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丞相发布了《让县自明本志令》, 做出重要指示,
"然欲孤便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文章指出,迁都计划暂时放弃,并且指责, "刘协领导的东汉管理层是一个灾难".
---
众所周知,曹丞相晚年连输了赤壁,汉中,襄樊三大战役。其中,赤壁之战先胜后败;汉中之战打到一半主将修鹿角时被黄忠斩杀,张颌在阳平关痛苦流涕;襄樊之战更是被一次性消灭了增援的七军和曹仁本部一共八军。什么西蜀张松之流还敢公开鼓吹曹丞相已经老了,《正式回应:任何志在一统天下的集团都没有曹丞相的位置》,真是大汉的耻辱!
三连溃败后曹丞相决议迁都,表现了曹丞相作为杰出战略家,军事家的眼光,不愧是三国第一军神。那么,谁应该负起责任而被问责呢?
毫无疑问,就应该是大汉皇帝,汉献帝。论证如下。
首先,作为大汉集团的名义总负责人,汉献帝虽然并不亲自参与战争,但他应该充分地配合曹丞相的日常工作。重中之重就是利用大汉的号召力,挖掘和培养人才,以供曹丞相选调。
广为人知, 早年在郭嘉戏志才的帮助下, 丞相逐鹿中原,战无不胜。破吕布于下丕, 伐袁术于淮南,斩颜良,诛文丑,一统河北。然而,自从郭嘉和戏志才相继退役,关羽又封金挂印前往荆州之后,曹丞相纵然依然保持着当时第一人的效率,也渐渐独木难支。(ps, 有人会说颜良文丑主要是靠关羽杀的,笑话,没有丞相对关羽推心置腹,承诺把貂蝉带给关将军,关羽能这么拼命?)
汉献帝对人才的征辟是有问题的。虽然献帝靠着大汉的名义和云长留下的赏金,当时就弄来了司马懿,于禁等名将,后来还特意从西凉高价找来了马腾入京辅佐丞相,因为花钱如流水, 一时间都传言许昌的皇宫里有矿, 也有人暗示丞相军队里有摸金校尉。
钱虽然花了,但效果很差:司马懿长期称病,在家里投壶取乐;于禁更是直接租借荆州,在襄樊之战中对曹丞相落井下石(等于禁回到邺城,想必丕公子不会饶过他);马腾也老了,一心只想着在京城里和倡优排练,无法帮助曹丞相在前线攻城拔寨,凡此种种,让人格外想念远走的关云长。
这些人虽然都是一时名将,作为高级别的将领引进的,但实际上跟曹丞相的的位置是冲突的,又不愿意给曹丞相打下手,帮助丞相处理琐碎的杂物。让我们不禁怀疑献帝是否是想搞后来居上, 趁机替换掉丞相的位置。
其次,待遇问题。曹丞相作为两汉第一人,再造帝国。什么样的待遇都是不为过的。
平心而论,在这一点上,有一说一,汉献帝还是做的不错的,由司空升丞相,丞相升魏公,魏公升魏王,魏王加九锡,年年加俸禄,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大汉总共控制八个州,拿出一整个古冀州作为魏王的领地;每年更有相应的润笔费给魏王作为实封之外的补助。
不仅如此,所有姓曹的,姓夏侯的,个个高官厚禄。曹丞相也是很感动的,周公吐脯,天下归心,大概就是这样了。
但我们要认识到,这是曹丞相应当应分的,假设天下没有曹丞相,会有多少人称王称帝? 大汉早就是个二流国家了!因此,献帝应当禅让,辞去职务,让真正的王者来控制大局。即使曹丞相有心作文王,那也应该交给能看穿一切的副丞相丕公子。然后,献帝却说什么只要不迁都,我就可以禅让的空话套话。朕朕朕, 狗脚朕,十分可恶。
第三,汉献帝最最可恶的就是利用国舅来牵制曹丞相的权利,导致曹丞相无法集中精力在前线战争。 自从国舅董承下狱之后,献帝又找来了伏完,纠集一小撮反动分子搞阴谋诡计,什么衣带诏,什么汗流浃背。伏完居然找到夏侯惇说既然大不了胜仗,你们的特权都要被取消,笑话,凭他也敢跟姓夏侯的这么说话?夏侯敦可是征西将军,能进曹丞相寝宫的重臣。听说还要把王朗发配回江东, 王朗作为大汉文坛和谐群第一群主,可是深得丞相信任。是伏完要造反还是陛下要造反?
综上所述,作为大汉帝国名义总负责人,献帝应当对三场连续的败仗负责,对没有协调好自己作为皇帝和曹丞相的融洽关系负责,虽然汉献帝并不上前线,但做好一个亡国之君的觉悟是有待提高的,目前丞相已经一周没来早朝了,建议献帝承担起责任,早日辞职。
值此多难之时,让我们一起#心疼曹丞相,也让我们期待曹丞相早日状态复苏,横扫东吴西蜀。
曹丞相发布了《让县自明本志令》, 做出重要指示,
"然欲孤便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文章指出,迁都计划暂时放弃,并且指责, "刘协领导的东汉管理层是一个灾难".
---
众所周知,曹丞相晚年连输了赤壁,汉中,襄樊三大战役。其中,赤壁之战先胜后败;汉中之战打到一半主将修鹿角时被黄忠斩杀,张颌在阳平关痛苦流涕;襄樊之战更是被一次性消灭了增援的七军和曹仁本部一共八军。什么西蜀张松之流还敢公开鼓吹曹丞相已经老了,《正式回应:任何志在一统天下的集团都没有曹丞相的位置》,真是大汉的耻辱!
三连溃败后曹丞相决议迁都,表现了曹丞相作为杰出战略家,军事家的眼光,不愧是三国第一军神。那么,谁应该负起责任而被问责呢?
毫无疑问,就应该是大汉皇帝,汉献帝。论证如下。
首先,作为大汉集团的名义总负责人,汉献帝虽然并不亲自参与战争,但他应该充分地配合曹丞相的日常工作。重中之重就是利用大汉的号召力,挖掘和培养人才,以供曹丞相选调。
广为人知, 早年在郭嘉戏志才的帮助下, 丞相逐鹿中原,战无不胜。破吕布于下丕, 伐袁术于淮南,斩颜良,诛文丑,一统河北。然而,自从郭嘉和戏志才相继退役,关羽又封金挂印前往荆州之后,曹丞相纵然依然保持着当时第一人的效率,也渐渐独木难支。(ps, 有人会说颜良文丑主要是靠关羽杀的,笑话,没有丞相对关羽推心置腹,承诺把貂蝉带给关将军,关羽能这么拼命?)
汉献帝对人才的征辟是有问题的。虽然献帝靠着大汉的名义和云长留下的赏金,当时就弄来了司马懿,于禁等名将,后来还特意从西凉高价找来了马腾入京辅佐丞相,因为花钱如流水, 一时间都传言许昌的皇宫里有矿, 也有人暗示丞相军队里有摸金校尉。
钱虽然花了,但效果很差:司马懿长期称病,在家里投壶取乐;于禁更是直接租借荆州,在襄樊之战中对曹丞相落井下石(等于禁回到邺城,想必丕公子不会饶过他);马腾也老了,一心只想着在京城里和倡优排练,无法帮助曹丞相在前线攻城拔寨,凡此种种,让人格外想念远走的关云长。
这些人虽然都是一时名将,作为高级别的将领引进的,但实际上跟曹丞相的的位置是冲突的,又不愿意给曹丞相打下手,帮助丞相处理琐碎的杂物。让我们不禁怀疑献帝是否是想搞后来居上, 趁机替换掉丞相的位置。
其次,待遇问题。曹丞相作为两汉第一人,再造帝国。什么样的待遇都是不为过的。
平心而论,在这一点上,有一说一,汉献帝还是做的不错的,由司空升丞相,丞相升魏公,魏公升魏王,魏王加九锡,年年加俸禄,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大汉总共控制八个州,拿出一整个古冀州作为魏王的领地;每年更有相应的润笔费给魏王作为实封之外的补助。
不仅如此,所有姓曹的,姓夏侯的,个个高官厚禄。曹丞相也是很感动的,周公吐脯,天下归心,大概就是这样了。
但我们要认识到,这是曹丞相应当应分的,假设天下没有曹丞相,会有多少人称王称帝? 大汉早就是个二流国家了!因此,献帝应当禅让,辞去职务,让真正的王者来控制大局。即使曹丞相有心作文王,那也应该交给能看穿一切的副丞相丕公子。然后,献帝却说什么只要不迁都,我就可以禅让的空话套话。朕朕朕, 狗脚朕,十分可恶。
第三,汉献帝最最可恶的就是利用国舅来牵制曹丞相的权利,导致曹丞相无法集中精力在前线战争。 自从国舅董承下狱之后,献帝又找来了伏完,纠集一小撮反动分子搞阴谋诡计,什么衣带诏,什么汗流浃背。伏完居然找到夏侯惇说既然大不了胜仗,你们的特权都要被取消,笑话,凭他也敢跟姓夏侯的这么说话?夏侯敦可是征西将军,能进曹丞相寝宫的重臣。听说还要把王朗发配回江东, 王朗作为大汉文坛和谐群第一群主,可是深得丞相信任。是伏完要造反还是陛下要造反?
综上所述,作为大汉帝国名义总负责人,献帝应当对三场连续的败仗负责,对没有协调好自己作为皇帝和曹丞相的融洽关系负责,虽然汉献帝并不上前线,但做好一个亡国之君的觉悟是有待提高的,目前丞相已经一周没来早朝了,建议献帝承担起责任,早日辞职。
值此多难之时,让我们一起#心疼曹丞相,也让我们期待曹丞相早日状态复苏,横扫东吴西蜀。