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异形3的定位就是安踏低价走量的团队鞋,跟自家的水花系列、李宁的音速系列一样,这些鞋的特点就是销量高、不被球鞋发烧友所关注但很大众化,在论坛里的表现形式就是除了刚刚发售时有一点讨论,其余时热度很低,主要针对的客户群体是对球鞋没有深入研究、对球鞋各项参数没有什么过分需求的大众消费者。
所以,这种类型的鞋论坛向来是很少讨论的,而且由于不愁销量也不能提升品牌价值,品牌方也不会浪费资源到论坛去做宣传,直观的就是安踏在kt7、gh3这些鞋上市时都在论坛里宣传过一段时间,但是异形3却从没有类似的宣传活动。
然而,就是这样一双品牌方无意过多宣传,又不迎合论坛味口的鞋在几个月前却在装备区爆红,评价有多高我想大家都知道,当时这双鞋可以说风头正盛,给人一种国产zoom rize、pb18的感觉。
不过很快,reddit给了81分的评分,当然作为一个测评机构,我们可以当做一家之言。诡异的是,在那之后不久,异形3的风评就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从一开始一群人信誓旦旦的拿着下单截图、和驭帅14䨻等旗舰鞋的合影说这鞋除了外观和重量没缺点、实战不比旗舰差,变成了重心有点高、场地感差,一系列的小缺点浮出水面,不过这些发言也很有趣,指出缺点时一定要用更大的篇幅说这鞋多么性价比高、性能好,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不让他们直言缺陷一样。
如今,异形3风头已过,这鞋开始需要“换鞋垫”了,一系列硬伤被部分购买者达成共识,这样看来,reddit的81分好像给的还算客观公允。
看过了这双鞋在装备区几个月来的高低起伏,我始终搞不懂的是,这样一双品牌方都无意过多宣传的鞋,是怎么在装备区火起来的?
300块+软(那个需要换掉的鞋垫提供的脚感?)?
可是两代千禧、马奎中底全掌boost也是300块,锋刺、毒牙pro中底巭pro也是三百块,闪现1、2全掌态极还是三百块……对了,还有垃圾中的垃圾pg4。
首先,异形3的定位就是安踏低价走量的团队鞋,跟自家的水花系列、李宁的音速系列一样,这些鞋的特点就是销量高、不被球鞋发烧友所关注但很大众化,在论坛里的表现形式就是除了刚刚发售时有一点讨论,其余时热度很低,主要针对的客户群体是对球鞋没有深入研究、对球鞋各项参数没有什么过分需求的大众消费者。
所以,这种类型的鞋论坛向来是很少讨论的,而且由于不愁销量也不能提升品牌价值,品牌方也不会浪费资源到论坛去做宣传,直观的就是安踏在kt7、gh3这些鞋上市时都在论坛里宣传过一段时间,但是异形3却从没有类似的宣传活动。
然而,就是这样一双品牌方无意过多宣传,又不迎合论坛味口的鞋在几个月前却在装备区爆红,评价有多高我想大家都知道,当时这双鞋可以说风头正盛,给人一种国产zoom rize、pb18的感觉。
不过很快,reddit给了81分的评分,当然作为一个测评机构,我们可以当做一家之言。诡异的是,在那之后不久,异形3的风评就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从一开始一群人信誓旦旦的拿着下单截图、和驭帅14䨻等旗舰鞋的合影说这鞋除了外观和重量没缺点、实战不比旗舰差,变成了重心有点高、场地感差,一系列的小缺点浮出水面,不过这些发言也很有趣,指出缺点时一定要用更大的篇幅说这鞋多么性价比高、性能好,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不让他们直言缺陷一样。
如今,异形3风头已过,这鞋开始需要“换鞋垫”了,一系列硬伤被部分购买者达成共识,这样看来,reddit的81分好像给的还算客观公允。
看过了这双鞋在装备区几个月来的高低起伏,我始终搞不懂的是,这样一双品牌方都无意过多宣传的鞋,是怎么在装备区火起来的?
300块+软(那个需要换掉的鞋垫提供的脚感?)?
可是两代千禧、马奎中底全掌boost也是300块,锋刺、毒牙pro中底巭pro也是三百块,闪现1、2全掌态极还是三百块……对了,还有垃圾中的垃圾p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