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赴7523公里,5天4场大战,中国男篮结束在墨尔本约翰-凯恩竞技场的艰苦赛程后还没来得及休整,突发多人感染新冠,为征战亚洲杯,新入队的球员逆行而上,奔赴战场。
早上收到通知,下午便准备启程,被临时抽调补充中国男篮的5名球员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准备出发。他们是北京首钢的范子铭和翟晓川、吉林的姜伟泽、深圳的贺希宁,以及和山东合同结束的辽宁球员高诗岩,将与球队一起征战下周开打的亚洲杯。
中国男篮自2019年世界杯后跌入了一个巨大的深谷,杜锋指导临危受命,这批球员勇往直前,然而复兴之旅实在艰难。世预赛的波澜起伏,欢喜痛苦,还没总结完,却又出现了更大的危机。
世预赛总结:缺时间缺比赛缺体系
面对澳大利亚和中国台北2胜2负的最终战绩与赛前预计一致,但过程的确出乎人们的意料。两战澳洲,首战在第三节打出一波高潮抹平最多16分的落后,第二次交手三节鏖战竟然打平。同样意想不到的事情,末节遭遇史诗级溃败,可能是男篮队史以来最惨痛的一节,不仅单节输23分,而且只得3分。
那是此次墨尔本之行最大的遗憾,也是杜锋指导组建的新中国男篮迄今为止最为诡异,最可惜的一次失利。在武器装备领域有这样的规律,火力强固然是永恒的追求,但可靠性才是第一位,至今仍被津津乐道的便是卡拉什尼科夫和其经典的AK系列。
可靠性,正是中国男篮在世预赛亟待提升的部分。
从去年底的日本仙台到今年的墨尔本,6场比赛,周琦场均21.5分钟,能够贡献16.4分11篮板2.2盖帽,绝对的球队核心。郭艾伦场均24.6分钟,得到14.2分4.2篮板2助攻,则是外线第一火力点。此外,赵睿、胡明轩、王哲林场均都超过9分,核心班底再加上后卫赵继伟、徐杰、孙铭徽等人。
与澳洲的两战,周琦在篮下的统治力超过了澳洲的内线,包括所谓的NBA高顺位新秀索恩-梅克,郭艾伦、赵睿在持球强杀得分能力方面也展现出不输于对手的实力。就核心班底的战力构成,即便马修-德拉维多瓦和梅克在场上对中国队也占不到太大便宜。
武器装备的可靠性指的是其在全地域任何条件下的稳定性,而篮球场上的可靠性是在要分的关键阶段里的攻防质量。这并不是简单以“体能”二字便可以笼统解释的,更多与球队的技战术特点和团队默契息息相关。
两战澳洲,男篮都有过取胜机会,但关键阶段攻守破碎,而对手以老辣的德拉维多瓦为旗帜,冷静地肢解防守,稳定地打出挡拆突分,找到侧翼埋伏的射手。他们的战术套路一以贯之,区别只在于节奏快慢和内外线的出手比例,比如第二战末节,澳洲在比赛后半段突然派上射手,全队冷静地为其创造出投射的空间,鏖战之后凭借这波投射带飞了节奏。
那正是一支战术素养极高,执行力极强球队的体现,这些因素使得上限并不那么高的澳洲面对中国的步步紧逼丝毫不乱。有趣的是,这种比赛方式恰恰是杜锋指导带领的广东队在过去几年里所擅长的,在体能瓶颈阶段提升攻防节奏,场面看似混乱实则有序。
显然,中国男篮目前并不具备稳定性,依靠外线单点爆破和周琦的篮下优势带动进攻,为了取得均势付出了极高的体能代价,而在最重要的环节,攻守不明确,赵睿衔接段又未能登场,进攻核心效率下降,立刻崩盘。
此时也体现出了赵继伟的价值,一名成熟的核心后卫可以通过阵地和转换的节奏变化,稳定场上形势,可他状态低迷(是否新冠仍待确认),这也是本次墨尔本之行最大的缺失。如今的中国男篮充满希望,以周琦、郭艾伦、孙铭徽等为代表的球员在过去一年进步明显,这使得男篮的理想战力天花板是有机会重回奥运会的。
可要发挥出全部战力,就必须像澳洲有一个稳固的体系,球员在每一分钟保持专注,而打造体系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和比赛。杜锋指导到目前为止带队一共就打了12场国际比赛,他在有限的比赛中不断试验阵容,周琦和沈梓捷的双塔、一大四小、三后卫等等均是闪亮登场。
郭艾伦搭配徐杰、胡明轩(赵睿)的打法很多人看着新鲜,可实际上这种持球核心配两名后卫的做法,正是移植了马尚-布鲁克斯带队的那套CBA进攻效率最高的阵容。只是,哪怕是杜指导最拿手的阵容,放在国家队也需要漫长的试错和修正,而男篮的时间太少太少了。
自2019年男篮世界杯以来这3年,郭艾伦、赵睿、孙铭徽等重回国家队,胡明轩、徐杰、沈梓捷等人虽不是生面孔,但迄今还从未打过国际大赛的正赛。实际上,过去几年一直留在核心架构里经历完整比赛的就只有周琦和赵继伟,而赵继伟此次还状态不佳,甚至缺阵。
这样的一支球队,要和亚洲顶级水平僵持到关键时刻,还要在收官段打好关键攻防,本身也确实有点期待过高了。对比赛的态势把握不到位,攻守延续性不强,经验欠缺,虽然球员很拼,可强强对话,光拼是不够的,关键时刻得有拿手的绝活。
接下来的亚洲杯,中国男篮本来就还是边打边练的过程,可如今,一切都更艰难了。
5将驰援,补充锋线和外线进攻
内线范子铭,锋线翟晓川和贺希宁,后卫线高诗岩和姜伟泽驰援,但非常遗憾的是阿不都沙拉木仍在养伤。否则,以目前杜指导主打的一大四小阵容,上季主打4号位的他,有三分,有策应,打球聪明,会是4号位上的一个极佳补充。
范子铭此前就一直在男篮集训队中,上赛季场均14.6分7.9篮板2.9助攻,他有稳定的中距离,也开发出了策应能力。可小范此前之所以落选是其与杜指导体系的要求并不相符,其一他出任单中锋的经验并不多,主打4号位,另一方面,他的防守移动能力也并不出色,所以使用局限性很多。
好消息是在此前的4场世预赛中,杜指导使用过周琦+沈梓捷的双塔,也尝试过让任骏威登场打4号位策应。男篮如今很需要在连续强对抗后变速打好一小段时间的阵地进攻,他的价值就在这个关键阶段里,男篮面对亚洲的绝大部分对手都有身高优势,提升阵地成功率是他本次的第一要务。
在前一阶段的比赛里,顾全以53.8%的三分命中率每场进1.8记三分,朱俊龙的投篮命中率则高达75%,三分命中率甚至达到了60%。俩人的意外表现让杜指导选择尝试他们搭档3-4号位,以及单独打4号位的两种使用模式。此前表现很一般的陆文博,也在对阵澳洲的第二战里,一度对位防守德拉维多瓦,收到奇效。
不过,更多时候杜指导选择打三后卫,前锋由后卫客串,以便于提升攻守速度,侧翼的运转球能力。如今补充进来的老将翟晓川,陆陆续续已经有10年的国家队经验,而且身高204CM的他近些年都在3-4号位上摇摆,这是周鹏和张镇麟缺阵后,杜指导急需的锋线类型。
与翟晓川不同,25岁的贺希宁虽然在过去两年都曾入选过集训名单,但自世青赛后,他始终没能为男篮出战国际大赛。身高193CM,体重在100KG上下,贺希宁是目前整个中国男篮最为强壮的锋卫摇摆人,而且过去这个赛季他的场均数据是15.6分5.3篮板3.8助攻1.9抢断,皆是生涯新高。
此前一直有球迷质疑,杜指导在锋卫摇摆上挑选了旧部陆文博,放弃了更全面高效的贺希宁,甚至网上还推测小贺对此颇有怨言。其中内情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样,他最终还是加入到了男篮国家队大家庭中,在杜指导希望提升锋线对抗防守的角度来看,这很可能成为接下来亚洲杯上的一大亮点。
由于国家队14人名单中本就有多达6名后卫,所以此番再度征召2人入选更多被猜测可能与赵继伟的情况有关。高诗岩的防守和组织能力是早就被肯定过了的,但他之所以这些年在联赛和国家队始终得不到更多关注,关键在于他的远投能力和这个时代的确有些格格不入,这仍旧会成为他此次旅程的最关键点。
小将姜伟泽和徐杰曾一起出战世青赛,关于两人的比较在联赛早已进行多年。徐杰稳定进阶,他对球场的冷静判断在国际比赛上仍旧闪光,尤其是此番与郭艾伦搭档,似乎回到了当年在马尚身边成名时的快感,威力不小。
姜伟泽身高也只有181CM,体型并不比徐杰好,他的成长之路有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从20-21赛季吉林全面单外援开始,姜伟泽逐渐完善自己,先是以162记三分打破CBA历史单季三分命中总数纪录,上赛季正式成为吉林本土外线的第一持球者,场均17.6分3.6篮板4.4助攻0.8抢断,入选全明星。
自杜指导接手国家队以来,他曾经希望吴前扮演后卫线三分第一威胁点,可最终失败了。世预赛上,虽然男篮的整体三分命中率还能保持在35%的及格线上,但后卫线实在有些惨不忍睹,只有孙铭徽超过4成。澳洲在第二次对决时,末节连珠炮的三分轰开男篮紧闭的大门,叫人实在感慨。
小姜最大的特点就是三分,在国家队目前他不可能拥有多的出场时间和持球权,要为自己赢得未来的一席之地,他就是要扮演外线杀手的角色。在这支国家队,没有人的外线三分比他更有把握,没有人比他更有可能在无球端的空手跑位里连续投进三分,而这一切就是杜指导和所有球迷期待发生的场面。
男篮的球员征召并不是一次主动的人员更换,因为疫情的突发使得一切都显得匆忙。但我愿意相信,有过中国女篮的教训,在为整个夏天国家队比赛制定方案时,杜指导有过B计划,因此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征召5名球员。
危机亦可能是转机,于中国男篮而言,于所有球员而言,还是那句老话,艰难困苦方见英雄,球迷们翘首以盼,千万里心与君同往。
关注公众号木七的窝,篮球即是生活!
飞赴7523公里,5天4场大战,中国男篮结束在墨尔本约翰-凯恩竞技场的艰苦赛程后还没来得及休整,突发多人感染新冠,为征战亚洲杯,新入队的球员逆行而上,奔赴战场。
早上收到通知,下午便准备启程,被临时抽调补充中国男篮的5名球员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准备出发。他们是北京首钢的范子铭和翟晓川、吉林的姜伟泽、深圳的贺希宁,以及和山东合同结束的辽宁球员高诗岩,将与球队一起征战下周开打的亚洲杯。
中国男篮自2019年世界杯后跌入了一个巨大的深谷,杜锋指导临危受命,这批球员勇往直前,然而复兴之旅实在艰难。世预赛的波澜起伏,欢喜痛苦,还没总结完,却又出现了更大的危机。
世预赛总结:缺时间缺比赛缺体系
面对澳大利亚和中国台北2胜2负的最终战绩与赛前预计一致,但过程的确出乎人们的意料。两战澳洲,首战在第三节打出一波高潮抹平最多16分的落后,第二次交手三节鏖战竟然打平。同样意想不到的事情,末节遭遇史诗级溃败,可能是男篮队史以来最惨痛的一节,不仅单节输23分,而且只得3分。
那是此次墨尔本之行最大的遗憾,也是杜锋指导组建的新中国男篮迄今为止最为诡异,最可惜的一次失利。在武器装备领域有这样的规律,火力强固然是永恒的追求,但可靠性才是第一位,至今仍被津津乐道的便是卡拉什尼科夫和其经典的AK系列。
可靠性,正是中国男篮在世预赛亟待提升的部分。
从去年底的日本仙台到今年的墨尔本,6场比赛,周琦场均21.5分钟,能够贡献16.4分11篮板2.2盖帽,绝对的球队核心。郭艾伦场均24.6分钟,得到14.2分4.2篮板2助攻,则是外线第一火力点。此外,赵睿、胡明轩、王哲林场均都超过9分,核心班底再加上后卫赵继伟、徐杰、孙铭徽等人。
与澳洲的两战,周琦在篮下的统治力超过了澳洲的内线,包括所谓的NBA高顺位新秀索恩-梅克,郭艾伦、赵睿在持球强杀得分能力方面也展现出不输于对手的实力。就核心班底的战力构成,即便马修-德拉维多瓦和梅克在场上对中国队也占不到太大便宜。
武器装备的可靠性指的是其在全地域任何条件下的稳定性,而篮球场上的可靠性是在要分的关键阶段里的攻防质量。这并不是简单以“体能”二字便可以笼统解释的,更多与球队的技战术特点和团队默契息息相关。
两战澳洲,男篮都有过取胜机会,但关键阶段攻守破碎,而对手以老辣的德拉维多瓦为旗帜,冷静地肢解防守,稳定地打出挡拆突分,找到侧翼埋伏的射手。他们的战术套路一以贯之,区别只在于节奏快慢和内外线的出手比例,比如第二战末节,澳洲在比赛后半段突然派上射手,全队冷静地为其创造出投射的空间,鏖战之后凭借这波投射带飞了节奏。
那正是一支战术素养极高,执行力极强球队的体现,这些因素使得上限并不那么高的澳洲面对中国的步步紧逼丝毫不乱。有趣的是,这种比赛方式恰恰是杜锋指导带领的广东队在过去几年里所擅长的,在体能瓶颈阶段提升攻防节奏,场面看似混乱实则有序。
显然,中国男篮目前并不具备稳定性,依靠外线单点爆破和周琦的篮下优势带动进攻,为了取得均势付出了极高的体能代价,而在最重要的环节,攻守不明确,赵睿衔接段又未能登场,进攻核心效率下降,立刻崩盘。
此时也体现出了赵继伟的价值,一名成熟的核心后卫可以通过阵地和转换的节奏变化,稳定场上形势,可他状态低迷(是否新冠仍待确认),这也是本次墨尔本之行最大的缺失。如今的中国男篮充满希望,以周琦、郭艾伦、孙铭徽等为代表的球员在过去一年进步明显,这使得男篮的理想战力天花板是有机会重回奥运会的。
可要发挥出全部战力,就必须像澳洲有一个稳固的体系,球员在每一分钟保持专注,而打造体系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和比赛。杜锋指导到目前为止带队一共就打了12场国际比赛,他在有限的比赛中不断试验阵容,周琦和沈梓捷的双塔、一大四小、三后卫等等均是闪亮登场。
郭艾伦搭配徐杰、胡明轩(赵睿)的打法很多人看着新鲜,可实际上这种持球核心配两名后卫的做法,正是移植了马尚-布鲁克斯带队的那套CBA进攻效率最高的阵容。只是,哪怕是杜指导最拿手的阵容,放在国家队也需要漫长的试错和修正,而男篮的时间太少太少了。
自2019年男篮世界杯以来这3年,郭艾伦、赵睿、孙铭徽等重回国家队,胡明轩、徐杰、沈梓捷等人虽不是生面孔,但迄今还从未打过国际大赛的正赛。实际上,过去几年一直留在核心架构里经历完整比赛的就只有周琦和赵继伟,而赵继伟此次还状态不佳,甚至缺阵。
这样的一支球队,要和亚洲顶级水平僵持到关键时刻,还要在收官段打好关键攻防,本身也确实有点期待过高了。对比赛的态势把握不到位,攻守延续性不强,经验欠缺,虽然球员很拼,可强强对话,光拼是不够的,关键时刻得有拿手的绝活。
接下来的亚洲杯,中国男篮本来就还是边打边练的过程,可如今,一切都更艰难了。
5将驰援,补充锋线和外线进攻
内线范子铭,锋线翟晓川和贺希宁,后卫线高诗岩和姜伟泽驰援,但非常遗憾的是阿不都沙拉木仍在养伤。否则,以目前杜指导主打的一大四小阵容,上季主打4号位的他,有三分,有策应,打球聪明,会是4号位上的一个极佳补充。
范子铭此前就一直在男篮集训队中,上赛季场均14.6分7.9篮板2.9助攻,他有稳定的中距离,也开发出了策应能力。可小范此前之所以落选是其与杜指导体系的要求并不相符,其一他出任单中锋的经验并不多,主打4号位,另一方面,他的防守移动能力也并不出色,所以使用局限性很多。
好消息是在此前的4场世预赛中,杜指导使用过周琦+沈梓捷的双塔,也尝试过让任骏威登场打4号位策应。男篮如今很需要在连续强对抗后变速打好一小段时间的阵地进攻,他的价值就在这个关键阶段里,男篮面对亚洲的绝大部分对手都有身高优势,提升阵地成功率是他本次的第一要务。
在前一阶段的比赛里,顾全以53.8%的三分命中率每场进1.8记三分,朱俊龙的投篮命中率则高达75%,三分命中率甚至达到了60%。俩人的意外表现让杜指导选择尝试他们搭档3-4号位,以及单独打4号位的两种使用模式。此前表现很一般的陆文博,也在对阵澳洲的第二战里,一度对位防守德拉维多瓦,收到奇效。
不过,更多时候杜指导选择打三后卫,前锋由后卫客串,以便于提升攻守速度,侧翼的运转球能力。如今补充进来的老将翟晓川,陆陆续续已经有10年的国家队经验,而且身高204CM的他近些年都在3-4号位上摇摆,这是周鹏和张镇麟缺阵后,杜指导急需的锋线类型。
与翟晓川不同,25岁的贺希宁虽然在过去两年都曾入选过集训名单,但自世青赛后,他始终没能为男篮出战国际大赛。身高193CM,体重在100KG上下,贺希宁是目前整个中国男篮最为强壮的锋卫摇摆人,而且过去这个赛季他的场均数据是15.6分5.3篮板3.8助攻1.9抢断,皆是生涯新高。
此前一直有球迷质疑,杜指导在锋卫摇摆上挑选了旧部陆文博,放弃了更全面高效的贺希宁,甚至网上还推测小贺对此颇有怨言。其中内情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样,他最终还是加入到了男篮国家队大家庭中,在杜指导希望提升锋线对抗防守的角度来看,这很可能成为接下来亚洲杯上的一大亮点。
由于国家队14人名单中本就有多达6名后卫,所以此番再度征召2人入选更多被猜测可能与赵继伟的情况有关。高诗岩的防守和组织能力是早就被肯定过了的,但他之所以这些年在联赛和国家队始终得不到更多关注,关键在于他的远投能力和这个时代的确有些格格不入,这仍旧会成为他此次旅程的最关键点。
小将姜伟泽和徐杰曾一起出战世青赛,关于两人的比较在联赛早已进行多年。徐杰稳定进阶,他对球场的冷静判断在国际比赛上仍旧闪光,尤其是此番与郭艾伦搭档,似乎回到了当年在马尚身边成名时的快感,威力不小。
姜伟泽身高也只有181CM,体型并不比徐杰好,他的成长之路有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从20-21赛季吉林全面单外援开始,姜伟泽逐渐完善自己,先是以162记三分打破CBA历史单季三分命中总数纪录,上赛季正式成为吉林本土外线的第一持球者,场均17.6分3.6篮板4.4助攻0.8抢断,入选全明星。
自杜指导接手国家队以来,他曾经希望吴前扮演后卫线三分第一威胁点,可最终失败了。世预赛上,虽然男篮的整体三分命中率还能保持在35%的及格线上,但后卫线实在有些惨不忍睹,只有孙铭徽超过4成。澳洲在第二次对决时,末节连珠炮的三分轰开男篮紧闭的大门,叫人实在感慨。
小姜最大的特点就是三分,在国家队目前他不可能拥有多的出场时间和持球权,要为自己赢得未来的一席之地,他就是要扮演外线杀手的角色。在这支国家队,没有人的外线三分比他更有把握,没有人比他更有可能在无球端的空手跑位里连续投进三分,而这一切就是杜指导和所有球迷期待发生的场面。
男篮的球员征召并不是一次主动的人员更换,因为疫情的突发使得一切都显得匆忙。但我愿意相信,有过中国女篮的教训,在为整个夏天国家队比赛制定方案时,杜指导有过B计划,因此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征召5名球员。
危机亦可能是转机,于中国男篮而言,于所有球员而言,还是那句老话,艰难困苦方见英雄,球迷们翘首以盼,千万里心与君同往。
关注公众号木七的窝,篮球即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