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打开天窗说亮话,本人利益相关:19年底通过朋友的推荐下载了英雄联盟,随后开始看往年比赛并对ig的风格产生了好感,自此断断续续地观看lpl比赛但并未深入,425wsc发声当天站了jkl,成为了jkl的粉丝,讨厌ig管理层但并不厌恶ig其他队员。我在英雄联盟中的经历,和uzi的年代几乎是完全错开的,对他的战绩和为人可以说是全部来自二手的道听途说。
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可能有些繁琐冗杂,而且与我本人的身份和立场并不相符,但还是希望能有人认真地看下去。
在真正谈论uzi的风波之前,必须先阐明两件事:①电竞选手是怎样的人 ②观众与电竞选手的关系
首先,电竞选手是公众人物,对公众人物的要求往往比普通人要高,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将电竞选手包装成明星能够带来利益的最大化,相应的,比起幕后的资本,也往往是选手不得不承担随之而来的负面效应——应该说几乎向来是如此,在选手引发争议的舆论战中损害到资本是极小概率的事件。
而我们的电竞选手究竟是什么人呢?是一群最晚高中起就辍学全职打游戏的网瘾少年。他们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是死盯着一块屏幕打竞技游戏。
可以说,绝大部分电竞选手,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游戏上初中的天赋,而其自身并不具备成为道德标杆的硬资质,却从一出道起就被暴露在聚光灯下。对这样一群人来说,我认为即使有俱乐部的监管,也不应当将高于普通人的道德标准投射到他们身上。事实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普通人都是经不起每一丝细节被成千上万的网民拿着放大镜观察的考验的,对于电竞选手来说,这点没有任何区别。
那么观众在电竞行业里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呢?千言万语可以归为一句话,和选手一样是资本赚钱的工具。这个道理看似浅显,处于这个圈子的人每个都心知肚明,但很多人淹没在网络骂战中的时候往往会忘记这一规则,而资本方永远不会提醒观众一些事,那就是:观众和电竞选手通常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不论是电竞选手菜了,还是电竞选手场外出了什么节奏,其实都和观众没有任何关系。
在竞技相关的产业中,最常见的怪象之一便是观众普遍认为仅仅因为有这样一个公众摆在你的面前,在他出了什么岔子时,哪怕这个岔子其实只是选手很菜这类无伤大雅的事情,你就有权利对他进行人格上的侮辱和价值上的否认,这之中包括但不限于辱骂选手本人是÷生或者问候其全家等行为。
即使他们打得很菜,其实除了影响占据了特定立场的观众在网络世界中的“地位”之外(在这里特基于“自己粉了强力的选手就高人一等”理论衍生出来的一切骂战),实际上并不能对观众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甚至绝大多数观众是根本排不到菜逼选手的,哪怕菜也坑不到观众。从社会学方面来讲,负面舆论是对可以危害到群众的个体的一种威胁和惩罚的手段,但“菜”无疑并不属于这种范畴之中。
把这个论题再推进一层,假如你给选手和俱乐部花过钱呢?那么在选手和俱乐部成绩不如意的时候,你有没有权力辱骂他们呢?电竞圈内普遍的答案是“有”,但观众常常会忘记自己并非选手的生养父母(当然,如果真的是父母,这些言论问题更大),他们菜了其实和你本人一点关系都没有,说白了花钱是你自愿的,对他们的期待也是你的一厢情愿,要是成绩因为各种原因不如意你也只能自认倒霉。只有一种情况下,我会认为特别过激的辱骂是可以理解,那就是你倾家荡产地花钱给选手和俱乐部,甚至到了严重影响生活的地步,而他们的成绩并未回应你的期待。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如果不是赌狗,唯一的建议是关闭互联网,远离电竞圈十年,最好再去医院看看之类的。
退一万步来说,哪怕选手真有道德上的瑕疵,我认为只要没有涉及到违法犯罪或者出轨脚踏几条船相关的领域,关注度也不应该超过普通人犯相同的事所该有的关注度太多,还是那句话,几乎没有人经得起被千万个人拿着放大镜观察的考验。
至此我终于要开始说uzi事件了,先说结论:我认为绝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没有那么讨厌uzi,此次事件更像一场落井下石的跟风狂欢。
这时候可能有些人要说了,“我们骂的是gsl,不是uzi本人”,而事实并非如此,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uzi事件中其实处处充斥着对选手个人价值的否定,正如逐渐被淡忘的426,以及其他众多选手的舆论风波,实际上参与骂战的观众的目的也的确如此——贬低个人价值。不得不说的一点是,作为电竞圈的一种常态,主流观点认为这一行为理所应当并不能使它成为正确,几乎没有人的尊严受得了每天被人贬低价值。
uzi事件中,当事人被攻击的主要论点之一便是uzi的心态问题。我在jkl的直播中看到过太多人将uzi和jkl的心态作为比较,但作为水粉,我必须为uzi辩解一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而你不能因为一群人中的一个在某方面能做得到某件事,就认为该群体中其他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件事。正一个班级的人都是同一年级的学生,但有一个人在某个学科拿了一百分,你就认为这个班级的所有人都应该拿一百分。不用说uzi,我相信换作99%的JR都是不可能受得了uzi最近遭受的舆论攻击的。uzi在这场狂欢中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越被骂心态差,被贬低后精神状态就越差,于是心态更崩。
我要问问攻击他的各位,你们时刻关注他的诉求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可能五花八门,但绝不可能是希望他能改正变好。虽然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责他,但是攻击他的人绝对是最不希望他改正的人,因为他们采取的是离产生正面反馈最远的方法。既然不是为了看到别人改正,那么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大多数人参与电竞圈的骂战,无外乎几个原因,①门槛低 ②将喜欢的选手实力与自身在粉圈内的地位挂钩 ③为平日压抑的情绪找宣泄的出口 ④找乐子
我不认为电竞圈当真有哪个观众会对特定选手恨之入骨,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就很容易说明:假如你在现实里遇到你最讨厌的那个选手,你会走上去指着鼻子骂他吗?甚至我认为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第一反应不是骂人或者忽视,而是要个合照或者签名。
在电竞行业中,较为理想的模式应该是选手获得钱,观众通过观看比赛获得娱乐,而当今现状却是,观众将维护自尊和情绪发泄的需求都绑定在电竞选手身上,造就了选手粉群之间不共戴天的现状,而资本并不在乎圈内产生了多少戾气,相反在资本眼里,观众吵得越热闹越好,流量越大他们赚钱越多,而最终承受压力的则是最大不超过25岁的普通人。事实上,这不仅仅关乎uzi一个人,更是所有电竞选手都有可能遇到的困境,所以我希望,在对选手发表评论之前,或许观众应该更加谨慎地进行思考。
完
先打开天窗说亮话,本人利益相关:19年底通过朋友的推荐下载了英雄联盟,随后开始看往年比赛并对ig的风格产生了好感,自此断断续续地观看lpl比赛但并未深入,425wsc发声当天站了jkl,成为了jkl的粉丝,讨厌ig管理层但并不厌恶ig其他队员。我在英雄联盟中的经历,和uzi的年代几乎是完全错开的,对他的战绩和为人可以说是全部来自二手的道听途说。
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可能有些繁琐冗杂,而且与我本人的身份和立场并不相符,但还是希望能有人认真地看下去。
在真正谈论uzi的风波之前,必须先阐明两件事:①电竞选手是怎样的人 ②观众与电竞选手的关系
首先,电竞选手是公众人物,对公众人物的要求往往比普通人要高,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将电竞选手包装成明星能够带来利益的最大化,相应的,比起幕后的资本,也往往是选手不得不承担随之而来的负面效应——应该说几乎向来是如此,在选手引发争议的舆论战中损害到资本是极小概率的事件。
而我们的电竞选手究竟是什么人呢?是一群最晚高中起就辍学全职打游戏的网瘾少年。他们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是死盯着一块屏幕打竞技游戏。
可以说,绝大部分电竞选手,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游戏上初中的天赋,而其自身并不具备成为道德标杆的硬资质,却从一出道起就被暴露在聚光灯下。对这样一群人来说,我认为即使有俱乐部的监管,也不应当将高于普通人的道德标准投射到他们身上。事实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普通人都是经不起每一丝细节被成千上万的网民拿着放大镜观察的考验的,对于电竞选手来说,这点没有任何区别。
那么观众在电竞行业里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呢?千言万语可以归为一句话,和选手一样是资本赚钱的工具。这个道理看似浅显,处于这个圈子的人每个都心知肚明,但很多人淹没在网络骂战中的时候往往会忘记这一规则,而资本方永远不会提醒观众一些事,那就是:观众和电竞选手通常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不论是电竞选手菜了,还是电竞选手场外出了什么节奏,其实都和观众没有任何关系。
在竞技相关的产业中,最常见的怪象之一便是观众普遍认为仅仅因为有这样一个公众摆在你的面前,在他出了什么岔子时,哪怕这个岔子其实只是选手很菜这类无伤大雅的事情,你就有权利对他进行人格上的侮辱和价值上的否认,这之中包括但不限于辱骂选手本人是÷生或者问候其全家等行为。
即使他们打得很菜,其实除了影响占据了特定立场的观众在网络世界中的“地位”之外(在这里特基于“自己粉了强力的选手就高人一等”理论衍生出来的一切骂战),实际上并不能对观众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甚至绝大多数观众是根本排不到菜逼选手的,哪怕菜也坑不到观众。从社会学方面来讲,负面舆论是对可以危害到群众的个体的一种威胁和惩罚的手段,但“菜”无疑并不属于这种范畴之中。
把这个论题再推进一层,假如你给选手和俱乐部花过钱呢?那么在选手和俱乐部成绩不如意的时候,你有没有权力辱骂他们呢?电竞圈内普遍的答案是“有”,但观众常常会忘记自己并非选手的生养父母(当然,如果真的是父母,这些言论问题更大),他们菜了其实和你本人一点关系都没有,说白了花钱是你自愿的,对他们的期待也是你的一厢情愿,要是成绩因为各种原因不如意你也只能自认倒霉。只有一种情况下,我会认为特别过激的辱骂是可以理解,那就是你倾家荡产地花钱给选手和俱乐部,甚至到了严重影响生活的地步,而他们的成绩并未回应你的期待。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如果不是赌狗,唯一的建议是关闭互联网,远离电竞圈十年,最好再去医院看看之类的。
退一万步来说,哪怕选手真有道德上的瑕疵,我认为只要没有涉及到违法犯罪或者出轨脚踏几条船相关的领域,关注度也不应该超过普通人犯相同的事所该有的关注度太多,还是那句话,几乎没有人经得起被千万个人拿着放大镜观察的考验。
至此我终于要开始说uzi事件了,先说结论:我认为绝大多数人实际上都没有那么讨厌uzi,此次事件更像一场落井下石的跟风狂欢。
这时候可能有些人要说了,“我们骂的是gsl,不是uzi本人”,而事实并非如此,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uzi事件中其实处处充斥着对选手个人价值的否定,正如逐渐被淡忘的426,以及其他众多选手的舆论风波,实际上参与骂战的观众的目的也的确如此——贬低个人价值。不得不说的一点是,作为电竞圈的一种常态,主流观点认为这一行为理所应当并不能使它成为正确,几乎没有人的尊严受得了每天被人贬低价值。
uzi事件中,当事人被攻击的主要论点之一便是uzi的心态问题。我在jkl的直播中看到过太多人将uzi和jkl的心态作为比较,但作为水粉,我必须为uzi辩解一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而你不能因为一群人中的一个在某方面能做得到某件事,就认为该群体中其他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件事。正一个班级的人都是同一年级的学生,但有一个人在某个学科拿了一百分,你就认为这个班级的所有人都应该拿一百分。不用说uzi,我相信换作99%的JR都是不可能受得了uzi最近遭受的舆论攻击的。uzi在这场狂欢中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越被骂心态差,被贬低后精神状态就越差,于是心态更崩。
我要问问攻击他的各位,你们时刻关注他的诉求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可能五花八门,但绝不可能是希望他能改正变好。虽然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责他,但是攻击他的人绝对是最不希望他改正的人,因为他们采取的是离产生正面反馈最远的方法。既然不是为了看到别人改正,那么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大多数人参与电竞圈的骂战,无外乎几个原因,①门槛低 ②将喜欢的选手实力与自身在粉圈内的地位挂钩 ③为平日压抑的情绪找宣泄的出口 ④找乐子
我不认为电竞圈当真有哪个观众会对特定选手恨之入骨,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就很容易说明:假如你在现实里遇到你最讨厌的那个选手,你会走上去指着鼻子骂他吗?甚至我认为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第一反应不是骂人或者忽视,而是要个合照或者签名。
在电竞行业中,较为理想的模式应该是选手获得钱,观众通过观看比赛获得娱乐,而当今现状却是,观众将维护自尊和情绪发泄的需求都绑定在电竞选手身上,造就了选手粉群之间不共戴天的现状,而资本并不在乎圈内产生了多少戾气,相反在资本眼里,观众吵得越热闹越好,流量越大他们赚钱越多,而最终承受压力的则是最大不超过25岁的普通人。事实上,这不仅仅关乎uzi一个人,更是所有电竞选手都有可能遇到的困境,所以我希望,在对选手发表评论之前,或许观众应该更加谨慎地进行思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