成中前卫,阵型变为2-3-5。2名后卫职责不变;3名前卫不止负责防守,也承担串联与进攻;5名前锋负责进攻较少参与防守,2-3-5成为现代足球历史上第一个考虑到“攻守平衡”的阵型。

2-3-5阵型中每名球员的位置与职责基本固定,前锋只负责进攻,后卫只负责防守,极少见穿插跑位。很多俱乐部和国家队按照位置分配号码,比赛时甚至不用认识对方球员,根据球衣上的号码就可以判断对方每名的位置相应的盯人策略。。。

因为造越位战术执行简单效果却很好,可以说是低风险高收益,很多球队把造越位玩出了花样,甚至出现过只留1名后卫拖后,其他9人全部压在对方腹地。造越位战术的滥用严重限制了进攻,比赛乏味无聊,上座率下降。当时电视没有普及,门票是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观众少了可是头等大事。于是越位规则再次调整: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2名对方球员,否则为越位。此后2后卫阵型逐渐瓦解,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后,WM阵型逐渐成为主流。

在WM阵型中,球员分工明确但职责相对单一。依托越位规则的改变,W型锋线大大增加了原有2-3-5体系的防守难度,尤其体现在防守方两名边前卫(2-3-5中的3)身上:如果边前卫回追边锋,攻方的两名内锋几乎处于无人防守的情况,可以从容拿球发起攻势;如果边前卫留在中场对位防守攻方内锋,守方的2名后卫就需要面对3名前锋;而在防守端,最大的变化是从依靠造越位变为人盯人,由守转攻主要靠后卫大脚找边锋,这也是后来英式长传冲吊打法的起源。
再一次强调:WM阵型对2-3-5阵型的优势是建立在越位规则改变的基础上,并不是之前几十年的教练们想不出这种破解造越位战术的方法。

WM阵型成为主流,但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在用。另一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战术“门闩”(verrou)体系是对2-3-5阵型的另一种演变。瑞士教练拉潘将2-3-5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撤回中卫的两侧,两名中后卫改为前后站位,利用1人拖后和整体队形后退来应对越位规则的改变。因整体阵型后撤,2名内锋也相应回撤到中场进行串联,保持阵型紧凑,队员站位有点接近4-3-3. “门闩”战术在当时没有成为主流,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那名拖后的中后卫逐渐演变成为了日后的自由人。

40年代WM阵型流传到巴西,巴西人根据自身特点作了相应调整:一名内锋前移,解放防守任务同时有中锋掩护,充分发挥进攻才华(贝利就是这个位置);另一名内锋回撤中场,同侧中场相应回撤到后卫线,负责后场出球,进攻时经常带球推进至中场(巴西足球术语叫quarto-zagueiro,直译为第四名后卫);同时放弃WM阵型中的高大中锋,用技术更细腻的球员出任中锋,鼓励短传配合。调整后的阵型可以看做4-2-4的雏形,49年美洲杯巴西队以这套阵型一路砍瓜切菜夺冠(8场比赛得失球46:7,决赛7:0大胜乌拉圭)。但随后50、54年两届世界杯的失利迫使巴西人对防守体系再次做出改进,放弃人盯人采用区域盯人战术,应对进攻球员越来越频繁的的交叉换位,4-2-4阵型由此成型,巴西依靠这套阵型连续获得58/62世界杯冠军。

60年代拉姆塞成为英格兰主教练,引入了4-2-4阵型,同时他认为4-2-4阵型面对强队时防守很成问题。拉姆塞的解决方案是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在中场前后站位,一个组织进攻,一个专职防守;并让2名边锋回撤为边前卫,加强跑动,进攻上的去,防守要退到后卫线前;4后卫平行站位,采用区域盯人体系,防守时前锋要对对方后场出球进行干扰(压迫的雏形),经典的4-4-2阵型于此诞生。英格兰夺冠后,这套4-4-2阵型也正式走出欧洲,传向了全世界。

威风有!

威风有!

亮了(0)
回复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不用看贝利,看看别人怎么防年轻时候的罗纳尔多的

不用看贝利,看看别人怎么防年轻时候的罗纳尔多的

亮了(1)
回复

印象中最早最著名的一次越位是1954年伯尔尼奇迹那一场,匈牙利一次进球被吹越位,接下来西德绝杀逆转。

印象中最早最著名的一次越位是1954年伯尔尼奇迹那一场,匈牙利一次进球被吹越位,接下来西德绝杀逆转。

亮了(0)
回复
引用 @虎牢关前战温侯 发表的:
只看此人

越位规则一直有,而且是早期阵型演化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粗浅的谈一下。1863年第一部足球规则这样定义越位:当进攻队员比球更接近对方底线时便处于越位状态。这条规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副作用:传球只能横传or回传,不能向前传球(球前的队员都处于越位位置),因而向前推进只能靠带球……可想而知当时的比赛和现在天差地别。很快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1874年越位规则修改为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3名对方球员(包括门将),否则就处于越位位置。越位规则改变后,2后卫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因为2名后卫+门将利用越位规则可以有效的化解对方进攻:攻方无球队员越过1名后卫便会越位;守方只要1名后卫前压就可完成造越位,即便造越位失败身后还有1名拖后后卫,不会直接送对面一个单刀。最初成为主流的2后卫阵型是2-2-6,2名后卫(Fullback);2名前卫(Halfback)主要承担防守职责;6名前锋(双中锋,左右内锋,左右外锋)。实践中发现锋线堆人太多,中场2人覆盖不过来,于是撤回一名中锋变成中前卫,阵型变为2-3-5。2名后卫职责不变;3名前卫不止负责防守,也承担串联与进攻;5名前锋负责进攻较少参与防守,2-3-5成为现代足球历史上第一个考虑到“攻守平衡”的阵型。2-3-5阵型中每名球员的位置与职责基本固定,前锋只负责进攻,后卫只负责防守,极少见穿插跑位。很多俱乐部和国家队按照位置分配号码,比赛时甚至不用认识对方球员,根据球衣上的号码就可以判断对方每名的位置相应的盯人策略。。。因为造越位战术执行简单效果却很好,可以说是低风险高收益,很多球队把造越位玩出了花样,甚至出现过只留1名后卫拖后,其他9人全部压在对方腹地。造越位战术的滥用严重限制了进攻,比赛乏味无聊,上座率下降。当时电视没有普及,门票是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观众少了可是头等大事。于是越位规则再次调整: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2名对方球员,否则为越位。此后2后卫阵型逐渐瓦解,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后,WM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在WM阵型中,球员分工明确但职责相对单一。依托越位规则的改变,W型锋线大大增加了原有2-3-5体系的防守难度,尤其体现在防守方两名边前卫(2-3-5中的3)身上:如果边前卫回追边锋,攻方的两名内锋几乎处于无人防守的情况,可以从容拿球发起攻势;如果边前卫留在中场对位防守攻方内锋,守方的2名后卫就需要面对3名前锋;而在防守端,最大的变化是从依靠造越位变为人盯人,由守转攻主要靠后卫大脚找边锋,这也是后来英式长传冲吊打法的起源。再一次强调:WM阵型对2-3-5阵型的优势是建立在越位规则改变的基础上,并不是之前几十年的教练们想不出这种破解造越位战术的方法。WM阵型成为主流,但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在用。另一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战术“门闩”(verrou)体系是对2-3-5阵型的另一种演变。瑞士教练拉潘将2-3-5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撤回中卫的两侧,两名中后卫改为前后站位,利用1人拖后和整体队形后退来应对越位规则的改变。因整体阵型后撤,2名内锋也相应回撤到中场进行串联,保持阵型紧凑,队员站位有点接近4-3-3. “门闩”战术在当时没有成为主流,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那名拖后的中后卫逐渐演变成为了日后的自由人。40年代WM阵型流传到巴西,巴西人根据自身特点作了相应调整:一名内锋前移,解放防守任务同时有中锋掩护,充分发挥进攻才华(贝利就是这个位置);另一名内锋回撤中场,同侧中场相应回撤到后卫线,负责后场出球,进攻时经常带球推进至中场(巴西足球术语叫quarto-zagueiro,直译为第四名后卫);同时放弃WM阵型中的高大中锋,用技术更细腻的球员出任中锋,鼓励短传配合。调整后的阵型可以看做4-2-4的雏形,49年美洲杯巴西队以这套阵型一路砍瓜切菜夺冠(8场比赛得失球46:7,决赛7:0大胜乌拉圭)。但随后50、54年两届世界杯的失利迫使巴西人对防守体系再次做出改进,放弃人盯人采用区域盯人战术,应对进攻球员越来越频繁的的交叉换位,4-2-4阵型由此成型,巴西依靠这套阵型连续获得58/62世界杯冠军。60年代拉姆塞成为英格兰主教练,引入了4-2-4阵型,同时他认为4-2-4阵型面对强队时防守很成问题。拉姆塞的解决方案是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在中场前后站位,一个组织进攻,一个专职防守;并让2名边锋回撤为边前卫,加强跑动,进攻上的去,防守要退到后卫线前;4后卫平行站位,采用区域盯人体系,防守时前锋要对对方后场出球进行干扰(压迫的雏形),经典的4-4-2阵型于此诞生。英格兰夺冠后,这套4-4-2阵型也正式走出欧洲,传向了全世界。

越位规则一直有,而且是早期阵型演化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粗浅的谈一下。

1863年第一部足球规则这样定义越位:当进攻队员比球更接近对方底线时便处于越位状态。这条规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副作用:传球只能横传or回传,不能向前传球(球前的队员都处于越位位置),因而向前推进只能靠带球……可想而知当时的比赛和现在天差地别。

很快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1874年越位规则修改为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3名对方球员(包括门将),否则就处于越位位置。越位规则改变后,2后卫阵型逐渐成为主流。因为2名后卫+门将利用越位规则可以有效的化解对方进攻:攻方无球队员越过1名后卫便会越位;守方只要1名后卫前压就可完成造越位,即便造越位失败身后还有1名拖后后卫,不会直接送对面一个单刀。

最初成为主流的2后卫阵型是2-2-6,2名后卫(Fullback);2名前卫(Halfback)主要承担防守职责;6名前锋(双中锋,左右内锋,左右外锋)。实践中发现锋线堆人太多,中场2人覆盖不过来,于是撤回一名中锋变成中前卫,阵型变为2-3-5。2名后卫职责不变;3名前卫不止负责防守,也承担串联与进攻;5名前锋负责进攻较少参与防守,2-3-5成为现代足球历史上第一个考虑到“攻守平衡”的阵型。

2-3-5阵型中每名球员的位置与职责基本固定,前锋只负责进攻,后卫只负责防守,极少见穿插跑位。很多俱乐部和国家队按照位置分配号码,比赛时甚至不用认识对方球员,根据球衣上的号码就可以判断对方每名的位置相应的盯人策略。。。

因为造越位战术执行简单效果却很好,可以说是低风险高收益,很多球队把造越位玩出了花样,甚至出现过只留1名后卫拖后,其他9人全部压在对方腹地。造越位战术的滥用严重限制了进攻,比赛乏味无聊,上座率下降。当时电视没有普及,门票是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观众少了可是头等大事。于是越位规则再次调整:进攻队员与对方底线之间至少要有2名对方球员,否则为越位。此后2后卫阵型逐渐瓦解,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后,WM阵型逐渐成为主流。

在WM阵型中,球员分工明确但职责相对单一。依托越位规则的改变,W型锋线大大增加了原有2-3-5体系的防守难度,尤其体现在防守方两名边前卫(2-3-5中的3)身上:如果边前卫回追边锋,攻方的两名内锋几乎处于无人防守的情况,可以从容拿球发起攻势;如果边前卫留在中场对位防守攻方内锋,守方的2名后卫就需要面对3名前锋;而在防守端,最大的变化是从依靠造越位变为人盯人,由守转攻主要靠后卫大脚找边锋,这也是后来英式长传冲吊打法的起源。
再一次强调:WM阵型对2-3-5阵型的优势是建立在越位规则改变的基础上,并不是之前几十年的教练们想不出这种破解造越位战术的方法。

WM阵型成为主流,但也不是所有的球队都在用。另一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战术“门闩”(verrou)体系是对2-3-5阵型的另一种演变。瑞士教练拉潘将2-3-5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撤回中卫的两侧,两名中后卫改为前后站位,利用1人拖后和整体队形后退来应对越位规则的改变。因整体阵型后撤,2名内锋也相应回撤到中场进行串联,保持阵型紧凑,队员站位有点接近4-3-3. “门闩”战术在当时没有成为主流,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那名拖后的中后卫逐渐演变成为了日后的自由人。

40年代WM阵型流传到巴西,巴西人根据自身特点作了相应调整:一名内锋前移,解放防守任务同时有中锋掩护,充分发挥进攻才华(贝利就是这个位置);另一名内锋回撤中场,同侧中场相应回撤到后卫线,负责后场出球,进攻时经常带球推进至中场(巴西足球术语叫quarto-zagueiro,直译为第四名后卫);同时放弃WM阵型中的高大中锋,用技术更细腻的球员出任中锋,鼓励短传配合。调整后的阵型可以看做4-2-4的雏形,49年美洲杯巴西队以这套阵型一路砍瓜切菜夺冠(8场比赛得失球46:7,决赛7:0大胜乌拉圭)。但随后50、54年两届世界杯的失利迫使巴西人对防守体系再次做出改进,放弃人盯人采用区域盯人战术,应对进攻球员越来越频繁的的交叉换位,4-2-4阵型由此成型,巴西依靠这套阵型连续获得58/62世界杯冠军。

60年代拉姆塞成为英格兰主教练,引入了4-2-4阵型,同时他认为4-2-4阵型面对强队时防守很成问题。拉姆塞的解决方案是让博比查尔顿和斯泰尔斯在中场前后站位,一个组织进攻,一个专职防守;并让2名边锋回撤为边前卫,加强跑动,进攻上的去,防守要退到后卫线前;4后卫平行站位,采用区域盯人体系,防守时前锋要对对方后场出球进行干扰(压迫的雏形),经典的4-4-2阵型于此诞生。英格兰夺冠后,这套4-4-2阵型也正式走出欧洲,传向了全世界。

刚开始的规则不就是现在橄榄球的规则吗

刚开始的规则不就是现在橄榄球的规则吗

亮了(8)
回复
查看评论(1)

上古时代连守门员都没有,如有疑问,请电话联系高俅

上古时代连守门员都没有,如有疑问,请电话联系高俅

亮了(0)
回复

早期越位规则是继承自橄榄球的。英式橄榄球到现在也还不允许用手向前传球。

早期越位规则是继承自橄榄球的。英式橄榄球到现在也还不允许用手向前传球。

亮了(0)
回复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都后腰了,什么时候踢中卫?而且就算是后腰位置拿球他就能算后腰?一场跑7000m的后腰?看球费电了属于是

都后腰了,什么时候踢中卫?而且就算是后腰位置拿球他就能算后腰?一场跑7000m的后腰?看球费电了属于是

亮了(14)
回复
Re:讨论:上古时期有没有越位
虎扑专家预测
足球话题区最热帖
感觉现在巴萨有点像之前16郎时期的皇马了。应该也过几年会时来运转了。
欧冠四强晋级
巴黎这个维蒂尼亚什么来头,平常没啥热度,两回合表现比德容佩德里强太多了
有比登贝莱还不要脸的球员吗?对于前主队一点尊重也没有
姆巴佩庆祝球队晋级欧冠4强,结果离场时被巴萨球迷扔水瓶
同曼城非青训球员的交易,各位总监要注意了。
他被巴萨邀请试训的中国球员,父亲卖房也支持他出国踢球
今天偶然间看了眼英超榜单 真的满满的压迫感 不得不说英超第一联赛实至名归
赛前巴黎球迷燃放照明弹和鞭炮,高喊辱骂巴萨口号
仇怨颇深,巴萨球迷赛前焚烧登贝莱球衣
足球话题区最新帖
同曼城非青训球员的交易,各位总监要注意了。
赛前巴黎球迷燃放照明弹和鞭炮,高喊辱骂巴萨口号
仇怨颇深,巴萨球迷赛前焚烧登贝莱球衣
淘汰巴萨后,巴黎更衣室全员又唱又跳祝贺登贝莱荣获MVP
姆巴佩庆祝球队晋级欧冠4强,结果离场时被巴萨球迷扔水瓶
巴黎球迷在凯旋门前庆祝欧冠晋级导致交通堵塞,球迷集体大骂马赛
姆巴佩欧冠对阵西班牙球队打进12球,仅少于攻入14球的莱万
巴黎晒多张姆巴佩对巴萨进球庆祝照: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怎么说呢?
欧冠 4:1 巴黎淘汰巴萨 姆巴佩梅开二度,阿劳霍哈维直红。
姆巴佩:有关未来的决定不会变,梦想和巴黎赢欧冠
热门游戏-即点即玩
无需下载,足球经理模式一键即玩
《NBA英雄》教练系统上线啦!我选好了,看看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