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写赛后提到,如果勇士的防守资源还对不上雄鹿,那么除了热火、灰熊,其他球队恐怕更对不上。大概是因为猛龙这两年成绩一般,我漏掉了锋线资源最丰富的他们。猛龙已经对雄鹿保持了5连胜,大量体型和运动能力出色的锋线,的确能拿出让雄鹿难受的东西。虽然这里面有一些水分,字母有两场没打,但今天字母出战这场,有很多内容值得联盟其他球队借鉴。
当然了,你可能要说了,“猛龙这前锋资源,别的队又拿不出来,借鉴个鬼”。可是,如果你的球队没有几个对位能力(起码得有一个吧)、协防能力出众的大体型前场,本就很难把雄鹿看做假想敌。
猛龙防雄鹿,办法都是国际惯例:
罚球线以上3人减速限制快攻;
不管盯人还是联防,依然是罚球线附近有3个人封堵;
字母落低位收弱侧夹击;
都不是新鲜玩法,防字母,就得这么防。关键在于资源和执行,而这两方面是猛龙的优势。
猛龙锋线资源丰富,这个资源防雄鹿的意义,不在于单防字母的效果,毕竟字母已经进化到打浓眉都可以生吃的水平,这个联盟有能力单独面对字母的防守人,屈指可数。
资源的意义在于,协防的效果,短暂换防能挺多久,以及防米德尔顿、波蒂斯等其他强点的效果。任何球队都不可能做到每时每刻在字母身上挂俩人,退防中出现错位,能不能赶在协防到来前先顶一下?好的资源都堆在字母身上了,波蒂斯和米德尔顿面前站着的,是不是体型、机动性、防守技术足够的球员?
对于防守强点集中于一、两个球员的球队来说,这些疑问就很难回答,但猛龙摆的是1后卫+4前锋,这1后卫还是硬的一匹的范弗利特,这种配置可以让雄鹿每个回合都攻坚。
猛龙的策略遇上雄鹿,还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意思。
猛龙号称“巨星坟场”,这几年搞近乎变态的夹击,有牌面的球星遇上他们,身上基本都得挂俩人。纳斯搞各种全场紧逼、各种花样的联防、夹击配合极限轮转,总能把侵略性拉满,让防守带有攻击性——然后漏大量底角三分给对手。这种激进的防守策略,遇上射手出色的球队时,经常死得很惨,加上猛龙中锋位置缺少重器,最近两个赛季已经从顶级防守强队,变成了“防守有特点”的球队。
但猛龙的这种策略打雄鹿却很合适——反正大家都要在字母身上加兵力,那么更习惯夹击、更不怕漏三分线的球队,执行起来也就更熟练,更没有心里压力。猛龙收缩三秒区非常及时,留足了提前量,真是不怕你出球到底角。
雄鹿遇上这种“个个移动长城”的防守,三分回应一般的话,确实没招。
猛龙进攻,雄鹿防守这一端,按说是猛龙更难的一端。猛龙这两年给人的印象是进攻便秘,高端局不知道如何得分,而雄鹿的防守,特别是面对投射一般球队的防守,通常很可靠。猛龙这场比赛最后的进攻效率是108.4,只能说合格,从结果来说,这一端本来没有太多可吹的东西。
但过程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猛龙打雄鹿的方式,大体上是三种办法:
锋线压缩防线,给三分线制造机会;
清空罚球线以上,创造一对一中机会;
范弗利特挡拆,打出各种变化。
猛龙这三种打法,逻辑都是一致的——这场比赛,天赋第一的球员在雄鹿这边,但第二、第三在猛龙这边,如果巴恩斯在,第四也在猛龙这边。猛龙锋线很容易在对位中找到优势,攻击雄鹿非字母的球员,把防线压缩得很小,而雄鹿的防守特点是,他们会收三分线保篮下,那么猛龙在三分线上就能得到机会。
如果清空罚球线以上区域,就吃到近中距离,出手相对容易的跳投。
猛龙打雄鹿,跟雄鹿打猛龙的方式是差不多的,都是靠锋线天赋去捶。你用大象捶我狮子老虎,我狮子老虎吃你狼和狐狸,最后比哪边配角回应更好。但猛龙这边有个雄鹿拿不出的优势——猛龙有个能打挡拆的后场范弗利特,而雄鹿这边霍乐迪不打。
范弗利特这场的效率,低于他的赛季水准。但他的表现比效率展现得要好,对夹击的处理,挡拆的选择,很好地辅助了西亚卡姆,也帮猛龙其他各点获得了优势。
小个后卫被夹击,出球效果至关重要,但受限于身高,小个后卫在三分线被夹击时,出球很难直接打到对手腹地,这就给了防守轮转时间。但是,并不是每次夹击都密不透风,特别是两个小个夹击时,视野和出球角度并不会被极大干扰,这时候一次到位的出球就能让掩护人获得巨大优势。
范弗利特出球很稳,这是他不能忽视的优点。
由于雄鹿只有两个内线,字母和波蒂斯不可能48分钟同时在场,在单内线时,字母一旦离开篮下,一次直达腹地的夹击出球,配合猛龙高大强悍的锋线运动能力,即使是字母也很难兼顾到位。
这场比赛,西亚卡姆让雄鹿吃苦头的地方,除了持球攻击非字母的各种球员,他3中3的三分球以及无球时三分线的站位,也让字母非常难受。范弗利特跟西亚卡姆两人之间的挡拆,也成了雄鹿最后没能处理的杀招,他们基本破解了雄鹿的各种策略。
我在勇士与雄鹿的赛后说,勇士其实可以多尝试找字母的掩护人挡拆,因为字母不见得会像波蒂斯那样出来夹击,那么持球人就有三分机会。这件事在范弗利特的挡拆中看到了——范弗利特主要攻击武器就是三分,你不夹击,他一定会投,而他的三分威胁在雄鹿看来,有阴影。
这种三分线外一步扬手就投的选择有效率风险,所以猛龙还有另一招逆向挡拆,范弗利特外拆——注意,猛龙清空了罚球线以上区域,避免雄鹿轮转去补。
这种出手在任何教练眼里,应该都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吧。
这两人一唱一和,字母也吃尽了苦头。雄鹿之后变策略——OK,你清空罚球线的目的不就是唱二人转吗?我夹击范弗利特, 让西卡顺下,你清空罚球线就成了篮下拖空间,看看你怎么办?
结果西卡中投惩罚。
于是雄鹿选择换防,范弗利特在三分线稳稳拽住字母,西卡错位面对希尔,大错位,没问题!
好了,范弗利特和西卡回应一切,雄鹿策略穷尽,投降。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玩法是不是很难模仿?
是的,范弗利特和西亚卡姆在同位置上都不是最强攻击手,但一支球队的挡拆手和掩护人都到这个水平,还真不容易找。如果西卡这场的跳投不是这个水平,雄鹿的策略也就得手了。
可猛龙并非没有后招。猛龙前场篮板率联盟第2,这场比赛,前板爆穿雄鹿,这意味着,把字母留在上线,在双方比拼罚球线以下的硬碰硬时,猛龙依然有优势,而这还是赶走大象,靠狮子老虎取胜的思路。
事实上,只要让西卡杀进来,雄鹿单靠一个协防球员——只要不是字母——也不容易完全守住篮下,收两个底角是必然。换句话说,打一支没有洛佩斯,只剩字母的雄鹿,跟打爵士的思路有点像——如果能让他们最好的护筐手疲于奔命,自己的其他各点还有天赋优势,雄鹿的防守也不是铜墙铁壁。
猛龙1后卫4前锋,多攻击点的配置,让没有洛佩斯和霍乐迪的雄鹿,也感受到了天赋吃亏的滋味。对于雄鹿的对手来说,现在是个机会,在雄鹿回到完全体状态时,这支球队摆出的霍乐迪+米豆+字母+波蒂斯+大洛五人组,就再难遇上天赋吃亏的局面。
前天写赛后提到,如果勇士的防守资源还对不上雄鹿,那么除了热火、灰熊,其他球队恐怕更对不上。大概是因为猛龙这两年成绩一般,我漏掉了锋线资源最丰富的他们。猛龙已经对雄鹿保持了5连胜,大量体型和运动能力出色的锋线,的确能拿出让雄鹿难受的东西。虽然这里面有一些水分,字母有两场没打,但今天字母出战这场,有很多内容值得联盟其他球队借鉴。
当然了,你可能要说了,“猛龙这前锋资源,别的队又拿不出来,借鉴个鬼”。可是,如果你的球队没有几个对位能力(起码得有一个吧)、协防能力出众的大体型前场,本就很难把雄鹿看做假想敌。
猛龙防雄鹿,办法都是国际惯例:
罚球线以上3人减速限制快攻;
不管盯人还是联防,依然是罚球线附近有3个人封堵;
字母落低位收弱侧夹击;
都不是新鲜玩法,防字母,就得这么防。关键在于资源和执行,而这两方面是猛龙的优势。
猛龙锋线资源丰富,这个资源防雄鹿的意义,不在于单防字母的效果,毕竟字母已经进化到打浓眉都可以生吃的水平,这个联盟有能力单独面对字母的防守人,屈指可数。
资源的意义在于,协防的效果,短暂换防能挺多久,以及防米德尔顿、波蒂斯等其他强点的效果。任何球队都不可能做到每时每刻在字母身上挂俩人,退防中出现错位,能不能赶在协防到来前先顶一下?好的资源都堆在字母身上了,波蒂斯和米德尔顿面前站着的,是不是体型、机动性、防守技术足够的球员?
对于防守强点集中于一、两个球员的球队来说,这些疑问就很难回答,但猛龙摆的是1后卫+4前锋,这1后卫还是硬的一匹的范弗利特,这种配置可以让雄鹿每个回合都攻坚。
猛龙的策略遇上雄鹿,还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意思。
猛龙号称“巨星坟场”,这几年搞近乎变态的夹击,有牌面的球星遇上他们,身上基本都得挂俩人。纳斯搞各种全场紧逼、各种花样的联防、夹击配合极限轮转,总能把侵略性拉满,让防守带有攻击性——然后漏大量底角三分给对手。这种激进的防守策略,遇上射手出色的球队时,经常死得很惨,加上猛龙中锋位置缺少重器,最近两个赛季已经从顶级防守强队,变成了“防守有特点”的球队。
但猛龙的这种策略打雄鹿却很合适——反正大家都要在字母身上加兵力,那么更习惯夹击、更不怕漏三分线的球队,执行起来也就更熟练,更没有心里压力。猛龙收缩三秒区非常及时,留足了提前量,真是不怕你出球到底角。
雄鹿遇上这种“个个移动长城”的防守,三分回应一般的话,确实没招。
猛龙进攻,雄鹿防守这一端,按说是猛龙更难的一端。猛龙这两年给人的印象是进攻便秘,高端局不知道如何得分,而雄鹿的防守,特别是面对投射一般球队的防守,通常很可靠。猛龙这场比赛最后的进攻效率是108.4,只能说合格,从结果来说,这一端本来没有太多可吹的东西。
但过程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猛龙打雄鹿的方式,大体上是三种办法:
锋线压缩防线,给三分线制造机会;
清空罚球线以上,创造一对一中机会;
范弗利特挡拆,打出各种变化。
猛龙这三种打法,逻辑都是一致的——这场比赛,天赋第一的球员在雄鹿这边,但第二、第三在猛龙这边,如果巴恩斯在,第四也在猛龙这边。猛龙锋线很容易在对位中找到优势,攻击雄鹿非字母的球员,把防线压缩得很小,而雄鹿的防守特点是,他们会收三分线保篮下,那么猛龙在三分线上就能得到机会。
如果清空罚球线以上区域,就吃到近中距离,出手相对容易的跳投。
猛龙打雄鹿,跟雄鹿打猛龙的方式是差不多的,都是靠锋线天赋去捶。你用大象捶我狮子老虎,我狮子老虎吃你狼和狐狸,最后比哪边配角回应更好。但猛龙这边有个雄鹿拿不出的优势——猛龙有个能打挡拆的后场范弗利特,而雄鹿这边霍乐迪不打。
范弗利特这场的效率,低于他的赛季水准。但他的表现比效率展现得要好,对夹击的处理,挡拆的选择,很好地辅助了西亚卡姆,也帮猛龙其他各点获得了优势。
小个后卫被夹击,出球效果至关重要,但受限于身高,小个后卫在三分线被夹击时,出球很难直接打到对手腹地,这就给了防守轮转时间。但是,并不是每次夹击都密不透风,特别是两个小个夹击时,视野和出球角度并不会被极大干扰,这时候一次到位的出球就能让掩护人获得巨大优势。
范弗利特出球很稳,这是他不能忽视的优点。
由于雄鹿只有两个内线,字母和波蒂斯不可能48分钟同时在场,在单内线时,字母一旦离开篮下,一次直达腹地的夹击出球,配合猛龙高大强悍的锋线运动能力,即使是字母也很难兼顾到位。
这场比赛,西亚卡姆让雄鹿吃苦头的地方,除了持球攻击非字母的各种球员,他3中3的三分球以及无球时三分线的站位,也让字母非常难受。范弗利特跟西亚卡姆两人之间的挡拆,也成了雄鹿最后没能处理的杀招,他们基本破解了雄鹿的各种策略。
我在勇士与雄鹿的赛后说,勇士其实可以多尝试找字母的掩护人挡拆,因为字母不见得会像波蒂斯那样出来夹击,那么持球人就有三分机会。这件事在范弗利特的挡拆中看到了——范弗利特主要攻击武器就是三分,你不夹击,他一定会投,而他的三分威胁在雄鹿看来,有阴影。
这种三分线外一步扬手就投的选择有效率风险,所以猛龙还有另一招逆向挡拆,范弗利特外拆——注意,猛龙清空了罚球线以上区域,避免雄鹿轮转去补。
这种出手在任何教练眼里,应该都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吧。
这两人一唱一和,字母也吃尽了苦头。雄鹿之后变策略——OK,你清空罚球线的目的不就是唱二人转吗?我夹击范弗利特, 让西卡顺下,你清空罚球线就成了篮下拖空间,看看你怎么办?
结果西卡中投惩罚。
于是雄鹿选择换防,范弗利特在三分线稳稳拽住字母,西卡错位面对希尔,大错位,没问题!
好了,范弗利特和西卡回应一切,雄鹿策略穷尽,投降。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玩法是不是很难模仿?
是的,范弗利特和西亚卡姆在同位置上都不是最强攻击手,但一支球队的挡拆手和掩护人都到这个水平,还真不容易找。如果西卡这场的跳投不是这个水平,雄鹿的策略也就得手了。
可猛龙并非没有后招。猛龙前场篮板率联盟第2,这场比赛,前板爆穿雄鹿,这意味着,把字母留在上线,在双方比拼罚球线以下的硬碰硬时,猛龙依然有优势,而这还是赶走大象,靠狮子老虎取胜的思路。
事实上,只要让西卡杀进来,雄鹿单靠一个协防球员——只要不是字母——也不容易完全守住篮下,收两个底角是必然。换句话说,打一支没有洛佩斯,只剩字母的雄鹿,跟打爵士的思路有点像——如果能让他们最好的护筐手疲于奔命,自己的其他各点还有天赋优势,雄鹿的防守也不是铜墙铁壁。
猛龙1后卫4前锋,多攻击点的配置,让没有洛佩斯和霍乐迪的雄鹿,也感受到了天赋吃亏的滋味。对于雄鹿的对手来说,现在是个机会,在雄鹿回到完全体状态时,这支球队摆出的霍乐迪+米豆+字母+波蒂斯+大洛五人组,就再难遇上天赋吃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